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鐵等溫淬火-回火冷卻工藝的制作工藝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0-21 02:55:01 條評論
摘要:專利名稱:鋼鐵等溫淬火-回火冷卻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鋼鐵熱處理工藝,尤其涉及一種鋼鐵等溫淬火-回火冷卻工藝。背景技術:傳統鋼鐵熱處理耗能大、污染嚴重、工人勞動繁重、工藝落后、成本高;我國熱處理理論水...

  專利名稱:鋼鐵等溫淬火-回火冷卻工藝的制作方法

一種鋼鐵等溫淬火-回火冷卻工藝的制作工藝流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鐵熱處理工藝,尤其涉及一種鋼鐵等溫淬火-回火冷卻工藝。

  背景技術:

  傳統鋼鐵熱處理耗能大、污染嚴重、工人勞動繁重、工藝落后、成本高;我國熱處理理論水平不低,根本是如何用熱處理理論指導熱處理實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保證零件的質量,使零件一個頂幾個,這是熱處理的關鍵;由于鋼的淬透性問題沒有突破,使大型工件 1/2T處的質量技術指標難以達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鐵等溫淬火-回火冷卻工藝,該工藝節約大量的能源和資源,降低熱處理成本,保護環境,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熱處理質量,解決大型工件1/2T處強韌化熱處理的淬透性難題。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其特征是工藝為

  (一)淬透性差的鋼鐵等溫淬火加熱溫度EF按下列原則確定;

  熱處理難度系數N ^ 300mm,淬火加熱溫度EF確定比該鋼號淬火加熱溫度高50°C 80 0C ;

  熱處理難度系數N < 300mm,淬火加熱溫度EF 確定比該鋼號淬火加熱溫度高 20°C 50°C ;

  (二)采用兩次階梯預熱,減小因加熱造成的內應力,為淬火水冷作準備;

  當加熱溫度EF為800°C時,則階梯預熱溫度AB和CD分別為400°C和600°C ;

  當加熱溫度EF為950°C時,則階梯預熱溫度AB和CD分別為500°C和700°C ;

  當加熱溫度EF為800°C 950°C之間時,以此類推階梯AB和⑶的預熱溫度;

  (三)兩次階梯預熱的升溫速度OA和BC均為100°C 150°C/h ;從600°C 700°C升至800°C 950°C的升溫速度DE為150°C 200°C /h ;

  (四)淬火(預熱)保溫時間;

  淬火(預熱)保溫時間按下列公式計算

  T 總=Kz+Az (Ay) XDXK 式中T總一保溫過程的總時間(mm);

  Kz (Ky) 一淬火(預熱)保溫時間基數(min);

  Az (Ay) 一淬火(預熱)保溫時間系數(min/mm);

  D —工件有效厚度(mm);

  K —工件裝爐修正系數;

  (五)確定出爐淬火在質量分數5% 10%NaCl水溶液中冷卻時間FlGl。計算工件水冷時間公式

  T=aXN式中T —工件水冷時間(min);

  N —熱處理難度系數(mm); a 一冷卻系數(min/mm);

  當N彡300mm,碳素鋼a值取0. 005 0. 009mim/mm ;合金鋼a值取0. 002

  0.OOBmim/mm ;

  當 N < 300mm,碳素鋼 a 值取 0. 008 0. 02mim/mm ;合金鋼 a 值取 0. 002 0. 015mim/

  mm ;

  (六)確定出水后回溫到點H的溫度為貝氏體轉變點以上50°C 100°C,但須低于珠光體轉變溫度,即C-曲線彎折處溫度;

  當熱處理難度系數N≥300mm,回溫溫度點H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回溫溫度升到確定點H,立即入質量分數5% 10%NaCl水溶液中冷卻,防止發生珠光體和上貝氏體的轉變;

  (七)確定第二次水冷時間H2I2;

  當熱處理難度系數N≥300mm,確定在質量分數5% 10%NaCl水溶液中冷卻時間H2I2 為第一次水冷時間FlGl的50% 80% ;

  當熱處理難度系數N < 300mm,確定在5% 10%NaCl水溶液中冷卻時間H2I2為第一次水冷時間FlGl的40% 70% ;

  (A)確定第二次回溫溫度,實際是確定利用余熱進行等溫的溫度;

  當熱處理難度系數N≥300mm,回溫溫度JK確定比Ms點高10°C 30°C ;

  當熱處理難度系數N < 300mm,回溫溫度JK確定比Ms點高20°C 40°C ;

  (九)在上述確定的等溫溫度下,確定等溫時間JlKl為貝氏體轉變開始和終了線所需時間的50% 70%o回溫溫度停止上升,工件靜置空冷,以確保在等溫時間內,降溫不低于Ms點,即開始計算等溫時間;

  (十)等溫后,中、低碳鋼、低合金鋼采用質量分數5% 10%NaCl水溶液冷卻;高碳鋼、中合金鋼采用快速空冷;高合金鋼、高速鋼采用空冷;以上冷卻至室溫,立即轉入回火工序;

  (十一)根據強度和硬度的要求以及其他特殊要求,確定回火溫度和保溫時間;

  鋼的回火溫度與硬度的關系,可以在有關資料中查到,也可以通過試驗確定;對于一些重要的結構零件,由于它們具有高的機械性能,回火溫度不能僅僅根據硬度來確定;這時, 必須通過測定它們在不同溫度下回火后的機械性能(強度、塑性、韌性)的試驗來確定;

  回火時間的確定;

  回火保溫時間隨爐子類型、工件大小、裝爐量多少和對工件的要求而定,其原則是保證透燒、均勻,并沿整個截面獲得一致的機械性能;

  回火保溫時間可按經驗公式確定 th=Kh + Ah X D 式中th —回火保溫時間(min);

  Kh —回火保溫時間基數(min);

  Ah —回火保溫時間系數(min/mm);D —工件的有效厚度(mm);

  回火保溫時間基數Kh與回火保溫時間系數Ah見表3 ; 表3回火保溫時間基數Kh與回火保溫時間系數Ah

  權利要求

  1.一種鋼鐵等溫淬火-回火冷卻工藝,其特征是工藝為(一)淬透性差的鋼鐵等溫淬火加熱溫度EF按下列原則確定;熱處理難度系數N ^ 300mm,淬火加熱溫度EF確定比該鋼號淬火加熱溫度高50°C 80 0C ;熱處理難度系數N < 300mm,淬火加熱溫度EF確定比該鋼號淬火加熱溫度高20°C 50 0C ;(二)采用兩次階梯預熱,減小因加熱造成的內應力,為淬火水冷作準備;當加熱溫度EF為800°C時,則階梯預熱溫度AB和CD分別為400°C和600°C ;當加熱溫度EF為950°C時,則階梯預熱溫度AB和CD分別為500°C和700°C ;當加熱溫度EF為800°C 950°C之間時,以此類推階梯AB和⑶的預熱溫度;(三)兩次階梯預熱的升溫速度OA和BC均為100°C 150°C/h ;從600°C 700°C升至800°C 950°C的升溫速度DE為150°C 200°C /h ;(四)淬火(預熱)保溫時間;淬火(預熱)保溫時間按下列公式計算T 總=Kz+Az (Ay) XDXK 式中T總一保溫過程的總時間(mm);Kz (Ky) 一淬火(預熱)保溫時間基數(min);Az (Ay) 一淬火(預熱)保溫時間系數(min/mm);D —工件有效厚度(mm);K —工件裝爐修正系數;(五)確定出爐淬火在質量分數5% 10%NaCl水溶液中冷卻時間FlGl;計算工件水冷時間公式T=aXN 式中T —工件水冷時間(min);N —熱處理難度系數(mm); a 一冷卻系數(min/mm);當N≥300mm,碳素鋼a值取0. 005 0. 009mim/mm ;合金鋼a值取0. 002 0.OOBmim/mm ;當 N < 300mm,碳素鋼 a 值取 0. 008 0. 02mim/mm ;合金鋼 a 值取 0. 002 0. 015mim/mm ;(六)確定出水后回溫到點H的溫度為貝氏體轉變點以上50°C 100°C,但須低于珠光體轉變溫度,即C-曲線彎折處溫度;當熱處理難度系數N彡300mm,回溫溫度點H取上限;反之,取下限;回溫溫度升到確定點H,立即入質量分數5% 10%NaCl水溶液中冷卻,防止發生珠光體和上貝氏體的轉變;(七)確定第二次水冷時間H2I2 ;當熱處理難度系數N彡300mm,確定在質量分數5% 10%NaCl水溶液中冷卻時間H2I2 為第一次水冷時間FlGl的50% 80% ;當熱處理難度系數N < 300mm,確定在5% 10%NaCl水溶液中冷卻時間H2I2為第一次水冷時間FlGl的40% 70% ;(A)確定第二次回溫溫度,實際是確定利用余熱進行等溫的溫度;當熱處理難度系數N彡300mm,回溫溫度JK確定比Ms點高10°C 30°C ;當熱處理難度系數N < 300mm,回溫溫度JK確定比Ms點高20°C 40°C ;(九)在上述確定的等溫溫度下,確定等溫時間JlKl為貝氏體轉變開始和終了線所需時間的50% 70% ;回溫溫度停止上升,工件靜置空冷,以確保在等溫時間內,降溫不低于Ms 點,即開始計算等溫時間;(十)等溫后,中、低碳鋼、低合金鋼采用質量分數5% 10%NaCl水溶液冷卻;高碳鋼、中合金鋼采用快速空冷;高合金鋼、高速鋼采用空冷;以上冷卻至室溫,立即轉入回火工序;(十一)根據強度和硬度的要求以及其他特殊要求,確定回火溫度和保溫時間;鋼的回火溫度與硬度的關系,可以在有關資料中查到,也可以通過試驗確定;對于一些重要的結構零件,由于它們具有高的機械性能,回火溫度不能僅僅根據硬度來確定;這時, 必須通過測定它們在不同溫度下回火后的機械性能(強度、塑性、韌性)的試驗來確定;回火時間的確定;回火保溫時間隨爐子類型、工件大小、裝爐量多少和對工件的要求而定,其原則是保證透燒、均勻,并沿整個截面獲得一致的機械性能;回火保溫時間可按經驗公式確定 th=Kh + Ah X D 式中th —回火保溫時間(min);Kh —回火保溫時間基數(min);Ah —回火保溫時間系數(min/mm);D —工件的有效厚度(mm);回火保溫時間基數Kh與回火保溫時間系數Ah見表3 ;表3回火保溫時間基數Kh與回火保溫時間系數Ah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鐵等溫淬火-回火冷卻工藝,其特征是NaCl水溶液溫度控制在18°C 38 °C。

  全文摘要

  一種鋼鐵等溫淬火-回火冷卻工藝,用創新思維定義“熱處理難度系數”,重新定義“貝氏體轉變等溫淬火冷卻方式”,顛覆“傳統單一的冷卻方式”。從而顛覆傳統鋼的淬透性理論,建立嶄新的鋼的淬透性理論,大大提高了鋼的淬透性。鋼奧氏體化后,在水中冷卻而未冷透,通過回溫增大鋼表面與水的能量差,來提高再次水冷速度,從而提高鋼的淬透性。再回溫,利用余熱進行等溫。進行中高溫回火,為避免第二類回火脆性采用水冷而未冷透,又通過回溫,利用余熱進行二次貝氏體淬火和自回火處理。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節約大量的能源和資源,降低熱處理成本,保護環境,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熱處理質量,解決大型工件1/2T處強韌化熱處理的淬透性難題,工序合并,節能減排。

  文檔編號C21D11/00GK102605145SQ201210105039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2日

  發明者王長文 申請人:王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