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的制作工藝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0-25 17:20:01 條評論
摘要: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包括相對設置的兩矩形鋼制構件以及連接兩矩形鋼制構件的支撐件,其中,支撐件設置有多個,支撐件為槽鋼構件,槽鋼構件的兩側面分別與兩矩形鋼制構件固定連接,位...

  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的制作方法

一種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的制作工藝流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包括相對設置的兩矩形鋼制構件以及連接兩矩形鋼制構件的支撐件,其中,支撐件設置有多個,支撐件為槽鋼構件,槽鋼構件的兩側面分別與兩矩形鋼制構件固定連接,位于頂端的矩形鋼制構件上還安裝有多個用于將其吊運的吊環。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通過槽鋼構件和矩形鋼制構件焊接而成,可周轉使用,按照預制模數可拼制多種寬度路面,以適應不同現場需求,同時還可減少建筑現場的濕作業,推動建筑施工綠色施工現場的裝配式道路。

  【專利說明】

  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臨時道路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建筑行業施工現場臨建場地硬化和現場臨時道路,一般均采用150、200或者300厚現澆鋼筋混凝土進行硬化,供施工現場臨時行車和臨建辦公區及生活區使用,以達到場地硬化、交通組織及防止揚塵的要求,但因為施工現場主要為臨時道路、臨時硬化材料堆場場地,在插入室外工程(室外管網、市政道路、景觀園林等專業分包)時需進行拆除,勢必浪費大量人工、材料、機械,同時會產生大量建筑垃圾,造成揚塵、廢料等環境污染,同時也與國家倡導的綠色施工要求相悖。

  [0003]建筑施工現場臨時道路目前未形成工廠化、工具化、定型化、多次周轉的體系,裝配式施工道路產業鏈尚未形成,隨著我國建筑業的發展以及對綠色施工要求的提高,其中包含綠色施工三星認證和綠色建筑三星等認證目標,大力推行綠色施工的背景下,本著節約成本、綠色環保的原則,對現場施工臨時道路進行分析改進,提高施工現場的管理水平以及環保水平,使建筑臨時道路形成固有的周轉、簡便、節能、實用的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推動建筑施工現場綠色進程。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旨在簡化制作過程,同時減少建筑現場的濕作業。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包括相對設置的兩矩形鋼制構件以及連接兩所述矩形鋼制構件的支撐件,其中,所述支撐件設置有多個,所述支撐件為槽鋼構件,槽鋼構件的兩側面分別與兩所述矩形鋼制構件固定連接,位于頂端的矩形鋼制構件上還安裝有多個用于將其吊運的吊環。

  [0006]優選地,位于頂端的矩形鋼制構件上還設有防滑紋。

  [0007]優選地,所述槽鋼構件采用等邊型鋼焊接而成,每兩相鄰槽鋼構件之間間隙相等。

  [0008]優選地,所述吊環通過焊接固定于矩形鋼制構件上。

  [0009]優選地,所述槽鋼構件通過焊接與矩形鋼制構件連接。

  [0010]優選地,所述吊環采用圓鋼彎曲而成。

  [0011]優選地,位于頂端的矩形鋼制構件上還焊接有防滑條。

  [0012]優選地,所述矩形鋼制構件上還設有排水孔。

  [0013]優選地,所述矩形鋼制構件和支撐件的外表面還設有防銹漆層。

  [0014]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通過槽鋼構件和矩形鋼制構件焊接而成,可周轉使用,按照預制模數可拼制多種寬度路面,以適應不同現場需求,同時還可減少建筑現場的濕作業,推動建筑施工綠色施工現場的裝配式道路。本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采用工廠化制作,鋪裝速度快,無需現場養護可以實現建筑施工現場臨時道路的綠色、安全、整潔、文明、周轉、實用、簡便,避免臨時道理的易損,減少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的產生,提高建筑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水平,推動建筑業綠色施工進程。同時,通過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的開發,一方面:具有針對性的使用建筑材料;另一方面:采用槽鋼和鋼板形成整體,充分發揮鋼構件的抗彎等優良力學性能。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圖3所示的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支撐件,2-吊環,3-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4-矩形鋼制構件,6-排水孔。

  [0020]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21]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2]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橫向”、“縱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3]參照圖1至圖4,本優選實施例中,一種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包括相對設置的兩矩形鋼制構件4以及連接兩矩形鋼制構件4的支撐件I,其中,支撐件I設置有多個,支撐件I為槽鋼構件,槽鋼構件的兩側面分別與兩矩形鋼制構件4固定連接,位于頂端的矩形鋼制構件4上還安裝有多個用于將其吊運的吊環2。矩形鋼制構件4和支撐件I的外表面還設有防銹漆層。

  [0024]具體地,矩形鋼制構件4由碳素結構鋼熱乳而成。矩形鋼制構件4為一定厚度的Q235鋼板。鋼質路面外表面油漆選用聚胺脂油漆,其鋼結構表面處理,內部結構采用酸洗磷化工藝,外部結構采用整體噴丸除銹工藝,涂裝采用高壓氣噴涂工藝,以避免銹蝕。

  [0025]進一步地,位于頂端的矩形鋼制構件4(即作為路面的矩形鋼制構件4)上還設有防滑紋(如矩形鋼制構件4可采用花紋鋼板)。位于頂端的矩形鋼制構件4上還焊接有防滑條,一方面提高了本臨時道路的防滑性能,另一方面還能對鋼板道路起到保護作用。

  [0026]本實施例中,槽鋼構件采用等邊型鋼焊接而成,每兩相鄰槽鋼構件之間間隙相等。優選每兩相鄰槽鋼構件之間間隙相等,即多個槽鋼構件在兩矩形鋼制構件4之間均勻分布,提高了鋼板道路的結構強度。

  [0027]具體地,吊環2通過焊接固定于矩形鋼制構件4上。槽鋼構件通過焊接與矩形鋼制構件4連接。吊環2采用圓鋼(采用直徑為20mm的圓鋼)彎曲而成。吊環2為Ω型。

  [0028]矩形鋼制構件4上還設有排水孔6。排水孔6設置有四個。

  [0029]具體地,根據建筑施工現場臨時道路的尺寸,通過槽鋼構件和矩形鋼制構件4焊接,形成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扁形封閉式鋼制構件。

  [0030]將扁形封閉式鋼制構件的四個角點位置處采用直徑為20mm的圓鋼與槽鋼構件焊接,形成四個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的Ω型的吊環2,作為安裝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的吊裝點,同時在Ω型吊環2的位置預留四個臨時道路的排水孔6。在工廠制作完成后,現場進行驗收。施工現場對路基處理達到要求平整度及夯實度后,預制塊采用叉車或挖土機轉運至鋪裝區域,采用人工調整,完成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吊裝。

  [0031]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通過槽鋼構件和矩形鋼制構件4焊接而成,可周轉使用,按照預制模數可拼制多種寬度路面,以適應不同現場需求,同時還可減少建筑現場的濕作業,推動建筑施工綠色施工現場的裝配式道路。本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采用工廠化制作,鋪裝速度快,無需現場養護可以實現建筑施工現場臨時道路的綠色、安全、整潔、文明、周轉、實用、簡便,避免臨時道理的易損,減少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的產生,提高建筑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水平,推動建筑業綠色施工進程。同時,通過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的開發,一方面:具有針對性的使用建筑材料;另一方面:采用槽鋼和鋼板形成整體,充分發揮鋼構件的抗彎等優良力學性能。

  [0032]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對設置的兩矩形鋼制構件以及連接兩所述矩形鋼制構件的支撐件,其中,所述支撐件設置有多個,所述支撐件為槽鋼構件,槽鋼構件的兩側面分別與兩所述矩形鋼制構件固定連接,位于頂端的矩形鋼制構件上還安裝有多個用于將其吊運的吊環。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其特征在于,位于頂端的矩形鋼制構件上還設有防滑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鋼構件采用等邊型鋼焊接而成,每兩相鄰槽鋼構件之間間隙相等。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環通過焊接固定于矩形鋼制構件上。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鋼構件通過焊接與矩形鋼制構件連接。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環采用圓鋼彎曲ntjD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其特征在于,位于頂端的矩形鋼制構件上還焊接有防滑條。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鋼制構件上還設有排水孔。9.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鋼制裝配式施工臨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鋼制構件和支撐件的外表面還設有防銹漆層。

  【文檔編號】E01C9/10GK205474673SQ201620164644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4日

  【發明人】樊冬冬, 王俊杰, 王興華

  【申請人】中建三局第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一種瀝青杉木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新型涉及一種瀝青杉木板,包括木塑板基層,木塑板基層前表面與后表面分別設強化連接槽,瀝青涂層涂覆在木塑板基層上表面和下表面,并填充強化連接槽,瀝青涂層表面設置瀝青木絲層,瀝青木絲層外設置瀝青杉木板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瀝青杉木板的結構改造,提高了其防水性能,延長了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

  一種瀝青杉木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瀝青杉木板,屬于建筑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瀝青杉木板是在原有的杉木板陰干后,在瀝青中浸泡得到,主要用于道路,橋梁,高鐵、碼頭、建筑等伸縮縫,沉降縫填充專用材料。目前,市場上的瀝青杉木板存在防水性能差,瀝青流失塊,使用壽命短的缺點。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瀝青杉木板。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種瀝青杉木板,包括木塑板基層,木塑板基層前表面與后表面分別設強化連接槽,瀝青涂層涂覆在木塑板基層上表面和下表面,并填充強化連接槽,瀝青涂層表面設置瀝青木絲層,瀝青木絲層外設置瀝青杉木板層。

  [0006]進一步,瀝青涂層厚度為瀝青木絲層厚度的0.1?0.5倍。

  [0007]進一步,瀝青杉木板層厚度為瀝青木絲層厚度的2?5倍。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瀝青杉木板的結構改造,提高了其防水性能,延長了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的一種瀝青杉木板,包括木塑板基層I,木塑板基層I前表面與后表面分別設強化連接槽,瀝青涂層3涂覆在木塑板基層I上表面和下表面,并填充強化連接槽,瀝青涂層3表面設置瀝青木絲層2,瀝青木絲層2外設置瀝青杉木板層4。瀝青涂層厚度為瀝青木絲層厚度的0.1?0.5倍。瀝青杉木板層厚度為瀝青木絲層厚度的2?5倍。

  [0011 ]制作時,在木塑板基層I表面涂刷瀝青涂層3,將浸漬好的瀝青木絲均勻至于瀝青涂層3上形成瀝青木絲層2,在瀝青木絲層2上放置瀝青杉木板層4,然后進行高溫壓制成型得到瀝青杉木板。

  [0012]使用中,瀝青涂層3透過瀝青木絲層2對瀝青杉木板層4持續作用,延長了其使用壽命O

  [0013]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瀝青杉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木塑板基層,木塑板基層前表面與后表面分別設強化連接槽,瀝青涂層涂覆在木塑板基層上表面和下表面,并填充強化連接槽,瀝青涂層表面設置瀝青木絲層,瀝青木絲層外設置瀝青杉木板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瀝青杉木板,其特征在于,瀝青涂層3厚度為瀝青木絲層厚度的0.1?0.5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瀝青杉木板,其特征在于,瀝青杉木板層厚度為瀝青木絲層厚度的2?5倍。

  【文檔編號】E01C11/02GK205474674SQ201620093753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9日

  【發明人】張國珍

  【申請人】張國珍

  組合式鋸齒伸縮縫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式鋸齒伸縮縫。目前廣泛使用的伸縮縫為開放式結構,容易導致車輛顛簸。本實用新型的組成包括:鋸齒板A(2)、鋸齒板B(5),其特征是:所述的鋸齒板A、所述的鋸齒版B下表面與橡膠導水槽(3)貼合,所述的橡膠導水槽下表面分別與2個底座(1)貼合,所述的鋸齒板A,所述的鋸齒板B上表面分別具有一組沉頭螺釘孔,所述的橡膠導水槽上具有一組通孔,所述的底座上具有一組螺紋孔,所述的鋸齒板A、所述的鋸齒板B分別通過內六角螺栓(4)與所述的底座固定,所述的內六角螺栓穿過所述的通孔,所述的底座設置在路面預留的空隙兩側,所述的路面的瀝青表層覆蓋所述的底座外側表面。本實用新型用于組合式鋸齒伸縮縫。

  【專利說明】

  組合式鋸齒伸縮縫

  [0001 ]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式鋸齒伸縮縫

  [0003]【背景技術】:

  [0004]目前廣泛使用的伸縮縫表面均為開放式結構,容易導致過往車輛顛簸,且開放式伸縮縫結構容易有大塊異物落入縫內,帶來種種不便。

  [0005]【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名稱

  [0007]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0008]—種組合式鋸齒伸縮縫,其組成包括:鋸齒板A、鋸齒板B,所述的鋸齒板A,所述的鋸齒板B下表面與橡膠導水槽貼合,所述的橡膠導水槽下表面分別與2個底座貼合,所述的鋸齒板A,所述的鋸齒板B上表面分別具有一組沉頭螺釘孔,所述的橡膠導水槽上具有一組通孔,所述的底座上具有一組螺紋孔,所述的鋸齒板A、所述的鋸齒板B分別通過內六角螺栓與所述的底座固定,所述的內六角螺栓穿過所述的通孔,所述的底座設置在路面預留的空隙兩側,所述的路面的瀝青表層覆蓋所述的底座外側表面。

  [0009]有益效果:

  [0010]1.本實用新型的伸縮縫部分采用鋸齒形狀,可以有效避免通過車輛產生顛簸,同時可以避免大塊的異物落入伸縮縫內,導致伸縮縫結構破壞。

  [0011]本實用新型內部設置有橡膠導水槽,較傳統伸縮縫使用的填充劑具有更加優秀的防水性能,可以避免積水向下流入伸縮縫底部,有效提升伸縮縫整體結構的使用壽命,

  [0012]3.本實用新型的鋸齒板和底座采用內六角螺栓固定,在使用時,可以直接通過取下固定用的內六角螺栓的方式取下鋸齒板和橡膠導水槽,便于更換、維修和包養,有效降低設置成本。

  [0013]【附圖說明】:

  [0014]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上視圖示意圖。

  [0015]附圖2是附圖1的A-A剖面圖。

  [0016]【具體實施方式】:

  [0017]實施例1:

  [0018]一種組合式鋸齒伸縮縫,其組成包括:鋸齒板A2、鋸齒板B5,所述的鋸齒板A、所述的鋸齒板B下表面與橡膠導水槽3貼合,所述的橡膠導水槽下表面分別與2個底座I貼合,所述的鋸齒板A,所述的鋸齒板B上表面分別具有一組沉頭螺釘孔,所述的橡膠導水槽上具有一組通孔,所述的底座上具有一組螺紋孔,所述的鋸齒板A、所述的鋸齒板B分別通過內六角螺栓4與所述的底座固定,所述的內六角螺栓穿過所述的通孔,所述的底座設置在路面預留的空隙兩側,所述的路面的瀝青表層覆蓋所述的底座外側表面。

  [0019]實施例2:

  [0020]根據實施例1所述的組合式鋸齒伸縮縫,在使用時首先將所述的底座設置在所述的路面預留的空隙兩側,將所述的橡膠導水槽安放在所述的底座上表面,然后將所述的鋸齒板A,所述的鋸齒板B分別放置在所述的橡膠導水槽上表面兩側,最后使用所述的內六角螺栓完成固定。

  【主權項】

  1.一種組合式鋸齒伸縮縫,其組成包括:鋸齒板A、鋸齒板B,其特征是:所述的鋸齒板A、所述的鋸齒板B下表面與橡膠導水槽貼合,所述的橡膠導水槽下表面分別與2個底座貼合,所述的鋸齒板A,所述的鋸齒板B上表面分別具有一組沉頭螺釘孔,所述的橡膠導水槽上具有一組通孔,所述的底座上具有一組螺紋孔,所述的鋸齒板A、所述的鋸齒板B分別通過內六角螺栓與所述的底座固定,所述的內六角螺栓穿過所述的通孔,所述的底座設置在路面預留的空隙兩側,所述的路面的瀝青表層覆蓋所述的底座外側表面。

  【文檔編號】E01C11/02GK205474675SQ201620113508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4日

  【發明人】許宏, 彭冬梅, 楊建偉

  【申請人】許宏

  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其特征是路緣石靠路面一側作成內凹型,內凹處內部有集水口由外到內寬度逐漸縮小,在集水口的端部有一個單向排水門,單向排水門因為后有門立柱使排水門不會開門太大角度,門寬大于集水門使門只能向排水渠方向打開以致雨水不會從集水渠倒灌回集水口,若干個新型排水反光路緣石的排水渠連接,并集中從一處排除新型排水反光路緣石。在新型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的路面側安裝反光片。本實用新型具有很高的排水效率,只從單向排水不必擔心雨水倒灌回路面,排水渠安放在內部不影響外觀,并且反光片的安裝能使大大保證夜間行車安全。

  【專利說明】

  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及排水工程領域,屬于路緣石排水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路緣石是沿道路縱向設置在路面與其它構造物(分隔帶、人行道等)之間的標石,通常由石材或混凝土預制,廣泛應用于道路工程中。

  [0003]現在路緣石多作為起到分隔路面邊緣及其他構造的作用,而排水是利用路緣石高于路面,在路面上設有地漏,地漏與路面下面有一條地下排水系統相通,當有積水時,通過地漏流入排水系流流走,存在著在道路改道或改建時,地下排水系統不能隨意迀移;同時排水系統時常堵塞,影響城市的美觀。以及現在夜間行車在路燈較暗處,或者路邊有河流及道路修建位置較高時,駕駛員看不清道路邊緣以致車輛沖出道路對駕駛員及乘客的危險很大。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主要用于城市道路及道路修建高度較高或者路邊有河流的路線,能夠將水快速有效的排出,且保證駕駛員夜間行車安全。

  [0005]—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由路緣石主體,集水口,單向排水門和排水渠及反光片組成。其特征在于在一種新型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由路緣石主體靠近路面側作成向內凹型區,在向內路緣石凹型區內部設有由外向內寬度逐漸減小的集水口,在集水口的內端部有單向排水門,在其之后有排水渠并在排水渠靠近單向排水門處安裝排水門后柱,在新型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主體靠近路面的側面安裝反光片。

  [0006]作為改進,新型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在路緣石主體的靠路面側制作成向內凹型區。

  [0007]作為改進,在向內凹型區內部制作成由外向內寬度逐漸減小的集水口。

  [0008]作為改進,在由外向內寬度逐漸減小的集水口內部安裝單向排水門。

  [0009]作為改進,在單向排水門后面設有密封良好的排水渠并在排水渠靠近排水門出安裝們后柱。

  [0010]作為改進,在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主體的路面側表面安裝反光片。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在路緣石主體的靠路面側制作成向內凹型區,且在向內凹型區內部制作成由外向內寬度逐漸減小的集水口,這樣做有利于擴大集水范圍,增加集水效率并且增加雨水排入單向排水門的速度,使單向集水門打開,排水門門寬大于集水門最小寬度,使門只能向排水渠方向打開避免集水渠內的水倒灌回集水門,在單向排水門后面設有密封良好的排水渠使雨水能夠通過聯通的排水渠,并在集水渠靠近排水門出放置排水門后柱避免門打開的角度過大使集水渠內水不暢通,雨水通過若干節排水渠在某一排水口出排除路緣石,不僅增加了美觀,還增加了排水能力。在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路面側的側面出安裝反射片,大大增加了汽車在夜間的行駛安全,避免了危險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結構圖。

  [0013]圖2為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由路緣石主體I,集水口3,單向排水門4和排水渠5排水門后柱6及反光片7組成。其特征在于在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由路緣石主體I靠近路面側作成向內凹型區2,在向內凹型區2內部設有由外向內寬度逐漸減小的集水口 3,在集水口的內端部有單向排水門4,在其之后有排水渠5。在新型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由路緣石主體I靠近路面的側面安裝反光片7。

  [0015]—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的材料是預制混凝土塊,在路緣石主體的靠路面側制作成向內凹型區,在向內凹型區內部制作成由外向內寬度逐漸減小的集水口。以此來增加集水的效率,在由外向內寬度逐漸減小的集水口內部安裝單向排水門,排水門的寬度應大于排水口,以防止排水門向集水口出打開,導致水流倒灌,并在排水渠靠近排水門處放置門后柱以防止門打開角度過大,在排水們的內側放置一 PP-R材質集水渠,在PP-R集水渠臨近單向排水門的一段安裝一小柱以防止排水門打開太大角度。在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由路緣石主體靠近路面的側面安裝反光片,反光片由反光材料層制作而成。

  【主權項】

  1.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由路緣石主體(I),集水口(3),單向排水門(4)和排水渠(5)排水門后柱(6)及反光片(7)組成,其特征在于在一種新型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由路緣石主體(I)靠近路面側作成路緣石向內凹型區(2),在向內凹型區(2)內部設有由外向內寬度逐漸減小的集水口(3),在集水口的內端部有單向排水門(4),在其之后有排水渠(5)在排水渠靠近單向排水門處安裝排水門后柱(6),在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靠近路面的側面安裝反光片(7)。2.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其特征是:新型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在路緣石主體(I)的靠路面側制作成向內凹型區(2)。3.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其特征是:在路緣石向內凹型區(2)內部制作成由外向內寬度逐漸減小的集水口( 3)。4.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其特征是:在由外向內寬度逐漸減小的集水口(3)內部安裝單向排水門(4)。5.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其特征是:在單向排水門(4)后面有排水渠(5)并在排水渠靠近排水門出安裝們后柱(6)。6.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其特征是:在一種新型單向排水反光路緣石由路緣石主體(I)的路面側表面安裝反光片(7 )。

  【文檔編號】E03F5/046GK205474676SQ201620009017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7日

  【發明人】陳曦, 陳興帥, 狄澤華

  【申請人】山東科技大學

  一種園林用道牙排水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園林用道牙排水溝、包括集水位、硬質鋪裝排水口、道牙式排水溝、綠化地表排水口、內置排水溝及綠化坡地;所述的集水位上設置有硬質鋪裝排水口,所述的集水位一側依次設置有道牙式排水溝、綠化地表排水口、內置排水溝;所述的道牙式排水溝側面設置有綠化地表排水口,所述的綠化地表排水口一側連接排水溝,另一側連接綠化坡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可直接拼接安裝即可,美觀,簡便,降低了能耗,減輕了施工的工作強度,增加了工作效率,滿足了經濟、環保的要求,極具推廣價值。

  【專利說明】

  一種園林用道牙排水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園林用道牙排水溝,屬于園林土木建筑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園林中有大量園路、硬質鋪裝邊緣都需要做排水溝的設計及園路的交界處收口的設計、以及綠化地表排水都是三個獨立的設計和施工內容(綠化不排水會造成綠化淹死),都在現場施工,十分麻煩,并且施工效果大部分比較差,影響園林中的景觀功能。

  【發明內容】

  [0003](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可直接拼接安裝即可,美觀,簡便的園林用道牙排水溝。

  [0005](二)技術方案

  [0006]本實用新型一種園林用道牙排水溝,包括集水位、硬質鋪裝排水口、道牙式排水溝、綠化地表排水口、內置排水溝及綠化坡地;所述的集水位上設置有硬質鋪裝排水口,所述的集水位一側依次設置有道牙式排水溝、綠化地表排水口、內置排水溝;所述的道牙式排水溝側面設置有綠化地表排水口,所述的綠化地表排水口一側連接排水溝,另一側連接綠化坡地。

  [0007]進一步地,所述的綠化地表排水口設置有格柵網。

  [0008]進一步地,所述的道牙式排水溝是成品直接拼裝而成。

  [0009]進一步地,所述的道牙式排水溝的主體是表面為仿石水泥加鋼絲網一體成型構造。

  [0010](三)有益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可直接拼接安裝即可,美觀,簡便,降低了能耗,減輕了施工的工作強度,減少了設計、施工的工序和時間,為建設方提高了效率,本實用新型可由廠家統一生產,造價比現場施工更實惠,一個構件解決了原來三個獨立的問題:硬質鋪裝邊緣排水、綠化地表排水及硬質鋪裝收口;可減少了大量設計工作及施工工作和時間,提高了建設效率;以模具一體成形,更節約材料,也降低造價;結合三者為一體的,比原有技術更節約空間;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綠化經濟維護成本高及經濟損失;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將減少綠地積水,滿足了經濟、環保的要求,極具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0014]1-集水位;2-硬質鋪裝排水口 ; 3-道牙式排水溝;4-綠化地表排水口 ; 5-排水溝;6-綠化坡地。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園林用道牙排水溝,包括集水位1、硬質鋪裝排水口2、道牙式排水溝3、綠化地表排水口 4、內置排水溝5及綠化坡地6;所述的集水位I上設置有硬質鋪裝排水口 2,所述的集水I位一側依次設置有道牙式排水溝3、綠化地表排水口4、內置排水溝5;所述的道牙式排水溝3側面設置有綠化地表排水口 4,所述的綠化地表排水口 4 一側連接排水溝5,另一側連接綠化坡地6。

  [0016]所述的綠化地表排水口4設置有格柵網。

  [0017]所述的道牙式排水溝3是成品直接拼裝而成。

  [0018]所述的道牙式排水溝3的主體是表面為仿石水泥加鋼絲網一體成型構造。

  [0019]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可直接拼接安裝即可,美觀,簡便,降低了能耗,減輕了施工的工作強度,減少了設計、施工的工序和時間,為建設方提高了效率,本實用新型可由廠家統一生產,造價比現場施工更實惠,一個構件解決了原來三個獨立的問題:硬質鋪裝邊緣排水、綠化地表排水及硬質鋪裝收口;可減少了大量設計工作及施工工作和時間,提高了建設效率;以模具一體成形,更節約材料,也降低造價;結合三者為一體的,比原有技術更節約空間;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綠化經濟維護成本高及經濟損失;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將減少綠地積水,滿足了經濟、環保的要求,極具推廣價值。

  [0020]在本實用中,將硬質鋪裝排水溝及硬質的收口、綠化地表排水,三個內容一并考慮,無需分開獨立設計及分開施工,直接拼接安裝即可,美觀,簡便,以混凝土及石材作為主要材料,上部設置硬質鋪裝排水盲溝的功能,側面設置綠化地表排水收集口功能,整體成型,同時也解決了硬質鋪裝交界處收口的問題,安裝時,直接用水泥砂漿安裝于素混凝土墊層之上即可,每個成品之間有扣接安置。

  [0021]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主權項】

  1.一種園林用道牙排水溝,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位、硬質鋪裝排水口、道牙式排水溝、綠化地表排水口、內置排水溝及綠化坡地;所述的集水位上設置有硬質鋪裝排水口,所述的集水位一側依次設置有道牙式排水溝、綠化地表排水口、內置排水溝;所述的道牙式排水溝側面設置有綠化地表排水口,所述的綠化地表排水口 一側連接排水溝,另一側連接綠化坡地。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園林用道牙排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綠化地表排水口設置有格柵網。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園林用道牙排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牙式排水溝是成品直接拼裝而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園林用道牙排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牙式排水溝的主體是表面為仿石水泥加鋼絲網一體成型構造。

  【文檔編號】E01C11/22GK205474677SQ201620020767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1日

  【發明人】劉停艷

  【申請人】廣州柏思園林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一種公路工程用急流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包括急流槽主體,所述急流槽主體的兩側安裝有急流槽側翼,所述急流槽側翼前端安裝有彈簧卡塊,所述急流槽側翼的后端設有卡槽,所述急流槽主體的下部兩側安裝有T型槽體,兩T型槽體之間通過機械轉輪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的表面等距離安裝有葉輪,所述轉軸的一端內側通過齒輪與從動輪嚙合,所述從動輪套接在發電機的發電機轉軸的表面。該公路工程用急流槽的兩端分別設有卡槽和卡塊,使急流槽分段安裝,且該急流槽內部設有水利發電裝置,能夠將急流槽疏通的雨水充分利用起來,節能環保,既能夠防止路基的毀壞也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好處。

  【專利說明】

  _種公路工程用急流槽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公路工程用急流槽。

  【背景技術】

  [0002]由于公路上散水過慢,且害怕散水時毀壞路基,所以在公路的兩側都安裝有急流槽,用來疏通大雨時公路上的積水,但傳統的急流槽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毀壞,且疏通的雨水直接排放至下水道,是對水資源的一種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公路工程用急流槽,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包括急流槽主體,所述急流槽主體的兩側安裝有急流槽側翼,所述急流槽側翼前端安裝有彈簧卡塊,所述急流槽側翼的后端設有卡槽,所述急流槽主體的下部兩側安裝有T型槽體,兩T型槽體之間通過機械轉輪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的表面等距離安裝有葉輪,所述轉軸的一端內側通過齒輪與從動輪嚙合,所述從動輪套接在發電機的發電機轉軸的表面,所述發電機通過基座安裝在T型槽體的內部。

  [0005]優選的,所述葉輪的表面設有小孔。

  [0006]優選的,所述發電機的個數為I,所述轉軸的個數為N,且N24。

  [0007]優選的,所述T型槽體的兩端均設有蓋子。

  [0008]優選的,所述卡槽的上端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推捏按鈕,所述推捏按鈕的底部通過彈簧連接至卡槽的內壁。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公路工程用急流槽的兩端分別設有卡槽和卡塊,使急流槽分段安裝,在急流槽一段毀壞時能夠拆卸,減小造價成本,且該急流槽內部設有水利發電裝置,能夠將急流槽疏通的雨水充分利用起來,節能環保,既能夠防止路基的毀壞也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好處。

  【附圖說明】

  [00?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側主視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2中a處的放大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2中卡槽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I急流槽主體、2T型槽體、3轉軸、4葉輪、5發電機、6急流槽側翼、7發電機轉軸、8從動輪、9彈簧卡塊、1卡槽、11滑槽、12推捏按鈕。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6]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包括急流槽主體I,急流槽主體I的兩側安裝有急流槽側翼6,急流槽側翼6能夠防止雨水過多時漫出急流槽,防止雨水毀壞路基,急流槽側翼6前端安裝有彈簧卡塊9,急流槽側翼6的后端設有卡槽10,分段安裝的急流槽能夠通過彈簧卡塊9和卡槽10卡接在一起,當急流槽的一段毀壞時能夠將該段急流槽拆卸更新,降低了急流槽整體的造價,卡槽10的上端設有滑槽11,滑槽11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推捏按鈕12,推捏按鈕12的底部通過彈簧連接至卡槽10的內壁,當一段急流槽毀壞時,通過擠壓推捏按鈕12,能夠將卡槽10內的彈簧卡塊9按壓出來,實現兩段急流槽的分離,急流槽主體I的下部兩側安裝有T型槽體2,T型槽體2的兩端均設有蓋子,T型槽體2兩端的蓋子能夠防止雨水進入T型槽體內部,防止雨水損壞T型槽體2內部的設備,兩T型槽體2之間通過機械轉輪安裝有轉軸3,轉軸3的表面等距離安裝有葉輪4,葉輪4的表面設有小孔,小孔能夠防止水流過大使沖擊力過大而造成葉輪4的毀壞,延長葉輪4的使用壽命,轉軸3的一端內側通過齒輪與從動輪8嚙合,從動輪8套接在發電機5的發電機轉軸7的表面,公路上的雨水順著急流槽流下時,能夠利用流水的沖擊力帶動葉輪4轉動,葉輪4提供的動能能夠通過轉軸3傳遞給發電機5,從而發電機5將動能轉化為電能,電能能夠存儲起來為公路兩側的路燈等設備使用,實現了節能環保的理念,發電機5通過基座安裝在T型槽體2的內部,發電機5的個數為I,轉軸3的個數為N,且4,多個轉軸3能夠增大發電量,使電量足夠使用,發電機的總數為I個,能夠防止一段急流槽毀壞而更換發電機,只需將葉輪4和轉軸3拆卸后重新裝入一新的急流槽后又能夠繼續使用,降低成本。

  [0017]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包括急流槽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流槽主體(I)的兩側安裝有急流槽側翼(6),所述急流槽側翼(6)前端安裝有彈簧卡塊(9),所述急流槽側翼(6)的后端設有卡槽(10),所述急流槽主體(I)的下部兩側安裝有T型槽體(2),兩T型槽體(2)之間通過機械轉輪安裝有轉軸(3),所述轉軸(3)的表面等距離安裝有葉輪(4),所述轉軸(3 )的一端內側通過齒輪與從動輪(8 )嚙合,所述從動輪(8 )套接在發電機(5 )的發電機轉軸(7)的表面,所述發電機(5)通過基座安裝在T型槽體(2)的內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4)的表面設有小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機(5)的個數為I,所述轉軸(3)的個數為N,且N2 4。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槽體(2)的兩端均設有蓋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公路工程用急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的上端設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推捏按鈕(12),所述推捏按鈕(12)的底部通過彈簧連接至卡槽(10)的內壁。

  【文檔編號】E01C11/22GK205474678SQ201620033431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4日

  【發明人】朱翀

  【申請人】朱翀

  一種公路用排水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公路排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公路用排水裝置。該公路用排水裝置,包括蓋體、蓋座、流量調節腔和流量調節機構,所述蓋座上通過轉軸設有蓋體,所述蓋體內設有流量調節腔,流量調節腔底部設有流量調節機構,所述蓋體上設有提手和多個進水口,蓋體內設有控制器,流量調節腔內設有液位傳感器,流量調節機構通過步進電機驅動,液位傳感器將檢測的信號傳輸給控制器并通過控制器控制步進電機驅動流量調節機構運轉。其有益效果是:加大流量調節腔內的流速,避免蓋體路面上出現積水,無需人工,自動調節。

  【專利說明】

  _種公路用排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公路排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公路用排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公路工程為了減少積水以及水損壞,排除路面結構內滲水,需要在公路邊緣設置排水系統,其中雨水井是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排水井蓋需要人工手動進行排水井蓋開啟,再手動關閉,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并且效率較低,導至排水不暢,在雨水量大時,路面會出現大量積水,嚴重威脅交通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能夠根據根據水流大小自動調節流速的公路用排水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種公路用排水裝置,包括蓋體、蓋座、流量調節腔和流量調節機構,所述蓋座上通過轉軸設有蓋體,所述蓋體內設有流量調節腔,流量調節腔底部設有流量調節機構,所述蓋體上設有提手和多個進水口,蓋體內設有控制器,流量調節腔內設有液位傳感器,流量調節機構通過步進電機驅動,液位傳感器將檢測的信號傳輸給控制器并通過控制器控制步進電機驅動流量調節機構運轉。

  [0006]進一步,所述流量調節機構包括調節轉軸、閥片和傳動軸,傳動軸連接有多根調節轉軸,調節轉軸上設有多個閥片,相鄰的兩個調節轉軸上的閥片相互水平搭接形成篩網,部件電機通過驅動軸驅動傳動軸帶動多根調節轉軸進行轉動,使調節轉軸上相互水平搭接的閥片成垂直狀。

  [0007]進一步,所述液位傳感器位于流量調節腔內的一側上端。

  [0008]進一步,所述蓋體上的多個進水口的流量大于由閥片相互水平搭接形成的篩網的流速。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公路用排水裝置在使用時當雨水量大時,雨水由蓋體上的進水口流入,經閥片組成的篩網后流入下水道內,流入的細小砂石被篩網過濾,當流入的水量較大時,由于篩網排水量小,流量調節腔內積水,液位傳感器檢測到流量調節腔內的水位后通過控制器控制步進電機驅動傳動軸使各調節轉軸轉動,使調節轉軸上相互水平搭接的閥片成垂直狀,加大流量調節腔內的流速,避免蓋體路面上出現積水,無需人工,自動調節。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1]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流量調節腔的俯視圖;

  [0013]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4]圖中,I蓋體,2流量調節腔,3轉軸,4蓋座,5調節轉軸,6液位傳感器,7控制器,8步進電機,9驅動軸,1傳動軸,11閥片,12進水口,13提手。

  【具體實施方式】

  [0015]附圖1-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用新型一種公路用排水裝置,包括蓋體1、蓋座4、流量調節腔2和流量調節機構,所述蓋座4上通過轉軸3設有蓋體I,所述蓋體I內設有流量調節腔2,流量調節腔2底部設有流量調節機構,所述蓋體I上設有提手13和多個進水口 12,蓋體I內設有控制器7,流量調節腔2內設有液位傳感器6,流量調節機構通過步進電機8驅動,液位傳感器6將檢測的信號傳輸給控制器7并通過控制器7控制步進電機8驅動流量調節機構運轉。

  [0016]進一步,所述流量調節機構包括調節轉軸5、閥片11和傳動軸10,傳動軸1連接有多根調節轉軸5,調節轉軸5上設有多個閥片11,相鄰的兩個調節轉軸5上的閥片11相互水平搭接形成篩網,部件電機通過驅動軸9驅動傳動軸10帶動多根調節轉軸5進行轉動,使調節轉軸5上相互水平搭接的閥片11成垂直狀。

  [0017]進一步,所述液位傳感器6位于流量調節腔2內的一側上端。

  [0018]進一步,所述蓋體I上的多個進水口12的流量大于由閥片11相互水平搭接形成的篩網的流速。

  [0019]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作出的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0020]本實用新型未詳細描述的技術、形狀、構造部分均為公知技術。

  【主權項】

  1.一種公路用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蓋體、蓋座、流量調節腔和流量調節機構,所述蓋座上通過轉軸設有蓋體,所述蓋體內設有流量調節腔,流量調節腔底部設有流量調節機構,所述蓋體上設有提手和多個進水口,蓋體內設有控制器,流量調節腔內設有液位傳感器,流量調節機構通過步進電機驅動,液位傳感器將檢測的信號傳輸給控制器并通過控制器控制步進電機驅動流量調節機構運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公路用排水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流量調節機構包括調節轉軸、閥片和傳動軸,傳動軸連接有多根調節轉軸,調節轉軸上設有多個閥片,相鄰的兩個調節轉軸上的閥片相互水平搭接形成篩網,部件電機通過驅動軸驅動傳動軸帶動多根調節轉軸進行轉動,使調節轉軸上相互水平搭接的閥片成垂直狀。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公路用排水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液位傳感器位于流量調節腔內的一側上端。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公路用排水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蓋體上的多個進水口的流量大于由閥片相互水平搭接形成的篩網的流速。

  【文檔編號】E01C11/22GK205474679SQ201620036941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5日

  【發明人】毛濃慶, 高建, 王飛

  【申請人】高建

  一種透水路面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透水路面,從上至下依次包括裝飾性透水面層、基準大孔透水混凝土層、粗砂慮水層、級配碎石墊層、反濾土層和夯實素土層。所述裝飾性透水面層為厚度30?5mm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層,由骨料、高標號水泥、摻合物、水性樹脂、彩色強化劑、穩定劑和水攪拌而成,多孔質輕,空穴均勻,呈蜂窩狀結構。在基準大孔透水混凝土層內設有鋼筋編織網。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承載能力大,使用壽命長,透水、透氣,能防止路面積水,夜間不反光,增加路面安全性和通行舒適性。還能使雨水迅速滲入地下,還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濕度,維護地下水及土壤的生態平衡,又能避免因過度開采地下水而引起地基下沉。

  【專利說明】

  一種透水路面

  技術領域

  :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路面,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良好生態效益的透水路面。

  【背景技術】

  :

  [0002]生活和工業用水仍以地下水為主,過量開采,使得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地表生態開始失衡,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合理使用原來通透的土壤表面,最大限度地維持原有的自然狀態已經成為了人類不可忽視的焦點問題。每到夏季我國城市就頻頻遭受大暴雨的襲擊,且雨災“等級”逐年升高,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報道不斷沖擊著人們的眼球。暴雨過后,各城市均發生嚴重的積水現象,導致交通堵塞、電力中斷、房屋被淹卻是不爭的事實。專家指出,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城市路面不透水。在城市建設中,許多城市大量采用水泥、柏油、混凝土等封閉地表,取代原有的土壤表面;對人行道、露天停車場、庭院及廣場等公共場所,也喜歡用整齊漂亮的石板材或水泥彩磚鋪設。封閉地表在改善交通和道路狀況、美化環境的同時,也對城市生態和氣候環境產生顯著的不利影響:城市成為“人造沙漠”。封閉地表和高樓大廈使現代化都市的地表逐步被阻水材料所硬化覆蓋,水分難以下滲,降水很快成為地表徑流,進入河道或者地下排水管道,形成了生態學上的“人造沙漠”。城市“熱島效應”嚴重。不透水的路面缺乏對城市地表溫度、濕度的調節能力,雨水蒸發快,地表易干燥,揚塵污染重;且雨后水分快速蒸發,空氣濕度大,使人感到悶熱難耐,而后又異常干燥,產生氣象學上的城市“熱島效應”。地下水位呈現“漏斗型”。不透水路面阻止了地下水補給路徑,加之城市地下水的過量抽取,導致城市地下水位越來越低,引發地面沉降,沿海地區還會導致海水倒灌;造成地質學上的“漏斗型”地下水位。城市遍布“死亡性地面”。硬化不透水地面使城市中用來調節小氣候的地表植物生長困難,有的樹木甚至因根系缺水死亡、倒伏,從而喪失生態作用。地表徑流對城市地表水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由于城市地表存在大量塵土及各種污染物,因此徑流形成過程雖然洗滌了地表,但將這些污染物也快速地帶入了城市河道。近年來,全國各個城市都大量修建道路,這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由于城市道路基本都采用不透水的硬化路面(即“水泥化”路面),也給城市帶來了許多交通和環境方面的問題。由于路面不能通透雨水,使得雨水對地下水的補充被阻斷,而城市由于每年都超標采集地下水,若降雨又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補充,將會形成地面沉降區,對地質和樓房建筑等造成巨大的損壞。硬化路面還會給生態帶來嚴重的危害,它使水生態因子無法正常循環,打破了城市生態系統的平衡,使得植被的正常生長受到破壞。

  【發明內容】

  :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透水性好、透氣性好、抗壓強度高的透水路面。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種透水路面,從上至下依次包括裝飾性透水面層、基準大孔透水混凝土層、粗砂慮水層、級配碎石墊層、反濾土層和夯實素土層。所述裝飾性透水面層為厚度30-5mm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層,由骨料、高標號水泥、摻合物、水性樹脂、彩色強化劑、穩定劑和水攪拌而成,多孔質輕,空穴均勻,呈蜂窩狀結構。所述基準大孔透水混凝土層為厚度60-150mm的透水混凝土層,由由骨料、高標號水泥和摻合物混合而成,內部設有縱橫交錯的鋼筋編織網,抗壓強度大,承載能力大,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所述粗砂慮水層的厚度為20_,由直徑大于3_的粗砂組成。所述級配碎石墊層的厚度為100-200mm,由顆粒直徑為30-40mm的石肩組成。所述反濾土層為一層厚度為l-3mm的工布。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承載能力大,使用壽命長,透水、透氣,能防止路面積水,夜間不反光,增加路面安全性和通行舒適性。還能使雨水迅速滲入地下,還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濕度,維護地下水及土壤的生態平衡,又能避免因過度開采地下水而弓I起地基下沉。獨特的孔隙結構,其在吸熱和儲熱功能方面接近于自然植被所覆蓋的地面,調節城市空間的溫度和濕度,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附圖說明】

  :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中:I裝飾性透水面層、2基準大孔透水混凝土層、3粗砂慮水層、4級配碎石墊層、5反濾土層6、窮實素土層。

  【具體實施方式】

  :

  [0009]如圖1所示,一種透水路面,從上至下依次包括裝飾性透水面層(I)、基準大孔透水混凝土層(2)、粗砂慮水層(3)、級配碎石墊層(4)、反濾土層(5)和夯實素土層(6)。所述裝飾性透水面層(I)為厚度30-5mm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層,由骨料、高標號水泥、摻合物、水性樹月旨、彩色強化劑、穩定劑和水攪拌而成,多孔質輕,空穴均勻,呈蜂窩狀結構。所述基準大孔透水混凝土層(2)為厚度60-150mm的透水混凝土層,由由骨料、高標號水泥和摻合物混合而成,內部設有縱橫交錯的鋼筋編織網,抗壓強度大,承載能力大,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所述粗砂慮水層(3)的厚度為20_,由直徑大于3_的粗砂組成。所述級配碎石墊層(4)的厚度為100-200mm,由顆粒直徑為30-40mm的石肩組成。所述反濾土層(5)為一層厚度為l_3mm的工布。

  [0010]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有:1、透水路面擁有系列色彩配置,可以根據周圍環境需要進行設計,具有較強的裝飾性。2、彩色透水路面防止路面積水,夜間不反光,增加路面安全性和通行舒適性。3、透水混凝土路面的透水性,能使雨水迅速滲入地下,還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濕度,維護地下水及土壤的生態平衡,又能避免因過度開采地下水而引起地基下沉。4、透水路面具有獨特的孔隙結構,其在吸熱和儲熱功能方面接近于自然植被所覆蓋的地面,調節城市空間的溫度和濕度,緩解城市熱島效應。5、透水路面的孔隙率較大,具有吸音作用,可減少環境噪聲。6、透水路面承載能力大,使用壽命長,透水、透氣的效果好。

  【主權項】

  1.一種透水路面,其特征是:從上至下依次包括裝飾性透水面層、基準大孔透水混凝土層、粗砂慮水層、級配碎石墊層、反濾土層和夯實素土層,所述裝飾性透水面層為厚度30-5mm的彩色透水混凝土層,空穴均勻,呈蜂窩狀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是:所述基準大孔透水混凝土層為厚度60-150_的透水混凝土層,內部設有縱橫交錯的鋼筋編織網。

  【文檔編號】E01C11/22GK205474680SQ201620102938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6日

  【發明人】董杰

  【申請人】山東弘衡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種艙蓄式路緣石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艙蓄式路緣石,屬于市政排水技術領域。一種艙蓄式路緣石,包括基部構件和排水構件,所述排水構件為內空結構,形成沿道路方向的排水通道,在所述排水構件靠近機動車道一側設置有雨水收集孔;所述基部構件為內空結構,形成滯蓄艙,基部構件在靠近人行道一側的側壁上還設有滲透管接口;所述排水構件的底部與基部構件的頂部均為開口結構,二者相互對接卡合;在所述排水構件與基部構件結合處還安裝有可滲透材料制成的封板。本實用新型的艙蓄式路緣石,收水能力更強,可有效遲滯和儲蓄雨水,便于制作、運輸、施工,可快速局部維修和更換。

  【專利說明】

  一種艙蓄式路緣石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艙蓄式路緣石。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暴雨等極端天氣對社會管理、城市運行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了巨大影響,加之部分城市排水防澇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調蓄雨洪和應急管理能力不足,出現了嚴重的暴雨內澇災害。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導致城市規劃屢次被突破,這就造成原來的排水規劃難以滿足不同階段城市發展的排水要求。這使得城市排水系統的結構和規模,都不能適應現代化工業規模和大規模的城市群的可持續發展。在之前設計的城市排水系統,由于按照當時的條件設計,相對現在來說其安全系數較低,當遇到較大的降雨量時,其流量可能超過城市排水系統的承受能力,造成城市內澇。

  [0003]作為城市排水的重要組成部分,排水路緣石承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路緣石具有排水功能兼具一定的集水功能,但是,這類路緣石蓄水能力較差,且無滲透功能,難以緩解城市排水的壓力。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兼具排水與滯水功能,且能夠使雨水向地下滲透的艙蓄式路緣石。

  [0005]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艙蓄式路緣石,包括基部構件和排水構件,所述排水構件為內空結構,形成沿道路方向的排水通道,在所述排水構件靠近機動車道一側設置有雨水收集孔;所述基部構件為內空結構,其頂部開口,四周及底部圍擋形成滯蓄艙,基部構件靠近人行道一側的側壁上還設有滲透管接口;所述排水構件的底部為開口結構,并與基部構件的頂部相互對接卡合;在所述排水構件與基部構件結合處還安裝有可滲透過濾材料制成的封板。

  [0007]進一步,將所述艙蓄式路緣石沿長度方向組合使用。

  [0008]進一步,在每隔數個路緣石間設置檢查井,檢查井內置吊籃式過濾網,用于攔截雜物。

  [0009]降雨初期雨水未完全浸潤封板時,雨水在上部排水通道內形成徑流排入市政雨水管網,完成初期雨水棄流;

  [0010]降雨一段歷時后,封板材料浸潤,上部排水通道內的雨水不斷滲入滯蓄艙,減少進入市政雨水管網的雨水量,協助平抑雨水洪峰;

  [0011]進入滯蓄艙的雨水經上部封板的過濾后,完成此部分雨水的凈化;

  [0012]滯蓄艙底部與滲透管連接,滲透管根據設計需要敷設至入滲區域,在雨中或雨后地下水位降至一定范圍時,開始入滲并排空,等待下一次降雨;

  [0013]本實用新型的整體也可作為雨水回收利用系統的組成部分,完成系統的雨水的棄流、過濾、收集、滯蓄、下滲功能。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1、相對于傳統的路緣石,收水能力更強,能有效減少路面積水;

  [0016]2、即使路面由于沉降或變形起拱等因素造成排水坡度變化(橫坡不受影響),也不會形成積水;

  [0017]3、排水進水口大幅增加,即使局部雜物堵塞也對排水影響不大;

  [0018]4、通過設置的檢查井,并內設吊籃式過濾網,可有效攔截雜物,便于環衛工人清通和維護,大大降低雜物進入市政雨水暗管的幾率,防止管道堵塞;

  [0019]5、在路緣石基部設置滯蓄艙,形成蓄水和滲水空間,可有效遲滯和儲蓄雨水,并在雨后進行入滲;

  [0020]6、路緣石及下部的滯蓄艙分段標準化設計,便于制作、運輸、施工,可快速局部維修和更換。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1基部構件;2排水構件;3排水通道;4雨水收集孔;5滲透管接口;6封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實施例1

  [0025]如圖1所示:一種艙蓄式路緣石,包括基部構件I和排水構件2,所述排水構件2為內空結構,形成沿道路方向的排水通道3,在所述排水構件2靠近機動車道一側設置有雨水收集孔4;所述基部構件I為內空結構,其頂部開口,四周及底部圍擋形成滯蓄艙,基部構件I在靠近人行道一側的側壁上還設有滲透管接口 5;所述排水構件2的底部為開口結構,并與基部構件I的頂部相互對接卡合;在所述排水構件2與基部構件I結合處還安裝有可滲透材料制成的封板6。

  [0026]本實施例中,將基部構件設計為梯形立體結構,并在滯蓄艙艙體內設有支柱(圖中未示出),確保艙體結構穩固。

  [0027]實施例2

  [0028]如圖2所示:一種艙蓄式路緣石,包括基部構件I和排水構件2,所述排水構件2為內空結構,形成沿道路方向的排水通道3,在所述排水構件2靠近機動車道一側設置有雨水收集孔4;所述基部構件I為內空結構,其頂部開口,四周及底部圍擋形成滯蓄艙,基部構件I在靠近人行道一側的側壁上還設有滲透管接口 5;所述排水構件2的底部為開口結構,并與基部構件I的頂部相互對接卡合;在所述排水構件2與基部構件I結合處還安裝有可滲透材料制成的封板6。

  [0029]本實施例中,將基部構件設計為長方體結構,節省地下空間。

  [0030]安裝使用時,將所述艙蓄式路緣石沿長度方向組合使用。

  [0031]還可在每隔數個路緣石間設置檢查井,檢查井內置吊籃式過濾網,用于攔截雜物。

  [0032]降雨初期雨水未完全浸潤封板時,雨水在上部排水通道內形成徑流排入市政雨水管網,完成初期雨水棄流;

  [0033]降雨一段歷時后,封板材料浸潤,上部排水通道內的雨水不斷滲入滯蓄艙,減少進入市政雨水管網的雨水量,協助平抑雨水洪峰;

  [0034]進入滯蓄艙的雨水經上部封板的過濾后,完成此部分雨水的凈化;

  [0035]滯蓄艙底部設置滲透管接口,滲透管根據設計需要敷設至入滲區域,在雨中或雨后地下水位降至一定范圍時,開始入滲并排空,等待下一次降雨;

  [0036]本實用新型的整體也可作為雨水回收利用系統的組成部分,完成系統的雨水收集、棄流和過濾功能。

  [0037]將路緣石基部構件和排水構件分段標準化設計,便于制作、運輸、施工,可快速局部維修和更換。

  【主權項】

  1.一種艙蓄式路緣石,包括基部構件和排水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構件為內空結構,形成沿道路方向的排水通道,在所述排水構件靠近機動車道一側設置有雨水收集孔;所述基部構件為內空結構,其頂部開口,四周及底部圍擋形成滯蓄艙,所述基部構件靠近人行道一側的側壁上還設有滲透管接口;所述排水構件的底部為開口結構,并與基部構件的頂部相互對接卡合;在所述排水構件與基部構件結合處還安裝有可滲透過濾材料制成的封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艙蓄式路緣石,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艙蓄式路緣石沿長度方向組合使用。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艙蓄式路緣石,其特征在于:每隔數個路緣石間設置檢查井,檢查井內置吊籃式過濾網,用于攔截雜物。

  【文檔編號】E01C11/22GK205474681SQ201620169558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4日

  【發明人】梁偉健, 艾旭

  【申請人】廣州市合信方園工業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