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纜鋼帶縱包裝置制造方法[工藝流程]
光纜鋼帶縱包裝置制造方法
![一種光纜鋼帶縱包裝置制造方法[工藝流程] 一種光纜鋼帶縱包裝置制造方法[工藝流程]](http://www.usteel.net/d/file/p/2022/10-18/ef17c557a3db88c0d87ddcf8e5d04b0a.jpg)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纜鋼帶縱包裝置,包括工作臺、四個模架、喇叭模、搭接模和定徑模,工作臺上設置有兩個滑動槽,四個模架從左至右依次安裝于兩個滑動槽之間,每個模架由模架底板和模架上安裝座構成,每個模架上安裝座內裝有模座,每個模座上端設有調節孔,每個模架上安裝座上設有下端對應旋入所述調節孔內的第一調節螺栓,每個模架底板的前后兩端各設有調節槽,調節槽內穿設有下端固定于滑動槽的第二調節螺栓,喇叭模安裝在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上,搭接模安裝在第三模架上,定徑模安裝在第四模架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前后、左右、上下不同方向上對模座進行調整,使鋼帶縱包時能搭接更牢固,且大大減少了鋼帶斷裂的事故。
【專利說明】光纜鋼帶縱包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纜鋼帶縱包裝置,以對光纜纜芯進行鋼帶縱包成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很多野外光纜采用鋼塑復合護套,在生產工程中都采用鍍塑鋼帶軋紋后縱向包裹光纜纜芯,然后再在其上面包裹護套塑料。由于鋼帶偏硬且富有彈性,現有的縱包裝置要么鋼帶搭接部分粘連不牢,要么就是通過減小模具的尺寸、增大搭接處壓力使其粘牢,但由于同時增加了鋼帶通行阻力使鋼帶容易斷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纜鋼帶縱包裝置,使鋼帶縱包時能搭接更牢固,且大大減少了鋼帶斷裂的現象發生。
[0004]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光纜鋼帶縱包裝置,包括工作臺、四個模架、喇叭模、搭接模和定徑模,所述工作臺上前后平行設置有兩個滑動槽,所述四個模架從左至右依次安裝于兩個滑動槽之間,該四個模架從左至右依次為第一模架、第二模架、第三模架和第四模架,每個模架由模架底板和模架上安裝座構成,每個模架上安裝座內裝有模座,每個模座上端設有調節孔,每個模架上安裝座的上側設有第一調節螺栓,該第一調節螺栓下端對應旋入所述調節孔內,每個模架底板的前后兩端各設有一調節槽,調節槽內穿設有第二調節螺栓,該第二調節螺栓下端固定于所述滑動槽內,所述喇叭模安裝在第一模架上裝有的模座和第二模架上裝有的模座上,所述搭接模安裝在第三模架上裝有的模座上,所述定徑模安裝在第四模架上裝有的模座上,喇叭模、搭接模和定徑模均具有供光纜和鋼帶穿過的成型孔。
[0005]進一步的,每個模座內設有模孔,所述喇叭模的左端安裝在所述第一模架上裝有的模座的模孔內,喇叭模的右端安裝在第二模架上裝有的模座的模孔內,所述搭接模安裝在第三模架上裝有的模座的模孔內,所述定徑模安裝在第四模架上裝有的模座的模孔內。
[0006]進一步的,所述工作臺上還設有用于牽引鋼帶的鋼帶導輥。
[0007]進一步的,所述搭接模內設有的成型孔和定徑模內設有的成型孔均由喇叭孔段和圓柱孔段組成。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光纜鋼帶縱包裝置,鋼帶通過喇叭模時初步卷起包在光纜外,經搭接模后形成邊緣處搭接,再經定徑模后完成牢固搭接和直徑固定。工作臺上設有滑動槽,便于四個模架在沿光纜前進方向上進行左右調整;模架上設有下端旋進模座的第一調節螺栓,可以上下調節模座的高度;模架底板的調節槽上穿設有第二調節螺栓,可以在垂直于光纜的方向上進行前后調整。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前后、左右、上下不同方向上對模座進行調節,進而調整喇叭模、搭接模和定徑模的位置,使鋼帶縱包時能搭接更牢固,且大大減少了鋼帶斷裂的事故。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模架和模座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0012]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喇叭模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搭接模或定徑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5]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光纜鋼帶縱包裝置,包括工作臺1、四個模架、喇叭模15、搭接模16和定徑模17。工作臺I上前后平行設置有兩個滑動槽13。所述四個模架從左至右依次安裝于兩個滑動槽13之間。該四個模架從左至右依次為第一模架2、第二模架3、第三模架4和第四模架5,每個模架由模架底板6和模架上安裝座7構成,每個模架上安裝座7內裝有模座8,每個模座8上端設有調節孔9,每個模架上安裝座7的上側設有第一調節螺栓10,該第一調節螺栓10下端對應旋入所述調節孔9內,每個模架底板6的前后兩端各設有一調節槽11,調節槽11內穿設有第二調節螺栓12,該第二調節螺栓12下端固定于所述滑動槽13內。
[0016]所述喇叭模15安裝在第一模架2上裝有的模座8和第二模架3上裝有的模座8上。其中,喇叭模15的大頭端向左,小頭端向右。所述搭接模16安裝在第三模架4裝有的模座8上。所述定徑模17安裝在第四模架5裝有的模座8上。喇叭模15、搭接模16和定徑模17均具有供光纜和鋼帶穿過的成型孔。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搭接模16內設有的成型孔和定徑模17內設有的成型孔均由喇叭孔段18和圓柱孔段19組成。
[0017]較佳的,每個模座內設有模孔14,從而喇口入模15的左端(大頭端)安裝在所述第一模架2上設有的模座8的模孔14內,喇叭模15的右端(小頭端)安裝在第二模架3上裝有的模座8的模孔14內。所述搭接模16安裝在第三模架4上裝有的模座8的模孔14內。所述定徑模17安裝在第四模架5上裝有的模座8的模孔14內。
[001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工作臺I上還設有用于牽引鋼帶20的鋼帶導輥22。
[0019]如圖1和圖2所示,光纜21和由鋼帶導輥22牽引的鋼帶20由喇叭模15的成型孔的大孔端進入,由喇叭模15的成型孔的小孔端出來。鋼帶20在喇叭模15的喇叭狀成型孔的作用下,初步卷起包在光纜21外,然后再經搭接模16的成型孔后形成邊緣處搭接,再經定徑模17的成型孔后完成牢固搭接和直徑固定。
[0020]本實用新型光纜鋼帶縱包裝置中的工作臺I上設有滑動槽13,可以便于四個模架在沿光纜前進方向上進行左右調整;每個模架的模架上安裝座7上設有下端旋進模座8的第一調節螺栓10,可通過該第一調節螺栓10上下調節模座8的高度;模架底板6的調節槽
11上穿設有第二調節螺栓12,可以在垂直于光纜的方向上對模架進行前后調整,進而使裝在模架上的模座的位置得到調整。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前后、左右、上下不同方向上對模座8進行調節,進而調整喇叭模15、搭接模16和定徑模17的位置,使鋼帶縱包時能搭接更牢固,且大大減少了鋼帶斷裂的事故。
[002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光纜鋼帶縱包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四個模架、喇叭模、搭接模和定徑模,所述工作臺上前后平行設置有兩個滑動槽,所述四個模架從左至右依次安裝于兩個滑動槽之間,該四個模架從左至右依次為第一模架、第二模架、第三模架和第四模架,每個模架由模架底板和模架上安裝座構成,每個模架上安裝座內裝有模座,每個模座上端設有調節孔,每個模架上安裝座的上側設有第一調節螺栓,該第一調節螺栓下端對應旋入所述調節孔內,每個模架底板的前后兩端各設有一調節槽,調節槽內穿設有第二調節螺栓,該第二調節螺栓下端固定于所述滑動槽內,所述喇叭模安裝在第一模架上裝有的模座和第二模架上裝有的模座上,所述搭接模安裝在第三模架上裝有的模座上,所述定徑模安裝在第四模架上裝有的模座上,喇叭模、搭接模和定徑模均具有供光纜和鋼帶穿過的成型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纜鋼帶縱包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模座內設有模孔,所述喇叭模的左端安裝在所述第一模架上裝有的模座的模孔內,喇叭模的右端安裝在第二模架上裝有的模座的模孔內,所述搭接模安裝在第三模架上裝有的模座的模孔內,所述定徑模安裝在第四模架上裝有的模座的模孔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纜鋼帶縱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上還設有用于牽引鋼帶的鋼帶導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纜鋼帶縱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模內設有的成型孔和定徑模內設有的成型孔均由喇叭孔段和圓柱孔段組成。
【文檔編號】G02B6/44GK203838383SQ201420248429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5日
【發明者】陸志祥, 俞興明, 丁偉江, 孫根明 申請人:吳江通信電纜廠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