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體不銹鋼的晶間腐蝕
摘要:近年來的研究證明,這種腐蝕形式不僅在鉻鋼、鉻鎳鋼中存在,而且在鎳、銅、鋁基合金中也存在。晶間腐蝕產生的原因是晶界和晶內的化學成分不均勻性。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主要是在敏化溫度區間內容易導致沿晶界析出連續網狀富鉻的(Cr,Fe)23C6。從而使晶界周圍基體產生貧鉻區,貧鉻區的寬度約為10-5cm。在析出(Cr,Fe)23C6時間不太...
近年來的研究證明,這種腐蝕形式不僅在鉻鋼、鉻鎳鋼中存在,而且在鎳、銅、鋁基合金中也存在。晶間腐蝕產生的原因是晶界和晶內的化學成分不均勻性。
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主要是在敏化溫度區間內容易導致沿晶界析出連續網狀富鉻的(Cr,Fe)23C6。從而使晶界周圍基體產生貧鉻區,貧鉻區的寬度約為10-5cm。在析出(Cr,Fe)23C6時間不太長的時間內,由于鉻的擴散速度較慢,貧鉻區得不到恢復。貧鉻區的產生使得晶界附近的鉻含量被降低到n/8量限度以下,因而貧鉻區成為微陽極而發生腐蝕。若在敏化溫度范圍內長期加熱,則可通過鉻的擴散消除貧鉻區,晶間腐蝕傾向可以被消除。
總之,為了防止奧氏體鋼的晶間腐蝕傾向,通常可以在鋼的成分設計和熱處理工藝上采取以下措施:
在熱處理工藝上,奧氏體不銹鋼通常采用1050℃~1100℃的淬火(固溶處理),以保證固溶體中碳和鉻的含量。對于非穩定性鋼進行退火,使奧氏體成分均勻化,消除貧鉻區;對于穩定性鋼,將鉻的碳化物轉變為鈦、鈮的特殊碳化物,保證耐蝕所需要的固溶體含鉻水平。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