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內模設計標準(五金沖壓模具設計培訓全套過程和流程建議收藏)
很多人不知道模具內模設計標準的知識,小編對五金沖壓模具設計培訓全套過程和流程建議收藏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1、模具內模設計標準
3、熱塑性彈性體(TPE)和液態硅橡膠(LSR)有什么區別?
模具內模設計標準
4).圓軸中間分型時為防止錯位影響裝配,后模部分的膠位應比前模做小0.1mm。
5).分型面的選擇必須考慮防止制品粘前模。
5).原則上內模的封膠位最小在5mm以上.對于大面積的分型面,留1520mm封膠。
6).在滿足制品外觀和裝配的情況下,分型面盡量避免過多起伏,轉折處盡量采用。
1).在設計枕位時應充分考慮內模強度是否足夠。
3).枕位的封膠位有1015mm左右即可,其它部分避空。
枕位的斜度應保證斜面的上下落差至少0.25mm以上。
一般情況下,內模的插穿斜度應在2°以上.最好35°,空間有限時,斜度應保證。
斜面的上下落差至少0.25mm以上.對于細小的,單獨凸起的插穿位應設計鑲件,便。
于更換.鑲件的材料應與內模材料不一樣,或材料一樣硬度不一樣,不銹鋼材料盡。
1).對于面積超過2500mm的碰穿位,留有1015mm的封膠位即可.其它部分避空。
當產品有較嚴格的外觀要求(如前后模包膠位)或分型面傾斜較大時,內模應設計。
為辨別加工的方向,必須在2D和3D上標示出內模的基準角。
當骨位的深度H≥5mm時,常需做鑲件,骨位盡量全部出在鑲件上(外觀面需客戶確認),。
產品全周止口,需做鑲CORE.止口膠位應留在內模上。
5).前后內模局部細小的突起,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
2).內模鑲件必須設計碰數平面,方便后續加工。
若鑲件確實無法做到碰數平面.必須在材料還是完整的方料時,將鑲件上的螺絲。
3).內模鑲拼時必須考慮內模的強度是否足夠。
4).內模鑲拼時必須考慮是否影響產品的外觀和裝配,。
一般前模盡量不鑲,必須鑲時需事先得到客戶的同意。
5).內模鑲拼時應避免破頂針、鑲針、司筒孔。
a.對于不需要定位的鑲針,由頂針改制,其臺階尺寸直接參考頂針標準。
b.對于需要定位的鑲針(頂部有碰穿,插穿或圓周上有異形),由頂針改制,。
c.對于需要定位的圓形鑲件(非頂針改制型),其臺階尺寸見右上圖。
異形鑲件的外形一般用線切割加工,若有臺階,應注意臺階方向,并且臺階方。
向盡量留對刀距離(12MM),以便臺階的后續加工。
鑲件的固定形式較多,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1).前、后內模超過模板高度的部分應避空。
五金沖壓模具設計培訓全套過程和流程建議收藏
在上述分析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模具結構的總體設計(此時一般只需勾出草圖即可),并初步算出模具的閉合高度,概略地定出模具的外形尺寸。
如凸模、凹模、凸凹模等結構型式的設計及固定形式的選擇。
如可調定位板、固定擋料銷、活動擋料銷及定距側刃等,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選用及設計。
如選用剛性還是彈性的,彈簧和橡皮的選用和計算等。
如選用導柱、導套導向還是導板導向,選用中間導柱、側后導柱還是對角導柱,是用滑動導套還是帶鋼球的滾珠導套等。
沖壓設備規格的確定,主要取決于工藝參數及模具結構尺寸。
1)壓力機的標稱壓力必須大于沖壓的工藝力。
更確切地說,應該是沖壓過程的負荷曲線必須在壓力機的許用負荷曲線之下。
2)壓力機的裝模高度必須符合模具閉合高度的要求。
對于拉深工序所用的壓力機,其行程必須大于該工序中工件高度的22.5倍,以便放入毛坯和取出工件。
4)壓力機的臺面尺寸必須大于模具下模座的外形尺寸,并要留有固定模具的位置。
壓力機臺面上的漏孔尺寸必須大于工件(或廢料)的尺寸。
一般情況下,其中一半繪制沖壓開始以前(沖床滑塊在上止點位置時)毛坯置入的情況;另一半則繪制沖壓結束后、工件已成形(或已分離)、沖床滑塊在下止點位置的狀態。
通常情況下半部分俯視圖,另一半繪制上半部分的俯視圖。
有時在圖樣的右上角還繪制模具上半部分的仰視圖以及局部剖視等。
對于由數套模具完成的工作,除了繪出本工序的工件圖外,還需要繪出上道工序的工件圖。
對于級進模則需要繪出排樣方式、工序安排順序及各工步所完成的沖壓內容;應標出工步間距、搭邊值、條料尺寸。
沖裁模的排樣圖則需標出排樣方式、條料尺寸和搭邊值的大小。
技術要求包括沖壓力、所選用的設備型號、模具總體的行位公差及裝配、安裝調試、模具閉合高度、模具間隙以及其他要求等。
零件圖上應注明全部尺寸、公差及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所用材料及其熱處理要求,以及其他各項技術要求。
熱塑性彈性體(TPE)和液態硅橡膠(LSR)有什么區別?
越來越多行業的產品設計師和制造商選用熱塑性彈性體(TPE)和液態硅橡膠(lsr)來取代天然橡膠。
如何在TPE和LSR之間做出合適的選擇,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實現理想產品。
熱塑性彈性體(TPE)是一系列可重復熔融加工的橡膠狀材料,在給與足夠的熱量下可變軟,并在冷卻后重新變硬。
液態硅橡膠(LSR)則是一種以硅樹脂為基材的液態產品,在加熱硫化后形成固定的形狀。
簡而言之,TPE為熱塑性聚合物材料,LSR為熱固性聚合物材料。
觸感、色彩、形狀是設計與研發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以讓產品在滿足美觀需求的同時,又能抓握舒適且易于造型,從而能在眾多競品中脫穎而出:。
TPE可使產品表面具有絲般順滑、微粘性或易于抓握等不同的觸感;LSR則有干燥、順滑、柔軟、有彈性等肌膚般的觸感。
TPE和LSR均可提供全光譜色彩選項,以實現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色彩。
LSR可以防止灰塵吸附,適用于可穿戴設備。
而TPE則可實現多種色彩效果,包括金屬色、珠光色、木質紋理、大理石紋等多重效果。
LSR易于流入不同壁厚的模具,且可以填充模具中較長較薄的部分。
雖然TPE在高剪切率下加工時可降低材料粘性,但TPE必須被“擠入”模具時才可被完全填充,尤其是硬度大于邵氏50A的配方。
使用TPE設計零件時,應盡量保持零件壁厚均勻并避免出現尖角。
通常LSR和其他工程彈性體的單位成本高于標準彈性體,而且LSR的比重比TPE高20%(±1.12g/cm3vs.±0.89g/cm3)。
當產品應用需要在持續高溫下不易軟化的材料時,LSR是合適的選擇。
但TPE在回收再加工方面比LSR更具優勢,相比更為環保和節約。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模具內模設計標準的介紹了,五金沖壓模具設計培訓全套過程和流程建議收藏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