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軋軋輥磨損原因分析(【漲知識】汽車材料的表面處理工藝詳解)

博主:adminadmin 2022-10-04 01:48:01 條評論
摘要:很多人不知道熱軋軋輥磨損原因分析的知識,小編對【漲知識】汽車材料的表面處理工藝詳解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本文導讀目錄:1、熱軋軋輥磨損原因分析2、【漲知識】汽車材料的表面處理工藝詳解3、建議收藏:雙相不銹鋼加工制造實用,熱軋軋輥磨損原因分析戴緒梁;雷澤紅;;軋輥在線探傷技術研究[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

很多人不知道熱軋軋輥磨損原因分析的知識,小編對【漲知識】汽車材料的表面處理工藝詳解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熱軋軋輥磨損原因分析(【漲知識】汽車材料的表面處理工藝詳解)

1、熱軋軋輥磨損原因分析

2、【漲知識】汽車材料的表面處理工藝詳解

3、建議收藏: 雙相不銹鋼加工制造實用,

熱軋軋輥磨損原因分析

  戴緒梁;雷澤紅;;軋輥在線探傷技術研究[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補集)[C];2009年。

  張恩民;羅大杰;朱敏;;萊鋼1500mm熱帶軋機工藝潤滑系統的開發與應用[A];第二屆軋制潤滑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周長秀;;激光表面硬化技術的應用及效果[A];山東金屬學會壓力加工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漲知識】汽車材料的表面處理工藝詳解

  Electropolishing電拋光是一種電化學過程,其中浸沒在電解質中的工件的原子轉化成離子,并由于電流的通過而從表面移除,從而達到工件表面除去細微毛刺和光亮度增大的效果。

  適用材料:1.大多數金屬都可以被電解拋光,其中最常用于不銹鋼的表面拋光(尤其適用于奧氏體核級不銹鋼)。

  2.不同材料不可同時進行電解拋光,甚至不可以放在同一個電解溶劑里。

  PadPrinting能夠在不規則異形對象表面上印刷文字、圖形和圖象,現在正成為一種重要的特種印刷。

  幾乎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使用移印工藝,除了比硅膠墊還軟的材質,例如PTFE等。

  Galvanizing在鋼鐵合金材料的表面鍍一層鋅以起美觀、防銹等作用的表面處理技術,表面的鋅層是一種電化學保護層,可以防止金屬腐壞,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熱鍍鋅和電鍍鋅。

  適用材料:由于鍍鋅工藝依賴于冶金結合技術,所以只適合鋼和鐵的表面處理。

  Electroplating利用電解作用使零件表面附著一層金屬膜的工藝,從而起到防止金屬氧化,提高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抗腐蝕性及增進美觀等作用,不少硬幣的外層亦為電鍍。

  但是不同的金屬具有不同等級的純度和電鍍效率。

  其中最常見的有:錫,鉻,鎳,銀,金和銠;。

  3.鎳金屬不可用于電鍍接觸皮膚的產品,因為鎳對皮膚有刺激性且有毒性。

  適用材料:所有的硬材料都適合水轉印,適合噴涂的材料也一定適用于水轉印。

建議收藏: 雙相不銹鋼加工制造實用,

  雙相不銹鋼的剪切采用與剪切304和316不銹鋼同樣的設備,一般無需特殊調整。

  但由于雙相不銹鋼的剪切強度較高,必須加大剪切功率或減小剪切厚度。

  對于熱軋和冷軋板,不銹鋼的剪切強度約為極限抗拉強度的58%。

  雙相不銹鋼的表現如同一個較厚的316不銹鋼,隨它們實際的剪切強度比而定。

  因此,2304和2205雙相不銹鋼在一次單獨的剪切中能夠被剪切的最大厚度是304和316不銹鋼厚度的85%左右,超級雙相不銹鋼在一次單獨的剪切中能夠被剪切的最大厚度是普通奧氏體不銹鋼的65%。

  傳統的鋼卷縱切機可用于剪切雙相不銹鋼卷板和鋼帶。

  雙相不銹鋼鋼卷從開卷機送出,從縱切線上下刀架的圓形分切刀片中通過,卷帶盤將剪切后的鋼卷重卷。

  分切刀片的位置可根據所希望的板卷產品的寬度調整。

  由于雙相不銹鋼的強度比奧氏體不銹鋼高,縱切刀具磨損和邊部的穩定性比較難控制。

  保持雙相不銹鋼卷良好的縱切邊部質量需要使用工具鋼或硬質合金刀片。

  高強度、快速加工硬化和抗撕裂性使得雙相不銹鋼相對較難沖孔并磨損刀具。

  這方面的操作經驗是有限的,但雙相不銹鋼的表現如同厚度兩倍于雙相鋼的奧氏體不銹鋼,這一指標為沖孔操作提供了良好的開端。

  氮含量較高的高合金化雙相不銹鋼的沖孔更加困難。

  雙相不銹鋼一般采用與加工奧氏體不銹鋼同樣的等離子切割和激光切割設備進行加工。

  雙相不銹鋼稍高的導熱率和低的含硫量可能對最佳的參數稍有影響,但無需特殊調整便可得到合格的結果。

  等離子切割工藝的熱影響區一般很窄,大約0.25毫米,這是因為每一道切割進行得很快,然后中板或薄板迅速冷卻。

  通常焊接坡口的機加工和焊接過程中近焊縫區基體金屬的熔化可去除等離子切割的熱影響區。

  雙相不銹鋼通常表現出優異的熱成形性,在高達至少1230℃的溫度下具有相對低的成形負荷。

  但是,如果熱成形的溫度太低,變形就會聚集在較弱而且塑性較差的鐵素體,結果造成鐵素體在變形區開裂。

  此外,當熱加工溫度降得太低時,會析出大量的σ相。

  大多數加工者建議最大熱成形溫度范圍在1100~1150℃之間。

  之所以建議溫度上限,是由于高溫對工件尺寸穩定性的影響以及氧化皮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多的趨勢。

  在高溫下,雙相不銹鋼會變軟,被加工的工件如容器封頭或管道如果在爐內不加以支撐就會彎曲或凹陷。

  在這些溫度鋼也會由于某種熱成形操作變得太軟。

  表9匯集了幾種雙相不銹鋼的熱成形溫度范圍和最低均熱溫度。

  但是,鋼在熱加工前至少要達到最低均熱溫度,爐子應當預熱,以避免經過σ相形成溫度區間的緩慢加熱。

  溫度的均勻一致對于成功地進行雙相不銹鋼的熱成形是重要的。

  如果工件的形狀不規整,則邊緣可能比主體溫度低得多,這些較冷的區域有發生裂紋的危險。

  為避免開裂,當局部區域存在溫度低于最小加工溫度的危險時,需要對工件重新加熱。

  只有當工件特別是邊緣或較薄部分的溫度保持均勻一致,熱成形溫度范圍的下限才能稍加擴展。

  對于斷面較厚的型材,需要考慮水淬的速度是否足以防止金屬間相的析出。

  對于鍛軋2205雙相鋼板材,板材厚度的限制約為150~200毫米,對于鍛軋超級雙相不銹鋼板材,厚度限制為75~125毫米,準確的限制值隨雙相不銹鋼的成分和淬火裝置效率的不同而不同。

  對于簡單的圓柱形工件,直徑限制在約375毫米。

  如果成品部件的內徑是完全穿透的,則在最終熱處理之前對開口進行穿孔或機加工,會大大改善工件最后退火后的冷卻狀況。

  熱成形之后,需要進行完全的固溶退火,然后快速淬火使力學性能和耐腐蝕性能完全恢復。

  工件應當加熱到最低固溶退火溫度以上,然后保持足夠長的時間使金屬間相完全溶解。

  一個謹慎的原則是,保溫時間應當與工件完全退火后在650~980℃范圍停留的時間相當。

  當最后的退火之后向淬火地點轉移時,不允許在700~1000℃的溫度范圍停留幾分鐘。

  表10總結了雙相不銹鋼的最低固溶處理溫度。

  雙相不銹鋼在固溶退火溫度下非常軟,工件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撐,可能發生扭曲和變形,這對于管材產品特別是大口徑薄壁的管材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由于雙相不銹鋼的室溫強度高,扭曲的雙相不銹鋼產品的整形或矯直比奧氏體不銹鋼困難。

  通過縮短退火時間、放慢加熱到固溶溫度范圍的速度或采用低于推薦值的固溶溫度來減小變形,但可能無法使金屬間相溶解或造成更多金屬間相的形成,降低耐腐蝕性和韌性。

  利用應力消除處理來減少成形或矯直操作的冷加工應力并不可取,雙相不銹鋼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斷裂性能,降低殘余冷加工應力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一性能。

  在固溶處理溫度以下,不存在這樣一個適當的溫度,既可在此溫度下進行應力消除處理,又不會形成使耐腐蝕性和韌性降低的金屬間相。

  有時可采用溫和的加熱方式來協助工件的成形操作。

  但雙相不銹鋼在315℃以上長時間加熱會由于475℃脆化(見圖5)導致室溫韌性和耐腐蝕性的下降,在較高溫度下,存在金屬間相的析出更快速更有害的風險。

  由于這些相不干擾成形工藝,雙相不銹鋼可以采用溫成形操作。

  當加工溫度超過300℃時,溫成形之后應當進行完全的固溶退火和快速淬火(見表10)。

  雙相不銹鋼在各種加工制造中表現出良好的成形性。

  大多數雙相不銹鋼的應用要求比較簡單的成形,如圓筒形斷面的滾壓、沖壓成形、容器和罐封頭的沖壓或滾壓成型。

  在這些應用中,一個主要的顧慮是雙相不銹鋼的高強度和成形設備的功率。

  通常的估計是雙相不銹鋼的成形類似于厚度是其兩倍的300系列奧氏體不銹鋼的成形,幾種不銹鋼在彎曲過程中開始塑性變形所需的最小外力的比較見圖14。

  使用雙相不銹鋼有可能使厚度減薄,但減薄量將小于根據屈服強度的增加所預期的值。

  即使設備的功率足夠高,也必須為雙相不銹鋼的高強度所造成的較高的回彈留出余量(見圖12)。

  還必須考慮到雙相不銹鋼比奧氏體不銹鋼低的塑性。

  大多數技術規范對雙相不銹鋼延伸率的要求是最低15%~30%,而對奧氏體不銹鋼延伸率的要求是最低40%。

  盡管實際延伸率可能要大一些,但兩者最低值之間的關系是適當的,可以作為冷加工操作的有用指南。

  與奧氏體不銹鋼相比,雙相不銹鋼需要更大的彎曲半徑,并且由于它們較低的塑性,在苛刻或復雜的成形中需要中間退火。

  雙相不銹鋼容易進行沖壓成形,但是在許多情況下,部件已經針對奧氏體不銹鋼、碳鋼或鐵素體不銹鋼選定了最佳條件,雙相不銹鋼是作為這些材料的替代品。

  首次實驗通常不改變厚度,盡管雙相不銹鋼的高強度允許壁厚減薄,但重新設計的花費可能勝過成本節約和重量減輕的好處,在很多情況下,減小厚度實際上有利于成形加工,但是在初次的雙相不銹鋼成形實驗中,人們常常認為還是有點“困難”。

  當與碳鋼或鐵素體不銹鋼的成形做比較時,問題幾乎全部與強度和回彈有關。

  雙相不銹鋼的屈服強度高30%~50%,鐵素體不銹鋼的加工硬化有限,操作負荷相對較低。

  雙相不銹鋼開始時強度就高,隨后強度越來越高,因此回彈是一個問題。

  另一方面,雙相不銹鋼塑性較大,過度彎曲將補償回彈。

  與鐵素體不銹鋼相比,雙相不銹鋼對彎曲的方向不太敏感,彎曲方向與軋制方向有關。

  由于雙相組織的軋制,雙相不銹鋼的力學性能表現出某些各向異性,但因為雙相組織塑性較大,實際效果比鐵素體鋼的要小。

  操作時,鋼板放進模具中,在最薄的地方發生變形。

  鐵素體中,這種可成型性通過金相織構的形成大大得到改善。

  雙相不銹鋼薄板這種行為很少被人注意,但在雙相組織上,似乎這種有利行為不可能達到同樣的程度。

  雙相不銹鋼的深沖技術可能與鐵素體或奧氏體不銹鋼的做法有顯著的不同。

  在更通常的情況下,雙相不銹鋼與奧氏體不銹鋼相比,其調整必須既針對較高的強度又考慮較低的延展性。

  雙相不銹鋼拉伸成形性能受到鐵素體相的限制,它不具有高的加工硬化性能,不像奧氏體不銹鋼那樣可以進行廣泛的拉伸成形。

  雙相不銹鋼的強度和耐腐蝕性尤其是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斷裂性能,使它們成為旋轉部件如離心設備等應用的侯選材料。

  旋壓成型是一種經濟和常用的制造這些部件的方法。

  旋壓成形是一項復雜的操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設備的好壞和操作者的技巧。

  奧氏體不銹鋼經常進行旋壓成形,但它們在成形工序中通常需要多次中間退火來恢復其塑性。

  雙相不銹鋼旋壓成形方面有限的經驗表明其成形負荷非常高,特別是相對于奧氏體不銹鋼,雙相不銹鋼的厚度不減小時。

  采用功率和強度足夠大的設備進行雙相不銹鋼的旋壓成形效果不錯,但由于雙相鋼塑性較低,它需要比奧氏體不銹鋼更頻繁的中間退火。

  平直度和使初始坯料的“隆起面”降至最小對于旋壓操作是很重要的,但重型機械矯平如軋輥矯平在旋壓成形的第一階段可能會消耗掉一部分塑性。

  有些雙相不銹鋼在650℃以上進行旋壓成形,隨后進行完全的固溶退火處理。

  由于這些原因,雙相不銹鋼比具有同樣耐腐蝕性的300系列奧氏體不銹鋼更難進行機加工,雙相不銹鋼的機加工一般要求更大的切割力,并且刀具的磨損更快。

  當采用硬質合金刀具時,機加工的困難程度最明顯。

  圖15給出了幾種雙相不銹鋼和316不銹鋼的相對切削性能指數比較。

  注意,與316不銹鋼相比,經濟型雙相不銹鋼S32101的機加工性能等級更高。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熱軋軋輥磨損原因分析的介紹了,【漲知識】汽車材料的表面處理工藝詳解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