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設計理論復習資料及答案(模具中模具導柱的作用是什么?)
今天給各位分享注塑模具設計理論復習資料及答案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模具中模具導柱的作用是什么?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注塑模具設計理論復習資料及答案
1、塑料一般由樹脂__和_添加劑_組成的。
3、塑料按性能及用途可分為通用塑料_工程塑料_和_特殊塑料_。
4、熱塑性塑料的工藝性能有_收縮性_、流動性、吸濕性、熱敏性、結晶性_、應力開裂和熔體破裂。
5、塑料在一定的溫度_和_壓力下充滿型腔的能力稱為流動性。
6塑件的形狀應利于其脫出模具,塑件側向應盡量避免設置凹凸結構或側孔。
7、設計底部的加強筋的高度應至少低于支撐面0.5mm。
8、注射模塑工藝包括成型前準備、注射過程和制品的后處理。
9、注射模塑工藝的條件是壓力、溫度和時間。
10、注射模塑成型完整的注射過程包括加料、塑化、注射、保壓、冷卻和脫模。
11、根據模具總體結構特征,塑料注射模可分為單分型面注射模具、雙分型面注射模具、斜導柱側向分型抽芯機構、帶有活動鑲件的注射模具、自動卸螺紋的注射模具、定模設置推出機構的注射模具和哈夫模。
12、分型面的形狀有平面、斜面、階梯面和曲面。
13、澆口截面形狀常見的有矩形和圓形,一般澆口截面積與分流道截面積之。
比為3%9%,澆口表面粗糙度不低于0.4卩m。
14、說出四種最常用的澆口形式是_點澆口_、_側澆口_、_直接澆口和潛伏式澆口。
15、普通澆注系統由澆口、主流道_、_分流道_、_冷料穴組成。
模具中模具導柱的作用是什么?
1、導柱應有較好的潤滑性能,必要時要開設潤滑油槽。
2、為保證導柱的工作強度,要求導柱的固定部位直徑是導柱工作部位直徑的1.52倍。
3、導柱工作面粗糙度Ra應不大于0.63pm。
液態硅橡膠模具設計的七大要點你知道嗎
另外,LSR膠料在模具內不會像熱塑性膠料那樣收縮,它們往往遇熱膨脹,遇冷輕微收縮。
因而,其制品并不總是如所期望的那樣留在模具的凸面上,而是滯留在表面積較大的模腔內。
雖然LSR并不會在模內收縮,但它們在脫模和冷卻后,常常會收縮2.5%-3%。
至于究竟收縮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該膠料的配方。
不過,從模具角度考慮,收縮率可能受到幾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模具的溫度、膠料脫模時的溫度,以及模腔內的壓力和膠料隨后的壓縮情況。
注射點的位置也值得斟酌,因為膠料流動方向的收縮率通常比與膠料垂直流動方向的收縮率大一些。
制品的外形尺寸對其收縮率也有影響,較厚的制品的收縮率一般要比較薄者小。
確定分型線的位置是設計硅橡膠注壓模具的前幾個步驟之一。
排氣主要是通過位于分型線上的槽溝來實現的,這樣的槽溝必經處在注壓膠料最后到達的區域內。
這樣有助于避免內部產生氣泡和降低膠接處的強度損失。
由于LSR粘度較低,分型線必須精確,以免造成溢膠。
將制品設計成稍有倒角,有助于保證制品對所需的另一半模腔有一致的親合力。
隨著LSR的注入,滯留在模腔內的空氣在模具閉合時被壓縮,然后隨著充模過程而通過通氣槽溝被排出。
空氣如果不能完全排出,就會滯留在膠料內(這樣往往會造成制品部分露出白邊)。
通氣槽溝一般寬度為lmm-3mm,深度為0.004mm-0.005mm。
這是通過在分型線上設計一個墊圈,并用真空泵迅速將所有的模腔抽成真空來實現的。
一旦真空達到額定的程度,模具即完全閉合,開始注壓。
有些注射模壓設備容許在可變化的閉合力下操作,這使加工者可以在低壓下閉合模具,直到模腔的90%-95%被LSR充滿(使空氣更容易排出),然后切換成較高的閉合力,以免硅橡膠膨脹而發生溢膠。
對于用常規的注澆道(如潛入式澆道和錐形澆道)注射的制品,適宜采用小直徑注膠口加料(加料口直徑通常為0.2mm-0.5mm)來澆注。
低粘度的LSR膠料如同熱塑性膠料一樣,平衡流道系統顯得十分重要,只有這樣,所有的模腔才會被膠料均勻地注滿。
利用設計流道系統的模擬軟件,可以大大簡化模具的研制過程,并通過充模試驗證明其有效性。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注塑模具設計理論復習資料及答案的介紹了,模具中模具導柱的作用是什么?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