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內飾主流的六大制造工藝(鴻達模具)
很多人不知道汽車內飾主流的六大制造工藝的知識,小編對鴻達模具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2、鴻達模具
汽車內飾主流的六大制造工藝
先將帶有表面花紋的搪塑模具加熱到搪塑表皮的成型溫度,然后將粉箱與搪塑模扣合,使之按設定的程序進行旋轉。
當粉料熔化并粘附于模具表面達到一定厚度后,脫開粉箱;接著,繼續加熱模具的外表面,使模具內表面的搪塑表皮得以塑化燒結;最后,快速冷卻模具外表面,使表皮冷卻成型。
產品被揉搓造成褶皺,脫模后產品未定型或沒按規定保存。
模具溫度過高,絲狀料渣掉到模具上或粉盒與模具貼合不好。
脫模機噴涂不均勻,脫模機流掛或未清洗干凈。
模具冷卻位置密封不好,模具未清洗干凈或未吹干。
PU噴涂工藝是近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表皮成型工藝,主要用于儀表板的表皮和護板的表皮等。
PU噴涂是指先在表皮成型模表面噴上脫模劑,而后再噴涂模內漆(可根據產品需要噴涂不同顏色的模內漆),隨后噴涂液態的PU原料(可通過噴涂機械手控制表皮的厚度),最后冷卻起模。
第一部分搪塑工藝和PU噴涂工藝都是軟質儀表板表皮的主要制作工藝,但相對于搪塑工藝而言,PU噴涂有許多優點,比如:可實現雙色儀表板表面,使得造型設計更靈活;設備也相對簡單,可大大降低能耗,尤其是近幾年PU粉狀原材料的降價,使得利于回收的PU表皮的價格有可能與傳統PVC表皮競爭。
下表是搪塑表皮與PU噴涂表皮兩種工藝的對比。
膜片的厚度一般為0.5mm,其組成結構如下圖所示。
膜片上的圖案可以做成木紋、金屬拉絲、鋁質、碳纖維、高亮和亞光等各種不同效果。
由于其上有PET層保護,膜片具有很好的耐刮擦性和耐腐蝕特性,而且其圖案在產品長時間使用后也不會有任何損傷。
是指將事先設計有不同花紋的膜片在合模前吸附到注塑模具的型腔表面,再將熔融狀態的塑膠(一般為PC+ABS)注射到模具內,從而使膜片與塑膠融合為一體。
2)各類可靠性測試均為業界最高水準,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及耐久性;。
4)采用自動印刷及環保油墨,符合環保要求;。
5)可作多色印刷,如木紋丶炭纖維丶金屬色系等。
6)表面硬化(HardCoat)處理(可達3H的鉛筆硬度)具有耐磨及兼具美觀等特性。
印刷圖案層在產品的表面上,厚度只有幾個微米,產品使用一段時間后很容易會將印刷圖案層磨損掉,也易褪色,造成表面很不美觀。
另外新品開發周期長、開發費用高,圖案顏色無法實現小批量靈活變化也是IMR工藝無法克服的弱點。
將膜片預先在成型模具中通過高壓吸附形成產品外表面的形狀,再經過裁邊后放到產品的注塑模具中,然后與熔融狀態的塑膠一起注塑成型。
模內嵌膜所用的膜片與模內轉印有所不同的是,其表面不是PET而是PMMA薄膜,整體厚度也是0.5mm,相比PET膜層,PMMA薄膜具有更好的耐磨及耐候特性。
鴻達模具
65MN彈簧鋼10#鋼38CRMOAL齒輪鋼42CRMO合結鋼GCR15軸承鋼SKH高速鋼DC53模具鋼20#45鋼SKD11模具鋼冷拉鋼S136模具鋼無縫管CF-H40S鎢鋼6061鋁材SKD模具鋼20CRMNTI合結鋼T10A工具鋼SUS304不銹鋼NAK80模具鋼。
加工鋁壓鑄模具生產材料
壓鑄模具設計流程概述:壓鑄模具設計流程概述首先按照產品使用的材料類別;產品的形狀和精度等各項指標對該產品進行工藝分析,訂出工藝;然后確定產品在模具型腔中擺放的位置,進行分型面;排溢系統和澆注系統的分析和設計;再對各個活動的型芯拼裝方式和固定方式進行設計;接下來是抽芯距和力的設計;頂出機構的設計;要確定壓鑄機,對模架和冷卻系統設計;接著核對模具和壓鑄機的相關尺寸,繪制模具及各個部件的工藝圖;然后設計完成。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汽車內飾主流的六大制造工藝的介紹了,鴻達模具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