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的制造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加工設備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工業上在去漆和除銹等場合都會用到鋼絲輪,傳統鋼絲輪上的鋼絲長度在制造時就已經確定了。在實際使用時,鋼絲如果較長,經常會出現鋼絲散亂、折彎變形的現象;鋼絲如果較短,會出現摩擦效果過強、難以控制的現象,因此一般情況下鋼絲的長度是恰好符合使用要求的。但是由于長時間的摩擦,鋼絲長度很快又會變短,鋼絲輪也要因此而更換。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中的鋼絲輪更換頻繁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它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可以根據需要調節鋼絲輪的吃絲長度,延長了鋼絲輪的使用壽命,減少了更換頻率,并可以反復使用。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包括卡套、調控環和螺栓,所述的卡套數量為二,左右對稱分布,單體形狀呈“ Ω ”形,卡在鋼絲輪外部,卡套用于本裝置的固定;所述的調控環套在鋼絲輪外部,且位于卡套內,調控環用來調控吃絲長度。
[0005]所述的卡套內壁的一端設置有內螺紋,內壁的中部設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與鋼絲輪上的凸緣形成配合,從而使得本裝置能穩定地固定在鋼絲輪上,且卡套兩端設置有螺栓孔,兩個卡套通過螺栓彼此連接。
[0006]所述的調控環外壁的一端設置有外螺紋,所述的外螺紋與內螺紋形成配合,使得調控環可以相對卡套徑向移動,從而達到調控吃絲長度的目的,外螺紋徑向高度大于內螺紋徑向高度,使得調控環與卡套的連接更穩定,所述的調控環內徑與鋼絲輪上的凸緣內徑大小相等,使得調控環的調控效果與直接改變鋼絲長度的效果相同;每個卡套上對稱設置有兩對螺栓孔,使得連接更緊固。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I)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可以根據需要調節鋼絲輪的吃絲長度,延長了鋼絲輪的使用壽命,減少了更換頻率,并可以反復使用;
[0009](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調控環內徑與鋼絲輪上的凸緣內徑大小相等,使得調控環的調控效果與直接改變鋼絲長度的效果相同;
[0010](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容易,便于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的爆炸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去掉右邊卡套后的右視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單個卡套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中調控環的結構示意圖;
[0016]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1.卡套;2.調控環;3.鋼絲輪;4.螺栓;11.內螺紋;12.凹槽;13.螺栓孔;21.外螺紋;31.凸緣。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18]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包括卡套1、調控環2和螺栓4,所述的卡套I數量為二,左右對稱分布,單體形狀呈“ Ω ”形,卡在鋼絲輪3外部,卡套I用于本裝置的固定;所述的調控環2套在鋼絲輪3外部,且位于卡套I內,調控環2用來調控吃絲長度;
[0019]如圖2、圖3所示,所述的卡套I內壁的一端設置有內螺紋11,內壁的中部設置有凹槽12,所述的凹槽12與鋼絲輪3上的凸緣31形成配合,從而使得本裝置能穩定地固定在鋼絲輪3上,且卡套I兩端設置有螺栓孔13,兩個卡套I通過螺栓4彼此連接;
[0020]如圖1、圖2和圖4所示,所述的調控環2外壁的一端設置有外螺紋21,所述的外螺紋21與內螺紋11形成配合,使得調控環2可以相對卡套I徑向移動,從而達到調控吃絲長度的目的,外螺紋21徑向高度大于內螺紋11的螺紋徑向高度,使得調控環2與卡套I的連接更穩定,所述的調控環2內徑與鋼絲輪3上的凸緣31內徑大小相等,使得調控環2的調控效果與直接改變鋼絲長度的效果相同;每個卡套I上對稱設置有兩對螺栓孔13,使得連接更緊
[0021]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首先將兩個卡套I卡在鋼絲輪3的凸緣31上,使卡套I的內螺紋11端朝向鋼絲伸出方向,然后用螺栓4將兩個卡套I旋緊在一起,最后將調控環2的外螺紋21與卡套I的內螺紋11旋在一起,通過調節二者的旋入深度來調控鋼絲輪3的吃絲長度。
[0022]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方式和說明書中的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包括卡套(1)、調控環(2)和螺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套⑴數量為二,左右對稱分布,單體形狀呈“ Ω ”形,卡在鋼絲輪(3)外部;所述的調控環(2)套在鋼絲輪(3)外部,且位于卡套(I)內;其中: 所述的卡套(I)內壁的一端設置有內螺紋(11),內壁的中部設置有凹槽(12),所述的凹槽(12)與鋼絲輪(3)上的凸緣(31)形成配合,且卡套(I)兩端設置有螺栓孔(13),兩個卡套(I)通過螺栓(4)彼此連接; 所述的調控環(2)外壁的一端設置有外螺紋(21),所述的外螺紋(21)與內螺紋(11)形成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螺紋(21)徑向高度大于內螺紋(11)徑向高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卡套(I)上對稱設置有兩對螺栓孔(1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控環(2)內徑與鋼絲輪(3)上的凸緣(31)內徑大小相等。
【專利摘要】一種碗型鋼絲輪吃絲長度調控裝置,包括卡套、調控環和螺栓,卡套數量為二,左右對稱分布,單體形狀呈“Ω”形,卡在鋼絲輪外部,卡套用于本裝置的固定;調控環套在鋼絲輪外部,且位于卡套內,用來調控吃絲長度;卡套內壁的一端設置有內螺紋,內壁的中部設置有凹槽,凹槽與鋼絲輪上的凸緣形成配合,從而使得本裝置能穩定地固定在鋼絲輪上,且卡套兩端設置有螺栓孔,兩個卡套通過螺栓彼此連接;調控環外壁的一端設置有外螺紋,外螺紋與內螺紋形成配合,使得調控環可以相對卡套徑向移動,從而達到調控吃絲長度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可以根據需要調節鋼絲輪的吃絲長度,延長了鋼絲輪的使用壽命,減少了更換頻率,并可以反復使用。
【IPC分類】B24B27/033
【公開號】CN204639872
【申請號】CN201520165756
【發明人】童旭東, 查文琴, 姜婷婷
【申請人】安慶旭東工貿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3日
一種除銹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零件除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除銹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煤礦井下經常使用大量的管件、螺絲、螺釘等零件,隨著“修舊利廢、節支降耗”的大力開展,需要對這些舊的零件進行回收利用,但是在使用之前,需要進行除銹和刷漆。傳統的除銹方法是工人使用鋼刷慢慢地刷銹,工作效率低,既浪費了時間,又消耗了大量人力。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這就需要設計一種自動化程度高的除銹工具。考慮到角磨機是一種用于玻璃鋼切削和打磨的手提式電動工具,主要用于切割、研磨及刷磨金屬與石材等,可對其結構進行一定的改造,使其適用于金屬零件的除銹。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除銹裝置,該除銹裝置結構簡單,對角磨機結構進行改進,使除銹工作的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可保持現場工作環境的干凈整潔,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減輕了工人的工作強度,同時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可推廣應用。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鐵肩收集桶和水平設置在鐵肩收集桶頂部的架板,所述架板的上部固定安裝有與架板相垂直的管夾,所述管夾上固定安裝有角磨機,所述角磨機的轉動軸與架板垂直設置,所述角磨機的轉動軸上安裝有鋼絲輪,所述鐵肩收集桶的底部設有漏斗狀的排肩口,所述排肩口上安裝有塞子,所述鐵肩收集桶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至少三個支座,所述鐵肩收集桶的側壁下端設有一對用于穩固鐵肩收集桶的腳踏板組件。
[0005]上述的一種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支桿和設置在支桿底部的支撐板,所述支桿焊接在鐵肩收集桶的底部。
[0006]上述的一種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數量為三個。
[0007]上述的一種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板組件包括上下平行設置的第一直板和第二直板,所述第一直板和第二直板均與鐵肩收集桶的側壁相垂直。
[0008]上述的一種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鐵肩收集桶上設置有掛鉤。
[0009]上述的一種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磨機的型號為TWS 6000。
[001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11]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除銹自動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減輕了工人的工作強度,使用效果好,可推廣應用。
[0012]2、本實用新型對角磨機進行結構上的改進,使其可用于管件、螺絲、螺釘等零件的除銹,同時無需工人手持角磨機進行,只需一名工人即可完成整個除銹工作,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省了大量時間。
[0013]3、本實用新型設有鐵肩收集桶可用來將除銹過程中的碎鐵肩進行收集,不至于碎鐵肩散落一地而使現場工作環境臟亂,同時鐵肩收集桶的底部設有漏斗狀的排泄口,有利于除銹工作完成后將桶內的鐵肩排出,構思巧妙,給工人帶來更多便利。
[0014]4、本實用新型在鐵肩收集桶的側壁下端設有一對腳踏板組件,有利于在除銹工作時穩固鐵肩收集桶,使碎鐵肩掉落桶內,也有利于工人在工作過程中腿部的伸展,防止由于長時間的工作導致腿部蜷縮而產生的僵硬,更利于工人的健康。
[0015]5、本實用新型的鐵肩收集桶也可作為工具箱進行整理,用于放置將一些小零件、
工具等。
[0016]6、本實用新型的鐵肩收集桶、支座、架板、腳踏板組件和底座等均采用廢舊的鋼板、鋼筋等零件進行加工組裝,節省了制作成本,有利于推廣應用。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標記說明:
[0020]I 一角磨機;2—架板;3—鐵肩收集桶;
[0021]4 一支座;4-1 一支桿;4-2—支撐板;
[0022]5一腳踏板組件;5-1—第一直板;5-2—第二直板;
[0023]6—管夾;7—鋼絲輪;8—塞子;
[0024]9 一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鐵肩收集桶3和水平設置在鐵肩收集桶3頂部的架板2,所述架板2的上部固定安裝有與架板2相垂直的管夾6,所述管夾6上固定安裝有角磨機1,所述角磨機I的轉動軸與架板2垂直設置,所述角磨機I的轉動軸上安裝有鋼絲輪7,所述鐵肩收集桶3的底部設有漏斗狀的排肩口,所述排肩口上安裝有塞子8,所述鐵肩收集桶3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至少三個支座4,所述鐵肩收集桶3的側壁下端設有一對用于穩固鐵肩收集桶的腳踏板組件5。
[0026]本實施例中,所述支座4包括支桿4-1和設置在支桿4-1底部的支撐板4_2,所述支桿4-1焊接在鐵肩收集桶3的底部。
[0027]本實施例中,所述支座4的數量為三個。
[0028]本實施例中,所述腳踏板組件5包括上下平行設置的第一直板5-1和第二直板5-2,所述第一直板5-1和第二直板5-2均與鐵肩收集桶3的側壁相垂直,所述第一直板5-1和第二直板5-2之間留有可供腳部穿過的距離,其中第一直板5-1可用于工人雙腳的踩踏,第二直板5-2可用于腳背從后向前勾定。
[0029]本實施例中,所述鐵肩收集桶3上設置有掛鉤9,所述掛鉤9可用來懸掛打掃鐵肩收集桶3內部的小刷子。
[0030]本實施例中,所述角磨機I的型號為TWS 6000。
[0031]使用時,首先將整個除銹裝置搬運到工作現場,將角磨機I接通電源;然后工人坐在除銹裝置旁邊兩腳踩住腳踏板組件5,打開角磨機I的開關,角磨機I的轉動軸開始轉動,固定安裝在轉動軸上的鋼絲輪7也開始轉動;最后工人將管件、螺絲、螺釘等零件靠近與鋼絲輪7接觸,鋼絲輪7開始對零件進行除銹,除銹過程中工人不斷旋轉或翻轉零件,使零件每個部位都被除銹,其中產生的碎鐵肩將掉落收集在鐵肩收集桶3內。若除銹工作完成后,在鐵肩收集桶3的底部放置簸箕,打開鐵肩收集桶3底部排肩口上的塞子8,并使用小刷子將碎鐵肩排出到簸箕上,最后將其傾倒垃圾桶內。
[003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變化,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鐵肩收集桶(3)和水平設置在鐵肩收集桶(3)頂部的架板(2),所述架板(2)的上部固定安裝有與架板(2)相垂直的管夾¢),所述管夾(6)上固定安裝有角磨機(I),所述角磨機(I)的轉動軸與架板(2)垂直設置,所述角磨機(I)的轉動軸上安裝有鋼絲輪(7),所述鐵肩收集桶(3)的底部設有漏斗狀的排肩口,所述排肩口上安裝有塞子(8),所述鐵肩收集桶(3)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至少三個支座(4),所述鐵肩收集桶(3)的側壁下端設有一對用于穩固鐵肩收集桶的腳踏板組件(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包括支桿(4-1)和設置在支桿(4-1)底部的支撐板(4-2),所述支桿(4-1)焊接在鐵肩收集桶(3)的底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的數量為三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板組件(5)包括上下平行設置的第一直板(5-1)和第二直板(5-2),所述第一直板(5-1)和第二直板(5-2)均與鐵肩收集桶(3)的側壁相垂直。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鐵肩收集桶(3)上設置有掛鉤(9)。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磨機(I)的型號為TWS.6000 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除銹裝置,包括鐵屑收集桶和水平設置在鐵屑收集桶頂部的架板,所述架板的上部固定安裝有與架板相垂直的管夾,所述管夾上固定安裝有角磨機,所述角磨機的轉動軸與架板垂直設置,所述角磨機的轉動軸上安裝有鋼絲輪,所述鐵屑收集桶的底部設有漏斗狀的排屑口,所述排屑口上安裝有塞子,所述鐵屑收集桶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至少三個支座,所述鐵屑收集桶的側壁下端設有一對用于穩固鐵屑收集桶的腳踏板組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除銹自動化程度高,可保持施工現場工作環境的整潔,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減輕了工人的工作強度,同時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可推廣應用。
【IPC分類】B24B27/033, B24B23/00, B24B55/06
【公開號】CN204639873
【申請號】CN201520267333
【發明人】劉寧川, 候樹強, 馮弘, 景志義, 賀海鴻, 王建輝, 朱曉君, 陳曉露, 李新會, 王福軍, 張紅衛, 杜少敏, 馮加宇
【申請人】陜西彬長大佛寺礦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8日
試塊氧化層的去除研磨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研磨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小圓柱試塊兩端圓面的試塊氧化層的去除研磨設備。屬于機械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用于對小圓柱試塊兩端圓面及柱體去除氧化層作業,由于沒有專用的去除氧化層設備,主要是通過人工研磨來去除小圓柱試塊表面的氧化層。因此,不僅容易操作人員的手受到傷害;而且,研磨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試塊氧化層的去除研磨設備,其通過研磨裝置對小圓柱試塊兩端圓面及柱體試塊氧化層的進行研磨去除,不僅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解決了人工研磨容易傷到手的不安全問題;而且,還大大提高了研磨效率。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試塊氧化層的去除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臺、安裝在工作臺上的研磨裝置,其中,研磨裝置包括:一安裝在工作臺上的滑軌、安裝在滑軌一側的橫移氣缸、活動安裝在滑軌上的滑塊、安裝在滑塊上的旋轉銼,與橫移氣缸相對的另一側工作臺上安裝有一縱移氣缸,縱移氣缸的上面安裝有一升降氣缸;其中,橫移氣缸的伸縮桿與滑塊相連,用以推動滑塊前后移動;旋轉銼上夾持有一用于安裝需用要研磨的小圓柱試塊的治具,治具的前、后分別設有一前移砂布和固定砂布,治具的上方還設有一能夠上下移動的砂布。
[0006]所述工作臺的上面安裝有一將研磨裝置扣裝在內的長方形機殼,機殼上設有一上、下料的電動門;上、下料的電動門分別與兩啟動開關相連。
[0007]所述橫移氣缸、縱移氣缸分別安裝在第一、第二立板上,第一、第二立板分別安裝在工作臺的前后兩側;而升降氣缸則安裝在位于縱移氣缸上面的第二立板上;其中,升降氣缸的伸縮桿上安裝有一升降砂布。
[0008]所述滑塊的前面安裝有第三立板,固定砂布固定在該立板上。
[0009]所述治具為圓柱形,圓柱的圓周設有數個貫穿孔。
[0010]所述貫穿孔為非實孔,孔的四分之一設在治具外面。
[0011]所述旋轉銼為氣動旋轉銼。
[0012]所述橫移氣缸、升降氣缸、縱移氣缸分別與各自的電磁閥相連,電磁閥分別與啟動開關相連,急停開關與總電源相連。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通過研磨裝置對小圓柱試塊兩端圓面及柱體試塊氧化層的進行研磨去除,不僅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解決了人工研磨容易傷到手的不安全問題;而且,還提高了六倍的研磨效率。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側視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工作原理圖。
[0017]圖中主要標號說明:
[0018]1.啟動開關、2.啟動開關、3.急停開關、4.電動門、5.旋轉銼、6.滑塊、7.橫移氣缸、8.治具、9.前移砂布、10.固定砂布、11.升降砂布、12.升降氣缸、13.縱移氣缸、14.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一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工作臺、安裝在工作臺上的研磨裝置,其中,研磨裝置包括:一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在工作臺上的滑軌14、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在滑軌14 一側的橫移氣缸7、采用活動配合方式安裝在滑軌14上的滑塊6、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在滑塊6上的旋轉銼5,與橫移氣缸7相對的另一側工作臺上安裝有一縱移氣缸13,縱移氣缸13的上面安裝有一升降氣缸12 ;其中,橫移氣缸7的伸縮桿與滑塊6相連,用以推動滑塊6前后移動,旋轉銼5上夾持有一用于安裝需用要研磨的小圓柱試塊的治具8,治具8的前、后分別設有一前移砂布9和固定砂布10,治具8的上方還設有一能夠上下移動的砂布。
[0020]上述工作臺的上面安裝有一將研磨裝置扣裝在內的長方形機殼,機殼上設有一上、下料的電動門4,上、下料的電動門4分別與啟動開關(1、2)相連,同時按下啟動開關(1、2)后,上、下料的電動門4關閉。
[0021]上述橫移氣缸7、縱移氣缸13分別安裝在兩個立板上,兩個立板分別安裝在工作臺的前后兩側;而升降氣缸12則安裝在位于縱移氣缸13上面的立板上,;其中,升降氣缸12的伸縮桿上安裝有一升降砂布11。
[0022]上述滑塊6的前面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安裝有一立板,固定砂布10固定在該立板上。
[0023]上述治具8為圓柱形,圓柱的圓周設有數個貫穿孔。(本實施例:貫穿孔為六個)。使用時,把六個圓柱試塊同時放入六個孔洞內,同時按下啟動開關(1、2)后,上、下料的電動門4自動關閉,此時,旋轉銼5后移,前移砂布9前移,而升降砂布11下移,同時把六個圓柱試塊的氧化層磨掉。
[0024]上述貫穿孔為非實孔,孔的四分之一設在治具8外面。
[0025]上述旋轉銼5為氣動旋轉銼5。
[0026]上述橫移氣缸7、升降氣缸12、縱移氣缸13分別與各自的電磁閥相連,電磁閥分別與啟動開關(1、2)相連;急停開關3與總電源相連。
[002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8]使用時,通過上、下料的電動門4,把六個圓柱試塊放入治具8中的孔里。啟動開關(1,2)使上、下料的電動門4自動關閉。此時,移動氣缸7帶動旋轉銼5后移,貼上固定砂布10,同時,縱移氣缸13推動前移砂布9前移,并貼上治具8,升降氣缸12帶動上升砂布11下移貼上治具8的外圓,旋轉銼5開始旋轉,同時帶動治具8共同旋轉,試塊在小孔里受上升砂布η摩擦,進行自轉可把圓柱體表面氧化層磨掉。試塊兩端圓面利用旋轉銼5轉動與前移砂布9,固定砂布10同時摩擦,把圓面氧化層磨掉。20秒后試塊研磨好后,旋轉銼5停止旋轉,前移砂布9,固定砂布10回歸原位,移動氣缸7推動旋轉銼5恢復原位。上、下料的電動門4自動開啟,取出試塊完成一次循環。
[002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試塊氧化層的去除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臺、安裝在工作臺上的研磨裝置,其中,研磨裝置包括:一安裝在工作臺上的滑軌、安裝在滑軌一側的橫移氣缸、活動安裝在滑軌上的滑塊、安裝在滑塊上的旋轉銼,與橫移氣缸相對的另一側工作臺上安裝有一縱移氣缸,縱移氣缸的上面安裝有一升降氣缸;其中,橫移氣缸的伸縮桿與滑塊相連,用以推動滑塊前后移動;旋轉銼上夾持有一用于安裝需用要研磨的小圓柱試塊的治具,治具的前、后分別設有一前移砂布和固定砂布,治具的上方還設有一能夠上下移動的砂布。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塊氧化層的去除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的上面安裝有一將研磨裝置扣裝在內的長方形機殼,機殼上設有一上、下料的電動門;上、下料的電動門分別與兩啟動開關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塊氧化層的去除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橫移氣缸、縱移氣缸分別安裝在第一、第二立板上,第一、第二立板分別安裝在工作臺的前后兩側;而升降氣缸則安裝在位于縱移氣缸上面的第二立板上;其中,升降氣缸的伸縮桿上安裝有一升降砂布。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塊氧化層的去除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的前面安裝有第三立板,固定砂布固定在該立板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塊氧化層的去除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為圓柱形,圓柱的圓周設有數個貫穿孔。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試塊氧化層的去除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貫穿孔為非實孔,孔的四分之一設在治具外面。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塊氧化層的去除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銼為氣動旋轉銼。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塊氧化層的去除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橫移氣缸、升降氣缸、縱移氣缸分別與各自的電磁閥相連,電磁閥分別與啟動開關相連,急停開關與總電源相連。
【專利摘要】一種試塊氧化層的去除研磨設備,包括:一工作臺、安裝在工作臺上的研磨裝置,其中,研磨裝置包括:一安裝在工作臺上的滑軌、安裝在滑軌一側的橫移氣缸、活動安裝在滑軌上的滑塊、安裝在滑塊上的旋轉銼,與橫移氣缸相對的另一側工作臺上安裝有一縱移氣缸,縱移氣缸的上面安裝有一升降氣缸;其中,橫移氣缸的伸縮桿與滑塊相連,用以推動滑塊前后移動;旋轉銼上夾持有一治具,治具的前、后分別設有一前移砂布和固定砂布,治具的上方還設有一能夠上下移動的砂布。本實用新型通過研磨裝置對小圓柱試塊兩端圓面及柱體試塊氧化層的進行研磨去除,不僅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解決了人工研磨容易傷到手的不安全問題;而且,還提高了六倍的研磨效率。
【IPC分類】B24B27/033, B24B7/16
【公開號】CN204639874
【申請號】CN201520313261
【發明人】陳友三, 陳常彬, 林政德, 趙永凱
【申請人】天津新偉祥工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5日
一種雙軸刷光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刷光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雙軸刷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工件對其完成粗加工后,一般還需要繼續對工件的兩個孔或者兩個斜孔進行精加工處理,現有的處理方法采用的是人工處理,操作工人直接通過手持毛刷對工件的孔或者斜孔一個個進行加工,這樣的處理方式加工效率低下,且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刷光精度不能保證,無法滿足企業的產量和加工精度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刷光精度高,且加工效率高的雙軸刷光裝置。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軸刷光裝置,包括伸縮氣缸、氣缸支架、定位支架、導向桿、滑座、電機、箱體、主軸、主動齒輪、副轉動軸、從動齒輪、轉接軸、刀柄、刀桿和鋼毛刷;所述伸縮氣缸設置在氣缸支架上;所述定位支架設置在氣缸支架一側;所述導向桿設置在定位支架內;所述伸縮氣缸前端與滑座相連;所述滑座可滑動的設置在導向桿上;所述滑座上設有依次相連的電機和箱體;所述電機的傳動軸與箱體內的主軸相連;所述主軸上設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位于主軸兩側的副轉動軸上的從動齒輪相連;所述副轉動軸與轉接軸相連;所述刀柄可伸縮的設置在轉接軸上;所述刀柄內設有刀桿;所述刀桿前端設有鋼毛刷。
[0005]優選的,所述箱體兩側還設有壓蓋;所述主軸與箱體之間依次設有平面軸承、隔套和球軸承。
[0006]優選的,所述刀柄一側設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內設有限位銷;所述刀柄下端通過彈簧與轉接軸相連。
[0007]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方案的雙軸刷光裝置,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自動對兩個孔進行刷光去毛的處理,大大節省了勞動力,減少了人工操作,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滿足了企業生產的發展需求,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0009]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軸刷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0]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雙軸刷光裝置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3為附圖2的局部放大圖。
[0012]其中:1、伸縮氣缸;2、氣缸支架;3、滑座;4、導向桿;5定位支架;6、主動齒輪;7、電機;8、箱體;9、主軸;10、平面軸承;11、隔套;12、球軸承;13、轉接軸;14、刀柄;15、彈簧;16、限位銷;17、鋼毛刷;18、壓蓋;19、刀桿;20、副轉動軸;21、從動齒輪;22、限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4]如附圖1-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雙軸刷光裝置,包括伸縮氣缸1、氣缸支架2、定位支架5、導向桿4、滑座3、電機7、箱體8、主軸9、主動齒輪6、副轉動軸20、從動齒輪21、轉接軸13、刀柄14、刀桿19和鋼毛刷17 ;所述伸縮氣缸I設置在氣缸支架2上;所述定位支架5設置在氣缸支架2 —側;所述導向桿4設置在定位支架2內;所述伸縮氣缸I前端與滑座3相連;所述滑座3可滑動的設置在導向桿4上;所述滑座3上設有依次相連的電機7和箱體8 ;所述電機7的傳動軸與箱體8內的主軸9相連;所述主軸9上設有主動齒輪6 ;所述主動齒輪6與位于主軸9兩側的副轉動軸20上的從動齒輪21相連;所述副轉動軸20與轉接軸13相連;所述刀柄14可伸縮的設置在轉接軸13上;所述刀柄14內設有刀桿19 ;所述刀桿19前端設有鋼毛刷17 ;所述箱體8兩側還設有壓蓋18 ;所述主軸9與箱體8之間依次設有平面軸承10、隔套11和球軸承12 ;所述刀柄14 一側設有限位孔22 ;所述限位孔22內設有限位銷16 ;所述刀柄14下端通過彈簧15與轉接軸13相連。
[0015]如附圖1-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雙軸刷光裝置,當其開始工作時,首先滑座上的電機開啟,電機的傳動軸旋轉驅動主軸旋轉,主軸通過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運動,從而驅動主軸兩側的副轉動軸旋轉,副轉動軸旋轉驅動轉接軸旋轉,轉接軸上設有刀柄,這樣就帶動了刀柄上的鋼毛刷進行自動旋轉,接著伸縮氣缸開啟,伸縮氣缸的前端驅動滑座在導向桿上進行前后移動,當滑座移動到適當位置時,刀柄上的鋼毛刷就自動對工件中的兩個孔同時進行刷光處理,提高了加工效率。
[0016]如上所述的雙軸刷光裝置,其中刀柄通過限位孔、限位銷和彈簧可伸縮的設置在轉接軸上,這樣即使鋼毛刷碰撞到物體,也能自動收縮回來,避免鋼毛刷受到損傷,保證了刷光工作的正常進行。
[0017]本實用新型的雙軸刷光裝置,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自動對兩個孔進行刷光去毛的處理,大大節省了勞動力,減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生產成本,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滿足了企業生產的發展需求,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0018]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雙軸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縮氣缸、氣缸支架、定位支架、導向桿、滑座、電機、箱體、主軸、主動齒輪、副轉動軸、從動齒輪、轉接軸、刀柄、刀桿和鋼毛刷;所述伸縮氣缸設置在氣缸支架上;所述定位支架設置在氣缸支架一側;所述導向桿設置在定位支架內;所述伸縮氣缸前端與滑座相連;所述滑座可滑動的設置在導向桿上;所述滑座上設有依次相連的電機和箱體;所述電機的傳動軸與箱體內的主軸相連;所述主軸上設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位于主軸兩側的副轉動軸上的從動齒輪相連;所述副轉動軸與轉接軸相連;所述刀柄可伸縮的設置在轉接軸上;所述刀柄內設有刀桿;所述刀桿前端設有鋼毛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兩側還設有壓蓋;所述主軸與箱體之間依次設有平面軸承、隔套和球軸承。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軸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一側設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內設有限位銷;所述刀柄下端通過彈簧與轉接軸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軸刷光裝置,所述伸縮氣缸設置在氣缸支架上;所述定位支架設置在氣缸支架一側;所述導向桿設置在定位支架內;所述伸縮氣缸前端與滑座相連;所述滑座可滑動的設置在導向桿上;所述滑座上設有依次相連的電機和箱體;所述電機的傳動軸與箱體內的主軸相連;所述主軸上設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位于主軸兩側的副轉動軸上的從動齒輪相連;所述副轉動軸與轉接軸相連;所述刀柄可伸縮的設置在轉接軸上;所述刀柄內設有刀桿;所述刀桿前端設有鋼毛刷,本實用新型的雙軸刷光裝置,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自動對兩個孔進行刷光去毛處理,大大節省了加工時間,減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生產成本,滿足了企業生產的發展需求。
【IPC分類】B24B27/033, B24B47/20, B24B47/12
【公開號】CN204639875
【申請號】CN201520364747
【發明人】曹廷龍, 顧德勝, 劉天華, 劉斌, 洪萍
【申請人】江蘇勝德龍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日
一種單軸刷光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刷光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單軸刷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工件對其完成粗加工后,一般還需要繼續對工件的一些孔或者斜孔進行精加工處理,現有的處理方法采用的是人工處理,操作工人直接通過手持毛刷對工件的孔和面進行刷光處理,這樣的處理方式效率低下,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刷光精度不能保證,無法滿足企業的生產加工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刷光精度高的單軸刷光裝置。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單軸刷光裝置,包括伸縮氣缸、氣缸支架、滑座、導向桿、前支架、后支架、電機、箱體、主軸、平面軸承、隔套、球軸承、轉接軸、刀柄、刀桿和鋼毛刷;所述伸縮氣缸設置在氣缸支架上;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相對固定設置在氣缸支架一側;所述導向桿設置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間;所述伸縮氣缸前端與滑座相連;所述滑座可滑動的設置在導向桿上;所述滑座上設有依次相連的電機和箱體;所述電機的傳動軸與設置在箱體內的主軸相連;所述主軸與箱體之間依次設有平面軸承、隔套和球軸承;所述主軸與轉接軸相連;所述刀柄可伸縮的設置在轉接軸上;所述刀柄內設有刀桿;所述刀桿前端設有鋼毛刷。
[0005]優選的,所述箱體兩側還設有壓蓋。
[0006]優選的,所述刀柄一側設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內設有限位銷;所述刀柄下端通過彈簧與轉接軸相連。
[0007]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0008]本實用新型方案的單軸刷光裝置,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自動完成對孔以及斜孔刷光去毛的處理,減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生產成本,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滿足了企業生產的發展需求。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0010]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單軸刷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2為附圖1的局部放大圖。
[0012]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單軸刷光裝置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13]其中:1、伸縮氣缸;2、氣缸支架;3、滑座;4、導向桿;5、前支架;6、后支架;7、電機;8、箱體;9、主軸;10、平面軸承;11、隔套;12、球軸承;13、轉接軸;14、刀柄;15、彈簧;16、限位銷;17、鋼毛刷;18、壓蓋;19、刀桿;20、限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5]如附圖1-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單軸刷光裝置,包括伸縮氣缸1、氣缸支架2、滑座3、導向桿4、前支架5、后支架6、電機7、箱體8、主軸9、平面軸承10、隔套11、球軸承12、轉接軸13、刀柄14、刀桿19和鋼毛刷17 ;所述伸縮氣缸I設置在氣缸支架2上;所述前支架5和后支架6相對固定設置在氣缸支架2 —側;所述導向桿4設置在前支架5和后支架6之間;所述伸縮氣缸I前端與滑座3相連;所述滑座3可滑動的設置在導向桿4上;所述滑座3上設有依次相連的電機7和箱體8 ;所述電機7的傳動軸與設置在箱體8內的主軸9相連;所述主軸9與箱體8之間依次設有平面軸承10、隔套11和球軸承12 ;所述主軸9與轉接軸13相連;所述刀柄14可伸縮的設置在轉接軸13上;所述刀柄14內設有刀桿19 ;所述刀桿19前端設有鋼毛刷17;所述箱體8兩側還設有壓蓋18;所述刀柄14 一側設有限位孔20 ;所述限位孔20內設有限位銷16 ;所述刀柄14下端通過彈簧15與轉接軸13相連。
[0016]如附圖1-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單軸刷光裝置,當其開始工作時,首先滑座上的電機開啟,電機的傳動軸旋轉驅動主軸旋轉,主軸驅動專接軸旋轉,由于轉接軸上設有刀柄,這樣就帶動了刀柄上的鋼毛刷自動旋轉,接著伸縮氣缸開啟,伸縮氣缸的前端驅動滑座在導向桿上進行前后移動,根據需要使滑座移動到適當的位置,然后刀柄上的鋼毛刷就自動對工件中的孔和斜孔進行刷光處理;同時由于刀柄通過限位孔、限位銷和彈簧可伸縮的設置在轉接軸上,這樣即使鋼毛刷碰撞到物體,也能自動收縮回來,避免單軸刷光裝置卡設,保證了正常的加工需求。
[0017]本實用新型的單軸刷光裝置,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自動完成對孔以及斜孔的刷光去毛處理,同時減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生產成本,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滿足了企業生產的發展需求。
[0018]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單軸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縮氣缸、氣缸支架、滑座、導向桿、前支架、后支架、電機、箱體、主軸、平面軸承、隔套、球軸承、轉接軸、刀柄、刀桿和鋼毛刷;所述伸縮氣缸設置在氣缸支架上;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相對固定設置在氣缸支架一側;所述導向桿設置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間;所述伸縮氣缸前端與滑座相連;所述滑座可滑動的設置在導向桿上;所述滑座上設有依次相連的電機和箱體;所述電機的傳動軸與設置在箱體內的主軸相連;所述主軸與箱體之間依次設有平面軸承、隔套和球軸承;所述主軸與轉接軸相連;所述刀柄可伸縮的設置在轉接軸上;所述刀柄內設有刀桿;所述刀桿前端設有鋼毛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軸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兩側還設有壓蓋。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單軸刷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一側設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內設有限位銷;所述刀柄下端通過彈簧與轉接軸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單軸刷光裝置,所述伸縮氣缸設置在氣缸支架上;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相對固定設置在氣缸支架一側;所述導向桿設置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間;所述伸縮氣缸前端與滑座相連;所述滑座可滑動的設置在導向桿上;所述滑座上設有依次相連的電機和箱體;所述電機的傳動軸與設置在箱體內的主軸相連;所述主軸與箱體之間依次設有平面軸承、隔套和球軸承;所述主軸與轉接軸相連;所述刀柄可伸縮的設置在轉接軸上;所述刀柄內設有刀桿;所述刀桿前端設有鋼毛刷,本實用新型的單軸刷光裝置,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自動完成對孔以及斜孔刷光去毛的處理,減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生產成本,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滿足了企業生產的發展需求。
【IPC分類】B24B5/48, B24B29/00
【公開號】CN204639876
【申請號】CN201520366078
【發明人】曹廷龍, 顧德勝, 劉天華, 劉斌, 洪萍
【申請人】江蘇勝德龍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日
一種旋轉式拋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古典家具生產工藝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給木材磨光、拋光的旋轉式拋光機。
【背景技術】
[0002]在古典家具生產過種中,為增加家具的美觀性,往往需要對木材進行雕花,在雕花過程中,因為木材本身的纖維組成,造成了雕花后的木材都會產生飛邊與毛刺,而現有技術中都是通過人工進行打磨拋光。根據雕花圖案復雜程度不同,打磨拋光的工時往往要占用生產總工時1/5以上,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并且人工打磨拋光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粉塵污染嚴重。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旋轉式拋光機,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人工打磨拋光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旋轉式拋光機,包括:機床基座、回轉工作臺和進行拋光加工的拋光模組;
[0006]所述回轉工作臺包括旋轉工作臺、升降平臺和滑動平臺,所述機床基座上水平設置有第一滑軌,滑動平臺上設置有與第一滑軌正交的第二滑軌,滑動平臺可滑動地設置于第一滑軌上,升降平臺可滑動地設置于第二滑軌上,所述升降平臺設有Z軸升降裝置,所述旋轉工作臺包括豎直設置于Z軸升降裝置上的轉軸、驅動轉軸轉動的驅動電機以及設置于轉軸頂端的放置臺面。
[0007]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拋光模組包括進行精拋加工的精拋模組和進行粗拋加工的粗拋模組,所述機床基座上設置有橫跨回轉工作臺上方的龍門架,精拋模組和粗拋模組分別通過獨立升降裝置設置于龍門架的兩側。
[0008]其中,所述粗拋模組包括多組打磨頭,所述打磨頭包括軸承和設置于軸承上的整體式砂布或片狀式砂布輪;所述多組打磨頭設置于兩相對設置的回轉盤之間,回轉盤連接于轉位驅動電機,打磨頭的軸承傳動連接于打磨頭驅動裝置。
[0009]其中,所述打磨頭的軸承上設置有從動摩擦輪,所述打磨頭驅動裝置設置有連接于驅動電機的主動摩擦輪,所述主動摩擦輪由推動裝置控制壓緊或離開所述從動摩擦輪。
[0010]其中,所述轉位驅動電機為步進或伺服電機。
[0011]其中,所述Z軸升降裝置為步進或伺服電機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固設于滑動平臺上,驅動裝置的推桿朝上,旋轉工作臺設置于推桿末端。
[0012]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旋轉式拋光機其回轉工作臺可實現X、Y、Z、A四軸運動,拋光時工件隨回轉工作臺X、Y、Z軸運動時,只需要再漸近地旋轉90°即可完成整個拋光工作,加工過程無需人工去改變工件的放置方向,拋光的效率高,操作簡單,并且拋光機的結構及電氣控制簡單。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方式中旋轉式拋光機的機械結構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方式中粗拋模組的機械結構圖。
[0015]標號說明:
[0016]1、龍門架;2、拋光模組;3、旋轉工作臺;4、第二滑軌;5、第一滑軌;6、機床基座;
7、Z軸升降電機;8、升降平臺;9、滑動平臺;10、驅動電機;11、推動裝置;12、主動摩擦輪;13、主動摩擦輪驅動電機;14、從動摩擦輪;15、轉位驅動電機;16、打磨頭;17、軸承座;18、制動器;19、機架;20、回轉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18]請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某些實施例旋轉式拋光機的機械結構圖。所述旋轉式拋光機,包括:機床基座6、龍門架1、回轉工作臺和進行拋光加工的拋光模組2。
[0019]所述回轉工作臺包括旋轉工作臺3、升降平臺8和滑動平臺9,所述機床基座6上水平設置有第一滑軌5,滑動平臺9上設置有與第一滑軌5正交的第二滑軌4,滑動平臺9可滑動地設置于第一滑軌5上,升降平臺8可滑動地設置于第二滑軌4上,所述升降平臺8設有Z軸升降裝置,所述Z軸升降裝置由Z軸升降電機7驅動升降,所述旋轉工作臺3包括豎直設置于Z軸升降裝置上的轉軸、驅動轉軸轉動的驅動電機10以及設置于轉軸頂端的放置臺面。優選的,所述Z軸升降裝置為步進或伺服電機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固設于滑動平臺9上,驅動裝置的推桿朝上,旋轉工作臺設置于推桿末端。
[0020]本實用新型的回轉工作臺可實現X、Y、Z、A四軸運動,拋光時工件在回轉工作臺上實現X、Y、Z三軸運動時只需再漸進地旋轉90°即可完成整個拋光工作,無需手動去調整工件的放置方向,不存在二次裝夾定位誤差問題,拋光的效率高,并且本實用新型旋轉式拋光機機械結構及電氣控制簡單,操作及維護簡單,不需要編程工作。
[0021]在另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拋光模組2包括進行精拋加工的精拋模組和進行粗拋加工的粗拋模組,所述機床基座6上設置有橫跨回轉工作臺上方的龍門架1,精拋模組和粗拋模組分別通過獨立升降裝置設置于龍門架的兩側。其中,粗拋模組設置于工件前進方向的前端,精拋模組設置于精拋模組的后端,進行拋光時,先由粗拋模組將工件表面的飛邊、毛刺等磨平,然后再經過精拋模組進行拋光處理,從而只需一次工序即可實現打磨與拋光處理,進一步提高了工件加工效率。
[0022]請參閱圖2,在本實施方式,所述粗拋模組包括多組打磨頭16,所述打磨頭包括軸承和設置于軸承上的整體式砂布或片狀式砂布輪,其中,不同打磨頭上設置不同的粗精度的砂布或砂布輪;所述多組打磨頭16設置于兩相對設置的回轉盤20之間,所述回轉盤20平行的固定于一回轉軸上,所述回轉軸設置于機架19上,回轉軸的端部還設置有制動器18,回轉盤20通過回轉軸傳動連接于轉位驅動電機15,其中,轉位驅動電機15與回轉軸之間還設置有減速機構。優選的,所述回轉盤驅動電機為步進或伺服電機。兩回轉盤20相對應的設置有多對軸承座17,所述打磨頭16的軸承的兩端分別設置于回轉盤上的軸承座17上,使打磨頭可在兩回轉盤間自動轉動。打磨頭旋轉驅動裝置與打磨頭傳動連接驅動打磨頭旋轉。打磨頭組旋轉時可快速將工件表面大的顆粒處理干凈,回轉盤由驅動電機按程序驅動,使打磨頭可繞中軸旋轉并定位,從而切換不同的打磨頭進行打磨。
[0023]其中,所述打磨頭16的軸承上設置有從動摩擦輪14,所述打磨頭驅動裝置設置有連接于主動摩擦輪驅動電機13的主動摩擦輪12,所述主動摩擦輪12由推動裝置11控制壓緊或離開所述從動摩擦輪14。所述推動裝置11可以為氣缸或液壓缸等,所述主動摩擦輪12及主動摩擦輪驅動電機可擺動的設置于機架上,氣缸或液壓缸的一端固定于機架,另一端連接于主動摩擦輪,通過控制氣缸或液壓缸伸縮即可控制主動摩擦輪與從動摩擦輪的壓緊與分咼。
[0024]因此,通過推動裝置11與打磨頭轉位裝置相配合控制,可使主動摩擦輪12與不同的打磨頭16傳動連接,從而可以根據需要快速切換不同的打磨頭對工件進行打磨。
[0025]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打磨頭16的個數為三組,但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打磨頭的個數可根據需要而定,如兩個,或三個以上。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形狀或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旋轉式拋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床基座、回轉工作臺和進行拋光加工的拋光模組; 所述回轉工作臺包括旋轉工作臺、升降平臺和滑動平臺,所述機床基座上水平設置有第一滑軌,滑動平臺上設置有與第一滑軌正交的第二滑軌,滑動平臺可滑動地設置于第一滑軌上,升降平臺可滑動地設置于第二滑軌上,所述升降平臺設有Z軸升降裝置,所述旋轉工作臺包括豎直設置于Z軸升降裝置上的轉軸、驅動轉軸轉動的驅動電機以及設置于轉軸頂端的放置臺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模組包括進行精拋加工的精拋模組和進行粗拋加工的粗拋模組,所述機床基座上設置有橫跨回轉工作臺上方的龍門架,精拋模組和粗拋模組分別通過獨立升降裝置設置于龍門架的兩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式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拋模組包括多組打磨頭,所述打磨頭包括軸承和設置于軸承上的整體式砂布或片狀式砂布輪; 所述多組打磨頭設置于兩相對設置的回轉盤之間,回轉盤連接于轉位驅動電機,打磨頭的軸承傳動連接于打磨頭驅動裝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式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頭的軸承上設置有從動摩擦輪,所述打磨頭驅動裝置設置有連接于驅動電機的主動摩擦輪,所述主動摩擦輪由推動裝置控制壓緊或離開所述從動摩擦輪。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式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位驅動電機為步進或伺服電機。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Z軸升降裝置為步進或伺服電機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設于滑動平臺上,驅動裝置推桿朝上,旋轉工作臺設置于推桿末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轉式拋光機,包括:機床基座、回轉工作臺和進行拋光加工的拋光模組;所述回轉工作臺包括旋轉工作臺、升降平臺和滑動平臺,所述機床基座上水平設置有第一滑軌,滑動平臺上設置有與第一滑軌正交的第二滑軌,滑動平臺可滑動地設置于第一滑軌上,升降平臺可滑動地設置于第二滑軌上,升降平臺設有Z軸升降裝置,旋轉工作臺包括豎直設置于Z軸升降裝置上的轉軸、驅動轉軸轉動的驅動電機以及設置于轉軸頂端的放置臺面。本實用新型旋轉式拋光機拋光效率高。
【IPC分類】B24B47/04, B24B29/02
【公開號】CN204639877
【申請號】CN201520371202
【發明人】翁強, 劉清建, 尤濤, 王太勇
【申請人】福建省天大精諾信息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日
一種輪轂光飾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輪轂的拋光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輪轂光飾機。
【背景技術】
[0002]汽車輪轂在烤漆前需要進行表面光飾處理。以前的汽車輪轂采用手工拋光、布輪拋光等方法,加工效率低,質量不穩定。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203380752U,公開日2014年I月8日的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輪轂拋光裝置,其主要結構是橫導軌上滑移配合有大溜板;大溜板上固定有豎導軌,豎導軌上滑移配合有小溜板,小溜板上安裝有第三電機,第三電機通過豎向的主軸連接柔性拋光布輪,柔性拋光布輪的旋轉方向與工作臺的旋轉方向相反;支撐臺外側置有盛裝磨料液的磨料槽。該輪轂拋光裝置采用柔性拋光布輪能夠橫向往復行走和縱向進給。但是存在如下問題,布輪的進給要在輪轂表面,這對布輪的進給控制要求較高,需要復雜精確的控制系統,操作繁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對輪轂的表面光飾無法做到簡單控制、高效光整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控制簡單、加工效率高的輪轂光飾機。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輪轂光飾機,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立柱,立柱橫向設置橫臂,橫臂上設有伺服電機控制的升降系統,橫臂上還設有行星輪系的轉動系統,轉動系統底部連接夾持輪轂的夾緊裝置,底座前端設有震動電機控制的震動系統,震動系統上方設有研磨桶;所述行星輪系的轉動系統包括驅動電機、減速機、主軸,主軸下端設有主軸盤,主軸盤上方設有固定的太陽輪,所述太陽輪中間為供主軸穿過的通孔,太陽輪通過太陽輪螺栓固定在主軸支架上,主軸盤的邊緣設有穿過主軸盤的行星軸,行星軸和主軸盤間通過推力軸承連接,行星軸的上端設有齒輪和太陽輪嚙合,行星軸的下端連接所述夾緊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的特點一:采用行星式轉動系統,結合伺服電機控制的升降系統,實現了輪轂在拋光材料中公轉、自轉、上下往復運動相協調的打磨方式,對輪轂全面的拋光,打磨效果好。輪轂在研磨桶中拋光,控制簡單。
[0007]本實用新型的特點二:伺服電機控制輪轂上下進給,速度和位置都比較精確,打磨效率高。
[0008]本實用新型的特點三:研磨桶底部加上震動系統,打磨料在震動狀態下比較蓬松,輪轂進給省力,震動同時輔助提高研磨效果。
[0009]作為優選,升降系統包括立柱和橫臂交接處設有豎直向的滑軌,橫臂上設有引導升降桿,橫臂的升降運動受伺服電機控制。
[0010]作為優選,所述升降系統選用單軸伺服驅動器,帶有一個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的額定功率為3.5 kffo相比于液壓的升降系統,伺服電機控制系統可操作性強,控制精確。
[0011]作為優選,震動系統包括連接在底座前端的震動支架,所述震動支架的四個角上設有彈簧和研磨桶底部連接,震動支架中間設有震動電機。
[0012]作為優選,研磨桶側面設有排液口。
[0013]作為優選,夾緊裝置包括盤形殼體,殼體下端設有卡爪,殼體內設有電磁閥,卡爪通過電磁閥氣動控制。
[0014]本實用新型伺服電機驅動的升降系統、行星輪系的轉動系統、啟動夾緊裝置、震動系統均可集成于PLC控制,自動化程度高,控制方便。
[0015]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對輪轂的表面光整比較全面高效,而且全系統控制簡單、自動化高。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0018]圖3是行星輪系的轉動系統的剖視圖。
[0019]圖中:底座1、立柱2、橫臂3、伺服電機41、滑軌42、引導升降桿43、輪轂5、夾緊裝置6、震動電機71、震動支架72、彈簧73、研磨桶8、排液口 81、驅動電機91、減速機92、主軸93、主軸支架931、主軸盤94、太陽輪95、太陽輪螺栓951、行星軸96、齒輪97。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0021]如圖1、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一種輪轂光飾機,包括梯形的底座1,底座I前方延伸有兩個底腳。底座I上設有立柱2,立柱2橫向設置有橫臂3。橫臂3上設有伺服電機41控制的升降系統,橫臂3上還設有行星輪系的轉動系統,底座I前端兩個底腳上設有震動電機71控制的震動系統,震動系統上方設有研磨桶8。研磨桶8側面設有排液口 81。
[0022]如圖3所示,行星輪系的轉動系統包括驅動電機91、減速機92、主軸93,主軸93下端設有主軸盤94,主軸盤94上方設有固定的太陽輪95。太陽輪95中間為供主軸穿過的通孔,太陽輪95通過太陽輪螺栓951固定在主軸支架931上。主軸盤94的邊緣設有穿過主軸盤的行星軸96,行星軸96和主軸盤94間通過推力軸承連接,行星軸96的上端設有齒輪97和太陽輪95嚙合,行星軸96的下端連接夾緊裝置6,夾緊裝置6夾持有輪轂5。夾緊裝置6包括盤形殼體,殼體下端設有卡爪,殼體內設有電磁閥,卡爪通過電磁閥氣動控制。
[0023]升降系統包括立柱2和橫臂3交接處設有豎直向的滑軌42,橫臂3上設有引導升降桿43,橫臂3的升降運動受伺服電機41控制。伺服控制系統選用單軸伺服驅動器,帶有一個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的額定功率為3.5 kW。
[0024]震動系統包括連接在底座I前端的震動支架72,震動支架72的四個角上設有彈簧73和研磨桶8底部連接,震動支架72中間設有震動電機71。
[0025]工作過程:將待加工的輪轂安裝到夾緊裝置上,研磨桶內放置研磨料。啟動驅動電機,使得轉動系統帶動輪轂旋轉,即輪轂公轉和自轉同步進行。此處,主軸旋轉帶動主軸盤旋轉,行星軸受推力軸承作用,跟隨主軸盤實現公轉。行星軸在公轉時,由于行星軸上設有齒輪,并且齒輪和太陽輪嚙合,所以行星軸在公轉時,同時自轉。震動電機啟動,研磨桶開始震動。伺服電機控制橫臂升降,進入研磨桶內實現表面光飾。
【主權項】
1.一種輪轂光飾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底座(I)上設有立柱(2),立柱(2)橫向設置橫臂(3 ),橫臂(3 )上設有伺服電機(41)控制的升降系統,橫臂(3 )上還設有行星輪系的轉動系統,轉動系統底部連接夾持輪轂(5)的夾緊裝置(6),底座(I)前端設有震動電機(71)控制的震動系統,震動系統上方設有研磨桶(8); 所述行星輪系的轉動系統包括驅動電機(91)、減速機(92 )、主軸(93 ),主軸(93 )下端設有主軸盤(94),主軸盤(94)上方設有固定的太陽輪(95),所述太陽輪(95)中間為供主軸穿過的通孔,太陽輪(95)通過太陽輪螺栓(951)固定在主軸支架(931)上,主軸盤(94)的邊緣設有穿過主軸盤的行星軸(96),行星軸(96)和主軸盤(94)間通過推力軸承連接,行星軸(96)的上端設有齒輪(97)和太陽輪(95)嚙合,行星軸(96)的下端連接所述夾緊裝置(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光飾機,其特征在于,升降系統包括立柱(2)和橫臂(3)交接處設有豎直向的滑軌(42),橫臂(3)上設有引導升降桿(43),橫臂(3)的升降運動受伺服電機(41)控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輪轂光飾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統選用單軸伺服驅動器,帶有一個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的額定功率為3.5kW。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光飾機,其特征在于,震動系統包括連接在底座(I)前端的震動支架(72),所述震動支架(72)的四個角上設有彈簧(73)和研磨桶(8)底部連接,震動支架(72 )中間設有所述震動電機(7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光飾機,其特征在于,研磨桶(8)側面設有排液口(8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光飾機,其特征在于,夾緊裝置(6)包括盤形殼體,殼體下端設有卡爪,殼體內設有電磁閥,卡爪通過電磁閥氣動控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輪轂光飾機,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立柱,立柱橫向設置橫臂,橫臂上設有伺服電機控制的升降系統,橫臂上還設有行星輪系的轉動系統,轉動系統底部連接夾持輪轂的夾緊裝置,底座前端設有震動電機控制的震動系統,震動系統上方設有研磨桶;所述行星輪系的轉動系統包括驅動電機、減速機、主軸,主軸下端設有主軸盤,主軸盤上方設有固定的太陽輪,主軸盤的邊緣設有穿過主軸盤的行星軸,行星軸的上端設有齒輪和太陽輪嚙合,行星軸的下端連接所述夾緊裝置。本實用新型對輪轂的表面光整比較全面高效,而且全系統控制簡單、自動化高。
【IPC分類】B24B29/04
【公開號】CN204639878
【申請號】CN201520335780
【發明人】嵇興林
【申請人】浙江湖磨拋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2日
一種用于冷卻輥的拋磨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冷卻輥的拋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冷卻輥拋磨裝置是冶金行業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重要部件,在冷卻輥制帶過程中拋光輪主要是通過不銹鋼鋼絲與輥面之間的摩擦來對冷卻輥表面進行拋磨,從而拋磨掉冷卻輥表面在制帶過程中殘渣的鋼渣,從而延長冷卻輥的使用壽命,提高制帶的合格率。
[0003]現有的許多拋光技術設備和拋光材質不穩定導致拋光效果不是太理想。鑒于在冷卻輥甩帶制帶過程中對于拋光輪的使用消耗很大,普通拋光輪的拋光材質根本不能滿足冷卻輥在高溫下的制帶要求,冷卻輥拋光現在普遍都是采用千葉輪,由于千葉輪材質不均勻、千葉輪扇葉在運動時由于長短不一,很容易造成拋磨后的冷卻輥表面的光潔度不平整,粗糙度值不均勻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冷卻輥的拋磨裝置,其在冷卻輥的表面采用上、下拋光輪進行排管,且采用耐磨耐高溫的拋磨材料,不但拋磨掉鋼液殘渣,保證冷卻輥表面的粗糙度,而且降低成本,延長了冷卻輥的使用壽命。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冷卻輥的拋磨裝置,包括上、下兩個拋光輪及傳動機構,所述上拋光輪包括上套筒及套裝在所述上套筒外部的上刷輥,所述下拋光輪包括下套筒及套裝在所述下套筒外部的下刷輥,所述上、下拋光輪在所述傳動機構的作用下同向旋轉,所述刷棍采用直徑為0.03?0.5mm的耐磨耐高溫的不銹鋼鋼絲。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冷卻輥表面采用上、下拋光輪進行拋磨,采用采用耐磨耐高溫的不銹鋼鋼絲作為拋磨材料,既能夠拋磨掉冷卻輥表面的鋼液殘渣,保證了所制帶材表面不會因為鋼液的存在而產生氣孔,又能夠保證冷卻輥表面的粗糙度值,從而使所制帶材的表面光滑整潔,達到延長冷卻輥的使用壽命,節省成本的目的。
[0007]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08]進一步的,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主傳動輪、定位導向輪、上傳動軸及下傳動軸,所述定位導向輪安裝在所述上傳動軸與下傳動軸之間,所述上套筒固定套裝在上傳動軸上,所述下套筒固定套裝在下傳動軸上,所述主傳動輪、上傳動軸、定位導向輪及下傳動軸之間通過皮帶連接。
[0009]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傳動機構可以通過電機提供動力,主傳動輪在電機作用下轉動,從而帶動上下拋光輪轉動對冷卻輥的表面進行拋磨;定位導向輪目的是調整皮帶的方向,使得上下拋光輪在電機作用下同向旋轉,可根據調整電機的轉速及轉向來實現不同的拋磨效果。
[0010]進一步的,所述上刷棍采用直徑為0.03?0.2mm的耐磨耐高溫的不銹鋼鋼絲。
[0011]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拋光輪采用拋磨材料比較細膩,粗糙度較低的拋磨鋼絲對冷卻輥表面進行拋磨,及時拋磨掉冷卻輥表面的鋼液殘渣保證冷卻輥表面整潔度。
[0012]進一步的,所述下刷輥采用直徑為0.2?0.5mm的耐磨耐高溫的不銹鋼鋼絲。
[0013]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下層采用拋磨材料比較粗糙,拋磨材質力度比較大的拋磨鋼絲,可拋磨掉冷卻輥表面的雜質,同時還能滿足冷卻輥在制帶過程中對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0014]進一步的,所述套筒采用硬質塑料。
[0015]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證上、下刷輥支撐強度的同時,減輕了拋磨裝置的重量,降低其成本。
[0016]本實用新型的所述上刷輥可采用千葉輪,而所述下刷輥采用直徑為0.03?0.5mm的耐磨耐高溫的不銹鋼鋼絲。千葉輪可快速拋磨掉冷卻輥表面的鋼液殘渣保證冷卻輥表面整潔度;而下刷輥除了上述可以去除鋼液殘渣也還可以滿足冷卻輥表面的粗糙度的要求。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拋光輪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上拋光輪;2、下拋光輪;3、上傳動軸;4、下傳動軸;5、主傳動軸;6、定位導向輪、皮帶;8、冷卻輥;9、刷輥;10、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1]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用于冷卻輥的拋磨裝置,包括上拋光輪1、下拋光輪2及傳動機構,所述上拋光輪I包括上套筒及套裝在所述上套筒外部的上刷輥,所述下拋光輪包括下套筒及套裝在所述下套筒外部的下刷輥,所述上、下拋光輪在所述傳動機構的作用下同向旋轉,所述刷棍9采用直徑為0.03?0.5mm的耐磨耐高溫的不銹鋼鋼絲。拋光輪具體是在套筒的表面植有不銹鋼鋼絲制成。
[0022]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主傳動輪5、定位導向輪6、上傳動軸3及下傳動軸4,所述定位導向輪6安裝在所述上傳動軸3與下傳動軸4之間,所述上套筒固定套裝在上傳動軸3上,所述下拋光輪的套筒固定套裝在下傳動軸4上,所述主傳動輪5、上傳動軸3、定位導向輪6及下傳動軸4之間通過皮帶7連接。所述傳動機構可以通過電機提供動力,主傳動輪5在電機作用下轉動,從而帶動上、下拋光輪轉動對冷卻輥的表面進行拋磨;定位導向輪6目的是調整皮帶的方向,使得上下拋光輪在電機作用下同向旋轉,可根據調整電機的轉速及轉向來實現對冷卻輥不同的拋磨效果。
[0023]所述上刷輥采用直徑為0.03?0.2mm的耐磨耐高溫的不銹鋼鋼絲。上拋光輪采用拋磨材料比較細膩,粗糙度較低的拋磨鋼絲對冷卻輥表面進行拋磨,及時拋磨掉冷卻輥表面的鋼液殘渣保證冷卻輥表面整潔度。
[0024]所述下刷輥采用直徑為0.2?0.5mm的耐磨耐高溫的不銹鋼鋼絲。下層采用拋磨材料比較粗糙,拋磨材質力度比較大的拋磨鋼絲,可拋磨掉冷卻輥表面的雜質,同時還能滿足冷卻輥在制帶過程中對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0025]所述套筒10采用硬質塑料。保證上、下刷輥支撐強度的同時,減輕了拋磨裝置的重量,降低其成本。
[0026]本實用新型電機啟動,帶動主傳動輪轉動,主傳動輪通過皮帶帶動上下傳動軸轉動,從而帶動上下拋光輪轉動對冷卻輥進行拋磨,可以根據冷卻輥制帶過程及輥面粗糙度的要求來適時調整拋光輪的轉速及轉向,從而實現不同的拋光效果,達到延長冷卻輥的使用壽命,節省成本的目的。
[0027]本實用新型的所述上刷輥可采用千葉輪,而所述下刷輥采用直徑為0.03?0.5mm的耐磨耐高溫的不銹鋼鋼絲。千葉輪可快速拋磨掉冷卻輥表面的鋼液殘渣保證冷卻輥表面整潔度;而下刷輥除了上述可以去除鋼液殘渣也還可以滿足冷卻輥表面的粗糙度的要求。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冷卻輥的拋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兩個拋光輪及傳動機構,所述上拋光輪包括上套筒及套裝在所述上套筒外部的上刷輥,所述下拋光輪包括下套筒及套裝在所述下套筒外部的下刷輥,所述上、下拋光輪在所述傳動機構的作用下同向旋轉,所述刷輥采用直徑為0.03?0.5mm的耐磨耐高溫的不銹鋼鋼絲。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卻輥的拋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主傳動輪、定位導向輪、上傳動軸及下傳動軸,所述定位導向輪安裝在所述上傳動軸與下傳動軸之間,所述上套筒固定套裝在上傳動軸上,所述套筒固定套裝在下傳動軸上,所述主傳動輪、上傳動軸、定位導向輪及下傳動軸之間通過皮帶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冷卻輥的拋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刷輥采用直徑為0.03?0.2mm的耐磨耐高溫的不銹鋼鋼絲。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冷卻輥的拋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刷輥采用直徑為0.2?0.5mm的耐磨耐高溫的不銹鋼鋼絲。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冷卻輥的拋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采用硬質塑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冷卻輥的拋磨裝置,其包括上、下兩個拋光輪及傳動機構,上拋光輪包括上套筒及上刷輥,下拋光輪包括下套筒及下刷輥,上、下拋光輪在傳動機構的作用下同向旋轉,刷輥采用直徑為0.03~0.5mm的耐磨耐高溫的不銹鋼鋼絲,傳動機構包括主傳動輪、定位導向輪、上傳動軸及下傳動軸,定位導向輪安裝在上傳動軸與下傳動軸之間,上套筒固定套裝在上傳動軸上,套筒固定套裝在下傳動軸上,主傳動輪、上傳動軸、定位導向輪及下傳動軸之間通過皮帶連接。本實用新型可拋磨掉冷卻輥表面的鋼液殘渣,又能夠保證冷卻輥表面的粗糙度值,從而使所制帶材的表面光滑整潔,達到延長冷卻輥的使用壽命,節省成本的目的。
【IPC分類】B24B27/00, B24B29/04
【公開號】CN204639879
【申請號】CN201520355332
【發明人】唐明明, 王肇飛, 張宗寧, 張倩倩, 史戈平, 姚志強
【申請人】煙臺萬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8日
一種木珠拋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拋光打磨機領域,具體是一種木珠拋光機。
【背景技術】
[0002]對于佛珠的打磨通常是使用拋光機,現有的木珠拋光機雖然能夠實現木珠的拋光,但仍然存在著諸多缺陷,尤其是拋光過程中,珠子的正圓問題、拋光下來的木肩不能及時清理的問題、不同木珠直徑需要更換不同深度的拋光盤的問題、在拋光過程中木珠在拋光盤和壓盤之間的縫隙飛濺的問題、多個木珠拋光時造成卡死損壞的問題使得打磨效果非常不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木珠拋光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木珠拋光機,包括電機、底盤、固定盤和豎桿,所述底盤設于電機的上方,且電機傳動連接底盤,通過電機的轉動,使得底盤轉動;所述豎桿固定在電機的一側,且豎桿上活動套接有連接件A和連接件B,且連接件B設于連接件A的正上方,所述連接件A的一側固定連接固定盤,且固定盤的結構為上下開口的圓筒狀;通過將固定盤固定放置在底盤的上方,且固定盤與底盤留有縫隙,可以防止木珠在打磨時,四出飛濺,同時縫隙可以排渣;所述連接件A和連接件B上均設有調緊旋鈕,通過調節調緊旋鈕的松緊度,從而使得連接件A或連接件B圍繞豎桿轉動;所述連接件B的一側連接橫桿,且橫桿的另一端連接壓蓋;所述固定盤的內壁上設有對稱設置的半圓柱突起,通過半圓柱突起可以改變木珠在加工時的運動軌跡,防止木珠出現堵塞的現象;所述固定盤上設有打磨層。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層采用砂紙或者羊絨毛布制成。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盤采用金屬或者工程塑料制成。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底盤結構為圓形,壓蓋結構為圓形,且壓蓋的直徑等于固定盤的直徑。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同時造價低廉,獨特的半圓凸起設計可以有效的改變木珠的運動軌跡,可以防止木珠在移動的過程中出現擠在一起的現象,避免了木珠的損壞和卡機的現象,同時也整體提高了打磨效率。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木珠拋光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電機、2-底盤、3-固定盤、4-連接件A、5-豎桿、6-調緊旋鈕、7-連接件B、8-橫桿、9-壓蓋、10-半圓柱突起。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3]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木珠拋光機,包括電機1、底盤2、固定盤3和豎桿5,所述底盤2設于電機I的上方,且電機I傳動連接底盤2,通過電機I的轉動,使得底盤2轉動;所述豎桿5固定在電機I的一側,且豎桿5上活動套接有連接件A4和連接件B7,且連接件B7設于連接件A4的正上方,所述連接件A4的一側固定連接固定盤3,且固定盤3的結構為上下開口的圓筒狀;通過將固定盤3固定放置在底盤2的上方,且固定盤3與底盤2留有縫隙,可以防止木珠在打磨時,四出飛濺,同時縫隙可以排渣;所述連接件A4和連接件B7上均設有調緊旋鈕6,通過調節調緊旋鈕6的松緊度,從而使得連接件A4或連接件B7圍繞豎桿5轉動;所述連接件B7的一側連接橫桿8,且橫桿8的另一端連接壓蓋9 ;所述固定盤3的內壁上設有對稱設置的半圓柱突起10,通過半圓柱突起10可以改變木珠在加工時的運動軌跡,防止木珠出現堵塞的現象;所述固定盤3上設有打磨層。
[0014]所述
[0015]所述打磨層采用砂紙或者羊絨毛布制成。
[0016]所述固定盤3采用金屬或者工程塑料制成。
[0017]所述底盤2結構為圓形,壓蓋9結構為圓形,且壓蓋9的直徑等于固定盤3的直徑。
[0018]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通過調節連接件A4,將固定盤3固定放置在底盤2的上方一側,使得固定盤3與底盤2不同心,木珠在打磨時會有一個側向旋轉加向前旋轉,解決木珠橢圓的問題,此時將木珠倒在底盤2,然后調節連接件B7,將壓蓋9正壓在固定盤3上,然后開啟電機I即可。
[0019]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20]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木珠拋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機、底盤、固定盤和豎桿,所述底盤設于電機的上方,且電機傳動連接底盤;所述豎桿固定在電機的一側,且豎桿上活動套接有連接件A和連接件B,且連接件B設于連接件A的正上方,所述連接件A的一側固定連接固定盤,且固定盤的結構為上下開口的圓筒狀;所述連接件A和連接件B上均設有調緊旋鈕;所述連接件B的一側連接橫桿,且橫桿的另一端連接壓蓋;所述固定盤的內壁上設有對稱設置的半圓柱突起;所述固定盤上設有打磨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珠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層采用砂紙或者羊絨毛布制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珠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盤采用金屬或者工程塑料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珠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結構為圓形,壓蓋結構為圓形,且壓蓋的直徑等于固定盤的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木珠拋光機,包括電機、底盤、固定盤和豎桿,所述底盤設于電機的上方,且電機傳動連接底盤;所述豎桿固定在電機的一側,且豎桿上活動套接有連接件A和連接件B,且連接件B設于連接件A的正上方,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同時造價低廉,獨特的半圓凸起設計可以有效的改變木珠的運動軌跡,可以防止木珠在移動的過程中出現擠在一起的現象,避免了木珠的損壞和卡機的現象,同時也整體提高了打磨效率。
【IPC分類】B24B29/04
【公開號】CN204639880
【申請號】CN201520378240
【發明人】趙亞新
【申請人】趙亞新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日
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不銹鋼管的拋光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不銹鋼管內拋光機大都為如下結構。主要包括一導軌、一置于導軌上的動力裝置和架設在導軌上的夾管。動力裝置具有一個配合不銹鋼管旋轉的旋轉軸和位于旋轉軸端側的拋光面,在驅動動力裝置順沿導軌行進時旋轉軸穿接在焊管內,在旋轉的同時利用拋光面研磨拋光焊管內壁,以獲得較為光亮的壁面。但是這種設備由于拋光面是隨旋轉軸以高速旋轉的方向研磨焊管內壁,因此從微觀來看,該拋光面會在焊管內壁,沿周徑形成拋光痕,但是,在流體沿軸向流經不銹鋼管時恰好與流體流向呈垂直向的拋光痕,就形成流體竄流時的阻力,使流體流速減緩。
[0003]改進的,也有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2633508,公開日2004年8月18日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管內拋光機,包括有一機架、一傳動裝置及一拋光裝置。該機架可供數接管橫置在上方。該傳動裝置具有一樞置在機架一端的主動輪、一樞置在機架另一端的從動輪,及一可驅動主動輪的伺服馬達。該拋光裝置具有一穿經接管且分別與主動輪、從動輪固接的鋼索及一固定在鋼索中間位置的拋光梭子。借此,當主動輪帶動鋼索左、右移動,就可以利用拋光梭子于接管內直線行進,使接管內壁產生與流體流向同方向的搪磨拋光痕。但是該類拋光機的結構復雜,利用主動輪從動輪來帶動鋼索,在高速情況下,抖動厲害,這樣對內壁的磨削拋光效果會明顯下降,而且拋光梭子沒有壓緊裝置,在接管內運動時和管壁接觸不緊密導致磨削量太小,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磨削效率高、磨痕對流體阻力小的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包括設備的底座,底座上設有夾持不銹鋼管端部的旋轉機構和支撐在不銹鋼管底部的鋼管支撐機構,底座上還設有螺桿進給裝置,所述螺桿進給裝置包括螺桿、螺桿電機和位移套管,所述螺桿末端設有螺桿支撐座,螺桿平行設置在待拋光不銹鋼管側面,所述位移套管套接在螺桿上,位移套管側向連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另一端連接有伸入不銹鋼管管內的拋光桿。
[0007]本實用新型中:
[0008]1、采用螺桿進給移動拋光桿,螺桿進給裝置和不銹鋼管旋轉機構相分離,結構穩定,鋼管位移拋光穩定;
[0009]2、螺桿旋轉時,位移套管因為連著拋光桿,不能跟隨螺桿方向旋轉,使得位移套管向螺桿前進方向反向移動,實現拋光桿的移動,此時,拋光桿作為抵抗旋轉受力部件,必有和不銹鋼管緊密接觸面,該接觸面即為拋光接觸部,緊壓狀態下,拋光磨削量大,效率高;
[0010]3、該拋光結構,拋光桿一次進給拋光不銹鋼管所有部位,無需換方向,操作方便。
[0011]作為優選,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電機和三爪卡盤,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傳動帶連接三爪卡盤轉動。
[0012]作為優選,所述鋼管支撐機構包括若干個連接在底座上的鋼管支撐座,鋼管支撐座上設有承接不銹鋼管的鞍形面,鞍形面上設有可轉動的滾輪。考慮到不銹鋼管較長,較重,在不銹鋼管長度方向上設置多個底座承重。
[0013]作為優選,所述拋光桿長度長于不銹鋼管。一次進給,拋光完成。
[0014]作為優選,所述螺桿長度長于不銹鋼管,螺桿在不銹鋼管軸向距離上錯開分布。縮短螺桿長度,節省成本和重量。
[0015]作為優選,放置螺桿的底座側邊設有限位傳感器,所述限位傳感器對應螺桿的首末兩端各設一個。限位傳感器用于檢測拋光位置,使得拋光桿處于正常拋光區域。拋光桿離開不銹鋼管會發生安全事故。
[0016]作為優選,所述螺桿支撐座連接在底座上,螺桿支撐座上端面為鞍形面。
[0017]作為優選,螺桿外設有保護罩,保護罩一端鉸接在底座上,保護罩另一端設有供連接桿移動的向下開口的長槽。隔離灰塵和拋光鐵肩,起保護作用。
[0018]作為優選,沿不銹鋼管軸向設置的鋼管支撐座有兩個,分別設置在不銹鋼管中間部位和不銹鋼管另一端部。
[0019]作為優選,連接桿和拋光桿之間設有增強連接強度的同心的套管連接塊作為連接裝置。拋光桿受轉動作用力和不銹鋼管摩擦,由于其本身長度較長,連接處易不牢固或者滑脫,同心的套管連接塊增強連接強度,防止連接滑脫產生安全事故。
[0020]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螺桿進給方式,拋光作業過程中不銹鋼管和拋光設備接觸穩定,拋光效果好、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鋼管支撐座的截面視圖。
[0023]圖中:底座1、螺桿21、螺桿電機22、位移套管23、螺桿支撐座24、連接桿3、拋光桿4、驅動電機51、三爪卡盤52、鋼管支撐座61、滾輪62、限位傳感器7、套管連接塊8、不銹鋼管9。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0025]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包括設備的底座1,底座I上設有夾持不銹鋼管9端部的旋轉機構和支撐在不銹鋼管9底部的鋼管支撐機構。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電機51和三爪卡盤52,驅動電機51的輸出軸通過傳動帶連接三爪卡盤52轉動,三爪卡盤52卡住不銹鋼管9 一端。鋼管支撐機構包括兩個連接在底座I上的鋼管支撐座61,兩個鋼管支撐座61沿不銹鋼管軸向分別設置在不銹鋼管的中間部位和不銹鋼管另一端部。鋼管支撐座61上設有承接不銹鋼管9的鞍形面,鞍形面上設有可轉動的滾輪62,如圖2所示。
[0026]底座I上還設有螺桿進給裝置,螺桿進給裝置包括螺桿21、螺桿電機22和位移套管23。螺桿21末端設有螺桿支撐座24,螺桿支撐座24連接在底座I上,螺桿支撐座上端面為鞍形面。螺桿21平行設置在待拋光的不銹鋼管側面,螺桿21長度長于不銹鋼管,螺桿21在不銹鋼管軸向距離上錯開分布。位移套管23套接在螺桿21上,位移套管23側向連有連接桿3,連接桿3另一端連接有伸入不銹鋼管管內的拋光桿4。連接桿3和拋光桿4之間設有增強連接強度的同心的套管連接塊8作為連接裝置。拋光桿4長度長于不銹鋼管。
[0027]放置螺桿的底座I側邊設有限位傳感器7,所述限位傳感器7對應螺桿的首末兩端各設一個。螺桿21外設有保護罩,保護罩一端鉸接在底座上,保護罩另一端設有供連接桿移動的向下開口的長槽。保護罩沒有在圖中畫出。
[0028]主要操作為將不銹鋼管9夾持在三爪卡盤52上,拋光桿一小段伸入不銹鋼管內。然后通過驅動電機實現不銹鋼管自轉。然后螺桿電機轉動,拋光桿前進打磨不銹鋼管內孔。位移套管23至限位傳感器處,螺桿電機反向轉動,拋光桿又循序退出,至另一個限位傳感器處,實現一個來回,完成拋光。
【主權項】
1.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設備的底座(1),底座(I)上設有夾持不銹鋼管端部的旋轉機構和支撐在不銹鋼管底部的鋼管支撐機構,底座(I)上還設有螺桿進給裝置,所述螺桿進給裝置包括螺桿(21)、螺桿電機(22)和位移套管(23),所述螺桿(21)末端設有螺桿支撐座(24),螺桿(21)平行設置在待拋光的不銹鋼管側面,所述位移套管(23)套接在螺桿(21)上,位移套管(23)側向連有連接桿(3),所述連接桿(3 )另一端連接有伸入不銹鋼管管內的拋光桿(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電機(51)和三爪卡盤(52),驅動電機(51)的輸出軸通過傳動帶連接三爪卡盤(52)轉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支撐機構包括若干個連接在底座(I)上的鋼管支撐座(61 ),鋼管支撐座(61)上設有承接不銹鋼管的鞍形面,鞍形面上設有可轉動的滾輪(62)。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桿(4)長度長于不銹鋼管。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21)長度長于不銹鋼管,螺桿(21)在不銹鋼管軸向距離上錯開分布。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放置螺桿的底座(I)側邊設有限位傳感器(7),所述限位傳感器(7)對應螺桿的首末兩端各設一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支撐座(24)連接在底座(I)上,螺桿支撐座上端面為鞍形面。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螺桿(21)外設有保護罩,保護罩一端鉸接在底座上,保護罩另一端設有供連接桿移動的向下開口的長槽。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沿不銹鋼管軸向設置的鋼管支撐座(61)有兩個,分別設置在不銹鋼管中間部位和不銹鋼管另一端部。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連接桿(3)和拋光桿(4)之間設有增強連接強度的同心的套管連接塊(8)作為連接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內孔拋光設備,包括設備的底座,底座上設有夾持不銹鋼管端部的旋轉機構和支撐在不銹鋼管底部的鋼管支撐機構,底座上還設有螺桿進給裝置,所述螺桿進給裝置包括螺桿、螺桿電機和位移套管,所述螺桿末端設有螺桿支撐座,螺桿平行設置在待拋光不銹鋼管側面,所述位移套管套接在螺桿上,位移套管側向連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另一端連接有伸入不銹鋼管管內的拋光桿。本實用新型采用螺桿進給方式,拋光作業過程中不銹鋼管和拋光設備接觸穩定,拋光效果好、效率高。
【IPC分類】B24B47/12, B24B29/08, B24B47/20, B24B41/06
【公開號】CN204639881
【申請號】CN201520097279
【發明人】唐鯨華
【申請人】安吉中元管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1日
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拋光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管拋光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拋光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由于不銹鋼管其圓形的截面結構,傳統的拋光機器無法進行拋光作業。現有的拋光設備也大都存在拋光不全面,軸向運動和旋轉結合不穩定等問題。
[0003]如專利申請號為201310079920.2的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不銹鋼管的拋光裝置,它包括拋光輪、電機、穿孔和轉軸;電機上安裝有四個轉軸,四個轉軸在電機上的連接位置的中心點設有供不銹鋼管穿過的穿孔;每個轉軸上的安裝有至少2個拋光輪,拋光輪圍成正方形且互相之間存有間隔。雖然該裝置結構簡單、電能損耗小,但是其拋光輪圍成正方形的結構對圓形不銹鋼管的拋光還是會存在遺漏之處,而且其拋光方式容易在不銹鋼表面形成深度劃痕。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不銹鋼管拋光時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拋光全面且拋光作業時進給穩定的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拋光設備。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包括設備的底座,底座上設有夾持不銹鋼管端部的旋轉機構和夾持不銹鋼管另一端部的鋼管支撐機構,底座上還設有螺桿進給裝置,所述螺桿進給裝置包括螺桿、螺桿電機和位移套管,所述螺桿末端設有螺桿支撐座,螺桿平行設置在待拋光不銹鋼管側面,所述位移套管套接在螺桿上,位移套管側向連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另一端連接拋光套環,所述拋光套環為中空環形結構,拋光套環內層設有拋光清潔材料。
[0007]本實用新型中:
[0008]1、采用螺桿進給移動拋光套環,螺桿進給裝置和不銹鋼管旋轉機構相分離,結構穩定,鋼管位移拋光穩定;
[0009]2、螺桿旋轉時,位移套管因為連著拋光套環,不能跟隨螺桿方向旋轉,使得位移套管向螺桿前進方向反向移動,實現拋光套環的移動,此時,拋光套環作為抵抗旋轉受力部件,必有和不銹鋼管緊密接觸面,該接觸面即為拋光接觸部,緊壓狀態下,拋光磨削量大,效率尚;
[0010]3、由上述第二點可知,拋光套環內徑無需和不銹鋼管大小緊密配合,拋光套環內徑可適當大些,用于拋光不同直徑的不銹鋼管;
[0011]4、該拋光結構,拋光套環材料面積占比遠小于不銹鋼管,節約材料。
[0012]作為優選,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電機和驅動端三爪卡盤,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傳動帶連接驅動端三爪卡盤轉動。
[0013]作為優選,所述鋼管支撐機構包括連接在底座上的可活動調節的鋼管支撐座和卡接不銹鋼管的支撐端三爪卡盤,支撐端三爪卡盤轉動連接鋼管支撐座,鋼管支撐座通過滑軌沿不銹鋼管軸向可調節移動。可移動的鋼管支撐座便于安裝和拆卸不銹鋼管。
[0014]作為優選,放置不銹鋼管的底座側邊設有限位傳感器,所述限位傳感器對應不銹鋼管的首末兩端各設一個。限位傳感器用于檢測拋光位置,使得拋光套環處于正常拋光區域,不和端部碰撞。
[0015]作為優選,底座上螺桿進給裝置所在區域和不銹鋼管拋光區之間設有分隔板相隔離,分隔板中間設有容納所述連接桿移動通過的腰形槽。防止拋光時飛濺物濺至螺桿,損壞螺桿牙紋。
[0016]作為優選,底座上設有隔離罩,所述隔離罩設置為由分隔板向兩邊打開結構。隔離灰塵和拋光鐵肩,起保護作用。
[0017]作為優選,所述螺桿支撐座連接在底座上,螺桿支撐座上端面為鞍形支撐面。
[0018]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螺桿進給方式,拋光作業過程中不銹鋼管和拋光設備接觸穩定,拋光效果好、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底座1、螺桿21、螺桿電機22、位移套管23、螺桿支撐座24、連接桿3、拋光套環4、驅動電機51、驅動端三爪卡盤52、鋼管支撐座61、支撐端三爪卡盤62、滑軌63、限位傳感器7、分隔板8、不銹鋼管9。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0022]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包括設備的底座1,底座I上設有夾持不銹鋼管9端部的旋轉機構和夾持不銹鋼管9另一端部的鋼管支撐機構。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電機51和驅動端三爪卡盤52,驅動電機51的輸出軸通過傳動帶連接驅動端三爪卡盤52轉動。鋼管支撐機構包括連接在底座上的可活動調節的鋼管支撐座61和卡接不銹鋼管9的支撐端三爪卡盤62,支撐端三爪卡盤62轉動連接鋼管支撐座61,鋼管支撐座61通過滑軌63沿不銹鋼管軸向可調節移動。
[0023]底座I上還設有螺桿進給裝置,螺桿進給裝置包括螺桿21、螺桿電機22和位移套管23。螺桿21末端設有螺桿支撐座24,螺桿支撐座24連接在底座上,螺桿支撐座24上端面為鞍形支撐面。螺桿21平行設置在待拋光的不銹鋼管側面。位移套管23套接在螺桿21上,位移套管23側向連有連接桿3,連接桿3另一端連接拋光套環4,拋光套環4為中空環形結構,拋光套環4內層設有拋光清潔材料。
[0024]放置不銹鋼管的底座I側邊設有限位傳感器7,限位傳感器7對應不銹鋼管的首末兩端各設一個。底座I上螺桿進給裝置所在區域和不銹鋼管拋光區之間設有分隔板8相隔離,分隔板8中間設有容納連接桿3移動通過的腰形槽。底座上設有隔離罩,隔離罩設置為由分隔板向兩邊打開結構,圖中沒有畫出。
[0025]操作時,不銹鋼管9 一端卡接在驅動端三爪卡盤52上,不銹鋼管9另一端卡接在支撐端三爪卡盤62上,支撐端三爪卡盤62通過鋼管支撐座61沿滑軌63調節距離。不銹鋼管穿過拋光套環4。驅動電機51啟動使得不銹鋼管9自轉。螺桿轉動,使得拋光套環4和不銹鋼管9緊密接觸摩擦,并在不銹鋼管上滑動。拋光套環4前進至限位傳感器7處時,螺桿電機22驅動螺桿21反向轉動,實現不銹鋼管的表面拋光。
【主權項】
1.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設備的底座(I),底座(I)上設有夾持不銹鋼管端部的旋轉機構和夾持不銹鋼管另一端部的鋼管支撐機構,底座上還設有螺桿進給裝置,所述螺桿進給裝置包括螺桿(21)、螺桿電機(22)和位移套管(23),所述螺桿(21)末端設有螺桿支撐座(24),螺桿(21)平行設置在待拋光的不銹鋼管側面,所述位移套管(23 )套接在螺桿(21)上,位移套管(23 )側向連有連接桿(3 ),所述連接桿(3 )另一端連接拋光套環(4),所述拋光套環(4)為中空環形結構,拋光套環(4)內層設有拋光清潔材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電機(51)和驅動端三爪卡盤(52),驅動電機(51)的輸出軸通過傳動帶連接驅動端三爪卡盤(52 )轉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支撐機構包括連接在底座上的可活動調節的鋼管支撐座(61)和卡接不銹鋼管的支撐端三爪卡盤(62),支撐端三爪卡盤(62)轉動連接鋼管支撐座(61),鋼管支撐座(61)通過滑軌(63)沿不銹鋼管軸向可調節移動。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放置不銹鋼管的底座(I)側邊設有限位傳感器(7),所述限位傳感器(7)對應不銹鋼管的首末兩端各設一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底座(I)上螺桿進給裝置所在區域和不銹鋼管拋光區之間設有分隔板(8)相隔離,分隔板(8)中間設有容納所述連接桿(3)移動通過的腰形槽。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設有隔離罩,所述隔離罩設置為由分隔板向兩邊打開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支撐座(24)連接在底座上,螺桿支撐座(24)上端面為鞍形支撐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螺旋進給式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包括設備的底座,底座上設有夾持不銹鋼管端部的旋轉機構和夾持不銹鋼管另一端部的鋼管支撐機構,底座上還設有螺桿進給裝置,所述螺桿進給裝置包括螺桿、螺桿電機和位移套管,所述螺桿末端設有螺桿支撐座,螺桿平行設置在待拋光不銹鋼管側面,所述位移套管套接在螺桿上,位移套管側向連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另一端連接拋光套環,所述拋光套環為中空環形結構,拋光套環內層設有拋光清潔材料。本實用新型采用螺桿進給方式,拋光作業過程中不銹鋼管和拋光設備接觸穩定,拋光效果好、效率高。
【IPC分類】B24B29/08, B24B41/06
【公開號】CN204639882
【申請號】CN201520097280
【發明人】唐鯨華
【申請人】安吉中元管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1日
一種不銹鋼管拋光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屬材料的拋光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不銹鋼管拋光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由于不銹鋼管其圓形的截面結構,傳統的拋光機器無法進行拋光作業。現有的拋光設備也大都存在拋光不全面,軸向運動和旋轉結合不穩定等問題。
[0003]如專利申請號為201310079920.2的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不銹鋼管的拋光裝置,它包括拋光輪、電機、穿孔和轉軸;電機上安裝有四個轉軸,四個轉軸在電機上的連接位置的中心點設有供不銹鋼管穿過的穿孔;每個轉軸上的安裝有至少2個拋光輪,拋光輪圍成正方形且互相之間存有間隔。雖然該裝置結構簡單、電能損耗小,但是其拋光輪圍成正方形的結構對圓形不銹鋼管的拋光還是會存在遺漏之處,而且其拋光方式容易在不銹鋼表面形成深度劃痕。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圓形的不銹鋼管拋光困難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拋光全面、軸向進給穩定的不銹鋼管拋光設備。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包括設備的底座,底座上設有夾持不銹鋼管端部的旋轉機構和夾持不銹鋼管另一端部的鋼管支撐機構,底座上沿不銹鋼管軸向還滑動連接有拋光部件,所述拋光部件包括進給底座和連接在進給底座上通過馬達實現自轉的左拋光輪、右拋光輪、上拋光輪、下拋光輪,左拋光輪和右拋光輪分別夾持在不銹鋼管的左右兩側,上拋光輪和下拋光輪分別夾持在不銹鋼管的上下兩側,左拋光輪、右拋光輪、上拋光輪和下拋光輪均設有相同結構的調節其與不銹鋼管距離的位移結構。
[0007]本實用新型左拋光輪、右拋光輪成對設置,上拋光輪、下拋光輪成對設置,通過四個拋光輪的自轉,實現其與不銹鋼管間的摩擦拋光。同時進給底座沿不銹鋼管軸向運動,實現不銹鋼管軸向上的相對摩擦,拋光比較全面,不銹鋼管自轉和拋光輪軸向運動的驅動結構分離設置,運動結構穩定。拋光輪通過位移結構,可以緊貼不銹鋼光,拋光效率高,同時可移動又方便不銹鋼管的放入和取出。
[0008]作為優選,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電機和驅動端三爪卡盤,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傳動帶連接驅動端三爪卡盤轉動。
[0009]作為優選,鋼管支撐機構包括連接在底座上的可活動調節的鋼管支撐座和卡接不銹鋼管的支撐端三爪卡盤,支撐端三爪卡盤轉動連接鋼管支撐座,鋼管支撐座通過滑軌沿不銹鋼管軸向可調節移動。可移動的鋼管支撐座便于安裝和拆卸不銹鋼管。
[0010]作為優選,所述進給底座和底座間設置進給軌道,進給底座上設有走輪,走輪通過設置的進給電機驅動。
[0011]作為優選,左拋光輪和馬達間的傳動軸上套接有連接軸套,連接軸套外設有與其垂直的位移桿,位移桿設置在進給底座上的卡槽結構內,卡槽結構側邊設有連接孔,連接孔內設有固定螺桿,位移桿、卡槽結構和固定螺桿構成左拋光輪的位移結構,右拋光輪、上拋光輪、下拋光輪的位移結構和左拋光輪相同。
[0012]作為優選,左拋光輪、右拋光輪、上拋光輪、下拋光輪的輪側面為弧形凹進形狀。弧形凹進的輪側面有利于和不銹鋼管貼合,提高拋光質量。
[0013]作為優選,放置不銹鋼管的底座側邊設有限位傳感器,所述限位傳感器對應不銹鋼管的首末兩端各設一個。限位傳感器用于檢測拋光位置,使得進給底座處于正常拋光區域,不和端部碰撞。
[0014]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對不銹鋼管的拋光面積全面,拋光質量好,拋光作業過程中軸向進給穩定。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左拋光輪及其位移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底座1、進給底座21、進給軌道22、左拋光輪31、右拋光輪32、上拋光輪33、下拋光輪34、驅動電機41、驅動端三爪卡盤42、鋼管支撐座51、支撐端三爪卡盤52、滑軌53、限位傳感器6、馬達311、卡槽結構312、固定螺桿313。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0019]如圖1、圖2所不的實施例中,一種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包括設備的底座1,底座I上設有夾持不銹鋼管端部的旋轉機構和夾持不銹鋼管另一端部的鋼管支撐機構。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電機41和驅動端三爪卡盤42,驅動電機41的輸出軸通過傳動帶連接驅動端三爪卡盤42轉動。鋼管支撐機構包括連接在底座I上的可活動調節的鋼管支撐座51和卡接不銹鋼管的支撐端三爪卡盤52,支撐端三爪卡盤52轉動連接鋼管支撐座51,鋼管支撐座51通過滑軌53沿不銹鋼管軸向可調節移動。
[0020]底座I上沿不銹鋼管軸向還滑動連接有拋光部件,拋光部件包括進給底座21和連接在進給底座上通過馬達實現自轉的左拋光輪31、右拋光輪32、上拋光輪33、下拋光輪34。進給底座21和底座I間設置進給軌道22,進給底座21上設有走輪,走輪通過設置的進給電機驅動。左拋光輪31和右拋光輪32分別夾持在不銹鋼管的左右兩側,上拋光輪33和下拋光輪34分別夾持在不銹鋼管的上下兩側,左拋光輪31、右拋光輪32、上拋光輪33和下拋光輪34均設有相同結構的調節其與不銹鋼管距離的位移結構。位移結構以左拋光輪31為例,如圖2所示,左拋光輪31和驅動其轉動的馬達311間的傳動軸上套接有連接軸套,連接軸套外設有與其垂直的位移桿,位移桿設置在進給底座上的卡槽結構312內,卡槽結構312側邊設有連接孔,連接孔內設有固定螺桿313,固定螺桿313可以將位移桿和卡槽間夾緊,右拋光輪32、上拋光輪33、下拋光輪34的位移結構和左拋光輪相同。左拋光輪31、右拋光輪32、上拋光輪33、下拋光輪34的輪側面為弧形凹進形狀。放置不銹鋼管的底座I側邊設有限位傳感器6,限位傳感器6對應不銹鋼管的首末兩端各設一個。
【主權項】
1.一種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設備的底座(I ),底座(I)上設有夾持不銹鋼管端部的旋轉機構和夾持不銹鋼管另一端部的鋼管支撐機構,底座(I)上沿不銹鋼管軸向還滑動連接有拋光部件,所述拋光部件包括進給底座(21)和連接在進給底座上通過馬達實現自轉的左拋光輪(31)、右拋光輪(32 )、上拋光輪(33 )、下拋光輪(34 ),左拋光輪(31)和右拋光輪(32)分別夾持在不銹鋼管的左右兩側,上拋光輪(33)和下拋光輪(34)分別夾持在不銹鋼管的上下兩側,左拋光輪(31)、右拋光輪(32)、上拋光輪(33)和下拋光輪(34)均設有相同結構的調節其與不銹鋼管距離的位移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電機(41)和驅動端三爪卡盤(42),驅動電機(41)的輸出軸通過傳動帶連接驅動端三爪卡盤(42)轉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鋼管支撐機構包括連接在底座(I)上的可活動調節的鋼管支撐座(51)和卡接不銹鋼管的支撐端三爪卡盤(52),支撐端三爪卡盤(52)轉動連接鋼管支撐座(51 ),鋼管支撐座(51)通過滑軌(53)沿不銹鋼管軸向可調節移動。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進給底座(21)和底座(I)間設置進給軌道(22 ),進給底座(21)上設有走輪,走輪通過設置的進給電機驅動。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左拋光輪(31)和驅動其轉動的馬達(311)間的傳動軸上套接有連接軸套,連接軸套外設有與其垂直的位移桿,位移桿設置在進給底座上的卡槽結構(312)內,卡槽結構(312)側邊設有連接孔,連接孔內設有固定螺桿(313),位移桿、卡槽結構(312 )和固定螺桿(313)構成左拋光輪的位移結構,右拋光輪(32)、上拋光輪(33)、下拋光輪(34)的位移結構和左拋光輪相同。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左拋光輪(31)、右拋光輪(32)、上拋光輪(33)、下拋光輪(34)的輪側面為弧形凹進形狀。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放置不銹鋼管的底座(I)側邊設有限位傳感器(6 ),所述限位傳感器(6 )對應不銹鋼管的首末兩端各設一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不銹鋼管拋光設備,包括設備的底座,底座上設有夾持不銹鋼管端部的旋轉機構和夾持不銹鋼管另一端部的鋼管支撐機構,底座上沿不銹鋼管軸向還滑動連接有拋光部件,所述拋光部件包括進給底座和連接在進給底座上通過馬達實現自轉的左拋光輪、右拋光輪、上拋光輪、下拋光輪,左拋光輪和右拋光輪分別夾持在不銹鋼管的左右兩側,上拋光輪和下拋光輪分別夾持在不銹鋼管的上下兩側,左拋光輪、右拋光輪、上拋光輪和下拋光輪均設有相同結構的調節其與不銹鋼管距離的位移結構。本實用新型對不銹鋼管的拋光面積全面,拋光質量好,拋光作業過程中軸向進給穩定。
【IPC分類】B24B29/08, B24B47/12, B24B41/06, B24B47/20
【公開號】CN204639883
【申請號】CN201520097647
【發明人】唐鯨華
【申請人】安吉中元管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1日
一種不銹鋼管外壁拋光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管拋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不繡鋼管外壁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對鋼管的拋光工藝不僅提高鋼管的美觀,而且可減小腐蝕生銹從而延長鋼管的使用壽命,目前對鋼管拋光的工藝中多是固定輪與拋光輪一一對應,或者兩個拋光輪一一對應對一根鋼管進行拋光并牽引鋼管發生為位移,相同時間下的加工效益比較低;鋼管拋光過程中產生一些廢渣堆積在導向軌上,量多時影響鋼管的轉動,也容易對鋼管產生刮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繡鋼管外壁拋光裝置,可實現一次性對兩根鋼管進行拋光,大大提高了加工速率,同時在可移動導向軌之間設有廢渣收集器,能夠及時清理廢渣,清潔生產。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不銹鋼管外壁拋光裝置,包括機架、電機、減速機、固定輪、拋光輪、導向軌,所述電機通過三角帶帶動拋光輪轉動,所述電機與所述拋光輪之間連接有減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輪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固定輪,拋光輪與固定輪之間設有導向軌,所述導向軌位于拋光輪與固定輪的兩側,左右導向軌之間設有廢渣槽,所述機架頂面上設有滑槽,所述導向軌可沿滑槽移動。
[0005]進一步地,所述導向軌底部設有延伸柄,所述延伸柄寬度與所述滑槽寬度相等。
[0006]進一步地,所述導向軌頂部設有弧形導向槽。
[0007]進一步地,所述導向槽深度小于導向槽半徑。
[0008]進一步地,所述導向軌上設有滾輪,所述滾輪與拋光輪的軸向相同。
[0009]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是:
[0010]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拋光輪兩側設有兩個固定輪,可實現一次性對兩根鋼管進行相反方向的拋光,大大提高了加工速率;
[0011]2、在可移動導向軌之間設有廢渣收集器,能夠及時清理廢渣,避免影響鋼管的轉動,避免廢渣堆積刮傷鋼管。
[0012]3、導向軌上設有弧形導向槽便于對鋼管進行定位,也可減小與導向槽內壁的轉動摩擦,同時導向軌頂部設有滾輪,進一步減小了轉動摩擦對鋼管拋光速率的影響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前視圖。
[0016]其中:1.機架、2.底板、3.電機支撐座、4.電機、5.三角帶、6.減速機、7.轉動軸、8.固定輪、9.拋光輪、10.導向軌、101.導向槽、102.延伸柄、11.固定座、12.滾輪、13.廢渣槽、14.滑槽、15.減速機支撐座、16.固定輪支撐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0018]如圖1、圖2、圖3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不銹鋼管外壁拋光裝置,包括機架11、電機4、減速機6、固定輪8、拋光輪9、導向軌10,機架I中空,所述電機4位于機架I的底板2上,并固定在電機支撐座3上,所述電機4與所述拋光輪9之間連接有減速機6,所述拋光輪9與所述減速機6位于機架I頂板上,并分別固定在固定輪支撐座16和減速機支撐座15上,使得固定輪8與拋光輪9軸心線在同一平面內,所述電機4通過三角帶6帶動轉動軸7轉動,所述拋光輪9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固定輪8,拋光輪9與固定輪8之間設有導向軌1,所述導向軌10位于拋光輪9與固定輪8的兩側,左、右導向軌10之間設有廢渣槽13,所述機架I頂面上設有滑槽14,所述導向軌10可沿滑槽14移動。
[0019]進一步地,所述導向軌10底部設有延伸柄102,所述延伸柄102寬度與所述滑槽14寬度相等。
[0020]為了便于對鋼管進行定位,也可減小與導向槽101內壁的轉動摩擦,進一步地,所述導向軌10頂部設有弧形導向槽101。
[0021]為了不影響鋼管與拋光輪9和固定輪8的接觸,進一步地,所述導向槽101深度小于導向槽101半徑。
[0022]為了進一步減小鋼管的轉動摩擦對鋼管轉速的影響,所述導向軌10上設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中間設有滾輪12,所述滾輪12與所述拋光輪9的軸向相同,當拋光輪9對鋼管進行拋光并帶動鋼管轉動時,滾輪12可同時促進鋼管的轉動,提高拋光效率。
[0023]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不銹鋼管外壁拋光裝置,包括機架(1)、電機(4)、減速機(6)、固定輪(8)、拋光輪(9)、導向軌(10),所述電機(4)通過三角帶(5)帶動拋光輪(9)轉動,所述電機⑷與所述拋光輪(9)之間連接有減速機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輪(9)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固定輪(8),拋光輪(9)與固定輪⑶之間設有導向軌(10),所述導向軌(10)位于拋光輪(9)與固定輪(8)的兩側,左右導向軌(10)之間設有廢渣槽(13),所述機架頂面上設有滑槽(14),所述導向軌(10)可沿滑槽(14)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管外壁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軌(10)底部設有延伸柄(101),所述延伸柄(101)寬度與所述滑槽(14)寬度相等。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管外壁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軌(10)頂部設有弧形導向槽(102)。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不銹鋼管外壁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槽(102)的深度小于導向槽(102)半徑。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管外壁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軌(10)上設有滾輪(12),所述滾輪(12)與拋光輪(9)軸向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不銹鋼管外壁拋光裝置,包括機架、電機、減速機、固定輪、拋光輪、導向軌,所述電機通過三角帶帶動拋光輪轉動,所述電機與所述拋光輪之間連接有減速機,所述拋光輪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固定輪,拋光輪與固定輪之間設有導向軌,所述導向軌位于拋光輪與固定輪的兩側,左右導向軌之間設有廢渣槽,所述機架頂面上設有滑槽,所述導向軌可沿滑槽移動。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運用一個拋光輪可同時對兩個鋼管進行相反方向的拋光,提高了工作效率。
【IPC分類】B24B29/08, B24B41/06, B24B55/06
【公開號】CN204639884
【申請號】CN201520135060
【發明人】吳利鋒, 解欣
【申請人】天津杰鋒鋼管工貿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0日
一種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凡是兩端開口并具有中空的斷面,而且其長度與斷面周長之比較大的鋼材,都可以稱為鋼管,當長度與斷面周長之比較小時,可稱為管段或管形配件,它們都屬于管材產品的范疇,其中不銹鋼鋼管是一種中空的長條圓形鋼材,主要廣泛用于石油、化工、醫療、食品、輕工、機械儀表等工業輸送管道以及機械結構部件等。另外,在折彎、抗扭強度相同時,重量較輕,所以也廣泛用于制造機械零件和工程結構,也常用作生產各種常規武器、槍管、炮彈等。不銹鋼管按生產方式分為無縫管和焊管兩大類,無縫鋼管又可分為熱軋管,冷軋管、冷拔管和擠壓管等,冷拔、冷軋是鋼管的二次加工;焊管分為直縫焊管和螺旋焊管等,不管采用哪種成型工藝,不銹鋼管在成型后均需要對其外表面進行拋光處理,為此也出現了系列對不銹鋼管進行拋光的設備。
[0003]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申請號:200820186686.8)公開了一種鋼管用拋光機,其包括:主電機,主電機的輸出軸上傳動連接有減速器,減速器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有用于夾住鋼管端部的三爪卡盤;三爪卡盤的前端設有一對對稱設置的用于打磨鋼管的砂輪機組,工作時,三爪卡盤夾住鋼管的末端部并在主電機的作用下,使鋼管自轉;所述的一對砂輪機組的砂輪向內旋轉并對鋼管外壁進行打磨拋光,同時在砂輪的牽引下鋼管向前發生位移,從而確保了鋼管表面拋光的均勻性;在對鋼管拋光接近一半時,將鋼管掉頭裝夾好,繼續打磨拋光,從而完成對整個鋼管的打磨拋光,該拋光機需要通過主電機驅動鋼管轉動,同時小車需要移動實現鋼管的軸向移動,不但自動化程度低,且需要多個動力源,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本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能夠在拋光時驅動不銹鋼管自動轉動并沿軸向移動,自動化程度高。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拋光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用于不銹鋼管沿軸向通過的送料通道,所述機架在送料通道的一側沿送料通道長度方向設有若干拋光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裝置包括驅動軸和若干驅動輪,所述機架在送料通道另一側沿送料通道長度方向轉動連接有若干調節板,所述調節板上均轉動連接有轉動軸,上述驅動輪固連在轉動軸的一端,且驅動輪輪面與拋光輪輪面相對,所述驅動軸轉動連接在機架上且驅動軸軸向與送料通道長度方向相平行,上述轉動軸的另一端均與驅動軸傳動連接,所述機架與調節板之間設有能夠調節轉動軸軸向與驅動軸軸向之間夾角的調節件。
[0006]拋光輪沿送料通道長度方向均勻排列,每個拋光輪均與一個動力電機相聯接,驅動輪的數量與拋光輪數量一致,且相對設置,不銹鋼管由送料通道的一端進入,不銹鋼管的側壁預先與端部的驅動輪輪面相抵靠,由于在調節件調節后,轉動軸處于傾斜狀態,且轉動軸朝向輸送方向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因此在驅動輪轉動時,驅動輪的輪面與不銹鋼管產生摩擦力,該摩擦力分別產生向下的切向分力和沿不銹鋼管軸向的軸向分力,上述的切向分力能夠驅動不銹鋼管自動轉動,從而使得拋光輪能夠對不銹鋼管的一周進行循環拋光,而軸向分力則能夠推動不銹鋼管沿軸向移動,使得不銹鋼管逐漸進入送料通道并與其他驅動輪相抵靠,最終整個不銹鋼管通過送料通道,當然通過調節件能夠調節轉動軸的傾斜角度,即調節切向分力和軸向分力的大小,以調節不銹鋼管的轉動速度和移動速度,從而使得該驅動裝置能夠適用于不同不銹鋼管的不同拋光需求,同時在拋光過程中,一個驅動輪與一個拋光輪相對,即不銹鋼管一側在拋光時,相對一側有驅動輪進行定位,拋光質量更好。
[0007]在上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中,所述調節件包括調節螺栓,所述機架上沿送料通道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安裝架,所述安裝架具有豎直設置的安裝板,上述調節板通過銷軸轉動連接在安裝板上,且調節板的板面與送料通道軸向平行,所述安裝板上開設有弧形導向槽,所述調節螺栓的一端垂直固連在調節板板面上,另一端穿過導向槽且在穿出端螺接有調節螺母。一個安裝架與一個拋光輪相對,用于安裝驅動輪,而弧形的導向槽與銷軸同軸心設置,即旋松調節螺栓后能夠使調節板繞銷軸擺動,以調節轉動軸的傾斜角度,結構簡單,當然調節件也可以是調節板直接通過螺栓連接在安裝板上,而調節板與安裝板之間則通過該螺栓與螺母相固定連接。
[0008]在上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中,所述安裝架還具有移動板,上述安裝板垂直固連在移動板上,所述移動板上開設有條形槽,該條形槽的長度方向與送料通道的長度方向相垂直,所述機架上豎直固連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穿過條形槽且穿出端螺接有定位螺母。即安裝架的橫截面呈T形,條形槽與定位螺栓相配合,用于調節移動板沿送料通道寬度方向的位置,即調節拋光輪與驅動輪之間的距離,以適用于不同型號尺寸的不銹鋼管。
[0009]在上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中,所述調節板側面上具有兩連接座,所述連接座上均固連有軸承,上述轉動軸連接在兩軸承上,且驅動輪位于兩連接座之間。連接座焊接在調節板側面上,通過軸承與轉動軸相連,結構穩定。
[0010]在上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中,所述移動板上均具有安裝座,所述驅動軸轉動連接在安裝座上,所述機架上還固連有驅動電機,該驅動電機與驅動軸的一端相連接。即驅動軸安裝在若干個安裝座上,避免驅動軸變形,保證驅動軸的同軸度。
[0011]在上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中,所述驅動軸上沿軸向固連有若干主動輪,所述轉動軸的一端均固連有從動輪,所述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通過傳動帶相連接。即一根驅動軸能夠驅動若干個轉動軸轉動,結構緊湊,成本降低。
[0012]在上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中,所述傳動帶包括若干長條狀的橡膠帶,該若干橡膠帶通過螺釘首尾依次連接,且相鄰兩橡膠帶之間能夠相對轉動。由于轉動軸相對驅動軸傾斜,且兩者之間的夾角在調節后會發生改變,傳動帶通過橡膠帶拼接而成,整個驅動帶能夠在一定角度內扭轉,實現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的傳動連接。
[0013]在上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中,所述驅動輪采用橡膠材料制成。使得驅動輪與不銹鋼管之間具有較大的摩擦力。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0015]1、由于轉動軸處于傾斜狀態,因此在驅動輪轉動時,驅動輪的輪面與不銹鋼管產生向下的切向分力和沿不銹鋼管軸向的軸向分力,切向分力能夠驅動不銹鋼管自動轉動,從而使得拋光輪能夠對不銹鋼管的一周進行循環拋光,而軸向分力則能夠推動不銹鋼管沿軸向移動,自動化程度高。
[0016]2、由于通過調節件能夠調節轉動軸的傾斜角度,即調節切向分力和軸向分力的大小,以調節不銹鋼管的轉動速度和移動速度,從而使得該驅動裝置能夠適用于不同不銹鋼管的不同拋光需求。
[0017]3、由于一個驅動輪與一個拋光輪相對,即不銹鋼管一側在拋光時,相對一側有驅動輪進行定位,拋光質量更好。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送料裝置的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送料裝置的局部結構俯視圖。
[0020]圖3是圖1中A處的結構放大圖。
[0021]圖4是圖1中B處的結構放大圖。
[0022]圖中,1、機架;11、送料通道;2、拋光輪;3、驅動輪;31、轉動軸;32、從動輪;4、驅動軸;41、驅動電機;42、主動輪;5、調節板;51、調節螺栓;52、調節螺母;53、連接座;54、軸承;6、安裝架;61、安裝板;611、導向槽;612、銷軸;62、移動板;621、條形槽;622、定位螺栓;623、定位螺母;624、安裝座;7、傳動帶;71、橡膠帶;72、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4]如圖1、圖2所示,一種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拋光機包括機架1,機架I上設有送料通道11,機架I在送料通道11的一側沿送料通道11長度方向設有若干拋光輪2,拋光輪2均勻排列,每個拋光輪2均與一個動力電機相聯接。送料裝置包括驅動軸4和若干驅動輪3,機
架I在送料通道11另一側沿送料通道11長度方向轉動連接有若干調節板5,調節板5上均轉動連接有轉動軸31,驅動輪3固連在轉動軸31的一端,且驅動輪3輪面與拋光輪2輪面相對,即驅動輪3的數量與拋光輪2數量一致,且相對設置,驅動軸4轉動連接在機架I上且驅動軸4軸向與送料通道11長度方向相平行,轉動軸31的另一端均與驅動軸4傳動連接,機架I與調節板5之間設有能夠調節轉動軸31軸向與驅動軸4軸向之間夾角的調節件。不銹鋼管由送料通道11的一端進入,不銹鋼管的側壁預先與端部的驅動輪3輪面相抵靠,由于在調節件調節后,轉動軸31處于傾斜狀態,且轉動軸31朝向輸送方向的一端高于另一端,驅動輪3采用橡膠材料制成,因此在驅動輪3轉動時,驅動輪3的輪面與不銹鋼管產生摩擦力,該摩擦力分別產生向下的切向分力和沿不銹鋼管軸向的軸向分力,上述的切向分力能夠驅動不銹鋼管自動轉動,從而使得拋光輪2能夠對不銹鋼管的一周進行循環拋光,而軸向分力則能夠推動不銹鋼管沿軸向移動,使得不銹鋼管逐漸進入送料通道11并與其他驅動輪3相抵靠,最終整個不銹鋼管通過送料通道11,當然通過調節件能夠調節轉動軸31的傾斜角度,即調節切向分力和軸向分力的大小,以調節不銹鋼管的轉動速度和移動速度,從而使得該驅動裝置能夠適用于不同不銹鋼管的不同拋光需求,同時在拋光過程中,一個驅動輪3與一個拋光輪2相對,即不銹鋼管一側在拋光時,相對一側有驅動輪3進行定位,拋光質量更好。
[0025]具體來說,結合圖3、圖4所示,調節件包括調節螺栓51,機架I上沿送料通道11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安裝架6,一個安裝架6與一個拋光輪2相對,用于安裝驅動輪3,安裝架6具有豎直設置的安裝板61,調節板5通過銷軸612轉動連接在安裝板61上,且調節板5的板面與送料通道11軸向平行,安裝板61上開設有弧形導向槽611,而弧形的導向槽611與銷軸612同軸心設置,調節螺栓51的一端垂直固連在調節板5板面上,另一端穿過導向槽611且在穿出端螺接有調節螺母52,即旋松調節螺栓51后能夠使調節板5繞銷軸612擺動,以調節轉動軸31的傾斜角度,結構簡單,當然調節件也可以是調節板5直接通過螺栓連接在安裝板61上,而調節板5與安裝板61之間則通過該螺栓與螺母相固定連接。安裝架6還具有移動板62,安裝板61垂直固連在移動板62上,移動板62上開設有條形槽621,該條形槽621的長度方向與送料通道11的長度方向相垂直,機架I上豎直固連有定位螺栓622,定位螺栓622穿過條形槽621且穿出端螺接有定位螺母623,即安裝架6的橫截面呈T形,條形槽621與定位螺栓622相配合,用于調節移動板62沿送料通道11寬度方向的位置,即調節拋光輪2與驅動輪3之間的距離,以適用于不同型號尺寸的不銹鋼管。
[0026]調節板5側面上具有兩連接座53,連接座53焊接在調節板5側面上,連接座53上均固連有軸承54,轉動軸31連接在兩軸承54上,且驅動輪3位于兩連接座53之間,通過軸承54與轉動軸31相連,結構穩定。移動板62上均具有安裝座624,驅動軸4轉動連接在安裝座624上,機架I上還固連有驅動電機41,該驅動電機41與驅動軸4的一端相連接,即驅動軸4安裝在若干個安裝座624上,避免驅動軸4變形,保證驅動軸4的同軸度。驅動軸4上沿軸向固連有若干主動輪42,轉動軸31的一端均固連有從動輪32,主動輪42與從動輪32之間通過傳動帶7相連接,即一根驅動軸4能夠驅動若干個轉動軸31轉動,結構緊湊,成本降低。由于轉動軸31相對驅動軸4傾斜,且兩者之間的夾角在調節后會發生改變,因此傳動帶7包括若干長條狀的橡膠帶71,該若干橡膠帶71通過螺釘72首尾依次連接,且相鄰兩橡膠帶71之間能夠相對轉動,傳動帶7通過橡膠帶71拼接而成,整個驅動帶能夠在一定角度內扭轉,實現主動輪42與從動輪32之間的傳動連接。
[00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0028]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機架1、送料通道11、拋光輪2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主權項】
1.一種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拋光機包括機架(I),所述機架(I)上設有用于不銹鋼管沿軸向通過的送料通道(11),所述機架(I)在送料通道(11)的一側沿送料通道(11)長度方向設有若干拋光輪(2),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裝置包括驅動軸(4)和若干驅動輪(3),所述機架(I)在送料通道(11)另一側沿送料通道(11)長度方向轉動連接有若干調節板(5),所述調節板(5)上均轉動連接有轉動軸(31),上述驅動輪(3)固連在轉動軸(31)的一端,且驅動輪(3)輪面與拋光輪(2)輪面相對,所述驅動軸(4)轉動連接在機架(I)上且驅動軸(4)軸向與送料通道(11)長度方向相平行,上述轉動軸(31)的另一端均與驅動軸(4)傳動連接,所述機架(I)與調節板(5)之間設有能夠調節轉動軸(31)軸向與驅動軸(4)軸向之間夾角的調節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件包括調節螺栓(51),所述機架(I)上沿送料通道(11)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安裝架¢),所述安裝架(6)具有豎直設置的安裝板(61),上述調節板(5)通過銷軸(612)轉動連接在安裝板(61)上,且調節板(5)的板面與送料通道(11)軸向平行,所述安裝板¢1)上開設有弧形導向槽(611),所述調節螺栓(51)的一端垂直固連在調節板(5)板面上,另一端穿過導向槽(611)且在穿出端螺接有調節螺母(5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6)還具有移動板(62),上述安裝板¢1)垂直固連在移動板¢2)上,所述移動板¢2)上開設有條形槽¢21),該條形槽¢21)的長度方向與送料通道(11)的長度方向相垂直,所述機架(I)上豎直固連有定位螺栓¢22),所述定位螺栓(622)穿過條形槽(621)且穿出端螺接有定位螺母(623)。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板(5)側面上具有兩連接座(53),所述連接座(53)上均固連有軸承(54),上述轉動軸(31)連接在兩軸承(54)上,且驅動輪(3)位于兩連接座(53)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板(62)上均具有安裝座¢24),所述驅動軸(4)轉動連接在安裝座(624)上,所述機架(I)上還固連有驅動電機(41),該驅動電機(41)與驅動軸(4)的一端相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軸(4)上沿軸向固連有若干主動輪(42),所述轉動軸(31)的一端均固連有從動輪(32),所述主動輪(42)與從動輪(32)之間通過傳動帶(7)相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帶(7)包括若干長條狀的橡膠帶(71),該若干橡膠帶(71)通過螺釘(72)首尾依次連接,且相鄰兩橡膠帶(71)之間能夠相對轉動。8.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3)采用橡膠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屬于機械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不銹鋼管拋光機自動化程度低,成本較高的問題。本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拋光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送料通道,送料裝置包括驅動軸和若干驅動輪,機架在送料通道一側轉動連接有若干調節板,調節板上均轉動連接有轉動軸,驅動輪固連在轉動軸的一端,轉動軸的另一端均與驅動軸傳動連接,機架與調節板之間設有調節件。本不銹鋼管拋光機的送料裝置能夠在拋光時驅動不銹鋼管自動轉動并沿軸向移動,自動化程度高。
【IPC分類】B24B29/08, B24B41/00
【公開號】CN204639885
【申請號】CN201520247491
【發明人】狄宇杰
【申請人】浙江雙森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2日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