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鋼筋連軋用的軋輥組件及廢舊鋼筋連軋裝置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專利名稱:一種廢舊鋼筋連軋用的軋輥組件及廢舊鋼筋連軋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廢舊鋼筋冷軋后重新利用的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廢舊鋼筋連軋用的軋輥組件及廢舊鋼筋連軋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發展,很多房屋被拆遷,拆遷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廢舊鋼筋,這些廢舊鋼筋一般都被當作廢品收購,回收后進行二次利用,其中有一種二次利用的方法就是將拆遷下來的廢舊鋼筋送入冷拔機進行軋制處理,其工藝過程為(I)先將廢舊鋼筋的一端進行矯直,同時將該端頭部磨細;(2)將頭部磨細的廢舊鋼筋送入冷拔機進行冷拔絲處理,得到直徑稍小的鋼筋。上述冷拔絲的方法是回收廢舊鋼筋的常用方法,但是送入冷拔機之前需要對頭部進行磨細,其加工效率低下,且工序復雜,導致生產加工成本高。此外,鋼 廠生產鋼筋過程中對鋼筋需進行切頭處理,切頭處理會產生大量的f 2m長的廢棄鋼筋切頭,這些鋼筋切頭一般作為廢鋼回爐,增加了其生產成本。所以,上述的廢舊鋼筋如何被高效率、低成本的重新加工利用,是一個技術難題。已有公開的專利技術試著解決這個問題,如中國專利號ZL201020110595. 3,授權公告日為2010年10月20日,發明創造名稱為多工位廢舊鋼筋自動連軋機,該申請案包括一級對開式菱形導向管、一級對軋輥裝置、二級對開式方形導向管、一級對軋輥裝置、三級對開式菱形導向管、三級對軋輥裝置、四級對開式方形導向管、四級對軋輥裝置、五級對開式菱形導向管、五級對軋輥裝置、六級劉開式方形導向管、六級劉軋輥裝置、七級對開式菱形導向管、七級對軋輥裝置、八級對開式方形導向管、八級對軋輥裝置、九級對開式菱形導向管、九級對軋輥裝置、十級對開式方形導向管、十級對軋輥裝置和多級鏈條。該申請案采用十級對軋輥裝置,其工序繁瑣復雜,生產加工成本仍舊很高,且每對軋輥的輥軸兩端均采用龍門式的支撐座,使得軋輥更換極其不便。此外,中國專利號ZL 201120412449. 0,授權公告日為2012年5月30日,發明創造名稱為廢舊鋼筋頭部拉直機,該申請案包括動力機構、牽引壓輥機構和導位機構,牽引壓輥機構包括上軸和下軸,下軸的一端通過聯軸器與動力機構的輸出軸相連接,下軸的另一端固連有螺旋輥輪,下軸與上軸通過齒輪嚙合實現傳動,上軸中與下輥輪相對應的一端固連有光輥輪;導位機構中第二導位撥叉固連于機座上,該第二導位撥叉上設有“一”字型開槽,第一導位撥叉與機座構成鉸鏈連接,該第一導位撥叉可繞固定端轉動,其上也設有“一”字型開槽,該“一”字型開槽與第二導位撥叉上的開槽相交錯。該申請案雖然能夠將廢舊鋼筋的一端矯直,但是鋼筋的內部性能在矯直過程中被嚴重破壞,導致矯直后的鋼筋硬度大、韌性小,鋼筋的表面有裂紋,鋼筋易斷,不利于鋼筋的后續重新利用。綜上所述,對于廢舊鋼筋的重新利用,需要盡量保持處理后鋼筋的綜合性能,以便于后續的使用,且廢舊鋼筋處理的效率需要提高,以降低加工處理成本。
發明內容[0006]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廢舊鋼筋軋制處理的效率低,且軋制過程對鋼筋的性能損壞大的不足,提供一種廢舊鋼筋連軋用的軋輥組件及廢舊鋼筋連軋裝置,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可以實現對廢舊鋼筋無損傷的軋制,且效率高。技術方案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用的軋輥組件,軋輥組件包括三組軋輥,每組軋輥由輥面形狀相同的兩個軋輥組成,其中,第一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菱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由連續的第一直線段、第一圓弧段和第二直線段組成;第二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橢圓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為圓弧形;第三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圓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由連續的第三直線段、第二圓弧段和第四直線段 組成。本實用新型中的三組軋輥,其輥面連接處的形狀依次設計為菱形結構、橢圓形結構和圓形結構,使得廢舊鋼筋在連軋過程中,鋼筋的截面形狀先軋制為菱形結構,再軋制為橢圓形結構,最后軋制為圓形結構,保證了廢舊鋼筋在軋制過程中性能不受損壞,且表面無裂紋。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第一組軋輥中同一軋輥上的第一直線段和第二直線段的夾角為112 116°,其第一圓弧段的圓弧角α為68飛4°。本實用新型中第一直線段和第二直線段的夾角為112 116°,使得第一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菱形結構,且輥面凹槽底部為圓弧過渡,這種形狀能夠保證廢舊鋼筋在經過第一組軋輥軋制后,保持鋼筋原有的性能,其內部結構不被破壞,且滿足第二組軋輥的軋制需求。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第三組軋輥中每個軋輥上的第二圓弧段的圓弧角β為116 124°。本實用新型中第三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圓形結構,每一個軋輥的輥面凹處的兩側段分別設置有第三直線段和第四直線段,兩個軋輥上對應位置的第三直線段形成一個微小的開口狀,同樣,兩個軋輥上對應位置的第四直線段也形成一個微小的開口狀,兩個開口狀的設置保證了鋼筋在經過第三組軋輥時不粘輥,達到順利出料的作用,且保證了軋制后鋼筋的圓度。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軋輥組件還包括第四組軋輥、第五組軋輥和第六組軋輥,其中,第四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菱形結構,第五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橢圓形結構,第六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圓形結構。本實用新型中第四組軋輥的輥面形狀同第一組軋輥,第五組軋輥的輥面形狀同第二組軋輥,第六組軋輥的輥面形狀同第三組軋輥,第四、五、六組軋輥的設置是為了將經過第一、二、三組軋輥連軋后的鋼筋進一步軋制為橫截面小一個規格的鋼筋。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裝置,包括一軋輥組件,所述的軋輥組件包括三組軋輥,每組軋輥由輥面形狀相同的兩個軋輥組成,其中,第一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菱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由連續的第一直線段、第一圓弧段和第二直線段組成;第二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橢圓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為圓弧形;第三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圓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由連續的第三直線段、第二圓弧段和第四直線段組成;一動力機構,所述的動力機構帶動軋輥組件運動。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還包括輥軸固定機構,所述的輥軸固定機構包括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彈簧和螺釘,其中,所述的第二軸承座固定于輥軸固定機構的外框內部,用于支撐一組軋輥中一個軋輥軸的一端;所述的第一軸承座位于輥軸固定機構的外框內部,第一軸承座的下部設有彈簧,第一軸承座的上部設有穿過輥軸固定機構外框的螺釘,第一軸承座用于支撐一組軋輥中另一個軋輥軸的一端。本實用新型中的每組軋輥,其輥軸一端是與動力軸相連,且該輥軸一端固連于連軋裝置的基座上,輥軸另一端通過棍軸固定機構予以固定,一方面是為了固定棍軸,使得兩軋棍間的棍縫不變,以保證加工精度;另一方面是為了方便更換軋輥,以提高工作效率。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還包括第一導位體和第二導位體,所述的第一導位體位于第一組軋輥與第二組軋輥之間,該第一導位體的空腔截面形狀整體呈菱形結構;所述的第二導位體位于第二組軋輥與第三組軋輥之間,該第二導位體的空腔截面形狀整體呈橢圓形結構,上述的第一導位體和第二導位體的出口端設有耐磨合金鑲塊。本實用 新型中的第一導位體的空腔截面形狀同第一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結構,第二導位體的空腔截面形狀同第二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結構,且在第一導位體和第二導位體出口端設有耐磨 合金鑲塊,以提高第一導位體和第二導位體的使用壽命。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動力機構采用齒輪傳動,其第一組軋輥、第二組軋輥和第三組軋輥中各有一個輥軸與主動軸之間通過齒輪傳動。本實用新型的動力機構采用齒輪傳動,保證了三組軋輥的傳動同步性,使得軋制過程中不會出現堆鋼或者鋼筋拉斷的情況。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還包括進料口和調直輪組,所述的進料口位于第一組軋輥的前部,所述的調直輪組位于第三組軋輥的后部,該調直輪組包括上排調直輪和下排調直輪,該上排調直輪和下排調直輪分布于鋼筋垂直方向的上下兩側,上下兩排調直輪的位置交錯設置,上下兩排調直輪的外圓周上設置有圓弧形凹槽。有益效果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的公知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用的軋輥組件,由于軋輥組件的輥面結構設計,使得廢舊鋼筋的內部結構在軋制過程中沒有被破壞,軋制后的鋼筋表面無裂紋,綜合力學性能好,且增強了鋼筋的表面強度,韌性好,便于后續加工二次利用;(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裝置,處理前不需要對廢舊鋼筋進行磨頭處理,軋制效率高,每臺設備每八小時可處理I. 5噸廢舊鋼筋,相比冷拔機每臺設備每八小時處理O. 6噸廢舊鋼筋,其效率提高了 I. 5倍,大大節省了人工,使得廢舊鋼筋的加工處理成本大大降低;(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裝置,其軋輥輥軸的安裝形式采用的是懸臂式,并通過輥軸固定機構對輥軸予以固定,使得更換一組軋輥的時間僅需1(Γ20分鐘,大大節省了更換軋輥的時間,提供了工作效率。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組軋輥的輥面局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組軋輥的輥面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三組軋輥的輥面局部結構示意圖;[0027]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輥軸固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不意圖中的標號說明1、第一組軋棍;101、第一直線段;102、第一圓弧段;103、第二直線段;2、第二組軋輥;3、第三組軋輥;301、第三直線段;302、第二圓弧段;303、第四直線段;4、第一導位體;5、第二導位體;6、調直輪組;7、鋼筋;8、進料口 ;9、輥軸固定機構;901、第一軸承座;902、第二軸承座;903、彈簧;904、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實施例I如圖4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裝置,包括進料口 8、第一組軋輥I、第一導位體4、第二組軋輥2、第二導位體5、第三組軋輥3、調直輪組6和輥軸固定機構9等組成,圖4和圖5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裝置的主視和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進料口 8位于第一組軋輥I的前部,調直輪組6位于第三組軋輥3的后部,該調直輪組6包括上排調直輪和下排調直輪,該上排調直輪和下排調直輪分布于鋼筋7垂直方向的上下兩側,上下兩排調直輪的位置交錯設置,上下兩排調直輪的外圓周上設置有圓弧形凹槽,調直輪組6用于將軋制后的鋼筋7調直,并將鋼筋7牽引出料。本實施例的軋輥組件包括三組軋輥,每組軋輥由輥面形狀相同的兩個軋輥組成,其中,第一組軋輥I的局部結構如圖I所示,該第一組軋輥I為水平設置,即其輥軸為水平設置的,第一組軋輥I包括一上輥和一下輥,第一組軋輥I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菱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由連續的第一直線段101、第一圓弧段102和第二直線段103組成,本實用新型中第一組軋輥I中同一軋輥上的第一直線段101和第二直線段103的夾角為112 116°,其第一圓弧段102的圓弧角α為68 64°,該第一圓弧段102是作為第一直線段101和第二直線段103的圓弧過渡使用的,本實施例中優選第一直線段101和第二直線段103的夾角為113°,其第一圓弧段102的圓弧角α為67°。第二組軋輥2的局部結構如圖2所示,該第二組軋輥2為豎直設置,即其輥軸為豎直設置的,第二組軋輥2包括一左輥和一右輥,第二組軋輥2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橢圓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為圓弧形。第三組軋輥3的局部結構如圖3所示,該第三組軋輥3為水平設置,即其輥軸為水平設置的,第三組軋輥3也包括一上輥和一下輥,第三組軋輥3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圓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由連續的第三直線段301、第二圓弧段302和第四直線段303組成,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組軋輥3中每個軋輥上的第二圓弧段302的圓弧角β為116 124°,本實施例中優選第二圓弧段302的圓弧角β為120°,兩個軋輥上對應位置的第三直線段301形成一個微小的開口狀,同樣,兩個軋輥上對應位置的第四直線段303也形成一個微小的開口狀,以方便鋼筋7順利出料,有效避免了粘輥的現象發生。本實施例中的第一導位體4位于第一組軋輥I與第二組軋輥2之間,該第一導位體4的空腔截面形狀整體呈菱形結構;第二導位體5位于第二組軋輥2與第三組軋輥3之間,該第二導位體5的空腔截面形狀整體呈橢圓形結構,上述的第一導位體4和第二導位體5的出口端設有耐磨合金鑲塊。[0036]本實施例的第一組軋輥I、第二組軋輥2的輥軸一端固連于連軋裝置的基座上,輥軸另一端通過棍軸固定機構9予以固定,棍軸固定機構9的結構如圖6所示,該棍軸固定機構9包括第一軸承座901、第二軸承座902、彈簧903和螺釘904,其中,所述的第二軸承座902固定于棍軸固定機構9的外框內部,用于支撐一組軋棍中一個軋棍軸的一端;所述的第一軸承座901位于輥軸固定機構9的外框內部,第一軸承座901的下部設有彈簧903,第一軸承座901的上部設有穿過輥軸固定機構9外框的螺釘904,第一軸承座901用于支撐一組軋輥中另一個軋輥軸的一端,通過旋轉螺釘904,可以達到調整兩軋輥的輥縫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動力機構采用齒輪傳動,動力機構帶動軋輥組 件運動,其第一組軋輥I、第二組軋輥2和第三組軋輥3中各有一個輥軸與主動軸之間通過齒輪傳動,其中第二組軋輥2中的一根輥軸與主動軸之間通過蝸輪蝸桿實現傳動,同一組軋輥中的主動輥軸帶動從動棍軸轉動。使用時,將鋼筋7從進料口 8進入連軋裝置,依次通過第一組軋輥I、第一導位體
4、第二組軋輥2、第二導位體5、第三組軋輥3,最后通過調直輪組6予以調直且出料,整個連軋過程中對鋼筋7的內部結構沒有破壞,且增強了鋼筋7的表面強度,韌性好,便于后續加工二次利用。實施例2本實施例的基本機構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在第三組軋輥3后還設置有第四組軋輥、第五組軋輥和第六組軋輥,其中,第四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菱形結構,第五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橢圓形結構,第六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圓形結構。第四、五、六組軋輥的設置是為了將經過第一組軋輥I、第二組軋輥2、第三組軋輥3連軋后的鋼筋7進一步軋制為橫截面小一個規格的鋼筋7。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廢舊鋼筋連軋用的軋輥組件,其特征在于軋輥組件包括三組軋輥,每組軋輥由輥面形狀相同的兩個軋輥組成,其中,第一組軋輥(I)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菱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由連續的第一直線段(101 )、第一圓弧段(102)和第二直線段(103)組成;第二組軋輥(2)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橢圓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為圓弧形;第三組軋輥(3)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 圓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由連續的第三直線段(301)、第二圓弧段(302)和第四直線段(303)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用的軋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組軋輥(I)中同一軋輥上的第一直線段(101)和第二直線段(103)的夾角為112 116°,其第一圓弧段(102)的圓弧角α為68 64°。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用的軋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組軋輥(3)中每個軋輥上的第二圓弧段(302)的圓弧角β為116 12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用的軋輥組件,其特征在于軋輥組件還包括第四組軋輥、第五組軋輥和第六組軋輥,其中,第四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菱形結構,第五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橢圓形結構,第六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圓形結構。
5.一種廢舊鋼筋連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軋輥組件,所述的軋輥組件包括三組軋輥,每組軋輥由輥面形狀相同的兩個軋輥組成,其中,第一組軋輥(I)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菱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由連續的第一直線段(101)、第一圓弧段(102)和第二直線段(103)組成;第二組軋輥(2)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橢圓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為圓弧形;第三組軋輥(3)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圓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由連續的第三直線段(301)、第二圓弧段(302)和第四直線段(303)組成; 一動力機構,所述的動力機構帶動軋輥組件運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輥軸固定機構(9 ),所述的輥軸固定機構(9 )包括第一軸承座(901)、第二軸承座(902 )、彈簧(903 )和螺釘(904),其中,所述的第二軸承座(902)固定于輥軸固定機構(9)的外框內部,用于支撐一組軋輥中一個軋輥軸的一端;所述的第一軸承座(901)位于輥軸固定機構(9)的外框內部,第一軸承座(901)的下部設有彈簧(903),第一軸承座(901)的上部設有穿過輥軸固定機構(9)外框的螺釘(904),第一軸承座(901)用于支撐一組軋輥中另一個軋輥軸的一端。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導位體(4)和第二導位體(5),所述的第一導位體(4)位于第一組軋輥(I)與第二組軋輥(2)之間,該第一導位體(4)的空腔截面形狀整體呈菱形結構;所述的第二導位體(5)位于第二組軋輥(2)與第三組軋輥(3)之間,該第二導位體(5)的空腔截面形狀整體呈橢圓形結構,上述的第一導位體(4)和第二導位體(5)的出口端設有耐磨合金鑲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機構采用齒輪傳動,其第一組軋輥(I)、第二組軋輥(2)和第三組軋輥(3)中各有一個輥軸與主動軸之間通過齒輪傳動。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廢舊鋼筋連軋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進料口(8)和調直輪組(6 ),所述的進料口( 8 )位于第一組軋輥(I)的前部,所述的調直輪組(6 )位于第三組軋輥(3)的后部,該調直輪組(6)包括上排調直輪和下排調直輪,該上排調直輪和下排調直 輪分布于鋼筋(7 )垂直方向的上下兩側,上下兩排調直輪的位置交錯設置,上下兩排調直輪的外圓周上設置有圓弧形凹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廢舊鋼筋連軋用的軋輥組件及廢舊鋼筋連軋裝置,屬于廢舊鋼筋冷軋設備領域。本實用新型的軋輥組件包括三組軋輥,每組軋輥由輥面形狀相同的兩個軋輥組成,其中,第一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菱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由連續的第一直線段、第一圓弧段和第二直線段組成;第二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橢圓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為圓弧形;第三組軋輥的輥面連接處整體呈圓形結構,其兩輥面的凹面形狀均由連續的第三直線段、第二圓弧段和第四直線段組成。本實用新型的廢舊鋼筋連軋裝置包括上述軋輥組件。本實用新型連軋后的鋼筋內部結構沒有被破壞,軋制后鋼筋表面質量高,韌性好,且加工效率高,生產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B21B27/02GK202667249SQ201220391788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9日
發明者張善保 申請人:張善保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