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模具用高強度鋁鎂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淺論幾種冷壓模具的結構)

博主:adminadmin 2022-09-20 01:48:01 條評論
摘要:很多人不知道一種模具用高強度鋁鎂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的知識,小編對淺論幾種冷壓模具的結構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本文導讀目錄:1、一種模具用高強度鋁鎂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2、淺論幾種冷壓模具的結構3、【工藝知識】3D玻璃加工五大難點一種模具用高強度鋁鎂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前...

很多人不知道一種模具用高強度鋁鎂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的知識,小編對淺論幾種冷壓模具的結構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一種模具用高強度鋁鎂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淺論幾種冷壓模具的結構)

1、一種模具用高強度鋁鎂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

2、淺論幾種冷壓模具的結構

3、【工藝知識】3D玻璃加工五大難點

一種模具用高強度鋁鎂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

  前述的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cu:1.2%,mg:5.4%,si:0.23%,zn:0.13%,fe:0..13%,mn:1.4%,ti:0.64%,w:0.05%,cr:0.03%,zr:0.083%,la:0.07%,sm:0.06%,nd:0.056%,y0.063%,pr:0.03%,gd:0.02%,余量為al和不可避免雜質。

  本發明提供一種模具用高強度鋁鎂合金材料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兩次熔煉:熔煉溫度為800-850℃,時間為3-5h,采用風冷以10-15℃/冷卻至200-260℃,進行二次熔煉,其溫度為780-820℃,時間為1-2h;。

  步驟二:一次精煉:放入精煉爐中,加入除渣劑,精煉溫度為700-750℃,時間為20-25min,扒渣時間為20-30min,其中除渣劑按質量百分比包括:氯化鉀:20-25%,碳酸鈉:3-8%,硫酸鈉:4-8%,氟鋁酸鈉:2-3%,氟化鈉:7-11%,氟化鈣:4-7%,硫酸鉀:2-6%,氟硅酸鉀:6-7%,余量為氯化鈉;。

  步驟三:二次精煉:通入氮氣和氬氣,精煉溫度為680-720℃,時間為10-15min,扒渣時間為15-20min;。

  步驟四:澆鑄成型:澆鑄溫度為900-950℃,時間為20-30s,得鋁鎂合金模具毛坯;。

  步驟五:淬火:將鋁鎂合金模具放置淬火爐中溫度升至680-750℃,保溫1-2h,然后浸入淬火油中,保持淬火油溫度為90-100℃,時間45-55min,然后冷卻至室溫,并清洗烘干;。

  步驟六:將模具放置在480-520℃下進行固溶處理,時間為2-4h,然后采用霧狀的淬火液以10-15℃/s的冷卻速率將鋁鎂合金模具冷至220-260℃;。

  步驟七:時效處理:溫度為160-180℃,時間為3-6h。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上述材料制備的模具,具有高強度和硬度,其中加入量稀土金屬,能夠填補鋁合金表面的缺陷,阻礙晶粒長大,具有晶化細粒的作用,使枝晶網絡更為清晰,從而改善鋁合金的熱塑性,同時稀土金屬對鋁合金具有良好的變質效果,經過變質處理的鋁合金可得到細小均勻的共晶體加初生α固溶體組織,從而顯著地提高鋁合金的強度及塑性,且稀土金屬的變質作用具有長效及重熔穩定的特點;稀土金屬的引入,對鋁合金材料的耐腐蝕性和抗高溫氧化性具有一定的提高,同時也提高了強度和韌性;。

  在一次精煉中,加入除渣劑,其發熱性好,能充分分離渣中的鋁質,并分解氧化鋁成分,降低鋁耗,使鋁渣成干性且松散,容易清除;同時也能夠大大提高鋁液純度,提高其金屬性能;。

  本發明用鋁鎂合金材料制備的模具,其抗拉強度可達400mpa以上,而且具有很好的防腐蝕性能,與現有的相比,其壽命可提高1-2倍。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模具用高強度鋁鎂合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cu:1.1%,mg:5.3%,si:0.21%,zn:0.1%,fe:0..11%,mn:1.3%,ti:0.6%,cr:0.026%,w:0.04%,zr:0.076%,la:0.06%,sm:0.055%,nd:0.052%,y0.05%,pr:0.02%,gd:0.015%,余量為al和不可避免雜質。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模具用高強度鋁鎂合金材料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兩次熔煉:熔煉溫度為830℃,時間為4h,采用風冷以10℃/冷卻至240℃,進行二次熔煉,其溫度為800℃,時間為1.5h;。

  步驟二:一次精煉:放入精煉爐中,加入除渣劑,精煉溫度為720℃,時間為25min,扒渣時間為30min,其中除渣劑按質量百分比包括:氯化鉀:22%,碳酸鈉:5%,硫酸鈉:4%,氟鋁酸鈉:2%,氟化鈉:9%,氟化鈣:5%,硫酸鉀:4%,氟硅酸鉀:6%,余量為氯化鈉;。

  步驟三:二次精煉:通入氮氣和氬氣,精煉溫度為695℃,時間為13min,扒渣時間為15min;。

  步驟四:澆鑄成型:澆鑄溫度為930℃,時間為25s,得鋁鎂合金模具;。

  步驟五:淬火:將鋁鎂合金模具放置淬火爐中溫度升至710℃,保溫1.5h,然后浸入淬火油中,保持淬火油溫度為95℃,時間50min,然后冷卻至室溫,并清洗烘干;。

淺論幾種冷壓模具的結構

  倒裝模具的結構特點是凸模安裝在下模座上,故我們就必須采用彈壓卸料裝置將工件或廢料從凸模上卸下。

  而它的凹模是安裝在模座上,因而就存在著如何將凹孔內的工件或廢件從孔中排出的問題。

  圖1這套倒裝模是利用沖床上的打料裝置,通過打料桿9將工件或廢料打下,在打料桿9將工件或廢料打下的一瞬間,利用壓縮空氣將工件或廢料吹走,以免落到工件或坯料上,使模具損壞。

  另外需注意的一點就是,當沖床滑塊處于死點時,卸料圈5的上頂面,應比凸模高出約0.20~0.30mm。

  以免坯料或工件在沖裁時移動,達不到精度要求。

  1.上模座2.頂桿3.卸料圈固定座4.凸模座5.卸料圈。

  6.凸模7.工件8.凹模9打料桿10.上模座。

  (1)由于采用彈壓卸料裝置,使沖制出的工件平整,表面質量好。

  (2)由于采用打料桿將工件或廢料從凹模孔中打下,因而工件或廢料不在凹模孔內積聚,可減少工件可廢料對孔的漲力。

  從而可減少凹模的壁厚,使凹模的外形尺寸縮小,節約模具材料。

  (3)由于工件或廢料不在凹模孔內積聚,可減少工件或廢料對模刃口的磨損,減少凹模的刃磨次數,從而提高了凹模的使用壽命。

  (4)由于工件或廢料不在凹模也內積聚,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加工凹模的反面孔(出料孔)。

  (5)由于壓邊力只在平板坯料沒有完全被拉入凹模前起作用,所以適用于旋轉體體的拉伸。

  如圖2中的圓筒形件(參看五金科技,1997;6:42~44)。

  (1)模具結構較復雜(相對正裝模具而言)。

  (2)安裝與調整凸凹模之間的間隙較困難(相對正裝模而言)。

  (3)工件或廢料的排除麻煩(最好使用壓縮空氣將其吹走)。

  綜上所述可知,只有當工件表面要求平整、外形輪廓較復雜、外形輪廓不對稱、或坯料較薄時的沖裁,以及旋轉體件拉伸時,才選用倒裝模具結構。

【工藝知識】3D玻璃加工五大難點

  熱彎操作過程可以簡單概括為將搭配好大小片、且兩片大小片間均勻撒上硅粉的玻璃放在凹模上面,然后對其進行加熱,當達到軟化點溫度時,玻璃在自身重力或外部壓力的作用下達到與凹模曲率一致后,停止加熱,緩慢進行退火直至室溫,完成熱彎過程。

  玻璃熱彎工藝過程中主要控制以下幾個方面:。

  (1)玻璃預熱時,應采用連續加熱或緩慢加熱的方式,使爐內溫度各處一致;。

  (2)要求兩片重疊的玻璃彎曲的曲率半徑相一致,否則會使夾層玻璃產生光學畸變;。

  (3)玻璃必須達到熱彎成型時所需的溫度;。

  (4)模具放置在承載小車上時,必須保證模具放置的水平;。

  (5)爐內溫度達到玻璃成型所需的溫度640~710℃時,玻璃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之下開始變形,為了防止玻璃在接近軟化溫度時突然沉降,避免玻璃表面產生熱彎波紋,操作人員必須時刻觀察爐內玻璃的成形情況,控制加熱燈管的開關數量、區域和時間;。

  (6)玻璃退火應采用緩慢冷卻的方式,爐溫必須降到100℃以下時再取出玻璃,玻璃在熱彎成型時,原有應力已消除,為防止在降溫過程中由于溫度梯度而產生新的應力,應嚴格控制在退火溫度范圍的冷卻速率,特別是在溫度較高階段,退火曲線應該均勻變化,且出爐落架的玻璃不能放在車間風口或風扇直吹處。

  研磨拋光決定著3D玻璃產品的最終質量,研磨拋光是將玻璃磨至要求的厚度,拋光則是使玻璃表面變得光滑,常用豬毛、尼龍、百潔布等材質毛刷做拋光耗材。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一種模具用高強度鋁鎂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的介紹了,淺論幾種冷壓模具的結構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