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作方法及步驟
本發明涉及冶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鋼鐵冶煉水平的快速發展,模具鋼市場已日趨激烈,用戶對產品的使用性能要求越來越嚴格,優質價廉的特點已吸引不了客戶的注意,因此生產和開發高等級、高附加值的高檔塑料模具鋼品種已勢在必行,其中就包括無剩磁模具鋼。由于模具鋼在批量生產過程中需要磁盤吊進行轉運,對轉運過程中的模具鋼進行磁性檢測,磁性范圍在30-50高斯,采用消磁設備對鋼板進行消磁處理后,鋼板的剩磁在30-40高斯,并且對一塊鋼板消磁處理需要花費15分鐘以上,不僅消磁效果不佳,也影響生產效率,而較高的磁性會導致模具加工時排銷困難,大大降低刀具的使用壽命。無剩磁模具鋼板具有非常低的磁性,有良好的快削加工性能,可顯著提高零件的使用壽命,主要用于磁性材料與磁性塑料的壓制成形模具、無磁軸承及其他要求在強磁場中不產生磁感應的高端結構零件、無磁模具及要求高耐蝕性能的塑料模具。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對軋制后的鋼板進行正火熱處理,加熱溫度為880~900℃,升溫速率為1~1.5min/mm,保溫時間為0.6~1.0min/mm;
S2、根據不同的模具鋼種來設定合理的回火熱處理加熱溫度、升溫速率及保溫時間:718模具鋼,回火加熱溫度為565~585℃,升溫速率為1.9~2.1 min/mm,保溫時間為2.4~3.1 min/mm;2311模具鋼,回火加熱溫度為550~570℃,升溫速率為1.9~2.1 min/mm,保溫時間為2.9~3.1 min/mm;P20模具鋼,回火加熱溫度為540~560℃,升溫速率為1.9~2.1 min/mm,保溫時間為2.9~3.1 min/mm;
S3、熱處理后所有的轉運過程均采用真空吸盤或夾具的方法進行,同時對鋼板的頭、中、尾部進行剩磁檢驗,以滿足鋼板的磁性要求。
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對軋制后模具鋼的熱處理工藝進行優化,消除了模具鋼的磁性,同時在吊裝、轉運過程中配備真空吸盤、夾具等設備,達到無剩磁性能的要求。
本發明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
前所述的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作方法,升溫速率為1.2min/mm,保溫時間為0.8min/mm。
前所述的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作方法,對軋制后的2311鋼板進行正火處理,加熱溫度為889℃;步驟S2,回火加熱溫度為566℃,升溫速率2.0min/mm,保溫時間3.0min/mm。
前所述的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作方法,步驟S1,對軋制后的718鋼板進行正火處理,加熱溫度為890℃;步驟S2,回火加熱溫度為580℃,升溫速率2.0min/mm,保溫時間3.1min/m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中步驟S1正火熱處理,使鋼板達到居里點,即磁性轉變溫度,用于消除鋼板的磁性;
(2)本發明中步驟S1回火熱處理,以便得到不同鋼種所需的表面硬度;
(3)本發明對718、2311、P20等模具鋼均可實現消磁,剩磁性能在3GS以下,產品剩磁性能檢驗合格率達100%;
(4)本發明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不僅性能及工藝穩定性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提高了車間的生產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軋制后的2311鋼板進行正火熱處理,加熱溫度為889℃,升溫速率為1.2min/mm,保溫時間為0.8min/mm;
回火熱處理加熱溫度566℃,升溫速率2.0min/mm,保溫時間3.0min/mm;
熱處理后所有的轉運過程均采用真空吸盤或夾具的方法進行,同時對鋼板的頭、中、尾部進行剩磁檢驗。
檢驗結果為:整板抽查3點,剩磁0GS,滿足鋼板的磁性要求。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軋制后的718鋼板進行正火熱處理,加熱溫度為890℃,升溫速率為1.2min/mm,保溫時間為0.8min/mm;
回火熱處理加熱溫度580℃,升溫速率2.0min/mm,保溫時間3.1min/mm;
熱處理后所有的轉運過程均采用真空吸盤或夾具的方法進行,同時對鋼板的頭、中、尾部進行剩磁檢驗。
檢驗結果為:整板抽查3點,剩磁2GS,滿足鋼板的磁性要求。
本發明是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造方法,采用適當的熱處理工藝,以及合理的吊裝、轉運方法,消除鋼板磁性,實現718、2311、P20等模具鋼剩磁性能≤3GS的要求。采用此方法生產的模具鋼板,產品剩磁性能檢驗合格率100%,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不僅性能及工藝穩定性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提高了車間的生產效率。生產的718、P20、2311等非調質塑料模具鋼工業化大生產工藝,按每月無剩磁模具鋼訂單1000噸,噸鋼效益約1000元/噸計算,年平均效益為:1000噸/月*1000元/噸*12月=1200萬元,提高了經濟效益。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
技術特征:
1.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對軋制后的鋼板進行正火熱處理,加熱溫度為880~900℃,升溫速率為1~1.5min/mm,保溫時間為0.6~1.0min/mm;
S2、根據不同的模具鋼種來設定合理的回火熱處理加熱溫度、升溫速率及保溫時間:718模具鋼,回火加熱溫度為565~585℃,升溫速率為1.9~2.1 min/mm,保溫時間為2.4~3.1 min/mm;2311模具鋼,回火加熱溫度為550~570℃,升溫速率為1.9~2.1 min/mm,保溫時間為2.9~3.1 min/mm;P20模具鋼,回火加熱溫度為540~560℃,升溫速率為1.9~2.1 min/mm,保溫時間為2.9~3.1 min/mm;
S3、熱處理后所有的轉運過程均采用真空吸盤或夾具的方法進行,同時對鋼板的頭、中、尾部進行剩磁檢驗,以滿足鋼板的磁性要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S1,升溫速率為1.2min/mm,保溫時間為0.8min/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S1,對軋制后的2311鋼板進行正火處理,加熱溫度為889℃;
所述步驟S2,回火加熱溫度為566℃,升溫速率2.0min/mm,保溫時間3.0min/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S1,對軋制后的718鋼板進行正火處理,加熱溫度為890℃;
所述步驟S2,回火加熱溫度為580℃,升溫速率2.0min/mm,保溫時間3.1min/mm。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剩磁模具鋼的制作方法,涉及冶金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對軋制后的鋼板進行正火熱處理,加熱溫度為880~900℃,升溫速率為1~1.5min/mm,保溫時間為0.6~1.0min/mm;根據不同的模具鋼種來設定合理的回火熱處理加熱溫度、升溫速率及保溫時間;熱處理后所有的轉運過程均采用真空吸盤或夾具的方法進行,同時對鋼板的頭、中、尾部進行剩磁檢驗,以滿足鋼板的磁性要求。本發明通過對軋制后模具鋼的熱處理工藝進行優化,消除了模具鋼的磁性,同時在吊裝、轉運過程中配備真空吸盤、夾具等設備,達到無剩磁性能的要求。
技術研發人員:高飛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8.06.20
技術公布日:2018.11.27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