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分類知識(模具設計復習資料及答案解答)
很多人不知道模具分類知識的知識,小編對模具設計復習資料及答案解答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1、模具分類知識
模具分類知識
依產(chǎn)品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將模具分成沖剪模具、彎曲模具、抽制模具、成形模具和壓縮模具等五大類。
a.沖剪模具:是以剪切作用完成工作的,常用的形式有剪斷沖模、下料沖模、沖孔沖模、修邊沖模、整緣沖模、拉孔沖模和沖切模具。
c.抽制模具:抽制模具是將平面毛胚制成有底無縫容器。
d.成形模具:指用各種局部變形的方法來改變毛胚的形狀,其形式有凸張成形沖模、卷緣成形沖模、頸縮成形沖模、孔凸緣成形沖模、圓緣成形沖模。
e.壓縮模具:是利用強大的壓力,使金屬毛胚流動變形,成為所需的形狀,其種類有擠制沖模、壓花沖模、壓印沖模、端壓沖模。
第一類是工藝零件,這類零件直接參與工藝過程的完成并和坯料有直接接觸,包括有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與壓料零件等;。
第二類是結構零件,這類零件不直接參與完成工藝過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觸,只對模具完成工藝過程起保證作用,或對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有導向零件、緊固零件、標準件及其它零件等,如表1.1.3所示。
應該指出,不是所有的沖模都必須具備上述六種零件,尤其是單工序模,但是工作零件和必要的固定零件等是不可缺少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等先進技術正不斷向傳統(tǒng)制造技術滲透、交叉、融合,對其實施改造,形成先進制造技術。
普通銑削加工采用低的進給速度和大的切削參數(shù),而高速銑削加工則采用高的進給速度和小的切削參數(shù),高速銑削加工相對于普通銑削加工具有如下特點:。
a.高效高速銑削的主軸轉速一般為15000r/min~40000r/min,最高可達r/min。
在切削鋼時,其切削速度約為400m/min,比傳統(tǒng)的銑削加工高5~10倍;在加工模具型腔時與傳統(tǒng)的加工方法(傳統(tǒng)銑削、電火花成形加工等)相比其效率提高4~5倍。
b.高精度高速銑削加工精度一般為10μm,有的精度還要高。
c.高的表面質量由于高速銑削時工件溫升小(約為3°C),故表面沒有變質層及微裂紋,熱變形也小。
最好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1μm,減少了后續(xù)磨削及拋光工作量。
d.可加工高硬材料可銑削50~54HRC的鋼材,銑削的最高硬度可達60HRC。
鑒于高速加工具備上述優(yōu)點,所以高速加工在模具制造中正得到廣泛應用,并逐步替代部分磨削加工和電加工。
目前,數(shù)控慢走絲線切割技術發(fā)展水平已相當高,功能相當完善,自動化程度已達到無人看管運行的程度。
最大切割速度已達300mm2/min,加工精度可達到±1.5μm,加工表面粗糙度Ra0.1~0.2μm。
直徑0.03~0.1mm細絲線切割技術的開發(fā),可實現(xiàn)凹凸模的一次切割完成,并可進行0.04mm的窄槽及半徑0.02mm內圓角的切割加工。
錐度切割技術已能進行30°以上錐度的精密加工。
4.磨削及拋光加工技術磨削及拋光加工由于精度高、表面質量好、表面粗糙度值低等特點,在精密模具加工中廣泛應用。
目前,精密模具制造廣泛使用數(shù)控成形磨床、數(shù)控光學曲線磨床、數(shù)控連續(xù)軌跡坐標磨床及自動拋光機等先進設備和技術。
模具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制模技術模具質量依賴于人為因素,不易控制的狀況,使得模具質量依賴于物化因素,整體水平容易控制,模具再現(xiàn)能力強。
隨著產(chǎn)品質量的提高,對模具質量和壽命要求越來越高。
而提高模具質量和壽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開發(fā)和應用模具新材料及熱、表處理新工藝,不斷提高使用性能。
制造沖壓模具的材料有鋼材、硬質合金、鋼結硬質合金、鋅基合金、低熔點合金、鋁青銅、高分子材料等等。
目前制造沖壓模具的材料絕大部分以鋼材為主,常用的模具工作部件材料的種類有:碳素工具鋼、低合金工具鋼、高碳高鉻或中鉻工具鋼、中碳合金鋼、高速鋼、基體鋼以及硬質合金、鋼結硬質合金等等。
在模具中應用較多的碳素工具鋼為T8A、T10A等,優(yōu)點為加工性能好,價格便宜。
但淬透性和紅硬性差,熱處理變形大,承載能力較低[1]。
低合金工具鋼是在碳素工具鋼的基礎上加入了適量的合金元素。
與碳素工具鋼相比,減少了淬火變形和開裂傾向,提高了鋼的淬透性,耐磨性亦較好。
用于制造模具的低合金鋼有CrWMn、9Mn2V、7CrSiMnMoV(代號CH-1)、6CrNiSiMnMoV(代號GD)等。
常用的高碳高鉻工具鋼有Cr12和Cr12MoV、Cr12Mo1V1(代號D2),它們具有較好的淬透性、淬硬性和耐磨性,熱處理變形很小,為高耐磨微變形模具鋼,承載能力僅次于高速鋼。
但碳化物偏析嚴重,必須進行反復鐓拔(軸向鐓、徑向拔)改鍛,以降低碳化物的不均勻性,提高使用性能。
模具設計復習資料及答案解答
模架、后導柱模架、中間導柱模架、四導柱模架四種。
12、沖裁斷面特征主要包括圓角、光亮、斷裂和毛刺。
13、降低沖裁力的主要措施有斜刃沖裁、階梯沖裁等。
14、彎曲展開長度(r>0.5t時)的計算依據(jù)是展開長度等于各直邊部分和圓弧部分中性層長度之和。
15、彎曲件最容易出現(xiàn)影響工件質量的問題彎裂、偏移和回彈等。
16、拉深工序中最易出現(xiàn)的產(chǎn)品質量缺陷為起皺和拉裂。
17、注塑模的澆注系統(tǒng)主要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與冷料井組成。
聚已烯:___PE_____;有機玻璃:____PMMA____;尼龍:____PA___。
19、典型注射模具結構由成型零件、澆注系統(tǒng)零件、合模導向零件、推出機構零件、側向分型和抽芯機構零件、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零件、排氣系零件和支撐零部件等組成。
20、為了便于排氣,一般選擇分型面與熔體流動的末端相重合。
21、落料凹模在上模的叫倒裝復合模,而落料凹模在下模的叫正裝復合模。
22、側刃常被用于多工位級進模中,其作用是控制條料的進給定距。
高速切削加工技術.ppt
鉆削100~200m/min,攻絲100m/min。
淬硬鋼(35~65HRC)100-400m/min。
鋁及其合金達到2000-4000m/min,最高達7500m/min。
耐熱合金達90-500m/min;鈦合金達150-1000m/min。
高速加工切削速度范圍因不同的工件材料而異。
高速加工切削速度范圍隨加工方法不同也有所不同。
自從Salomon提出高速切削的概念以來,高速切削技術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高速切削理論的探索、應用探索、初步應用和較成熟應用等四個階段。
人們逐漸認識到高速切削是提高加工效率的關鍵技術。
隨切削速度提高,單位時間內材料切除率增加,切削加工時間減少,切削效率提高3~5倍。
在高速切削加工范圍,隨切削速度提高,切削力可減少30%以上,減少工件變形。
對大型框架件、剛性差的薄壁件和薄壁槽形零件的高精度高效加工,高速銑削是目前最有效的加工方法。
高速切削加工時,切屑以很高的速度排出,切削熱大部分被切屑帶走,切削速度提高愈大,帶走的熱量愈多,傳給工件的熱量大幅度減少,工件整體溫升較低,工件的熱變形相對較小。
因此,有利于減少加工零件的內應力和熱變形,提高加工精度,適合于熱敏感材料的加工。
轉速的提高,使切削系統(tǒng)的工作頻率遠離機床的低階固有頻率,加工中鱗刺、積屑瘤、加工硬化、殘余應力等也受到抑制。
因此,高速切削加工可大大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表面質量可提高1~2等級。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模具分類知識的介紹了,模具設計復習資料及答案解答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

admin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