奧氏體不銹鋼專題介紹.doc
奧氏體不銹鋼常溫下具有奧氏體組織的不銹鋼。類型TypeGB(中國)ASTM(美國)JIS(日本)DIN(德國)奧氏體型Austenite

2.奧氏體不銹鋼的成分
加Mo改善點蝕和耐縫隙腐蝕
加Ni和Cr改善高溫抗氧化性和強度
加S、Se改善切削性和構件表面精度
3.奧氏體不銹鋼的組織
3.1.1鐵素體相對奧氏體不銹鋼性能的影響
含量的粗略判定:
(a)Schaeffler圖(b)Delong圖
Creq%Cr+1.5%Si+%Mo,Nieq%Ni+30(%C+%N)+0.5%Mn
根本的辦法是提高鋼中奧氏體形成元素的含量。Ni是首選的元素,但是從經濟的角度出發,Mn和N也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N,其抑制鐵素體形成的能力為Ni的30倍,同時又有改善耐蝕性和提高強度的作用,
由Fe-Cr-Ni合金三元相圖可知,大部分常用鉻鎳奧氏體不銹鋼自高溫奧氏體狀態驟冷到室溫所得到的奧氏體基體組織都是亞穩定的,在繼續冷卻或者經受冷變形時會部分轉變為馬氏體組織。對于每種鋼都存在著兩個馬氏體轉變的臨界溫度Ms(冷卻中開始產生馬氏體轉變的最高溫度)和Md(冷變形誘發馬氏體轉變的最高溫度)。
馬氏體,密集六方結構,非鐵磁性
圖4-10碳在Fe-18Cr-10Ni奧氏體不銹鋼中的溶解度
類型晶體結構表現形式形成環境在鋼中的作用防止M23C6復雜的面心立方結構,每個晶胞中含有92個金屬原子和24個碳原子①Cr23C6
(Cr,Fe,Mo)23C6
鈦、鈮等強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不銹鋼
?、谳^多時影響力學性能,塑性和韌性降低①降C
或M(CN)面心立方結構,C原子在晶體點陣中占據八面體的位置①TiC、NbC
?、厶?、氮互相取代形成Ti(CN)
?、俜€定化處理時優先沉淀,減少并推遲了M23C6沉淀,提高鋼的抗敏化能力
圖4-14TiC在1Cr18Ni9Ti鋼中的溶解度
金屬間相是指由鋼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元素構成的金屬間化合物,簡稱為中間相。
常用奧氏體不銹鋼中出現的金屬間相主要有相、相和Laves相(相)等。
?、谥饕谌Я=粎R點和晶界處形成各種不銹鋼①導致合金明顯脆化
?、诶浼庸ご龠M相的形成體心立方結構,每個晶胞含有58個原子①奧氏體鋼中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