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膠模具的原料(金屬3D打印發展迅猛:國產粉末比不上國外?)
很多人不知道硅膠模具的原料的知識,小編對金屬3D打印發展迅猛:國產粉末比不上國外?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1、硅膠模具的原料
硅膠模具的原料
用途:硅膠管,保護套等高檔需要高彈性的產品。
2、硅膠原材料按物理性質來分可以分成固體硅膠和液體硅膠。
比如:硅膠套,硅膠餐具,硅膠模具,硅膠按鍵等,液體硅膠主要用于擠出成型的產品,比如硅膠奶嘴,硅膠管等。
開模形式的選擇和模線的選擇非常重要,一是為了取模方便,二是模線應選在不影響產品的整體效果,三是不影響產品質量,比如水景系列產品的模線位置太高,封模線時要的料多,產品開裂就容易出現;四是減少流程操作工序,比如開一半模。
為防止硅膠四處流動把模種用木方或木板固定在一個規則范圍中,開片模時用木板和油泥隔開先開的那一部分,要求油泥與模種間沒有縫隙,油泥表面光滑平整。
在上述工作準備完以后,接著在石膏模或模種上涂上凡士林或噴上脫模劑,光滑產品要求用干凈的純棉布沾上凡士林均勻地涂在模種上,保持30分鐘使模種充分吸收凡士林,再用干凈的純棉布把模種表面擦干凈,要求表面光亮;而有肌理的產品只要均勻地涂上凡士林就可以了按配方將硅膠調好。
硅膠調配時應按不規則方向進行攪拌,使固化劑和硅膠充分混勻,盡量減少空氣混入膠內,光滑產品最好在涂第一層膠時抽一次真空,真空度要求-0.1Mpa時保持7-8秒鐘。
將膠液用滴流的方式倒在模種的最高部位,讓其自然流淌,流不到位的地方用油畫筆刷到位,如果是片模硅膠不但充滿整個產品而且膠泥上也要刷均勻。
每一個產品至少刷三層硅膠每一層硅膠的厚度為1mm,在刷硅膠的過程中,要求每一層固化后才能刷另外一層,在刷第三層時要在第二層上面加一層紗布來增加硅膠的強度。
整個模具硅膠部分根據產品的大小不同的要求厚度控制在3-4mm,寬度不大于產品寬度60mm。
1、將母模洗凈晾干,作光滑處理(可打一層脫模蠟或涂刷一遍脫模劑)。
2、將500-1000克模具硅橡膠(模具硅膠、模具膠、硅橡膠、硅膠)盛如塑膠盆備用;。
3、將硬化劑按重量比(一般是1.5-2.5%)稱量后加入容器中進行混合,充分攪拌均勻;。
4、視情況(尤其第一層)加入一定量硅膠稀釋劑。
金屬3D打印發展迅猛:國產粉末比不上國外?
1、標準化:航空標準,軍品品質;粉末規格標準化、產品批量化;。
2、全系列:形成3D打印用全系列金屬粉末產品貨架;。
3、超高純:氧氮氫等氣體含量低,夾雜物等指標滿足軍用要求;。
4、高性能:粉末流動性佳,良好的粉末3D打印體驗;零件優異的力學性能;。
5、適應性:在近10個品牌的進口、國產3D打印設備上應用,性能優異,質量可靠;。
手輪端蓋加工用鋁合金壓鑄模具的冷卻機構的制作方法
1.本實用新型涉及手輪端蓋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手輪端蓋加工用的鋁合金壓鑄模具的冷卻機構。
背景技術:2.在手輪端蓋加工過程中,需要用到鋁合金壓鑄模具。
傳統的鋁合金壓鑄模具缺少全面的冷卻機構,無法對鋁合金壓鑄模具內部工件進行快速全面冷卻,模具內部的工件冷卻過程中會有部分面積無法同步冷卻,容易造成工件冷卻不全面,降低工件整體冷卻速度,對工件的加工質量和效率造成負責影響。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手輪端蓋加工使用的鋁合金壓鑄模具的冷卻機構進行改進和完善。
技術實現要素:3.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輪端蓋加工用鋁合金壓鑄模具的冷卻機構,通過對機構的改進和完善,使其具備全面快速冷卻的優點,以提高對手輪工件的加工質量和效率。
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手輪端蓋加工用鋁合金壓鑄模具的冷卻機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內部設置有水箱,鋁合金壓鑄模具的下模具置于所述水箱內腔的底部,上模具置于下模具的上方,所述下模具底部的四角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底部貫穿至水箱的底部,所述支撐柱的底部固定連接在底板的頂部;所述框架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電動缸一,所述電動缸一的輸出端貫穿至框架的內部,所述電動缸一的輸出端固定連接在上模具的頂部,所述水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連接有電動缸二,所述電動缸二的底部固定連接在底板的頂部,所述支撐柱的表面套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頂部固定連接在水箱的底部。
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框架內壁的兩側均通過連接塊固定連接有滑桿,所述滑桿的表面套設有滑塊,所述滑塊靠近水箱的一側固定連接在水箱的表面。
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柱表面的頂部套設有橡膠圈,所述橡膠圈的頂部固定連接在下模具的底部。
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電動缸二輸出端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加固套,所述加固套的頂部固定連接在水箱的底部。
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柱表面的頂部套設有防護套,所述防護套的頂部固定連接在水箱的底部,所述密封圈位于防護套的內部。
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防護套內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刷套,所述刷套的內壁與支撐柱的表面接觸。
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1.(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底板、框架、水箱、支撐柱、電動缸一、電動缸二和密封圈,各部件配合使用,需要對下模具和上模具內部的工件進行全面冷卻時,啟動電動缸二,電動缸二的輸出端帶動加固套、水箱、密封圈、防護套和刷套向上移動,當水箱內部的水漫延過上模具的頂部時,水箱內部的水對上模具和下模具進行全面冷卻;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溫度降低后,兩者同時對內部的工件進行冷卻,起到全面和快速的冷卻效果,解決了傳統鋁合金壓鑄模具無法對模具內部工件進行快速全面冷卻的問題。
12.(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滑桿和滑塊,能夠對水箱進行限位,避免水箱移動過程中出現松動現象,提高了水箱的穩定性。
13.(3)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橡膠圈,能夠隔絕水箱與下模具接觸,避免下模具與水箱出現碰撞現象,提高了下模具的安全性。
14.(4)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加固套,能夠加固電動缸二與水箱連接處的穩固性,避免其連接處出現彎折的現象。
15.(5)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防護套,能夠對密封圈進行遮擋,避免密封圈與異物出現剮蹭的現象,提高了密封圈的安全性。
16.(6)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刷套,能夠對支撐柱的表面進行清理,避免支撐柱的表面積累灰塵,提高了支撐柱表面的整潔性。
附圖說明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18.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處放大結構圖;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加固套立體圖。
20.圖中:1、底板;2、框架;3、水箱;4、下模具;5、支撐柱;6、上模具;7、電動缸一;8、電動缸二;9、密封圈;10、滑桿;11、滑塊;12、橡膠圈;13、加固套;14、防護套;15、刷套。
具體實施方式21.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22.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輪端蓋加工用鋁合金壓鑄模具的冷卻機構,包括底板1,底板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框架2,框架2的內部設置有水箱3,鋁合金壓鑄模具的下模具4置于所述水箱3內腔的底部,上模具6置于下模具4的上方。
在下模具4底部的四角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柱5,支撐柱5的底部貫穿至水箱3的底部,支撐柱5的底部固定連接在底板1的頂部;框架2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電動缸一7,電動缸一7的輸出端貫穿至框架2的內部,電動缸一7的輸出端固定連接在上模具6的頂部,水箱3底部的四角均固定連接有電動缸二8,電動缸二8的底部固定連接在底板1的頂部,支撐柱5的表面套設有密封圈9,密封圈9的頂部固定連接在水箱3的底部。
23.參考圖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框架2內壁的兩側均通過連接塊固定連接有滑桿10,滑桿10的表面套設有滑塊11,滑塊11靠近水箱3的一側固定連接在水箱3的表面。
通過設置滑桿10和滑塊11,能夠對水箱3進行限位,避免水箱3移動的過程中出現松動的現象,提高了水箱3的穩定性。
24.參考圖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支撐柱5表面的頂部套設有橡膠圈12,橡膠圈12的頂部固定連接在下模具4的底部。
通過設置橡膠圈12,能夠隔絕水箱3與下模具4接觸,避免下模具4與水箱3出現碰撞的現象,提高了下模具4的安全性。
25.參考圖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電動缸二8輸出端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加固套13,加固套13的頂部固定連接在水箱3的底部。
通過設置加固套13,能夠加固電動缸二8與水箱3連接處的穩固性,避免其連接處出現彎折的現象。
26.參考圖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支撐柱5表面的頂部套設有防護套14,防護套14的頂部固定連接在水箱3的底部,密封圈9位于防護套14的內部。
通過設置防護套14,能夠對密封圈9進行遮擋,避免密封圈9與異物出現剮蹭的現象,提高了密封圈9的安全性。
27.參考圖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防護套14內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刷套15,刷套15的內壁與支撐柱5的表面接觸。
通過設置刷套15,能夠對支撐柱5的表面進行清理,避免支撐柱5的表面積累灰塵,提高了支撐柱5表面的整潔性。
28.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是:需要對下模具4和上模具6內部的工件進行全面冷卻時,啟動電動缸二8,電動缸二8的輸出端帶動加固套13、水箱3、密封圈9、防護套14和刷套15向上移動,當水箱3內部的水漫延過上模具6的頂部時,水箱3內部的水對下模具4和上模具6進行全面冷卻,當下模具4和上模具6的溫度降低時,下模具4和上模具6同時對內部的工件全面冷卻,起到具備全面快速冷卻的技術效果。
29.綜上所述:本案提供的手輪端蓋加工用鋁合金壓鑄模具的冷卻機構,通過底板1、框架2、水箱3、下模具4、支撐柱5、上模具6、電動缸一7、電動缸二8和密封圈9的配合使用,具備了全面快速冷卻的優點,解決了傳統的鋁合金壓鑄模具缺少全面冷卻結構,無法對鋁合金壓鑄模具內部工件進行快速全面冷卻,鋁合金壓鑄模具內部的工件冷卻過程中會有部分面積無法冷卻,容易造成工件冷卻不全面降低工件冷卻速度的問題。
30.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
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31.盡管以上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硅膠模具的原料的介紹了,金屬3D打印發展迅猛:國產粉末比不上國外?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