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博主:adminadmin 2022-12-15 09:40:01 條評論
摘要: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0001]本發明設及氮化熱處理工藝技術領域,尤其設及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乙?!颈尘凹夹g】陽00引H13模具鋼由于具有高強度、高初性、良好的回火穩...

  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的制作方法

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設及氮化熱處理工藝技術領域,尤其設及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 乙。

  【背景技術】 陽00引H13模具鋼由于具有高強度、高初性、良好的回火穩定性、較高的耐冷熱疲勞性能 及價格適中的優點,已成為國際上廣泛應用的一種模具鋼,可作為壓鑄模、熱鍛模、熱擠壓 模、忍棒、模鍛用鍛模、精鍛機上的鍛模、壓力機上鍛模及銅、侶及其合金的壓鑄模等;作為 熱作模具時,在服役中反復與高溫狀態的加工材料接觸,在周期性的交變應力作用下,模具 材料尤其是表層組織將會發生變化,性能也會相應的發生改變,最終導致失效,主要失效形 式有熱疲勞、熱磨損、腐蝕和塑性變形等。因此,為提高H13模具鋼的表面硬度、耐蝕、和抗 粘結等性能,需對其進行表面處理,保持模具屯、部原有強度與初性的同時有效提高其表面 強度,提高其使用壽命,常對H13模具鋼的表面做氮化熱處理工藝。

  [0003] 氮化熱處理,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 熱處理工藝。經氮化熱處理的制品具有優異的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高溫的特性。 但是,傳統的氮化熱處理工藝,工件氮化后形成大量的不良組織,例如脈狀組織和白亮層, 而且表面硬度變化梯度睹。脈狀組織及白亮層是一種氮鐵化合物,是在一定溫度下,氮離子 滲入工件的金屬表面中形成的。脈狀組織及白亮層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呈白色,具有耐腐 蝕性。脈狀組織主要分布在滲層內部,而白亮層主要覆蓋在金屬表面;該類氮鐵化合物具有 較好的抗磨損性能,但其同時又硬且脆,不宜受沖擊載荷,特別是對于應用于高速鍛造設備 中的模具,例如H13模具鋼材料,在加工氮化后的模具時,沖擊載荷大、冷熱交替加工,使模 具表面產生大量不良組織,使模具的表面出現剝落及掉塊的現象。采用傳統的氮化工藝較 難控制該類不良氮化組織,往往要采用人工進行氮化參數的控制,穩定性較差,不能有效控 制脈狀組織及白亮層等不良組織的產生。

  【發明內容】

  [0004]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 有效控制H13模具鋼氮化時產生的不良組織,處理得到的H13模具鋼樣滲層厚、硬度梯度平 緩,提高了H13模具鋼的使用壽命。 陽0化]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W下技術方案:

  [0006] 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包括W下步驟:

  [0007] 1)硬度篩選:H13模具鋼經澤火回火工藝后進行硬度篩選,篩選出奧氏體含量低 于5%的H13模具鋼;

  [0008] 2)預處理:將經步驟1)篩選出的H13模具鋼的表面進行清洗、磨光預處理;

  [0009] 3)充氮氣:將經步驟2)預處理的H13模具鋼放入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抽真空后 通入氮氣復壓,并保持正壓;

  [0010] 4)加熱:向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二氧化碳、氨氣,加熱升溫至500~ 530°C,保持氮勢為3. 8~4,保溫5~7小時,進入強滲階段;

  [0011] 5)繼續加熱:向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二氧化碳、氨氣,繼續加熱升溫至 530~560°C,保持氮勢為0. 8~1. 2,保溫5~7小時,進入擴散階段;

  [0012] 6)冷卻:經步驟5)加熱結束后,降溫至100°C時將H13模具鋼從真空式氣體氮化 爐中取出,冷卻至室溫。

  [0013] 其中,步驟1)中,所述澤火回火工藝為:將H13模具鋼加熱至1030°C后澤火、 500°C回火,經澤火回火處理,使H13模具鋼的使用壽命更長。

  [0014] 其中,步驟2)中,所述清洗、磨光預處理具體過程為:將經步驟1)篩選出的化3模 具鋼用丙酬清洗表面油污,然后對表面進行磨光處理。

  [0015] 其中,步驟3)的具體過程為:將經步驟2)預處理的化3模具鋼放入真空式氣體氮 化爐中,抽真空至Imbar,W1.化A的流量通入氮氣復壓,并保持正壓。需要說明的是,所述 的正壓為稍大于正常大氣壓,使爐內不是負壓狀態。

  [0016] 其中,步驟4)中,向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二氧化碳、氨氣,加熱升溫至 520~530°C,保持氮勢為3. 9,保溫6小時,進入強滲階段。

  [0017] 其中,步驟5)中,向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二氧化碳、氨氣,繼續加熱升 溫至530~540°C,保持氮勢為1,并保溫6小時,進入擴散階段。

  [001引其中,步驟6)中,所述的降溫W200°CA的速度進行降溫。

  [0019] 其中,步驟6)的具體過程為1.化A的流量往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W200°CA的速度降溫至100°C時,將H13模具鋼從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取出,冷卻至室 溫。

  [0020] 氮化溫度越高,氮化時間越長,硬度有下降的趨勢,但滲層深度隨時間延長越來越 深,而氮化白層跟氮勢有密切關系。氮勢往往是采用Κη值來表示,通過氮化爐內的氨探頭 傳感器測量爐內氨氣含量,反饋至控制系統,計算出氮勢,通過氮勢來控制氮氣、氨氣、二氧 化碳的流量計流量,從而決定氮化層組織;通過選擇氮化溫度和氮化時間來控制氮化后所 需的表面硬度和滲層深度。

  [002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的用于Η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將Η13模具鋼澤火回火后做一個硬度篩選,使要氮化處理的模具鋼達到硬度的要求;清洗、磨 光預處理可W有效去除Η13模具鋼表面的污物,便于下一步的氮化處理;抽真空后充氮氣 并保持爐內正壓,排出爐內的空氣、氨氣等氣體,防止模具鋼的表面被氧化,同時防止爐內 的氨氣與氧氣高溫下反應發生爆炸,避免產生安全隱患;將Η13模具鋼放入真空式氣體氮 化爐中,分二個階段進行氮化處理,強滲階段和擴散階段,通過氮化溫度和氮化時間的控制 使材料的表面硬度、滲層深度、不良組織層等得到精確控制;其中,二氧化碳的通入,使其高 溫下分解的氧氣與氨氣分解得到的氨氣相結合生成水,有效縮短了氮化時間,從而有效控 制了滲層的厚度;控制降溫速度及降溫時間,使模具鋼的表面硬度均勻;本發明用于Η13模 具鋼的氮化工藝,使Η13模具鋼的表面硬度得到提高,有效控制Η13模具鋼氮化時產生的不 良組織,大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成本,減少報廢率。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陽〇2引 實施例1

  [0024] 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包括W下步驟:

  [00巧]1)H13模具鋼經澤火回火工藝后進行硬度篩選,控制澤火回火工藝參數為:澤火 回火工藝為:將H13模具鋼加熱至1030°C后澤火、500°C回火,篩選出奧氏體含量為5%的 H13模具鋼;

  [00%] 2)將經步驟1)篩選出的H13模具鋼用丙酬清洗表面油污,然后對表面進行磨光處 理;

  [0027] 3)將經步驟2)預處理的H13模具鋼放入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抽真空至Imbar, W1.化A的流量通入氮氣復壓,并保持正壓;

  [0028] 4)向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二氧化碳、氨氣,加熱升溫至520~530°C,保 持氮勢為3. 9,保溫6小時,進入強滲階段;

  [

  0029] 5)向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二氧化碳、氨氣,繼續加熱升溫至530~ 540°C,保持氮勢為1,并保溫6小時,進入擴散階段;其中,加熱是采用福射式加熱,通過爐 內氣體為介質傳導熱量,且在爐膽外側裝有循環風扇,保證爐內氣流呈層流狀態;

  [0030] 6)經步驟5)加熱結束后,W1.化A的流量往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W 200°CA的速度降溫至100°C時,將H13模具鋼從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取出,冷卻至室溫。 陽0川 實施例2

  [0032] 一種用于1. 2367模具鋼的氮化工藝,包括W下步驟:

  [0033] 1) 1. 2367模具鋼經澤火回火工藝后進行硬度篩選,控制澤火回火工藝參數為:將 1. 2367模具鋼加熱至1030°C后澤火、500°C回火,篩選出奧氏體含量為5%的1. 2367模具 鋼;

  [0034] 2)將經步驟1)篩選出的1. 2367模具鋼用丙酬清洗表面油污,然后對表面進行磨 光處理;

  [0035] 3)將經步驟2)預處理的1.2367模具鋼放入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抽真空至 Imbar,W1.化A的流量通入氮氣復壓,并保持正壓;

  [0036] 4)向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二氧化碳、氨氣,加熱升溫至520~530°C,保 持氮勢為3. 6,保溫6小時,進入強滲階段;

  [0037] 5)向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二氧化碳、氨氣,繼續加熱升溫至530~ 540°C,保持氮勢為0. 8-1. 0,并保溫6小時,進入擴散階段;其中,加熱是采用福射式加熱, 通過爐內氣體為介質傳導熱量,且在爐膽外側裝有循環風扇,保證爐內氣流呈層流狀態;

  [0038] 6)經步驟5)加熱結束后,W1.化A的流量往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W 200°CA的速度降溫至100°C時,將1. 2367模具鋼從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取出,冷卻至室 溫。

  [0039] 分別對化3模具鋼和1. 2367模具鋼材料做了氮化處理,對實施例1~2經氮化處 理的模具鋼材料的表面硬度、滲層厚度及不良組織情況進行檢測,實驗結果見表1。

  [0040] 表 1 [0041 ]

  [0042] 由表1可W看出,經本發明的氮化工藝處理后,H13模具鋼與1. 2367模具鋼的氮化 效果良好,并且氮化后耐磨性好,表面硬度均勻。H13模具鋼與1.2367模具鋼相比,侶(A1) 的含量相同,H13模具鋼中鋼(Mo)的質量分數為1. 1~1. 75 %,1. 2367模具鋼中鋼(Mo)的 質量分數為2. 7~12. 8%。其中,Mo的存在可W使澤火雙C曲線右移,所化含量越高其澤 火機械性能越高,故1. 2367模具鋼與H13模具鋼相比,氮原子結合力更強,氮化效果更好, 故保證氮化組織效果,1. 2367模具鋼的氨氣通入量比H13模具鋼的氨氣通入量少,使Κη值 低0. 2-0. 6即可W達到國際標準。因此,本發明的氮化工藝同樣可W用于1,2367模具鋼的 氮化處理。

  [0043] 另外,模具鋼工件的氮化效果主要取決于工件中Α1、Mo的含量,經過試驗證明,工 件中的A1元素含量每少0. 1 %,氮化處理時所需的Κη值須下降0. 15,否則容易產生脈狀組 織和白亮層等不良組織。

  [0044] 申請人聲明,本發明通過上述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詳細工藝設備和工藝流程, 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詳細工藝設備和工藝流程,即不意味著本發明必須依賴上述詳細 工藝設備和工藝流程才能實施。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了,對本發明的任何改進, 對本發明產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換及輔助成分的添加、具體方式的選擇等,均落在本發明的 保護范圍和公開范圍之內。

  【主權項】

  1. 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硬度篩選:H13模具鋼經淬火回火工藝后進行硬度篩選,篩選出奧氏體含量低于5% 的H13模具鋼; 2) 預處理:將經步驟1)篩選出的H13模具鋼的表面進行清洗、磨光預處理; 3) 充氮氣:將經步驟2)預處理的H13模具鋼放入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抽真空后通入 氮氣復壓,并保持正壓; 4) 加熱:向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二氧化碳、氨氣,加熱升溫至500~530°C, 保持氮勢為3. 8~4,保溫5~7小時,進入強滲階段; 5) 繼續加熱:向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二氧化碳、氨氣,繼續加熱升溫至 530~560°C,保持氮勢為0. 8~1. 2,保溫5~7小時,進入擴散階段; 6) 冷卻:經步驟5)加熱結束后,降溫至KKTC時將H13模具鋼從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 取出,冷卻至室溫。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 述淬火回火工藝為:將H13模具鋼加熱至1030°C后淬火、500°C回火。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 述清洗、磨光預處理具體過程為:將經步驟1)篩選出的H13模具鋼用丙酮清洗表面油污,然 后對表面進行磨光處理。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的具 體過程為:將經步驟2)預處理的H13模具鋼放入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抽真空至lmbar,以 1. 5L/h的流量通入氮氣復壓,并保持正壓。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向 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二氧化碳、氨氣,加熱升溫至520~530°C,保持氮勢為3. 9, 保溫6小時,進入強滲階段。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向 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二氧化碳、氨氣,繼續加熱升溫至530~540°C,保持氮勢為 1,并保溫6小時,進入擴散階段。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所 述的降溫以180~220°C/h的速度進行降溫。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6)的具 體過程為:以1. 5L/h的流量往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通入氮氣,以200°C/h的速度降溫至 100°C時,將H13模具鋼從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取出,冷卻至室溫。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本發明的一種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將H13模具鋼經淬火回火工藝后進行硬度篩選;對H13模具鋼的表面進行清洗、磨光預處理;將H13模具鋼放入真空式氣體氮化爐中,抽真空后通入氮氣復壓,并保持正壓;強滲階段、擴散階段兩個階段升溫并保溫一段時間;冷卻階段后完成氮化處理。本發明的用于H13模具鋼的氮化工藝,有效控制H13模具鋼氮化時產生的不良組織,大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成本,減少報廢率。

  【IPC分類】C23C8/26, C21D1/18

  【公開號】CN105369189

  【申請號】CN201510852056

  【發明人】張晨, 權仁澤

  【申請人】太倉久信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2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