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鋼廠搬遷、退出!老首鋼、老重鋼、老廣鋼舊址如今現狀如何?

博主:adminadmin 2022-04-21 22:52:09 條評論
摘要:在中國百年近現代的工業發展史上,產生了很多鋼鐵企業,燦若星辰、熠熠生輝!鋼鐵行業的發展史,在一定意義上也是鋼鐵企業發展的變遷記錄。在鋼鐵企業風云變幻的發展進程中,有的退出了歷史舞臺,有的經歷了風浪歷久彌新,有的以另外一種形式出現在了世人的面前。伴隨著鋼鐵企業的發展,每一家鋼廠、礦廠等工業基...

  在中國百年近現代的工業發展史上,產生了很多鋼鐵企業,燦若星辰、熠熠生輝!鋼鐵行業的發展史,在一定意義上也是鋼鐵企業發展的變遷記錄。

10家鋼廠搬遷、退出!老首鋼、老重鋼、老廣鋼舊址如今現狀如何?

在鋼鐵企業風云變幻的發展進程中,有的退出了歷史舞臺,有的經歷了風浪歷久彌新,有的以另外一種形式出現在了世人的面前。

  伴隨著鋼鐵企業的發展,每一家鋼廠、礦廠等工業基地也承載了數代人的夢想和回憶!在時代發展、產業升級、產能退出等多種因素的縱橫交織下,許多工業基地逐漸廢棄,這些見證了城市發展的工業遺址如何逃脫被時代淹沒的命運?在文化與旅游的加持下,有的工業遺產又煥發了新的活力,而有的工業遺址也正在走向新的發展!

  北京石景山首鋼集團工業遺址

  北京石景山首鋼集團工業遺址,坐落在京西永定河邊。從1919年北洋政府籌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從最初的石景山煉鐵廠,到石景山鋼鐵廠,再到首都鋼鐵公司,最終更名為大家熟知的首鋼總公司。它在我國煉鋼史上都占了重要位置。作為中國大型鋼鐵集團之一,高峰期擁有員工20萬人。

  北京申奧成功后,為了改善北京整體生態環境,2010年底,首鋼石景山園區全面停產,10萬首鋼人用5年時間把鋼鐵產業從北京搬遷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而位于北京西部的這片土地則變成了一座大型城市廢墟,搬遷后只剩下安靜的機器和布滿層土的屋子,空空蕩蕩。

  而如今,在美麗中國大的建設浪潮中,首鋼老廠區逐漸改造為以鋼鐵工業文化遺存為特色的主題文化園區,2019年,習總書記來到石景山首鋼園區考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對首鋼園的綠化改造和冬奧基地建設給予了高度的肯定。

  合肥鋼鐵廠

  合肥鋼鐵廠始于1956年安徽省委成立的“合肥鋼鐵廠籌備處”,它在安徽省工業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合肥鋼鐵廠建設奠定了合肥市及安徽省的工業基礎,冶煉出了安徽省第一爐碳素鋼,其薄板廠的建設填補了安徽省薄板生產的空白。2015年底,合肥鋼鐵廠正式停止運作,合肥市計劃將其高爐區改造成可供市民游憩、觀賞、娛樂以及開展文化創意產業、工業科普教育等活動的工業遺址公園,繼續傳承合肥鋼鐵廠的工業文化。

  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

  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位于大渡口區,依托重鋼原型鋼廠部分工業遺存建設而成,占地142畝,總規模14萬平方米,由工業遺址公園、工業博物館及文創產業園3部分構成,以工業文化遺址為內核,形成一體化的新產業格局。

  重鋼集團是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其前身是1890年中國晚清政府創辦的漢陽鐵廠,該鋼廠不僅是一個企業的發展演變史,更是中國鋼鐵工業坎坷前行的縮影和寫照,2011年,因環保搬遷,其大渡口老區鋼鐵生產系統全部關停,隨后便被改造成了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博覽園集“文旅商”于一體,通過文旅的帶動,促進商業的發展,讓片區煥發新的活力。

  徐州鋼鐵廠

  2020年9月,一個全新的工業遺址公園將在江蘇省徐州市一座古老的鋼鐵廠舊址正式開放,用獨特的敘事方式,見證時代滌蕩下的蛻變與新生。

  1958年,徐州鋼鐵廠正式成立,歲月淬煉記憶,幾代人沸騰驕傲的過往在這里上演。徐州鋼鐵廠曾是江蘇省鑄造生鐵、鍍鋅焊管和球墨鑄管的重要生產基地。位于江蘇省徐州東部、地理位置優越,面臨京滬、隴海鐵路徐州樞紐站,工廠鐵路專用線與其接軌,北傍京杭大運河及徐州港,東靠104國道,南依徐連公路,水陸交通便利。

  62年過去,徐州鋼鐵行業迎來又一次重生的關口。2020年9月,徐州市原有的18家鋼企將被優化整合成2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已被廢棄的徐州鋼鐵廠舊址則改造成工業遺址公園。

  廣州鋼鐵廠

  廣州鋼鐵廠是廣東省的第一座現代鋼鐵廠,對廣東的工業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廣鋼初創于1957年,是全國地方鋼鐵企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廣鋼在幾十年的風雨歷程中創造了中國鋼鐵工業技術革新的許多奇跡,打破核島用鋼材依靠進口的神話,是我國核電站使用國產建筑鋼材的破冰者;投資建成國內第一個CSP工廠,成為全球第一大集裝箱板生產制造商。廣鋼是是廣東工業史上的璀璨明珠,廣鋼的發展歷程成為中國鋼鐵工業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廣州市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年)》明確將打造“廣鋼公園”,依托廣鋼廠區大量集中的工業建構筑物及文化遺產,以及貫穿于珠江與花地河之間密集的河涌體系,打造以工業遺跡為特色的文化休閑服務軸,融合濱水、文化藝術的“廣鋼之路”遺跡公園。

  廣鋼公園總體規劃范圍34.72公頃,長1785米,中間最寬280米。現狀涉及較多工業遺產,幾乎涵蓋所有能體現鋼鐵生產流程的重要廠區,包括原料堆場—中和料場—燒結—焦化—煉鐵—煉鋼—煤氣儲存區等重要的建筑及設施。

  上鋼一廠

  在上海寶山淞南鎮長江路上有一片被稱為“金色爐臺”公共天地,地處蕰藻浜南岸,東臨南泗塘河,占地302.97萬平方米。它由原上鋼一廠2500立方米高爐改造而成,保留了特殊的高爐建筑風格。

  目前,一鋼的2500立方米高爐已被改造為“金色爐臺·中國寶武鋼鐵會博中心”,整體占地約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47萬平方米,能夠滿足文化演出、信息發布等多種需求。

  會展中心前方是象征著“鋼之榮耀·鐵聚百川”的榮耀廣場,廣場中央設計了大型鏡面水池,映照出大片天空。廣場和遠處的高爐會博中心主體建筑的玻璃外墻呼應,渾然一體。

  武鋼一號高爐

  在緊臨一號高爐的位置,一座現代化的煉鐵集控中心已經建成,所有高爐都在此進行操控,實現“無人化”生產。一號高爐被作為工業遺產整體保存下來,當年毛澤東主席登臨的爐臺也將被復原。

  2021年,武鋼推進廠區景觀提升綜合整治,將一號高爐工業遺址作為重點項目,按照“修舊如舊、傳承歷史”原則,投入8000萬元對一號高爐周邊區域和高爐本體進行改造。屆時,武鋼一號高爐將以國家工業遺產的身份,為武鋼員工和廣大市民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精神。

  濟鋼集團遺址

  2021年6月30日,由濟南城市投資集團建設的濟鋼中央森林公園免費開放,以濟南“東強”區域綠肺和森林氧吧的樣貌再次出現在大眾眼前。不過,新裝亮相的同時,中央森林公園還保留了許多城市記憶。承載濟鋼歷史的濟鋼大門作為濟南鋼鐵總廠的標志性建筑,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濟鋼大門的歷史痕跡,不僅能夠傳承工業文明,更能體現濟鋼獨有的歷史特色。

  濟鋼主廠區3200高爐保留了主體結構外,還結合森林公園與地下商業進行統籌開發利用,既留存濟鋼老工業區的歷史記憶,又與新的城市功能融合,讓歷史與新生在此交錯輝映。

  杭鋼遺址公園

  拱墅區的杭鋼工業舊址綜保項目(也稱“杭鋼舊址公園”)是“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公園”標志性項目之一,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項目群標桿項目之一,計劃于2025年完工。

  項目堅持以“珍視杭鋼歷史,呵護歲月痕跡,謙遜存托遺存,山水之間造園”為建筑設計理念,未來將成為集工業遺址觀光、數字內容產業集聚、文化科技融合、藝文體育創新應用等文化、旅游、商業協同發展的城市綜合體。

  昆鋼涼亭軋鋼廠拆除

  2021年10月19日,昆明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其官網上發布了“東連接線支線片區(官渡轄區)涼亭片區C地塊(1號地塊)項目拆遷拆除工程”招標公告。據公告顯示:東連接線支線片區(官渡轄區)涼亭片區C地塊(1號地塊)項目拆遷拆除工程已由《關于東連接線支線片區土地一級開發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批準,項目資金來自政府投資(資金來源),項目出資比例為100%,招標人為昆明市官渡區金馬街道項目建設推進中心。

  該招標公告中的地塊以昆明鋼鐵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涼亭軋鋼廠為主,共涉及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天佑房地產有限公司等5家企事業單位,國有土地總面積約274.599畝,最終規劃紅線范圍為準。整個項目總投資11.5億元,此次招標規模700萬元。工期為120天,計劃開工/服務開始時間是2021年11月22日,計劃竣工/服務結束時間是2022年3月22日。

  看到這么多遺址以及即將拆除的鋼鐵廠,我們在懷念那個時代記憶的同時,也對行業發展的變遷而慨嘆!這是時代的烙印,也是時代的足跡!我們身處這些鋼鐵企業帶來的歷史空間,穿梭在現代化的鋼鐵行業發展中,這些變化也正是中國鋼鐵行業快速發展必經的階段,這也符合鋼鐵企業發展周期變化!當歷史的畫卷封存了上一段記憶,讓那一段精彩煥發新的活力,從而成為我們每一個鋼鐵人走向未來的初心信念!我們堅信,未來的鋼鐵行業發展將會越來越好,真正實現屬于我們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