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第章:冷擠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簡介(讓你更懂模具!初學者必看)

博主:adminadmin 2022-10-02 18:30:05 條評論
摘要:今天給各位分享《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第章:冷擠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簡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讓你更懂模具!初學者必看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本文導讀目錄:1、《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第章:冷擠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簡介2、讓你更懂模具!初學者必看3、鋁拉伸成型模具及工藝《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第章:冷擠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簡介7...

今天給各位分享《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第章:冷擠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簡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讓你更懂模具!初學者必看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第章:冷擠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簡介(讓你更懂模具!初學者必看)

1、《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第章:冷擠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簡介

2、讓你更懂模具!初學者必看

3、鋁拉伸成型模具及工藝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第章:冷擠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簡介

  7、擠壓的應力與應變狀態632冷擠壓的變形程度632冷擠壓的變形程度2冷擠壓的極限變形程度極限變形程度是指冷擠壓時在模具強度允許的條件下一次擠壓所能達到的最大變形程度圖69為正擠壓時毛坯材料硬度與極限變形程度的關系曲線由實驗測得其試驗條件是毛坯的相對高度h0d01毛坯經退火軟化表面磷皂化處理各種常見金屬材料一次擠壓的極限變形程度值見表61其他材料及其他擠壓方法的極限變形程度請查閱有關資料632冷擠壓的變形程度3影響冷擠壓極限變形程度的因素影響冷擠壓極限變形程度的因素首先是模具的強度和使用壽命冷擠壓時坯料在三向壓應力狀態下產生塑性變形這種狀態下的金屬塑性極好如果不是受模具強度的限制塑性變形可以達到很大的變形程度如擠壓低強度的有色金屬其變形程度可以高達99但坯料的變形程度很大時所需的擠壓力也很大模具也要承受強大的擠壓力如果模具所受的擠壓力超過其許可范圍則模具也會過早磨損甚至破壞所以冷擠壓的極限變形程度實際上受到模具的強度和使用壽命的限制可以說冷擠壓的極限變形程度實際上是指在模具強度允許和保持模具有一定使用壽命的條。

  8、件下坯料一次擠壓所能達到的最大變形程度其次是擠壓金屬材料的性質被擠壓金屬的強度硬度越大單位擠壓力越大極限變形程度就越小被擠壓金屬的硬化指數越大極限變形程度也越小第三是擠壓方式正擠壓的單位擠壓力小于反擠壓因此正擠壓的極限變形程度大于反擠壓第四是模具的幾何形狀合理的模具幾何形狀如正擠壓時合理的凹模中心角反擠壓時合理的凸模端部錐角等可以降低單位擠壓力從而提高極限變形程度除此之外坯料的表面處理與潤滑狀態等對極限變形程度有影響良好的表面特性與潤滑條件也能提高極限變形程度632冷擠壓的變形程度圖69黑色金屬正擠壓的極限變形程度632冷擠壓的變形程度64冷擠壓材料641常用冷擠壓材料642冷擠壓工藝對毛坯的質量要求643冷擠壓毛坯的準備64冷擠壓材料641常用冷擠壓材料冷擠壓時金屬材料塑性越好硬度越低含碳量越低含硫磷等雜質越少碳素鋼中的硫會造成鋼的熱脆性磷會造成鋼的冷脆性冷作硬化敏感性越弱則對冷擠壓越有利其擠壓工藝性越好目前可供冷擠壓的常用金屬材料有鉛錫銀純鋁L1L5鋁合金LF2。

讓你更懂模具!初學者必看

  也就是粘前模,這種情況相當麻煩,模設大忌,常易導致模報廢。

  答:頂出時所需脫模力較大,頂針不夠力,使產品局部被頂壞,從產品正面看,有明顯的白色或者膠位高出的現象稱為頂白,又叫頂高水口。

  答:潛水時入水點在制品外觀面上留下的痕跡稱為烘印。

  答:碼仔屬于裝夾工具,將模具固定在注塑機上的。

  答:過切是指過量切削,也就是加工工件時把不需要加工的部分也加工了。

  答:當一個產品包含兩種不同的材質或同一材質不同顏色時,設計雙色模具成型。

  1.注塑壓力不夠2.膠口小3.排氣不良4.模溫低。

  52.常見的進膠方式有哪幾種,各有什么優缺點。

  大水口優點:易加工,分離容易,缺點:移除之后加工麻煩,壓力損失大。

  搭底進膠優點:不會在側面留痕明顯,缺點:需切除。

  點進膠留在塑件表面的膠口不明顯,缺點:壓力損失大,成本高。

  答:作用力的來源,可以是模具的開模力,可是模具的復模力。

  答:防止產品脫模時被拉傷,拉毛,形成白色痕跡,影響外觀。

  答:冷料井的作用是儲存先進入模具的那一小部分溫度比較低的塑膠料,以免沖入型腔內影響塑件品質。

  答:定位環的作用是保證模具和注塑機之間保持正確的相對位置,一般取負公差,小0.2;。

  答:配合主要分為三類: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

  答:方便加工、防止積碳、利于拋光、節省材料、幫助排氣、便于更換、修模。

  答: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體壓入其表面的能力。

  常用的硬度指標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維氏硬度。

  答:凡將物體置於第一象限內,以「視點(觀察者)」→「物體」→「投影面」關系而投影視圖的畫法,即稱為第一角法。

  凡將物體置於第三象限內,以「視點(觀察者)」→「投影面」→「物體」關系而投影視圖的畫法,即稱為第三角法。

  第一角畫法和第三角畫法的區別是視圖放的位置;。

  第一角畫法:左視圖放右邊,右視圖放左邊,上視圖放下面,依此類推;。

  第三角畫法:左視圖放左邊,右視圖放右邊,上視圖放上面,依此類推。

  答:常見的有直通式、環繞式、水塔式、螺旋式等。

  答:三視圖的基本原則是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答:按外形分有:立式的,臥式的,(這種最常見);按注塑量分有:超小型注塑機,小型注塑機,中型注塑機,大型注塑機,超大型注塑機。

  也就是注塑量從幾毫克到幾十千克不等;按合模力分有:幾噸到幾千噸不等。

  答:ABS的合適壁厚為1.8-3mm;PC的合適壁厚為2-3.5mm;PA的合適壁厚為2-3.5mm;POM的合適壁厚為1.5-2.5mm;NORYL的合適壁厚為2-3.5mm。

  答:溢邊值是指塑膠產品在多大的間隙下會溢出來(也就是跑毛邊)的一個數值。

  ABS的溢邊值為0.04mm;PC的溢邊值為0.06mm;PA的溢邊值為0.015mm;POM的合適壁厚為0.04mm,PBT+15%GR的溢邊值為0.03mm;PBT+30GR%的溢邊值為0.02mm;PMMO的溢邊值為0.065mm;PVC的溢邊值為0.07mm;AS的溢邊值為0.05mm;PS的溢邊值為0.05mm;PP的溢邊值為0.03mm;PE的溢邊值為0.02mm。

  答:常用的圖框有A0、A1、A2、A3、A4。

  A0圖框的尺寸為1188MM840MM,A1圖框的尺寸為840MM594MM,A2圖框的尺寸為594MM420MM,A3圖框的尺寸為420MM-297MM,A4圖框的尺寸為297MM210MM。

  答: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發生變形,當外力消失后,物體可以恢復到變形前的變形稱為彈性變形;當外力消失后,物體無法恢復到變形前的變形稱為塑性變形。

  答:模胚常用王牌鋼(香港叫法),王牌鋼也是就中炭鋼、45#鋼。

  答:模仁的靠破面或擦破面上用來排氣的槽稱為排氣槽。

  排氣槽的作用主要有兩點:一是在注射熔融物料時,排除模腔內的空氣;二是排除物料在加熱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氣體。

  答:從注射機嘴到型腔為止的塑膠流動通道稱為澆注系統。

  澆注系統系統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和冷料井。

  答:優點:1.無水口料,不需要后加工,使整個成型過程完全自動化,節省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3.水口料重復使用會使塑料性能降解,而使用熱流道系統沒有水口料,可減少原材料的損耗,從而降低產品成本。

  4.熱噴嘴采用標準化、系列化設計,配有各種可供選擇的噴嘴頭,互換性好。

  缺點:1.整體模具閉合高度加大,因加裝熱澆道板等,模具整體高度有所增加。

  2.熱輻射難以控制,熱澆道最大的毛病就是澆道的熱量損耗,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3.存在熱膨脹,熱脹冷縮是我們設計時要考慮的問題。

  4.模具制造成本增加,熱澆道系統標準配件價格較高,影響熱澆道模具的普及。

  與客戶共同檢討:產品設計師設計主管制模主管跟模工程師模具設計師。

  由1.編號2.名稱3.規格4.數量5.材質6.備注這幾項組成,在編制時先編制主要的鋼料,按順序編制。

  1.做大出模斜度2.滑塊省模,3.滑塊內做機構頂出。

  2D結構圖3-4天,3D分模2天,散件需要1-2天時間,加工周期25天左右。

  1.行位2.斜頂3.前模行位4.前模斜頂5.前模抽芯6.后模抽芯7.二次頂出8.內行位。

  1.模具鋼材一定要先用拋光性能比較好的鋼材,如NAK80、S136等。

  2.進膠點設計避免進入,找開設側膠口,流道設計成弧形式有一定彎度,以減輕注塑速度,口一般先用扇形膠口。

  86.出口模常用的標準Z40、Z01、BP20、BP40代表意思。

鋁拉伸成型模具及工藝

  1、先將鋁棒吊至長棒熱剪爐的料架上面,將鋁棒平鋪在料架上,確保沒有鋁棒疊加的現象,避免出現翻棒事故和機械故障。

  2、按照規范操作章程將鋁棒推入爐膛內,建議爐膛內存放16根鋁棒,進行加溫,冷爐子加溫大約4個小時即可,保溫在1個小時左右。

  (在鋁棒加溫的同時,將模具放入模具爐進行加溫)。

  3、鋁棒和模具都完成加溫保溫后,用工具將模具放入擠壓設備的模座內。

  4、推出鋁棒,通過剪刀進行合適長度的鋁棒熱剪,并將短棒放入上料架。

  在沖壓件加工中,拉伸工藝也是經常會采用的一種處理方式,在加工的時候,首先會遇到的就是拉伸件的沖壓方向。

  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會直接影響到拉伸件的質量,還會影響工藝過程中的一些相關參數。

  2、盡量使凸模接觸毛坯的面積大,因為這有利于提高拉伸件的變形程度;。

  3、壓料面各部分進料阻力要保持受力均勻,這對拉伸件質量來說也是一個有力的保證。

  1、模具由上模、下模及模套三部分組成,并由導柱導向;。

  2、上模有上模固定板內裝有凸模并有螺釘于上模板連接;。

  3、帶錐孔的凹模套內,裝入兩個半錐形的凹模,中間開有型腔孔,兩個半圓凹模有兩個定位銷定位;。

  4、下模是由下模固定板裝有型芯和另一個型芯組成;。

  5、卸料部分式由頂桿及頂桿墊板組成,在零件制品成型后,首先用專項使用卸模工作撬開上模,再用頂桿將兩個半錐形凹模頂出模具外,使級進模具分開即可取出制品。

  準確沖壓件級進模的成形工藝原理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第章:冷擠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簡介的介紹了,讓你更懂模具!初學者必看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