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釩鋼、45鋼、40Cr或碳素工具鋼手用工具的表面硬化處理工藝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專利名稱:一種鉻釩鋼、45鋼、40Cr或碳素工具鋼手用工具的表面硬化處理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五金工具的表面處理技術。
背景技術:
20CrV、50CrV鉻釩鋼、45鋼、40Cr和碳素工具鋼是制作雙頭梅花扳手、雙頭呆扳扳手、兩手扳手、活動扳手、套筒及附件(花棘輪扳手/萬向接頭/滑桿/短接桿/長接桿系列),加長套筒及附件(花棘輪扳手/萬向接頭/滑桿/短接桿/長接桿系列),新型螺絲批手用工具的主要材料。
目前,公知的手用工具表面防護是采用的鍍亮鉻或鍍暗鉻或氧化發(fā)黑工藝或是其中兩種方法的組合,其防護層的硬度、耐磨能力與工具母材的高強度、高硬度特點都不能相匹配。雖然手用工具表面防護的鍍亮鉻或鍍暗鉻或氧化發(fā)黑工藝方法成本低,已普遍被工具行業(yè)使用。但存在著耐磨性能差的缺陷,特別是對高強度緊固件進行緊固時防護層的磨損特別明顯。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發(fā)明一種鉻釩鋼、45鋼、40Cr或碳素工具鋼手用工具的表面硬化處理工藝,能提高手用工具表面的耐磨性以增加手用工具的使用壽命。
本發(fā)明在鉻釩鋼、45鋼、40Cr或碳素鋼手用工具本體表面經拋光后,通過真空鍍膜的方法復合氮化鋁鈦層。
經實踐證明1.5~5μm氮化鋁鈦膜的耐磨能力比10~50μm厚度的亮鉻或暗鉻提高10~30倍,從而可以延長手用工具的使用壽命3~5倍。而且表面形成的灰紫色保護層也美化產品的外觀,改變人們以往對手用工具的粗笨的觀念,實現精品化。
具體實施例例一生產鍛造的20CrV或50CrV手用工具下料→自由鍛造→模鍛→檢驗→機械整形去毛刺→檢驗→退火→粗加工→調質精加工→粗磨→精磨→拋光→檢驗→滾光(刷光、噴砂)→除油→浸蝕去氧化層→鍍亮鉻(或鍍暗鉻)→檢驗→真空鍍氮化鋁鈦→檢驗合格→成品入庫包裝。
例二生產鑄造的20CrV或50CrV手用工具鑄造毛坯→時效處理→清砂→整形去毛刺→檢驗→退火→粗加工→調質精加工→粗磨→精磨→拋光→檢驗→真空鍍氮化鋁鈦→檢驗合格→成品入庫包裝。
例三生產鍛造的45鋼或40Cr或碳素工具鋼手用工具下料→自由鍛造→模鍛→檢驗→機械整形去毛刺→檢驗→退火→粗加工→調質精加工→粗磨→精磨→拋光→檢驗→真空鍍氮化鋁鈦→檢驗合格→成品入庫包裝。
例四生產鑄造的45鋼或40Cr或碳素工具鋼手用工具鑄造毛坯→時效處理→清砂→整形去毛刺→檢驗→退火→粗加工→精加工→調質粗磨→精磨→拋光→檢驗→滾光(刷光、噴砂)→除油→浸蝕去氧化層→鍍亮鉻(或鍍暗鉻)→檢驗→真空鍍氮化鋁鈦→檢驗合格→成品入庫包裝。
上述四例的氮化鋁鈦層厚度為1.5~5μm。
權利要求
1.一種鉻釩鋼、45鋼、40Cr或碳素工具鋼手用工具的表面硬化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在鉻釩鋼、45鋼、40Cr或碳素鋼手用工具本體表面經拋光后,通過真空鍍膜的方法復合氮化鋁鈦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工藝,其特征在于將工具本體拋光后,再經鍍亮鉻或鍍暗鉻后進行真空鍍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工藝,其特征在于氮化鋁鈦層的厚度為1.5~5μm。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五金工具的表面處理技術,在鉻釩鋼、45鋼、40Cr或碳素鋼手用工具本體表面經拋光后,通過真空鍍膜的方法復合氮化鋁鈦層。本發(fā)明的耐磨能力比10~50μm厚度的亮鉻或暗鉻提高10~30倍,從而可以延長手用工具的使用壽命3~5倍。而且表面形成的灰紫色保護層也美化產品的外觀,改變人們以往對手用工具的粗笨的觀念,實現精品化。
文檔編號C23C14/06GK1526851SQ0315835
公開日2004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9月25日
發(fā)明者潘浩源 申請人:潘浩源

admin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