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博主:adminadmin 2022-10-21 01:10:01 條評論
摘要:一種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0001]本發明涉及機械拋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0002]【背景技術】[0003]隨著化工產業的發展,作為化工原料、產品儲存容器的不銹...

  一種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的制作方法

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機械拋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

  [0002]

  【背景技術】

  [0003]隨著化工產業的發展,作為化工原料、產品儲存容器的不銹鋼立式儲罐得到廣泛應用。由于許多化工原料及產品的特殊性,對不銹鋼儲罐內壁的粗糙度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所以必須對儲罐內壁進行拋光處理。拋光作為一種表面處理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與化工、藥品、食品等領域的大型容器及管線的內壁處理中。

  [0004]機械拋光是使用拋光輪在不銹鋼表面做高速旋轉,并施加以一定的壓力,導致不銹鋼表面因摩擦作用而產生高溫,使被拋光表面形成一層“加工變質層”。最終能達到如下效果:1.去掉板材表面的毛刺、銹蝕、孔眼、劃傷、焊瘤、焊渣、焊縫波,以提高表面平整度:2.減少表面粗糙度,是不銹鋼表面光潔,防止物料粘壁;3.通過去除雜質和改變表面介質性能,從而增強不銹鋼表面抗腐蝕的能力。

  [0005]合理的拋光工藝能縮短工期、降低施工難度、保證施工質量,現有的拋光工藝有待改善。

  [0006]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該工藝簡單、合理,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降低生產成本。

  [0008]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它包括如下幾個步驟:

  O粗拋:采用60#~100#的金剛砂輪對工件表面進行磨削、磨光或研磨,用來出去表面的毛刺、劃痕、銹痕、氧化皮、焊道余高、焊瘤、焊渣等,去除表面氧化層,露出金屬光澤即可;

  2)細拋:采用80#的金剛砂輪和千葉輪對經過粗拋的表面進一步加工,出去粗拋時留下的劃痕,產生平滑至中等光亮的表面;

  3)精拋:采用涂有拋光膏的240#~320#纖維輪和布輪對不銹鋼儲罐表面進行拋光,進一步降低不銹鋼表面的粗糙度,達到微觀平整的目的;

  4)拋光檢測:采用中心線平均值法進行檢測,檢測時將粗糙度檢測儀在不銹鋼儲罐表面進行橫向移動,記錄峰谷變化幅度。

  [0009]所述步驟2)中,細拋時金剛砂輪和千葉輪的線速度為13~30m/s。

  [0010]所述步驟3)中,精拋時纖維輪和布輪沿同一方向做往復運動。

  [0011]所述步驟3)中,精拋時纖維輪和布輪的線速度為30~35m/s。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工藝簡便,施工設備簡單,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降低生產成本。

  [0013]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工藝流程圖。

  [0015]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17]如圖1所示,一種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它包括如下幾個步驟:

  O粗拋:采用60#~100#的金剛砂輪對工件表面進行磨削、磨光或研磨,用來出去表面的毛刺、劃痕、銹痕、氧化皮、焊道余高、焊瘤、焊渣等,去除表面氧化層,露出金屬光澤即可;

  2)細拋:采用80#的金剛砂輪和千葉輪對經過粗拋的表面進一步加工,出去粗拋時留下的劃痕,產生平滑至中等光亮的表面;

  3)精拋:采用涂有拋光膏的240#~320#纖維輪和布輪對不銹鋼儲罐表面進行拋光,進一步降低不銹鋼表面的粗糙度,達到微觀平整的目的;

  4)拋光檢測:采用中心線平均值法進行檢測,檢測時將粗糙度檢測儀在不銹鋼儲罐表面進行橫向移動,記錄峰谷變化幅度。

  [0018]所述步驟2)中,細拋時金剛砂輪和千葉輪的線速度為13~30m/s。

  [0019]所述步驟3)中,精拋時纖維輪和布輪沿同一方向做往復運動。

  [0020]所述步驟3)中,精拋時纖維輪和布輪的線速度為30~35m/s。

  [0021]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幾個步驟: 1)粗拋:采用60#~100#的金剛砂輪對工件表面進行磨削、磨光或研磨,用來出去表面的毛刺、劃痕、銹痕、氧化皮、焊道余高、焊瘤、焊渣等,去除表面氧化層,露出金屬光澤即可; 2)細拋:采用80#的金剛砂輪和千葉輪對經過粗拋的表面進一步加工,出去粗拋時留下的劃痕,產生平滑至中等光亮的表面; 3)精拋:采用涂有拋光膏的240#~320#纖維輪和布輪對不銹鋼儲罐表面進行拋光,進一步降低不銹鋼表面的粗糙度,達到微觀平整的目的; 4)拋光檢測:采用中心線平均值法進行檢測,檢測時將粗糙度檢測儀在不銹鋼儲罐表面進行橫向移動,記錄峰谷變化幅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細拋時金剛砂輪和千葉輪的線速度為13~30m/s。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精拋時纖維輪和布輪沿同一方向做往復運動。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精拋時纖維輪和布輪的線速度為30~35m/s。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不銹鋼儲罐內壁機械拋光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粗拋:采60#~100#的金剛砂輪對工件表面進行磨削、磨光或研磨,用來出去表面的毛刺、劃痕、銹痕、氧化皮、焊道余高、焊瘤、焊渣等,去除表面氧化層;2)細拋:采用80#的金剛砂輪和千葉輪對經過粗拋的表面進一步加工,出去粗拋時留下的劃痕,產生平滑至中等光亮的表面;3)精拋:采用涂有拋光膏的240#~320#纖維輪和布輪對不銹鋼儲罐表面進行拋光,進一步降低不銹鋼表面的粗糙度,達到微觀平整的目的;4)拋光檢測:采用中心線平均值法進行檢測,檢測時將粗糙度檢測儀在不銹鋼儲罐表面進行橫向移動,記錄峰谷變化幅度。本發明工藝簡單、合理,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性能穩定。

  【IPC分類】B24B29/02, B24B9/04

  【公開號】CN105081941

  【申請號】CN201510478843

  【發明人】余善俊

  【申請人】合肥鑫藝達拋光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8月7日

  碳石墨產品除塵加工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碳石墨加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碳石墨產品除塵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碳石墨是機械密封行業適用范圍最廣的磨擦副組對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潤滑性能,摩擦系數低、耐腐蝕性良好、導熱性好、線膨脹系數低、組對性能及耐溫性能好等優良特點。傳統的碳石墨加工都是在無塵車間進行,但在碳石墨產品運送和加工中還是難免會有灰塵被沾粘到碳石墨產品上,而傳統加工時不會對碳石墨上的灰塵進行集中處理,使得產品合格率降低,還有引用一些使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碳石墨產品除塵加工裝置,能夠對碳石墨產品進行很好的除塵拋光處理,使得加工完成的碳石墨產品表面光滑不會沾染灰塵。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碳石墨產品除塵加工裝置,包括機架、除塵裝置和拋光切削機,所述除塵裝置與所述拋光切削機固定安裝于所述機架上,所述除塵裝置上設有除塵管道,所述除塵管道上端與下端管體上開設有多個通氣孔,所述除塵管道上端導入設有排氣噴嘴,所述除塵管道下端導入設有吸塵嘴,所述拋光切削機與所述除塵裝置連接,所述拋光切削機上下端設有切削刀盤具,所述拋光切削機后端還設有鼓風機裝置。

  [0005]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除塵裝置前端還設有一沖頂裝置,所述沖頂裝置后端固定安裝設有頂桿,所述頂桿對應所述除塵管道管口設置。

  [0006]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排氣噴嘴與所述吸塵嘴均正對所述除塵管道的通氣孔擺放設置。

  [0007]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鼓風機裝置固定于所述機架后端,所述鼓風機裝置的鼓風槳葉正對應于所述拋光切削機后端出料口上。

  [0008]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拋光切削機出料口下端設有一集料箱。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能夠對碳石墨產品進行很好的除塵拋光處理,使得加工完成的碳石墨產品表面光滑不會沾染灰塵,進而使用上不會造成一些安全隱患,提高生產合格率。

  【附圖說明】

  [001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發明碳石墨產品除塵加工裝置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機架;2、除塵裝置;3、拋光切削機;4、除塵管道;5、通氣孔;6、排氣噴嘴;7、吸塵嘴;8、切削刀盤具;9、鼓風機裝置;10、沖頂裝置;11、頂桿;12、集料箱。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2]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碳石墨產品除塵加工裝置,包括機架1、除塵裝置2和拋光切削機3,所述除塵裝置2與所述拋光切削機3固定安裝于所述機架I上,所述除塵裝置2上設有除塵管道4,所述除塵管道4上端與下端管體上開設有多個通氣孔5,所述除塵管道4上端導入設有排氣噴嘴6,所述除塵管道4下端導入設有吸塵嘴7,所述拋光切削機3與所述除塵裝置2連接,所述拋光切削機3上下端設有切削刀盤具8,所述拋光切削機3后端還設有鼓風機裝置9。

  [0013]另外,所述除塵裝置2前端還設有一沖頂裝置10,所述沖頂裝置10后端固定安裝設有頂桿11,所述頂桿11對應所述除塵管道管口設置。

  [0014]另外,所述排氣噴嘴6與所述吸塵嘴7均正對所述除塵管道2的通氣孔擺放設置。

  [0015]另外,所述鼓風機裝置9固定于所述機架I后端,所述鼓風機裝置9的鼓風槳葉正對應于所述拋光切削機3后端出料口上。

  [0016]另外,所述拋光切削機3出料口下端設有一集料箱12。

  [0017]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將除塵裝置2與拋光切削機3固定安裝于機架I上,除塵裝置2上設有除塵管道4,除塵裝置2前端還設有一沖頂裝置10,沖頂裝置10后端固定安裝設有頂桿11,頂桿11對應除塵管道管口設置,除塵管道4上端與下端管體上開設有多個通氣孔5,除塵管道4上端導入設有排氣噴嘴6,除塵管道4下端導入設有吸塵嘴7,排氣噴嘴6與吸塵嘴7均正對除塵管道2的通氣孔擺放設置,拋光切削機3與除塵裝置2連接,拋光切削機3上下端設有切削刀盤具8,拋光切削機3后端還設有鼓風機裝置9,鼓風機裝置9固定于機架I后端,鼓風機裝置9的鼓風槳葉正對應于拋光切削機3后端出料口上,拋光切削機3出料口下端還設有一集料箱12,加工時首先通過沖頂裝置10后端的頂桿11將碳石墨產品壓入除塵管道4內,然后除塵管道4上端的排氣噴嘴6對碳石墨產品吹氣,將灰塵從碳石墨產品上吹出來通過除塵管道4下端的吸塵嘴7吸附掉,接著碳石墨產品被壓入與除塵裝置2連接的拋光切削機3上進行切削拋光,最后被頂出拋光切削機3后投入下端的集料箱12內。

  [001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碳石墨產品除塵加工裝置,包括機架、除塵裝置和拋光切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裝置與所述拋光切削機固定安裝于所述機架上,所述除塵裝置上設有除塵管道,所述除塵管道上端與下端管體上開設有多個通氣孔,所述除塵管道上端導入設有排氣噴嘴,所述除塵管道下端導入設有吸塵嘴,所述拋光切削機與所述除塵裝置連接,所述拋光切削機上下端設有切削刀盤具,所述拋光切削機后端還設有鼓風機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石墨產品除塵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裝置前端還設有一沖頂裝置,所述沖頂裝置后端固定安裝設有頂桿,所述頂桿對應所述除塵管道管口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石墨產品除塵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噴嘴與所述吸塵嘴均正對所述除塵管道的通氣孔擺放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石墨產品除塵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風機裝置固定于所述機架后端,所述鼓風機裝置的鼓風槳葉正對應于所述拋光切削機后端出料口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石墨產品除塵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切削機出料口下端設有一集料箱。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石墨產品除塵加工裝置,包括機架、除塵裝置和拋光切削機,所述除塵裝置與所述拋光切削機固定安裝于所述機架上,所述除塵裝置上設有除塵管道,所述除塵管道上端與下端管體上開設有多個通氣孔,所述除塵管道上端導入設有排氣噴嘴,所述除塵管道下端導入設有吸塵嘴,所述拋光切削機與所述除塵裝置連接,所述拋光切削機上下端設有切削刀盤具,所述拋光切削機后端還設有鼓風機裝置。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能夠對碳石墨產品進行很好的除塵拋光處理,使得加工完成的碳石墨產品表面光滑不會沾染灰塵,進而使用上不會造成一些安全隱患,提高生產合格率。

  【IPC分類】B28D7/02, B24B29/02, B24B55/06, B28D1/00

  【公開號】CN105081942

  【申請號】CN201510511151

  【發明人】吳強

  【申請人】無錫中強電碳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0日

  一種多孔珠拋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日常玩具領域,具體涉及多孔珠拋光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裝飾用手串在民間悄然興起,佩戴手串是許多人的愛好,手串需求量也在增加,在生產手串中需要對串珠進行穿孔加工,而菩提、角質類、木質類各類硬軟木料,制作各類佛珠,手鏈,念珠,木珠,圓珠等不規則木料鉆孔困難,需要技術人員對此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多孔珠拋光機,其加工范圍廣泛,操作更方便,效率更高,使用更安全放心。全部金屬件,更耐用穩定。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多孔珠拋光機,包括機架、電動機、轉盤、轉軸、多孔倉、蓋板、定位栓,機架上部固定設置有定位栓,通過置于機架頂點處的定位栓固定有蓋板和位于蓋板下方的多孔倉,蓋板中心處開設有一蓋板固定孔,多孔倉中心處開設有一中心孔和多個倉通孔,每個倉通孔內側設置有砂紙或紗布;多孔倉下方安裝有轉盤,機架上安裝有電動機,電動機的輸出軸穿過轉盤、多孔倉、蓋板,電動機驅動轉盤旋轉來帶動多孔倉內珠子轉動。

  [0005]定位栓數量為四個。

  [0006]轉盤為圓形,轉盤中心處開設有一轉盤通孔,轉盤通孔直徑大于多孔倉中心孔和蓋板固定孔直徑。

  [0007]多孔倉上的倉通孔以多孔倉中心為圓心呈多個環形分布。

  [0008]多孔倉能夠更換。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結構簡單,該設備全部采用金屬部件,更耐用,更穩定。多孔倉上設有多個倉通孔,實現一次加工多個珠子,串珠生產效率高;根據串珠的大小更換不同孔徑多孔倉,加工范圍廣。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明多孔珠拋光機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多孔珠拋光機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多孔珠拋光機的多孔倉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12]如圖1、圖2、圖3所不,一種多孔珠拋光機,包括機架1、電動機2、轉盤3、轉軸4、多孔倉5、蓋板6、定位栓7,機架I上部固定設置有定位栓7,定位栓數量為四個。通過置于機架頂點處的定位栓固定有蓋板6和位于蓋板下方的多孔倉5,蓋板6中心處開設有一蓋板固定孔,多孔倉5中心處開設有一中心孔和多個倉通孔51,多孔倉上的倉通孔以多孔倉中心為圓心呈多個環形分布。每個倉通孔內側設置有砂紙或紗布;多孔倉5下方安裝有轉盤3,轉盤為圓形,轉盤中心處開設有一轉盤通孔,轉盤通孔直徑大于多孔倉中心孔和蓋板固定孔直徑。機架I上安裝有電動機2,電動機2的轉軸4穿過轉盤、多孔倉、蓋板,電動機驅動轉盤旋轉來帶動多孔倉內串珠8轉動。多孔倉能夠更換。

  [0013]以上所述僅為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多孔珠拋光機,包括機架、電動機、轉盤、轉軸、多孔倉、蓋板、定位栓,其特征在于,機架上部固定設置有四個定位栓,通過置于機架頂點處的定位栓固定有蓋板和位于蓋板下方的多孔倉,蓋板中心處開設有一蓋板固定孔,多孔倉中心處開設有一中心孔和多個倉通孔,每個倉通孔內側設置有砂紙或紗布;多孔倉下方安裝有轉盤,機架上安裝有電動機,電動機的輸出軸穿過轉盤、多孔倉、蓋板,電動機驅動轉盤旋轉來帶動多孔倉內珠子轉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孔珠拋光機,其特征在于:轉盤為圓形,轉盤中心處開設有一轉盤通孔,轉盤通孔直徑大于多孔倉中心孔和蓋板固定孔直徑。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孔珠拋光機,其特征在于:多孔倉上的倉通孔以多孔倉中心為圓心呈多個環形分布。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孔珠拋光機,其特征在于:多孔倉能夠更換。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孔珠拋光機,包括機架、電動機、轉盤、轉軸、多孔倉、蓋板、定位栓,機架上部固定設置有四個定位栓,通過置于機架頂點處的定位栓固定有蓋板和位于蓋板下方的多孔倉,蓋板中心處開設有一蓋板固定孔,多孔倉中心處開設有一中心孔和多個倉通孔,每個倉通孔內側設置有砂紙或紗布;多孔倉下方安裝有轉盤,機架上安裝有電動機,電動機的輸出軸穿過轉盤、多孔倉、蓋板,電動機驅動轉盤旋轉來帶動多孔倉內珠子轉動。具有其加工范圍廣泛,操作更方便,效率更高的特點。

  【IPC分類】B24B29/04, B24B27/00

  【公開號】CN105081943

  【申請號】CN201510462402

  【發明人】邱逸奎

  【申請人】邱逸奎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7月31日

  版輥拋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版輥的加工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版輥拋光機。

  【背景技術】

  [0002]版輥也叫鋼輥。又分空心輥和實心輥,帶軸輥和非帶軸輥,一般用于制版,滾筒表面鍍銅,經過凹版電子雕刻機雕刻好圖案,然后鍍上一層鉻。做好后交付印刷廠,常用于塑料包裝的印刷。其中空心輥的兩端開有錐形的夾持孔。鋼輥在表面鍍銅之前需要進行拋光處理,現有一種鋼輥拋光機包括機床,鉸接在機床上從兩側夾緊夾持輥的動夾爪與定夾爪,機床安裝有導軌,與導軌滑動連接的拋光機構,拋光機構包括拋光頭與帶動拋光頭旋轉的電機。使用該設備拋光鋼輥時,由人工抱起空心輥,先將空心輥的一端的第一夾持孔對準定夾爪,使定夾爪插入夾持孔中,而后使空心棍另一端的弟—■夾持孔對準動夾爪,動夾爪罪近完成夾持。而后啟動拋光機構。由于空心棍質量$父輕所以夾持過程能由人工完成對準,但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工人有一定的經驗,同時還要求至少有兩人完成,一人對準鋼輥,一人控制動夾爪。未經訓練的新工人很難快速的完成這一過程。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為了解決鋼輥在拋光前的鋼輥難以對準夾持的問題,提供一種夾持前可準確定位鋼輥的版輥拋光機。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版輥拋光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夾持機構,拋光機構以及控制夾持機構以及拋光機構的控制電路,機架上具有導軌,拋光機構與導軌滑動連接,夾持機構包括定夾爪與動夾爪,其中,還包括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滑桿以及與滑桿滑動連接的定位件,所述滑桿平行于所述動夾爪的軸,所述定位件具有與版車昆相適應的定位槽。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時,由人工抱起空心輥,先將空心輥的一端的第一夾持孔對準定夾爪插入,然后將空心棍的另一端放置定位件上,然后動夾爪罪近,夾持空心車昆,由于定位件是與滑桿滑動連接的,同時由于空心輥由動夾爪與定夾爪來支撐,這時原本能起到支撐和定位作用的定位件就沒有受力了。為了不影響后續的拋光工作的進行,待動夾爪完成夾持后就將定位件滑開,由于滑桿是平行與動夾爪的軸的所以,將定位件在滑動的過程中都是平行與動夾爪的,定位件在滑桿上的任何位置定能使空心輥的夾持孔對準動夾爪,解決了以前對準難的問題。

  [0006]進一步,滑桿包括平行的第一滑桿與第二滑桿,第一滑桿鉸接定位件的第一定位塊,第二滑桿上鉸接定位件的第二定位塊,第一定位塊與第二定位塊可拆卸連接。有益效果:使用前,將第一定位塊與定位塊連接,形成弧形的定位槽,將空心輥的一端插入定夾爪,另一端放置在定位槽上,動夾爪就能準確的插入夾持孔中,完成夾持后,拆分兩定位塊,避免定位塊相對空心輥滑動時磨花空心輥。

  [0007]進一步,第一定位塊與第二定位塊卯榫連接。有益效果:采用卯榫連接的優點在于操作簡單,要定位前操作者無需任何工具,只要使兩定位塊對準相對滑動即可實現固定成型,相對于其他諸如螺栓連接卡扣連接,要更為高效,完成定位后也比較容易拆卸。

  [0008]進一步,所述定位槽內附有緩沖層。有益效果:背景中提及版輥的拋光處理是為了之后的鍍銅,可以得知工藝對版輥表面的光滑度要求極高,設置緩沖層避免版輥在定位夾持過程中變形或者的刮花。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版輥拋光機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定位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機架10、拋光機構30、定夾爪21、動夾爪23、定位件50、第一滑桿51、第二滑桿55、第一定位塊53、第二定位塊59、卯531、榫591。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結合附圖1所示的版輥拋光機,包括機架10,安裝在機架10上夾持機構,拋光機構30以及控制夾持機構以及拋光機構30的控制電路,機架10上具有導軌,拋光機構30與導軌滑動連接,拋光機構30包括拋光輥35與拋光電機33,夾持機構包括定夾爪21與動夾爪23,其中,還包括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滑桿以及與滑桿滑動連接的定位件50,所述滑桿平行于所述動夾爪23的軸,所述定位件50具有與版輥相適應的定位槽。如圖2所示,所述滑桿包括平行的第一滑桿51與第二滑桿55,所述第一滑桿51鉸接定位件50的第一定位塊53,第二滑桿55上鉸接定位件50的第二定位塊59,所述第一定位塊53與第二定位塊59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一定位塊53與第二定位塊59卯榫連接。第一定位塊53上具有卯531,第二定位塊59上具有榫591,定位槽內附有緩沖層。

  [0011]使用效果與各部分特征效果:使用時,由人工抱起空心輥,先將空心輥的一端的第一夾持孔對準定夾爪21插入,然后將空心棍的另一端放置定位件50上,然后動夾爪23罪近,夾持空心輥,由于定位件50是與滑桿滑動連接的,同時由于空心輥由動夾爪23與定夾爪21來支撐,這時原本能起到支撐和定位作用的定位件50就沒有受力了。為了不影響后續的拋光工作的進行,待動夾爪23完成夾持后就將定位件50滑開,由于滑桿是平行與動夾爪23的軸的所以,將定位件50在滑動的過程中都是平行與動夾爪23的,定位件50在滑桿上的任何位置定能使空心輥的夾持孔對準動夾爪23,解決了以前對準難的問題。

  [0012]滑桿包括平行的第一滑桿51與第二滑桿55,第一滑桿51鉸接定位件50的第一定位塊53,第二滑桿55上鉸接定位件50的第二定位塊59,第一定位塊53與第二定位塊59可拆卸連接。有益效果:使用前,將第一定位塊53與定位塊連接,形成弧形的定位槽,將空心輥的一端插入定夾爪21,另一端放置在定位槽上,動夾爪23就能準確的插入夾持孔中,完成夾持后,拆分兩定位塊,避免定位塊相對空心輥滑動時磨花空心輥。

  [0013]第一定位塊53與第二定位塊59卯榫連接。有益效果:采用卯榫連接的優點在于操作簡單,要定位前操作者無需任何工具,只要使兩定位塊對準相對滑動即可實現固定成型,相對于其他諸如螺栓連接卡扣連接,要更為高效,完成定位后也比較容易拆卸。

  [0014]所述定位槽內附有緩沖層。有益效果:背景中提及版輥的拋光處理是為了之后的鍍銅,可以得知工藝對版輥表面的光滑度要求極高,設置緩沖層避免版輥在定位夾持過程中變形或者的刮花。

  [0015]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主權項】

  1.版輥拋光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夾持機構,拋光機構以及控制夾持機構以及拋光機構的控制電路,機架上具有導軌,拋光機構與導軌滑動連接,夾持機構包括定夾爪與動夾爪,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滑桿以及與滑桿滑動連接的定位件,所述滑桿平行于所述動夾爪的軸,所述定位件具有與版輥相適應的定位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版輥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桿包括平行的第一滑桿與第二滑桿,所述第一滑桿鉸接定位件的第一定位塊,第二滑桿上鉸接定位件的第二定位塊,所述第一定位塊與第二定位塊可拆卸連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版輥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塊與第二定位塊卯榫連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版輥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內附有緩沖層。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版輥的加工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版輥拋光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夾持機構,拋光機構以及控制夾持機構以及拋光機構的控制電路,機架上具有導軌,拋光機構與導軌滑動連接,夾持機構包括定夾爪與動夾爪,其中,還包括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滑桿以及與滑桿滑動連接的定位件,所述滑桿平行于所述動夾爪的軸,所述定位件具有與版輥相適應的定位槽。本發明為了解決鋼輥在拋光前的鋼輥難以對準夾持的問題,提供一種夾持前可準確定位鋼輥的版輥拋光機。

  【IPC分類】B24B41/06, B24B41/00, B24B29/04

  【公開號】CN105081944

  【申請號】CN201510516505

  【發明人】李京

  【申請人】重慶精準印刷制版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1日

  不銹鋼管件內壁拋光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用于管內部磨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不銹鋼管件內壁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不銹鋼管件具有良好力學性能和耐腐蝕等特性,被廣泛應用于航天、海洋、核能、醫療器械和石化等領域,鋁管有良好的耐腐蝕性,主要用于高端產品的流體輸送管道。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與革新,人們對不銹鋼管件的需求量日益擴大,對其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由于降低不銹鋼管件內壁的粗糙度可以減少內壁對流體的阻力及物料在內壁的吸附的效果,所以,人們對不銹鋼管件內壁粗糙度的要求越來越高。

  [0003]現有的降低不銹鋼管件內壁粗糙度的方法主要采用機械拋光的方式。主要是將打磨棒伸入到管壁內,通過手工或者電機帶動打磨棒旋轉,使打磨棒與不銹鋼管件內壁相互接觸,摩擦,從而達到內壁拋光的效果。然而,純粹的機械式打磨,不銹鋼管件的內壁往往打磨的不太好,經常有些細微的地方未打磨到位,導致整體的拋光效果差。

  [0004]所以,急需一種打磨效果好的不銹鋼管件內壁拋光裝置。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種打磨效果好的不銹鋼管件內壁拋光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為:不銹鋼管件內壁拋光裝置,包括驅動電機和打磨棒,其中,還包括偏心輪,所述偏心輪固定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打磨棒固定在偏心輪上,所述打磨棒能打磨到不銹鋼管的內壁,所述打磨棒為中空的打磨棒,打磨棒內設有研磨液,打磨棒上設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沿打磨棒的軸線分布,所述打磨棒靠近偏心輪的一端設有進水孔。

  [0006]本基礎方案的原理在于:將打磨棒伸入不銹鋼管件內,驅動電機帶動偏心輪轉動,偏心輪帶動打磨棒轉動,促使打磨棒對不銹鋼管件內壁進行打磨。并且,打磨棒轉動的同時,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打磨棒內的研磨料從出水孔中甩出,撞擊不銹鋼管件的內壁。

  [0007]本基礎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偏心輪的旋轉中心與打磨棒的距離等于不銹鋼管的內壁半徑,偏心輪帶動打磨棒轉動時,打磨棒剛好打磨到不銹鋼管的內壁,無需通過移動打磨棒來與不銹鋼管的內壁接觸。研磨料撞擊不銹鋼管件的內壁時,對不銹鋼管件的內壁有良好的切削、研磨作用,能很好的拋光到一些打磨棒打磨不到的地方,增強了打磨效果。

  [0008]方案二:此為基礎方案的優選,還包括用于封閉不銹鋼管件的密封蓋。操作時將不銹鋼管件傾斜設置,并在其低端蓋上密封蓋,往不銹鋼管件加入研磨液。當打磨棒轉動時,打磨棒對不銹鋼管件內的研磨液具有良好的攪拌作用,研磨液和不銹鋼管件之間產生相對運動,加強了不銹鋼管件的研磨效果。

  [0009]方案三:此為基礎方案或方案二的優選,所述研磨液為多晶金剛石研磨液。多晶金剛石研磨液具有良好的韌性,在研磨拋光過程中能夠保持高磨削力的同時不易產生劃傷,研磨效果好。

  [0010]方案四:此為基礎方案或方案二的優選,所述出水孔的孔徑為lmm-3mm。出水孔的孔徑不易過大,以避免打磨棒還沒轉動時,研磨液即從出水孔中漏出。

  [0011]方案五:此為基礎方案或方案二的優選,所述電機為伺服電機。相對于普通電機,伺服電機可以精確的控制器轉速,可控制性強。同時,伺服電機還可以反轉,伺服電機帶動打磨棒交替的正反轉,打磨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不銹鋼管件內壁拋光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伺服電機I,偏心輪2,打磨棒3,進水口 4,密封蓋5,不銹鋼管6。

  [0014]如圖1、圖2所示,不銹鋼管件內壁拋光裝置,包括伺服電機1、偏心輪2、打磨棒3和密封蓋5。偏心輪2安裝在伺服電機I的輸出軸上,偏心輪2的旋轉中心與打磨棒3的距離等于不銹鋼管5的內壁半徑。打磨棒3為中空的打磨棒,打磨棒3內盛有多晶金剛石研磨液,打磨棒3上設有出水孔,出水孔的孔徑為2mm,出水孔沿打磨棒3的軸線分布,打磨棒3靠近偏心輪2的一端設有進水孔4。另外,密封蓋5蓋設在不銹鋼管件6上,用于密封不銹鋼管件6。

  [0015]具體工作時,將不銹鋼管件6傾斜15°,并用支架固定好。將密封蓋5蓋在不銹鋼管件6的低端,并涂上密封膠,包裝密封。往不銹鋼管件6中加入多晶金剛石研磨液,并從進水口 4中往打磨棒3中加入多晶金剛石研磨液。將打磨棒3伸入不銹鋼管件6中,啟動伺服電機I,對不銹鋼管件6進行打磨操作。

  [0016]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主權項】

  1.不銹鋼管件內壁拋光裝置,包括驅動電機和打磨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偏心輪,所述偏心輪固定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打磨棒固定在偏心輪上,所述打磨棒能打磨到不銹鋼管的內壁,所述打磨棒為中空的打磨棒,打磨棒內設有研磨液,打磨棒上設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沿打磨棒的軸線分布,所述打磨棒靠近偏心輪的一端設有進水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管件內壁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封閉不銹鋼管件的密封蓋。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銹鋼管件內壁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液為多晶金剛石研磨液。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銹鋼管件內壁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的孔徑為 lmm-3mm0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銹鋼管件內壁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為伺服電機。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用于管內部磨削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不銹鋼管件內壁拋光裝置,包括驅動電機和打磨棒,其中,還包括偏心輪,所述偏心輪固定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打磨棒固定在偏心輪上,所述偏心輪的旋轉中心與打磨棒的距離等于不銹鋼管的內壁半徑,所述打磨棒為中空的打磨棒,打磨棒內設有研磨液,打磨棒上設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沿打磨棒的軸線分布,所述打磨棒靠近偏心輪的一端設有進水孔。將打磨棒伸入不銹鋼管件內,驅動電機帶動偏心輪轉動,偏心輪帶動打磨棒轉動,促使打磨棒與不銹鋼管件內壁相接觸,對不銹鋼管件內壁進行打磨。并且,打磨棒轉動的同時,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打磨棒內的研磨料從出水孔中甩出,撞擊不銹鋼管件的內壁。

  【IPC分類】B24B57/02, B24B29/08

  【公開號】CN105081945

  【申請號】CN201510493209

  【發明人】婁方銀

  【申請人】重慶駿成機械配件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3日

  空心鋼輥拋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版輥的加工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空心鋼輥拋光機。

  【背景技術】

  [0002]版輥也叫鋼輥。又分空心輥和實心輥,帶軸輥和非帶軸輥,一般用于制版,滾筒表面鍍銅,經過凹版電子雕刻機雕刻好圖案,然后鍍上一層鉻。做好后交付印刷廠,常用于塑料包裝的印刷。其中空心輥的兩端開有錐形的夾持孔。鋼輥在表面鍍銅之前需要進行拋光處理,現有一種鋼輥拋光機包括機床,鉸接在機床上從兩側夾緊夾持輥的動夾爪與定夾爪,機床安裝有導軌,與導軌滑動連接的拋光機構,拋光機構包括拋光頭與帶動拋光頭旋轉的電機。使用該設備拋光鋼輥時,由人工抱起空心輥,先將空心輥的一端的第一夾持孔對準定夾爪,使定夾爪插入夾持孔中,而后使空心棍另一端的弟—■夾持孔對準動夾爪,動夾爪罪近完成夾持。而后啟動拋光機構。由于空心棍質量$父輕所以夾持過程能由人工完成對準,但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工人有一定的經驗,同時還要求至少有兩人完成,一人對準鋼輥,一人控制動夾爪。未經訓練的新工人很難快速的完成這一過程。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為了解決鋼輥在拋光前的鋼輥難以對準夾持的問題,提供一種夾持前可準確定位鋼輥的鋼輥拋光機。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空心鋼輥拋光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夾持機構,拋光機構以及控制夾持機構以及拋光機構的控制電路,機架上具有導軌,拋光機構與導軌滑動連接,夾持機構包括定夾爪與動夾爪,其中,還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滑軌以及與滑軌滑動連接的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下部為與導軌相適應的滑動部、中部為支撐部、上部為定位部,定位部具有傾斜的導向段以及與鋼輥相適應的圓弧形的定位段。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為了更好的表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以下會說明本發明的使用方法,首先工人將鋼輥一端的第一夾持孔對準定夾爪、插入定位,然后將鋼輥的另一端放置在導向段上,鋼輥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滑,滑入到圓弧形的定位段完成鋼輥另一端的定位,工人啟動動夾爪的驅動裝置,動夾爪無需調整可以準確的插入第二夾持孔,待到鋼輥夾持穩定后,工人即可推開與滑軌滑動連接的定位架,使定位架遠離鋼輥,不會影響鋼輥后續的拋光作業。后續的拋光作業與現有技術相同,綜上所述,相比背景中提及現有技術,本發明增加了定位架可迅速完成鋼輥的定位,方便拋光機的快速的夾持,同時,等到拋光機完成夾持后,即可推開定位架,不影響后續的拋光工作,該過程相比現有技術降低了鋼輥定位夾持的難度,未經訓練的工人也能迅速上手完成工作,同時相比背景中提及的至少要兩人完成工作,本發明僅需一人就能完成整個工序,節省了人力成本。

  [0006]進一步,所述定位架設有兩個。相比一個定位架,兩個定位架能將鋼輥的兩端一同定位,使用時,將鋼輥放在兩個定位架上在徑向確定了鋼輥的位置,加上定位架是能夠相對機架滑動的,將鋼輥放上之后直接啟動動夾爪,動夾爪推動鋼輥,直至動夾爪與定夾爪從兩端穩定夾持鋼輥,相比獨立權利的方案架設兩個定位架后,定位夾持鋼輥所需的步驟更少。

  [0007]進一步,所述定位段內附有緩沖層。背景中提及鋼輥的拋光處理是為了之后的鍍銅,可以得知工藝對鋼輥表面的光滑度要求極高,設置緩沖層避免鋼輥在定位夾持過程中變形或者的刮花。

  [0008]進一步,所述導向段到定位段的過渡位置為圓弧狀。過渡位置為圓弧狀是避免鋼輥在過渡位置被刮花。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空心鋼輥拋光機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結構空心鋼輥拋光機實施例2夾持鋼輥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定位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機架10、定夾爪21、動夾爪23、拋光機構30、導軌31、電機33、拋光輪35、控制電路40、定位架50、滑動部51、支撐部53、定位部55、導向段551、定位段553、鋼輥60。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結合附圖1所示實施例1空心鋼輥拋光機,包括機架10,安裝在機架10上夾持機構,拋光機構30以及控制夾持機構以及拋光機構30的控制電路40,機架10上具有導軌31,拋光機構30與導軌31滑動連接,拋光機構30上具有提供動力的電機33以及拋光輪35,夾持機構包括定夾爪21與動夾爪23,其中,還包括安裝在機架10上的滑軌以及與滑軌滑動連接的定位架50,所述定位架50下部為與導軌31相適應的滑動部51、中部為支撐部53、上部為定位部55,定位部55具有傾斜的導向段551以及與鋼輥60相適應的圓弧形的定位段553。所述定位段553內附有緩沖層。所述導向段551到定位段553的過渡位置為圓弧狀。

  [0011]使用時,首先工人將鋼輥60 —端的第一夾持孔對準定夾爪21、插入定位,然后將鋼輥60的另一端放置在導向段551上,鋼輥60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滑,滑入到圓弧形的定位段553完成鋼輥60另一端的定位,工人啟動動夾爪23的驅動裝置,動夾爪23無需調整可以準確的插入第二夾持孔,待到鋼輥60夾持穩定后,工人即可推開與滑軌滑動連接的定位架50,使定位架50遠離鋼輥60,不會影響鋼輥60后續的拋光作業。后續的拋光作業與現有技術相同。

  [0012]使用效果與各部分特征效果:相比背景中提及現有技術,本發明增加了定位架50可迅速完成鋼輥60的定位,方便拋光機的快速的夾持,同時,等到拋光機完成夾持后,即可推開定位架50,不影響后續的拋光工作,該過程相比現有技術降低了鋼輥60定位夾持的難度,未經訓練的工人也能迅速上手完成工作,同時相比背景中提及的至少要兩人完成工作,本發明僅需一人就能完成整個工序,節省了人力成本。所述定位段553內附有緩沖層。背景中提及鋼輥60的拋光處理是為了之后的鍍銅,可以得知工藝對鋼輥60表面的光滑度要求極高,設置緩沖層避免鋼輥60在定位夾持過程中變形或者的刮花。所述導向段551到定位段553的過渡位置為圓弧狀。過渡位置為圓弧狀是避免鋼輥60在過渡位置被刮花。

  [0013]如圖2所示實施例2夾持鋼輥60時的狀態圖,與實施I不同之處在于,定位架50設有兩個。相比一個定位架50,兩個定位架50能將鋼輥60的兩端一同定位,使用時,將鋼棍60放在兩個定位架50上在徑向確定了鋼棍60的位置,加上定位架50是能夠相對機架10滑動的,將鋼輥60放上之后直接啟動動夾爪23,動夾爪23推動鋼輥60,直至動夾爪23與定夾爪21從兩端穩定夾持鋼輥60,相比獨立權利的方案架設兩個定位架50后,定位夾持鋼輥60所需的步驟更少。

  [0014]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主權項】

  1.空心鋼輥拋光機,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夾持機構,拋光機構以及控制夾持機構以及拋光機構的控制電路,機架上具有導軌,拋光機構與導軌滑動連接,夾持機構包括定夾爪與動夾爪,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滑軌以及與滑軌滑動連接的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下部為與導軌相適應的滑動部、中部為支撐部、上部為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具有傾斜的導向段以及與鋼輥相適應的圓弧形的定位段。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鋼輥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設有兩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鋼輥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段內附有緩沖層。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鋼輥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段到定位段的過渡位置為圓弧狀。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版輥的加工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空心鋼輥拋光機,安裝在機架上夾持機構,拋光機構以及控制夾持機構以及拋光機構的控制電路,機架上具有導軌,拋光機構與導軌滑動連接,夾持機構包括定夾爪與動夾爪,其中,還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滑軌以及與滑軌滑動連接的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下部為與導軌相適應的滑動部、中部為支撐部、上部為定位部,定位部具有傾斜的導向段以及與鋼輥相適應的圓弧形的定位段。本發明為了解決鋼輥在拋光前的鋼輥難以對準夾持的問題,提供一種夾持前可準確定位鋼輥的鋼輥拋光機。

  【IPC分類】B24B29/08, B24B41/06

  【公開號】CN105081946

  【申請號】CN201510515907

  【發明人】李京

  【申請人】重慶精準印刷制版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1日

  化妝品用拋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化妝品生產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化妝品用拋光機。

  【背景技術】

  [0002]渦流拋光機以其運轉平穩、噪音低、占用空間小等優點得到了市場的追捧。但市面上的渦流拋光機的拋光效果不甚理想,且上料、下料極為不便。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化妝品用拋光機,上料、下料方便,研磨效果好。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化妝品用拋光機,包括基座、機架、轉動軸、研磨桶、支撐架、轉軸、閥門、機箱、散熱口、把手、電氣箱、研磨槽、研磨軸,所述的基座的兩側均設置有機架,一側的機架的上方設置有電氣箱,機架之間設置有轉動軸,轉動軸橫向穿過研磨桶、機箱,將研磨桶、機箱固定于機架上;

  [0006]所述的研磨桶上設置有研磨槽,研磨槽通過若干支撐架固定于研磨桶上,研磨槽的中間位置設置有研磨軸,研磨桶的下側設置有通孔,轉軸的一端穿過通孔與研磨軸相連,轉軸的對應的另一端與基座相連,轉軸上設置有閥門,轉軸通過線路與電氣箱相連;

  [0007]所述的機箱固設于研磨桶的一側,機箱上設置有若干散熱口,機箱的內部設置有電機,電機通過線路與電氣箱相連,機箱的一側設置有把手。

  [0008]進一步,所述的研磨槽內設置有聚氨橡膠。

  [0009]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所述的化妝品用拋光機具有以下優勢:

  [0010](I)本發明所述的化妝品用拋光機采用獨創的渦流流動原理,光整效率極高;轉動軸橫向穿過研磨桶、機箱,將研磨桶、機箱固定于機架上,可使研磨桶、機箱通過轉動軸進行軸向轉動,調節其角度,方便上料、下料,可隨時抽查物料加工情況,操作方便。

  [0011](2)本發明所述的研磨槽內設置有聚氨橡膠,強度高、耐磨性好、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0012]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3]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化妝品用拋光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研磨桶的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標記說明:

  [0016]1-基座,2-機架,3-轉動軸,4-研磨桶,5-支撐架,6_轉軸,7_閥門,8_機箱,9-散熱口,10-把手,11-電氣箱,12-研磨槽,13-研磨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0018]如圖1-2所示,一種化妝品用拋光機,包括基座1、機架2、轉動軸3、研磨桶4、支撐架5、轉軸6、閥門7、機箱8、散熱口 9、把手10、電氣箱11、研磨槽12、研磨軸13,所述的基座I的兩側均設置有機架2,一側的機架2的上方設置有電氣箱11,機架2之間設置有轉動軸3,轉動軸3橫向穿過研磨桶4、機箱8,將研磨桶4、機箱8固定于機架2上,可使研磨桶4、機箱8通過轉動軸3進行軸向轉動,調節其角度,方便上料、下料,可隨時抽查工件加工情況,操作方便;

  [0019]所述的研磨桶4上設置有研磨槽12,研磨槽12通過若干支撐架5固定于研磨桶上4,研磨槽12的中間位置設置有研磨軸13,研磨桶4的下側設置有通孔,轉軸6的一端穿過通孔與研磨軸13相連,轉軸6的對應的另一端與基座I相連,轉軸6上設置有閥門7,轉軸6通過線路與電氣箱11相連;

  [0020]所述的機箱8固設于研磨桶4的一側,機箱8上設置有若干散熱口 9,機箱8的內部設置有電機,電機通過線路與電氣箱11相連,機箱8的一側設置有把手10。

  [0021]所述的研磨槽12內設置有聚氨橡膠,強度高、耐磨性好、使用壽命長。

  [0022]實施過程:

  [0023]1.開機前用I毫米以下的塞尺檢查研磨槽12與研磨桶4間隙是否合適,如間隙過大或過小,及時進行調節;檢查有沒有異物,如有異物應立即清理;

  [0024]2.按2:1左右的比例將磨料和物料放入研磨槽12中,加入量不超過研磨槽12的50%,再加入適量的研磨液和水,加水量以漫過物料磨料為準,加入物料最大不超過l_2Kg,厚度不小于2毫米,不得加入尖銳刀刃形工件;

  [0025]3.打開電源開關,啟動電機按鈕,再開啟調速開關,調速電機宜長時間低速運轉;

  [0026]4.研磨運轉中如水臟污,可不停機,打開研磨槽12下方的閥門7排出污水,再加入適量的研磨液和水,如需拋光可連續清洗;

  [0027]5.物料研磨完畢后,將調速旋鈕至零位,運轉即停止,打開閥門7排出污水,最后打開緊鎖裝置,將研磨槽12翻轉100度左右,即可將物料磨料倒出。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化妝品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I)、機架(2)、轉動軸(3)、研磨桶(4)、支撐架(5)、轉軸(6)、閥門(7)、機箱(8)、散熱口(9)、把手(10)、電氣箱(11)、研磨槽(12)、研磨軸(13),所述的基座(I)的兩側均設置有機架(2),一側的機架(2)的上方設置有電氣箱(11),機架⑵之間設置有轉動軸⑶,轉動軸(3)橫向穿過研磨桶⑷、機箱⑶,將研磨桶(4)、機箱(8)固定于機架(2)上; 所述的研磨桶(4)上設置有研磨槽(12),研磨槽(12)通過若干支撐架(5)固定于研磨桶上(4),研磨槽(12)的中間位置設置有研磨軸(13),研磨桶(4)的下側設置有通孔,轉軸(6)的一端穿過通孔與研磨軸(13)相連,轉軸¢)的對應的另一端與基座(I)相連,轉軸(6)上設置有閥門(7),轉軸(6)通過線路與電氣箱(11)相連; 所述的機箱(8)固設于研磨桶(4)的一側,機箱(8)上設置有若干散熱口(9),機箱(8)的內部設置有電機,電機通過線路與電氣箱(11)相連,機箱⑶的一側設置有把手(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妝品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槽(12)內設置有聚氨橡膠。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化妝品用拋光機,包括基座、機架、轉動軸、研磨桶、支撐架、轉軸、閥門、機箱、散熱口、把手、電氣箱、研磨槽、研磨軸,所述的基座的兩側均設置有機架,一側的機架的上方設置有電氣箱,機架之間設置有轉動軸,轉動軸橫向穿過研磨桶、機箱,將研磨桶、機箱固定于機架上。本發明所述的研磨槽內設置有聚氨橡膠,強度高、耐磨性好、使用壽命長。

  【IPC分類】B24B31/14, B24B31/02

  【公開號】CN105081947

  【申請號】CN201510581741

  【發明人】閆軍

  【申請人】金顏(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1日

  一種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化妝品生產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業內對物料進行打磨拋光、去毛刺的操作大都是靠人工用砂紙、布倫、鏟刀等工具來完成,這樣不僅工作效率低,需要耗費大量人工,而且容易對工作人員產生毒害看,不僅影響生產周期和成本,而且也不健康、環保。因此,業內開發了多種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以便替代人工操作,然而現有技術中的研磨機無法有效地對整個物料的各個部位進行有效的研磨,普遍存在研磨不充分、多死角等技術問題,并不能從根本上取代人工操作。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研磨效果好,結構簡單。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包括研磨機臺、機臺支架、振動緩沖裝置、振動電機、固定架、底座、轉換閘門、出料口、電機罩,所述的研磨機臺上設置有螺旋狀的傾斜通路,傾斜通路包括選料作業槽、選料區,選料作業槽位于選料區的下方,選料作業槽與選料區之間設置有轉換閘門,選料區的末端設置有出料口,振動電機豎直穿過研磨機臺,振動電機的下方設置有振動緩沖裝置,振動緩沖裝置的下方設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下方設置有底座。

  [0006]進一步,所述的選料區上設置有過濾網。

  [0007]進一步,所述的傾斜通路上設置有若干研磨劑。

  [0008]進一步,所述的研磨劑選擇研磨石、鋼珠。

  [0009]進一步,所述的振動緩沖裝置包括若干均勻分布的振動彈簧。

  [0010]進一步,所述的振動電機上設置有電機罩,電機罩上設置有若干把手。

  [0011]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所述的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具有以下優勢:

  [0012](I)本發明所述的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具有高頻率的振動,使工作物研磨劑均勻的混合,呈螺旋渦流狀滾動,提高了工作物的研磨質量。

  [0013](2)本發明所述的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研磨切削或拋光工作物表面,尤其是易受變形或外形復雜、孔內死角的工作物,使之得到均勻的研磨質量,且在加工中可隨時進行抽檢,易于選料,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0014]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5]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研磨機臺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標記說明:

  [0018]1-研磨機臺,2-機臺支架,3-振動緩沖裝置,4-振動電機,5-固定架,6-底座,

  7-選料作業槽,8-選料區,9-轉換閘門,10-出料口,11-電機罩。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0020]如圖1-2所示,一種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包括研磨機臺1、機臺支架2、振動緩沖裝置3、振動電機4、固定架5、底座6、轉換閘門9、出料口 10、電機罩11,所述的研磨機臺I上設置有螺旋狀的傾斜通路,傾斜通路包括選料作業槽7、選料區8,選料作業槽7位于選料區8的下方,選料作業槽7與選料區8之間設置有轉換閘門9,選料區8的末端設置有出料口 10,振動電機4豎直穿過研磨機臺1,振動電機4的下方設置有振動緩沖裝置3,振動緩沖裝置3的下方設置有固定架5,固定架5的下方設置有底座6。

  [0021]所述的選料區8上設置有過濾網。

  [0022]所述的傾斜通路上設置有若干研磨劑。

  [0023]所述的研磨劑選擇研磨石。

  [0024]所述的振動緩沖裝置3包括若干均勻分布的振動彈簧。

  [0025]所述的振動電機4上設置有電機罩11,電機罩11上設置有若干把手。

  [0026]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具有高頻率的振動,使工作物研磨劑均勻的混合,呈螺旋渦流狀滾動,提高了工作物的研磨質量。

  [0027]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研磨切削或拋光工作物表面,尤其是易受變形或外形復雜、孔內死角的工作物,使之得到均勻的研磨質量,且在加工中可隨時進行抽檢,易于選料,操作簡單。

  [0028]實施過程:

  [0029]將工作物放入研磨機臺I中,打開振動電機4,工作物沿著螺旋狀的傾斜通路緩慢的滾動,由選料作業槽7滾動至選料區8,轉換閘門9與過濾網的設置可使工作物與研磨劑分離,最后工作物沿著選料區8滾動至出料口 10,在出料口 10處收集物料。

  [003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機臺(I)、機臺支架(2)、振動緩沖裝置⑶、振動電機(4)、固定架(5)、底座(6)、轉換閘門(9)、出料口(10)、電機罩(11),所述的研磨機臺(I)上設置有螺旋狀的傾斜通路,傾斜通路包括選料作業槽(7)、選料區(8),選料作業槽(7)位于選料區(8)的下方,選料作業槽(7)與選料區(8)之間設置有轉換閘門(9),選料區⑶的末端設置有出料口(10),振動電機(4)豎直穿過研磨機臺(1),振動電機(4)的下方設置有振動緩沖裝置(3),振動緩沖裝置(3)的下方設置有固定架(5),固定架(5)的下方設置有底座(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選料區(8)上設置有過濾網。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傾斜通路上設置有若干研磨劑。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劑選擇研磨石、鋼珠。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動緩沖裝置(3)包括若干均勻分布的振動彈簧。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動電機(4)上設置有電機罩(11),電機罩(11)上設置有若干把手。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包括研磨機臺、機臺支架、振動緩沖裝置、振動電機、固定架、底座、轉換閘門、出料口、電機罩,所述的研磨機臺上設置有螺旋狀的傾斜通路,傾斜通路包括選料作業槽、選料區,選料作業槽位于選料區的下方,選料作業槽與選料區之間設置有轉換閘門,選料區的末端設置有出料口,振動電機豎直穿過研磨機臺,振動電機的下方設置有振動緩沖裝置,振動緩沖裝置的下方設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下方設置有底座。本發明所述的化妝品用振動研磨機研磨切削或拋光工作物表面,尤其是易受變形或外形復雜、孔內死角的工作物,使之得到均勻的研磨質量,且在加工中可隨時進行抽檢,易于選料,操作簡單。

  【IPC分類】B24B31/073, B24B31/12

  【公開號】CN105081948

  【申請號】CN201510581540

  【發明人】閆軍

  【申請人】金顏(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1日

  內孔珩磨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適用于小孔徑管件內孔研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生產過程中,工件兩端的軸承孔要求有較高的表面粗糙度,對這種小孔徑的軸承孔以往通常采用人工研磨內孔表面的方式,缺點是研磨出的內孔表面不均勻,誤差大,導致工作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解決了以上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加工制造方便的內孔珩磨

  目.ο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一種內孔珩磨裝置,包括夾具本體,所述夾具本體由錐柄和直桿組成,所述直桿上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內在兩端分別設置有磨料,所述磨料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通孔兩端分別設置有孔用擋圈。

  [0005]進一步地,本發明中,所述磨料伸出通孔一端端面為圓弧面。

  [0006]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結構簡單,加工制造方便,可直接采用錐柄刀桿作為夾具體,可方便地將裝置固定在車床上對工件進行珩磨加工,控制方便、簡單,加工性能可靠,并能達到一定的精度要求。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0008]圖中:1、維柄,2、直桿,3、通孔,4、磨料,5、彈負',6、孔用擋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0]參照圖1,為一種內孔珩磨裝置,包括夾具本體,所述夾具本體由錐柄I和直桿2組成,所述直桿2上設置有通孔3,所述通孔3內在兩端分別設置有磨料4,所述磨料4之間設置有彈簧5,所述通孔3兩端分別設置有孔用擋圈6。

  [0011 ] 本發明中,所述磨料4伸出通孔3 —端端面為圓弧面。

  [0012]加工時,將錐柄I固定安裝在車床上,壓住兩邊的磨料4,是磨料4進入工件的內孔中,啟動車床,即可開始珩磨加工。

  【主權項】

  1.一種內孔珩磨裝置,包括夾具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本體由錐柄和直桿組成,所述直桿上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內在兩端分別分別設置有磨料,所述磨料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通孔兩端分別設置有孔用擋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孔珩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料伸出通孔一端端面為圓弧面。

  【專利摘要】一種內孔珩磨裝置,包括夾具本體,所述夾具本體由錐柄和直桿組成,所述直桿上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內在兩端分別設置有磨料,所述磨料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通孔兩端分別設置有孔用擋圈。本發明結構簡單,加工制造方便,控制方便、簡單,加工性能可靠,并能達到一定的精度要求。

  【IPC分類】B24B33/10, B24B33/02

  【公開號】CN105081949

  【申請號】CN201410191558

  【發明人】趙逢榮

  【申請人】成都興宇精密鑄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4年5月8日

  立式珩磨機機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立式珩磨機機座。

  【背景技術】

  [0002]立式珩磨機利用珩磨頭珩磨工件精加工表面的磨床。主要用在汽車、拖拉機、液壓件、軸承、航空等制造業中珩磨工件的孔。尤其可用于珩磨加工各種發動機的缸體孔、缸套孔以及其它精密孔。立式珩磨機的主軸工作行程較短,適用于珩磨缸體和箱體孔等。鑲嵌有油石的珩磨頭由豎直安置的主軸帶動旋轉,同時在液壓裝置的驅動下作垂直往復進給運動。

  [0003]工件通常是夾固在工作臺上,工作臺車輪在機座上的軌道移動,由于工作臺是可置換的,不同工作臺的車輪在同一軌道上運行難免存在配合不到位的情況,移動過程中上下抖動,造成工件定位不穩定。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立式珩磨機機座,以實現與不同工作臺的穩定配合。

  [0005]本方案中的立式珩磨機機座,包括機座本體,機座本體中設有內腔,內腔中設有軌道,在機座本體上設有與軌道位置上下對應的固定板,固定板與機座本體固定聯接,固定板可拆卸聯接有限位板,限位板與軌道的豎直間距大于工作臺車輪的直徑,限位板的下沿為平面且用于對應工作臺車輪的上沿。

  [0006]上述技術方案的特點是:在工作過程中,工作臺車輪位于軌道和限位板之間,限位板與軌道的豎直間距應當略大于工作臺車輪的直徑,可以保證車輪的行走過程中不會發生上下抖動,保證了設備工作的穩定性,而且限位板是與固定板可拆卸聯接的,可以根據不同的車輪大小選用不同尺寸的限位板,提高了設備面對不同配件的適用性。

  [0007]進一步,固定板與限位板之間設有力傳感器。可以通過力傳感器獲取限位板的受力情況,當限位板受力過大時,表面設備運行過程中存在異常,很有可能是限位板與軌道的間距與車輪直徑不匹配造成的,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情況及時作出調整。

  [0008]進一步,機座本體的上表面分別設有左上復板和右上復板。可以提尚設備整體的強度。

  [0009]進一步,機座本體的側方設有側復板和側筋板。可以提高設備整體的強度。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圖1的A-A向剖面示意圖。

  [0012]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圖1的B-B向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側復板14、側筋板13、底后復板12、底中復板11、底前復板10、連接板9、左上復板8、右上復板7、固定板6、支撐板5、軌道4、軌道復板3、限位塊2、機座主體I。

  [0014]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2和3所示:機座本體的內腔下底安裝有一對軌道復板和軌道,兩根軌道復板平行焊接在機座本體上,軌道通過螺栓固定聯接在軌道復板上表面。在軌道的上方,機座本體的內腔的上底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成對設置,每對固定板在豎直方向對應一根軌道,成對的固定板上設有對應的通孔,限位塊被穿過所述通孔的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之間,螺栓與固定板之間設有應變片,應變片可以檢測螺栓徑向受到的力,當應變片檢測到較大的力時,說明設備存在異常,本實施例中預設有多塊不同尺寸型號的限位塊,安裝不同的限位塊可以實現限位塊與軌道之間的不同間距,可供不同尺寸的車輪使用。

  [0015]另外,在機座本體的上表面分別安裝有左上復板和右上復板,機座的前方側面安裝有連接板。機座本體的下表面由后至前分別安裝有底后復板、底中復板和底前復板,在機座本體的側方還安裝有側復板和側筋板。

  [0016]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主權項】

  1.立式珩磨機機座,包括機座本體,機座本體中設有內腔,內腔中設有軌道,其特征在于,在機座本體上設有與軌道位置上下對應的固定板,固定板與機座本體固定聯接,固定板可拆卸聯接有限位板,限位板與軌道的豎直間距大于工作臺車輪的直徑,限位板的下沿為平面且用于對應工作臺車輪的上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珩磨機機座,其特征在于:固定板與限位板之間設有力傳感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珩磨機機座,其特征在于:機座本體的上表面分別設有左上復板和右上復板。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珩磨機機座,其特征在于:機座本體的側方設有側復板和側筋板。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立式珩磨機機座,以實現與不同工作臺的穩定配合。包括機座本體,機座本體中設有內腔,內腔中設有軌道,在機座本體上設有與軌道位置上下對應的固定板,固定板與機座本體固定聯接,固定板可拆卸聯接有限位板,限位板與軌道的豎直間距大于工作臺車輪的直徑,限位板的下沿為平面且用于對應工作臺車輪的上沿。可以根據不同的車輪大小選用不同尺寸的限位板,提高了設備面對不同配件的適用性。

  【IPC分類】B24B33/02, B24B33/10

  【公開號】CN105081950

  【申請號】CN201510565403

  【發明人】賴英利, 谷山品

  【申請人】重慶維慶液壓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9月8日

  立式珩磨機標尺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珩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利用珩磨頭珩磨工件精加工表面的磨床。主要用在汽車、拖拉機、液壓件、軸承、航空等制造業中珩磨工件的孔。珩磨機有立式和臥式兩種,立式珩磨機的主軸工作行程較短,適用于?行磨缸體和箱體孔等。立式?行磨機包括工作臺,工作臺上固定有用于夾持工件的夾具,工作臺上設置有豎向立柱,立柱上安裝有主軸箱,主軸箱的輸出軸上安裝有帶有油石條的研磨頭,該珩磨頭由豎直的主軸帶動旋轉,同時在液壓裝置的驅動下作垂直往復進給運動。

  [0003]在珩磨機的立柱上安裝有標尺,該標尺的作用在于觀察珩磨頭的高度,標尺上套設有橫臂,橫臂與珩磨頭安裝框體(該框體內安裝有珩磨頭、主軸、主軸旋轉驅動裝置)連接,橫臂由液壓裝置驅動,從而帶動珩磨頭上下移動,同時,橫臂移動時會在標尺上移動,從而測出珩磨頭的高度,上述方案的缺點在于:①橫臂上開有通孔,標尺貫穿該通孔,當標尺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地方時,橫臂易與該標尺卡死;②橫臂移動至標尺的上、下極限位時,如果工作人員未及時關閉液壓裝置,橫臂會直接撞擊在標尺的安裝座上,造成設備損傷,維修較為麻煩,同時人工控制較為麻煩。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橫臂移動順暢的立式珩磨機標尺結構。

  [0005]本方案中的立式珩磨機標尺結構,包括上安裝座和下安裝座,標尺安裝于上安裝座和下安裝座之間,標尺的表面帶有刻度層,標尺上滑動配合有與橫臂一體的測量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頭包括框體,框體的內部為供標尺穿過的內腔,該框體至少一個側壁上開有通孔,該通孔內設有彈簧,彈簧的一端與內腔中設置的滑臺連接,另一端與框體外的觸板連接;所述滑臺為球冠狀,其球冠面與標尺表面接觸。

  [0006]有益效果:相比傳統的標尺直接與框體內腔接觸進行滑動,本發明在框體的內腔設置球冠狀的滑臺,滑臺球冠面與標尺表面接觸,當框體在標尺上移動至標尺表面的凹凸位置時,框體利用滑臺球冠面輕松滑過凹凸位置,防止出現測量頭與標尺發生卡死的情況,使得與測量頭一體的橫臂移動時也十分順暢。

  [0007]進一步,所述觸板包括位于框體左側的左觸板、框體右側的右觸板,左觸板和右觸板分別與內腔中的左滑臺和右滑臺通過彈簧連接,兩個相對的滑臺使得框體滑動更加順暢。

  [0008]進一步,上述安裝座和下安裝座分別安裝有上行行程開關和下行行程開關;左觸板與下行行程開關同側,左觸板板面上開有可觸發下行行程開關的左半通槽,右觸板板面上開有可觸發上行行程開關的右半通槽,上行行程開關帶有上行觸發頭,行行程開關帶有下行觸發頭。當測量頭下滑時至下安裝座時,下行行程開關的下行觸發頭插入左半通槽內,測量頭繼續下滑至極限位置時,下行觸發頭受到左半通槽槽底的擠壓,從而下行行程開關將下行極限信號傳遞至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控制液壓裝置停止或者反向。同理,當測量頭上滑時至上安裝座時,上行行程開關的上行觸發頭插入右半通槽內,測量頭繼續上滑至極限位置時,上行觸發頭受到右半通槽槽底的擠壓,從而上行行程開關將上行極限信號傳遞至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控制液壓裝置停止或者反向,無需人工關閉液壓裝置,自動化程度高。

  [0009]進一步,標尺表面焊接有帶有刻度的鐵皮,鐵皮較為耐磨損。

  [0010]進一步,所述標尺的下端焊接有矩形的安裝板,該安裝板通過四個六角螺栓與下安裝座固定連接,連接更加牢固。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立式珩磨機標尺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測量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上安裝座1、下安裝座2、標尺3、安裝板4、鐵皮5、測量頭6、框體7、左觸板8、左滑臺9、左彈簧10、右觸板11、右滑臺12、右彈簧13、左半通槽14、右半通槽15、下行觸發頭16、上行觸發頭17。

  [0013]實施例立式珩磨機標尺結構基本如附圖1、圖2所示:

  立式珩磨機標尺結構,安裝于豎直的立柱處,該立柱上通過螺栓緊固有上安裝座1、下安裝座2,本實施例包括截面為矩形的標尺3,標尺3的上端與上安裝座I通過六角螺栓固定連接,標尺3的下端焊接有矩形的安裝板4,該安裝板4通過四個六角螺栓與下安裝座2固定連接。

  [0014]標尺3的表面焊接有帶有刻度的鐵皮5。橫臂上固定有研磨頭,橫臂與珩磨頭安裝框體7 (該框體7內安裝有珩磨頭、主軸、主軸旋轉驅動裝置)連接,橫臂由液壓裝置驅動,從而帶動珩磨頭上下移動。橫臂的端頭焊接有測量頭6,該測量頭6包括矩形的框體7,該框體7內部為矩形的內腔,標尺3穿過該內腔。該框體7的左側壁和右側壁均開有通孔,框體7左側壁外部為左觸板8,框體7內部帶有左滑臺9,貫穿框體7左側壁通孔的左彈簧10的一端與左觸板8焊接,另一端與左滑臺9連接,該左滑臺9為球冠狀,其球冠面與框體7右側壁相對并與標尺3表面接觸;框體7右側壁外部為右觸板11,框體7內部帶有左滑臺9,貫穿框體7右側壁通孔的右彈簧13的一端與右觸板11焊接,另一端與右滑臺12連接,該右滑臺12為球冠狀,其球冠面與框體7左側壁相對并與標尺3表面接觸。

  [0015]左觸板8的板面上開有槽底朝下的左半通槽14,右觸板11的板面上開有槽底朝上的右半通槽15。上安裝座I在立桿的右方安裝有上行行程開關,上行行程開關上帶有上行觸發頭17 ;下安裝座2在立桿的左方安裝有下行行程開關,下行行程開關上帶有下行觸發頭16。上行行程開關和下行程開關均與中央處理器連接,該中央處理器與液壓裝置連接。

  [0016]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標尺3貫穿測量頭6的框體7,標尺3的左側面與左滑臺9接觸,標尺3的右側面與右滑臺12接觸,如當橫臂上下移動時,測量頭6也標尺3上下移動,左滑臺9、右滑臺12均與標尺3發生相對滑動,且左滑臺9通過左彈簧10與左觸板8連接,右滑臺12通過右彈簧13與右觸板11連接,當測量頭6經過標尺3表面凹凸位置時,測量頭6的框體7可輕壓左滑臺9 (或右滑臺12)利用其球冠面輕松滑過凹凸位置,防止出現測量頭6與標尺3發生卡死的情況。另一方面,當測量頭6下滑時至下安裝座2時,下行行程開關的下行觸發頭16插入左半通槽14內,測量頭6繼續下滑至極限位置時,下行觸發頭16受到左半通槽14槽底的擠壓,從而下行行程開關將下行極限信號傳遞至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控制液壓裝置停止或者反向。同理,當測量頭6上滑時至上安裝座I時,上行行程開關的上行觸發頭17插入右半通槽15內,測量頭6繼續上滑至極限位置時,上行觸發頭17受到右半通槽15槽底的擠壓,從而上行行程開關將上行極限信號傳遞至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控制液壓裝置停止或者反向。

  [0017]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主權項】

  1.立式珩磨機標尺結構,包括上安裝座和下安裝座,標尺安裝于上安裝座和下安裝座之間,標尺的表面帶有刻度層,標尺上滑動配合有與橫臂一體的測量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頭包括框體,框體的內部為供標尺穿過的內腔,該框體至少一個側壁上開有通孔,該通孔內設有彈簧,彈簧的一端與內腔中設置的滑臺連接,另一端與框體外的觸板連接;所述滑臺為球冠狀,其球冠面與標尺表面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珩磨機標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板包括位于框體左側的左觸板、框體右側的右觸板,左觸板和右觸板分別與內腔中的左滑臺和右滑臺通過彈貪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珩磨機標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裝座和下安裝座分別安裝有上行行程開關和下行行程開關;左觸板與下行行程開關同側,左觸板板面上開有可觸發下行行程開關的左半通槽,右觸板板面上開有可觸發上行行程開關的右半通槽。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珩磨機標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標尺表面焊接有帶有刻度的鐵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珩磨機標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標尺的下端焊接有矩形的安裝板,該安裝板通過四個六角螺栓與下安裝座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發明申請屬于珩磨技術領域,公開了立式珩磨機標尺結構,包括上安裝座和下安裝座,標尺安裝于上安裝座和下安裝座之間安裝標尺,標尺的表面帶有刻度層,標尺上滑動配合有與橫臂一體的測量頭,所述測量頭包括框體,框體的內部為供標尺穿過的內腔,該框體至少一個側壁上開有通孔,該通孔內設有彈簧,彈簧的一端與內腔中設置的滑臺連接,另一端與框體外的觸板連接;所述滑臺為球冠狀,其球冠面與標尺表面接觸。本方案在框體的內腔設置球冠狀的滑臺,滑臺球冠面與標尺表面接觸,當框體在標尺上移動至標尺表面的凹凸位置時,框體利用滑臺球冠面輕松滑過凹凸位置,防止出現測量頭與標尺發生卡死的情況,使得與測量頭一體的橫臂移動時也十分順暢。

  【IPC分類】B24B33/10, B24B49/00

  【公開號】CN105081951

  【申請號】CN201510565421

  【發明人】賴英利, 谷山品

  【申請人】重慶維慶液壓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9月8日

  立式珩磨機導向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珩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珩磨機是利用珩磨頭珩磨工件精加工表面的磨床,主要用在汽車、拖拉機、液壓件、軸承、航空等制造業中珩磨工件的孔。珩磨機有立式和臥式兩種,立式珩磨機的主軸工作行程較短,適用于珩磨缸體和箱體孔等。立式珩磨機包括工作臺,工作臺上固定有用于夾持工件的夾具,工作臺上設置有立柱,立柱上安裝有主軸箱,主軸箱的輸出軸上安裝有帶有油石條的研磨頭,該珩磨頭由豎直的主軸帶動旋轉,同時在液壓裝置的驅動下作垂直往復進給運動。

  [0003]現有的珩磨頭的軸套內徑向對稱鉆孔,孔內間隙配合安裝導向柱,導向柱的里端制成圓弧形,外端連接滑塊,滑塊外端粘接油石。軸套中安裝錐體,錐體錐面與導向柱的圓弧面滑動連接,錐體由頂塊推動在軸套內移動,頂塊上設置有回位彈簧和定位銷。上述方案的缺點在于:現有的導向柱與軸套內孔采用間隙配合,錐體推著導向柱移動,導向柱與軸套的鉆孔孔壁會發生摩擦,導向柱會磨損軸套的內壁,同時,摩擦力較大時會影響導向柱的移動速度。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避免磨損軸套內壁的立式珩磨機導向柱。

  [0005]本方案中的立式珩磨機導向柱,包括柱體和軸套,軸套上開有鉆孔,柱體貫穿該鉆孔,軸套的兩端均開有環形的安裝槽,安裝槽內均安裝有滑動軸承,該滑動軸承的軸瓦外壁與安裝槽過盈配合,軸瓦內壁與柱體表面接觸,軸瓦上開有注油孔;在軸套兩端還設有用于壓緊同側軸承的環形的軸承壓蓋。

  [0006]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在軸套內設置安裝槽,在安裝槽內過盈配合有滑動軸承,滑動軸承的內壁與柱體表面接觸,這樣使得柱體移動時避免直接與軸套接觸進行摩擦,使軸套損傷,另一方面,在滑動軸承的軸瓦上開設注油孔,向注油孔中通入潤滑油,使得柱體和軸承表面形成油膜,在液體潤滑條件下,軸瓦和柱體表面被潤滑油分開而不發生直接接觸,降低摩擦力,柱體移動速度更快。

  [0007]進一步,所述軸承壓蓋的內壁上開有環形的密封槽,該密封槽內設有填料,填料可以防止滑動軸承與柱體之間的潤滑油漏出,起密封作用。

  [0008]進一步,密封槽的截面為梯形,密封槽的槽口面積大于槽底面積,使得柱體與填料接觸的面積較大,密封面積更大,密封效果更好。

  [0009]進一步,軸套和軸承壓蓋通過螺栓緊固,連接更牢固。

  [0010]進一步,填料為羊毛氈,羊毛氈除了密封外還能防塵,防止粉塵進入滑動軸承中。【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立式珩磨機導向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柱體1、軸套2、左滑動軸承3、左軸承壓蓋4、右滑動軸承5、右軸承壓蓋6、羊毛氈7、墊塊8。

  [0013]實施例立式珩磨機導向柱基本如附圖1、圖2所示:

  立式珩磨機導向柱,包括軸套2和柱體1,軸套2上開有鉆孔,柱體I貫穿該鉆孔,軸套2與柱體I間隙配合。軸套2左端內壁開有環形的左安裝槽,左滑動軸承3的軸瓦外壁與該左安裝槽過盈配合,軸瓦內壁與柱體I表面接觸,軸瓦上開有注油孔。軸套2左端通過螺栓固定有環形的左軸承壓蓋4,該左軸承壓蓋4將左滑動軸承3壓緊在左安裝槽內。在左軸承壓蓋4的內壁上開有環形的密封槽,該密封槽的截面為梯形,密封槽的槽口面積大于槽底面積,該密封槽內填充有羊毛氈7。

  [0014]軸套2右端內壁開有環形的右安裝槽,右滑動軸承5的軸瓦外壁與該右安裝槽過盈配合,軸瓦內壁與柱體I表面接觸,軸瓦上開有注油孔。軸套2右端通過螺栓固定有環形的右軸承壓蓋6,該右軸承壓蓋6將右滑動軸承5壓緊在右安裝槽內。在右軸承壓蓋6的內壁上也開有環形的密封槽,該密封槽的截面為梯形,密封槽的槽口面積大于槽底面積,該密封槽內填充有羊毛氈7。

  [0015]柱體I的右端與墊塊8通過六角螺栓緊固,該墊塊8上固定油石條。

  [0016]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當柱體I左端受到錐體的推動后,柱體I在軸套2內滑動,由于與柱體I接觸的為左滑動軸承3、右滑動軸承5,柱體I移動不會損傷軸套2內壁,且左滑動軸承3、右滑動軸承5的軸瓦可以通過注油孔通入潤滑油,使得柱體I和軸承表面形成油膜,在液體潤滑條件下,軸瓦和柱體I表面被潤滑油分開而不發生直接接觸,降低摩擦力,柱體I移動速度更快。且為了防止潤滑油從左滑動軸承3、右滑動軸承5漏出,在左軸承壓蓋4和右軸承壓蓋6的內壁上設置羊毛氈7作為密封。

  [0017]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主權項】

  1.立式珩磨機導向柱,包括柱體和軸套,軸套上開有鉆孔,柱體貫穿該鉆孔,其特征在于,軸套的兩端均開有環形的安裝槽,安裝槽內安裝有滑動軸承,該滑動軸承的軸瓦外壁與安裝槽過盈配合,軸瓦內壁與柱體表面接觸,軸瓦上開有注油孔;在軸套兩端還設有用于壓緊同側軸承的環形的軸承壓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珩磨機導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壓蓋的內壁上開有環形的密封槽,該密封槽內設有填料。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珩磨機導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截面為梯形,密封槽的槽口面積大于槽底面積。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珩磨機導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套和軸承壓蓋通過螺栓緊固。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珩磨機導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為羊毛氈。

  【專利摘要】本發明申請屬于珩磨技術領域,公開了立式珩磨機導向柱,包括柱體和軸套,軸套上開有鉆孔,柱體貫穿該鉆孔,軸套的兩端均開有環形的安裝槽,安裝槽內均安裝有滑動軸承,該滑動軸承左滑動軸承的軸瓦外壁與安裝槽過盈配合,軸瓦內壁與柱體表面接觸,軸瓦上開有注油孔;在軸套兩端還設有用于壓緊同側軸承的環形的軸承壓蓋。本發明申請通過在軸套內設置安裝槽,在安裝內過盈配合有滑動軸承,滑動軸承的內壁與柱體表面接觸,這樣使得柱體移動時不是直接與軸套接觸進行摩擦,避免了軸套發生損傷。

  【IPC分類】B24B33/10

  【公開號】CN105081952

  【申請號】CN201510565425

  【發明人】賴英利, 谷山品

  【申請人】重慶維慶液壓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9月8日

  軸承內圈內徑定心及端面支承驅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軸承內圈超精設備,具體涉及軸承內圈內徑定心及端面支承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深溝球軸承超精機用軸承內圈內孔定心裝置固定軸承內圈,內孔定心裝置的定心裝置和端面支承固定連接,通過端面壓緊裝置將軸承內圈的端面壓緊后進行超精,超精完成后,需要人工或機器進行下料,操作麻煩,生產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自動下料,且上料方便,生產效率高的軸承內圈內徑定心及端面支承驅動機構。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軸承內圈內徑定心及端面支承驅動機構,包括工件箱,工件箱上部開有型腔,導向套的后部套在型腔前部內,導向軸后端連接氣缸,導向軸的一部位于導向套內且可前后移動,導向軸的前端固定連接件,定心軸套通過第二軸承固定在連接件外壁上,導向套前端的外壁通過第一軸承連接傳動輪,傳動輪連接電機,傳動輪的前端連接端面支承。

  [0005]具體的,型腔的后端固定氣缸連接板,氣缸固定在氣缸連接板上,氣缸的活塞穿過氣缸連接板連接導向軸。

  [0006]具體的,導向套后部內壁上設置直線軸承,導向軸的一部位于直線軸承內。

  [0007]具體的,導向套后端設置后法蘭蓋,后法蘭蓋上設置密封壓蓋,后法蘭蓋與密封蓋之間設置J形防塵圈。

  [0008]具體的,電機連接皮帶輪,皮帶輪與傳動輪通過多楔帶傳動。

  [0009]具體的,導向軸后端設置導向塊。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定心軸套可在氣缸的帶動下前后移動,當軸承內圈超精完成后,定心軸套縮回實現自動下料,提高了生產效率,超精時設備傳動輪、端面支承、定心軸套和軸承內圈旋轉,端面支承及定心軸套之間無相對轉動,既防止軸承內圈在超精的過程中出現劃痕,又節約了能源,降低了成本。

  【附圖說明】

  [0011]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圖。

  [0013]圖3是圖1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圖。

  [0014]I工件箱 2型腔 3氣缸連接板4氣缸 5導向軸 6導向塊7后法蘭蓋8密封壓蓋9 J形防塵圈10直線軸承11導向套12傳動輪13第一軸承14端面支承15連接件16第二軸承17定心軸套18軸承壓蓋19多楔帶20皮帶輪21電機22軸承內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15]軸承內圈內徑定心及端面支承驅動機構,包括工件箱1,工件箱I上部開有型腔2,型腔2的后端固定氣缸連接板3,氣缸4固定在氣缸連接板3上,氣缸4的活塞穿過氣缸連接板3連接導向軸5后端。

  [0016]導向套11的后部套在型腔2前部內,導向軸5后部設置導向塊6,導向軸5的一部位于導向套11內且可前后移動,導向套11后端設置后法蘭蓋7,后法蘭蓋7上設置密封壓蓋8,后法蘭蓋7與密封蓋之間設置J形防塵圈9,導向套11后部內壁上設置直線軸承10,導向軸5的一部位于直線軸承10內。

  [0017]導向軸5的前端固定連接件15,定心軸套17通過第二軸承16固定在連接件15外壁上,導向套11前端的外壁通過第一軸承13連接傳動輪12,電機21連接皮帶輪20,皮帶輪20與傳動輪12通過多楔帶19傳動。傳動輪12的前端連接端面支承14。

  [0018]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當軸承內圈22被上料機構傳送到超精工位后,氣缸4活塞伸出,帶動導向軸5和定心軸套17向前運動,定心軸套17套在軸承內圈22內壁上,然后端面支承14和端面壓緊裝置將軸承內圈22的端面壓緊后進行超精;超精時,電機21帶動傳動輪12旋轉,傳動輪12帶動端面支承14旋轉,端面支承14帶動軸承內圈22旋轉,軸承內圈22帶動定心軸套17旋轉,端面支承14和定心軸套17同步運動,從而避免軸承內圈22出現劃痕;超精完成后,端面壓緊裝置復位,氣缸4縮回,定心軸套17離開軸承內圈22,軸承內圈22沒有支承后掉落到下料道上。

  [0019]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

  【主權項】

  1.軸承內圈內徑定心及端面支承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箱,工件箱上部開有型腔,導向套的后部套在型腔前部內,導向軸后端連接氣缸,導向軸的一部位于導向套內且可前后移動,導向軸的前端固定連接件,定心軸套通過第二軸承固定在連接件外壁上,導向套前端的外壁通過第一軸承連接傳動輪,傳動輪連接電機,傳動輪的前端連接端面支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軸承內圈內徑定心及端面支承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型腔的后端固定氣缸連接板,氣缸固定在氣缸連接板上,氣缸的活塞穿過氣缸連接板連接導向軸。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軸承內圈內徑定心及端面支承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導向套后部內壁上設置直線軸承,導向軸的一部位于直線軸承內。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軸承內圈內徑定心及端面支承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導向套后端設置后法蘭蓋,后法蘭蓋上設置密封壓蓋,后法蘭蓋與密封蓋之間設置J形防塵圈。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軸承內圈內徑定心及端面支承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電機連接皮帶輪,皮帶輪與傳動輪通過多楔帶傳動。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軸承內圈內徑定心及端面支承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導向軸后端設置導向塊。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軸承超精設備,具體涉及軸承內圈內徑定心及端面支承驅動機構,包括工件箱,工件箱上部開有型腔,導向套的后部套在型腔前部內,導向軸后端連接氣缸,導向軸的一部位于導向套內且可前后移動,導向軸的前端固定連接件,定心軸套通過第二軸承固定在連接件外壁上,導向套前端的外壁通過第一軸承連接傳動輪,傳動輪連接電機,傳動輪的前端連接端面支承。本發明的定心軸套可在氣缸的帶動下前后移動,當軸承內圈超精完成后,定心軸套縮回實現自動下料,提高了生產效率,超精時設備傳動輪、端面支承、定心軸套和軸承內圈旋轉,端面支承及定心軸套之間無相對轉動,節約了能源,降低了成本。

  【IPC分類】B24B41/06, B24B35/00

  【公開號】CN105081953

  【申請號】CN201510462314

  【發明人】王玉峰, 張振林, 喬永立

  【申請人】濮陽貝英數控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7月31日

  一種用于研磨棒件的簡易研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簡易研磨機,屬于研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棒材的研磨主要存在于實驗室中,例如:鋁棒導電率測試之前需將鋁棒表面磨光,而現階段一般都是手工磨制,一方面手工研磨很麻煩,而且磨制不均勻,另一方面,在磨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鋁屑,容易吸入體內,對身體健康十分不利。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研磨棒件的簡易研磨機,以解決現階段手工研磨棒材,一方面手工研磨很麻煩,而且磨制不均勻,另一方面,在磨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碎屑,容易吸入體內,對身體健康十分不利的問題。

  [0004]本發明的方案如下:一種用于研磨棒件的簡易研磨機,包括工作平臺,工作平臺上安裝有兩條相互平行設置的滑軌、兩個電動滑塊、滑塊控制器、棒件固定裝置和砂紙,兩個電動滑塊分別設置在兩條滑軌上,滑塊控制器用于控制兩個電動滑塊在滑軌上同步滑動,砂紙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個電動滑塊上,棒件控制裝置用于固定待研磨的棒件,且砂紙的磨砂面貼緊在棒件上。

  [0005]棒件與兩條滑軌相互平行,且砂紙與棒件也相互平行。

  [0006]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主要優點是通過所述簡易研磨機可以實現棒材的機械自動化研磨,裝置結構簡單,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而且在研磨過程中人體可以遠離棒材,避免吸入研磨產生的碎屑,有益健康。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結合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研磨棒件的簡易研磨機,包括:

  工作平臺1,工作平臺I上安裝有兩條相互平行設置的滑軌2、兩個電動滑塊3、滑塊控制器4、棒件固定裝置5和砂紙6,兩個電動滑塊4分別設置在兩條滑軌2上,滑塊控制器4用于控制兩個電動滑塊3在滑軌2上同步滑動,砂紙6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個電動滑塊3上,棒件控制裝置5用于固定待研磨的棒件7,且砂紙6的磨砂面貼緊在棒件7上,棒件7與兩條滑軌2相互平行,且砂紙6與棒件7也相互平行。

  【主權項】

  1.一種用于研磨棒件的簡易研磨機,包括工作平臺(I),其特征在于:工作平臺(I)上安裝有兩條相互平行設置的滑軌(2)、兩個電動滑塊(3)、滑塊控制器(4)、棒件固定裝置(5)和砂紙(6),兩個電動滑塊(4)分別設置在兩條滑軌(2)上,滑塊控制器(4)用于控制兩個電動滑塊(3)在滑軌(2)上同步滑動,砂紙(6)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個電動滑塊(3)上,棒件控制裝置(5 )用于固定待研磨的棒件(7 ),且砂紙(6 )的磨砂面貼緊在棒件(7 )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研磨棒件的簡易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棒件(7)與兩條滑軌(2 )相互平行,且砂紙(6 )與棒件(7 )也相互平行。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研磨棒件的簡易研磨機,以解決現階段手工研磨棒材,一方面手工研磨很麻煩,而且磨制不均勻,另一方面,在磨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碎屑,容易吸入體內,對身體健康十分不利的問題。包括工作平臺,工作平臺上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設置的滑軌、兩個電動滑塊、滑塊控制器、棒件固定裝置和砂紙,兩個電動滑塊分別設置在兩條滑軌上,滑塊控制器用于控制兩個電動滑塊在滑軌上同步滑動,砂紙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個電動滑塊上,棒件控制裝置用于固定待研磨的棒件,且砂紙的磨砂面貼緊在棒件上。本發明用于研磨技術領域。

  【IPC分類】B24B37/02

  【公開號】CN105081954

  【申請號】CN201410203921

  【發明人】諶紅果

  【申請人】諶紅果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4年5月15日

  用于修復模切機上膠輥的研磨裝置及模切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包裝機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修復模切機上膠輥研磨裝置及模切機。

  【背景技術】

  [0002]箱板紙在制作成紙箱的過程中,需根據紙箱的結構,對圍成紙箱的紙板進行裁切,通過模切機裁切來實現連續化快速生產。模切機包括版輥和膠墊輥,通過版輥和膠墊輥配合來進行紙板的裁切,其中,版輥上設置有模切刀,紙板從版輥與膠墊輥之間穿過,模切刀以膠墊輥為墊板對紙板進行模切,從而裁切掉板紙上多余的部分。

  [0003]由于模切刀直接切入到膠墊輥表面,長期使用后,膠墊輥表面會形成深淺不一的切口,由于切口的存在,紙板裁切中易于出現切割誤差或者紙板不能順利地切斷,影響紙板加工質量與加工的順利進行,因此膠墊輥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需要進行更換。然整體更換全新的膠墊輥,膠墊輥價格昂貴,成本花費較大,并且已用的膠墊輥只是外層表面形成了切口,內層的表面并沒有損傷,完全棄之不用造成浪費。現有箱板紙模切機中設置有一研磨單元,如現有專利203565976U所公開的一種瓦楞紙箱印刷模切機修模機構,通過修模刀固設在修模刀座上,修模刀座與進給絲桿螺紋傳動配合,通過轉動絲桿,帶動修模刀運動實現對膠墊輥表面的磨削,即將表面具有切口的膠墊輥的表層磨除,獲得新的沒有切口的表層,如此可以延長膠墊輥的使用壽命,但是上述修模機構結構較為復雜,研磨時間長,而且研磨輥的精度不高,對膠墊輥的研磨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修復模切機上膠墊輥的研磨裝置,具有研磨效率高、研磨效果好且使用成本較低的優點。

  [0005]—種用于修復模切機上膠墊輥的研磨裝置,包括膠墊輥以及與膠墊輥平行設置的研磨輥,所述研磨輥可相對膠墊輥移動以調節與膠墊輥之間的間隙,所述研磨輥外周表面具有研磨砂,并且研磨輥的外周表面開設有螺紋槽。

  [0006]進一步地,所述研磨砂為金剛砂。

  [0007]進一步地,所述用于修復模切機上膠墊輥的研磨裝置包括安裝在膠墊輥兩端的偏心齒輪,所述研磨裝置還包括研磨輥升降調節機構,研磨輥升降調節機構包括二升降結構、升降驅動電機以及連桿,升降結構包括搖板以及傳動機構,所述搖板安裝在偏心齒輪上,所述傳動機構安裝在搖板上且連接所述研磨輥,所述升降驅動電機安裝在其中一所述傳動機構上,驅動所述傳動機構傳動進而帶動所述研磨棍移動,連桿連接二升降結構的傳動機構,使得二升降結構的傳動機構同時傳動。

  [0008]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包括橫向桿與縱向桿,橫向桿轉動帶動縱向桿升降,橫向桿連接升降驅動電機,縱向桿末端連接所述研磨輥的端部。

  [0009]進一步地,所述搖板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研磨輥的端部套設在安裝孔內且在傳動機構的帶動下在安裝孔升降。

  [0010]另外,本發明有必要提供一種可快速修復膠墊輥的模切機。

  [0011]—種模切機,包括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版輥機構、膠墊輥機構以及膠墊輥研磨裝置,機架包括兩平行設置的墻板,版輥機構包括刀輥,刀輥安裝在二墻板之間且位于機架的底端,膠墊輥機構包括膠墊輥,膠墊輥安裝在二墻板之間且位于刀輥上方,所述膠墊輥研磨裝置包括研磨輥,研磨輥設置在二墻板之間且位于膠墊輥上方,所述研磨輥可相對膠墊輥移動以調節與膠墊輥之間的間隙,所述研磨輥外周表面具有研磨砂,并且研磨輥的外周表面開設有螺紋槽。

  [0012]進一步地,所述膠墊輥機構包括調節膠墊輥高度位置的升降調節裝置,升降調節裝置包括偏心齒輪,偏心齒輪外部為圓周面套設在墻板上,中心開設有凸輪孔配合所述膠墊輥的端部。

  [0013]進一步地,所述偏心齒輪露出于墻板外側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配合齒,以供配合用以驅動偏心齒輪旋轉的偏心輪驅動電機。

  [0014]進一步地,所述研磨裝置包括研磨輥升降調節機構,研磨輥升降調節機構包括搖板與傳動機構,所述搖板安裝在偏心齒輪上以連同偏心齒輪作偏心運動,所述搖板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研磨輥的端部可滑動地安裝在安裝孔內,所述傳動機構安裝在搖板上且連接所述研磨輥以帶動研磨輥升降。

  [0015]進一步地,所述研磨裝置包括研磨輥旋轉驅動機構,所述研磨輥旋轉驅動機構包括研磨輥傳動輪、研磨輥驅動電機以及研磨輥傳動帶,所述研磨輥傳動輪安裝在研磨輥的一端,所述研磨輥驅動電機安裝在機架的頂端,研磨輥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研磨輥傳動帶與研磨棍傳動輪連接。

  [0016]進一步地,所述研磨裝置包括研磨輥傳動帶張緊機構,用以在研磨輥位置變動時張緊所述研磨輥傳動帶,研磨輥傳動帶張緊機構采用氣缸張緊結構。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模切機通過設置一研磨輥,驅動研磨輥旋轉即可對膠墊輥進行研磨處理,能夠精確、快速地去除膠墊輥表面形成的刀口,并且可以設定每次研磨的厚度,研磨效率高、效果好,有效提高了膠墊輥的使用壽命,減少了耗材的使用,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通過設定一偏心齒輪,將研磨裝置安裝在偏心齒輪上,不僅能夠調整膠墊輥與版輥的距離,方便不同厚度的紙板進行模切,同時還能夠使得研磨輥與膠墊輥同時移動,以保持相同的距離,保證研磨的精度;本發明設計合理,使用方便,能夠有效節省提高膠墊輥的使用壽命,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模切機的主視示意圖;

  [0019]圖2是本發明模切機的立體示意圖;

  [0020]圖3是圖2所示的模切機的右側的內側面視圖;

  [0021]圖4是模切機上沿圖3所示沿A-A方向剖視后的局部剖視示圖;

  [0022]圖5是圖2所示的模切機的左側的內側面視圖;

  [0023]圖6是圖2所示的模切機卸除右側墻板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7是圖2所示模切機的研磨裝置的立體圖;

  [0025]圖8是圖1所示模切機的張緊氣缸結構的放大圖;

  [0026]圖9是圖2所示模切機的從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0028]請參閱圖1、圖2,一種模切機,用于對紙板(如瓦楞紙板)進行裁切。模切機包括機架I及安裝在機架I上的版輥機構2、膠墊輥機構3以及膠墊輥研磨裝置4。版輥機構2與膠墊輥機構3配合裁切紙板,并且膠墊輥機構3可相對版輥機構2移動以調節與版輥機構2之間的間隙,從而適用不同厚度的紙板裁切。膠墊輥研磨裝置4用以對膠墊輥機構3進行研磨,對膠墊輥機構3進行修復。

  [0029]機架I包括兩平行設置的墻板11及連接在兩墻板11頂端一頂板12。墻板11上開有若干通孔(圖未示),以安裝版輥機構2、膠墊輥機構3。

  [0030]版輥機構2安裝在機架I的底端,用于對包裝紙板進行裁切。版輥機構2包括刀輥21及驅動刀輥21旋轉的模切電機(圖未示)。刀輥21安裝在兩墻板11之間,刀輥21上設置有切刀(圖未示),通過切刀與膠墊輥機構3配合將紙板裁切。模切電機安裝在其中一墻板11外側,模切電機的轉動軸與刀輥21連接,由模切電機驅動刀輥21旋轉。進一步地,版輥機構2包括平移驅動結構,以驅動刀輥21平移,即,與墻板的垂直方向可進行一定的位移。平移驅動結構包括刀輥平移驅動電機22,啟動刀輥平移驅動電機22可驅動刀輥21平移。

  [0031]膠墊輥機構3安裝在版輥機構2的上方,用于配合版輥機構2對包裝紙板進行模切。膠墊輥機構3包括膠墊輥31、驅動膠墊輥31旋轉的驅動裝置32以及調節膠墊輥31高度位置的升降調節裝置33。膠墊輥31由橡膠材料制作,安裝在兩墻板11之間且位于刀輥21上方,與刀輥21間具有間隙,以供送入紙板,膠墊輥31與刀輥21相向旋轉。驅動裝置32包括驅動電機321、帶輪322以及連接驅動電機321與帶輪322的皮帶323。驅動電機321固設在頂板12上,帶輪322安裝在膠墊輥31的一端,通過驅動電機321轉動,帶動帶輪322轉動從而帶動膠墊輥31轉動。

  [0032]請結合參閱圖

  3、圖4,升降調節裝置33包括偏心齒輪331以及驅動偏心齒輪331旋轉的偏心輪驅動電機(圖未示)。偏心齒輪331為外部為圓周面,中心形成有凸輪孔的結構,外部圓周面安裝在墻板11上對應匹配的墻孔內,可在強孔內轉動。偏心齒輪331中心的凸輪孔套設所述膠墊輥31的端部。進一步地,偏心齒輪331相對墻孔伸出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配合齒3311,以供配合偏心輪驅動電機,以驅動偏心齒輪331旋轉。由于偏心齒輪331的中心孔為凸輪孔(即直徑不規則的孔,如橢圓形孔等),在偏心齒輪331轉動時,膠墊輥31將隨凸輪孔運動,如此將被頂升或下降,因此,需要調節膠墊輥31的高度位置時,即膠墊輥31與刀輥21間的間隙時,僅需通過偏心輪驅動電機驅動偏心齒輪331轉動一定的角度即可。可以理解,在膠墊輥31升高或下降時,連接在膠墊輥31端部的帶輪322將連同膠墊輥31 —起運動。如此,在帶輪322高度位置變化時,將對皮帶323的張緊性產生影響。因此,驅動裝置32還包括一膠墊輥皮帶張緊裝置34。請參閱圖9,膠墊輥皮帶張緊裝置34安裝在墻板11上,包括一壓抵桿341,壓抵桿341彈性地維持恒定的壓力壓抵在皮帶323上,以在帶輪322高度位置變化引起的皮帶323張力變化時可實時地張緊皮帶323,使驅動電機321可正常地帶動帶輪322轉動,進而帶動膠墊輥31轉動。

  [0033]請參閱圖6、圖7,膠墊輥研磨裝置4位于膠墊輥機構3的上方,膠墊輥研磨裝置4包括研磨輥41、研磨輥升降調節機構50、研磨輥旋轉驅動機構60及研磨輥傳動帶張緊機構70 ο

  [0034]研磨輥41安裝在二墻板11之間,位于膠墊輥31的上方,與膠墊輥31反向旋轉。研磨輥41用于研磨膠墊輥31的外周表面,以去除版輥機構2工作時在膠墊輥31表面形成的切口,研磨輥41表面具有研磨砂,如金剛砂,金剛砂均勻形成在研磨輥41表面,并且研磨輥41的外周表面開設有螺紋槽411,用于疏導研磨產生的廢料顆粒。

  [0035]研磨輥升降調節機構50用于驅動研磨輥41升降,調節研磨輥41與膠墊輥31之間的距離。研磨輥升降調節機構50包括二升降結構51、升降驅動電機52以及連桿53。二升降結構51分別安裝在二偏心齒輪331上,使得升降結構51能夠跟偏心齒輪331的凸輪孔軌跡運動,對應地,研磨棍41跟隨膠墊棍31在凸輪孔的運動軌跡運動。升降結構51包括搖板511以及安裝在搖板511上的傳動機構512。搖板511底端安裝在偏心齒輪331上,使得膠墊輥31在隨凸輪孔搖擺運動時,搖板511連同膠墊輥31 —起搖擺運動。具體結構可參閱圖3、圖4,偏心齒輪331相對配合齒3311的另一端面上固接一配合輪332,配合輪332的外周面形成有與所述凸輪孔對應的凸輪面3321,搖板511底端固接一中心孔為圓孔的環圈510,環圈510的圓孔與所述凸輪面3321套設配合。如此,實現搖板511連同膠墊輥31一起搖擺運動。可以理解,配合輪332及環圈510可省略,直接在偏心齒輪331相對配合齒3311的另一端形成凸輪面與搖板511下端開設一圓孔配合。另外,偏心齒輪331也可采用環套套設在膠墊輥31上的方式,可以不連同膠墊輥31轉動,然可以連同膠墊輥31隨凸輪孔搖擺運動。

  [0036]請參閱圖3或圖5,搖板511板面上開設有安裝孔5111,以供安裝研磨輥41的端部。搖板511的頂端安裝有所述傳動機構512。搖板511的頂端的一側形成有凸起,該凸起上開設有長條形的滑槽5112,滑槽5112內安裝有滑塊513,可在滑槽5112內滑動。請結合參閱圖6,滑塊513上固接有定位軸514,定位軸514位于滑槽5112外側,定位軸514可固定在墻板11上,從而將滑塊513固定。通過設置滑塊513在搖板511頂側的滑槽5112內,在搖板511在隨凸輪孔搖擺時,搖板511頂端的凸起隨同搖擺,即滑槽5112相對固定的滑塊513滑動。搖板511通過底側與偏心齒輪311配合,頂側通過滑槽5112與滑塊513配合導向,使得搖板511在隨凸輪孔搖擺時,既具有可以搖擺的行程空間,又具有在搖擺行程方向的大致限定,使得搖板511頂端不至于完全沒有限位約束而位置不穩定。

  [0037]所述傳動機構512安裝在搖板511的頂端,其結構類似業界常見的千斤頂結構。傳動機構512內設置有兩螺桿相垂直配合的結構,當其中一條螺桿旋轉時,驅動另一條螺桿前進或后退。請參閱圖1,傳動機構512包括橫向桿5121與縱向桿5122,橫向桿5121轉動時,帶動縱向桿5122上升或下降。縱向桿5122的末端穿過搖板511的頂端進入到所述安裝孔5111內與研磨棍41的端部連接。如此,通過縱向桿5122的上升或下降,帶動研磨棍41的端部在安裝孔內滑動,即帶動研磨輥41上升或下降,從而調整研磨輥41與膠墊輥31間的間隙。

  [0038]請參閱圖2,升降驅動電機52安裝在所述傳動機構512上,與傳動機構512的橫向桿5121連接,以驅動橫向桿5121轉動。如此,通過開啟升降驅動電機52,可驅動橫向桿5121正轉或反轉,從而帶動縱向桿5122的上升或下降,進而帶動研磨輥41上升或下降。所述連桿53用于連接二升降結構51的橫向桿5121,如此,升降驅動電機52驅動一橫向桿5121轉動時,會帶動另一傳動機構512的橫向桿5121轉動,從而帶動傳動機構512的縱向桿5122同時上升或下降,實現對研磨輥41兩端的同時升降,且只需一個升降驅動電機52即可實現。

  [0039]請參閱圖6,研磨輥旋轉驅動機構60包括研磨輥傳動輪61、研磨輥驅動電機62以及研磨輥傳動帶63。研磨輥傳動輪61安裝在研磨輥41的一端,研磨輥驅動電機62安裝在機架I的頂端,研磨輥驅動電機62的輸出軸通過研磨輥傳動帶63與研磨輥傳動輪61連接,從而研磨輥驅動電機62的輸出軸轉動,帶動研磨輥41轉動。

  [0040]由于在調節膠墊輥31與刀輥21的間隙時,偏心齒輪331旋轉帶動膠墊輥31搖擺的同時也會帶動搖板511搖擺,搖板511搖擺從而會帶動安裝在搖板511上研磨輥41位置改變,從而會影響到研磨輥傳動帶63的張緊度。

  [0041]研磨輥傳動帶張緊機構70用于即時張緊研磨輥傳動帶63,以致研磨輥傳動帶63不易脫出。可以理解,研磨輥傳動帶張緊機構70可以采用前述膠墊輥皮帶張緊裝置34,設置壓抵桿維持恒定的壓力彈性地壓抵在研磨輥傳動帶63上。然由于安裝位置不方便,本發明設計一結構新穎的研磨輥傳動帶張緊機構70。考慮到及時張緊研磨輥傳動帶63,要么直接設置壓抵桿彈性壓抵傳動帶63,要么驅動傳動帶63所套設的研磨輥傳動輪61或研磨輥驅動電機62的輸出軸移動以張緊傳動帶63。本發明采用后面這種方式,由于傳動帶63的張緊度由研磨輥傳動輪61的移動引起,只能對研磨輥驅動電機62的輸出軸及時移動來配合研磨輥傳動輪61的移動來張緊傳動帶63。對研磨輥驅動電機62的輸出軸的實時移動通過所述結構新穎的研磨輥傳動帶張緊機構70來實現。

  [0042]請參閱圖3、圖6,研磨輥傳動帶張緊機構70包括研磨電機座結構71與張緊力維持結構72。研磨電機座結構71包括繞轉定位軸711、座底板712以及軸套713。繞轉定位軸711固設在機架I的頂板12上且位于頂板12的一側。座底板712的底面的一端固設有所述軸套713,軸套713可繞轉地套設在繞轉定位軸711上,座底板712的頂面的一端固設有所述研磨輥驅動電機62,所述研磨輥驅動電機62與固設在底座板511的底面上的軸套713位置對應,研磨輥驅動電機62位于軸套713的上方且研磨輥驅動電機62的主體與軸套713平行。

  [0043]搖板511搖擺偏移使得研磨輥傳動輪61位置偏擺上升時,在研磨輥傳動帶63與研磨輥驅動電機62輸出軸之間的摩擦力足以帶動所述座底板712繞所述繞轉定位軸711向上擺動,即座底板712相對繞轉定位軸711的一端會上翹,此時,研磨輥驅動電機62輸出軸需要及時維持在偏擺上升后的位置,即維持傳動帶63的套設距離,否則研磨輥驅動電機62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復至原位,則傳動帶63易脫出。通過所述張緊力維持結構72維持所述座底板712相對繞轉定位軸711上翹后的位置,即維持研磨輥驅動電機62輸出軸及時偏擺上升后的位置。

  [0044]請參閱圖6及圖8,張緊力維持結構72包括二側板721、氣缸722以及拉持結構723。二側板721平行地固設在

  底座板511上且相對研磨輥驅動電機62的一端,氣缸722可通過固定銷軸固設二側板721之間。拉持結構723設置在機架I的頂板12上且位于二側板721之間與氣缸722的活塞桿末端連接,具體地,底座板511上對應二側板721之間的位置剪切成缺口以露出頂板12,拉持結構723固設在露出的頂板12上。本實施例中,拉持結構723包括三角形的底座7231及夾持塊7232,夾持塊7232頂部固接活塞桿末端,底部的夾持槽通過銷軸與底座7231鉸接。氣缸722缸體內充設有預定的氣量使活塞桿對氣缸缸體具有恒定的頂持力,即向上頂持氣缸缸體、二側板721及底座板511,使得所述座底板712繞所述繞轉定位軸711向上繞轉的趨勢,平時狀態下,在氣缸缸體、二側板721及底座板511的重力下維持平衡。當研磨輥傳動帶63與研磨輥驅動電機62輸出軸之間的摩擦力突然帶動所述座底板712繞所述繞轉定位軸711向上擺動預設角度時,頂持力頂持氣缸缸體,活塞桿順勢伸長,頂持力仍然維持恒定大小的向上頂持底座板511的力,如此,維持研磨輥驅動電機62輸出軸及時偏擺上升后的位置,即維持傳動帶63的套設距離。如此,傳動帶63得到了及時的張緊,不會脫出。在搖板511搖擺偏移使得研磨輥傳動輪61位置偏擺回位時,其動作過程與上述類似,在此不在詳述。

  [0045]進一步地,模切機還包括一控制系統(圖未示),控制版輥機構2、膠墊輥機構3以及膠墊輥研磨裝置4的動作。

  [0046]調節模切機的膠墊輥31與刀輥21之間的間隙時,通過電機驅動偏心齒輪331旋轉,偏心齒輪331旋轉帶動膠墊輥31擺動,從而實現對膠墊輥31與刀輥21之間的間隙的調整,需要調節預設的間隙時,只需將偏心齒輪331旋轉預設角度即可。偏心齒輪331在旋轉過程中,會帶動搖板511運動,搖板511帶動研磨輥旋轉驅動機構60位置連同運動,同時引起研磨輥傳動帶張緊機構70動作,磨輥傳動帶張緊機構50實時對研磨輥傳動帶63張緊。

  [0047]需要調節研磨輥41與膠墊輥31之間的間隙時,通過升降驅動電機52驅動傳動機構512動作,帶動研磨輥41升降,即可調節研磨輥41與膠墊輥31間的間隙。

  [0048]研磨膠墊輥31時,通過研磨輥驅動電機62驅動研磨輥41轉動,即可實現對膠墊輥31研磨,在研磨中,研磨的碎末可通過研磨輥41上的螺紋槽411順利疏導排出。

  [0049]本發明模切機通過驅動研磨輥旋轉即可對膠墊輥進行自動研磨處理,能夠精確、快速地去除膠墊輥表面形成的刀口,并且可以通過程序設定每次研磨的厚度,研磨效率高、效果好,有效提高了膠墊輥的使用壽命,減少了耗材的使用,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通過設定一偏心齒輪,不僅能夠調整膠墊輥與版輥的距離,方便不同厚度的紙板進行模切,將研磨裝置安裝在偏心齒輪上,還能夠使得研磨輥與膠墊輥同時移動,以保持相同的距離,保證研磨的精度。

  [005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用于修復模切機上膠墊輥的研磨裝置(4),包括膠墊輥(31)以及與膠墊輥(31)平行設置的研磨輥(41),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輥(41)可相對膠墊輥(31)移動以調節與膠墊輥(31)之間的間隙,所述研磨輥(41)外周表面具有研磨砂,并且研磨輥(41)的外周表面開設有螺紋槽(4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復模切機上膠墊輥的研磨裝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砂為金剛砂。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復模切機上膠墊輥的研磨裝置(4),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膠墊輥(31)兩端的偏心齒輪(331),所述研磨裝置(4)還包括研磨輥升降調節機構(50),研磨輥升降調節機構(50)包括二升降結構(51)、升降驅動電機(52)以及連桿(53),升降結構(51)包括搖板(511)以及傳動機構(512),所述搖板(511)安裝在偏心齒輪(331)上,所述傳動機構(512)安裝在搖板(511)上且連接所述研磨輥(41),所述升降驅動電機(52)安裝在其中一所述傳動機構(512)上,驅動所述傳動機構(512)傳動進而帶動所述研磨輥(41)移動,連桿(53)連接二升降結構(51)的傳動機構(512),使得二升降結構(51)的傳動機構(512)同時傳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修復模切機上膠墊輥的研磨裝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512)包括橫向桿(5121)與縱向桿(5122),橫向桿轉動帶動縱向桿(5122)升降,橫向桿(5121)連接升降驅動電機(52),縱向桿(5122)末端連接所述研磨輥(41)的端部。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修復模切機上膠墊輥的研磨裝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搖板(511)上開設有安裝孔(5111),所述研磨輥(41)的端部套設在安裝孔(5111)內且在傳動機構(512)的帶動下在安裝孔(5111)升降。6.—種模切機,包括機架(I)以及安裝在機架(I)上的版輥機構(2)、膠墊輥機構(3)以及膠墊輥研磨裝置(4),機架(I)包括兩平行設置的墻板(11),版輥機構(2)包括刀輥(21),刀輥(21)安裝在二墻板(11)之間且位于機架(I)的底端,膠墊輥機構(3)包括膠墊輥(31),膠墊輥(31)安裝在二墻板(11)之間且位于刀輥(2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墊輥研磨裝置(4)包括研磨輥(41),研磨輥(41)設置在二墻板(11)之間且位于膠墊輥(31)上方,所述研磨輥(41)可相對膠墊輥(31)移動以調節與膠墊輥(31)之間的間隙,所述研磨輥(41)外周表面具有研磨砂,并且研磨輥(41)的外周表面開設有螺紋槽(411)。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模切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墊輥機構(3)包括調節膠墊輥(31)高度位置的升降調節裝置(33),升降調節裝置(33)包括偏心齒輪(331),偏心齒輪(331)外部為圓周面套設在墻板(11)上,中心開設有凸輪孔配合所述膠墊輥(31)的端部。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模切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齒輪(331)露出于墻板(11)外側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配合齒(3311),以供配合用以驅動偏心齒輪(331)旋轉的偏心輪驅動電機。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模切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裝置(4)包括研磨輥升降調節機構(50),研磨輥升降調節機構(50)包括搖板(511)與傳動機構(512),所述搖板(511)安裝在偏心齒輪(331)上以連同偏心齒輪(331)作偏心運動,所述搖板(511)上開設有安裝孔(5111),所述研磨輥(41)的端部可滑動地安裝在安裝孔(5111)內,所述傳動機構(512)安裝在搖板(511)上且連接所述研磨輥(41)以帶動研磨輥(41)升降。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模切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裝置(4)包括研磨輥旋轉驅動機構(60),所述研磨輥旋轉驅動機構(60)包括研磨輥傳動輪(61)、研磨輥驅動電機(62)以及研磨輥傳動帶(63),所述研磨輥傳動輪(61)安裝在研磨輥(41)的一端,所述研磨輥驅動電機(62)安裝在機架(I)的頂端,研磨輥驅動電機(62)的輸出軸通過研磨輥傳動帶(63)與研磨棍傳動輪(61)連接。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模切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裝置(4)包括研磨輥傳動帶張緊機構(70),用以在研磨輥(41)位置變動時張緊所述研磨輥傳動帶(63),研磨輥傳動帶張緊機構(70)采用氣缸張緊結構。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修復模切機上膠墊輥的研磨裝置,包括膠墊輥以及與膠墊輥平行設置的研磨輥,所述研磨輥可相對膠墊輥移動以調節與膠墊輥之間的間隙,所述研磨輥外周表面具有研磨砂,并且研磨輥的外周表面開設有螺紋槽。本發明還提供具有所述研磨裝置的模切機。具有所述研磨裝置的模切機能夠有便捷地對膠墊輥進行研磨修復,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IPC分類】B24B37/02, B24B47/14, B24B37/34

  【公開號】CN105081955

  【申請號】CN201510306179

  【發明人】羅富文, 曾偉光

  【申請人】佛山市臺一包裝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