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鑄造模具用什么材質(注塑模具必須這樣驗收才敢用)
很多人不知道淺析鑄造模具用什么材質的知識,小編對注塑模具必須這樣驗收才敢用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3、手糊成型工藝
淺析鑄造模具用什么材質
鑄造模具是指為了獲得零件的結構形狀,預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結構形狀,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個和零件結構尺寸一樣的空腔,再在該空腔中澆注流動性液體,該液體冷卻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狀結構完全一樣的零件了。
根據鑄件產量的不同即鑄造模具使用次數的不同,鑄造模具使用的材料可分為鋼材,木材,鑄鐵,鋁合金等。
1、鋼材:以往在砂型鑄造模具上主要用于制作標準件及結構件,較少用于制作鑄造模具本體,因為碳鋼使用壽命并不高于球鐵或低合金灰鑄鐵,而合金鋼又十分昂貴。
但隨著模具加工技術的提高及對鑄造模具尺寸穩定性要求的提高,模具鋼、。
越來越多的鋼材用于制作模底板、芯盒框架等I裝件上。
這些鑄造模具所使用的材料當中現在鑄鐵用得多,因為現在人工造型將被逐漸淘汰,用造型機,射芯機,殼芯機造型是必然趨勢,用這些造型設備造型,鑄造模馱多用鑄鐵作為原材料。
3、實型鑄造:實型鑄造是以泡沫塑料板材為材料,裁減然后粘貼成需要的模樣,后澆注而成鑄件,該方法較之用木模,周期短、費用低。
塑料模的應用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可加工塑料的應用日益廣泛。
4、鋁合金模具:鋁合金模具的重量輕,尺寸精度又較高,所以它的應用也較廣泛。
但是近來應用有減少趨勢,部分市場已經被塑料模和鑄鐵模所取代。
注塑模具必須這樣驗收才敢用
3.收縮:外觀面明顯處不允許有收縮,不明顯處允許有輕微縮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產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裝配要求的需保證裝配要求。
5.外觀明顯處不能有氣紋、料花,產品一般不能有氣泡。
6.產品的幾何形狀,尺寸大小精度應符合正式有效的開模圖紙(或3D文件)要求,產品公差需根據公差原則,軸類尺寸公差為負公差,孔類尺寸公差為正公差,顧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產品壁厚:產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應符合圖紙要求,公差根據模具特性應做到-0.1mm。
8.產品配合:面殼底殼配合:表面錯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現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軸、面要保證配合間隔和使用要求。
1.模具銘牌內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齊。
2.銘牌應固定在模腳上靠近模板和基準角的地方。
3.冷卻水嘴應選用塑料塊插水嘴,顧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5.冷卻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徑為25mm、30mm、35mm三種規格,孔口倒角,倒角應一致。
7.標記英文字符和數字應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處,字跡應清晰、美觀、整齊、間距均勻。
安裝時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預復位機構等,應有支撐腿保護。
9.支撐腿的安裝應用螺釘穿過支撐腿固定在模架上,過長的支撐腿可用車加工外螺紋柱子緊固在模架上。
10.模具頂出孔尺寸應符合指定的注塑機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個中心頂出。
11.定位圈應固定可靠,圈直徑為100mm、250mm兩種,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
12.模具外形尺寸應符合指定注塑機的要求。
13.安裝有方向要求的模具應在前模板或后模板上用箭頭標明安裝方向,箭頭旁應有“UP”字樣,箭頭和文字均為黃色,字高為50mm。
14.模架表面不應有凹坑、銹跡、多余的吊環、進出水汽、油孔等以及影響外觀的缺陷。
15.模具應便于吊裝、運輸,吊裝時不得拆卸模具零部件,吊環不得與水嘴、油缸、預復位桿等干涉。
2.模具成型零件和澆注系統(型芯、動定模鑲塊、活動鑲塊、分流錐、推桿、澆口套)材料采用性能高于40Cr以上的材料。
3.成型對模具易腐蝕的塑料時,成型零件應采用耐腐蝕材料制作,或其成型面應采取防腐蝕措施。
4.模具成型零件硬度應不低于50HRC,或表面硬化處理硬度應高于600HV。
3.滑動部件應開設油槽,表面需進行氮化處理,處理后表面硬度為HV700以上。
4.所有頂桿應有止轉定位,每個頂桿都應進行編號。
手糊成型工藝
接觸低壓成型工藝的特點是以手工鋪放增強材料,浸清樹脂,或用簡單的工具輔助鋪放增強材料和樹脂。
接觸低壓成型工藝的另一特點,是成型過程中不需要施加成型壓力(接觸成型),或者只施加較低成型壓力(接觸成型后施加0.01~0.7MPa壓力,最大壓力不超過2.0MPa)。
接觸低壓成型工藝過程,是先將材料在陰模、陽模或對模上制成設計形狀,再通過加熱或常溫固化,脫模后再經過輔助加工而獲得制品。
屬于這類成型工藝的有手糊成型、噴射成型、袋壓成型、樹脂傳遞模塑成型、熱壓罐成型和熱膨脹模塑成型(低壓成型)等。
接觸低壓成型的原材料有增強材料、樹脂和輔助材料等。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淺析鑄造模具用什么材質的介紹了,注塑模具必須這樣驗收才敢用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