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人須知的57種行業術語你知道多少?(五金沖壓模具用什么材料來加硬0)
很多人不知道模具人須知的57種行業術語你知道多少?的知識,小編對五金沖壓模具用什么材料來加硬0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模具人須知的57種行業術語你知道多少?
CNC精加工的動作稱為光刀,也就是在開粗的基礎上加工到位。
將正常情況下的前后模料位倒過來開模的方法稱為反呵。
局部有倒扣的地方采用小鑲件彈出的出模方法稱為浮呵。
頂出時所需模力較大,頂針不夠力,使產品局部被頂壞,從產品正面看,有明顯的白色為頂白,又叫頂高水口。
潛水時入水點在制點外觀面上留下的痕跡稱為烘印。
碼仔屬于裝夾工具,一種三角形斜面開口位槽的墊塊。
過切是指過量切削,也就是加工工件時把不需要加工的部分也加工了,過削是不好的。
當一個產品包含兩種不同的材質或同一材質不同的顏色時,設計雙色模具成型。
客戶提供產品圖→分析產品→確認塑料品種→確認模具材質→轉工程圖→乘縮水作鏡相→完善組立圖→訂模胚→訂模仁料→拔模→3D分模→確定流道/澆口方式→參照排位圖進行結構設計→拆鑲件→更正3D→工程出圖《包括:模仁/鑲件/模胚/散件→做BOM表→校對審核。
直接進膠→搭接進膠→側膠→環行進膠→薄片進膠→潛伏式→點進膠→牛角式進膠→扇形進膠。
42.滑塊的斜度一般取多大,斜導柱的斜度一般取多大。
滑塊的斜度一般取:20度,斜導柱的斜度一般取18度。
冷料井的作用是:儲存先進入模具的那一小部分溫度比較低的塑膠料。
定位環的作用是:保證模具和注射機之間保持正確的相對位置。
配合主要分為三類: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
方便加工、防止積碳、利于拋光、節省材料、幫助排氣、便于更換、縮小加工機臺。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體壓入其表面的能力,常用的硬度指標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維氏硬度。
第一角畫法:左視圖放右邊,右視圖放左邊,上視圖放下面,依此類推;。
第三角畫法:左視圖放左邊,右視圖放右邊,上視圖放上面,依此類推。
三視圖的基本原則是: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運水常用的有:直通式、環繞式、水塔式、螺旋式。
溢邊值是指塑膠產品是在多大的間隙下會溢出來,(也就是跑毛邊)的一個數值,ABS的溢邊值為:0.04mm,pc的溢邊值為:0.06mm,pA的溢邊值為:0.015mm,POM的合適壁厚為:0.04mm,PBT+15%GR的溢邊值為:0.03mm,PBT+30%的溢邊值為:002mm,PMMA的溢邊值為:0.065mm,PVC的溢邊值為:0.07mm,AS的溢邊值為:0.05mm,ps的溢邊值為:0.05mm,pp的溢邊值為:0.03mm,PE的溢邊值為:0.02mm。
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發生變形,當外力消失后,物體可以恢復到變形前的變形稱為彈性變形,當外力消失后,物體無法恢復到變形前的變形稱為塑性變形。
五金沖壓模具用什么材料來加硬0
如果要求表面硬度以及光潔度.鍍鋅,鍍鈦,TD涂層。
注塑模具如何選擇開模機構
也叫樹脂開閉器、尼龍鎖模扣、樹脂鎖模器、尼龍樹脂開閉器等,是通過對錐形螺栓的鎖緊,調整模板與尼龍套之間的磨擦力的模具配件。
限位螺絲主要用于開模限位用,根據其形式結構分為:A型,B型,C型。
A型與C型一般是成對使用,主要用三板模開模限位(如下左圖所示)。
B型可單獨使用,亦可成對使用,主要用于一些彈板結構的限位,三種型號的形式。
塑料拉勾的特點:結構簡單,模具緊湊,控制力可調節。
主要用于要求不高,啤塑產量不大的三板模具上,用來控制A、B板滯后開模(設計結構樣式同上圖左示)。
◆塑料拉勾孔的底部必須設計排氣,防止模具開模時產生真空。
◆塑料拉勾孔的口部必須做倒角設計,利于拉勾的導入。
◆塑料拉勾孔必須由CNC加工,保證孔壁的粗糙度和精度,或增加孔套設計。
當模具上無空間裝限位螺絲或特殊要求時,可用水口拉板限位,使用水口拉板限位時根據需要選用不同品牌的標準件,同時也可按下面結構進行自制。
a.上碼模板有限位螺絲情況下的水口拉板(如下圖所示)。
b.上碼模板上無限位螺絲情況下的水口拉板(如下圖所示)。
常用的扣機品牌有HASCO、MISUMI、DME和彈簧開閉器,實際選用應根據產品、模具機構特性及客戶需求進行選用。
◆Z170系列扣機,應用于對合模動作有順序要求的模具(如下圖所示)。
Z170系列扣機動作原理(如下圖所示):。
◆Z171系列扣機,應用于對開模動作有順序要求的模具(如下圖所示)。
Z171系列扣機動作原理(如下圖所示):。
MISUMI扣機適用于較小的模具,用來控制模具的開模動作順序,也可以用于細水口模具當中(如下圖所示)。
DME扣機動作穩定,但結構比較復雜,適用于較大的模具使用(如下圖所示)。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模具人須知的57種行業術語你知道多少?的介紹了,五金沖壓模具用什么材料來加硬0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