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輕質超薄型耐腐蝕鍍鋁鋼帶的制作工藝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0-20 20:25:02 條評論
摘要:輕質超薄型耐腐蝕鍍鋁鋼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鋼帶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輕質超薄型耐腐蝕鍍鋁鋼帶?!颈尘凹夹g】[0002]目前,散熱片、散熱板通常用到鋁板或者是鍍鋁鋼帶(或鋼板料)...

  輕質超薄型耐腐蝕鍍鋁鋼帶的制作方法

一種輕質超薄型耐腐蝕鍍鋁鋼帶的制作工藝流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鋼帶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輕質超薄型耐腐蝕鍍鋁鋼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散熱片、散熱板通常用到鋁板或者是鍍鋁鋼帶(或鋼板料),在實際應用中,會發現鋁板結構存在剛性欠佳等缺陷,而現有技術中鍍鋁鋼帶其導熱性又會略差,在電子產品飛速發展的今天,電子產品對自身所應用到的散熱、導熱板/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0003]因此,如何研究出一種輕薄化且具有較好剛性、熱傳導性能的鋼帶,已成為業界急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輕質超薄型耐腐蝕鍍鋁鋼帶,其實現了鋼帶在可以做得較薄較輕的前提下,還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剛性、熱傳導性能。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0006]—種輕質超薄型耐腐蝕鍍鋁鋼帶,包括有不銹鋼基板層和鍍覆于不銹鋼基板層外表面的鍍鋅層,所述不銹鋼基板層的截面呈矩形結構,其四角部位均進行了相同的倒圓角,所述鍍鋅層鍍覆于不銹鋼基板層的頂面、底面、左側面及右側面;所述鍍鋅層的表面鍍覆有鍍鋁層,該鍍鋁層表面形成有鈍化層,該鈍化層表面涂覆有導熱納米涂層。

  [0007]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鈍化層皮膜重量為6?1mg/m2。

  [0008]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倒圓弧段為四分之一圓形弧,所述不銹鋼基板層的整體厚度相當于單一倒圓弧段所占厚度的2?3倍。

  [0009]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不銹鋼基板層的整體厚度為0.2?1mm,所述不銹鋼基板層寬度為100?600mm。

  [001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過對傳統鍍鋁鋼帶進行改良設計,實現了鋼帶在可以做得較薄較輕的前提下,還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剛性,尤其是,其憑借導熱納米涂層對鋼帶表面進行改性,大大提高了其熱傳導性能,實現快速、高效地導熱;以及,其對鋼帶進行了倒圓設計,有利于增大導熱面積,也使得鋼帶的抗彎性得到提高。

  [0011]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大致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施例中不銹鋼基板層的大致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標識說明:

  [0015]1、不銹鋼基板層2、鍍鋅層

  [0016]3、鍍鋁層4、鈍化層

  [0017]5、導熱納米涂H1、銹鋼基板層的整體厚度

  [0018]H2、單一倒圓弧段所占厚度L、不銹鋼基板層寬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19]請參照圖1至圖2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其包括有不銹鋼基板層I和鍍覆于不銹鋼基板層I外表面的鍍鋅層2。

  [0020]其中,所述不銹鋼基板層I的截面呈矩形結構,其四角部位均進行了相同的倒圓角,所述鍍鋅層2鍍覆于不銹鋼基板層I的頂面、底面、左側面及右側面;所述鍍鋅層2的表面鍍覆有鍍鋁層3,該鍍鋁層3表面形成有鈍化層4,該鈍化層4表面涂覆有導熱納米涂層5,該導熱納米涂層5對鋼帶表面進行改性,大大提高了其熱傳導性能,實現快速、高效地導熱。

  [0021]前述不銹鋼基板層1、鍍鋅層2、鍍鋁層3、鈍化層4及導熱納米涂層5的厚度可以根據實際產品需要而有相應的不同設計,此處,對其厚度并不作任何限制,本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優選設計厚度值,即:所述鈍化層皮膜重量為6?1mg/m2,所述不銹鋼基板層的整體厚度Hl為0.2?1mm,所述不銹鋼基板層寬度L為100?600mm。

  [0022]以及,所述倒圓弧段為四分之一圓形弧,所述不銹鋼基板層I的整體厚度Hl相當于單一倒圓弧段所占厚度H2的2?3倍,其倒圓角設計,有利于增大導熱面積,也使得鋼帶的抗彎性得到提高。

  [0023]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其主要是通過對傳統鍍鋁鋼帶進行改良設計,實現了鋼帶在可以做得較薄較輕的前提下,還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剛性,尤其是,其憑借導熱納米涂層對鋼帶表面進行改性,大大提高了其熱傳導性能,實現快速、高效地導熱;以及,其對鋼帶進行了倒圓設計,有利于增大導熱面積,也使得鋼帶的抗彎性得到提高。

  [002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輕質超薄型耐腐蝕鍍鋁鋼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不銹鋼基板層和鍍覆于不銹鋼基板層外表面的鍍鋅層,所述不銹鋼基板層的截面呈矩形結構,其四角部位均進行了相同的倒圓角,所述鍍鋅層鍍覆于不銹鋼基板層的頂面、底面、左側面及右側面;所述鍍鋅層的表面鍍覆有鍍鋁層,該鍍鋁層表面形成有鈍化層,該鈍化層表面涂覆有導熱納米涂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超薄型耐腐蝕鍍鋁鋼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鈍化層皮膜重量為6?10mg/rrL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超薄型耐腐蝕鍍鋁鋼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圓弧段為四分之一圓形弧,所述不銹鋼基板層的整體厚度相當于單一倒圓弧段所占厚度的2?3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超薄型耐腐蝕鍍鋁鋼帶,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基板層的整體厚度為0.2?1mm,所述不銹鋼基板層寬度為100?60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輕質超薄型耐腐蝕鍍鋁鋼帶,包括有不銹鋼基板層和鍍覆于不銹鋼基板層外表面的鍍鋅層,所述不銹鋼基板層的截面呈矩形結構,其四角部位均進行了相同的倒圓角,所述鍍鋅層鍍覆于不銹鋼基板層的頂面、底面、左側面及右側面;所述鍍鋅層的表面鍍覆有鍍鋁層,該鍍鋁層表面形成有鈍化層,該鈍化層表面涂覆有導熱納米涂層;藉此,其在可以做得較薄較輕的前提下,還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剛性,尤其是,其憑借導熱納米涂層對鋼帶表面進行改性,大大提高了其熱傳導性能,實現快速、高效地導熱;以及,其對鋼帶進行了倒圓設計,有利于增大導熱面積,也使得鋼帶的抗彎性得到提高。

  【IPC分類】H05K7/20

  【公開號】CN205266115

  【申請號】CN201521108803

  【發明人】王松, 唐承偉, 劉兵帥, 趙虎, 張東風

  【申請人】東莞市燦煜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9日

  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信息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

  【背景技術】

  [0002]交換機是通訊領域常用的電子產品。交換機中必須使用線路板,交換機在使用過程中線路板會產生熱量,為避免交換機過熱,影響電子元器件的工作,則必須對線路板散熱,對小型交換機來說,安裝散熱風扇,不但會增大交換機的體積,而且增加成本,同時,風扇會產生噪音,也比較容易損壞,會影響到交換機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存在問題而提供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包括交換機外殼和線路板,于所述線路板的上面設置有上導熱膠片,于該上導熱膠片的上面設置有金屬散熱片;于所述線路板的下面設置有下導熱膠片。

  [0005]所述上導熱膠片與線路板膠連接。

  [0006]所述金屬散熱片與上導熱膠片膠連接。

  [0007]所述下導熱膠片與線路板膠連接。

  [0008]所述上導熱膠片為上導熱硅膠片。

  [0009]所述下導熱膠片為下導熱硅膠片。

  [0010]所述金屬散熱片為鋁合金散熱片。

  [0011]所述散熱構件為兩組。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交換機中尤其在小型交換機中,采用本散熱構件為交換機散熱,既可以解決交換機的過熱問題,也可以解決因采用散熱風扇而使交換機體積增大,成本增加,影響廣品壽命等冋題。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示意圖。

  [0014]圖2為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圖1和圖2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圖2所不,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包括交換機外殼I和線路板2,于所述線路板2的上面設置有上導熱膠片3,于該上導熱膠片3的上面設置有金屬散熱片4;于所述線路板2的下面設置有下導熱膠片5。

  [0017]所述上導熱膠片3與線路板2膠連接。

  [0018]所述金屬散熱片4與上導熱膠片3膠連接。

  [0019]所述下導熱膠片5與線路板2膠連接。

  [0020]所述上導熱膠片3為上導熱硅膠片。

  [0021]所述下導熱膠片5為下導熱硅膠片。

  [0022]所述金屬散熱片4為鋁合金散熱片。

  [0023]所述散熱構件為兩組。

  [0024]下導熱膠片5與交換機的外殼I內表面貼合,線路板2產生的熱量一部分通過下導熱膠片5傳遞至外殼I,再散發到空中,下導熱膠片5為一種有一定彈性的物體,當它與交換機的外殼I內面貼合時,可以最大限度的與交換機的外殼I接觸,從而達到最大散熱效率。

  [0025]線路板2產生的熱量一部分通過上導熱膠片3傳遞至金屬散熱片4,散發至交換機內部,再通過交換機外殼I散發至空中。

  [0026]本實用新型設計簡明,結構精巧,實用方便。

  [0027]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依據上述實施例所做的等同置換和推演,均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包括交換機外殼和線路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線路板的上面設置有上導熱膠片,于該上導熱膠片的上面設置有金屬散熱片;于所述線路板的下面設置有下導熱膠片。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導熱膠片與線路板膠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散熱片與上導熱膠片膠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導熱膠片與線路板膠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導熱膠片為上導熱硅膠片。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導熱膠片為下導熱硅膠片。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散熱片為鋁合金散熱片。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構件為兩組。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交換機的散熱構件,包括交換機外殼和線路板,于所述線路板的上面設置有上導熱膠片,于上導熱膠片的上面設置有金屬散熱片,于所述線路板的下面設置有下導熱膠片,下導熱膠片與交換機的外殼內表面貼合;下導熱膠片為有一定彈性的物體,能有效保證下導熱膠片與交換機外殼內表面貼合緊密;線路板產生的熱量一部分通過上導熱膠片傳遞至金屬散熱片再擴散至交換機內部,再通過交換機外殼擴散至空中,一部分熱量通過下導熱膠片傳遞至交換機外殼再擴散至空中;本實用新型尤其適用于小型交換機,可有效避免因安裝散熱風扇而帶來的體積增大,成本增加,容易損壞等問題。

  【IPC分類】H04L12/931, H05K7/20

  【公開號】CN205266116

  【申請號】CN201521111595

  【發明人】藏培翔

  【申請人】東莞市銓智科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9日

  壓縮機電器盒及具有其的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縮機電器盒及具有其的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2]螺桿式水冷冷水機組的螺桿壓縮機的電器盒在名義工況下,出現凝露現象。凝露對電器盒內接線存在電氣安全隱患,也會對壓縮機的金屬件造成腐蝕。由于電器盒內無法黏貼保溫海綿,現有方法是,在電器盒的最低端開孔,排泄凝露水,以減低凝露水造成的危害。但此種情況下電器盒中仍然會有凝露水,從而不能避免電氣安全隱患的發生,也仍然會有金屬腐蝕問題,影響了設備的安全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壓縮機電器盒及具有其的壓縮機。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壓縮機電器盒,包括:盒體,開設有熱源管進口和熱源管出口;熱源管,熱源管的至少部分設置于盒體中并具有穿設入熱源管進口的伸入端和伸出熱源管出口伸出端,以在盒體中形成熱交換區。

  [0005]進一步地,盒體具有與壓縮機的機體相連接的盒體基座,熱源管貼合設置于盒體基座上。

  [0006]進一步地,位于盒體中的至少部分的熱源管貼合設置于盒體基座上。

  [0007]進一步地,壓縮機電器盒具有:多個接線柱,位于盒體內并與盒體基座相連接,熱源管繞設并貼合設置于多個接線柱上以形成熱交換區。

  [0008]進一步地,壓縮機電器盒具有:多個接線柱,位于盒體內并與盒體基座相連接,多個接線柱形成接線柱組,熱源管圍繞接線柱組設置以形成熱交換區,熱源管與接線柱組具有間隔距離。

  [0009]進一步地,接線柱組呈矩形分布,熱源管圍繞接線柱組設置多圈。

  [0010]進一步地,壓縮機電器盒包括:鈑金管架,與盒體基座相連接并與熱源管卡接;固定件,將鈑金管架固定于盒體基座上。

  [0011]進一步地,熱源管為油管。

  [0012]進一步地,油管由銅制成。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壓縮機,包括壓縮機電器盒,壓縮機電器盒為上述的壓縮機電器盒。

  [0014]進一步地,包括:壓縮機機體,具有壓縮機排氣口和壓縮機進油口,壓縮機電器盒與壓縮機機體相連接;油分尚器,油分尚器的入口與壓縮機排氣口相連通,油分尚器的出口與熱源管的入口端相連通,熱源管的出口端與壓縮機的進油口相連通;其中,熱源管為油管,油管中的工質為壓縮機的油分離器分離出的潤滑油。

  [0015]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盒體內設置有熱源管,熱源管的至少部分設置于盒體中并具有穿設入熱源管進口的伸入端和伸出熱源管出口伸出端,以在盒體中形成熱交換區。熱源管在盒體內形成熱交換區,提高電器盒的表面溫度,進而消除凝露問題,從而避免了電氣安全隱患的發生和金屬腐蝕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壓縮機電器盒及具有其的壓縮機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0016]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7]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壓縮機電器盒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壓縮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0020]10、盒體;11、熱源管進口; 12、熱源管出口; 13、盒體基座;20、熱源管;30、接線柱;40、壓縮機電器盒;50、壓縮機機體;51、壓縮機排氣口;52、壓縮機進油口;60、油分離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1]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縮機電器盒。具體地,壓縮機電器盒包括盒體10和熱源管20。其中,盒體10開設有熱源管進口 11和熱源管出口 12,熱源管20的至少部分設置于盒體10中,熱源管20具有穿設入熱源管進口 11的伸入端和伸出熱源管出口 12伸出端,以在盒體1中形成熱交換區。

  [0023]熱源管20在盒體10內形成熱交換區,提高電器盒的表面溫度,進而消除凝露問題,從而避免了電氣安全隱患的發生和金屬腐蝕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壓縮機電器盒及具有其的壓縮機安全可靠。

  [0024]如圖1所示,盒體10具有與壓縮機的機體相連接的盒體基座13,為了提高導熱性,將熱源管20貼合設置于盒體基座13上。

  [0025]其中,盒體基座13可以是形成盒體10的一個壁。

  [0026]優選地,位于盒體10中的至少部分的熱源管20貼合設置于盒體基座13上。熱源管20可以全部位于盒體10中,也可以部分位于盒體10中。位于盒體10中的熱源管20可以全部貼合設置在盒體基座13上,也可以部分貼合設置在盒體基座13上。

  [0027]壓縮機電器盒具有多個接線柱30,位于盒體10內并與盒體基座13相連接。位于盒體10中的熱源管20與壓縮機電器盒的接線柱30之間的設置關系,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兩種實施例:

  [0028]一種實施例為,壓縮機電器盒具有多個接線柱30,多個接線柱30位于盒體10內并與盒體基座13相連接,熱源管20繞設并貼合設置于多個接線柱30上以形成熱交換區。

  [0029]另一種實施例為,壓縮機電器盒具有多個接線柱30,多個接線柱30位于盒體10內并與盒體基座13相連接。多個接線柱30形成接線柱組,熱源管20圍繞接線柱組設置以形成熱交換區,熱源管20與接線柱組具有間隔距離。如圖1所示,熱源管20圍繞在接線柱組的外周且與接線柱組具有距離。便于熱源管20傳遞熱量,也便于更換和維修熱源管20。

  [0030]進而地,接線柱組呈矩形分布,熱源管20圍繞接線柱組設置多圈。

  [0031]壓縮機電器盒包括鈑金管架(圖

  中未示出)和固定件(圖中未示出),鈑金管架與盒體基座13相連接并與熱源管20卡接,固定件將鈑金管架固定于盒體基座13上。鈑金管架用于壓住熱源管20,固定件用于將鈑金管架固定在盒體基座13上。

  [0032]優選地,熱源管20為油管,油管由銅制成。當物體的溫度低于濕空氣的露點溫度時,物體表面就會出現凝露現象。解決凝露現象,方法之一是提高物體表面的溫度。因此,在壓縮機電器盒的引入高溫潤滑油,以抵消吸氣端的低溫傳熱,進而提高其表面溫度,消除凝露問題。

  [0033]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壓縮機。壓縮機包括壓縮機電器盒40,壓縮機電器盒40為上述實施例中的壓縮機電器盒。

  [0034]具體地,壓縮機包括壓縮機機體50和油分離器60。壓縮機機體50具有壓縮機排氣口 51和壓縮機進油口 52,壓縮機電器盒40與壓縮機機體50相連接。油分離器60的入口與壓縮機排氣口 51相連通,油分離器60的出口與熱源管20的入口端相連通,熱源管20的出口端與壓縮機進油口52相連通。其中,熱源管20油管中的工質為壓縮機的油分離器分離出的潤滑油為油管。從油分離器60的儲油槽來的高溫高壓潤滑油,經過熱源管20即銅管,進入壓縮機電器盒內,貼著電器盒的底部即貼著盒體基座13盤繞,形成熱交換影響區,抵消吸氣端的低溫傳熱,提高電器盒底部的表面溫度,進而還能提高整個電器盒的表面溫度,再回到壓縮機進油口 52 (壓縮機吸入終了段)。

  [0035]特別地,本實用新型可以應用在螺桿壓縮機中,利用螺桿式冷水水冷機組現有的回油系統,通過增加銅管即熱源管20,在壓縮機電器盒的盒體10內形成熱交換影響區,提高電器盒的溫度,進而消除凝露問題,從而消除電氣安全隱患和金屬腐蝕問題。在螺桿壓縮機的電器盒中引入高溫潤滑油,以抵消吸氣端的低溫傳熱,進而提高其表面溫度,消除凝露問題。

  [0036]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0037]熱源管20在盒體10內形成熱交換區,提高電器盒的表面溫度,進而消除凝露問題,從而避免了電氣安全隱患的發生和金屬腐蝕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壓縮機電器盒及具有其的壓縮機安全可靠。

  [003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壓縮機電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體(10),開設有熱源管進口( 11)和熱源管出口( 12); 熱源管(20),所述熱源管(20)的至少部分設置于所述盒體(10)中并具有穿設入所述熱源管進口(11)的伸入端和伸出所述熱源管出口(12)伸出端,以在所述盒體(10)中形成熱交換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機電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10)具有與所述壓縮機的機體相連接的盒體基座(13),所述熱源管(20)貼合設置于所述盒體基座(13)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縮機電器盒,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盒體(10)中的至少部分的所述熱源管(20)貼合設置于所述盒體基座(13)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縮機電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電器盒具有: 多個接線柱(30),位于所述盒體(10)內并與所述盒體基座(13)相連接,所述熱源管(20)繞設并貼合設置于多個所述接線柱(30)上以形成所述熱交換區。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縮機電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電器盒具有: 多個接線柱(30),位于所述盒體(10)內并與所述盒體基座(13)相連接,所述多個接線柱(30)形成接線柱組,所述熱源管(20)圍繞所述接線柱組設置以形成所述熱交換區,所述熱源管(20)與所述接線柱組具有間隔距離。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壓縮機電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柱組呈矩形分布,所述熱源管(20)圍繞所述接線柱組設置多圈。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縮機電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機電器盒包括: 鈑金管架,與所述盒體基座(13)相連接并與所述熱源管(20)卡接; 固定件,將所述鈑金管架固定于所述盒體基座(13)上。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機電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源管(20)為油管。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壓縮機電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由銅制成。10.—種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壓縮機電器盒(40),所述壓縮機電器盒(40)為權利要求I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壓縮機電器盒。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壓縮機機體(50),具有壓縮機排氣口(51)和壓縮機進油口(52),所述壓縮機電器盒(40)與所述壓縮機機體(50)相連接; 油分離器(60),所述油分離器(60)的入口與所述壓縮機排氣口(51)相連通,所述油分離器(60)的出口與所述熱源管(20)的入口端相連通,所述熱源管(20)的出口端與所述壓縮機進油口(52)相連通; 其中,所述熱源管(20)為油管,所述油管中的工質為壓縮機的油分離器分離出的潤滑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縮機電器盒及具有其的壓縮機。壓縮機電器盒,包括:盒體,開設有熱源管進口和熱源管出口;熱源管,熱源管的至少部分設置于盒體中并具有穿設入熱源管進口的伸入端和伸出熱源管出口伸出端,以在盒體中形成熱交換區。熱源管在盒體內形成熱交換區,提高電器盒的表面溫度,進而消除凝露問題,從而避免了電氣安全隱患的發生和金屬腐蝕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壓縮機電器盒及具有其的壓縮機安全可靠。

  【IPC分類】H05K7/20, F04C29/00

  【公開號】CN205266117

  【申請號】CN201521116806

  【發明人】吳宏擇, 龍忠鏗, 劉華, 李瑩, 羅熾亮, 張丙, 陳耿松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