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博主:adminadmin 2022-11-16 14:24:01 條評論
摘要:一種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0001]本發明屬于金屬加工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及其生產工藝。【背景技術】[0002]S22253是一種雙相不...

  一種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金屬加工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0002]S22253是一種雙相不銹鋼,雙相不銹鋼是不銹鋼種之一,因組織中鐵素體和奧氏體相大約各占一半而得名;這樣的雙相組織使得鐵素體和奧氏體晶粒均顯著細化;由于鐵素體的存在,使得雙相鋼的強度是普通奧氏體鋼的兩倍,它很好地結合了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優點。

  [0003]S22253雙相不銹鋼兼具奧氏體不銹鋼的高韌性、可焊接性以及鐵素體不銹鋼的高強度、耐腐蝕性和抗應力腐蝕性;抗氫致裂紋腐蝕及氯化物應力腐蝕性優良;同時,由于是雙相混合組織,也減少了晶間腐蝕的可能性,在焊接凝固過程中不易出現裂紋;

  正是這些優越的性能使雙相不銹鋼作為可焊接的結構材料發展迅速;法蘭作為管線的連接件,于是在高腐蝕工況下,S22253材質法蘭就成為理想的產品,因此,S22253材質法蘭鍛造就成為行業內的一個開發熱點。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及其生產工藝。

  [0005]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包括抱箍,抱箍上設有外法蘭體,外法蘭體內套裝有內法蘭體,內法蘭體設置在抱箍上,抱箍、外法蘭體以及內法蘭體呈同軸布置;外法蘭體與內法蘭體之間設有第一緩沖彈簧,第一緩沖彈簧呈水平布置,外法蘭體與內法蘭體之間設有第二緩沖彈簧,第二緩沖彈簧呈水平布置,內法蘭體的一內側壁設有第一緊固片,第一緊固片的上部設有第一扣片,第一扣片為弧面形狀,第一扣片扣在內法蘭體的端部,第一扣片的端部與外法蘭體的對內朝向面連接,外法蘭體與第一扣片的端部之間設有第一調節鋼珠;

  內法蘭體的另一內側壁設有第二緊固片,第二緊固片的上部設有第二扣片,第二扣片扣在內法蘭體的端部,第二扣片的端部與外法蘭體的對內朝向面連接,第二扣片的端部與外法蘭體的對內朝向面之間設有第二調節鋼珠,第二調節鋼珠設置在外法蘭體內;第一調節鋼珠與第二調節鋼珠均為球型形狀。

  [0006]本發明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

  進一步的,前述的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抱箍與外法蘭體之間設有加強環,加強環設置在外法蘭體的外周面上。

  [0007]前述的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抱箍、外法蘭體以及加強環為一體結構。

  [0008]本發明還設計了一種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的生產工藝,工藝步驟為:熔煉一 EF (A0D或VOD) -Ar保護澆注一鍛造一刮平面一預探傷一熱處理一機加工、取樣一探傷、驗收,其中:

  熔煉:分析合格后,選用5000Kg以下的合金坯料,采用真空電弧重熔或電渣重熔,熔煉溫度為3050-3100 °C,合金坯料化學成分及質量百分比為:Cr:28.0-29.0%,Ni:

  2.1-3.3%,C 彡 0.05%,Mo:3.0-5.0%,Cu:0.52-0.54%,S1:0.89-0.93%,Nb:0.14-0.16%,Ti:0.097-0.099%,Ca:0.15-0.17%,Se:0.05-0.15%,Te:0.15-0.19%,S:0.015-0.025%,P:0.021-0.023%,鑭系稀土:5.5-6.6%,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鑭系稀土的組分質量百分比為:鑭=20-24%,鈰:20-25%,釤:14-16%,釹:14-16%,釓:2-4%,鐠:16-18%,鏑:5-6%,其余鑭系元素:1_3%,以上各組分之和為100% ;

  鍛造:對澆注后的鋼錠加熱,加熱溫度< 1180°C,保溫時間為2h/100mm,不要使火焰直射鍛件;本發明中加熱溫度< 1180°C避免了加熱溫度過高、保溫時間過長出現超量鐵素體的情況,防止雙相鋼性能上的優勢喪失殆盡,同時,也避免了高溫脆性相δ相的出現;開鍛前,將加熱后的廢鋼放砧具上預熱,吊鉗(或叉具)放爐門口預熱,鍛件出爐后應盡快送到砧上,控制始鍛溫度1100-1200°C,鋼錠開鍛時要輕擊快打,逐步加大錘擊力量,大壓下量鐓粗時分步壓下,中間停頓1-2秒,鐓扁后在轉臺上均勻轉動、反復“剝邊”,將外緣壓下后再打擊中間區域;

  鍛中、鍛后均應及時清理表面缺陷,防止尖端裂縫沿晶發展開裂,尤其對于與打擊方向一致的表面缺陷應立即停鍛清理,碳刨后馬上打磨或直接打磨,清理時將凹坑磨成1:5的攤角;

  控制終鍛溫度900-1000°C,測溫點在離邊緣或端面50-100mm處;每火的有效臨界變形量彡20 % ;

  因鍛造溫度區間很窄,氣溫較低時更容易使鍛件溫度迅速下降,塑性變劣變形抗力提高,而含Mo高達3 %的鋼種對溫度更敏感,溫度稍降,熱強度就迅速提高;對大直徑、小高度的餅形件來說,當變形到最后尺寸時,由于直徑大,散熱表面增大,溫降很快,而高度變小的同時使上下砧接觸處摩擦區(不變形及粘滯區)加大,鍛件只能在錘擊下艱難變形,表面可能會出現大量細小龜裂,上下表面甚至會出現成群的網狀裂紋;另外,壓不動時反復加熱會導致晶粒羽狀粗化;外緣冷中心熱的非對稱變形會產生混晶現象等等,本發明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問題;

  鋼錠開鍛時輕擊快打,消除皮下缺陷,“彌合”表面細晶薄層和里面的柱狀晶間顯微非融合區,逐步加大錘擊力量,另外,大壓下量鐓粗時最好分步壓下,中間停頓1-2秒,因高溫下重擊易在中心區產生熱效應,導致鍛件中心區域開裂;

  本發明中鐓扁后可在轉臺上均勻轉動、反復“剝邊”,將外緣壓下后再打擊中間區域,這樣操作有兩個好處:外緣趁熱打鐵,減少裂紋;中心一般是等軸晶的疏松區,外緣成形后再打會產生“模殼效應”,在三向壓應力下提高塑性、有利壓實、打碎粗晶;

  鍛后先采用空冷,確定表面無缺陷后換做水冷,水冷工序為三段式,先采用水冷以6-8°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70-690°C,再采用水冷以10_12°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10-620°C,最后采用水冷以4-6°C /s的冷卻速率冷卻至室溫;

  本發明中鍛后及時清理表面缺陷,防止尖端裂縫沿晶(或位錯方向)發展開裂,尤其是一些與打擊方向一致的(和變形方向垂直的細長裂紋)表面缺陷更應立即停鍛清理,碳刨后馬上打磨或直接打磨; 熱處理:采用固溶工藝,加熱時全功率升溫,溫度升至1050-1070°C,保溫時間為2.5h/100mm ;出爐淬水時入水水溫< 40°C,3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其中:熱處理前所有熱處理件的棱角應倒成R或斜角,凹角應加工成R過渡,磨光表面缺陷后應PT確認無裂后再進爐加熱。

  [0009]熱處理加熱時全功率升溫,因中溫區(尤其是700-900°C區域)易使少量碳、氮化合物、特別是金屬間相析出沉淀,所以要快速通過中溫區;固溶溫度1050-1070°C,過高易促使鐵素體加快形成、數量增多,過低要影響固溶效果(如σ相不能干凈地溶解到奧氏體基體中去);

  出爐淬水速度要快,入水水溫不大于40°C,熱處理前應將大部分冷加工工作量完成,若仍有許多余量放固溶后加工的話,會產生較大殘余應力,不利于腐蝕項目的檢驗,應避免應力集中現象的出現。

  [0010]本發明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

  進一步的,前述的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的生產工藝,工藝步驟為:熔煉一EF

  (A0D或V0D)-Ar保護澆注一鍛造一刮平面一預探傷一熱處理一機加工、取樣一探傷、驗收,其中:

  熔煉:分析合格后,選用5000Kg以下的合金坯料,采用真空電弧重熔或電渣重熔,熔煉溫度為3050°C,合金坯料化學成分及質量百分比為:Cr:28.0%,N1:3.3%,C ^ 0.05%,Mo:

  3.0%,Cu:0.54%,Si:0.89%,Nb:0.16%,T1:0.097%,Ca:0.17%,Se:0.05%,Te:0.19%,S:0.015%,P:0.023%,鑭系稀土:5.5%,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鑭系稀土的組分質量百分比為:鑭:20%,鈰:25%,釤:14%,釹:14%,釓:2%,鐠:18%,鏑:6%,其余鑭系元素:1% ;

  鍛造:對澆注后的鋼錠加熱,加熱溫度< 1180°C,保溫時間為2h/100mm,不要使火焰直射鍛件;

  開鍛前,將加熱后的廢鋼放砧具上預熱,吊鉗(或叉具)放爐門口預熱,鍛件出爐后應盡快送到砧上,控制始鍛溫度1150°C,鋼錠開鍛時要輕擊快打,逐步加大錘擊力量,大壓下量鐓粗時分步壓下,中間停頓1-2秒,鐓扁后在轉臺上均勻轉動、反復“剝邊”,將外緣壓下后再打擊中間區域;

  鍛中、鍛后均應及時清理表面缺陷,防止尖端裂縫沿晶發展開裂,尤其對于與打擊方向一致的表面缺陷應立即停鍛清理,碳刨后馬上打磨或直接打磨,清理時將凹坑磨成1:5的攤角;

  控制終鍛溫度980°C,測溫點在離邊緣或端面65mm處;每火的有效臨界變形量多20

  % ;

  鍛后先采用空冷,確定表面無缺陷后換做水冷,水冷工序為三段式,先采用水冷以7°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80°C,再采用水冷以11°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15 °C,最后采用水冷以5°C /s的冷卻速率冷卻至室溫;

  熱處理:采用固溶工藝,加熱時全功率升溫,溫度升至1065 °C,保溫時間為2.5h/100mm ;出爐淬水時入水水溫< 40°C,3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其中:熱處理前所有熱處理件的棱角應倒成R或斜角,凹角應加工成R過渡,磨光表面缺陷后應PT確認無裂后再進爐加熱。

  [0011]前述的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的生產工藝,工藝步驟為:熔煉一 EF(A0D或V0D)-Ar保護澆注一鍛造一刮平面一預探傷一熱處理一機加工、取樣一探傷、驗收,其中:

  熔煉:分析合格后,選用5000Kg以下的合金坯料,采用真空電弧重熔或電渣重熔,熔煉溫度為3050-3100°C,合金坯料化學成分及質量百分比為:Cr:28.5%,N1:2.8%,C彡0.05%,Mo:3.6%,Cu:0.53%,S1:0.90%,Nb:0.15%,T1:0.098%,Ca:0.16%,Se:0.08%,Te:0.18%,S:0.018%,P:0.022%,鑭系稀土:5.8%,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鑭系稀土的組分質量百分比為:鑭:20%,鈰:25%,釤:14%,釹:14%,釓:4%,鐠:16%,鏑:5%,其余鑭系元素:2%,以上各組分之和為100% ;

  鍛造:對澆注后的鋼錠加熱,加熱溫度< 1180°C,保溫時間為2h/100mm,不要使火焰直射鍛件;

  開鍛前,將加熱后的廢鋼放砧具上預熱,吊鉗(或叉具)放爐門口預熱,鍛件出爐后應盡快送到砧上,控制始鍛溫度1180°C,鋼錠開鍛時要輕擊快打,逐步加大錘擊力量,大壓下量鐓粗時分步壓下,中間停頓1-2秒,鐓扁后在轉臺上均勻轉動、反復“剝邊”,將外緣壓下后再打擊中間區域;

  鍛中、鍛后均應及時清理表面缺陷,防止尖端裂縫沿晶發展開裂,尤其對于與打擊方向一致的表面缺陷應立即停鍛清理,碳刨后馬上打磨或直接打磨,清理時將凹坑磨成1:5的攤角;

  控制終鍛溫度985°C,測溫點在離邊緣或端面85mm處;每火的有效臨界變形量多20

  % ;

  鍛后先采用空冷,確定表面無缺陷后換做水冷,水冷工序為三段式,先采用水冷以8°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85°C,再采用水冷以11°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15 °C,最后采用水冷以5°C /s的冷卻速率冷卻至室溫;

  熱處理:采用固溶工藝,加熱時全功率升溫,溫度升至1065 °C,保溫時間為2.5h/100mm ;出爐淬水時入水水溫< 40°C,3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其中:熱處理前所有熱處理件的棱角應倒成R或斜角,凹角應加工成R過渡,磨光表面缺陷后應PT確認無裂后再進爐加熱。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所設計的法蘭的生產工藝,生產出的法蘭機械強度彡620MP;屈服強度彡450MPa,固溶態的延伸率達到25%,韌性值AKV在100J以上,固溶后表面硬度為HB175-235;同時,利用本發明的工藝生產出的法蘭抗腐蝕性能好,可焊性良好,熱裂傾向小。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所設計的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1

  結構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包括抱箍11,抱箍11上設有外法蘭體12,外法蘭體12內套裝有內法蘭體13,內法蘭體13設置在抱箍11上,抱箍11、外法蘭體12以及內法蘭體13呈同軸布置;外法蘭體12與內法蘭體13之間設有第一緩沖彈簧15,第一緩沖彈簧15呈水平布置,外法蘭體12與內法蘭體13之間設有第二緩沖彈簧19,第二緩沖彈簧19呈水平布置,內法蘭體13的一內側壁設有第一緊固片16,第一緊固片16的上部設有第一扣片18,第一扣片18為弧面形狀,第一扣片18扣在內法蘭體13的端部,第一扣片18的端部與外法蘭體12的對內朝向面連接,外法蘭體12與第一扣片18的端部之間設有第一調節鋼珠17 ;

  內法蘭體13的另一內側壁設有第二緊固片20,第二緊固片20的上部設有第二扣片22,第二扣片22扣在內法蘭體13的端部,第二扣片22的端部與外法蘭體12的對內朝向面連接,第二扣片22的端部與外法蘭體12的對內朝向面之間設有第二調節鋼珠21,第二調節鋼珠21設置在外法蘭體12內;第一調節鋼珠17與第二調節鋼珠21均為球型形狀;

  抱箍11與外法蘭體12之間設有加強環14,加強環14設置在外法蘭體12的外周面上;抱箍11、外法蘭體12以及加強環14為一體結構。

  [0015]本實施例的生產工藝步驟為:熔煉一 EF(A0D或V0D)_Ar保護澆注一鍛造一刮平面一預探傷一熱處理一機加工、取樣一探傷、驗收,其中:

  熔煉:分析合格后,選用5000Kg以下的合金坯料,采用真空電弧重熔或電渣重熔,熔煉溫度為3050°C,合金坯料化學成分及質量百分比為:Cr:28.0%,N1:3.3%,C ^ 0.05%,Mo:3.0%,Cu:0.54%,Si:0.89%,Nb:0.16%,T1:0.097%,Ca:0.17%,Se:0.05%,Te:0.19%,S:0.015%,P:0.023%,鑭系稀土:5.5%,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鑭系稀土的組分質量百分比為:鑭:20%,鈰:25%,釤:14%,釹:14%,釓:2%,鐠:18%,鏑:6%,其余鑭系元素:1% ;

  鍛造:對澆注后的鋼錠加熱,加熱溫度< 1180°C,保溫時間為2h/100mm,不要使火焰直

  射鍛件;

  開鍛前,將加熱后的廢鋼放砧具上預熱,吊鉗(或叉具)放爐門口預熱,鍛件出爐后應盡快送到砧上,控制始鍛溫度1150°C,鋼錠開鍛時要輕擊快打,逐步加大錘擊力量,大壓下量鐓粗時分步壓下,中間停頓1-2秒,鐓扁后在轉臺上均勻轉動、反復“剝邊”,將外緣壓下后再打擊中間區域;

  鍛中、鍛后均應及時清理表面缺陷,防止尖端裂縫沿晶發展開裂,尤其對于與打擊方向一致的表面缺陷應立即停鍛清理,碳刨后馬上打磨或直接打磨,清理時將凹坑磨成1:5的攤角;

  控制終鍛溫度980°C,測溫點在離邊緣或端面65mm處;每火的有效臨界變形量多20

  % ;

  鍛后先采用空冷,確定表面無缺陷后換做水冷,水冷工序為三段式,先采用水冷以7°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80°C,再采用水冷以11°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15 °C,最后采用水冷以5°C /s的冷卻速率冷卻至室溫;

  熱處理:采用固溶工藝,加熱時全功率升溫,溫度升至1065 °C,保溫時間為2.5h/100mm ;出爐淬水時入水水溫< 40°C,3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其中:熱處理前所有熱處理件的棱角應倒成R或斜角,凹角應加工成R過渡,磨光表面缺陷后應PT確認無裂后再進爐加熱。

  [0016]實施例2 結構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包括抱箍11,抱箍11上設有外法蘭體12,外法蘭體12內套裝有內法蘭體13,內法蘭體13設置在抱箍11上,抱箍11、外法蘭體12以及內法蘭體13呈同軸布置;外法蘭體12與內法蘭體13之間設有第一緩沖彈簧15,第一緩沖彈簧15呈水平布置,外法蘭體12與內法蘭體13之間設有第二緩沖彈簧19,第二緩沖彈簧19呈水平布置,內法蘭體13的一內側壁設有第一緊固片16,第一緊固片16的上部設有第一扣片18,第一扣片18為弧面形狀,第一扣片18扣在內法蘭體13的端部,第一扣片18的端部與外法蘭體12的對內朝向面連接,外法蘭體12與第一扣片18的端部之間設有第一調節鋼珠17 ;

  內法蘭體13的另一內側壁設有第二緊固片20,第二緊固片20的上部設有第二扣片22,第二扣片22扣在內法蘭體13的端部,第二扣片22的端部與外法蘭體12的對內朝向面連接,第二扣片22的端部與外法蘭體12的對內朝向面之間設有第二調節鋼珠21,第二調節鋼珠21設置在外法蘭體12內;第一調節鋼珠17與第二調節鋼珠21均為球型形狀;

  抱箍11與外法蘭體12之間設有加強環14,加強環14設置在外法蘭體12的外周面上;抱箍11、外法蘭體12以及加強環14為一體結構。

  [0017]本實施例的生產工藝步驟為:熔煉一 EF(A0D或V0D)_Ar保護澆注一鍛造一刮平面一預探傷一熱處理一機加工、取樣一探傷、驗收,其中:

  熔煉:分析合格后,選用5000Kg以下的合金坯料,采用真空電弧重熔或電渣重熔,熔煉溫度為3050-3100°C,合金坯料化學成分及質量百分比為:Cr:28.5%,N1:2.8%,C彡0.05%,Mo:3.6%,Cu:0.53%,S1:0.90%,Nb:0.15%,T1:0.098%,Ca:0.16%,Se:0.08%,Te:0.18%,S:0.018%,P:0.022%,鑭系稀土:5.8%,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鑭系稀土的組分質量百分比為:鑭:20%,鈰:25%,釤:14%,釹:14%,釓:4%,鐠:16%,鏑:5%,其余鑭系元素:2%,以上各組分之和為100% ;

  鍛造:對澆注后的鋼錠加熱,加熱溫度< 1180°C,保溫時間為2h/100mm,不要使火焰直射鍛件;

  開鍛前,將加熱后的廢鋼放砧具上預熱,吊鉗(或叉具)放爐門口預熱,鍛件出爐后應盡快送到砧上,控制始鍛溫度1180°C,鋼錠開鍛時要輕擊快打,逐步加大錘擊力量,大壓下量鐓粗時分步壓下,中間停頓1-2秒,鐓扁后在轉臺上均勻轉動、反復“剝邊”,將外緣壓下后再打擊中間區域;

  鍛中、鍛后均應及時清理表面缺陷,防止尖端裂縫沿晶發展開裂,尤其對于與打擊方向一致的表面缺陷應立即停鍛清理,碳刨后馬上打磨或直接打磨,清理時將凹坑磨成1:5的攤角;

  控制終鍛溫度985°C,測溫點在離邊緣或端面85mm處;每火的有效臨界變形量多20

  % ;

  鍛后先采用空冷,確定表面無缺陷后換做水冷,水冷工序為三段式,先采用水冷以8°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85°C,再采用水冷以11°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15 °C,最后采用水冷以5°C /s的冷卻速率冷卻至室溫;

  熱處理:采用固溶工藝,加熱時全功率升溫,溫度升至1065 °C,保溫時間為2.5h/100mm ;出爐淬水時入水水溫< 40°C,3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其中:熱處理前所有熱處理件的棱角應倒成R或斜角,凹角應加工成R過渡,磨光表面缺陷后應PT確認無裂后再進爐加熱。

  [0018]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包括抱箍(11),其特征在于:抱箍(11)上設有外法蘭體(12),外法蘭體(12 )內套裝有內法蘭體(13 ),內法蘭體(13)設置在抱箍(11)上,抱箍(11)、外法蘭體(12)以及內法蘭體(13)呈同軸布置;外法蘭體(12)與內法蘭體(13)之間設有第一緩沖彈簧(15),第一緩沖彈簧(15)呈水平布置,外法蘭體(12)與內法蘭體(13)之間設有第二緩沖彈簧(19),第二緩沖彈簧(19)呈水平布置,內法蘭體(13)的一內側壁設有第一緊固片(16),第一緊固片(16)的上部設有第一扣片(18),第一扣片(18)為弧面形狀,第一扣片(18)扣在內法蘭體(13)的端部,第一扣片(18)的端部與外法蘭體(12)的對內朝向面連接,外法蘭體(12)與第一扣片(18)的端部之間設有第一調節鋼珠(17); 內法蘭體(13)的另一內側壁設有第二緊固片(20),第二緊固片(20)的上部設有第二扣片(22),第二扣片(22)扣在內法蘭體(13)的端部,第二扣片(22)的端部與外法蘭體(12)的對內朝向面連接,第二扣片(22)的端部與外法蘭體(12)的對內朝向面之間設有第二調節鋼珠(21),第二調節鋼珠(21)設置在外法蘭體(12)內;第一調節鋼珠(17)與第二調節鋼珠(21)均為球型形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其特征在于:抱箍(11)與外法蘭體(12)之間設有加強環(14),加強環(14)設置在外法蘭體(12)的外周面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其特征在于:抱箍(11)、外法蘭體(12)以及加強環(14)為一體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工藝步驟為:熔煉一 EF (AOD或VOD)-Ar保護澆注一鍛造一刮平面一預探傷一熱處理一機加工、取樣一探傷、驗收,其中: 熔煉:分析合格后,選用5000Kg以下的合金坯料,采用真空電弧重熔或電渣重熔,熔煉溫度為3050-3100°C,所述合金坯料化學成分及質量百分比為:Cr:28.0-29.0%,Ni:2.1-3.3%,C 彡 0.05%,Mo:3.0-5.0%,Cu:0.52-0.54%,Si:0.89-0.93

  %,Nb:0.14-0.16%,Ti:0.097-0.099%,Ca:0.15-0.17%,Se:0.05-0.15%,Te:0.15-0.19%,S:0.015-0.025%,P:0.021-0.023%,鑭系稀土:5.5-6.6%,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所述鑭系稀土的組分質量百分比為:鑭:20-24%,鈰:20-25%,釤:14_16%,釹:14_16%,釓:2-4%,鐠:16-18%,鏑:5-6%,其余鑭系元素:1_3%,以上各組分之和為100% ; 鍛造:對澆注后的鋼錠加熱,加熱溫度< 1180°C,保溫時間為2h/100mm,不要使火焰直射鍛件; 開鍛前,將加熱后的廢鋼放砧具上預熱,吊鉗(或叉具)放爐門口預熱,鍛件出爐后應盡快送到砧上,控制始鍛溫度1100-1200°C,鋼錠開鍛時要輕擊快打,逐步加大錘擊力量,大壓下量鐓粗時分步壓下,中間停頓1-2秒,鐓扁后在轉臺上均勻轉動、反復“剝邊”,將外緣壓下后再打擊中間區域; 鍛中、鍛后均應及時清理表面缺陷,防止尖端裂縫沿晶發展開裂,尤其對于與打擊方向一致的表面缺陷應立即停鍛清理,碳刨后馬上打磨或直接打磨,清理時將凹坑磨成1:5的攤角; 控制終鍛溫度900-1000°C,測溫點在離邊緣或端面50-100mm處;每火的有效臨界變形量彡20 % ; 鍛后先采用空冷,確定表面無缺陷后換做水冷,所述水冷工序為三段式,先采用水冷以6-8°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70-690°C,再采用水冷以10_12°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10-620°C,最后采用水冷以4-6°C /s的冷卻速率冷卻至室溫; 熱處理:采用固溶工藝,加熱時全功率升溫,溫度升至1050-1070°C,保溫時間為2.5h/100mm ;出爐淬水時入水水溫< 40°C,3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其中:熱處理前所有熱處理件的棱角應倒成R或斜角,凹角應加工成R過渡,磨光表面缺陷后應PT確認無裂后再進爐加熱。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工藝步驟為:熔煉一 EF (AOD或V0D)-Ar保護澆注一鍛造一刮平面一預探傷一熱處理一機加工、取樣一探傷、驗收,其中: 熔煉:分析合格后,選用5000Kg以下的合金坯料,采用真空電弧重熔或電渣重熔,熔煉溫度為3050°C,所述合金坯料化學成分及質量百分比為:Cr:28.0%,N1:3.3%,C彡0.05%,Mo:3.0%,Cu:0.54%,S1:0.89%,Nb:0.16%,T1:0.097%,Ca:0.17%,Se:0.05%,Te:0.19%,S:0.015%,P:0.023%,鑭系稀土:5.5%,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所述鑭系稀土的組分質量百分比為:鑭:20%,鈰:25%,釤:14%,釹:14%,釓:2%,鐠:18%,鏑:6%,其余鑭系元素:1% ; 鍛造:對澆注后的鋼錠加熱,加熱溫度< 1180°C,保溫時間為2h/100mm,不要使火焰直射鍛件; 開鍛前,將加熱后的廢鋼放砧具上預熱,吊鉗(或叉具)放爐門口預熱,鍛件出爐后應盡快送到砧上,控制始鍛溫度1150°C,鋼錠開鍛時要輕擊快打,逐步加大錘擊力量,大壓下量鐓粗時分步壓下,中間停頓1-2秒,鐓扁后在轉臺上均勻轉動、反復“剝邊”,將外緣壓下后再打擊中間區域; 鍛中、鍛后均應及時清理表面缺陷,防止尖端裂縫沿晶發展開裂,尤其對于與打擊方向一致的表面缺陷應立即停鍛清理,碳刨后馬上打磨或直接打磨,清理時將凹坑磨成1:5的攤角; 控制終鍛溫度980°C,測溫點在離邊緣或端面65mm處;每火的有效臨界變形量多20% ; 鍛后先采用空冷,確定表面無缺陷后換做水冷,所述水冷工序為三段式,先采用水冷以70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80°C,再采用水冷以ir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15 °C,最后采用水冷以5°C /s的冷卻速率冷卻至室溫; 熱處理:采用固溶工藝,加熱時全功率升溫,溫度升至1065 °C,保溫時間為2.5h/100mm ;出爐淬水時入水水溫< 40°C,3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其中:熱處理前所有熱處理件的棱角應倒成R或斜角,凹角應加工成R過渡,磨光表面缺陷后應PT確認無裂后再進爐加熱。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工藝步驟為:熔煉一 EF (A0D或V0D)-Ar保護澆注一鍛造一刮平面一預探傷一熱處理一機加工、取樣一探傷、驗收,其中: 熔煉:分析合格后,選用5000Kg以下的合金坯料,采用真空電弧重熔或電渣重熔,熔煉溫度為3050-3100 °C,所述合金坯料化學成分及質量百分比為:Cr:28.5%,N1:2.8%,C 彡 0.05%,Mo:3.6%,Cu:0.53%,S1:0.90%,Nb:0.15%,T1:0.098%,Ca:0.16%,Se:0.08%,Te:0.18%,S:0.018%,P:0.022%,鑭系稀土:5.8%,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所述鑭系稀土的組分質量百分比為:鑭:20%,鈰:25%,釤:14%,釹:14%,釓:4%,鐠:16%,鏑:5%,其余鑭系元素:2%,以上各組分之和為100% ; 鍛造:對澆注后的鋼錠加熱,加熱溫度< 1180°C,保溫時間為2h/100mm,不要使火焰直射鍛件; 開鍛前,將加熱后的廢鋼放砧具上預熱,吊鉗(或叉具)放爐門口預熱,鍛件出爐后應盡快送到砧上,控制始鍛溫度1180°C,鋼錠開鍛時要輕擊快打,逐步加大錘擊力量,大壓下量鐓粗時分步壓下,中間停頓1-2秒,鐓扁后在轉臺上均勻轉動、反復“剝邊”,將外緣壓下后再打擊中間區域; 鍛中、鍛后均應及時清理表面缺陷,防止尖端裂縫沿晶發展開裂,尤其對于與打擊方向一致的表面缺陷應立即停鍛清理,碳刨后馬上打磨或直接打磨,清理時將凹坑磨成1:5的攤角; 控制終鍛溫度985°C,測溫點在離邊緣或端面85mm處;每火的有效臨界變形量多20% ; 鍛后先采用空冷,確定表面無缺陷后換做水冷,所述水冷工序為三段式,先采用水冷以80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85°C,再采用水冷以irC /s的冷卻速率將合金坯料冷卻至615 °C,最后采用水冷以5°C /s的冷卻速率冷卻至室溫; 熱處理:采用固溶工藝,加熱時全功率升溫,溫度升至1065 °C,保溫時間為2.5h/100mm ;出爐淬水時入水水溫< 40°C,3分鐘內冷卻至室溫,其中:熱處理前所有熱處理件的棱角應倒成R或斜角,凹角應加工成R過渡,磨光表面缺陷后應PT確認無裂后再進爐加熱。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包括抱箍,抱箍上設有外法蘭體,外法蘭體內套裝有內法蘭體,內法蘭體設置在抱箍上,抱箍、外法蘭體以及內法蘭體呈同軸布置;內法蘭體的另一內側壁設有第二緊固片,第二緊固片的上部設有第二扣片,第二扣片扣在內法蘭體的端部,第二扣片的端部與外法蘭體的對內朝向面連接,第二扣片的端部與外法蘭體的對內朝向面之間設有第二調節鋼珠,第二調節鋼珠設置在外法蘭體內;第一調節鋼珠與第二調節鋼珠均為球型形狀;本發明還設計了一種S22253雙相不銹鋼材料法蘭的生產工藝。

  【IPC分類】C22C33/04, F16L23/00, C22C38/50

  【公開號】CN105331901

  【申請號】CN201510846228

  【發明人】黃興君

  【申請人】無錫市華爾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