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質量(鋼材常見質量問題有哪些)
鋼材質量(鋼材常見質量問題有哪些)
Q1:鋼材常見質量問題有哪些?
鋼材常見質量問題有三種:表面質量缺陷,內部缺陷,外形尺寸缺陷。一、表面質量缺陷1、表面裂紋:指鋼材表面呈直線形的裂紋現象,一般應與鍛造或軋制方向一致。2、重皮與折疊:鋼材表面黏結的呈“舌狀”或“鱗狀”的金屬薄片,在局部表面形成重疊,有明顯的折疊紋。3、耳子:指鋼材表面沿軋制方向延伸的凹起。4、刮傷:也叫劃傷,指鋼材表面在外力作用下呈直線或弧形的溝痕(可見到溝底)。二、內部缺陷1、偏析:實際上是鋼中化學成分不均分現象的總稱。在酸浸試樣上,當偏析是易蝕物質或氣體夾雜聚集是呈顏色深暗、形狀不規則、略顯凹陷、底部平坦,并有很多密集微孔的斑點,若為抗蝕元素聚集,則呈顏色淺淡,形狀不規則,比較光滑的微凹斑點。2、疏松:鋼材內部的孔隙,這種孔隙在低倍樣上一般呈現不規則多邊形,底部尖狹的凹坑,通常多出現在偏析斑點之內。嚴重時,有連成海綿狀的趨勢。3、夾雜:夾雜分金屬夾雜和非金屬夾雜。
①金屬夾雜:主要是澆鑄過程中,金屬條、片、塊誤落入鋼錠模內或在冶煉末期加入的鐵合金塊等未及熔化所形成的缺陷,在低倍樣上,多呈現邊緣清晰,顏色與周圍顯著不同的幾何形狀。
②非金屬夾雜:在澆注過程中,沒有來得及浮出的熔渣或剝落到鋼水中的爐襯和澆注系統內壁的耐火材料等,較大的非金屬夾雜物很好辨認,而較小的夾雜腐蝕后剝落,留下細小的圓形小孔。4、縮孔:在低倍樣上,縮孔位于中心部位,其周圍常是偏析、夾雜或疏松密集的地方,有時在腐蝕前就可以看到洞穴或縫隙。腐蝕后孔穴部分變暗,呈不規則褶皺的孔洞。5、氣泡:在低倍樣上,是與表面大致垂直的裂縫,附近略有氧化和脫碳現象,在表面以下的位置存在稱為皮下氣泡,較深的皮下氣泡稱為針孔。6、裂紋:在低倍樣上,軸心位置沿晶間開裂,成蛛網狀,嚴重時呈放射狀開裂。7、白點:在低倍樣上呈細短的裂縫,一般集中在鋼材的內部,在厚度20-30mm表面層內幾乎沒有,因為裂紋不易區分,應補作斷口試驗予以驗證。白點在斷口上顯示為粗晶粒狀的銀亮白點。三、外形尺寸缺陷1、尺寸起差:包括鋼材的長度、直徑、厚度、正負公差、修磨深度、寬度等尺寸不符合訂貨標準的要求。2、橢圓度:指圓形截面的鋼材截面上最大最小直徑之差。3、彎曲度:鋼材在長度和寬度方向不平直,不同材料的彎曲度有不同的名稱,型材以彎曲度表示;
板、帶則以鐮刀彎、波浪彎、飄曲度表示。4、扭轉:條形鋼材沿軸向扭成螺旋狀。
Q2:怎樣辨別鋼筋的質量
首先除非是非常之劣的鋼材一般人的肉眼是分不出來的。一般要送質監站做冷彎及抗拉試驗。你可以取鋼筋25CM及45CM個兩根送質監站。(取的鋼材必須為鋼筋頭段50cm以外)先做冷彎試驗。冷彎試驗要求是25CM鋼筋必須在壓力機重壓下彎曲到90°且不開裂無裂縫。然后才能做下一步抗拉試驗。抗拉試驗要求為,HPB235(圓鋼)最大屈服點要達到235MPa,抗拉強度要達到370MPa。HRB335(二級螺紋鋼)最大屈服點為335MPa,抗拉強度為大于455MPa.具體為屈服點和斷裂點的拉力除以鋼筋截面面積。然后要用游標卡尺量取斷裂點之間的間距。斷裂處的延伸率圓鋼必須達到25%,螺紋鋼要達到17%。達到這一要求的也只能說明其鋼筋力學性能合格。如果使用要求對鋼筋含碳量及其他金屬含量有具體要求的,還應送樣做化學成分分析。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鋼材常見質量問題有哪些?的一些信息了,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幫到網友們獲取到一些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怎樣辨別鋼筋的質量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