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產線鋼球模具的制作工藝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0-21 14:55:01 條評論
摘要:專利名稱:生產線鋼球模具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屬球的制造模具,具體說涉及一種生產線鋼球模具。背景技術:目前磨球行業技術模鑄造球,還以手工模具鑄造為主,使用這種模具鑄造磨球,工人的勞動強度特別...

  專利名稱:生產線鋼球模具的制作方法

一種生產線鋼球模具的制作工藝流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屬球的制造模具,具體說涉及一種生產線鋼球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磨球行業技術模鑄造球,還以手工模具鑄造為主,使用這種模具鑄造磨球,工人的勞動強度特別大,勞動效率卻很低。為了提高勞動效率,降低勞動強度,也可采用機械自動化模具,機械化自動模具為金屬模具上、下模具覆砂,結構比較復雜,投資非常大,對生產規模的要求也很大。正常生產時,一條生產線只生產一種規格鑄球,換規格就得更換模具,所以,這種生產線上使用的鋼球模具,使用不方便,同時也增加了使用成本,所以適應性較差。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生產線鋼球模具,該模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現了機械化自動生產線生產鑄球,每條線同時可適應各種規格鑄球的生產,投資小,可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生產線鋼球模具,包括上模體和下模體,其結構要點為在所說的上摸體和下摸體內安裝球碗,所說的上摸體的球碗內安裝砂套。

  所說的上模體和下模體內過盈安裝所說的球碗,采用固定銷和定位螺栓固定。

  所說的砂套到模具的內澆道成30~60°夾角。

  所說的上模體和下模體為方形模體。上模體和下模體為方形,利于生產自動化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模具采用上模下芯,下模無砂型,即可形成每條生產線多規格的生產。本實用新型的模具在生產線上循環運動,模具合箱后,將制作好的砂套按方位直接下芯,即可到下一環節澆注,實現澆注—開箱—出鑄球—合箱—下芯—澆注反復使用,形成生產機械化,而且不同規格的鑄球,無須更換模具,降低了鑄球的使用成本,可減小投資,對生產規模的要求也隨之降低。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采用球碗與模具過盈配合,用固定銷和螺栓固定,以利于球碗的更換。本實用新型上模下芯簡單方便,上、下模不需翻轉注砂;每條生產線可多元化生產;投資小,見效快;內澆道成30-60度夾角,近似頂鑄,鑄球質量有所提高,經此改進,一般小型鑄球企業都能實現鑄球機械化,節約并降低了勞動力,更適合行業和企業的發展。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

  圖1的俯視圖。

  圖中1.沙套,2.球碗,3.上模體,4.下模體,5.定位螺栓,6.固定銷。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圖2所示,一種生產線鋼球模具,包括方形上模體3和方形下模體4,在所說的上摸體和下摸體內過盈安裝球碗2,采用固定銷6和定位螺栓5固定,所說的上摸體的球碗內安裝砂套1,該砂套到模具的內澆道成30~60°夾角。

  權利要求1.一種生產線鋼球模具,包括上模體(3)和下模體(4),其特征在于在所說的上摸體和下摸體內安裝球碗(2),所說的上摸體的球碗內安裝砂套(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線鋼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說的上模體和下模體內過盈安裝所說的球碗,采用固定銷(6)和定位螺栓(5)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線鋼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砂套到模具的內澆道成30~60°夾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線鋼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說的上模體和下模體為方形模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產線鋼球模具,包括上模體和下模體,在所說的上模體和下模體內安裝球碗,所說的上模體的球碗內安裝砂套。本實用新型模具采用上模下芯,下模無砂型,形成每條生產線多規格的生產。本模具在生產線上循環運動,模具合箱后,將制作好的砂套按方位直接下芯,即可到下一環節澆注,實現澆注—開箱—出鑄球—合箱—下芯—澆注反復使用,形成生產機械化,而且不同規格的鑄球,無須更換模具,降低了鑄球的使用成本,減小投資。本實用新型上模下芯簡單方便,上、下模不需翻轉注砂;每條生產線可多元化生產,鑄球質量也有所提高,使得一般小型鑄球企業都能實現鑄球機械化,節約并降低了勞動力。

  文檔編號B22C9/02GK2860674SQ20052012779

  公開日200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24日

  發明者姜慶志 申請人:姜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