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鋼截止閥的閥體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博主:adminadmin 2022-10-19 15:40:01 條評論
摘要: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的制作方法【專利說明】【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的技術領域。【【背景技術】】[0002]截止閥又稱截門閥,屬于強制密封式閥門,所以在閥...

  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的制作方法

鑄鋼截止閥的閥體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的技術領域。【【背景技術】】

  [0002]截止閥又稱截門閥,屬于強制密封式閥門,所以在閥門關閉時,必須向閥瓣施加壓力,以強制密封面不泄漏在蒸汽系統、油料系統、生活用水系統、壓縮空氣系統等中溫中壓系統得到了大量應用,截止閥閥體作為截止閥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現有的閥門一般包括有閥體、閥桿、閥芯,其中,閥體包括有閥體本體、閥體本體上設有介質流入通道、閥腔、介質流出通道,所述的介質流入通道、介質流出通道均與所述的閥腔導通,閥芯與閥桿聯動配合,通過閥芯來控制閥腔與介質流出通道的導通、截止,在安裝時,需要通過法蘭盤來將閥體與外接管道連接,而使用的這種法蘭為了保證連接可靠,其價格一般比較貴,因此,使得其安裝成本高,而且安裝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能夠使其安裝方便,且安裝牢靠,安裝成本低。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包括輸出口、閥本體、環形凸臺、密封圈、輸入口、緩存凹腔、若干安裝孔、環形凸圈和閥瓣安置腔,所述閥本體內置有及閥瓣安置腔,所述閥本體的兩側分別一體設置有輸入口和輸出口,所述閥本體相對輸出口的外側設有緩存凹腔,所述輸入口和輸出口的出口處的閥本體上設有環形凸圈,所述環形凸圈邊緣外部設有若干安裝孔,所述環形凸臺與環形凸圈同軸設置,所述的環形凸臺上設有密封圈。

  [0005]作為優選,所述密封圈與環形凸臺經固定膠固定連接。

  [0006]作為優選,所述輸入口相對地片面的高度低于所述輸出口相對地片面的高度。

  [0007]作為優選,所述環形凸圈均包括有同軸的外環形凸圈、內環形凸圈,所述的外環形凸圈的直徑大于內環形凸圈的直徑。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閥本體采用優質鑄鋼材料制成,能大幅提升截止閥的使用壽命,所設的密封圈可以提高閥體與外接管道之間的密封性能,從而可以很好地防止介質外泄現象發生,密封圈與環形凸臺經固定膠固定,使得密封圈安裝方便,固定牢靠,所設的緩沖凹腔,可以使得在介質流量較大時,減小對閥腔內壁的沖擊,從而可以很好地保護閥腔。

  [0009]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1 ]圖中:1-輸出口、2-閥本體、3-環形凸臺、4-密封圈、5-輸入口、6-緩存凹腔、7_若干安裝孔、8-環形凸圈、9-閥瓣安置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包括輸出口 1、閥本體2、環形凸臺3、密封圈4、輸入口 5、緩存凹腔6、若干安裝孔7、環形凸圈8和閥瓣安置腔9,所述閥本體2內置有及閥瓣安置腔9,所述閥本體2的兩側分別一體設置有輸入口 5和輸出口 I,所述閥本體2相對輸出口 I的外側設有緩存凹腔6,所述輸入口 5和輸出口 I的出口處的閥本體2上設有環形凸圈8,所述環形凸圈8邊緣外部設有若干安裝孔7,所述環形凸臺3與環形凸圈8同軸設置,所述的環形凸臺3上設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與環形凸臺3經固定膠固定連接,所述輸入口5相對地片面的高度低于所述輸出口 I相對地片面的高度,所述環形凸圈8由同軸的外環形凸圈和內環形凸圈組成,所述的外環形凸圈的直徑大于內環形凸圈的直徑。

  [0013]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

  [0014]本實用新型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在工作過程中,通過將閥本體2采用優質鑄鋼材料制成,能大幅提升截止閥的使用壽命,所設的密封圈4可以提高閥體與外接管道之間的密封性能,從而可以很好地防止介質外泄現象發生,密封圈4與環形凸臺3經固定膠固定,使得密封圈4安裝方便,固定牢靠,所設的緩沖凹腔6,可以使得在介質流量較大時,減小對閥腔內壁的沖擊,從而可以很好地保護閥腔。

  [0015]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對本實用新型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其特征在于:包括輸出口(I)、閥本體(2)、環形凸臺(3)、密封圈(4)、輸入口(5)、緩存凹腔(6)、若干安裝孔(7)、環形凸圈(8)和閥瓣安置腔(9),所述閥本體(2)內置有及閥瓣安置腔(9),所述閥本體(2)的兩側分別一體設置有輸入口(5)和輸出口(I),所述閥本體(2)相對輸出口(I)的外側設有緩存凹腔(6),所述輸入口(5)和輸出口(I)的出口處的閥本體(2)上設有環形凸圈(8),所述環形凸圈(8)邊緣外部設有若干安裝孔(7),所述環形凸臺(3)與環形凸圈(8)同軸設置,所述的環形凸臺(3)上設有密封圈(4)。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與環形凸臺(3)經固定膠固定連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口(5)相對地片面的高度低于所述輸出口(I)相對地片面的高度。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凸圈(8)由同軸的外環形凸圈和內環形凸圈組成,所述的外環形凸圈的直徑大于內環形凸圈的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鑄鋼截止閥的閥體,包括輸出口、閥本體、環形凸臺、密封圈、輸入口、緩存凹腔、若干安裝孔、環形凸圈和閥瓣安置腔,所述閥本體內置有及閥瓣安置腔,所述閥本體的兩側分別一體設置有輸入口和輸出口,所述閥本體相對輸出口的外側設有緩存凹腔,所述輸入口和輸出口的出口處的閥本體上設有環形凸圈,所述環形凸圈邊緣外部設有若干安裝孔,所述環形凸臺與環形凸圈同軸設置,所述的環形凸臺上設有密封圈,本實用新型固定牢靠,減小對閥腔內壁的沖擊,大幅提升了截止閥的使用壽命。

  【IPC分類】F16K27/02

  【公開號】CN205331547

  【申請號】CN201521019963

  【發明人】紀中軍

  【申請人】大豐超威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0日

  一種卡箍式止回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止回閥,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卡箍式止回閥。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目前市面上應用的止回閥一般都是法蘭式止回閥。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指依靠介質本身的流動性,促使閥瓣自動開啟以及關閉,來防止介質倒流的閥門。閥門內的介質按規定方向流動時,閥瓣受介質力的作用而開啟;介質逆流時,因閥瓣自重和閥瓣受介質反向力的作用,使閥瓣與閥座的密封面密合而關閉,達到阻止介質逆流的目的。法蘭止回閥是通過螺母與被控介質流動的管道來進行安裝連接的,在安裝時十分的繁瑣,會用去多余的人力物力,增加了閥門的安裝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快捷安裝、快捷拆卸的止回閥。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卡箍式止回閥,包括由可互相拆卸對接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組成的閥體,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對接口呈圓形,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對接口在互相拼接之后形成有一圈向外凸起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凸緣,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通過卡箍實現可拆卸連接,所述卡箍包括互相對稱且壓合于閥體的壓緊部,所述壓緊部相對閥體的一側設有與所述凸緣相配合的凹陷,所述凹陷的表面設有彈性層。

  [0005]通過上述方案,通過將止回閥的閥體分割成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且通過卡箍的方式來連接,實現了拆卸和安裝的快捷性,并且通過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對接口處設置外凸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凸緣和設置在卡箍壓緊部上的凹陷相配合,起到了當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被卡箍固定之后的防脫效果,使得連接更穩定,并且通過彈性層的設置,使得凸緣能夠進一步的被壓緊,在壓緊的通過還能收到彈性層的密封作用,起到防漏的效果。

  [0006]進一步優化為:所述卡箍還包括攝于兩個壓緊部一端的鉸接部和設于兩個壓緊部另一端的鎖緊部,所述鎖緊部包括設于其中一個壓緊部上的U形槽的壓塊和鉸接于另一個壓緊部上的鎖緊螺桿,所述鎖緊螺桿配合使用有螺母,于所述鎖緊螺桿的翻轉過程中可轉入或轉出所述壓塊的U形槽。

  [0007]通過上述方案,卡箍通過采用一端鉸接,另一端鎖緊的方式,在操作的時候能夠更加快速,且將鎖緊部設置成一端鉸接在鎖緊部上的鎖緊螺桿和帶有U形槽的壓塊的配合,從而使得卡箍能夠自帶鎖緊螺桿,不需要在操作的時候另找零件,且操作簡單,只需要轉動鎖緊螺桿到壓塊的U形槽中,然后轉動螺母便能實現緊固。

  [0008]進一步優化為:所述螺母為蝶形螺母。

  [0009]通過上述方案,通過將螺母設置成蝶形螺母,從而提高操作便利性,可以直接手動扭動蝶形螺母便能將卡箍鎖緊,不需要另外找扳手。

  [0010]進一步優化為: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的對接口的斷面均設有密封槽。[0011 ]通過上述方案,通過設置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的對接口上的密封槽,可以再密封槽里面加設密封圈,從而增加這種止回閥的閥體的整體密封性。

  [001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將止回閥的閥體分為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方式,且材料卡箍來進行拆裝,實現了止回閥的快捷拆裝性能,便于更換和搶修;且通過設置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對接口上的凸緣與卡箍的壓緊部上的凹陷的配合,大大增加了卡箍對閥體的連接牢固性。

  【附圖說明】

  [0013I圖1是實施例的整體示意圖;

  [0014]圖2是實施例的閥體分解示意圖;

  [0015]圖3是實施例的卡箍分解示意圖。

  [0016]圖中,1、第一閥體;2、第二閥體;3、卡箍;31、壓緊部;311、凹陷;312、壓塊;4、凸緣;

  5、密封槽;6、鎖緊螺桿;7、蝶形螺母;8、彈性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8]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0019]實施例,參見附圖1,為卡箍3將閥體固定時的狀態圖,具體的結構參見附圖2和附圖3,閥體包括了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對接口在互相拼接之后形成有一圈向外凸起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凸緣4,相應的,在卡箍3的壓緊部31上也設有與凸緣4相匹配的凹陷311,從而當卡箍3將閥體鎖緊固定之后,凸緣4將陷入凹陷311中,起到了當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被卡箍3固定之后的防脫效果,使得連接更穩定;并且在凹陷311中還設置有彈性層8,使得凸緣4能夠進一步的被壓緊,在壓緊的通過還能收到彈性層8的密封作用,起到防漏的效果。

  [0020]再次參見圖2,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的對接口的斷面均設有密封槽5,過設置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的對接口上的密封槽5,可以再密封槽5里面加設密封圈,從而增加這種止回閥的閥體的整體密封性。

  [0021]在操作這種卡箍3式止回閥時,可以先將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對接上,然后在其外圍套上卡箍3,使得凸緣4陷入卡箍3的凹陷311中,接著,翻轉鎖緊螺栓,使得鎖緊螺栓卡入壓塊312的U形槽中,接著直接用手旋緊蝶形螺母7,實現快速安裝的效果。

  【主權項】

  1.一種卡箍式止回閥,包括由可互相拆卸對接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組成的閥體,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對接口呈圓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對接口在互相拼接之后形成有一圈向外凸起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凸緣(4),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通過卡箍(3)實現可拆卸連接,所述卡箍(3)包括互相對稱且壓合于閥體的壓緊部(31),所述壓緊部(31)相對閥體的一側設有與所述凸緣(4)相配合的凹陷(311),所述凹陷(311)的表面設有彈性層(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式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3)還包括攝于兩個壓緊部(31)—端的鉸接部和設于兩個壓緊部(31)另一端的鎖緊部,所述鎖緊部包括設于其中一個壓緊部(31)上的U形槽的壓塊(312)和鉸接于另一個壓緊部(31)上的鎖緊螺桿(6),所述鎖緊螺桿(6)配合使用有螺母,于所述鎖緊螺桿(6)的翻轉過程中可轉入或轉出所述壓塊(312)的U形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箍式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為蝶形螺母(7)。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卡箍式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的對接口的斷面均設有密封槽(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卡箍式止回閥,包括由可互相拆卸對接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組成的閥體,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對接口呈圓形,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對接口在互相拼接之后形成有一圈向外凸起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凸緣,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通過卡箍實現可拆卸連接,所述卡箍包括互相對稱且壓合于閥體的壓緊部,所述壓緊部相對閥體的一側設有與所述凸緣相配合的凹陷,所述凹陷的表面設有彈性層,通過將止回閥的閥體分割成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且通過卡箍的方式來連接,實現了拆卸和安裝的快捷性,并且通過設置在閥體上的凸緣和設置在卡箍上的凹陷,起到了當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被卡箍固定之后的防脫效果,使得連接更穩定。

  【IPC分類】F16K27/02, F16K15/02

  【公開號】CN205331548

  【申請號】CN201620094727

  【發明人】葉文鑫

  【申請人】溫州市永盛閥門機械廠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9日

  一種鑄鋼閘閥的閥體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閘閥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鑄鋼閘閥的閥體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閥體是閥門中的一個主要零部件,根據壓力等級有不同的機械制造方法,例如:鑄造、鍛造等,中低壓規格的閥體通常采用鑄造工藝生產閥體,中高壓規格的閥體采用鍛造工藝生產,與閥芯以及閥座密封圈一起形成密封后能夠有效承受介質壓力,閥體的材質根據不同的工藝介質,選用不同的金屬材料,常用材質有:鑄鐵、鑄鋼、不銹鋼、碳鋼等,目前在水利、消防、石油、化工等行業的管道流體控制領域,普遍使用的閘閥與管道裝置的連接是通過焊接或法蘭連接來實現,而采用這些連接方式加工量大,密封性能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鑄鋼閘閥的閥體,能夠使閘閥與管道裝置是通過焊接實現,但當焊接接口有漏點需要搶修時無法帶水操作,而且長期使用后不便于拆卸、維修與更換。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鑄鋼閘閥的閥體,包括閥體、法蘭、密封面、承口和螺紋孔,所述閥體進出口端安裝連接有法蘭,所述法蘭上沿圓周方向設有螺紋孔,所述閥體進出口一端的法蘭上設有承口,所述閥體的進出口內端面上設有密封面。

  [0005]作為優選,所述閥體的進出口與管道之間采用軟密封連接方式。

  [0006]作為優選,所述閥體采用鑄造法一次成型。

  [0007]作為優選,所述密封面為楔形端面,所述楔形端面上通過鑲嵌橡膠實現閥體與管道的密封、壓緊連接配合。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閥體與管道采用軟密封連接,安裝不易錯位,加工量少,閥體進出口內端面設計為楔形,不易泄漏,不易集渣,互換性好,拆卸、維修、更換方便,使用壽命長。

  [0009]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鑄鋼閘閥的閥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1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鑄鋼閘閥的閥體的側視剖面圖。

  [0012]圖中:1-閥體、2-法蘭、3-密封面、4-承口、5-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鑄鋼閘閥的閥體,包括閥體1、法蘭2、密封面3、承口4和螺紋孔5,所述閥體I進出口端安裝連接有法蘭2,所述法蘭2上沿圓周方向設有螺紋孔5,所述閥體I進出口一端的法蘭2上設有承口 4,所述閥體I的進出口內端面上設有密封面3,所述閥體I的進出口與管道之間采用軟密封連接方式,所述閥體I采用鑄造法一次成型,所述密封面3為楔形端面,所述楔形端面上通過鑲嵌橡膠實現閥體I與管道的密封、壓緊連接配合。

  [0014]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

  [0015]本實用新型一種鑄鋼閘閥的閥體在工作過程中,通過將閥體I與管道采用軟密封連接,安裝不易錯位,加工量少,閥體I進出口內端面設計為楔形,不易泄漏,不易集渣,互換性好,拆卸、維修、更換方便,使用壽命長。

  [0016]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對本實用新型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鑄鋼閘閥的閥體,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I)、法蘭(2)、密封面(3)、承口(4)和螺紋孔(5),所述閥體(I)進出口端安裝連接有法蘭(2),所述法蘭(2)上沿圓周方向設有螺紋孔(5),所述閥體(I)進出口一端的法蘭(2)上設有承口(4),所述閥體(I)的進出口內端面上設有密封面(3)。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鑄鋼閘閥的閥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I)的進出口與管道之間采用軟密封連接方式。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鑄鋼閘閥的閥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I)采用鑄造法一次成型。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鑄鋼閘閥的閥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3)為楔形端面,所述楔形端面上通過鑲嵌橡膠實現閥體(I)與管道的密封、壓緊連接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鑄鋼閘閥的閥體,包括閥體、法蘭、密封面、承口和螺紋孔,所述閥體進出口端安裝連接有法蘭,所述法蘭上沿圓周方向設有螺紋孔,所述閥體進出口一端的法蘭上設有承口,所述閥體的進出口內端面上設有密封面,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閥體與管道采用軟密封連接,安裝不易錯位,加工量少,閥體進出口內端面設計為楔形,不易泄漏,不易集渣,互換性好,拆卸、維修、更換方便,使用壽命長。

  【IPC分類】F16K27/04

  【公開號】CN205331549

  【申請號】CN201521026856

  【發明人】紀中軍

  【申請人】大豐超威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0日

  一種軟密封溝槽閘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閥門領域,涉及閘閥,尤其是一種軟密封溝槽閘閥。

  【背景技術】

  [0002]閥門廣泛應用于輸送流體管道的給排水,消防、空調、燃氣、石油、化工、水處理、市政、造船等管道工程作為控制流體作用,具有截止、調節、導流、防止逆流、穩壓、分流或溢流泄壓等功能。

  [0003]在閘閥的安裝過程中,傳統閘閥連接方式有:法蘭、內外螺紋、承插焊、卡箍等。

  [0004]上述安裝方式存在的問題在于:1、安裝、拆卸維修成本高,費時費力。2、安裝工序多,操作工藝相對復雜,操作的失誤率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安裝方便、拆卸維修更換簡單快捷、提高密封性能的軟密封溝槽閘閥。

  [0006]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7]—種軟密封溝槽閘閥,包括閥體以及壓蘭,所述閥體的左、右兩端部同軸安裝壓蘭,該壓蘭通過螺釘與閥體連接在一起,所述壓蘭里側的閥體內依次由里到外壓緊安裝有密封圈、壓圈以及C型緊箍環;

  [0008]所述C型緊箍環一側制有開口,該C型緊箍環與壓蘭接觸的面為錐形面。

  [0009]而且,所述C型緊箍環的內圓制有均勻間隔制有多個環形凹槽。

  [0010]而且,所述密封圈的外緣一體均勻間隔制有多個外環形凸棱,該環形凸棱向閥體里側傾斜,該密封圈的內圓同樣一體均勻間隔制有多個內環形凸棱,該內環形凸棱同樣向閥體里側傾斜。

  [0011]而且,所述密封圈的里側端面為錐面。

  [0012]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0013]1、本閘閥的壓蘭與C型緊箍環采用錐面連接方式,該種連接方式結構簡單、便于安裝,最重要的是將壓蘭軸向的壓力轉化為C型緊箍環徑向的抱緊力,軸向力越大轉化的徑向力也就越大,通過C型緊箍環將管道牢牢的抱緊。因為是軸線方向行進,所以不存在因安裝工具的松動而引起安裝質量不可靠的問題。

  [0014]2、本閘閥的密封圈的內、外緣均制有多個環形凸棱,且該環形凸棱與管道中介質的流向相反,越是有介質流入越是提高管道與閥體之間的密封性。

  [0015]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科學合理、構思巧妙、制作簡單、密封性強,安裝簡單、快捷,而且不需要專用工具,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人力,具有廣泛推廣應用的價值。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0017]圖2是圖1中C型緊箍環的主視圖;

  [0018]圖3是圖2的A-A向剖視圖;

  [0019]圖4是圖1中密封圈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0021]—種軟密封溝槽閘閥,包括閥體I以及壓蘭5,所述閥體的左、右兩端部同軸安裝壓蘭,該壓蘭通過螺釘6與閥體連接在一起。

  [0022]本實用新型的創新點在于:

  [0023]1、所述壓蘭里側的閥體內依次由里到外壓緊安裝有密封圈2、壓圈3以及C型緊箍環4。所述C型緊箍環的結構如圖2、圖3所示,該C型緊箍環一側制有開口 4A,該C型緊箍環與壓蘭接觸的面為錐形面4BX型緊箍環與壓蘭之間采用錐面連接,且C型緊箍環一側制有開口,這種結構使得壓蘭向壓C型緊箍環加的軸向力轉換為抱緊箍與管道之間的徑向力,最終將抱緊箍與管道抱緊密封。為了提高密封性能,該C型緊箍環與管道接觸的內圓制有均勻間隔制有多個環形凹槽4C,本實施例附圖中的環形凹槽為三個。

  [0024]2、所述密封圈的結構如圖4所示,該密封圈的外緣一體均勻間隔制有多個外環形凸棱2B,該環形凸棱向閥體里側傾斜,該密封圈的內圓同樣一體均勻間隔制有多個內環形凸棱2C,該內環形凸棱同樣向閥體里側傾斜,所述密封圈的里側端面為錐面2A。通過密封圈的內、外環形凸棱可與管道(圖中未示出)外壁夾緊密封,且管道內介質的流動方向與內、夕卜環形凸棱的傾斜方向相反,增大了管道與密封圈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了密封性能。

  [0025]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方法為:

  [0026]步驟一、將壓蘭、C型緊箍環、壓圈、密封圈、抱緊箍依次套裝在管道的端部;

  [0027]步驟二、然后將安裝有上述密封件的管道端部安裝在閥體內;

  [0028]步驟三、通過螺釘將壓蘭與閥體連接在一起,最終將管道與閥體壓緊密封。

  [0029]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效果為:

  [0030]1、本閘閥的壓蘭與C型緊箍環采用錐面連接方式,該種連接方式結構簡單、便于安裝,最重要的是將壓蘭軸向的壓力轉化為抱緊箍徑向的抱緊力,軸向力越大轉化的徑向力也就越大,通過抱緊箍將管道牢牢的抱緊。

  [0031 ] 2、本閘閥的密封圈的內、外緣均制有多個環形凸棱,且該環形凸棱與管道中介質的流向相反,越是有介質流入越是提高管道與閥體之間的密封性。

  [0032]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科學合理、構思巧妙、制作簡單、密封性強,安裝簡單、快捷,而且不需要專用工具,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人力,具有廣泛推廣應用的價值。

  [0033]需要強調的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實用新型包括并不限于【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實施例,凡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同樣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軟密封溝槽閘閥,包括閥體以及壓蘭,所述閥體的左、右兩端部同軸安裝壓蘭,該壓蘭通過螺釘與閥體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蘭里側的閥體內依次由里到外壓緊安裝有密封圈、壓圈以及C型緊箍環; 所述C型緊箍環一側制有開口,該C型緊箍環與壓蘭接觸的面為錐形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密封溝槽閘閥,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緊箍環的內圓制有均勻間隔制有多個環形凹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密封溝槽閘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外緣一體均勻間隔制有多個外環形凸棱,該環形凸棱向閥體里側傾斜,該密封圈的內圓同樣一體均勻間隔制有多個內環形凸棱,該內環形凸棱同樣向閥體里側傾斜。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軟密封溝槽閘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里側端面為錐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軟密封溝槽閘閥,包括閥體以及壓蘭,所述閥體的左、右兩端部同軸安裝壓蘭,該壓蘭通過螺釘與閥體連接在一起,所述壓蘭里側的閥體內依次由里到外壓緊安裝有密封圈、壓圈以及C型緊箍環,所述C型緊箍環一側制有開口,該C型緊箍環與壓蘭接觸的面為錐形面。本閘閥的壓蘭與C型緊箍環采用錐面連接方式,該種連接方式結構簡單、便于安裝,最重要的是將壓蘭軸向的壓力轉化為C型緊箍環徑向的抱緊力,軸向力越大轉化的徑向力也就越大,通過C型緊箍環將管道牢牢的抱緊。本閘閥的密封圈的內、外緣均制有多個環形凸棱,且該環形凸棱與管道中介質的流向相反,越是有介質流入越是提高管道與閥體之間的密封性。

  【IPC分類】F16L23/02, F16K27/04

  【公開號】CN205331550

  【申請號】CN201521049670

  【發明人】曹繼成

  【申請人】天津市弘一閥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4日

  一種快速連接球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門,特別是涉及一種連接在管路上,用于控制管路通斷的快速連接球閥。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快速連接球閥,例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201320272170.6所公開的一種結構,其包括閥體、閥芯、密封墊、閥桿、壓緊帽,其中閥體的軸向開口連接有閥蓋,閥芯設置在閥體與閥蓋形成的腔體內,閥桿設置在閥體的上部筒狀空腔內,閥桿與閥體之間有密封圈,密封圈上方有壓緊帽,壓緊帽螺紋連接在閥體上,閥桿與壓緊帽之間有O形圈,閥體和閥蓋的兩端與外接管路連接處既分別設有外螺紋和內倒角,也分別設計有密封槽和鋸齒形凸起,與外接管路采用卡套和扣壓兩種方式連接;閥桿和壓緊帽是加長的,壓緊帽的外圓加工有螺紋。

  [0003]這種結構的快速連接球閥在工作過程中存在以下缺點:(I)其采用的零部件較多,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大,制造成本高;(2)與外接管路連接的快速接頭與閥體是通過螺紋裝配在一起的,兩者連接不可靠,甚至在連接處發生泄漏事故;(3)球閥在安裝時,手柄位置受裝配連接的影響,安裝和拆卸很不方便。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僅結構簡單,加工難度小,制造成本低,而且在裝拆時,手柄位置不受裝配連接影響的快速連接球閥。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一種快速連接球閥,包括閥體、手柄和中空球形閥芯;在所述閥體的后端設有一個可與外部軟水管相連的快速接頭,所述中空球形閥芯置于所述閥體的內腔中且與所述手柄相連,在所述閥體的前端設有一個活接接頭,所述活接接頭由螺套、連接管和密封圈構成,所述螺套的內孔前端設有內螺紋,螺套的內孔后端設有一個圓環形底板,所述連接管的管身后端設有外螺紋,連接管的管身中部設有一個軸肩,在所述閥體的內腔前端設有螺孔,所述連接管管身后端的外螺紋與所述閥體內腔前端的螺孔螺紋連接,所述螺套套裝在連接管的外側,且所述螺套的圓環形底板與所述連接管的軸肩相抵,所述密封圈置于螺套與連接管之間的空腔內。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閥體后端的快速接頭與閥體一體制成,兩者為一體制成的一整體件。

  [0007]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密封圈為O形密封圈。

  [0008]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由于本實用新型在閥體前端設置活接接頭,活接接頭由螺套、連接管和密封圈構成,這樣當活接接頭與外部水管相接或脫離時,只需正反轉動螺套即可,閥體和手柄不動,因此,在裝拆時,手柄位置不會受到裝配連接的影響。

  [0010]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快速接頭與閥體一體制成,兩者為一體制成的一整體件,因此,兩者在連接處不會發生泄漏事故,有效保證了使用安全。

  [0011]本實用新型采用的零部件較少,結構簡單,加工難度小,制造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0012]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快速連接球閥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閥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螺套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連接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參見圖1至圖4所示的一種快速連接球閥,包括閥體1、手柄2和中空球形閥芯,圖中未示中空球形閥芯;在所述閥體I的后端設有一個可與外部軟水管相連的快速接頭I 一 I,如圖所示,在所述快速接頭I 一 I的外壁面上設有多個沿軸向并列布置的環狀錐形密封頭,所述中空球形閥芯置于所述閥體I的內腔中且與所述手柄2相連,在使用時,通過轉動手柄2使中空球形閥芯轉動,即可控制流體的通斷,在所述閥體I的前端設有一個活接接頭,所述活接接頭由螺套3、連接管4和密封圈構成,所述螺套3的內孔前端設有內螺紋3a,螺套3的內孔后端設有一個與其一體制成的圓環形底板3b,所述連接管4的管身后端設有外螺紋4a,連接管4的管身中部設有一個圓環形軸肩4b,在所述閥體I的內腔前端設有螺孔,圖中未示螺孔,所述連接管4管身后端的外螺紋4a與所述閥體I內腔前端的螺孔螺紋連接,從而將兩者連接在一起,所述螺套3套裝在連接管4的外側,且所述螺套3的圓環形底板3b與所述連接管4的軸肩4b相抵,所述密封圈置于螺套3與連接管4之間的空腔5內,圖中未示密封圈。

  [001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所述閥體I后端的快速接頭I一I與閥體I 一體制成,兩者為一體制成的一整體件。采用上述結構后,能有效防止兩者在連接處發生泄漏事故,保證了使用安全。

  [0019]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密封圈優選為O形密封圈,當然,也可采用其它類型的密封圈。

  [0020]經過試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安裝和拆卸方便,密封性能良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權項】

  1.一種快速連接球閥,包括閥體(I)、手柄(2)和中空球形閥芯;在所述閥體(I)的后端設有一個可與外部軟水管相連的快速接頭(I 一 1),所述中空球形閥芯置于所述閥體(I)的內腔中且與所述手柄(2)相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體(I)的前端設有一個活接接頭,所述活接接頭由螺套(3)、連接管(4)和密封圈構成,所述螺套(3)的內孔前端設有內螺紋(3a),螺套(3)的內孔后端設有一個圓環形底板(3b),所述連接管(4)的管身后端設有外螺紋(4a),連接管(4)的管身中部設有一個軸肩(4b),在所述閥體(I)的內腔前端設有螺孔,所述連接管(4)管身后端的外螺紋(4a)與所述閥體(I)內腔前端的螺孔螺紋連接,所述螺套(3)套裝在連接管(4)的外側,且所述螺套(3)的圓環形底板(3b)與所述連接管(4)的軸肩(4b)相抵,所述密封圈置于螺套(3)與連接管(4)之間的空腔(5)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連接球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I)后端的快速接頭(I 一 I)與閥體(I) 一體制成,兩者為一體制成的一整體件。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連接球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為O形密封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快速連接球閥,包括閥體、手柄和中空球形閥芯;在閥體的后端設有一個可與外部軟水管相連的快速接頭,所述中空球形閥芯置于閥體的內腔中且與手柄相連,在閥體的前端設有一個活接接頭,所述活接接頭由螺套、連接管和密封圈構成,螺套的內孔前端設有內螺紋,螺套的內孔后端設有一個圓環形底板,所述連接管的管身后端設有外螺紋,連接管的管身中部設有一個軸肩,在閥體的內腔前端設有螺孔,所述連接管管身后端的外螺紋與閥體內腔前端的螺孔螺紋連接,所述螺套套裝在連接管的外側,且所述螺套的圓環形底板與所述連接管的軸肩相抵,所述密封圈置于螺套與連接管之間的空腔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裝拆簡便,密封性好。

  【IPC分類】F16K27/06

  【公開號】CN205331551

  【申請號】CN201521114809

  【發明人】吳鵬, 馬清新, 王紅寬

  【申請人】常州凱鵬液流器材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0日

  一種高頻閥防腐蝕蓋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鹽、礦石色選機領域,具體是一種高頻閥防腐蝕蓋罩。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工業鹽、礦石色選機行業中,通常被選物料有一定的腐蝕性,會腐蝕和氧化高頻閥的本體,造成高頻閥使用壽命急速降低,從而影響高頻閥的性能,降低設備的穩定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頻閥防腐蝕蓋罩,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高頻閥防腐蝕蓋罩,包括蓋罩本體,包括蓋罩本體,所述蓋罩本體下表面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與蓋罩本體的形狀相匹配的方形,所述蓋罩本體上表面均勻開設若干個圓形通孔,圓形通孔可通過橡膠氣管,所述橡膠氣管的長度小于蓋罩本體的高度,其內徑與高頻閥上的管的外徑相匹配,所述蓋罩本體徑向設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呈長方體,所述分隔板的高度與蓋罩本體相同,所述蓋罩本體外表面在分隔板的兩側分別設有掛耳,所述掛耳與蓋罩本體的下邊沿齊平,所述掛耳的中心開設圓孔。

  [0006]優選地,所述蓋罩本體呈方形盒體,其四個角被倒圓角。

  [0007]優選地,所述分隔板兩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承載板。

  [0008]優選地,所述圓形通孔有十六個,所述圓形通孔呈四行四列。

  [0009]優選地,所述掛耳的一側設有兩個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呈直角三角形,所述支撐板的一條直角邊與掛耳相連,另一條直角邊與蓋罩本體相連。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高頻閥上的管穿過蓋罩本體上橡膠氣管,再用螺絲穿過掛耳上的圓孔將蓋罩本體螺紋固定在高頻閥上,蓋罩本體下表面設有密封圈,密封性好,可以有效防止腐蝕液腐蝕高頻閥,延長了高頻閥的使用壽命,及防止受到外界介質干擾。本實用新型可以將含有腐蝕特性的物料和高頻閥完全隔離開,不相互接觸。在某些礦石中含鐵成分,通過有效的隔離,讓礦石不對高頻閥內的磁場進行干擾,有效的保證了高頻閥的使用壽命和性能。本實用新型既簡單實用又解決了長久以來腐蝕和干擾高頻噴閥的問題,從而提高了設備的穩定性和設備廣泛領域適用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省時省力,適于實用。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高頻閥防腐蝕蓋罩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4]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高頻閥防腐蝕蓋罩,包括蓋罩本體I,所述蓋罩本體I呈方形盒體,其四個角被倒圓角,所述蓋罩本體I下表面設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呈與蓋罩本體I相匹配的方形,所述蓋罩本體I上表面開設十六個圓形通孔,所述圓形通孔呈四行四列,所述圓形通孔內固定有橡膠氣管3,所述橡膠氣管3的長度小于蓋罩本體I的高度,其內徑與高頻閥上的管的外徑相匹配,使得高頻閥管穿過橡膠氣管3時,被橡膠氣管3緊緊包裹,防止腐蝕液進入。

  [0015]所述蓋罩本體I徑向設有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呈長方體,所述分隔板2的高度與蓋罩本體I相同,所述分隔板2兩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承載板21,對分隔板2進一步的支撐。

  [0016]所述蓋罩本體I外表面在分隔板2的兩側分別設有掛耳4,所述掛耳4與蓋罩本體I的下邊沿齊平,所述掛耳4的中心開設圓孔5,所述掛耳4的一側設有兩個支撐板6,所述支撐板6呈直角三角形,所述支撐板6的一條直角邊與掛耳4相連,另一條直角邊與蓋罩本體I相連。

  [0017]工作方式:蓋罩本體I蓋在高頻閥上,高頻閥上的管依次穿過橡膠氣管3后,再用螺絲穿過掛耳4上的圓孔5將蓋罩本體I螺紋固定在高頻閥上。

  [0018]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19]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高頻閥防腐蝕蓋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蓋罩本體,所述蓋罩本體下表面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與蓋罩本體的形狀相匹配,所述蓋罩本體上表面均勻開設若干個圓形通孔,所述圓形通孔內固定有橡膠氣管,所述橡膠氣管的長度小于蓋罩本體的高度,其內徑與高頻閥上的管的外徑相匹配,所述蓋罩本體徑向設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呈長方體,所述分隔板的高度與蓋罩本體相同,所述蓋罩本體外表面在分隔板的兩側分別設有掛耳,所述掛耳與蓋罩本體的下邊沿齊平,所述掛耳的中心開設圓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頻閥防腐蝕蓋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蓋罩本體呈方形盒體,其四個角被倒圓角。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頻閥防腐蝕蓋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兩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承載板。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頻閥防腐蝕蓋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通孔有十六個,所述圓形通孔呈四行四列。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頻閥防腐蝕蓋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掛耳的一側設有兩個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呈直角三角形,所述支撐板的一條直角邊與掛耳相連,另一條直角邊與蓋罩本體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頻閥防腐蝕蓋罩,包括蓋罩本體,蓋罩本體下表面設有密封圈,密封圈與蓋罩本體的形狀相匹配的方形,蓋罩本體上表面開設圓形通孔,圓形通孔內固定橡膠氣管,橡膠氣管的長度小于蓋罩本體的高度,其內徑與高頻閥上的管的外徑相匹配,蓋罩本體徑向設有分隔板,蓋罩本體外表面在分隔板的兩側分別設有掛耳,掛耳的中心開設圓孔。高頻閥上的管穿過蓋罩本體上橡膠氣管,再用螺絲穿過掛耳上的圓孔將蓋罩本體螺紋固定在高頻閥上,蓋罩本體下表面設有密封圈,密封性好,可以有效防止外部有腐蝕的物料腐蝕高頻閥,延長了高頻閥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省時省力,適于實用。

  【IPC分類】F16K27/12

  【公開號】CN205331552

  【申請號】CN201620075914

  【發明人】金俊, 高小榮, 盧萍, 蔣德忠, 章孟兵, 高春, 閔寬華, 張云棟, 梁順利, 鮑新斌

  【申請人】安徽捷迅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5日

  燃氣爐的氣閥定時關斷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氣爐的氣閥定時關斷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所使用的燃氣爐均沒有定時斷氣功能;當煲湯或煲粥需要較長時間時,人們需守在灶旁,使用不方便。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自己設定所需使用時間,定時關斷燃氣爐頭氣閥,工作可靠,使用安全的燃氣爐的氣閥定時關斷裝置。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其是一種燃氣爐的氣閥定時關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直流穩壓電源及電壓反饋電路;所述電壓反饋電路接收到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直流電壓變化值,電壓反饋電路將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直流電壓變化值進行處理后輸出給直流穩壓電源以穩定直流穩壓電源的輸出直流電壓;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直流電壓為下述器件提供直流工作電壓;以及

  [0006]中央處理器、報警器、編碼器、LED顯示器、點火信號控制器及執行電路;其中所述編碼器將燃氣爐所需燃燒時間信號輸入給中央處理器,所述中央處理器將接收到的燃燒時間信號處理后分別輸出給LED顯示器、點火信號控制器及執行電路;所述LED顯示器顯示中央處理器所輸入的燃燒時間信號并將顯示的時間信號反饋給中央處理器;所述點火信號控制器接收到中央處理器輸入的燃燒時間信號后控制燃氣爐的點火器工作;中央處理器還將接收到的燃燒時間信號處理后輸出給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使燃氣爐的電磁閥組打開;所述執行電路將中央處理器輸入的信號進行處理后控制燃氣灶的電磁閥組工作。

  [0007]所述中央處理器包括主芯片,所述主芯片的型號為TM57PA40,共有二十只管腳,主芯片的13腳與報警器的輸入端電連接,主芯片的9腳及10腳分別與編碼器的兩輸出端電連接,主芯片的11腳通過第二十三電阻與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中的一只電磁閥聯動開關電連接,主芯片的12腳通過第二十四電阻與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中的另一只電磁閥聯動開關電連接,主芯片的15腳通過第二十五電阻與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中的又一只電磁閥聯動開關電連接,主芯片的16腳通過第二十六電阻與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中的又一只電磁閥聯動開關電連接,主芯片的2腳及3腳分別與點火信號控制器的兩輸入端電連接,主芯片的7腳及8腳分別與執行電路的兩輸入端電連接,主芯片的14腳、18腳、19腳、5腳、6腳、11腳、12腳、15腳、16腳、17腳分別與LED顯示器的輸入、輸出端電連接,主芯片的20腳接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4.5V直流電壓,主芯片的I腳接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地,主芯片的4腳接第十四電阻與第十一電容的一端。

  [0008]所述編碼器包括按鍵編碼器及第十九至第二十二電阻;所述按鍵編碼器的型號為EC111002T2D-HA1-002;所述第十九電阻的一端與主芯片的9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二十二電阻的一端及按鍵編碼器的一輸出腳電連接,第二十二電阻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4.5V直流電壓;所述第二十電阻的一端與主芯片的10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二十一電阻的一端及按鍵編碼器的另一輸出腳電連接,第二十一電阻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4.5V直流電壓。

  [0009]所述LED顯示器包括顯示板、第二十七至第三十二電阻及第二至第四三極管;其中所述顯示板的型號為ULF-5361,共有十二只管腳;其中所述第二十七電阻的一端與主芯片的19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三十二電阻的一端及第四三極管的基極電連接,所述第三十二電阻的另一端及第四三極管的發射極均接地,所述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與顯示板的9腳電連接;所述第二十八電阻的一端與主芯片的18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三十一電阻的一端及第三三極管的基極電連接,所述第三十一電阻的另一端及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均接地,所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與顯示板的8腳電連接;所述第二十九電阻的一端與主芯片的14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三十電阻的一端及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電連接,所述第三十電阻的另一端及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均接地,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與顯示板的12腳電連接。

  [0010]所述點火信號控制器包括第五三極管、第十二電容、第七電解電容及第三十九至第四十三電阻;其中所述第三十九電阻的一端通過第三十六電阻與主芯片的2腳電連接,另一端與點火器電連接;所述第四十電阻的一端分別通過第三十五電阻與主芯片的3腳及第四十一電阻的一端電連接,第四十電阻的另一端與另一點火器電連接;所述第四十一電阻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五三極管的基極及第四十二電阻的一端電連接,第四十二電阻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五三極管的發射極及第四十三電阻的一端電連接,第五三極管的發射極接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2.7V直流電壓,第四十三電阻的另一端分別與第十二電容的一端、第七電解電容的正向端及第五三極管的集電極電連接,第五三極管的基極為點火器提供工作電壓。

  [0011]所述執行電路包括驅動芯片、第一至第六繼電器、第四十四至第五十三電阻、第十二至第十五二極管、第二至第五電感線圈、第八電解電容及第九電解電容;其中所述驅動芯片的型號為ULN2001,共有八只管腳,驅動芯片的I腳依次通過第三十七電阻及第三十三電阻與主芯片的8腳電連接,驅動芯片的2腳依次通過第三十八電阻及第三十四電阻與主芯片的7腳電連接,驅動芯片的7腳分別與第三繼電器及第六繼電器的一端電連接,第三繼電器及第六繼電器的另一端均接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4.5V直流電壓,驅動芯片的8腳分別與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第四繼電器及第五繼電器的一端電連接,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第四繼電器及第五繼電器的另一端均接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一繼電器的常開觸點與第四十四電阻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分別與第二電感線圈的一端及第十二二極管的負極電連接,第四十四電阻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二電感線圈的另一端接地,第二電感線圈繞制在其控制的電磁閥上;第二繼電器的常開觸點與第四十五電阻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分別與第三電感線圈的一端及第十三二極管的負極電連接,第四十五電阻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三電感線圈的另一端接地,第三電感線圈繞制在其控制的電磁閥上;第三繼電器的常開觸點與第四十六電阻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與第八電解電容的正向端電連接,其常閉觸點分別與第四十七電阻及第四十八電阻的一端電連接,第八電解電容的負向端接地,第四十七電阻的另一端與第十三二極管正極電連接,第四十八電阻的另一端與第十二二極管的正極電連接;第四繼電器的常開觸點與第四十九電阻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分別與第四電感線圈的一端及第十四二極管的負極電連接,第四十九電阻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四電感線圈的另一端接地,第四電感線圈繞制在其控制的電磁閥上;第五繼電器的常開觸點與第五十電阻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分別與第五電感線圈的一端及第十五二極管的負極電連接,第五十電阻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五電感線圈的另一端接地,第五電感線圈繞制在其控制的電磁閥上;第六繼電器的常開觸點與第五十一電阻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與第九電解電容的正向端電連接,其常閉觸點分別與第五十二電阻及第五十三電阻的一端電連接,第九電解電容的負向端接地,第五十二電阻的另一端與第十五二極管正極電連接,第五十三電阻的另一端與第十四二極管的正極電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為:能自己設定所需使用時間,定時關斷燃氣爐頭氣閥,工作可靠,使用安全。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方框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壓反饋電路及直流穩定電源的電路原理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中央處理器、編碼器、LED顯示器及報警器的電路原理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點火信號控制器及執行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夕卜,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互相結合。

  [0018]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第一”至“第五十五”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19]如圖1所示,其是一種燃氣爐的氣閥定時關斷裝置,包括:

  [0020]直流穩壓

  電源I及電壓反饋電路2;所述電壓反饋電路2接收到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直流電壓變化值,電壓反饋電路2將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直流電壓變化值進行處理后輸出給直流穩壓電源I以穩定直流穩壓電源I的輸出直流電壓;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直流電壓為下述器件提供直流工作電壓;以及

  [0021]中央處理器3、報警器4、編碼器5、LED顯示器6、點火信號控制器7及執行電路8;其中所述編碼器5將燃氣爐所需燃燒時間信號輸入給中央處理器3,所述中央處理器3將接收到的燃燒時間信號處理后分別輸出給LED顯示器6、點火信號控制器7及執行電路8;所述LED顯示器6顯示中央處理器3所輸入的燃燒時間信號并將顯示的時間信號反饋給中央處理器3;所述點火信號控制器7接收到中央處理器3輸入的燃燒時間信號后控制燃氣爐的點火器工作;中央處理器3還將接收到的燃燒時間信號處理后輸出給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使燃氣爐的電磁閥組打開;所述執行電路8將中央處理器3輸入的信號進行處理后控制燃氣灶的電磁閥組工作。

  [0022]工作時,通過編碼器5輸入所需要的時間信號到中央處理器3,LED顯示器6顯示編碼器5輸入的時間信號,中央處理器3將信號分別輸入到點火信號控制器7及電磁閥組,所使用的燃氣爐頭的電磁閥打開,點火信號控制器7對該燃氣爐頭點火,開始工作,此時執行電路8不工作;當到了關閉的時間時,中央處理器3將關斷信號輸入給執行電路8,執行電路8工作并將電磁閥組被關斷,因此達到了關斷燃氣爐頭氣閥的目的。

  [0023]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直流穩壓電源I包括保險管FUSE、壓敏電阻ZNR、電磁干擾線圈EM1、第一至第六電阻R1-R5、第一至第六二極管D1-D6、熱敏電阻NTC、第一至第三電解電容E1-E3、第一至第五電容C1-C5、電感L及變壓器T;其中所述保險管FUSE的一端接市交流電的火線,另一端分別接壓敏電阻ZNR的一端、第一電阻Rl的一端、第一電容Cl的一端及電磁干擾線圈EMI的一輸入端;壓敏電阻ZNR的另一端分別接第一電阻Rl的另一端、第一電容Cl的另一端、電磁干擾線圈EMI的另一輸入端及市交流電的零線;所述第一至第四二極管D1-D4組成橋式整流電路,電磁干擾線圈EMI的兩輸出端分別接橋式整流電路的兩輸入端,橋式整流電路的一輸出端接熱敏電阻NTC的一端,橋式整流電路的另一輸出端分別接地及第一電解電容El的負向端;所述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及第二電容C2的一端分別接可調熱敏NTC的另一端、第一電解電容EI的正向端及變壓器T初級線圈的I腳,第三電阻R3及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分別接第五二極管D5的負極端,第五二極管D5的正極端接變壓器T初級線圈的3腳;所述第三電容C3與第四電阻R4串聯后一端接變壓器T次級線圈的7腳及第六二極管D6的正極端,另一端分別接第六二極管D6的負極端、第二電解電容E2的正向端、第四電容C4的一端、第五電阻R5的一端及電感L的一端,變壓器T次級線圈的6腳、第二電解電容E2的負極端、第四電容C4的另一端及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三電解電容E3的正向端分別接電感L的另一端及第五電容C5的一端,電感L的另一端為直流穩壓電源I的4.5V電壓的輸出端,第三電解電容E3的負極端及第五電容C5的另一端接地。

  [0024]如圖2所示,所述電壓反饋電路2包括離線開關ICl、可控硅V、第七至第十一二極管D7 — D11、光偶合管0C、第四電解電容E4、第六至第十三電阻R6-R13、第六至第八電容C6 —CS;其中所述離線開關ICl的型號為0B2338AP,共有八只管腳;所述第六電阻R6的一端分別與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第七電阻R7的一端及第四電解電容E4的正向端電連接,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與第七二極管D7的負極端電連接,第七二極管D7的正極端接變壓器T初級線圈的4腳,變壓器T初級線圈的5腳分別接地及離線開關ICl的8腳;第四電解電容E4的負向端、第六電容C6的一端、第八電阻R8的一端、第八二極管D8的正向端、第七電容C7的一端及光親合管OC的3腳接地,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及第六電容C6的另一端分別與離線開關ICl的2、3腳電連接,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與離線開關ICl的4腳電連接;第八二極管D8的負極端接離線開關ICl的I腳、第七電容C7的另一端及光親合管OC的4腳,離線開關ICl的5、6腳接變壓器T初級線圈的3腳;光耦合管OC的I腳分別接第九電阻R9及第十電阻RlO的一端;所述第八電容C8與第^^一電阻Rll串聯后一端接光耦合管OC的2腳,另一端分別接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的一端及可控硅V的門極g;第九電阻R9的另一端分別接第十二電阻R12的另一端及第九二極管D9的正極端,第十電阻RlO的另一端接可控硅V的陽極a,可控硅V的陰極k及第十三電阻R13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二極管DlO與第^^一二極管Dll串聯后,第十二極管DlO的正極端與第九二極管D9的負極端電連接,第十一二極管Dll的負極端輸出電火用的2.7V直流電壓。

  [0025]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中央處理器3包括主芯片MCU,所述主芯片M⑶的型號為TM57PA40,共有二十只管腳,主芯片M⑶的4腳與報警器4的輸入端電連接,主芯片MCU的9腳及10腳分別與編碼器5的兩輸出端電連接,主芯片M⑶的11腳通過第二十三電阻R23與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中的一只電磁閥聯動開關電連接,主芯片MCU的12腳通過第二十四電阻R24與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中的另一只電磁閥聯動開關電連接,主芯片M⑶的15腳通過第二十五電阻R25與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中的又一只電磁閥聯動開關電連接,主芯片MCU的16腳通過第二十六電阻R26與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中的又一只電磁閥聯動開關電連接,工作時,當有時間信號輸入時,主芯片M⑶將所需使用的燃氣爐的電磁閥打開;主芯片M⑶的2腳及3腳分別與點火信號控制器7的兩輸入端電連接,工作時,當有時間信號輸入時,主芯片MCU將所需使用的燃氣爐的點火器打開;主芯片MCU的7腳及8腳分別與執行電路8的兩輸入端電連接,工作時,當所需加熱的時間完成時,主芯片MCU將停止信號輸入到執行電路8,執行電路8使打開的電磁閥關閉;主芯片MCU的14腳、18腳、19腳、5腳、6腳、11腳、12腳、15腳、16腳、17腳分別與LED顯示器6的輸入、輸出端電連接,主芯片M⑶的20腳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主芯片的I腳接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地,主芯片的4腳接第十四電阻與第十一電容的一端。

  [0026]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編碼器5包括按鍵編碼器PG及第十九至第二十二電阻R19-R22;所述按鍵編碼器PG的型號為EC111002T2D-HA1-002;所述第十九電阻R19的一端與主芯片M⑶的9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二十二電阻R22的一端及按鍵編碼器PG的一輸出腳電連接,第二十二電阻R22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所述第二十電阻R20的一端與主芯片M⑶的10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二 ^^一電阻R21的一端及按鍵編碼器PG的另一輸出腳電連接,第二十一電阻R21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工作時,通過按鍵編碼器PG將所需要的時間輸入到主芯片MCU的9腳及10腳。

  [0027]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LED顯示器6包括顯示板LED、第二十七至第三十二電阻R27-R32及第二至第四三極管Q2-Q4;其中所述顯示板LED的型號為ULF-5361,共有十二只管腳;其中所述第二十七電阻R27的一端與主芯片M⑶的19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三十二電阻R32的一端及第四三極管Q4的基極電連接,所述第三十二電阻R32的另一端及第四三極管Q4的發射極均接地,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顯示板LED的9腳電連接;所述第二十八電阻R28的一端與主芯片M⑶的18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三^^一電阻R31的一端及第三三極管Q3的基極電連接,所述第三^^一電阻R31的另一端及第三三極管Q3的發射極均接地,所述第三三極管Q3的集電極與顯示板LED的8腳電連接;所述第二十九電阻R29的一端與主芯片MCU的14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三十電阻R30的一端及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電連接,所述第三十電阻R30的另一端及第二三極管Q2的發射極均接地,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顯示板LED的12腳電連接。工作時,顯示板LED顯示主芯片MCU輸入的時間信號。

  [0028]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報警器4包括第一三極管Ql、第十四至第十八電阻R14 — R18及揚聲器YZ;其中所述第十七電阻R17的一端分別

  接第一三極管Ql的基極及第十八電阻R18的一端,第一三極管Ql的集電極及第十七電阻R17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三極管Ql的發射極與第十六電阻R16的一端電連接,第十六電阻R16的另一端通過第十五電阻R15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S卩第三電解電容E3的正極端),第十八電阻Rl8的另一端與主芯片M⑶的13腳電連接;所述第十四電阻R14的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另一端接主芯片MCU的4腳;所述揚聲器YZ并接在第十六電阻R16的兩端。

  [0029]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點火信號控制器7包括第五三極管Q5、第十二電容C12、第七電解電容E7及第三十九至第四十三電阻R39-R43;其中所述第三十九電阻R39的一端與主芯片MCU的2腳電連接,另一端與點火器電連接;所述第四十電阻R40的一端分別與主芯片M⑶的3腳及第四十一電阻R41的一端電連接,第四十電阻R40的另一端與另一點火器電連接;所述第四十一電阻R41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五三極管Q5的基極及第四十二電阻R42的一端電連接,第四十二電阻R42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五三極管Q5的發射極及第四十三電阻R43的一端電連接,第五三極管Q5的發射極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2.7V直流電壓,第四十三電阻R43的另一端分別與第十二電容Cl 2的一端、第七電解電容E7的正向端及第五三極管Q5的集電極電連接,第五三極管Q5的基極為點火器提供工作電壓。

  [0030]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執行電路8包括驅動芯片IC2、第一至第六繼電器J1-J6、第四十四至第五十三電阻R44 — R53、第十二至第十五二極管D12-D15、第二至第五電感線圈L2-L5、第八電解電容E8及第九電解電容E9;其中所述驅動芯片IC2的型號為ULN2001,共有八只管腳;驅動芯片IC2的I腳依次通過第三十七電阻R37及第三十三電阻R33與主芯片M⑶的8腳電連接,驅動芯片IC2的2腳依次通過第三十八電阻R38及第三十四電阻R34與主芯片M⑶的7腳電連接,驅動芯片IC2的7腳分別與第三繼電器J3及第六繼電器J6的一端電連接,第三繼電器J3及第六繼電器J6的另一端均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驅動芯片IC2的8腳分別與第一繼電器Jl、第二繼電器J2、第四繼電器J4及第五繼電器J5的一端電連接,第一繼電器J1、第二繼電器J 2、第四繼電器J4及第五繼電器J5的另一端均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

  [0031 ] 如圖4所不,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繼電器JI的常開觸點與第四十四電阻R44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分別與第二電感線圈L2的一端及第十二二極管D12的負極電連接,第四十四電阻R44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二電感線圈L2的另一端接地,第二電感線圈L2繞制在其控制的電磁閥Ml上。工作時,當驅動芯片IC2接收到主芯片M⑶輸出的時間結束信號,第一繼電器Jl動作,其常開觸點閉合,第二電感線圈L2得電并產生與其控制的電磁閥Ml相反的電動勢,電磁閥Ml關閉,達到了關閉燃氣的目的。

  [0032]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繼電器J2的常開觸點與第四十五電阻R45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分別與第三電感線圈L3的一端及第十三二極管D13的負極電連接,第四十五電阻R45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三電感線圈L3的另一端接地,第三電感線圈L3繞制在其控制的電磁閥M2上。工作時,當驅動芯片IC2接收到主芯片M⑶輸出的時間結束信號,第二繼電器J2動作,其常開觸點閉合,第三電感線圈L2得電并產生與其控制的電磁閥M2相反的電動勢,電磁閥M2關閉,達到了關閉燃氣的目的。

  [0033]如圖4所不,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繼電器J3的常開觸點與第四十六電阻R46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與第八電解電容E8的正向端電連接,其常閉觸點分別與第四十七電阻R47及第四十八電阻R48的一端電連接,第八電解電容ES的負向端接地,第四十七電阻R47的另一端與第十三二極管D13正極電連接,第四十八電阻R48的另一端與第十二二極管D12的正極電連接。工作時,第八電解電容E8起到了充放電的作用。

  [0034]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四繼電器J4的常開觸點與第四十九電阻R49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分別與第四電感線圈L4的一端及第十四二極管D14的負極電連接,第四十九電阻R49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四電感線圈L4的另一端接地,第四電感線圈L4繞制在其控制的電磁閥M3上。工作時,當驅動芯片IC2接收到主芯片M⑶輸出的時間結束信號,第四繼電器J4動作,其常開觸點閉合,第四電感線圈L4得電并產生與其控制的電磁閥M3相反的電動勢,電磁閥M3關閉,達到了關閉燃氣的目的。

  [0035]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五繼電器J5的常開觸點與第五十電阻R50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分別與第五電感線圈L5的一端及第十五二極管D15的負極電連接,第五十電阻R50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五電感線圈L5的另一端接地,第五電感線圈L5繞制在其控制的電磁閥M4上。工作時,當驅動芯片IC2接收到主芯片MCU輸出的時間結束信號,第五繼電器J5動作,其常開觸點閉合,第五電感線圈L5得電并產生與其控制的電磁閥M4相反的電動勢,電磁閥M4關閉,達到了關閉燃氣的目的。

  [0036]如圖4所不,在本實施例中,第六繼電器J6的常開觸點與第五^ 電阻R51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與第九電解電容E9的正向端電連接,其常閉觸點分別與第五十二電阻R52及第五十三電阻R53的一端電連接,第九電解電容E9的負向端接地,第五十二電阻R52的另一端與第十五二極管D15正極電連接,第五十三電阻R53的另一端與第十四二極管D14的正極電連接。工作時,第九電解電容E9起到了充放電的作用。

  [0037]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出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及變形仍落入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燃氣爐的氣閥定時關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流穩壓電源(I)及電壓反饋電路(2);所述電壓反饋電路(2)接收到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直流電壓變化值,電壓反饋電路(2)將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直流電壓變化值進行處理后輸出給直流穩壓電源(I)以穩定直流穩壓電源(I)的輸出直流電壓;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直流電壓為下述器件提供直流工作電壓;以及 中央處理器(3)、報警器(4)、編碼器(5)、LED顯示器(6)、點火信號控制器(7)及執行電路(8);其中所述編碼器(5)將燃氣爐所需燃燒時間信號輸入給中央處理器(3),所述中央處理器(3)將接收到的燃燒時間信號處理后分別輸出給LED顯示器(6)、點火信號控制器(7)及執行電路(8);所述LED顯示器(6)顯示中央處理器(3)所輸入的燃燒時間信號并將顯示的時間信號反饋給中央處理器(3);所述點火信號控制器(7)接收到中央處理器(3)輸入的燃燒時間信號后控制燃氣爐的點火器工作;中央處理器(3)還將接收到的燃燒時間信號處理后輸出給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使燃氣爐的電磁閥組打開;所述執行電路(8)將中央處理器(3)輸入的信號進行處理后控制燃氣灶的電磁閥組工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爐的氣閥定時關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處理器(3)包括主芯片(M⑶),所述主芯片(M⑶)的型號為TM57PA40,共有二十只管腳,主芯片(M⑶)的13腳與報警器(4)的輸入端電連接,主芯片(MCU)的9腳及10腳分別與編碼器(5)的兩輸出端電連接,主芯片(MCU)的11腳通過第二十三電阻(R23)與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中的一只電磁閥聯動開關電連接,主芯片(MCU)的12腳通過第二十四電阻(R24)與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中的另一只電磁閥聯動開關電連接,主芯片(M⑶)的15腳通過第二十五電阻(R25)與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中的又一只電磁閥聯動開關電連接,主芯片(MCU)的16腳通過第二十六電阻(R26)與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中的又一只電磁閥聯動開關電連接,主芯片(MCU)的2腳及3腳分別與點火信號控制器(7)的兩輸入端電連接,主芯片(MCU)的7腳及8腳分別與執行電路(8)的兩輸入端電連接,主芯片(MCT)的14腳、18腳、19腳、5腳、6腳、11腳、12腳、15腳、16腳、17腳分別與LED顯示器(6)的輸入

  、輸出端電連接,主芯片(M⑶)的20腳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主芯片(MCU)的I腳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地; 主芯片(MCU)的4腳接第十四電阻與第十一電容的一端,第十四電阻的另一端與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一電容的另一端接地。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氣爐的氣閥定時關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編碼器(5)包括按鍵編碼器(PG)及第十九至第二十二電阻(R19-R22);所述按鍵編碼器(PG)的型號為EC111002T2D-HA1-002;所述第十九電阻(R19)的一端與主芯片(MCU)的9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二十二電阻(R22)的一端及按鍵編碼器(PG)的一輸出腳電連接,第二十二電阻(R22)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所述第二十電阻(R20)的一端與主芯片(MCU)的10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二 ^^一電阻(R21)的一端及按鍵編碼器(PG)的另一輸出腳電連接,第二 i^一電阻(R21)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氣爐的氣閥定時關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顯示器(6)包括顯示板(LED)、第二十七至第三十二電阻(R27-R32)及第二至第四三極管(Q2-Q4);其中所述顯示板(LED)的型號為ULF-5361,共有十一只管腳;其中所述第二十七電阻(R27)的一端與主芯片(M⑶)的19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三十二電阻(R32)的一端及第四三極管(Q4)的基極電連接,所述第三十二電阻(R32)的另一端及第四三極管(Q4)的發射極均接地,所述第四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顯示板(LED)的9腳電連接;所述第二十八電阻(R28)的一端與主芯片(M⑶)的18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三^^一電阻(R31)的一端及第三三極管(Q3 )的基極電連接,所述第三i^一電阻(R31)的另一端及第三三極管(Q3 )的發射極均接地,所述第三三極管(Q3)的集電極與顯示板(LED)的8腳電連接;所述第二十九電阻(R29)的一端與主芯片(M⑶)的14腳電連接,另一端分別與第三十電阻(R30)的一端及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電連接,所述第三十電阻(R30)的另一端及第二三極管(Q2)的發射極均接地,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顯示板(LED)的12腳電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氣爐的氣閥定時關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點火信號控制器(7)包括第五三極管(Q5)、第十二電容(C12)、第七電解電容(E7)及第三十九至第四十三電阻(R39-R43);其中所述第三十九電阻(R39)的一端與第三十六電阻(R36)的一端電連接,另一端與點火器電連接;第三十六電阻(R36)的一端與主芯片(M⑶)的2腳及第五十五電阻(R55)的一端電連接,第五十五電阻(R55)的另一端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電連接;所述第四十電阻(R40)的一端分別與第三十五電阻(R35)的一端及第四十一電阻(R41)的一端電連接,第四十電阻(R40)的另一端與另一點火器電連接;第三十五電阻(R35)的另一端與主芯片(MCU)的3腳及第五十四電阻(R54)—端電連接,第五十四電阻(R54)的另一端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電連接;所述第四十一電阻(R41)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五三極管(Q5)的基極及第四十二電阻(R42)的一端電連接,第四十二電阻(R42)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五三極管(Q5)的發射極及第四十三電阻(R43)的一端電連接,第五三極管(Q5)的發射極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2.7V直流電壓,第四十三電阻(R43 )的另一端分別與第十二電容(C12)的一端、第七電解電容(E7)的正向端及第五三極管(Q5)的集電極電連接,第五三極管(Q5 )的基極為點火器提供工作電壓。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氣爐的氣閥定時關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執行電路(8)包括驅動芯片(IC2)、第一至第六繼電器(J1-J6)、第四十四至第五十三電阻(R44 — R53)、第十二至第十五二極管(D12-D15)、第二至第五電感線圈(L2-L5)、第八電解電容(E8)及第九電解電容(E9);其中所述驅動芯片(IC2)的型號為ULN2001,共有八只管腳,驅動芯片(IC2)的I腳依次通過第三十七電阻(R37)及第三十三電阻(R33)與主芯片(M⑶)的8腳電連接,驅動芯片(IC2)的2腳依次通過第三十八電阻(R38)及第三十四電阻(R34)與主芯片(M⑶)的7腳電連接,驅動芯片(I C2 )的7腳分別與第三繼電器(J3 )及第六繼電器(J6 )的一端電連接,第三繼電器(J3)及第六繼電器(J6)的另一端均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驅動芯片(IC2)的8腳分別與第一繼電器(J1)、第二繼電器(J2)、第四繼電器(J4)及第五繼電器(J5)的一端電連接,第一繼電器(J1)、第二繼電器(J2)、第四繼電器(J4)及第五繼電器(J5)的另一端均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一繼電器(Jl)的常開觸點與第四十四電阻(R44)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分別與第二電感線圈(L2)的一端及第十二二極管(D12 )的負極電連接,第四十四電阻(R44 )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二電感線圈(L2)的另一端接地,第二電感線圈(L2)繞制在其控制的電磁閥(Ml)上;第二繼電器(J2)的常開觸點與第四十五電阻(R45)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分別與第三電感線圈(L3)的一端及第十三二極管(D13)的負極電連接,第四十五電阻(R45)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三電感線圈(L3)的另一端接地,第三電感線圈(L3 )繞制在其控制的電磁閥(M2)上;第三繼電器(J3)的常開觸點與第四十六電阻(R46)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與第八電解電容(E8)的正向端電連接,其常閉觸點分別與第四十七電阻(R47)及第四十八電阻(R48)的一端電連接,第八電解電容(ES)的負向端接地,第四十七電阻(R47)的另一端與第十三二極管(D13)正極電連接,第四十八電阻(R48)的另一端與第十二二極管(D12)的正極電連接;第四繼電器(J4)的常開觸點與第四十九電阻(R49)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分別與第四電感線圈(L4)的一端及第十四二極管(D14)的負極電連接,第四十九電阻(R49 )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四電感線圈(L4)的另一端接地,第四電感線圈(L4)繞制在其控制的電磁閥(M3)上;第五繼電器(J5)的常開觸點與第五十電阻(R50)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分別與第五電感線圈(L5)的一端及第十五二極管(D15 )的負極電連接,第五十電阻(R50 )的另一端接直流穩壓電源(I)輸出的+4.5V直流電壓,第五電感線圈(L5)的另一端接地,第五電感線圈(L5)繞制在其控制的電磁閥(M4)上;第六繼電器(J6)的常開觸點與第五^ 電阻(R51)的一端電連接,其控制端與第九電解電容(E9)的正向端電連接,其常閉觸點分別與第五十二電阻(R52)及第五十三電阻(R53)的一端電連接,第九電解電容(E9)的負向端接地,第五十二電阻(R52)的另一端與第十五二極管(D15)正極電連接,第五十三電阻(R53)的另一端與第十四二極管(D14)的正極電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氣爐的氣閥定時關斷裝置,特點是包括直流穩壓電源、電壓反饋電路、中央處理器、報警器、編碼器、LED顯示器、點火信號控制器及執行電路;直流穩壓電源輸出的直流電壓為下述器件提供直流工作電壓;編碼器將燃氣爐所需燃燒時間信號輸入給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將接收到的燃燒時間信號處理后分別輸出給LED顯示器、點火信號控制器及執行電路;LED顯示器顯示中央處理器所輸入的燃燒時間信號并將顯示的時間信號反饋給中央處理器;所述點火信號控制器接收到中央處理器輸入的燃燒時間信號后控制燃氣爐的點火器工作;中央處理器還將接收到的燃燒時間信號處理后輸出給燃氣爐的電磁閥組使燃氣爐的電磁閥組打開;執行電路將中央處理器輸入的信號進行處理后控制燃氣灶的電磁閥組工作。其優點為:能自己設定所需使用時間,定時關斷燃氣爐頭氣閥,工作可靠,使用安全。

  【IPC分類】F16K31/02

  【公開號】CN205331553

  【申請號】CN201520905765

  【發明人】梁錦洪

  【申請人】梁錦洪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