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銹鋼加工用硬質合金鉆頭的制作工藝流程
不銹鋼加工用硬質合金鉆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鉆頭,尤其是涉及一種不銹鋼加工用硬質合金鉆頭。
【背景技術】
[0002]在加工不銹鋼,常見的加工問題有:易發生加工硬化、切肩易卷曲纏繞、切肩溫度增高從而導致工具壽命縮短,以及易發生溶著。不銹鋼材料由于表面光潔度高和抗腐蝕性能好等特點,常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領域。但由于奧氏體不銹鋼等類似材料韌性大、熱強度高,加工時刀具易磨損,在高溫下極易與刀具材料“親和”,產生嚴重的粘刀現象,在粗糙度方面達不到要求,出現塑孔、毛刺、放邊等現象。并且,鉆頭安裝是否到位缺乏提示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不銹鋼加工用硬質合金鉆頭O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不銹鋼加工用硬質合金鉆頭,具有內冷孔(5)的鉆頭包括刀柄部分(I)、刀體部分
(2),所述刀體部分前端設置有切削部分,所述切削部分具有波浪形切削刃結構(3),該波浪形切削刃結構的主切削刃與副后刀面之間具有由直線過渡結構構成的刃尖(4)。
[0006]所述內冷孔的截面呈梯形結構。
[0007]該產品能在高進給的加工情況下,依舊實現穩定的加工和良好的工具壽命。具體而言,其具有如下優點:
[0008](I)重現鋒利性的波浪型切削刃從而能減少加工硬化、提高刀具壽命。波浪型切削刃對比直刃型切削刃有更好的切削性能。
[0009](2)特殊的刃尖設計能降低與加工材料的摩擦面積,從而減少橫刃部發生的摩擦熱量。
[0010](3)新型的梯形內冷油孔形狀通過增大冷卻油的噴出量來降低切削熱,提高排肩性。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不銹鋼加工用硬質合金鉆頭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不銹鋼加工用硬質合金鉆頭中底刃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14]如圖1-2所示,不銹鋼加工用硬質合金鉆頭,具有內冷孔5的鉆頭包括刀柄部分1、刀體部分2,所述內冷孔的截面呈梯形結構,通過優化內冷孔的形狀,解決傳統圓形內冷孔冷卻油流量不足的缺點。所述刀體部分前端設置有切削部分,所述切削部分具有波浪形切削刃結構3,該波浪形切削刃結構的主切削刃與副后刀面之間具有由直線過渡結構構成的刃尖4,特殊的刃尖設計能降低與加工材料的摩擦面積。
[0015]鋒利性的切削刃與傳統的切肩刃加工后孔口硬度更低,該波浪形切削刃結構包括呈弧形狀的主切削刃以及S形的橫刃,通過上述結構共同構成了波浪形切削刃結構3。
[0016]在光線較暗或者夜間環境下,鉆頭是否安裝到位直接關系到鉆頭的工作穩定性、可靠性,鑒于此,該鉆頭的刀柄設置有用于指示刀柄是否安裝到位的超晶格涂層結構,超晶格涂層結構涂設區域為刀柄完全伸入裝夾體部分的區域,如果夜間等環境下能夠發現超晶格涂層結構的折射光現象,則證明安裝存在問題,必須重新安裝。超晶格材料在經過光線短暫照射后,能夠在無光照的情況下持續發光,這一特性有力的增強了其指示性能。
[001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進行的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不銹鋼加工用硬質合金鉆頭,具有內冷孔(5)的鉆頭包括刀柄部分(I)、刀體部分(2),所述刀體部分前端設置有切削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分具有波浪形切削刃結構(3),該波浪形切削刃結構的主切削刃與副后刀面之間具有由直線過渡結構構成的刃尖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加工用硬質合金鉆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冷孔的截面呈梯形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不銹鋼加工用硬質合金鉆頭,具有內冷孔(5)的鉆頭包括刀柄部分(1)、刀體部分(2),所述刀體部分前端設置有切削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分具有波浪形切削刃結構(3),該波浪形切削刃結構的主切削刃與副后刀面之間具有由直線過渡結構構成的刃尖(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產品能在高進給的加工情況下,依舊實現穩定的加工和良好的工具壽命。
【IPC分類】B23B51/06, B23B51/00
【公開號】CN204686127
【申請號】CN201520389866
【發明人】楊文標
【申請人】奧斯機(上海)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7日
【申請日】2015年5月30日
一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鉆機,具體地說是一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
【背景技術】
[0002]研宄發現,以包覆一定量金屬Co的A1203_TiC陶瓷納米混合粉體為起始粉料,采取真空熱壓燒結技術制備的Co包覆A1203/TiC陶瓷基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強韌性。眾所周知,陶瓷基復合材料是以陶瓷為基體與各種纖維復合的一類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耐高溫性能,主要用作高溫及耐磨制品。陶瓷基體可為氮化硅、碳化硅等高溫結構陶瓷。這些先進陶瓷具有耐高溫、高強度和剛度、相對重量較輕、抗腐蝕等優異性能,而其致命的弱點是具有脆性,處于應力狀態時,會產生裂紋,甚至斷裂導致材料失效。而采用高強度、高彈性的纖維與基體復合,則是提高陶瓷韌性和可靠性的一個有效的方法。纖維能阻止裂紋的擴展,從而得到有優良韌性的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在陶瓷基復合材料的表面包覆一層金屬,以改變基體材料的界面電子結構和強韌性能,則能更好的提高基體材料的強韌性,以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0003]目前,我國在進行特種裝備的機械加工,如船用超厚甲板的制造過程中,往往需要在特定的部位進行超深鉆孔,現有的鉆機由于受到鉆頭強度的和韌性的限制還不能夠實現一站式的鉆孔作業,而是采用兩面對鉆的方式進行作業,這樣就需要對工件進行反復的吊裝和裝夾,工藝復雜,鉆孔對中性差。
[0004]因此,針對以上敘述,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制成鉆頭,再設計一種超長鉆程的鉆機,以滿足實際生產作業的應用。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克服目前現有的鉆機由于受到鉆頭強度的和韌性的限制還不能夠實現一站式的鉆孔作業而導致鉆孔對中性差的缺點,提供一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包括架體、設置在架體下部的調平對中組件、設置在架體上部的豎直進給組件以及設置在豎直進給組件底端的鉆擴頭組件;
[0008]所述鉆擴頭組件包括電機以及可拆卸連接且采用陶瓷基復合材料制成的擴孔鉆頭和鉆孔鉆頭,所述電機固定于豎直進給組件的底部,且電機軸豎直向下,所述電機的軸端通過夾持頭與擴孔鉆頭的頂端相連。
[0009]具體的,所述調平對中組件包括調平地腳和導正板,所述調平地腳螺紋連接于架體底部的四個角上,所述導正板水平設置于架體內部,且導正板的中心位置開設有通孔。
[0010]更具體的,所述豎直進給組件包括伸入架體內部并與架體軸承連接的手輪,還包括設置在架體內部且與手輪相連的蝸桿、與蝸桿外嗤合的蝸輪、與蝸輪鍵連接的螺桿以及內壁開設有螺紋的進給缸體,所述螺桿的上部與架體軸承連接,螺桿的下部與進給缸體的內壁螺紋相配合,所述進給缸體與導正板的通孔相配合并沿著通孔的中心軸線方向上下移動。
[0011]優先選擇,所述擴孔鉆頭的底部開設有凹槽,且凹槽內垂直設置有中心軸,所述中心軸的軸線方向重合于擴孔鉆頭的中心軸線方向;
[0012]所述鉆孔鉆頭的頂部開設有與上述中心軸相配合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軸線方向重合于鉆孔鉆頭的中心軸線方向;
[0013]所述鉆孔鉆頭的頂部配合設置在擴孔鉆頭的底部凹槽內,且通過環形均布的球頭卡銷可拆卸連接。
[0014]更具體的,所述陶瓷基復合材料為金屬包覆型陶瓷基復合材料。
[0015]優先選擇,所述架體的頂部外側設置有防塵蓋板。
[001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在架體下部設置調平對中組件、在架體上部設置豎直進給組件、在豎直進給組件底端設置鉆擴頭組件,工作時,只需將調平對中后的架體固定于工作表面,即可實現一站式的鉆孔作業,方便快捷,操作簡單;
[0018]同時,采用陶瓷基復合材料制成的擴孔鉆頭和鉆孔鉆頭,使鉆頭本身具有較高的強韌性,避免在進行深度鉆孔作業時因鉆頭強韌性能不夠而難以完成一站式鉆孔作業的問題;
[0019]另一方面,調平對中組件的設置,保證了鉆擴頭組件與加工表面的垂直度,還保證了鉆孔的對中性和位置精度;豎直進給組件的設置,使得電機在進行工作時,操作者只需要轉動手輪就可以實現鉆擴頭組件的進給與退出,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0020]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2是圖1中標號A的放大結構剖視圖。
[0022]圖中,1、架體,2、電機,
[0023]3、擴孔鉆頭,3-1、凹槽,3-2、中心軸,
[0024]4、鉆孔鉆頭,5、夾持頭,6、調平地腳,7、導正板,
[0025]8、手輪,9、蝸桿,10、蝸輪,11、螺桿,12、進給缸體,
[0026]13、球頭卡銷,14、防塵蓋板,15、工件表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1、2,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作以下詳細說明。
[0028]如附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其結構包括架體1、設置在架體I下部的調平對中組件、設置在架體I上部的豎直進給組件以及設置在豎直進給組件底端的鉆擴頭組件;
[0029]所述鉆擴頭組件包括電機2以及采用陶瓷基復合材料制成的擴孔鉆頭3和鉆孔鉆頭4,所述電機2固定于豎直進給組件的底部,且電機2軸豎直向下,所述電機2的軸端通過夾持頭5與擴孔鉆頭3的頂端相連;
[0030]所述擴孔鉆頭3的底部開設有凹槽3_1,且凹槽3_1內垂直設置有中心軸3_2,所述中心軸3-2的軸線方向重合于擴孔鉆頭3的中心軸3-2線方向;
[0031]所述鉆孔鉆頭4的頂部開設有與上述中心軸3-2相配合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軸線方向重合于鉆孔鉆頭4的中心軸3-2線方向;
[0032]所述鉆孔鉆頭4的頂部配合設置在擴孔鉆頭3的底部凹槽3-1內,且通過環形均布的球頭卡銷13可拆卸連接。
[0033]所述調平對中組件包括調平地腳6和導正板7,所述調平地腳6螺紋連接于架體I底部的四個角上,所述導正板7水平設置于架體I內部,且導正板7的中心位置開設有通孔。
[0034]所述豎直進給組件包括伸入架體I內部并與架體I軸承連接的手輪8,還包括設置在架體I內部且與手輪8相連的蝸桿9、與蝸桿9外嚙合的蝸輪10、與蝸輪10鍵連接的螺桿11以及內壁開設有螺紋的進給缸體12,所述螺桿11的上部與架體I軸承連接,螺桿11的下部與進給缸體12的內壁螺紋相配合,所述進給缸體12與導正板7的通孔相配合并沿著通孔的中心軸3-2線方向上下移動。
[0035]優先選擇,所述陶瓷基復合材料為表面包覆有金屬Co的陶瓷基復合材料。
[0036]優先選擇,所述架體I的頂部外側設置有防塵蓋板14。
[0037]實際使用過程中,通過操作調平地腳6使架體I垂直于工件表面15,即鉆擴頭組件垂直于工件表面15,然后通過操作豎直進給組件對鉆擴孔的位置進行確定,隨之將調平地腳6固定于工件表面15,即可開始操控手輪8和電機2進行鉆擴孔作業,方便快捷,鉆擴孔精度高。
[0038]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連接,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連接,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9]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指導思想之內提出其他的實施例,但這些實施例都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架體、設置在架體下部的調平對中組件、設置在架體上部的豎直進給組件以及設置在豎直進給組件底端的鉆擴頭組件; 所述鉆擴頭組件包括電機以及可拆卸連接且采用陶瓷基復合材料制成的擴孔鉆頭和鉆孔鉆頭,所述電機固定于豎直進給組件的底部,且電機軸豎直向下,所述電機的軸端通過夾持頭與擴孔鉆頭的頂端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平對中組件包括調平地腳和導正板,所述調平地腳螺紋連接于架體底部的四個角上,所述導正板水平設置于架體內部,且導正板的中心位置開設有通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直進給組件包括伸入架體內部并與架體軸承連接的手輪,還包括設置在架體內部且與手輪相連的蝸桿、與蝸桿外嗤合的蝸輪、與蝸輪鍵連接的螺桿以及內壁開設有螺紋的進給缸體,所述螺桿的上部與架體軸承連接,螺桿的下部與進給缸體的內壁螺紋相配合,所述進給缸體與導正板的通孔相配合并沿著通孔的中心軸線方向上下移動。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孔鉆頭的底部開設有凹槽,且凹槽內垂直設置有中心軸,所述中心軸的軸線方向重合于擴孔鉆頭的中心軸線方向; 所述鉆孔鉆頭的頂部開設有與上述中心軸相配合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軸線方向重合于鉆孔鉆頭的中心軸線方向; 所述鉆孔鉆頭的頂部配合設置在擴孔鉆頭的底部凹槽內,且通過環形均布的球頭卡銷可拆卸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復合材料為金屬包覆型陶瓷基復合材料。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一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的頂部外側設置有防塵蓋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鉆頭的鉆擴一體機,包括架體、設置在架體下部的調平對中組件、設置在架體上部的豎直進給組件以及設置在豎直進給組件底端的鉆擴頭組件;所述鉆擴頭組件包括電機以及可拆卸連接且采用陶瓷基復合材料制成的擴孔鉆頭和鉆孔鉆頭,所述電機固定于豎直進給組件的底部,電機的軸端通過夾持頭與擴孔鉆頭的頂端相連。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架體下部設置調平對中組件、在架體上部設置豎直進給組件、在豎直進給組件底端設置鉆擴頭組件,工作時,只需將調平對中后的架體固定于工作表面,即可實現一站式的鉆孔作業;再加上采用陶瓷基復合材料制成的擴孔鉆頭和鉆孔鉆頭,使鉆頭本身具有較高的強韌性,進一步實現一站式鉆孔作業。
【IPC分類】B23B45/02, B23B45/14, B23B51/08
【公開號】CN204686128
【申請號】CN201520336978
【發明人】劉永輝
【申請人】山東交通學院
【公開日】2015年10月7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2日
一種用于加工側向孔的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工藝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加工側向孔的刀具。
【背景技術】
[0002]在機械加工零件時,有些工廠需要加工內部帶沉孔的凹字形的零件,沉孔需要從凹字形的兩端的內測開孔,由于凹字形零件之間的距離太小,很難實施普通的沉孔步驟,刀具不能夠很好的垂直進入。
[0003]由于市場上有需求來生產這種零件,因此現有的技術有以下幾種。
[0004]—、是把刀具傾斜一個角度,把帶有角度的刀具慢慢深入需要開沉口的面,進行鉆孔,此為要求精度極為不高,且必須要有開一個沉孔的情況下,且也不可能批量生產,對刀具的磨損極大。
[0005]二、是在模具成型時,用特制的柱塞堵住需要開的沉孔,在注塑成型完畢后,把特制的柱塞敲出,此時應該滿足兩根特制柱塞的長度之和必須要小于凹字形零件的槽口的寬度,才能使其順利出模。
[0006]三、是在一半的凹字形零件上直接按照普通沉孔工藝打完沉孔,然后用焊接或者螺釘固定技術把原本兩個半邊的零件固定在一起,此技術的成本比較高,且影響整體的工藝美觀。
【發明內容】
[0007]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加工側向孔的刀具,來解決現有的加工困難,成本高的問題。
[0008]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9]一種用于加工側向孔的刀具,包括鉆頭,所述的鉆頭端部設置有帶有切削刀刃的刀頭,所述的刀頭通過受力軸連接至刀柄,還包括可套在所述的受力軸上并隨其同步轉動的沉頭鉆頭。配套的刀具,使其使用起來無需再拆卸,節約了工人的時間,和生產成本。
[0010]作為優選,沉頭鉆頭內部開設有孔,所述的受力軸與孔可配合使沉頭鉆頭旋轉,所述的刀頭和受力軸的最大外徑小于刀柄的直徑,受力軸與刀柄的連接處呈階梯狀。受力軸的截面可以是少于等于8的多邊形或者是帶受力點的截面,階梯處可以有效的定位好沉頭鉆頭的位置。
[0011]作為優選,所述的沉頭鉆頭外部設置有切削刀刃。用于打出沉孔和排泄廢料。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對于凹字形工件的加工上,采取了這種配套式的鉆頭和沉頭鉆頭,實現了一套多用的功能性,在運行過程中操作簡單,運用兩把刀具卻不需要重新拆卸安裝,定位精度高,打出來的通孔和沉孔的同軸度大。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沉頭鉆頭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沉頭鉆頭的側視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鉆頭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凹字形工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18]一種用于加工側向孔的刀具,包括鉆頭2,所述的鉆頭2端部設置有帶有切削刀刃的刀頭23,所述的刀頭23通過受力軸22連接至刀柄21,還包括可套在所述的受力軸22上并隨其同步轉動的沉頭鉆頭1,沉頭鉆頭I內部開設有孔11,所述的受力軸22與孔11可配合使沉頭鉆頭I旋轉,所述的刀頭23和受力軸22的最大外徑小于刀柄21的直徑,受力軸22與刀柄21的連接處呈階梯狀,所述的沉頭鉆頭I外部設置有切削刀刃。
[0019]配合刀具的使用,不僅保留了鉆頭原有的功能,更增添了沉頭鉆頭的功能,在同一個機床上運轉,免去了拆卸刀具的時間,并且使得同軸度大大提高,節約生產成本。
[0020]針對一種用于加工側向孔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加工。
[0021]I)把凹字形工件3側向固定后,用劃線工具劃上定位點,打開機床,鉆頭2開始旋轉,對準定位點后用鉆頭2慢慢打穿整個凹字形工件,形成通孔32。
[0022]2)當通孔32形成后,慢慢提升鉆頭2至凹字形工件3的槽口 33中間偏上處,用手把沉頭鉆頭I的內孔11對準鉆頭2從下至上套上至階梯軸處,階梯軸處可有效的定位好沉頭鉆頭I的位置,打開機床,在一個較低轉速的狀態下慢慢轉動鉆頭2,使其一起旋轉,在加大到想要的轉速,按照設置好的深度要求,打出沉孔34。
[0023]3)當打完沉孔34時,解開固定好的凹字形工件3,使其整體翻轉一百八十度,把需要開對稱沉孔31的打孔面旋轉至正下方,再次固定好凹字形工件(3)重復上述的步驟2,打出?/L孔31。
[0024]一個完整的需要對向沉孔的凹字形工件3就完成了。下一個凹字形工件3可以重復上述的I至3的步驟。
[0025]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任何對本技術做出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替換、變形、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加工側向孔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鉆頭(2),所述的鉆頭(2)端部設置有帶有切削刀刃的刀頭(23),所述的刀頭(23)通過受力軸(22)連接至刀柄(21),還包括可套在所述的受力軸(22)上并隨其同步轉動的沉頭鉆頭(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加工側向孔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沉頭鉆頭(I)內部開設有孔(11),所述的受力軸(22)與孔(11)可配合使沉頭鉆頭(I)旋轉,所述的刀頭(23)和受力軸(22)的最大外徑小于刀柄(21)的直徑,受力軸(22)與刀柄(21)的連接處呈階梯狀。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加工側向孔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頭鉆頭(I)外部設置有切削刀刃。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加工側向孔的刀具,包括鉆頭,所述的鉆頭端部設置有帶有切削刀刃的刀頭,所述的刀頭通過受力軸連接至刀柄,還包括可套在所述的受力軸上并隨其同步轉動的沉頭鉆頭。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對于凹字形工件的加工上,采取了這種配套式的鉆頭和沉頭鉆頭,實現了一套多用的功能性,在運行過程中操作簡單,運用兩把刀具卻不需要重新拆卸安裝,定位精度高,打出來的通孔和沉孔的同軸度大。
【IPC分類】B23B51/10, B23B35/00
【公開號】CN204686129
【申請號】CN201520396414
【發明人】朱澎慧
【申請人】寧波市吉虎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7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0日
一種短式手緊鉆夾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手緊鉆夾頭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手緊鉆夾頭中設有鉆體、夾爪、螺母、旋轉套,通過手動轉動旋轉套來帶動螺母轉動從而帶動夾爪向前運動或向后運動而使鉆夾頭夾緊或松脫鉆具。手緊鉆夾頭一般在旋轉套的后方還設置后套或后蓋,也即,傳統的手緊鉆夾頭,其旋轉套的后端處在鉆夾頭的整體長度的中部或中部略偏后。在某些場合,這種傳統的手緊鉆夾頭太長,不便于和鉆頭等執行部件配套組成一個比較小的工具盒。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較傳統手緊鉆夾頭長度更短的短式手緊鉆夾頭。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4]一種短式手緊鉆夾頭,包括鉆體、夾爪、螺母、旋轉套,所述螺母和夾爪螺紋連接,旋轉套通過連接結構帶動所述螺母轉動而驅動夾爪前進和后退;其特征在于所述鉆體縮短到其后端處在旋轉套內;所述鉆體的后部外圓被擴大到與所述旋轉套的內表面相配而對旋轉套的后部起到徑向的支持穩定作用;所述鉆夾頭的后部敞開,從旋轉套的后端到鉆體的后端之間形成由旋轉套所圍成的供驅動裝置的前部進入到旋轉套后端內的容納空間。
[0005]進一步地,所述旋轉套的長度縮短至所述夾爪在后退到極限時能伸出旋轉套的后端外,且所述旋轉套的后端內側成圓錐面構型。
[0006]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的前部是指手槍電鉆的電機前部。
[0007]由于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手緊鉆夾頭,可以不設置后套而不影響鉆夾頭結構的穩定性,且,手緊鉆夾頭的驅動裝置可以一直伸入到旋轉套的范圍內,而且夾爪在后退時可利用鉆夾頭外的空間,因此,可以將手緊鉆夾頭做得盡可能的短,且能夠減少其連接到手槍電鉆后的手槍電鉆總長度,便于手槍電鉆和鉆頭等執行部件配套組成一個比較小的工具盒。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的半剖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的鉆體示意圖。
[0010]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的旋轉套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短式手緊鉆夾頭,包括鉆體1、夾爪3、螺母4、旋轉套2,所述螺母4和夾爪3螺紋連接,旋轉套2通過連接結構帶動所述螺母4轉動而驅動夾爪3前進和后退;所述鉆體I縮短到其后端10處在旋轉套2內;所述鉆體I的后部外圓11被擴大到與所述旋轉套的內表面21相配而對旋轉套2的后部起到徑向的支持穩定作用,這樣,在鉆夾頭的后部可以不設置后套,有助于將鉆夾頭做短,旋轉套2無論在前部還是后部都依靠鉆體I獲得徑向的支持和穩定;所述鉆夾頭的后部敞開,從旋轉套2的后端20到鉆體的后端10之間形成由旋轉套2所圍成的供驅動機械的前部進入到旋轉套的后端20內的容納空間200。
[0012]所述旋轉套2的長度縮短至所述夾爪3在后退到極限時能伸出旋轉套的后端20夕卜,且所述旋轉套的后端內側22成圓錐面構型。
[0013]所述驅動裝置的前部是指手槍電鉆的電機前部。附圖標號12為鉆體的用于和驅動軸連接的孔,所述驅動軸由所述驅動裝置驅動。
【主權項】
1.一種短式手緊鉆夾頭,包括鉆體、夾爪、螺母、旋轉套,所述螺母和夾爪螺紋連接,旋轉套通過連接結構帶動所述螺母轉動而驅動夾爪前進和后退;其特征在于所述鉆體縮短到其后端處在旋轉套內;所述鉆體的后部外圓被擴大到與所述旋轉套的內表面相配而對旋轉套的后部起到徑向的支持穩定作用;所述鉆夾頭的后部敞開,從旋轉套的后端到鉆體的后端之間形成由旋轉套所圍成的供驅動裝置的前部進入到旋轉套后端內的容納空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短式手緊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套的長度縮短至所述夾爪在后退到極限時能伸出旋轉套的后端外,且所述旋轉套的后端內側成圓錐面構型。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短式手緊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的前部是指手槍電鉆的電機前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短式手緊鉆夾頭,包括鉆體、夾爪、螺母、旋轉套,螺母和夾爪螺紋連接,旋轉套通過連接結構帶動螺母轉動而驅動夾爪前進和后退;鉆體縮短到其后端處在旋轉套內;鉆體后部外圓被擴大到與旋轉套的內表面相配而對旋轉套的后部起到徑向的支持穩定作用;鉆夾頭的后部敞開,從旋轉套的后端到鉆體的后端之間形成由旋轉套所圍成的供驅動裝置的前部進入到旋轉套后端內的容納空間。本實用新型可以不設置后套而不影響鉆夾頭的穩定性,驅動裝置可伸入旋轉套的范圍內,夾爪后退時可利用鉆夾頭外的空間,因此可以將手緊鉆夾頭做得盡可能的短,能夠減少其連接到手槍電鉆后的手槍電鉆總長度,便于手槍電鉆和鉆頭等部件配套組成一個較小的工具盒。
【IPC分類】B23B51/12, B23B45/02
【公開號】CN204686130
【申請號】CN201520296137
【發明人】周文華, 許巖興
【申請人】浙江三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7日
【申請日】2015年5月8日
一種安全鉆夾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鉆夾頭,特別是一種不易脫落、安全性能尚的鉆夾頭。
【背景技術】
[0002]鉆夾頭是機械加工領域常使用到的一種工具,用于夾緊鉆頭,通常由鉆體、夾爪、鉆夾套、和后蓋等組成。三個夾爪分別裝設在鉆體的三個滑道內,通過轉動鉆夾套使夾爪上的外螺紋與鉆夾套上的內螺紋相配合實現夾爪的斜向移動,精確地自動定心并夾緊鉆具,通常一個鉆夾頭可以裝有不同的鉆具(如中心鉆、鉆頭、鉸刀、絲錐等),現有技術中為了保證鉆具能夠夾緊不松動,大多是通過定位螺釘緊固的,鉆夾套的松動脫落會直接導致鉆頭的脫落飛出,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0003]我國專利(公告號:CN203956168U ;公告日:2014_11_26)公開了一種防松動鉆夾頭,包括外套和鉆體,外套套接在鉆體上且能夠相對于鉆體轉動,外套上設有螺母,螺母套設在鉆體上且能夠沿鉆體周向轉動,鉆體內沿周向分布有若干個斜孔,斜孔的軸線與鉆體的軸線呈銳角,斜孔內穿設有能沿斜孔軸線滑動的夾爪,夾爪上設有外螺紋且外螺紋與螺母相嚙合,鉆體的外側壁上設有棘齒,外套與鉆體之間還設有螺母套,螺母套一部分套設在螺母上,螺母套另一部分上設有彈片,彈片位于螺母套和棘齒之間且能夠抵緊棘齒。
[0004]上述技術方案中外套與螺母套以及螺母直接采用過盈配合實現固連,容易出現外套脫落,造成安全事故;另外該技術方案中螺母設置在螺母套內與夾爪相嚙合,通過轉動外套帶動螺母套轉動,再通過螺母套的轉動帶動螺母轉動實現夾爪的伸縮的,在這一傳動過程中,螺母套與螺母容易產生相對滑動,不能有效實現夾爪的調節。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安全鉆夾頭,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高鉆夾頭的安全性并有效保證鉆夾頭中夾爪調節時的力矩傳遞。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7]一種安全鉆夾頭,所述安全鉆夾頭包括鉆夾套和柱狀的鉆體,所述鉆夾套套設在所述鉆體上且能夠繞鉆體轉動,所述鉆體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朝向鉆體下端傾斜的滑道,每個所述滑道內均設有能夠在滑道內滑動的夾爪,其特征在于,所述鉆夾套內還設有螺母,所述螺母套設在所有夾爪外且通過螺紋與所有夾爪連接,所述螺母的下端面上開設有凹槽,所述鉆夾套的內壁上具有凸鍵,所述凸鍵卡接在所述凹槽內;所述鉆體的上端還固設有后蓋,所述鉆夾套的上端能夠抵靠在所述后蓋上。
[0008]其原理如下:現有鉆夾頭中通常都是鉆夾套的內壁與螺母的外側壁直接過盈配合,由于加工中尺寸的波動、安裝的工裝夾具的錯誤使用、或者是零部件的多次使用而造成磨損都會出現鉆夾套的脫落,從危害最小來說,鉆夾頭失去功能,不能使用,產品報廢,從危害大來說,鉆夾套脫落飛出造成安全事故,危險性很大。本技術方案從安全性考慮,對鉆夾套進行限位,使之與鉆體、螺母、夾爪保持穩固配合,提高安全性。
[0009]本鉆夾頭可用于各種場合的鉆頭夾具中,本鉆夾頭的鉆體一端的夾爪是用來夾持住鉆頭等鉆具的,鉆體的另一端用來安裝動力裝置輸出軸的,這樣就能帶動本鉆體的轉動,再帶動鉆頭的轉動,從而實現鉆具的正常工作。鉆夾套套接在鉆體上且能夠相對于鉆體轉動,螺母安裝在鉆夾套內,其與夾爪上的外螺紋配合形成螺紋傳動機構。使用時,手擰鉆夾套,帶動螺母轉動,通過螺紋傳動,使鉆夾頭的夾爪在鉆體的滑道內斜向前進或后退,從而使夾爪組合成的夾具能夠張開或閉合,達到松開或夾緊鉆頭的目的。多個夾爪同步移動,能夠精準控制中心,使用非常方便。本技術方案中在螺母的下端面上開設有凹槽,在鉆夾套的內壁上設置凸鍵,凸鍵卡接在凹槽中,凸鍵與螺母的凹槽配合傳遞扭力,其傳遞扭力的結構強度更大,同時凸鍵與螺母的凹槽相抵靠,兩者相互限位,而螺母是與夾爪相嚙合的,這樣能夠對鉆夾套軸向定位;后蓋在上端也對鉆夾套軸向定位,兩者相配合,最終保證鉆夾套不會上下跳動或脫落,提高了安全性。
[0010]在上述的安全鉆夾頭中,所述凹槽的數量至少為兩個且沿所述鉆體周向均勻間隔分布,所述凸鍵與所述凹槽對應。鉆夾套通過均勾間隔分布的凸鍵和凹槽配合將力矩傳遞給螺母,能夠保證力矩傳遞的均勻,也能保證鉆夾套軸向限位的受力均勻,提高可靠性。
[0011]在上述的安全鉆夾頭中,所述鉆夾套的內壁上開設有環狀的卡圈槽,所述卡圈槽內卡接有卡圈,所述卡圈與所述螺母的上端面之間還設有墊圈和軸承,所述墊圈抵靠在所述卡圈上,所述軸承的一側抵靠在所述螺母的上端面上,所述軸承的另一側與所述墊圈相抵靠。從上至下依次設置卡圈、墊圈、軸承和螺母,卡圈的內徑小于墊圈的外徑,墊圈抵靠在卡圈上最終使鉆夾套與螺母相互限位,進一步防止鉆夾套的脫落。作為其他方案,卡圈可以與鉆夾套制成一體的。
[0012]在上述的安全鉆夾頭中,所述鉆體的外側壁上具有環狀的凸緣,所述螺母的內壁上具有與所述凸緣相對應的臺階面,所述臺階面抵靠在所述凸緣的上表面。螺母與鉆體保持軸向穩定,不滑動,實現對夾爪穩定調節。
[0013]在上述的安全鉆夾頭中,所述鉆夾套的內壁上開設有透空槽,所述鉆夾套的下端連接有環形套,所述環形套上端面具有向上的卡鍵,所述卡鍵卡接在所述透空槽內。環形套通過卡鍵連接在鉆夾套的下端,與鉆體配合對鉆夾套下端形成密封,防塵并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
[0014]在上述的安全鉆夾頭中,所述鉆體的下端套設有環形圈,所述環形圈與所述鉆體過盈配合;所述鉆夾套靠近下端的內壁上設有環狀的凸起,所述環形圈的外徑大于所述凸起的內徑。這樣環形圈就能夠抵靠在凸起的下端面上,對鉆夾套形成軸向限位作用,防止鉆夾套相對于鉆體滑動或脫落。
[0015]在上述的安全鉆夾頭中,所述鉆體的下端具有倒角,所述環形圈的內壁具有與所述倒角相對應的傾斜面。這樣環形圈形成與鉆體的倒角相適應的縮口,不但提高了環形圈與鉆體的接觸面積,提高兩者連接的牢固性,也能防止環形圈向鉆體的上端竄動。
[0016]在上述的安全鉆夾頭中,所述鉆體的上端具有連接孔,所述后蓋上開設有通孔,所述鉆體的上端穿過所述通孔。該連接孔用于鉆夾設備主軸連接本鉆夾頭,連接孔內可以設置內螺紋,本技術方案中鉆體上端穿過后蓋與設備主軸連接;作為其它方案,鉆體上端不穿過后蓋,通孔與連接孔正相對設置,主軸能夠穿過后蓋上的通孔螺接在連接孔內。
[0017]在上述的安全鉆夾頭中,所述螺母包括螺母半圈一和螺母半圈二,所述螺母半圈一和螺母半圈二能夠相連形成環狀,所述螺母半圈一和螺母半圈二的外側壁上套設有螺母套;所述螺母半圈一和螺母半圈二的外側壁上部分均與所述螺母套的內壁相貼靠;所述螺母半圈一和螺母半圈二的外側壁下部分均與所述鉆夾套的內壁過盈配合。該螺母為分開式螺母,目的是為了便于裝配,分開式螺母由螺母套緊固,螺母套不受外力作用,始終能保持螺母為一整體,從而使鉆夾頭的功能保持穩定;通過螺母半圈一和螺母半圈二與鉆夾套的過盈配合連接能夠防止鉆夾套的跳動,保持使用的穩定性,另外也能夠為鉆夾套帶動螺母轉動提供一定的摩擦力,使之傳遞力矩。
[0018]在上述的安全鉆夾頭中,滑道為斜槽或者斜孔,滑道的數量為三個,沿鉆體周向均勻分布,夾爪的數量也為三個,鉆體的滑道與夾爪一一對應設置。鉆體的下端中心還具有中心孔,滑道朝向該中心孔傾斜設置,滑道中的夾爪能夠朝向該中心孔移動靠攏,對鉆具形成夾持。
[0019]鉆體上還可以設置卡簧,該卡簧與鉆夾套的下端面相抵靠,形成限位。
[00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21]1、本技術方案中在螺母的下端面上開設有凹槽,在鉆夾套的內壁上設置凸鍵,凸鍵卡接在凹槽中,凸鍵與螺母的凹槽相抵靠,螺母與夾爪相嚙合,使得螺母對鉆夾套形成軸向限位,防止鉆夾套的脫落。
[0022]2、本技術方案中通過鉆夾套的凸鍵和螺母的凹槽配合將力矩傳遞給螺母,能夠防止打滑,保證傳遞扭力的效率,其傳遞扭力的結構強度更大,且能夠保證力矩傳遞的均勻平
It, O
[0023]3、本技術方案中通過從上至下依次設置卡接在鉆夾套上的卡圈、抵靠在卡圈上的墊圈、軸承和螺母,并使卡圈的內徑小于墊圈的外徑從而使鉆夾套能夠與螺母相互限位,進一步防止鉆夾套的脫落。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本安全鉆夾頭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0025]圖2是本安全鉆夾頭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6]圖3是本安全鉆夾頭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7]圖4是本安全鉆夾頭的局部剖視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8]圖5是本安全鉆夾頭中螺母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9]圖6是本安全鉆夾頭中鉆夾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0]圖中,1、鉆體;11、連接孔;12、滑道;13、中心孔;14、凸緣;15、倒角;2、鉆夾套;21、卡圈槽;22、凸起;23、凸鍵;24、透空槽;3、螺母;31、凹槽;32、螺母半圈一 ;33、螺母半圈二 ;34、臺階面;4、螺母套;5、卡圈;6、后蓋;61、通孔;7、夾爪;8、環形套;81、卡鍵;9、環形圈;91、傾斜面;la、墊圈;lb、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32]如圖1至圖6所示,本安全鉆夾頭包括鉆夾套2和柱狀的鉆體1,鉆夾套2套設在鉆體I上且能夠繞鉆體I轉動,鉆體I上沿周向均勻間隔分布有三個朝向鉆體I下端傾斜的滑道12,滑道12為斜槽或者斜孔,本例中采用斜槽,每個滑道12內均設有一個能夠在該滑道12內滑動的夾爪7,夾爪7上具有不
完整的外螺紋,該外螺紋位于夾爪7的一側并與螺母3的內螺紋相配合,鉆夾套2與夾爪7之間還設有與夾爪7相螺接的螺母3,螺母3的下端面上開設有凹槽31,鉆夾套2的內壁上具有凸鍵23,凸鍵23卡接在凹槽31內,凹槽31的數量為三個且沿鉆體I周向均勻間隔分布,凸鍵23與凹槽31 —一對應;鉆體I的上端還固設有后蓋6,鉆夾套2的上端能夠抵靠在后蓋6上,鉆體I的上端具有連接孔11,后蓋6上開設有通孔61,鉆體I的上端穿過通孔61。
[0033]本實施例中的鉆夾頭可以用于各種場合的鉆頭夾具中,本鉆夾頭的鉆體I下端伸出的夾爪7是用來夾持住鉆頭等鉆具的,鉆體I的上端通過連接孔11用來安裝動力裝置輸出軸的,連接孔11內設置內螺紋,鉆體I上端穿過后蓋6與動力裝置輸出軸連接,帶動本鉆體I的轉動,再帶動鉆頭的轉動,從而實現鉆具的正常工作。鉆夾套2套接在鉆體I上且能夠相對于鉆體I轉動,螺母3安裝在鉆夾套2內并與夾爪7上的外螺紋配合形成螺紋傳動機構。本實施例中的滑道12的數量為三個,夾爪7的數量也為三個,鉆體I的滑道12與夾爪7 —一對應設置,鉆體I的下端中心具有中心孔13,滑道12朝向該中心孔13傾斜設置,滑道12中的夾爪7能夠朝向該中心孔13移動靠攏,對鉆具形成夾持。使用時,手擰鉆夾套2,帶動螺母3轉動,通過螺紋傳動,使鉆夾頭的夾爪7在鉆體I的滑道12內斜向前進或后退,從而使夾爪7組合成的夾具能夠張開或閉合,達到松開或夾緊鉆頭的目的。多個夾爪7同步移動,能夠精準控制中心,使用非常方便。本技術方案中在螺母3的下端面上開設有凹槽31,在鉆夾套2的內壁上設置凸鍵23,凸鍵23卡接在凹槽31中,通過鉆夾套2上的凸鍵23與螺母3的凹槽31相抵靠,兩者相互限位,加上螺母3與夾爪7相嚙合以及后蓋6在上端對鉆夾套2軸向限位,這樣能夠對鉆夾套2軸向定位,保證鉆夾套2不會上下跳動或脫落,提高了安全性;另外,凸鍵23與凹槽31配合傳遞扭力,其傳遞扭力的結構強度更大,鉆夾套2通過均勻間隔分布的凸鍵23和凹槽31配合將力矩傳遞給螺母3,能夠保證力矩傳遞的均勻,也能保證鉆夾套2軸向限位的受力均勻,提高可靠性。
[0034]如圖2、圖4和圖6所示,鉆夾套2的內壁上開設有環狀的卡圈槽21,卡圈槽21內卡接有卡圈5,卡圈5與螺母3的上端面之間還設有墊圈Ia和軸承lb,墊圈Ia抵靠在卡圈5上,軸承Ib的一側抵靠在螺母3的上端面上,軸承Ib的另一側與墊圈Ia相抵靠;鉆體I的外側壁上具有環狀的凸緣14,螺母3的內壁上具有與凸緣14相對應的臺階面34,臺階面34抵靠在凸緣14的上表面。從上至下依次設置卡圈5、墊圈la、軸承Ib和螺母3,卡圈5的內徑小于墊圈Ia的外徑,墊圈Ia抵靠在卡圈5上最終使鉆夾套2與螺母3相互限位,進一步防止鉆夾套2的脫落。螺母3的臺階面34與鉆體I的凸緣14相抵靠使得螺母3與鉆體I保持軸向穩定,不滑動,實現對夾爪7穩定調節。
[0035]如圖2和圖4所示,鉆夾套2的內壁上開設有透空槽24,鉆夾套2的下端連接有環形套8,環形套8上端面具有向上的卡鍵81,卡鍵81卡接在透空槽24內,環形套8通過卡鍵81連接在鉆夾套2的下端,與鉆體I配合對鉆夾套2下端形成密封。
[0036]如圖1、圖2和圖4所示,鉆體I的下端套設有環形圈9,環形圈9與鉆體I過盈配合;鉆夾套2靠近下端的內壁上設有環狀的凸起22,環形圈9的外徑大于凸起22的內徑;鉆體I的下端具有倒角15,環形圈9的內壁具有與倒角15相對應的傾斜面91。環形圈9能夠抵靠在凸起22的下端面上,對鉆夾套2形成軸向限位作用,防止鉆夾套2相對于鉆體I滑動或脫落;并且環形圈9形成與鉆體I的倒角15相適應的縮口,不但提高了環形圈9與鉆體I的接觸面積,提高兩者連接的牢固性,也能防止環形圈9向鉆體I的上端竄動。
[0037]如圖1、圖4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的螺母3包括螺母半圈一 32和螺母半圈二33,螺母半圈一 32和螺母半圈二 33相連形成一個完整的環狀螺母3,螺母半圈一 32和螺母半圈二 33的外側壁上套設有螺母套4,以保持環狀螺母3的穩定性;螺母半圈一 32和螺母半圈二 33的外側壁上部分均與螺母套4的內壁相貼靠;螺母半圈一 32和螺母半圈二 33的外側壁下部分均與鉆夾套2的內壁過盈配合;設置分開式螺母3的目的是為了便于裝配,分開式螺母3由螺母套4緊固,螺母套4不受外力作用,始終能保持螺母3為一整體,從而使鉆夾頭的功能保持穩定;通過螺母半圈一 32和螺母半圈二 33與鉆夾套2的過盈配合連接能夠防止鉆夾套2的跳動,保持使用的穩定性,另外也能夠為鉆夾套2帶動螺母3轉動提供一定的摩擦力,使之傳遞力矩。
[003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0039]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 1、鉆體;11、連接孔;12、滑道;13、中心孔;14、凸緣;15、倒角;2、鉆夾套;21、卡圈槽;22、凸起;23、凸鍵;24、透空槽;3、螺母;31、凹槽;32、螺母半圈一 ;33、螺母半圈二 ;34、臺階面;4、螺母套;5、卡圈;6、后蓋;61、通孔;7、夾爪;8、環形套;81、卡鍵;9、環形圈;91、傾斜面;la、墊圈;lb、軸承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主權項】
1.一種安全鉆夾頭,所述安全鉆夾頭包括鉆夾套(2)和柱狀的鉆體(I),所述鉆夾套(2)套設在所述鉆體(I)上且能夠繞鉆體(I)轉動,所述鉆體(I)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朝向鉆體(I)下端傾斜的滑道(12),每個所述滑道(12)內均設有能夠沿滑道(12)軸向滑動的夾爪(7),其特征在于,所述鉆夾套(2)內還設有螺母(3),所述螺母(3)套設在所有夾爪(7)外且通過螺紋與所有夾爪(7)連接,所述螺母(3)的下端面上開設有凹槽(31),所述鉆夾套(2)的內壁上具有凸鍵(23),所述凸鍵(23)卡接在所述凹槽(31)內;所述鉆體(I)的上端還固設有后蓋(6),所述鉆夾套(2)的上端能夠抵靠在所述后蓋(6)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鉆夾套(2)的內壁上開設有環狀的卡圈槽(21),所述卡圈槽(21)內卡接有卡圈(5),所述卡圈(5)與所述螺母(3)的上端面之間還設有墊圈(Ia)和軸承(Ib),所述墊圈(Ia)抵靠在所述卡圈(5)上,所述軸承(Ib)的一側抵靠在所述螺母(3)的上端面上,所述軸承(Ib)的另一側與所述墊圈(Ia)相抵靠。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安全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鉆體(I)的外側壁上具有環狀的凸緣(14),所述螺母(3)的內壁上具有與所述凸緣(14)相對應的臺階面(34),所述臺階面(34)抵靠在所述凸緣(14)的上表面。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安全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鉆夾套(2)的內壁上開設有透空槽(24),所述鉆夾套(2)的下端連接有環形套(8),所述環形套(8)上端面具有向上的卡鍵(81),所述卡鍵(81)卡接在所述透空槽(24)內。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安全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鉆體(I)的下端套設有環形圈(9),所述環形圈(9)與所述鉆體(I)過盈配合;所述鉆夾套(2)靠近下端的內壁上設有環狀的凸起(22),所述環形圈(9)的外徑大于所述凸起(22)的內徑。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安全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鉆體(I)的下端具有倒角(15),所述環形圈(9)的內壁具有與所述倒角(15)相對應的傾斜面(91)。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安全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鉆體(I)的上端具有連接孔(11),所述后蓋(6)上開設有通孔(61),所述鉆體(I)的上端穿過所述通孔(61)。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安全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3)包括螺母半圈一(32)和螺母半圈二(33),所述螺母半圈一(32)和螺母半圈二(33)能夠相連形成環狀,所述螺母半圈一(32)和螺母半圈二(33)的外側壁上套設有螺母套(4);所述螺母半圈一(32)和螺母半圈二(33)的外側壁的上部分均與所述螺母套(4)的內壁相貼靠;所述螺母半圈一(32)和螺母半圈二(33)的外側壁的下部分均與所述鉆夾套(2)的內壁過盈配入口 ο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安全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的數量至少為兩個且沿所述鉆體(I)周向均勻間隔分布,所述凸鍵(23)與所述凹槽(31) —一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安全鉆夾頭,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如何提高鉆夾頭的安全性并有效保證鉆夾頭中夾爪調節時的力矩傳遞的技術問題。本改良結構的安全鉆夾頭,包括鉆夾套和柱狀的鉆體,所述鉆夾套套設在所述鉆體上且能夠繞鉆體轉動,所述鉆體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朝向鉆體下端傾斜的滑道,所述滑道內設有能夠在滑道內滑動的夾爪,所述鉆夾套與所述夾爪之間還設有與所述夾爪相螺紋連接的螺母,所述螺母的下端面上開設有凹槽,所述鉆夾套的內壁上具有凸鍵,所述凸鍵卡接在所述凹槽內;所述鉆體的上端還固設有后蓋,所述鉆夾套的上端能夠抵靠在所述后蓋上。本改良結構的安全鉆夾頭安全性能高且力矩傳遞均勻平穩。
【IPC分類】B23B51/12
【公開號】CN204686131
【申請號】CN201520339816
【發明人】王乾, 邵進榮, 陳龍
【申請人】浙江超力機械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7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2日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