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復合彩涂保溫鋼板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種高分子復合彩涂保溫鋼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鋼板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高分子復合彩涂保溫鋼板。
【背景技術】
[0002]彩色涂層鋼板是指在連續機組上以冷軋帶鋼、鍍鋅帶鋼(電鍍鋅和熱鍍鋅)為基板,經過表面預處理(脫脂、清洗、化學轉化處理),以連續的方法涂上一層或多層液態涂料(輥涂法),經過烘烤和冷卻而制成的產品。由于涂層可以有各種不同的顏色,習慣上把涂層鋼板叫做彩色涂層鋼板或彩涂鋼板。
[0003]彩涂鋼板具有輕質、美觀和良好的防腐蝕性能;同時,彩涂鋼板生產過程中對環境危害較小,且可以回收利用,大大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此外,彩涂鋼板的自重較輕,可以節省承重結構用料,降低造價,且其可直接加工,給建筑業、造船業、車輛制造業、家具行業、電氣行業等提供了一種新型原材料,起到了以鋼代木、高效施工、節約能源、防止污染等良好效果。
[0004]彩涂鋼板用作建筑墻板時,通常需要在施工現場制作保溫涂層,影響施工進程;同時,將彩涂鋼板與墻體進行安裝時,需要加設過多的輔助連接支架,施工過程復雜;此外,現有的彩涂鋼板在用作建筑墻板時還存在強度低、保溫層容易脫落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強度高、保溫效果好且安裝方便的高分子復合彩涂保溫鋼板。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分子復合彩涂保溫鋼板,包括復合彩涂鋼板,所述復合彩涂鋼板的內側設有保溫層,復合彩涂鋼板和保溫層的側邊設有工字型框架,復合彩涂鋼板包括由Q195L碳素結構鋼制成的基板,基板的外側和內側分別設有外側蜂窩結構層和內側蜂窩結構層,外側蜂窩結構層的外側設有外側化學轉化膜層,外側化學轉化膜層的外側設有外側彩涂層,內側蜂窩結構層的內側設有內側化學轉化膜層,內側化學轉化膜層的內側設有內側彩涂層,保溫層位于內側彩涂層的內側,保溫層內設有鋼絲網,保溫層朝向墻體的一側設有至少一個連接件,連接件包括連接絲桿,連接絲桿的一端與鋼絲網連接,連接絲桿的另一端設有外螺紋并與連接套筒的一端連接,連接套筒的另一端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上設有長條形的連接螺栓孔。
[0007]優選地,所述連接件的數量是三個,三個連接件沿縱向上等間距布置。
[0008]更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套筒焊接在連接板上。
[0009]優選地,所述外側蜂窩結構層和內側蜂窩結構層的厚度相同。
[0010]優選地,所述外側化學轉化膜層的厚度與內側化學轉化膜層的厚度相同。
[0011]優選地,所述鋼絲網由多根間距相等的鋼絲縱橫垂直交叉焊接而成。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過選取Q195L碳素結構鋼作為基板,在基板的內外分別設置蜂窩結構層、化學轉化膜層和彩涂層,不僅能夠提高油漆與基材的結合力,使加工性能優異,還能夠提高鋼板的強度與耐腐蝕性;
[0013]其次,將復合彩涂鋼板與保溫板預制成一體,能夠避免施工現場澆筑帶來的影響施工進程的問題,可加快施工速度,并能提高施工現場的操作安全性。同時在保溫層內設置鋼絲網,能夠提高保溫層的強度,進而確保整個保溫鋼板的強度滿足使用要求。此外,在復合彩涂鋼板與保溫層的側邊設置工字型框架,可提高鋼板與保溫層的連接牢固性,避免保溫層的脫落;
[0014]最后,在保溫層朝向墻體的一側設置連接件,采用連接絲杠與連接套筒的結構形式,能夠方便調節保溫鋼板與墻體之間的間隙,滿足不同施工場合的要求,并可避免加設過多輔助連接架帶來的施工困難的問題,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同時,設置連接板與墻體連接,能夠增大接觸面積,提高連接牢固性,此外,連接板上設置的長條形連接螺栓孔還能方便調節位置,方便施工。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復合彩涂鋼板,11、基板,12、外側蜂窩結構層,13、內側蜂窩結構層,14、夕卜側化學轉化膜層,15、內側化學轉化膜層,16、外側彩涂層,17、內側彩涂層,2、保溫層,21、鋼絲網,3、連接件,31、連接絲桿,32、連接套筒,33、連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描述。
[0018]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分子復合彩涂保溫鋼板,包括復合彩涂鋼板I和位于其內側的保溫層2,在復合彩涂鋼板和保溫層的側邊設有工字型框架,可提高鋼板與保溫層的連接牢固性,避免保溫層的脫落,使用可靠。
[0019]復合彩涂鋼板I包括由Q195L碳素結構鋼制成的基板11,在基板11的外側和內側分別設有能夠提高鋼板強度的厚度相同的外側蜂窩結構層12和內側蜂窩結構層13,外側蜂窩結構層的外側設有外側化學轉化膜層14,內側蜂窩結構層的內側設有內側化學轉化膜層15,外側化學轉化膜層14和內側化學轉化膜層15的厚度相同并能夠起到提高油漆與基材結合力的作用。在內側化學轉化膜層的內側設有內側彩涂層17,外側化學轉化膜層的外側設有外側彩涂層16,內外彩涂層能夠提高鋼板的耐腐蝕性,并使整個復合彩涂保溫鋼板的外形美觀。
[0020]保溫層2位于內側彩涂層17的內側,保溫層2內設有能夠增強保溫層強度的鋼絲網21,具體地,鋼絲網21由多根間距相等的鋼絲縱橫垂直交叉焊接而成。
[0021]保溫層2朝向墻體的一側設有三個沿縱向上等間距布置的連接件3,具體地,連接件3包括連接絲桿31,連接絲桿31的一端與鋼絲網21連接,連接絲桿31的另一端設有外螺紋并與連接套筒32的一端連接,連接套筒32的另一端焊接在與墻體連接的連接板33上。在連接板33上設有長條形的連接螺栓孔,能夠方便調節位置,方便施工。
[0022]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高分子復合彩涂保溫鋼板,包括復合彩涂鋼板(I),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彩涂鋼板(I)的內側設有保溫層(2),復合彩涂鋼板(I)和保溫層(2)的側邊設有工字型框架,復合彩涂鋼板(I)包括由Q195L碳素結構鋼制成的基板(11 ),基板(11)的外側和內側分別設有外側蜂窩結構層(12)和內側蜂窩結構層(13),外側蜂窩結構層(12)的外側設有外側化學轉化膜層(14),外側化學轉化膜層(14)的外側設有外側彩涂層(16),內側蜂窩結構層(13)的內側設有內側化學轉化膜層(15),內側化學轉化膜層(15)的內側設有內側彩涂層(17),保溫層(2)位于內側彩涂層(17)的內側,保溫層(2)內設有鋼絲網(21),保溫層(2)朝向墻體的一側設有至少一個連接件(3 ),連接件(3 )包括連接絲桿(31),連接絲桿(31)的一端與鋼絲網(21)連接,連接絲桿(31)的另一端設有外螺紋并與連接套筒(32)的一端連接,連接套筒(32 )的另一端連接有連接板(33 ),連接板(33 )上設有長條形的連接螺栓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分子復合彩涂保溫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3)的數量是三個,三個連接件(3)沿縱向上等間距布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分子復合彩涂保溫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套筒(32)焊接在連接板(33)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分子復合彩涂保溫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側蜂窩結構層(12)和內側蜂窩結構層(13)的厚度相同。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分子復合彩涂保溫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側化學轉化膜層(14)的厚度與內側化學轉化膜層(15)的厚度相同。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分子復合彩涂保溫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絲網(21)由多根間距相等的鋼絲縱橫垂直交叉焊接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鋼板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高分子復合彩涂保溫鋼板,包括復合彩涂鋼板,復合彩涂鋼板的內側設有保溫層,復合彩涂鋼板和保溫層的側邊設有工字型框架,復合彩涂鋼板包括由Q195L碳素結構鋼制成的基板,基板的內側和外側分別依次設有內外蜂窩結構層、內外化學轉化膜層和內外彩涂層,保溫層位于內側彩涂層的內側,保溫層內設有鋼絲網,保溫層朝向墻體的一側設有至少一個連接件,連接件包括連接絲桿,連接絲桿的一端與鋼絲網連接,連接絲桿的另一端設有外螺紋并與連接套筒的一端連接,連接套筒的另一端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上設有長條形的連接螺栓孔。本實用新型具有強度高、保溫效果好且安裝方便的優點。
【IPC分類】E04F13-24, E04F13-075
【公開號】CN204435721
【申請號】CN201520178115
【發明人】張銀峰, 邢本召
【申請人】山東眾冠鋼板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7日
幾何拼花瓷磚及其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瓷磚領域,具體來講是一種幾何拼花瓷磚及其制作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瓷磚,是以耐火的金屬氧化物及半金屬氧化物,經由研磨、混合、壓制、施釉、燒結之過程,而形成之一種耐酸堿的瓷質或石質等之建筑或裝飾之材料,總稱之為瓷磚。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沙等等混合而成。瓷磚的歷史應該追溯到公元前,當時,埃及人已開始用瓷磚來裝飾各種類型的房屋。人們將粘土磚在陽光下曬干或者通過烘焙的方法將其烘干,然后用從銅中提取出的藍釉進行上色。
[0003]由于在居家裝飾裝修過程中斗會用到瓷磚,廣大用戶對瓷磚也已不再陌生,由于瓷磚白凈,帶有花紋圖案,因此深受喜愛;無論是居家裝飾還是市面上出售的瓷磚幾乎都是方形形狀;鋪貼時一張一張挨近貼起而成,瓷磚之間縫隙呈直線。由于現有瓷磚形狀較為規則,在貼磚過程中彼此相鄰的瓷磚之間不能相互依托,不能相互承受支撐,雖然也能緊貼于墻面或地面,但對工人技術要求較高,技術不嫻熟的操作人員往往會返工,不利于施工進度;除此之外,由于現有瓷磚形狀較為規則,即使貼好的瓷磚也會因此瓷磚之間相互不能受力而出現短時間脫落;故,現有瓷磚形狀較為規則不利于鋪貼,除了表面圖案之外,其結構本身組合搭配效果也較為欠佳。
[0004]專利申請號CN201410197466.5公開了一種波紋邊原生態仿真面瓷磚制作模具,包括底模芯、面模芯和模腔側板;通過該實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制備的瓷磚;1.原生態仿真面的設計是滿足原生態的建筑裝飾素材在瓷磚上的應用,石頭、竹木、花草、動物等一切原生態形狀轉移到瓷磚表面上;2.為滿足瓷磚表面圖案的完整性和鋪貼使用后圖案的連續性設計的波浪紋曲邊形狀;3.為解決產品在高溫燒制過程中因磚坯應力作用致坯體開裂在產品曲邊和模具側板形狀上設計的削應力形狀;4.為解決瓷磚坯體在壓制和燒制過程中坯體應力不平衡出現的開裂和變形缺陷設計的底模增壓和解壓區域,具體表現為減壓和增壓程度在±30% ;5.為滿足磚坯在壓制中脫模和生產工藝需要設置的側板斜度為91?120度;6.為滿足模腔側板在磚坯壓制中承受的較大的壓力和耐磨性要求所選用的特殊合金材料等。由此可知,該瓷磚制作模具用于制備帶有波紋邊的原生態仿真面瓷磚,因此,逐漸在實現規則瓷磚到其他造型的轉變,該帶有波紋邊的原生態仿真面瓷磚主要是強調瓷磚造型好看。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此提供一種幾何拼花瓷磚及其制作模具;幾何拼花瓷磚對瓷磚邊緣端部的結構進行了改進,主要目的是利用凸出端部與凹空區域的相互對應后:其一利于鋪貼,其二通過結構本身的改變使其體現出組合搭配效果好的作用。
[0006]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選擇所需的幾何體按一定規律拼接、相交、修剪后所得的組合圖形。構造一種幾何拼花瓷磚,其特征在于:該瓷磚至少一邊具備凸出端部,該瓷磚至少一邊具備與所述凸出端部相適應的凹空區域。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幾何拼花瓷磚,其特征在于:該瓷磚至少一邊具備多個凸出端部,且該邊還具備與凸出端部相適應的凹空區域。
[0008]一種幾何拼花瓷磚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芯、面模芯和模腔側板;所述底模芯與面模芯相互匹配,所述底模芯與面模芯至少一邊具備凸出端部,至少一邊具備與所述凸出端部相適應的凹空區域。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幾何拼花瓷磚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底模芯、面模芯和模腔側板為合金材料制成
[0010]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幾何拼花瓷磚及其制作模具經過改進,結構設計合理,利用效率高,運行費用降低,廣泛用于居家裝飾領域,具有突破性作用。
[001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幾何瓷磚與現有方形磚相比,具有如下技術點:
[0012]1、運用各種幾何體組合而成,立體感強,美觀大方,富于變化。
[0013]2、組合后的圖形單元美觀藝術感強,更重要的是產品利于鋪貼(即鋪貼后瓷磚不易脫落),組合搭配效果好。
[0014]3、針對復雜的模面和曲邊形狀,運用力學原理在模具上做了改進,解決了瓷磚在燒制過程中坯體開裂的技術難題。具體表現在底模背紋和曲邊處設計有增減應力圖形。
[0015]4、產品模面運用先進的三維立體掃描和微雕刻技術解決了自然物體的仿真要求。
[0016]5、生產模具改傳統組合模腔側板為新型合金一體模腔形式。解決了模具在高壓下變形,造成產品質量下降的技術難題。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實施結構(平面形)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實施結構(浮雕面)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實施結構(產品拼花圖案-平面形)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實施結構(產品拼花圖案-浮雕面)
[0021]圖5-9是本實用新型幾何拼花瓷磚的其他實施結構
[0022]圖10是本實用新型制作產品的底模芯
[0023]圖11是本實用新型制作產品的面模芯
[0024]圖12是本實用新型模具總成立體示意圖
[0025]圖13是本實用新型模具俯視圖
[0026]圖14是本實用新型圖13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將結合附圖1-14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8]如圖所示,一種幾何拼花瓷磚10,該瓷磚10至少一邊具備凸出端部11,該瓷磚10至少一邊具備與所述凸出端部11相適應的凹空區域12。
[0029]實施例1:幾何拼花瓷磚10,如圖1-2所示:該瓷磚10的左右兩邊具備凸出端部11,該瓷磚10的上下兩邊具備與所述凸出端部11相適應的凹空區域12。
[0030]實施例2:幾何拼花瓷磚10,該瓷磚10的左右兩邊具備2凸出端部11,且左右兩邊還具備與凸出端部11相適應的凹空區域12 ;該實施例中,瓷磚10的上邊也形成有凸出端部11,其下邊具備與上邊凸出端部11相適應的凹空區域12。
[0031]圖5-9是幾何拼花瓷磚的其他實施結構,各種幾何體按一定規律排列,或相交或剪切后所得的組合圖形。經藝術制作,有平面的,有浮雕面的,形狀各異的幾何拼花瓷磚。
[0032]一種幾何拼花瓷磚制作模具,如圖10-14所示:該制作模具用于制備上述的幾何拼花瓷磚,包括底模芯100、面模芯200和模腔側板300 ;所述底模芯100與面模芯200相互匹配,所述底模芯100與面模芯200至少一邊具備凸出端部,至少一邊具備與所述凸出端部相適應的凹空區域;底模芯100、面模芯200和模腔側板300為合金材料制成。
[003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幾何瓷磚與現有方形磚相比,具有如下技術點:
[0034]1、運用各種幾何圖形組合而成,立體感強,美觀大方,富于變化。
[0035]2、組合后的圖形單元美觀藝術感強,更重要的是產品利于鋪貼,組合搭配效果好。
[0036]3、針對復雜的模面和曲邊形狀,運用力學原理在模具上做了改進,解決了瓷磚在燒制過程中坯體開裂的技術難題。具體表現在底模背紋和曲邊處設計有增減應力圖形。
[0037]4、產品模面運用先進的三維立體掃描和微雕刻技術解決了自然物體的仿真要求。
[0038]5、生產模具改傳統組合模腔側板為新型合金一體模腔形式。解決了模具在高壓下變形,造成產品質量下降的技術難題。
[0039]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幾何拼花瓷磚(10),其特征在于:該瓷磚(10)至少一邊具備凸出端部(11),該瓷磚(10)至少一邊具備與所述凸出端部(11)相適應的凹空區域(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幾何拼花瓷磚,其特征在于:該瓷磚(10)至少一邊具備多個凸出端部(11),且該邊還具備與凸出端部(11)相適應的凹空區域(12)。
3.一種幾何拼花瓷磚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芯(100)、面模芯(200)和模腔側板(300);所述底模芯(100)與面模芯(200)相互匹配,所述底模芯(100)與面模芯(200)至少一邊具備凸出端部,至少一邊具備與所述凸出端部相適應的凹空區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幾何拼花瓷磚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底模芯(100)、面模芯(200)和模腔側板(300)為合金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幾何拼花瓷磚及其制作模具;幾何拼花瓷磚對瓷磚邊緣端部和磚面的結構進行了改進,主要目的是利用凸出端部與凹空區域的相互對應后:其一利于鋪貼,其二通過結構本身的改變使其體現出組合搭配效果好的作用。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選擇所需的幾何體按一定規律拼接、相交、修剪后所得的組合圖形。構造一種幾何拼花瓷磚,其特征在于:該瓷磚至少一邊具備凸出端部,該瓷磚至少一邊具備與所述凸出端部相適應的凹空區域。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幾何拼花瓷磚,其特征在于:該瓷磚至少一邊具備多個凸出端部,且該邊還具備與凸出端部相適應的凹空區域。
【IPC分類】B28B7-00, E04F13-076
【公開號】CN204435722
【申請號】CN201420628437
【發明人】胡洪容
【申請人】四川省明珠陶瓷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4年10月28日
吊頂防開裂金屬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紙面石膏板(水泥板)吊頂板材的加固和開裂修復。
【背景技術】
[0002]通常,紙面石膏板(水泥板)吊頂系統是通過吊桿將龍骨固定在樓板上,然后再固定紙面石膏板(水泥板),現有的吊頂構造中,通常在吊頂的燈口、風口及板材的拐角部位,因為板材的伸縮變形、應力集中等原因,出現吊頂板材開裂,造成功能性和美觀的缺項。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吊頂板材的防開裂金屬片。
[0004]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吊頂防開裂金屬片,其上設有多個貫穿孔,其中該穿孔為圓形,并且,該穿孔包括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穿孔和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穿孔,其中該第一尺寸不同于該第二尺寸。
[0005]其中,該第一穿孔構造為至少一個沿該金屬片的一定方向的第一行,并且該第二穿孔構造為至少一個沿相同方向排列的第二行,該第一行與該第二行間隔布置。
[0006]具體地,相鄰的該第一行和該第二行的間隔為10毫米。進一步,在同一所述第一行內的第一孔的中心距為20毫米。又進一步,在同一所述第二行內的第二孔的中心距為20毫米。
[000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能夠加強吊頂板材之間的連接,同時加強板材與結構之間的連接,避免吊頂板材的接縫部位及拐角部位的開裂。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按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金屬片的局部平面視圖。
[0009]圖2是按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金屬片的局部透視圖。
[0010]圖3是按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金屬片安裝后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
[0012]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局部視圖,吊頂防開裂金屬片100由金屬薄板制成,其上加工形成多個穿孔110。盡管在圖1和圖2示出的實施例中,穿孔110為圓形,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了解,穿孔的形狀可以根據具體應用而變化。穿孔可以利用任何公開的合適方式加工,例如,但不限于,沖壓等。
[0013]穿孔110包括兩種尺寸不同的孔。在一個實施例中,穿孔110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穿孔112和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穿孔114。
[0014]當所述的穿孔為圓孔時,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尺寸是指圓孔的直徑。當該穿孔為非圓孔時,所述的尺寸可以是一般幾何意義上的定義。例如,當所述穿孔為正多邊形時,該尺寸是指該幾何圖形的外接圓直徑。又如,當穿孔為矩形是,該尺寸可以是矩形的長、寬或對角線長度。
[0015]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該第一穿孔112沿該金屬片的一個方向形成第一行120,同時該第二穿孔114沿相同的方向形成第二行140,并且第一行與第二行間隔布置。
[0016]在具體的例子中,第一行120和第二行140的間距為10毫米。
[0017]在具體的例子中,第一行120內的第一穿孔112之間的中心距為20毫米。
[0018]在具體的例子中,第二行140內的第二穿孔114之間的中心距為20毫米。
[0019]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了解,上面提及的行間距和中心距與穿孔的尺寸互相制約。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金屬片構造即能夠提供足夠的強度,同時該金屬片的重量適當。
[0020]圖3示出按照本實用新型的金屬片安裝后的示意圖。金屬片覆蓋在石膏板的板縫處,起到加固作用。金屬片可以根據需要的大小和形狀,任意剪切,可以剪為條狀、長方形、矩形、L型等,底層涂抹1-2_厚嵌縫膏,把金屬片平整擠壓入嵌縫膏內,面層在涂抹Imm厚左右的嵌縫膏,覆蓋住金屬片,批抹平整即可。
[0021]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穿孔金屬片不僅能在施工中對吊頂板接縫部位、板材拐角部位予以加固,也可用于板材開裂后的修補處理,防開裂金屬片為鋁薄板經沖孔而成,不會產生生銹情況。
[0022]在上面的描述中,闡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細節,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例所列出的具體細節,而是可以在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變化。
【主權項】
1.一種吊頂防開裂金屬片,其特征在于,其上設有多個貫穿孔,該穿孔包括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穿孔和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穿孔,其中該第一尺寸不同于該第二尺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頂防開裂金屬片,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穿孔構造為至少一個沿該吊頂防開裂金屬片的一定方向的第一行,并且該第二穿孔構造為至少一個沿相同方向排列的第二行,該第一行與該第二行間隔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吊頂防開裂金屬片,其特征在于,相鄰的該第一行和該第二行的間隔為10暈米。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吊頂防開裂金屬片,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第一行內的第一孔的中心距為20毫米。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吊頂防開裂金屬片,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第二行內的第二孔的中心距為20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吊頂防開裂金屬薄片,其上設有多個貫穿孔,其中該穿孔為圓形,并且,該穿孔包括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穿孔和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穿孔,其中該第一尺寸不同于該第二尺寸。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金屬片能夠加強周邊結構,防止吊頂板材的周邊開裂,不僅可以用于紙面石膏板或水泥板的吊頂加固,同時也可用于吊頂板材開裂后的修補。
【IPC分類】E04F13-076
【公開號】CN204435723
【申請號】CN201420849832
【發明人】束根林, 魏喜迎
【申請人】圣戈班石膏建材(上海)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9日
一種無縫拼接平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家居裝飾建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縫拼接平板。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居住條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室內裝修的要求。目前,室內裝修的各種板材拼接固定的方式一般有兩種:1.先固定板材,然后在板材的表面刮涂各種泥子喂縫,再經過打磨和涂漆面;2.先將木襯底固定,再將墻面板材涂膠粘貼后喂縫。上述的兩種板材的拼接固定方式存在施工難度大、工藝繁瑣、易變形、老化快的缺點,而且,在施工時,灰塵粘膠污染嚴重,不易清除;施工后,粘膠、油漆涂料的有毒物質揮發外泄,污染環境,損害施工人員及居住者身體健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縫拼接平板,以解決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無縫拼接平板,是由板體、榫槽、榫頭、工藝孔、共擠層和打釘槽組成,所述的板體左側設有共擠層,共擠層上表面設有打釘槽,共擠層與板體構成榫槽位于板體一側,板體另一側設有榫頭,相鄰榫槽與榫頭相配合,工藝孔位于板體上方。
[0006]所述的工藝孔若干個,依次連接,工藝孔的寬度為ll-12mm,深度為3.5_4mm。
[0007]所述的榫槽的寬度為8-10mm,深度為3.5_4mm。
[0008]所述的榫頭的寬度為5-10mm,深度為l_5mm。
[0009]所述的榫槽、工藝孔與榫頭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0]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施工簡單方便,無需任何膠粘劑粘貼,不易老化變形脫落,既能節約大量膠粘劑,節省大量經費,又能縮短裝修工期,且裝修后整體效果好,綠色環保無污染、堅固耐用,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3]如圖1所示,一種無縫拼接平板,是由板體1、榫槽2、榫頭3、工藝孔4、共擠層5和打釘槽6組成,所述的板體I左側設有共擠層5,共擠層5上表面設有打釘槽6,共擠層5與板體I構成榫槽2位于板體I 一側,板體I另一側設有榫頭3,相鄰榫槽2與榫頭3相配合,工藝孔4位于板體I上方,所述的工藝孔4若干個,依次連接,工藝孔4的寬度為11-12_,深度為3.5-4mm,所述的榫槽2的寬度為8_10mm,深度為l_5mm,所述的榫頭3的寬度為5_10mm,深度為l_5mm,所述的榫槽2、工藝孔4與榫頭3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4]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只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是在于讓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內容】的實質所作出的等效的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無縫拼接平板,是由板體、榫槽、榫頭、工藝孔、共擠層和打釘槽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體左側設有共擠層,共擠層上表面設有打釘槽,共擠層與板體構成榫槽位于板體一側,板體另一側設有榫頭,相鄰榫槽與榫頭相配合,工藝孔位于板體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縫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孔若干個,依次連接,工藝孔的寬度為ll_12mm,深度為3.5_4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縫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的寬度為8_10mm,深度為 3.5_4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縫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頭的寬度為5_10mm,深度為 l_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縫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工藝孔與榫頭在同一水平面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縫拼接平板,是由板體、榫槽、榫頭、工藝孔、共擠層和打釘槽組成,所述的板體左側設有共擠層,共擠層上表面設有打釘槽,共擠層與板體構成榫槽位于板體一側,板體另一側設有榫頭,相鄰榫槽與榫頭相配合,工藝孔位于板體上方。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施工簡單方便,無需任何膠粘劑粘貼,不易老化變形脫落,既能節約大量膠粘劑,節省大量經費,又能縮短裝修工期,且裝修后整體效果好,綠色環保無污染、堅固耐用,實用性強。
【IPC分類】E04F13-076
【公開號】CN204435724
【申請號】CN201420855888
【發明人】葉潤露
【申請人】安徽龍格裝飾材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0日
一種新型塑造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家居裝飾建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塑造板。
【背景技術】
[0002]木塑復合板材是一種主要由木材(木纖維素、植物纖維素)為基礎材料與熱塑性高分子材料(塑料)和加工助劑等,混合均勻后再經模具設備加熱擠出成型而制成的高科技綠色環保材料,兼有木材和塑料的性能與特征,能替代木材和塑料的新型復合材料,現在木塑板結構不夠結實,在安裝的過程中截斷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塑造板,以解決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新型塑造板,是由板體、榫槽、榫頭、榫槽成型孔、凹槽、工藝孔、共擠層和打釘槽組成,所述的板體左側設有共擠層,共擠層上表面設有打釘槽,共擠層與板體構成榫槽位于板體一側,板體另一側設有榫頭,相鄰榫槽與榫頭相配合,工藝孔位于板體上方,工藝孔相鄰兩側設有榫槽成型孔,工藝孔與榫槽成型孔依次交錯連接,榫槽成型孔上方設有凹槽。
[0006]所述的工藝孔四個,依次連接。
[0007]所述的榫槽成型孔三個,依次連接。
[0008]所述的凹槽的寬度為20-30mm。
[0009]本實用新型結構穩定,結實,通過設置榫槽、榫頭相互配合縫隙小,在板材上設置凹槽,方便加工,安裝方便快捷,節省人力、物力,無污染。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2]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塑造板,是由板體1、榫槽2、榫頭3、榫槽成型孔4、凹槽5、工藝孔6、共擠層7和打釘槽8組成,所述的板體I左側設有共擠層7,共擠層7上表面設有打釘槽8,共擠層7與板體I構成榫槽2位于板體I 一側,板體I另一側設有榫頭3,相鄰榫槽2與榫頭3相配合,工藝孔6位于板體I上方,工藝孔6相鄰兩側設有榫槽成型孔4,工藝孔6與榫槽成型孔4依次交錯連接,榫槽成型孔4上方設有凹槽5,所述的工藝孔6四個,依次連接,所述的榫槽2成型孔三個,依次連接,所述的凹槽的寬度為20-30mm。
[0013]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只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是在于讓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內容】的實質所作出的等效的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塑造板,是由板體、榫槽、榫頭、榫槽成型孔、凹槽、工藝孔、共擠層和打釘槽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體左側設有共擠層,共擠層上表面設有打釘槽,共擠層與板體構成榫槽位于板體一側,板體另一側設有榫頭,相鄰榫槽與榫頭相配合,工藝孔位于板體上方,工藝孔相鄰兩側設有榫槽成型孔,工藝孔與榫槽成型孔依次交錯連接,榫槽成型孔上方設有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塑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孔四個,依次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塑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成型孔三個,依次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塑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寬度為20-30mmo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塑造板,是由板體、榫槽、榫頭、榫槽成型孔、凹槽、工藝孔、共擠層和打釘槽組成,所述的板體左側設有共擠層,共擠層上表面設有打釘槽,共擠層與板體構成榫槽位于板體一側,板體另一側設有榫頭,相鄰榫槽與榫頭相配合,工藝孔位于板體上方,工藝孔相鄰兩側設有榫槽成型孔,工藝孔與榫槽成型孔依次交錯連接,榫槽成型孔上方設有凹槽,所述的工藝孔四個,依次連接,所述的榫槽成型孔三個,依次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穩定,結實,通過設置榫槽、榫頭相互配合縫隙小,在板材上設置凹槽,方便加工,安裝方便快捷,節省人力、物力,無污染。
【IPC分類】E04F13-076
【公開號】CN204435725
【申請號】CN201420855976
【發明人】葉潤露
【申請人】安徽龍格裝飾材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0日
一種斜口拼接平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家居裝飾建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斜口拼接平板。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居住條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室內裝修的要求。目前,室內裝修的各種板材拼接固定的方式存在施工難度大、工藝繁瑣、易變形、老化快的缺點,而且,在施工時,灰塵粘膠污染嚴重,不易清除,施工后,粘膠、油漆涂料的有毒物質揮發外泄,污染環境,損害施工人員及居住者身體健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斜口拼接平板,以解決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斜口拼接平板,是由板體、榫槽、榫頭、工藝孔、共擠層、打釘槽和斜口組成,所述的板體左側設有共擠層,共擠層上表面設有打釘槽,共擠層與板體構成榫槽位于板體一偵U,板體另一側設有榫頭,相鄰榫槽與榫頭相配合,工藝孔位于板體上方,板體的上面板左端設置有斜口。
[0006]所述的工藝孔若干個,依次連接。
[0007]所述的榫槽的寬度為8-10mm,深度為3.5_4mm。
[0008]所述的榫頭的寬度為7-9mm,深度為2_4mm。
[0009]所述的榫槽、工藝孔與榫頭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0]所述的斜口寬度為2-4mm,深度為2-3mm。
[0011]本實用新型施工簡單方便,無需任何膠粘劑粘貼,不易老化變形脫落,既能節約大量膠粘劑,節省大量經費,又能縮短裝修工期,且裝修后整體效果好,綠色環保無污染、堅固耐用,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4]如圖1所示,一種斜口拼接平板,是由板體1、榫槽2、榫頭3、工藝孔4、共擠層5、打釘槽6和斜口 7組成,所述的板體I左側設有共擠層5,共擠層5上表面設有打釘槽6,共擠層5與板體I構成榫槽2位于板體I 一側,板體I另一側設有榫頭3,相鄰榫槽2與榫頭3相配合,工藝孔4位于板體I上方,板體I的上面板左端設置有斜口 7,所述的工藝孔4若干個,依次連接,所述的榫槽2的寬度為8-10mm,深度為3.5_4mm,所述的榫頭3的寬度為7-9mm,深度為2_4mm,所述的榫槽2、工藝孔4與榫頭3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斜口 7寬度為2-4mm,深度為2_3mm。
[0015]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只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是在于讓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內容】的實質所作出的等效的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斜口拼接平板,是由板體、榫槽、榫頭、工藝孔、共擠層、打釘槽和斜口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體左側設有共擠層,共擠層上表面設有打釘槽,共擠層與板體構成榫槽位于板體一側,板體另一側設有榫頭,相鄰榫槽與榫頭相配合,工藝孔位于板體上方,板體的上面板左端設置有斜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斜口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孔若干個,依次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斜口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的寬度為8_10mm,深度為 3.5_4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斜口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頭的寬度為7_9mm,深度為 2_4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斜口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槽、工藝孔與榫頭在同一水平面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斜口拼接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口寬度為2-4mm,深度為2-3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斜口拼接平板,是由板體、榫槽、榫頭、工藝孔、共擠層、打釘槽和斜口組成,所述的板體左側設有共擠層,共擠層上表面設有打釘槽,共擠層與板體構成榫槽位于板體一側,板體另一側設有榫頭,相鄰榫槽與榫頭相配合,工藝孔位于板體上方,板體的上面板左端設置有斜口。本實用新型施工簡單方便,無需任何膠粘劑粘貼,不易老化變形脫落,既能節約大量膠粘劑,節省大量經費,又能縮短裝修工期,且裝修后整體效果好,綠色環保無污染、堅固耐用,實用性強。
【IPC分類】E04F13-076
【公開號】CN204435726
【申請號】CN201420855977
【發明人】葉潤露
【申請人】安徽龍格裝飾材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0日
一種復合樹脂裝飾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合樹脂裝飾板。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人造石及各類樹脂裝飾板(如人造透光石,透明樹脂裝飾板等)廣泛應用在各類家具臺面以及燈飾、衛浴、背景墻、腰線等領域。
[0003]但是,不論是一般的人造石板材(以氫氧化鋁粉、石粒、石粉和玻璃碎粒、顏料等為填料),還是透明的樹脂裝飾板(以干花干草,鵝卵石,海螺,海星,貝殼,海砂等作為內嵌材料),其主要成分都是不飽和聚酯樹脂,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缺點:第一,它具有不可克服的熱膨脹和冷收縮引力,這是導致一般人造石容易變形的主要原因,因為一般人造石及樹脂板在溫度50-60°C以上、10-15°C以下就會出現變形現象;第二,傳統的人造石板材都是不透明的,不能清晰顯現嵌入物的三維立體性,這樣對現代裝飾板材就有很大局限性;第三,一般的樹脂裝飾板,其表面不耐磨,巴氏硬度只有58-62。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種復合樹脂裝飾板生產技術。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復合樹脂裝飾板,包括設于底層的基材層、設于基材層上的中間粘黏層,設于中間粘黏層上的表面裝飾層,所述中間粘黏層采用環氧樹脂膠粘劑制成且上下兩表面分別粘合所述基材層和表面裝飾層;所述表面裝飾層由透明層、裝飾物料層和封底層組成,所述封底層采用透明樹脂或不透明樹脂制成,所述裝飾物料層由多個物料嵌入固定在透明樹脂內形成,所述裝飾物料層澆注在封底層的上面且同時澆注成一體,所述透明層采用透明純樹脂制成,所述透明層澆注粘合在所述裝飾物料層的上表面。
[0006]所述的基材層為石材板、陶瓷磚胚板、玻鎂板、防潮板、鋁蜂窩板、夾板或中纖板。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第一、由于所選用的基材抗變形性能力比較強,且中間粘黏層采用環氧樹脂膠粘劑制成,具有牢固的黏合能力和適度的韌性,可有效解決樹脂板因膨脹和收縮引力而造成的變形問題;第二、將物料嵌入透明的樹脂材料中,制造出栩栩如生的透明樹脂裝飾板材,可以變化更加多樣的設計圖案,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多樣性;第三、為了提高本實用新型表面的抗刮磨能力,我們用高透明度和高硬度的UV樹脂披覆在樹脂板表面,并對表面進行紫外光固化處理,使其表面耐磨度更好,巴氏硬度達到90以上。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表面裝飾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0011]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復合樹脂裝飾板,包括設于底層的基材層1,設于基材層I上的中間粘黏層2,設于中間粘黏層2上的表面裝飾層3,中間粘黏層2采用環氧樹脂膠粘劑制成且上下兩表面分別粘合所述基材層I和表面裝飾層3 ;表面裝飾層3由透明層31、裝飾物料層32和封底層33組成,封底層33采用透明或不透明樹脂制成,裝飾物料層32由多個物料嵌入固定在透明樹脂內形成,裝飾物料層32澆注在封底層33的上面并成為一體,透明層31采用透明純樹脂制成,透明層31澆注粘合在所述裝飾物料層32的上表面。透明層31的表面還披覆一層高透明度高硬度的UV樹脂并進行紫外光固化處理。
[0012]在本實用新型中表面裝飾層3采用的透明和不透明樹脂都為不飽和聚酯樹脂,其作用主要是提高板材的裝飾性。不飽和聚醋樹脂,英文學名:Unsaturated PolyesterResin(UPR)。具有粘性的可流動的不飽和聚酯樹脂,在引發劑(俗稱固化劑)和催化劑(俗稱促進劑)存在下發生自由基共聚合反應,從而生成性能穩定的體型結構的過程稱為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因為要在樹脂板中嵌入不同物料,所以制備樹脂板【即上述表面裝飾層
(3)】通常要分以下幾個步驟:
[0013]1、按照所需制備的樹脂板尺寸,用玻璃條或扁平狀的鋁合金條,在具有較好水平度的玻璃臺面上框出相應的尺寸。(考慮樹脂收縮率的因素,通常框出的尺寸比實際需要尺寸大一些)
[0014]2、第一層為透明層31 (純樹脂),厚度以1-1.5mm為宜。用塑料桶為容器,將固化劑與不飽和聚酯樹脂按照4%。的比例調配,用攪拌機將樹脂攪拌均勻并放入真空箱中抽排氣泡。然后將樹脂澆注到玻璃臺面,并用塑料刮片將液態的樹脂刮平,確保樹脂覆蓋框內所有地方。
[0015]3、第二層為裝飾物料層32 (透明樹脂+物料),該層樹脂的厚度以2mm為宜。在第一層澆注后大約I小時(因季節和溫度變化而有所不同),按3%。的固化劑比例并按以上步驟調配好樹脂,澆注到玻璃臺面上,然后將鵝卵石、貝殼、小海螺、貝殼碎和海砂或者干花、甘草等物料以合理的密度撒放均勻。
[0016]4、第三層為封底層33(透明或不透明樹脂)。在第二層樹脂澆注后約2小時間,再澆注一層透明樹脂或摻有填充料(顏料或石粉、石粒等)的不透明樹脂進行封底,該層厚度視實際情況而定。
[0017]5、在封底層樹脂澆注后約8-12小時,樹脂板就可脫模了。用砂光機或定厚機將樹脂板加工成3-6mm厚度(視物料厚度而定),要求樹脂板在加工后的厚度均勻,正反面都必須平整。
[0018]二、中間粘黏層2為環氧樹脂膠粘劑。其作用是將表面層(不飽和聚酯樹脂板)與基材進行粘合。
[0019]環氧樹脂膠粘劑主要由環氧樹脂(A組份)和固化劑(B組份)組成,A:B比例一般為2:1,可根據不同的環境溫度、濕度和不同的基材適當調整配比。
[0020]為達到不同的使用效能,還往往加入色料、增韌劑、稀釋劑、填料、促進劑和偶聯劑等。調配好的膠黏劑必須在2小時內用完,否則會凝結固化。
[0021]三、基材層I為不同材質的平整板狀物。其作用是改善表面層的物理性能,主要是加強其承重和抗變形能力。
[0022]根據復合板材的不同用途,用于與不飽和樹脂板夾合的基材可選擇石材、陶瓷磚胚、防潮板、玻鎂板、鋁蜂窩板、夾板、中纖板等材料。
[0023]四、黏合及加工。將調配好的環氧樹脂膠黏劑均勻涂抹在基材上,然后把樹脂板(表面裝飾層3)輕輕放在基材上,并放入液壓壓板機進行加壓夾合。4-6小時后,就可拆出并進行打磨、拋光或UV處理等表面精加工以及裁切、磨邊、封邊等加工。
[0024]本實用新型的用途廣泛,樹脂薄板與瓷磚復合,可當做花片,背景墻磚,腰線,地腳線和室內地板來使用,也可切割成不同尺寸和形狀的顆粒,組合成馬賽克。以天然石材為基材,可作為各類家具臺面使用(如櫥柜、茶幾、餐臺、洗手臺、電視柜等)。以防潮板或蜂窩板為基材,可做成移門、屏風、隔斷,如此等等。
[0025]上述實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和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為準。
【主權項】
1.一種復合樹脂裝飾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設于底層的基材層(I)、設于基材層(I)上的中間粘黏層(2),設于中間粘黏層(2)上的表面裝飾層(3),所述中間粘黏層(2)采用環氧樹脂膠粘劑制成且上下兩表面分別粘合所述基材層(I)和表面裝飾層(3);所述表面裝飾層(3)由透明層(31)、裝飾物料層(32)和封底層(33)組成,所述封底層(33)采用透明樹脂或不透明樹脂制成,所述裝飾物料層(32)由多個物料鑲入固定在透明樹脂內形成,所述裝飾物料層(32)澆注在封底層(33)的上面且同時澆注成一體,所述透明層(31)采用透明純樹脂制成,所述透明層(31)澆注粘合在所述裝飾物料層(32)的上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樹脂裝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層(I)為石材板、陶瓷磚胚板、防潮板、玻鎂板、鋁蜂窩板、夾板或中纖板。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樹脂裝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層(31)的表面還設有高透明度的UV膠披覆并進行紫外光固化處理。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復合樹脂裝飾板,這種裝飾板包括基材層、中間粘黏層和表面裝飾層,所述中間粘黏層采用環氧樹脂膠粘劑制成,所述表面裝飾層由透明層、裝飾物料層和封底層組成。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黏合能力和適度的韌性,可有效解決樹脂板因膨脹和收縮引力而造成的變形問題,使用范圍廣,多樣性強,耐磨性能好,且實用性強,值得推廣。
【IPC分類】E04F13-077
【公開號】CN204435727
【申請號】CN201420753068
【發明人】陳志遠
【申請人】江門市億駿裝飾材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日
一種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室內裝飾產品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
【背景技術】
[0002]墻貼是一種自己可以輕松搞定的墻上家裝,其張貼方法簡單。它不但簡潔方便而且隨意性很強,裝飾效果也非常的直觀,成為設計師在點綴室內空間時首要考慮的裝飾品。
[0003]而現有的技術中,如中國專利CN 103061477 A,一種能感溫變色墻紙,包括基紙和變色層,變色層印刷在基紙上。此技術結構單一,變色效果簡單,無立體效果。又如中國專利CN 203866646 U,一種溫感變色墻紙,包括基層墻紙、變色層和圖案層,由基層墻紙、變色層和圖案層自下而上依次連接在一起,基層墻紙和變色層之間設置有粘合層,變色層經粘合層粘貼連接在基層墻紙上,圖案層上設置有防火透明層,變色層內填充有熱敏變色粉。此技術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由變色層發生變色來改變圖案層顏色產生的變色效果不夠靈活,無法局部控制;而且變色層上設置有圖案層和防火透明層,變色層不與空氣接觸,變色反應速度不夠靈敏;也沒有立體效果。
[0004]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室內裝飾墻貼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墻貼新品種的開發研制工作一直沒有停止,能研制一種顏色圖案變化豐富、變色反應速度靈敏、有立體效果的新型墻貼,已成為生產企業和消費者關注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顏色圖案變化豐富、變色反應速度靈敏、有立體視覺效果的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貝占,包括作為底層的基紙、圖案層及能呈現浮凸立體效果的浮凸立體變色層,其中,所述圖案層設在基紙上,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設在圖案層上,并局部或全部覆蓋該圖案層上的圖案,在圖案層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結構,進而呈現出浮凸立體效果;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包含有感溫變色粉,使其能隨溫度變化產生顏色變化,顏色變化包括顯色和透明消色,進而對圖案層上被覆蓋的圖案顏色起到遮蓋或顯現的效果。
[0007]所述圖案層和浮凸立體變色層之間設有圖案保護透明層,該圖案保護透明層全覆蓋圖案層的表面,對圖案層起保護作用。
[0008]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的浮凸立體效果通過滴膠、200目-60目厚網絲印、VU光固化、移印、轉印、雕刻工藝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制成;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的厚度在0.1mm以上。
[0009]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由感溫變色粉與透明樹脂混合制得,或由感溫變色粉與透明PVC油墨混合制得;其中,所述感溫變色粉的質量占透明樹脂5-30%,占透明PVC油墨5-30%,所述透明樹脂為PVC樹脂、丙烯酸樹脂、環氧樹脂、聚酯樹脂、EVA樹脂、氯醋樹脂、不飽和聚酯、環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種。
[0010]所述基紙為純紙、PVC可移不干膠紙、靜電膜中的一種。
[0011]所述圖案層為印刷層、繪畫層、涂抹層、絲印層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
[0012]所述圖案保護透明層為圖案防水保護透明層。
[0013]所述圖案防水保護透明層為透明乳膠涂料層或透明樹脂薄膜層。
[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與有益效果:
[0015]1、相對普通平面變色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浮凸立體變色層只需局部或全部覆蓋圖案層上的圖案,在圖案層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結構,就可以產生浮凸立體效果,生產簡便同時能節省生產原料成本,也滿足了人們視覺與觸覺的享受。
[0016]2、浮凸立體變色層根據覆蓋的面積形態本身也擁有圖案效果,隨著溫度的變化可以遮蓋及顯現圖案層的圖案顏色,而且浮凸立體變色層與無浮凸立體變色層覆蓋的圖案層能產生強烈的視覺對比,可以制作更加豐富的變化效果。
[0017]3、浮凸立體變色層直接與空氣接觸,變色效果對氣溫反應更加靈敏,稍吹口氣即可感溫變化。
[0018]4、本實用新型的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防水、不傷墻面、易清潔。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在溫度下降時的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3]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包括有基紙1、圖案層2、圖案保護透明層3(根據實際需求取舍,可以不制備該圖案保護透明層3,通常當要求加強對圖案層2上的圖案保護時,才增加該圖案保護透明層3)及能呈現浮凸立體效果的浮凸立體變色層4,其中,所述基紙I作為本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的底層,可以為純紙、PVC可移不干膠紙、靜電膜中的一種,而在本實施例中,具體選用不傷墻面、不留痕的PVC可移不干膠紙;所述圖案層2設在基紙I上,為印刷層、繪畫層、涂抹層、絲印層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是通過印刷、繪畫、涂抹、絲印工藝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制成;所述圖案保護透明層3設在圖案層2上,具體為圖案防水保護透明層,采用抗氧化、防水、無毒、耐高溫的透明乳膠涂料或透明樹脂薄膜制得,可以保護圖案層2不被氧化褪色,也避免在生產過程中對圖案層2的破壞;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4設在圖案保護透明層3上,并局部或全部覆蓋圖案層2上的圖案(而在本實施例中,只是局部覆蓋圖案層2上的圖案),在圖案保護透明層3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結構,進而呈現出浮凸立體效果。當然,在實際生產中,當不需要上述圖案保護透明層3時,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4是直接制備在圖案層2上,也局部或全部覆蓋該圖案層2上的圖案,其厚底及覆蓋面積視具體情況而定,而且該浮凸立體變色層4在圖案層2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結構,進而能呈現出所需的浮凸立體效果。
[0024]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4由感溫變色粉與透明樹脂混合制得,或由感溫變色粉與透明PVC油墨混合制得;其中,所述感溫變色粉的質量占透明樹脂5-30%,占透明PVC油墨5-30%,所述透明樹脂為PVC樹脂、丙烯酸樹脂、環氧樹脂、聚酯樹脂、EVA樹脂、氯醋樹脂、不飽和聚酯、環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種。該浮凸立體變色層4的浮凸立體效果通過滴膠、200目-60目厚網絲印、VU光固化、移印、轉印、雕刻工藝
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制成,當浮凸立體變色層4厚度在0.1mm以上時可獲得良好的觸摸感,以厚度為0.1mm-1mm效果最佳,而且不易發生折斷。
[0025]隨著溫度的上升、下降,本實施例所述的浮凸立體變色層4能反復產生顏色變化,顏色變化包括顯色和透明消色,在實際生產時,我們以22°C為臨界點,當溫度低于22°C時,浮凸立體變色層4顯色,如圖3所示;當溫度高于22°C時,浮凸立體變色層4透明消色;而當溫度處于22°C時,為灰色地帶,該浮凸立體變色層4呈現半顯色、半透明狀態。本實用新型通過浮凸立體變色層4的顏色變化,實現對圖案層2上被覆蓋的圖案顏色起到遮蓋或顯現的效果,能產生強烈的視覺對比,進而可以制作更加豐富的變化效果。此外,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浮凸立體變色層4是直接與外界空氣接觸,因此,其變色效果對氣溫反應更加靈敏,稍吹口氣即可感溫變化。
[0026]以下為本實施例上述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的具體制備方法,其過程如下:
[0027]I)用PVC原料經過滾壓機的直動攪拌、滾軸旋轉以及高溫滾壓出的薄膜,通過背涂機在膜的背面附上一層背涂,最后粘附在離形紙上,生產出PVC可移不干膠紙作為所需的基紙I ;
[0028]2)在所述基紙I上通過印刷、繪畫、涂抹、絲印工藝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制得所需的圖案層2 ;
[0029]3)在所述圖案層2上涂覆有抗氧化、防水、無毒、耐高溫的透明乳膠涂料或透明樹脂薄膜,制得所需的圖案保護透明層3 ;
[0030]4)在所述圖案保護透明層3上通過滴膠、200目-60目厚網絲印、VU光固化、移印、轉印、雕刻工藝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制得所需的能呈現浮凸立體效果的浮凸立體變色層4,其中,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4局部或全部覆蓋圖案層2上的圖案(而在本實施例中,只是局部覆蓋),其厚度及覆蓋面積根據實際需求而定,由于該浮凸立體變色層4在圖案保護透明層3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結構,進而能呈現出浮凸立體效果;至此,便完成了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的制備。
[0031]備注:當不需要上述圖案保護透明層3來保護圖案層2的圖案時,制備本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時,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4也是通過滴膠、200目-60目厚網絲印、VU光固化、移印、轉印、雕刻工藝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直接制備在圖案層2上,也局部或全部覆蓋該圖案層2上的圖案,其厚底及覆蓋面積視具體情況而定,而且該浮凸立體變色層4在圖案層2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結構,進而能呈現出所需的浮凸立體效果。
[0032]此外,當要求浮凸立體變色層4呈現立體直角效果時,則采用立體直角PVC油墨混合感溫變色粉和普通感光膠制作的200目-60目比一般略厚的網版絲印制得,烘干時注意控制其溫度,要烘干但不能溫度過高,否則會破壞其立體直角的效果。
[003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浮凸立體變色層只需局部或全部覆蓋圖案層上的圖案,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結構,就可以產生浮凸立體效果,生產簡便同時能節省生產原料成本,也滿足了人們視覺與觸覺的享受,同時由于該浮凸立體變色層直接與空氣接觸,所以變色效果對氣溫反應更加靈敏,稍吹口氣即可感溫變化;此外,浮凸立體變色層根據覆蓋的面積形態本身也擁有圖案效果,隨著溫度的變化可以遮蓋及顯現圖案層的圖案顏色,而且浮凸立體變色層與無浮凸立體變色層覆蓋的圖案層能產生強烈的視覺對比,進而可以制作更加豐富的變化效果。這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具有顏色圖案變化豐富、變色反應速度靈敏、有立體視覺效果、防水、不傷墻面、易清潔等特點,實施容易,可廣泛應用于室內裝飾,市場前景好,值得推廣。
[0034]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子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其特征在于:包括作為底層的基紙(1)、圖案層(2)及能呈現浮凸立體效果的浮凸立體變色層(4),其中,所述圖案層(2)設在基紙(I)上,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4)設在圖案層(2)上,并局部或全部覆蓋該圖案層(2)上的圖案,在圖案層(2)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結構,進而呈現出浮凸立體效果;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4)包含有感溫變色粉,使其能隨溫度變化產生顏色變化,顏色變化包括顯色和透明消色,進而對圖案層(2)上被覆蓋的圖案顏色起到遮蓋或顯現的效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其特征在于:所述圖案層(2)和浮凸立體變色層(4)之間設有圖案保護透明層(3),該圖案保護透明層(3)全覆蓋圖案層(2)的表面,對圖案層(2)起保護作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4)的厚度在0.1mm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紙(I)為純紙、PVC可移不干膠紙、靜電膜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其特征在于:所述圖案層(2)為印刷層、繪畫層、涂抹層、絲印層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其特征在于:所述圖案保護透明層⑶為圖案防水保護透明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其特征在于:所述圖案防水保護透明層為透明乳膠涂料層或透明樹脂薄膜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包括作為底層的基紙、圖案層及能呈現浮凸立體效果的浮凸立體變色層,其中,所述圖案層設在基紙上,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設在圖案層上,并局部或全部覆蓋該圖案層上的圖案,在圖案層上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結構,進而呈現出浮凸立體效果;所述浮凸立體變色層包含有感溫變色粉,使其能隨溫度變化產生顏色變化,顏色變化包括顯色和透明消色,進而對圖案層上被覆蓋的圖案顏色起到遮蓋或顯現的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感溫變色立體圖案墻貼具有顏色圖案變化豐富、變色反應速度靈敏、有立體視覺效果、防水、不傷墻面、易清潔等特點,實施容易,可廣泛應用于室內裝飾。
【IPC分類】E04F13-077, D21H27-20
【公開號】CN204435728
【申請號】CN201420853078
【發明人】賴信潮
【申請人】賴信潮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9日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