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管擠壓成型機的制作工藝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0-20 17:10:01 條評論
摘要:鋼管擠壓成型機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鋼管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管擠壓成型機。【背景技術】[0002]擠壓鋼管分別是以冷擠壓、熱擠壓、溫擠壓的工藝生產的管材。[0003]熱擠壓廣泛用于生產鋁、銅...

  鋼管擠壓成型機的制作方法

一種鋼管擠壓成型機的制作工藝流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鋼管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管擠壓成型機。

  【背景技術】

  [0002]擠壓鋼管分別是以冷擠壓、熱擠壓、溫擠壓的工藝生產的管材。

  [0003]熱擠壓廣泛用于生產鋁、銅等有色金屬的管材和型材等。鋼的熱擠壓既用以生產特殊的管材和型材,也用以生產難以用冷擠壓或溫擠壓成形的實心和孔心(通孔或不通孔)的碳鋼和合金鋼零件,如具有粗大頭部的桿件、炮筒、容器等。熱擠壓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優于熱模鍛件,但配合部位一般仍需要經過精整或切削加工。

  [0004]冷擠壓原來只用于生產鉛、鋅、錫、鋁、銅等的管材、型材,以及牙膏軟管(外面包錫的鉛)、干電池殼(鋅)、彈殼(銅)等制件。20世紀中期冷擠壓技術開始用于碳素結構鋼和合金結構鋼件,如各種截面形狀的桿件和桿形件、活塞銷、扳手套筒、直齒圓柱齒輪等,后來又用于擠壓某些高碳鋼、滾動軸承鋼和不銹鋼件。冷擠壓件精度高、表面光潔,可以直接用作零件而不需經切削加工或其他精整。冷擠壓操作簡單,適用于大批量生產的較小制件(鋼擠壓件直徑一般不大于100毫米)。

  [0005]溫擠壓是介于冷擠壓與熱擠壓之間的中間工藝,在適宜的情況下采用溫擠壓可以兼得兩者的優點。但溫擠壓需要加熱坯料和預熱模具,高溫潤滑尚不夠理想,模具壽命較短,所以應用不甚廣泛。

  [0006]擠壓加工在坯料處理、擠壓道次、擠壓力、模具壽命和擠壓設備方面依坯料和擠壓件要求的不同各有一些工藝上的特點。

  [0007]冷擠壓硬鋁、銅和鋼等時,為降低材料的硬度、變形抗力和提高塑性,需要先對坯料進行軟化退火處理。熱擠壓則不需要經過退火處理。

  【發明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管擠壓成型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受擠壓時鋼管塑型不利的問題。

  [0009]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管擠壓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機、減速器、轉軸、芯模、芯軸、壓模A、壓模B、壓模C、壓模D、壓模E、壓模F、承壓模、壓力網A、壓力網B、壓力腔A、壓力腔B、壓力囊架A、壓力囊架B、架軸固定部A、架軸固定部B、橢圓承壓環固定架、橢圓承壓環A、橢圓承壓環B、架軸、矯直棍、固定環A、固定環B、壓力囊A、壓力囊B,所述減速器在所述電機上,所述轉軸的一端連接所述減速器,所述轉軸的另一端連接所述芯模,所述芯模連接所述芯軸,所述固定環A在所述芯軸、壓模D之間,所述固定環B在所述芯軸、壓模C之間,所述壓模B、壓模D、壓模F在所述芯軸的上面,所述壓模A、壓模C、壓模E在所述芯軸的下面,所述壓模C在所述壓模A、壓模E之間,所述壓模D在所述壓模B、壓模F之間,所述壓力腔A在所述壓模E的里面,所述壓力囊架A在所述壓力腔A的里面,所述壓力腔B在所述壓模F的里面,所述壓力囊架B在所述壓力腔B的里面,所述矯直輥在所述芯軸的旁邊,所述架軸固定部A在所述壓模D上,所述架軸固定部B在所述壓模C上,所述架軸貫穿所述矯直輥,所述架軸的一端連接所述架軸固定部A,所述架軸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架軸固定部B,所述橢圓承壓環固定架在所述架軸固定部A、架軸固定部B之間,所述橢圓承壓環A、橢圓承壓環B在所述橢圓承壓環固定架的里面,所述橢圓承壓環A、橢圓承壓環B在所述架軸的上面。

  [0010]所述壓力網A在所述壓模B的里面,所述壓力網B在所述壓模A的里面。

  [0011]所述壓力囊A在所述壓力囊架A的里面。

  [0012]所述壓力囊B在所述壓力囊架B的里面。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4]I本鋼管擠壓成型機,設有兩個固定環,在鋼管受擠壓成型時,可以固定和保持擠壓效果,同時配合壓模、矯直輥,并通過橢圓承壓環擴散壓力,可以保證擠壓突起不會改變形狀,保證塑型的完成。

  [0015]2矯直輥的使用,可以輔助鋼管塑型,起到穩定的作用,同時發揮矯直的功效,使管材受擠壓不至于產生大的彎曲。

  [0016]3壓力網、壓力囊的設置,減輕了壓模的重量,同時網狀結構和腔囊結構,可以有效分散壓力,對壓模是很有效的保護。

  [0017]4芯模配合壓模的使用可以使鋼管產生擴口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20]圖中:1-電機,2-減速器,3-轉軸,4-芯模,5-芯軸,6_壓模A,7_壓模B,8-壓模C,9-壓模D,10-壓模E,11-壓模F,12-承壓模,13-壓力網A,14-壓力網B,15-壓力腔A,16-壓力腔B,17-壓力囊架A,18-壓力囊架B,19-架軸固定部A,20-架軸固定部B,21-橢圓承壓環固定架,22-橢圓承壓環A,23-橢圓承壓環B,24-架軸,25-矯直輥,26-固定環A,27-固定環B,28-壓力囊A,29-壓力囊B。

  [0021 ] 實施例:

  [0022]本實施例包括電機1、減速器2、轉軸3、芯模4、芯軸5、壓模A6、壓模B7、壓模C8、壓模D9、壓模E10、壓模F11、承壓模12、壓力網A13、壓力網B14、壓力腔A15、壓力腔B16、壓力囊架A17、壓力囊架B18、架軸固定部A19、架軸固定部B20、橢圓承壓環固定架21、橢圓承壓環A22、橢圓承壓環B23、架軸24、矯直輥25、固定環A26、固定環B27、壓力囊A28、壓力囊B29,減速器2在電機上I,轉軸3的一端連接減速器2,轉軸3的另一端連接芯模4,芯模4連接芯軸5,固定環A26在芯軸5、壓模D9之間,固定環B27在芯軸5、壓模C8之間,壓模B7、壓模D9、壓模Fll在芯軸5的上面,壓模A6、壓模C8、壓模ElO在芯軸5的下面,壓模C8在壓模A6、壓模ElO之間,壓模D9在壓模B7、壓模F11之間,壓力腔A15在壓模E10的里面,壓力囊架A17在壓力腔A15的里面,壓力腔B16在壓模Fll的里面,壓力囊架B18在壓力腔B16的里面,矯直輥25在芯軸5的旁邊,架軸固定部A19在壓模D9上,架軸固定部B20在壓模C8上,架軸24貫穿矯直輥25,架軸24的一端連接架軸固定部A19,架軸24的另一端連接架軸固定部B20,橢圓承壓環固定架21在架軸固定部A19、架軸固定部B20之間,橢圓承壓環A22、橢圓承壓環B23在橢圓承壓環固定架21的里面,橢圓承壓環A22、橢圓承壓環B23在架軸24的上面。

  [0023]壓力網A13在壓模B7的里面,壓力網B14在壓模A6的里面。

  [0024]壓力囊A28在壓力囊架A17的里面。

  [0025]壓力囊B29在壓力囊架B18的里面。

  [0026]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鋼管擠壓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機、減速器、轉軸、芯模、芯軸、壓模A、壓模B、壓模C、壓模D、壓模E、壓模F、承壓模、壓力網A、壓力網B、壓力腔A、壓力腔B、壓力囊架A、壓力囊架B、架軸固定部A、架軸固定部B、橢圓承壓環固定架、橢圓承壓環A、橢圓承壓環B、架軸、矯直輥、固定環A、固定環B、壓力囊A、壓力囊B,所述減速器在所述電機上,所述轉軸的一端連接所述減速器,所述轉軸的另一端連接所述芯模,所述芯模連接所述芯軸,所述固定環A在所述芯軸、壓模D之間,所述固定環B在所述芯軸、壓模C之間,所述壓模B、壓模D、壓模F在所述芯軸的上面,所述壓模A、壓模C、壓模E在所述芯軸的下面,所述壓模C在所述壓模A、壓模E之間,所述壓模D在所述壓模B、壓模F之間,所述壓力腔A在所述壓模E的里面,所述壓力囊架A在所述壓力腔A的里面,所述壓力腔B在所述壓模F的里面,所述壓力囊架B在所述壓力腔B的里面,所述矯直輥在所述芯軸的旁邊,所述架軸固定部A在所述壓模D上,所述架軸固定部B在所述壓模C上,所述架軸貫穿所述矯直輥,所述架軸的一端連接所述架軸固定部A,所述架軸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架軸固定部B,所述橢圓承壓環固定架在所述架軸固定部A、架軸固定部B之間,所述橢圓承壓環A、橢圓承壓環B在所述橢圓承壓環固定架的里面,所述橢圓承壓環A、橢圓承壓環B在所述架軸的上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管擠壓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網A在所述壓模B的里面,所述壓力網B在所述壓模A的里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管擠壓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囊A在所述壓力囊架A的里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管擠壓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囊B在所述壓力囊架B的里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鋼管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管擠壓成型機,包括電機、減速器、轉軸、芯模、芯軸、壓模A、壓模B、壓模C、壓模D、壓模E、壓模F、承壓模、壓力網A、壓力網B、壓力腔A、壓力腔B、壓力囊架A、壓力囊架B、架軸固定部A、架軸固定部B、橢圓承壓環固定架、橢圓承壓環A、橢圓承壓環B、架軸、矯直輥、固定環A、固定環B、壓力囊A、壓力囊B,所述減速器在所述電機上,所述轉軸的一端連接所述減速器,所述轉軸的另一端連接所述芯模,所述芯模連接所述芯軸,所述固定環A在所述芯軸、壓模D之間,所述固定環B在所述芯軸、壓模C之間,所述壓模B、壓模D、壓模F在所述芯軸的上面,所述壓模A、壓模C、壓模E在所述芯軸的下面。

  【IPC分類】B21C23/21

  【公開號】CN205341536

  【申請號】CN201521091235

  【發明人】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天津中電博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5日

  高壓三通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高壓三通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0002]大口徑的高壓三通通常采用熱壓成型,熱壓成型三通的質量優劣往往決定于三通成型模具,對于大口徑的三通成型模具,其用料較多,加工難度較大,因此加工成本和費用較昂貴,通常一只DN600等徑的三通模具,通常需要8?9萬元,甚至十幾萬元,如果制備DN600(主管)*DN550(支管)(支管也可以為DN500、DN450、DN400等)的異徑三通每種規格都單獨采用模具,則制造周期和制造成本將大大提高,不利于大規模生產,并且生產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的上述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壓三通成型模具。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壓三通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組合成中空結構的模具外殼,下模為組合結構。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下模由模框和模芯組成,且模芯設置在模框內部。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模芯為制備標準支管管徑的模芯。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上模頂部兩端分別設置有上模固定夾塊。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下模底部兩端分別設置有下模固定夾塊。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變換下模模芯制備不同口徑的支管,改變了現有的異徑三通通過整體加工下模的模式,簡化了制造流程,節約了制造成本,縮短制造周期。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1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主視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左視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的下模主視圖。

  [0014]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的下模左視圖。

  [0015]圖中101.上模,102.上模固定夾塊,103.下模模框,104.下模固定夾塊,105.模芯,106.下模。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2、3、4所示,一種高壓三通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01和下模106,上模101和下模106組合成中空結構的模具外殼,其中下模106為組合結構,下模106由下模模框103和模芯105所組成,模芯105設置在下模模框103的內部,模芯105為制備標準支管管徑的模芯,上模101頂部兩端分別設置有上模固定夾塊102,下模106底部兩端分別設置有下模固定夾塊104。

  [0017]模芯105加工時,要注意與下模模框103的貼合,三通支管的頸部以及與下模模框103結合處需過度圓滑,模芯105裝配時依靠自身的重力,應與下模模框103貼合緊密,內壁應光滑。其中圖1和圖2中的模芯105直徑為Φ=550πιπι,圖3和圖4中的模芯105直徑為Φ=400mm,模芯105規格可以根據三通管的制備規格進行更換,在不改變三通主管的提前下,通過改變三通支管完成異徑三通的制備,方便實用。

  [0018]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做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高壓三通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01)和下模(106),所述上模(101)和下模(106)組合成中空結構的模具外殼,其特征是,所述下模(106)為組合結構,上模(101)頂部兩端分別設置有上模固定夾塊(102),下模(106)底部兩端分別設置有下模固定夾塊(10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三通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下模(106)由下模模框(103)和模芯(105)組成,且模芯(105)設置在下模模框(103)內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高壓三通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組合成中空結構的模具外殼,下模為組合結構,模芯設置在下模模框內部,模芯直徑可調。本實用新型制備異徑的三通模具,通過變換下模模芯制備不同口徑的支管,改變了現有的異徑三通通過整體加工下模的模式,簡化了制造流程,節約了制造成本,縮短了制造周期。

  【IPC分類】B21C25/02

  【公開號】CN205341537

  【申請號】CN201520918672

  【發明人】何廣熟, 林恒龍, 蒯堯山, 衡長橋

  【申請人】揚州華宇管件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