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及其制作工藝流程
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及其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防火窗生產(chǎn)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及其制作方法,防火窗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扇為兩扇,兩窗扇的結構相同,且對稱鉸接在窗框的左右兩側;所述窗框表面由冷軋鍍鋅鋼板彎折而成,窗框的受火面部分采用鎂硅防火板加厚;所述窗扇包括邊框以及由復合隔熱防火玻璃構成的窗面主體,所述復合隔熱防火玻璃置于邊框內(nèi)且兩側用壓邊條固定,所述復合隔熱防火玻璃包括五層相互平行間隔設置的浮法玻璃,相鄰兩層浮法玻璃之間采用灌漿防火膠填充,所述邊框包括由冷軋鍍鋅鋼板彎折而成的殼體,殼體內(nèi)采用膨脹珍珠巖填充。本發(fā)明在窗框內(nèi)部設置鎂硅防火板,能夠大大提高窗縫處的耐火性能,防止火勢從窗縫向外蔓延,大大提高了防火窗的耐火性能。
【專利說明】
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防火窗生產(chǎn)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技術中的防火窗主要是對窗面的防火性能進行了改進,而忽略的窗框的防火性能,現(xiàn)有技術中的防火窗窗框一般都是由金屬型材構成,金屬型材一次性加工成型,很少加裝其它防火結構,僅僅依靠金屬材料自身的耐火性能來阻隔火勢。事實上,很多情況下火勢的蔓延是從門縫或窗縫開始的,因此要想使防火窗的耐火性能得到保障,就要對防火窗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防護。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提高防火窗耐火性能的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及其制作方法。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5]—種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扇為兩扇,兩窗扇的結構相同,且對稱鉸接在窗框的左右兩側;所述窗框表面由冷乳鍍鋅鋼板彎折而成,窗框的受火面部分采用鎂硅防火板加厚;所述窗扇包括邊框以及由復合隔熱防火玻璃構成的窗面主體,所述復合隔熱防火玻璃置于邊框內(nèi)且兩側用壓邊條固定,所述復合隔熱防火玻璃包括五層相互平行間隔設置的浮法玻璃,相鄰兩層浮法玻璃之間采用灌漿防火膠填充,所述邊框包括由冷乳鍍鋅鋼板彎折而成的殼體,殼體內(nèi)采用膨脹珍珠巖填充;
[0006]優(yōu)選的,兩窗扇之間的夾縫處設有蓋縫板,所述蓋縫板為兩塊且分別從窗扇的前后兩側蓋住夾縫,前、后兩蓋縫板分別與兩窗扇的邊框一體式彎折成型;
[0007]優(yōu)選的,所述窗扇與窗框之間的夾縫處以及所述蓋縫板內(nèi)側均設有防火膨脹密封墊;
[0008]優(yōu)選的,所述復合隔熱防火玻璃的厚度為28mm,其中每層浮法玻璃的厚度為3mm;
[0009]優(yōu)選的,單個窗扇的復合隔熱防火玻璃的高度為1619mm,寬度為660mm,其中透光區(qū)域高度為1580mm,寬度為620mm,該透光區(qū)域的尺寸為復合隔熱防火玻璃的尺寸減去被壓邊條遮擋區(qū)域的尺寸;
[0010]優(yōu)選的,所述窗框的深度為120mm;
[0011]優(yōu)選的,所述鎂硅防火板位于窗框表面的冷乳鍍鋅鋼板內(nèi)側,窗框表面的冷乳鍍鋅鋼板厚度為1.2mm,鎂硅防火板厚度為5mm。
[0012]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制造所述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0013]窗框制作:
[0014](I)下料,用沖床在冷乳鍍鋅鋼板上沖裁出四塊長條形坯料;
[0015](2)沖壓,利用沖壓機將四塊坯料沖壓成四條槽狀型材;
[0016](3)在四條槽狀型材的內(nèi)側槽底上分別焊接或鉚接一塊鎂硅防火板(20);
[0017](4)利用焊接或鉚接工藝將四條型材組裝成整體;
[0018]窗扇制作:
[0019]1.窗面制作:用模具將五塊相同尺寸的浮化玻璃夾緊,使五塊浮化玻璃平行間隔擺放,且邊緣對齊;在相鄰兩層浮化玻璃之間的空腔內(nèi)填充灌漿防火膠;待灌漿防火膠定型后拆下模具;
[0020]I1.邊框制作:采用彎折沖壓工藝加工出邊框表層殼體,在殼體內(nèi)填壓膨脹珍珠
LU
石;
[0021]II1:窗扇組裝:將窗面置于邊框內(nèi),兩側用壓邊條壓住,并用防火膠粘接固定;
[0022]窗扇、窗框裝配:
[0023]在窗框左右兩側安裝防火鉸鏈,將兩窗扇分別與左右兩側防火鉸鏈連接,最后在窗扇上端與窗框之間安裝閉門器;
[0024]優(yōu)選的,所述膨脹珍珠巖的填壓密度為400kg/m3±10%。
[0025]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在于:本發(fā)明在窗框內(nèi)部設置鎂硅防火板,能夠大大提高窗縫處的耐火性能,防止火勢從窗縫向外蔓延,大大提高了防火窗的耐火性能。
【附圖說明】
[0026]圖1是本發(fā)明的主視圖;
[0027]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如圖1、2所示,一種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包括窗框10和窗扇,所述窗扇為兩扇,兩窗扇的結構相同,且對稱鉸接在窗框10的左右兩側;所述窗框10表面由冷乳鍍鋅鋼板101彎折而成,窗框10的受火面部分采用鎂硅防火板102加厚;所述窗扇包括邊框21以及由復合隔熱防火玻璃20構成的窗面主體,所述復合隔熱防火玻璃20置于邊框21內(nèi)且兩側用壓邊條22固定,所述復合隔熱防火玻璃20包括五層相互平行間隔設置的浮法玻璃201,相鄰兩層浮法玻璃201之間采用灌漿防火膠填充,所述邊框21包括由冷乳鍍鋅鋼板彎折而成的殼體211,殼體211內(nèi)采用膨脹珍珠巖212填充。本發(fā)明在窗框10內(nèi)部設置鎂硅防火板102,能夠大大提高窗縫處的耐火性能,防止火勢從窗縫向外蔓延,大大提高了防火窗的耐火性能。
[0029]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兩窗扇之間的夾縫處設有蓋縫板2Ia、21b,所述蓋縫板2Ia、21b為兩塊且分別從窗扇的前后兩側蓋住夾縫,前、后兩蓋縫板21a、21b分別與兩窗扇的邊框21—體式彎折成型。
[0030]進一步的,所述窗扇與窗框10之間的夾縫處以及所述蓋縫板21a、21b內(nèi)側均設有防火膨脹密封墊23。
[0031]優(yōu)選的,所述復合隔熱防火玻璃20的厚度LI為28mm,其中每層浮法玻璃201的厚度為3mm。單個窗扇的復合隔熱防火玻璃20的高度L2為1619mm,寬度L3為660mm,其中透光區(qū)域高度L4為1580mm,寬度L5為620mm,該透光區(qū)域的尺寸為復合隔熱防火玻璃20的尺寸減去被壓邊條22遮擋區(qū)域的尺寸。所述窗框10的深度L6為120mm。所述鎂硅防火板102位于窗框10表面的冷乳鍍鋅鋼板1I內(nèi)側,窗框1表面的冷乳鍍鋅鋼板1I厚度為1.2mm,鎂硅防火板102厚度為5mm。
[0032]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制造所述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0033]窗框制作:
[0034]I下料,用沖床在冷乳鍍鋅鋼板上沖裁出四塊長條形坯料;
[0035]2沖壓,利用沖壓機將四塊坯料沖壓成四條槽狀型材;
[0036]3在四條槽狀型材的內(nèi)側槽底上分別焊接或鉚接一塊鎂硅防火板102;
[0037]4利用焊接或鉚接工藝將四條型材組裝成整體;
[0038]窗扇制作:
[0039]1.窗面制作:用模具將五塊相同尺寸的浮化玻璃201夾緊,使五塊浮化玻璃201平行間隔擺放,且邊緣對齊;在相鄰兩層浮化玻璃201之間的空腔內(nèi)填充灌漿防火膠;待灌漿防火膠定型后拆下模具;
[0040]I1.邊框制作:采用彎折沖壓工藝加工出邊框21的表層殼體211,在殼體211內(nèi)填壓膨脹珍珠巖212;
[0041]II1:窗扇組裝:將窗面置于邊框21內(nèi),兩側用壓邊條22壓住,并用防火膠粘接固定;
[0042]窗扇、窗框裝配:
[0043]在窗框10左右兩側安裝防火鉸鏈11,將兩窗扇分別與左右兩側防火鉸鏈11連接,最后在窗扇上端與窗框10之間安裝閉門器12。
[0044]優(yōu)選的,所述膨脹珍珠巖212的填壓密度為400kg/m3±10%。
【主權項】
1.一種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0)和窗扇,所述窗扇為兩扇,兩窗扇的結構相同,且對稱鉸接在窗框(10)的左右兩側;所述窗框(10)表面由冷乳鍍鋅鋼板(101)彎折而成,窗框(10)的受火面部分采用鎂硅防火板(102)加厚;所述窗扇包括邊框(21)以及由復合隔熱防火玻璃(20)構成的窗面主體,所述復合隔熱防火玻璃(20)置于邊框(21)內(nèi)且兩側用壓邊條(22)固定,所述復合隔熱防火玻璃(20)包括五層相互平行間隔設置的浮法玻璃(201),相鄰兩層浮法玻璃(201)之間采用灌漿防火膠填充,所述邊框(21)包括由冷乳鍍鋅鋼板彎折而成的殼體(211),殼體(211)內(nèi)采用膨脹珍珠巖(212)填充。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其特征在于:兩窗扇之間的夾縫處設有蓋縫板(2Ia、2Ib),所述蓋縫板(2Ia、21b)為兩塊且分別從窗扇的前后兩側蓋住夾縫,前、后兩蓋縫板(21a、21b)分別與兩窗扇的邊框(21)—體式彎折成型。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與窗框(10)之間的夾縫處以及所述蓋縫板(21a、21b)內(nèi)側均設有防火膨脹密封墊(23)。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隔熱防火玻璃(20)的厚度(LI)為28mm,其中每層浮法玻璃(201)的厚度為3mm。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其特征在于:單個窗扇的復合隔熱防火玻璃(20)的高度(L2)為1619mm,寬度(L3)為660mm,其中透光區(qū)域高度(L4)為1580mm,寬度(L5)為620mm,該透光區(qū)域的尺寸為復合隔熱防火玻璃(20)的尺寸減去被壓邊條(22)遮擋區(qū)域的尺寸。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0)的深度(L6)為120mmο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鎂硅防火板(102)位于窗框(1)表面的冷乳鍍鋅鋼板(I OI)內(nèi)側,窗框(1)表面的冷乳鍍鋅鋼板(I OI)厚度為1.2mm,鎂娃防火板(102)厚度為5mm。8.—種用于制造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新型鋼質(zhì)隔熱防火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窗框制作: (1)下料,用沖床在冷乳鍍鋅鋼板上沖裁出四塊長條形坯料; (2)沖壓,利用沖壓機將四塊坯料沖壓成四條槽狀型材; (3)在四條槽狀型材的內(nèi)側槽底上分別焊接或鉚接一塊鎂硅防火板(102); (4)利用焊接或鉚接工藝將四條型材組裝成整體; 窗扇制作: 1.窗面制作:用模具將五塊相同尺寸的浮化玻璃(201)夾緊,使五塊浮化玻璃(201)平行間隔擺放,且邊緣對齊;在相鄰兩層浮化玻璃(201)之間的空腔內(nèi)填充灌漿防火膠;待灌漿防火膠定型后拆下模具; 11.邊框制作:采用彎折沖壓工藝加工出邊框(21)的表層殼體(211),在殼體(211)內(nèi)填壓膨脹珍珠巖(212); II1:窗扇組裝:將窗面置于邊框(21)內(nèi),兩側用壓邊條(22)壓住,并用防火膠粘接固定; 窗扇、窗框裝配: 在窗框(10)左右兩側安裝防火鉸鏈(11),將兩窗扇分別與左右兩側防火鉸鏈(11)連接,最后在窗扇上端與窗框(10)之間安裝閉門器(12)。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珍珠巖(212)的填壓密度為400kg/m3土 10% ο
【文檔編號】E06B3/12GK105888489SQ201610472994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2日
【發(fā)明人】張?zhí)m祥
【申請人】安徽安旺門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靜音內(nèi)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一種靜音內(nèi)門,其包括:門板,所述門板包括頂側、底側、合頁側以及門鎖側;所述門板門鎖側設置弧形凸起條,所述弧形凸起條中部形成插接槽;橡膠條,具有與弧形凸起條相匹配的弧形凹槽以及設置于弧形凹槽內(nèi)的與插接槽相匹配的插接條。本發(fā)明在門板四側與門框接觸的地方均設置有橡膠條,通過橡膠條將門板四側封閉進而達到靜音效果。
【專利說明】
一種靜音內(nèi)門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家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靜音內(nèi)門。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家庭使用的內(nèi)門通常由整塊木板構成,門框通常也由與門板相同材質(zhì)的木制材料制成。門板與門框雖然可以貼合,但是由于二者均為硬質(zhì)材料,因此二者之間會存在間隙,從而影響房間隔音效果。并且由于二者均為硬質(zhì)材料,當手指不小心放入二者之間時也易夾傷手指。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隔音效果好且能防止手指夾傷的的靜音內(nèi)門。
[0004]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出一種靜音內(nèi)門,其包括:
[0005]門板,所述門板包括頂側、底側、合頁側以及門鎖側;所述門板門鎖側設置弧形凸起條,所述弧形凸起條中部形成插接槽;
[0006]橡膠條,具有與弧形凸起條相匹配的弧形凹槽以及設置于弧形凹槽內(nèi)的與插接槽相匹配的插接條。
[0007]進一步地,所述橡膠條插接于門板上后使得靜音內(nèi)門大致為長方體狀。
[0008]進一步地,所述門板頂側、底側均設置有弧形凸起條,所述弧形凸起條中部形成插接槽,所述弧形凸起條上均插設有橡膠條。
[0009]進一步地,所述合頁側朝向門框的邊角部設置有楔形槽,與該楔形槽相匹配的橡膠條將該楔形槽填充。
[0010]進一步地,所述橡膠條為空心。
[0011]進一步地,所述橡膠條顏色與門板材質(zhì)顏色相同。
[0012]本發(fā)明相對現(xiàn)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僅對門板進行改變,無需改動門框結構;
[0014]2、門板四側與門框接觸的地方均設置有橡膠條,通過橡膠條將門板四側封閉進而達到靜音效果;
[0015]3、門板與門框接觸的地方為軟性接觸,可有效防止夾手。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靜音內(nèi)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靜音內(nèi)門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19]請參照圖1-圖2,圖1-圖2分別為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靜音內(nèi)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和俯視示意圖。本較佳實施例中,靜音內(nèi)門由門板100與橡膠條200構成。
[0020]本實施例中的門板并非由一整塊木制材料構成,而是在其四側根據(jù)四側結構不同通過銑、刨或其他工藝形成弧形凸起條。而后將橡膠條插接在弧形凸起條上并使得插接了橡膠條后的門板仍為一長方體狀。
[0021]如此設置后,使得門板與門框接觸的地方均為橡膠,從而提高房門隔音效果。并且由于門板與門框接觸的地方為橡膠,還進一步地起到防止手指夾傷的效果。
[0022]具體結構如下:
[0023]門板100包括頂側110、底側120、合頁側130以及門鎖側140,合頁側與門鎖側是指門板上裝有合頁的一側以及裝有門鎖的一側。由于合頁必須裝在木制材料上才能正常使用,因此在實際制作過程中,合頁側的橡膠條需單獨設置。
[0024]請參照圖1,門鎖側設置有一弧形凸起條150,在弧形凸起條中部形成插接槽15UU形的橡膠條扣設在弧形凸起條上將弧形凸起條包住。具體的,橡膠條200具有與弧形凸起條相匹配的弧形凹槽210,弧形凹槽內(nèi)設置有與插接槽相匹配的插接條220;通過插接條和插接槽將二者結合。且二者結合后,門板仍為長方體狀。
[0025]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門板的頂側與底側均設置有與門鎖側相同的結構與橡膠條。圖1和圖2中為了便于觀察僅示出了門鎖側的弧形凸起條與橡膠條結構。
[0026]由于合頁側上的合頁必須設置在木制材料上,因此本實施例中,在合頁側朝向門框的邊角部設置楔形槽152,在楔形槽內(nèi)填充橡膠條。如此,則無需改動合頁鉸接的位置。
[0027]還可在橡膠條與門板之間涂覆膠水使得二者固定更為牢固。
[0028]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橡膠可采用空心橡膠,進一步加強橡膠的緩沖空間,使得靜音和防夾手效果更好。
[0029]橡膠上還可涂裝與門板材質(zhì)一致的顏色,進而使得靜音內(nèi)門從視覺上看仍為一個整體。
[003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靜音內(nèi)門,其特征在于:包括: 門板,所述門板包括頂側、底側、合頁側以及門鎖側;所述門板門鎖側設置弧形凸起條,所述弧形凸起條中部形成插接槽; 橡膠條,具有與弧形凸起條相匹配的弧形凹槽以及設置于弧形凹槽內(nèi)的與插接槽相匹配的插接條。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音內(nèi)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條插接于門板上后使得靜音內(nèi)門大致為長方體狀。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音內(nèi)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板頂側、底側均設置有弧形凸起條,所述弧形凸起條中部形成插接槽,所述弧形凸起條上均插設有橡膠條。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靜音內(nèi)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頁側朝向門框的邊角部設置有楔形槽,與該楔形槽相匹配的橡膠條將該楔形槽填充。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音內(nèi)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條為空心。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音內(nèi)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條顏色與門板材質(zhì)顏色相同。
【文檔編號】E06B7/23GK105888490SQ201610265181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5日
【發(fā)明人】徐劍光
【申請人】寧波歐琳廚具有限公司

admin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