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頭精軋鋼管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種平頭精軋鋼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平頭精乳鋼管。
【背景技術】
[0002]鋼管生產技術的發展開始于自行車制造業的興起,19世紀初期石油的開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艦船、鍋爐、飛機的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火電鍋爐的制造,化學工業的發展以及石油天然氣的鉆采和運輸等,都有力地推動著鋼管工業在品種、產量和質量上的發展。
[0003]鋼管不僅用于輸送流體和粉狀固體、交換熱能、制造機械零件和容器,它還是一種經濟鋼材。用鋼管制造建筑結構網架、支柱和機械支架,可以減輕重量,節省金屬20?40%,而且可實現工廠化機械化施工。用鋼管制造公路橋梁不但可節省鋼材、簡化施工,而且可大大減少涂保護層的面積,節約投資和維護費用。所以,任何其他類型的鋼材都不能完全代替鋼管,但鋼管可以代替部分型材和棒材。鋼管對國民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品質的提高關系甚大,遠勝于其他鋼材。從人們的日常用具、家具、供排水、供氣、通風和采暖設施到各種農機用具的制造、地下資源的開發、國防和航天所用槍炮、子彈、導彈、火箭等都離不開鋼管。
[0004]正由于鋼管與人類生活、生產活動密不可分,鋼管工業的生產技術不僅發展迅速,而且推陳出新,鋼管生產在鋼鐵工業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發明一種精度更高、使用壽命更長、防腐性能更優越的鋼管尤為迫切。
【發明內容】
[0005]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平頭精乳鋼管,具有良好的耐沖擊性,使用壽命更長。
[0006]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一種平頭精乳鋼管,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端部內側和外側設置有倒角,倒角范圍為30°?60°,優選所述倒角為45°。
[0008]進一步的,所述管體包括內防腐層、內鋼管層、防護層和外套鋼管層,所述內防腐層設置在內鋼管層內壁,所述防護層設置在內鋼管層外壁,所述外套鋼管層設置在防護層外壁。
[0009]進一步的,所述外套鋼管層的硬度大于防護層的硬度。
[0010]進一步的,所述內防腐層厚度為0.l-0.2mm,所述防護層厚度為0.l-0.3mm,所述外套鋼管層厚度為l_5mm。
[0011 ]進一步的,所述管體端部通過平頭機磨平,使端面與軸向垂直,保證美觀。
[0012]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的耐腐蝕和耐沖擊性。
【附圖說明】
[0013]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0015]如附圖1所示,一種平頭精乳鋼管,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端部通過平頭機磨平美觀,使管體端面與管體的軸向垂直。所述管體端部內側和外側設置有倒角,倒角范圍為30°?60°,本實用新型優選倒角值為45°。
[0016]所述管體包括內防腐層6、內鋼管層1、防護層4和外套鋼管層5,所述內防腐層6設置在內鋼管層1內壁,所述防護層4設置在內鋼管層1外壁,所述外套鋼管層5設置在防護層4外壁。
[0017]所述外套鋼管層5的硬度大于防護層4的硬度。
[0018]設計時,所述內防腐層6厚度為0.1-0.2mm,優選0.15mm;所述防護層4厚度為0.Ι-Ο.3mm,優選0.2mm,所述外套鋼管層5厚度為l_5mm,優選3.6mm。以上優選尺寸均為積累大量生產經驗后得出的最佳尺寸。
[001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平頭精乳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的端部內側和外側設置有倒角,倒角范圍為30°?60° ; 所述管體包括內防腐層(6)、內鋼管層(1)、防護層(4)和外套鋼管層(5),所述內防腐層(6)設置在內鋼管層(1)內壁,所述防護層(4)設置在內鋼管層(1)外壁,所述外套鋼管層(5)設置在防護層(4)外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平頭精乳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鋼管層(5)的硬度大于防護層(4)的硬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平頭精乳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防腐層(6)厚度為0.Ι-Ο.2mm, 所述防護層(4)厚度為0.1-0.3mm, 所述外套鋼管層(5)厚度為l-5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平頭精乳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為45°。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平頭精乳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端部通過平頭機磨平,使端面與軸向垂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平頭精軋鋼管,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的端部內側和外側設置有倒角,倒角范圍為30°~60°;所述管體包括內防腐層、內鋼管層、防護層和外套鋼管層,所述內防腐層設置在內鋼管層內壁,所述防護層設置在內鋼管層外壁,所述外套鋼管層設置在防護層外壁。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的耐腐蝕和耐沖擊性。
【IPC分類】F16L9/14, F16L58/02
【公開號】CN205118469
【申請號】CN201520601617
【發明人】陸堅
【申請人】江蘇承中和高精度鋼管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1日
一種多功能聚乙烯雙層波紋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聚乙烯雙壁波紋管,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聚乙烯雙層波紋管。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我國的塑料管道行業得到高速的發展,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已成為國民經濟中重要的產業之一,被譽為城市中的血管,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關注。同時,國家相關政策引導使得塑料管道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國家化學建材產業十五計劃和2010年發展規劃綱要》、建設部《關于發布〈建設部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的公告》等相關文件提出了各種塑料管道的應用領域和發展目標。聚乙烯雙壁波紋管依據其優良的性能,更是得到快速發展。
[0003]由于傳統的聚乙烯波紋管的結構中,波紋管層外表面與基體管彼此獨立,這樣的結構不利于波紋管內壓強的調整,還會影響波紋管的整體穩定性,導致其使用壽命過短。現在市場的聚乙烯波紋管為了克服傳統聚乙烯波紋管所存在的問題,在管材基體外表面設有對稱連續分布的加強筋,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聚乙烯波紋管的問題,但依然存在聚乙烯波紋管環剛度、環柔性和沖擊性能低的問題。
[0004]而且在一些特殊的領域使用的話,尤其是對水質要求比較高的醫療和衛生領域使用時,普通的聚乙烯管體因為沒有抗菌的效果沒辦法很好的得到運用。
【發明內容】
[0005]針對以上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功能聚乙烯雙壁波紋管。
[0006]以下是具體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聚乙烯雙層波紋管,包括光滑的聚乙烯管材基體和貼合在管材集體外表面的聚乙烯波紋管層,所述的波紋管曾軸向波谷處設置有數個不連續的加強筋;所述的聚乙烯管材基體包括聚乙烯管體和設置在管體內壁上的增強層和設置在增強層上的抗菌層,其中增強層的一面設置在聚乙烯管本體的內壁上,另一面與抗菌層相貼合。
[0007]進一步的,抗菌層包括銀離子顆粒層和活性炭層,其中所述銀離子顆粒層載附于所述活性炭層上端,所述活性炭層的底端緊密貼附于所述增強層。
[0008]進一步的,聚乙烯管體采用擠出成型工藝加工。
[0009]進一步的,增強層與聚乙烯管體采用熱熔膠粘結成一體。
[0010]進一步的,數個不連續的加強筋為對稱分布。
[0011 ] 進一步的,數個加強筋為十字架結構。
[0012]進一步的,加強筋空心結構。
[0013]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對聚乙烯雙壁波紋管成型模塊的加強筋進行結構設計,使之沿管材軸向的波谷處對稱但不連續分布,且以一塊模塊為分布周期,而且通過設置增強層更進一步的保證了聚乙烯管的使用強度,設置有抗菌層使波紋管可用在特殊的領域,增大了使用的范圍。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管體結構示意圖。
[0016]其中:1、管材基體2、波紋管層3、加強筋4、增強層5、活性炭層6、銀離子顆粒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8]—種多功能聚乙烯雙層波紋管,包括光滑的聚乙烯管材基體1和貼合在管材集體外表面的聚乙烯波紋管層2,所述的波紋管層2軸向波谷處設置有數個不連續的加強筋3 ;所述的聚乙烯管材基體包括聚乙烯管體1和設置在管體內壁上的增強層4和設置在增強層4上的抗菌層,其中增強層4的一面設置在聚乙烯管本體的內壁上,另一面與抗菌層相貼入口 ο
[0019]進一步的,抗菌層包括銀離子顆粒層6和活性炭層5,其中所述銀離子顆粒層6載附于所述活性炭層5上端,所述活性炭層5的底端緊密貼附于所述增強層4。
[0020]進一步的,聚乙烯管體采用擠出成型工藝加工。
[0021]進一步的,增強層與聚乙烯管體采用熱熔膠粘結成一體。
[0022]進一步的,數個不連續的加強筋為對稱分布。
[0023]進一步的,數個加強筋為十字架結構。
[0024]進一步的,加強筋空心結構。
[0025]本發明通過對聚乙烯雙壁波紋管成型模塊的加強筋進行結構設計,使之沿管材軸向的波谷處對稱但不連續分布,且以一塊模塊為分布周期。通過對加強筋結構設計的改進,有助于消除聚乙烯雙壁波紋管在擠出成型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從而提高管材的環剛度、環柔性和沖擊性能。而且通過在聚乙烯管體上增添增強層更近一步的保證了管體的使用性能,增加了抗菌層使管體使用范圍更加廣泛,適用于進行輸水并且對水質要求較高的領域中。
[0026]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聚乙烯雙層波紋管,包括光滑的聚乙烯管材基體和貼合在管材集體外表面的聚乙烯波紋管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紋管曾軸向波谷處設置有數個不連續的加強筋;所述的聚乙烯管材基體包括聚乙烯管體和設置在管體內壁上的增強層和設置在增強層上的抗菌層,其中增強層的一面設置在聚乙烯管本體的內壁上,另一面與抗菌層相貼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聚乙烯雙層波紋管,其特征在于,抗菌層包括銀離子顆粒層和活性炭層,其中所述銀離子顆粒層載附于所述活性炭層上端,所述活性炭層的底端緊密貼附于所述增強層。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聚乙烯雙層波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管體采用擠出成型工藝加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聚乙烯雙層波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強層與聚乙烯管體采用熱熔膠粘結成一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聚乙烯雙層波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數個不連續的加強筋為對稱分布。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聚乙烯雙層波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數個加強筋為十字架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聚乙烯雙層波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筋空心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聚乙烯雙壁波紋管,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聚乙烯雙層波紋管;包括光滑的聚乙烯管材基體和貼合在管材集體外表面的聚乙烯波紋管層,所述的波紋管曾軸向波谷處設置有數個不連續的加強筋;所述的聚乙烯管材基體包括聚乙烯管體和設置在管體內壁上的增強層和設置在增強層上的抗菌層,其中增強層的一面設置在聚乙烯管本體的內壁上,另一面與抗菌層相貼合;本實用新型通過對聚乙烯雙壁波紋管成型模塊的加強筋進行結構設計,使之沿管材軸向的波谷處對稱但不連續分布,且以一塊模塊為分布周期,而且通過設置增強層更進一步的保證了聚乙烯管的使用強度,設置有抗菌層使波紋管可用在特殊的領域,增大了使用的范圍。
【IPC分類】F16L9/14
【公開號】CN205118470
【申請號】CN201520806401
【發明人】齊文, 趙清華, 翟曉慶, 劉秋香, 陶貴金, 劉海, 馮龍, 邊玉彬, 岳登旭
【申請人】山東文遠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5日
一種高分子聚乙烯防蟲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分子復合材料及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分子聚乙烯防蟲管。
【背景技術】
[0002]PE管材因具有強度高、耐高溫、抗腐蝕、無毒、耐磨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給水制造領域,是傳統的鋼鐵管材、聚氯乙烯飲用水管的換代產品。近幾年,隨著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PE給水管材的性能要求愈來愈高,目前市場上的PE給水管材容易遭受蟲蟻的咬嚙而損壞,大大降低了 PE管的使用壽命,限制了其應用范圍。因此,急需開發一種防蟲蟻聚乙烯給水管材,以滿足市場要求。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防蟲蟻聚乙烯管,可以有效防治蟲蟻的咬嚙,以下是具體技術方案:
[0004]—種高分子聚乙烯防蟲管,為多層復合結構,包括一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還包括增強層、抗菌層、防腐防蟲層、聚丙烯非織造布層、聚乙烯粘結層,其中所述的增強層的一面設置在高分子聚乙烯管體的內壁上,另一面與抗菌層相貼合,所述的防腐防蟲層涂布在聚丙烯非織造布層的上表面,在聚丙烯非織造布層的下表面通過聚乙烯粘結層與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的外壁相貼合。
[0005]進一步的,防腐防蟲層采用殺白蟻水劑涂布。
[0006]進一步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采用擠出成型工藝加工。
[0007]進一步的,抗菌層包括銀離子顆粒層和活性炭層,其中所述銀離子顆粒層載附于所述活性炭層上端,所述活性炭層的底端緊密貼附于所述增強層。
[0008]進一步的,增強層與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采用熱熔膠粘結成一體。
[0009]進一步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為潤滑劑改性高分子量聚乙烯。
[0010]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防腐防蟲層防止聚乙烯管受到蟲蟻輕咬而降低使用壽命,還通過設置有抗菌層對管內流動的水體起到消毒的作用。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2]其中:1、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2、增強層3、抗菌層31、活性炭層32、銀離子顆粒層4、聚乙烯粘結層5、聚丙烯非織造布6、防腐防蟲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4]—種高分子聚乙烯防蟲管,為多層復合結構,包括一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1,還包括增強層2、抗菌層3、防腐防蟲層6、聚丙烯非織造布層5、聚乙烯粘結層4,其中所述的增強層的一面設置在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1的內壁上,另一面與抗菌層3相貼合,所述的防腐防蟲層6涂布在聚丙烯非織造布層5的上表面,在聚丙烯非織造布層5的下表面通過聚乙烯粘結層4與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1的外壁相貼合。
[0015]進一步的,防腐防蟲層6采用殺白蟻水劑涂布。
[0016]進一步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1采用擠出成型工藝加工。
[0017]進一步的,抗菌層包括銀離子顆粒層32和活性炭層31,其中所述銀離子顆粒層32載附于所述活性炭層31上端,所述活性炭層的底端緊密貼附于所述增強層2。
[0018]進一步的,增強層與聚乙烯管體采用熱熔膠粘結成一體。
[0019]進一步的,尚分子量聚乙稀管體為潤滑劑改性尚分子量聚乙稀管體。
[0020]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高分子聚乙烯防蟲管,為多層復合結構,包括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增強層、抗菌層、防腐防蟲層、聚丙烯非織造布層、聚乙烯粘結層,其中所述的增強層的一面設置在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的內壁上,另一面與抗菌層相貼合,所述的防腐防蟲層涂布在聚丙烯非織造布層的上表面,在聚丙烯非織造布層的下表面通過聚乙烯粘結層與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的外壁相貼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分子聚乙烯防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腐防蟲層采用殺白蟻水劑涂布。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分子聚乙烯防蟲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抗菌層包括銀離子顆粒層和活性炭層,其中所述銀離子顆粒層載附于所述活性炭層上端,所述活性炭層的底端緊密貼附于所述增強層。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分子聚乙烯防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采用擠出成型工藝加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分子聚乙烯防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強層與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采用熱熔膠粘結成一體。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分子聚乙烯防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為潤滑劑改性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分子復合材料及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分子聚乙烯防蟲管;包括一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還包括增強層、抗菌層、防腐防蟲層、聚丙烯非織造布層、聚乙烯粘結層,其中所述的增強層的一面設置在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的內壁上,另一面與抗菌層相貼合,所述的防腐防蟲層涂布在聚丙烯非織造布層的上表面,在聚丙烯非織造布層的下表面通過聚乙烯粘結層與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體的外壁相貼合;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防腐防蟲層防止聚乙烯管受到蟲蟻輕咬而降低使用壽命,還通過設置有抗菌層對管內流動的水體起到消毒的作用。
【IPC分類】F16L58/04, F16L9/14
【公開號】CN205118471
【申請號】CN201520806677
【發明人】齊文, 翟曉慶, 趙清華, 劉秋香, 陶貴金, 劉海, 馮龍, 邊玉彬, 岳登旭
【申請人】山東文遠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9日
一種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聚乙烯管材,具體說涉及一種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主要用于石油、化工、水利行業。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用鋼絲做襯的復合管材有多種結構,如CN2202838Y公開了一種管材內壁與外壁之間夾層有一層金屬編織網的復合管材;CN2142168Y公開了至少一層纏繞鋼絲層與塑料芯管與塑料外層之間涂有粘劑層的復合管材;以上結構管材其抗沖擊強度、抗拉強度、耐磨性、抗環境開裂和抗疲勞性能均較低,其承壓力只能達到2.5MPa。也有以聚乙烯或硅烷交聯聚乙烯材料為復合管內壁的,由于復合管內壁強度不高,加之鋼絲的纏繞方式等原因所致,單層鋼絲復合管易產生環向開裂,雙層鋼絲復合管縱向不能彎曲,接頭部位產生應力集中,在安裝和使用中出現開裂現象。如采用玻璃鋼為外壁,這種復合管外壁的抗開裂性差、碎性大,極易開裂或剝落,暴露的鋼絲很快被腐蝕,造成管道泄漏。而且在一些特殊的領域使用的話,尤其是對水質要求比較高的醫療和衛生領域使用時,普通的聚乙烯管因為沒有抗菌的效果沒辦法很好的得到運用。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管材設計結構的不足,提供一種“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該管材具有結構設計合理、性價比高、耐磨耐腐蝕性能強、承壓能力高、抗菌能力強的優點,是一種應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的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以下是具體技術方案:
[0004]—種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為四層復合結構,包括有內壁、金屬層、外壁,所述金屬層置于內壁與外壁之間,包括鋼帶層和鋼絲層,其中鋼帶層設置于鋼絲層與內壁之間,鋼絲層置于鋼帶層與外壁之間;還包括設置在內壁上的抗菌層,其中抗菌層包括銀離子顆粒層和活性炭層。
[0005]進一步的,鋼帶層沿管材軸心線平行方向等距離排列,其鋼帶厚度為0.4mm?
2.5mm,鋼帶與鋼帶之間的間距為8?15mm。
[0006]進一步對,鋼帶層上涂覆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熱熔膠,其涂層厚度為0.5-2.5mm。
[0007]進一步的,鋼絲層以垂直于管材軸心線方向,呈包裹鋼帶層螺旋纏繞結構,所述鋼絲是彈簧鋼絲,鋼絲直徑是0.8-2.5毫米。
[0008]進一步的,銀離子顆粒層載附于所述活性炭層上端,所述活性炭層的底端緊密貼附于管材內壁。
[0009]進一步的,抗菌層的厚度為0.2mm-l.2mm,所述銀離子顆粒層的底部緊密附著在所述活性炭層的頂端,且所述銀離子顆粒層內的銀離子顆粒充滿所述活性炭層內的縫隙。
[0010]有益效果:本發明具有結構設計合理、性價比高、耐磨耐腐蝕性能強、承壓能力高、抗菌效果好的優點,是一種應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的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
【附圖說明】
[ΟΟ]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2]其中:1、內壁2、金屬層3、外壁4、鋼帶5、鋼絲6、膠粘層7、活性炭層8、銀離子顆粒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4]一種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為四層復合結構,包括有內壁1、金屬層2、外壁3,所述金屬層2置于內壁1與外壁3之間,包括鋼帶層和鋼絲層,其中鋼帶層設置于鋼絲層與內壁1之間,鋼絲層置于鋼帶層與外壁3之間;還包括設置在內壁上的抗菌層,其中抗菌層包括銀離子顆粒層8和活性炭層7。
[0015]進一步的,鋼帶層沿管材軸心線平行方向等距離排列,其鋼帶厚度為0.4mm?2.5mm,鋼帶4與鋼帶之間的間距為8?15mm。
[0016]進一步對,鋼帶層上涂覆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熱熔膠,其涂層厚度為0.5-2.5mm。
[0017]進一步的,鋼絲層以垂直于管材軸心線方向,呈包裹鋼帶層螺旋纏繞結構,所述鋼絲5是彈簧鋼絲,鋼絲直徑是0.8-2.5毫米。
[0018]進一步的,銀離子顆粒層載附于所述活性炭層上端,所述活性炭層的底端緊密貼附于管材內壁。
[0019]進一步的,抗菌層的厚度為0.2mm-l.2mm,所述銀離子顆粒層的底部緊密附著在所述活性炭層的頂端,且所述銀離子顆粒層內的銀離子顆粒充滿所述活性炭層內的縫隙。
[0020]根據用戶需求及所使用環境設計管徑的大小,選擇鋼帶的寬度、厚度、鋼絲直徑,承壓能力為工作壓力3倍,可設計制造出其承壓能力為1.5MPa-16MPa各種型號管材。
[0021 ]如要設計制造承壓能力為5MPa的管材:管徑200毫米,鋼帶寬度10毫米,厚度1.5毫米,間距15毫米,鋼絲直徑1毫米。
[0022]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為四層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內壁、金屬層、夕卜壁,所述金屬層置于內壁與外壁之間,包括鋼帶層和鋼絲層,其中鋼帶層設置于鋼絲層與內壁之間,鋼絲層置于鋼帶層與外壁之間;還包括設置在內壁上的抗菌層,其中抗菌層包括銀離子顆粒層和活性炭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帶層沿管材軸心線平行方向等距離排列,其鋼帶厚度為0.4mm~2.5mm,鋼帶與鋼帶之間的間距為8?.15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鋼帶層上涂覆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熱熔膠,其涂層厚度為0.5-2.5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絲層以垂直于管材軸心線方向,呈包裹鋼帶層螺旋纏繞結構,所述鋼絲是彈簧鋼絲,鋼絲直徑是0.8-2.5毫米。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銀離子顆粒層載附于所述活性炭層上端,所述活性炭層的底端緊密貼附于管材內壁。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層的厚度為.0.2mm-l.2mm,所述銀離子顆粒層的底部緊密附著在所述活性炭層的頂端,且所述銀離子顆粒層內的銀離子顆粒充滿所述活性炭層內的縫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聚乙烯管材,具體說涉及一種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主要用于石油、化工、水利行業;包括有內壁、金屬層、外壁,所述金屬層置于內壁與外壁之間,包括鋼帶層和鋼絲層,其中鋼帶層設置于鋼絲層與內壁之間,鋼絲層置于鋼帶層與外壁之間;還包括設置在內壁上的抗菌層,其中抗菌層包括銀離子顆粒層和活性炭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設計合理、性價比高、耐磨耐腐蝕性能強、承壓能力高、抗菌效果好的優點,是一種應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的雙層聚乙烯復合管材。
【IPC分類】F16L9/14
【公開號】CN205118472
【申請號】CN201520807062
【發明人】齊文, 劉海, 劉秋香, 翟曉慶, 趙清華, 陶貴金, 馮龍, 邊玉彬, 岳登旭
【申請人】山東文遠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9日
一種pvc排水管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管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PVC排水管材。
【背景技術】
[0002]PVC管材廣泛應用于城市、農村自來水工程,水質凈化,高山遠距離輸水,農田排灌等防滲管道以及郵電、建筑、城市道路排污等多種領域。
[0003]我國高層建筑的排水管線、絕大部分改為室內敷設的方式,PVC管材在燃燒過程中,易產生有毒有害氣體,通過對以往火災人身傷害的數據分析,90%以上人員死亡都因煙霧窒息或中毒,因此,國家發展也對管材的消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4]隨著PVC排水管材大面積使用,在安裝方式上也不盡相同,對于明裝管道尤其是安裝在室外的管道會長期在陽光照射下,管材使用壽命大大縮短;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排水過程中產生的噪音,也成為目前排水管材所面臨的技術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噪音小、抗老化性能強、阻燃性高的PVC排水管材。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PVC排水管材,該管材由抗紫外線層、芯層和消音層三層結構復合而成,其中抗紫外線層為管材的外層,芯層為管材的中間層,消音層為管材的內層,所述芯層為赤泥塑料層,所述抗紫外線層、芯層、消音層的厚度比為1:8:
Ιο
[0007]所述消音層為多孔泡棉組成的隔音層,消音層外設有一層保護膜。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PVC排水管材設置有抗紫外層,抗老化性能強,正常使用壽命可達50年以上,噪音小,使用安全,消音層外設有一層保護膜,有利于提高管材內壁的光潔度,減少流水的阻力,由赤泥塑料做出的成品燃燒煙密度在同等成本下比同類產品大幅度降低,更符合國家發展對消防的要求。
【附圖說明】
[0009]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
[0010]1.抗紫外線層,2.芯層,3.消音層,4.保護膜。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1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PVC排水管材,該管材由抗紫外線層1、芯層2和消音層3三層結構復合而成,其中抗紫外線層1為管材的外層,芯層2為管材的中間層,消音層3為管材的內層。
[0013]所述芯層2為由PVC樹脂和赤泥材料共混得到的赤泥塑料層,使用赤泥填充改性的塑料抗老化性能強,在零下40攝氏度和80攝氏度范圍內,不變形、不脆裂,比市場原有產品性能大幅提高;且具有阻燃的性能,表面碳化快,離火即滅,符合國家發展對高層建筑消防的要求。
[0014]所述抗紫外線層1,是利用在PVC樹脂中加入炭黑的方式得到;通過添加炭黑,能夠分解陽光中的紫外線,提高了管材的抗老化性能,大大加強了管材的安全性。
[0015]所述消音層3為多孔泡棉組成的隔音層,所述隔音層能夠對水體在排水管中流通時發出的噪音進行吸收,從而實現吸收噪音實現降噪的功能,消音層外設有一層保護膜4,有利于提高管材內壁的光潔度,減少流水的阻力。
[0016]所述抗紫外線層1、芯層2、消音層3的厚度比為1:8:1。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PVC排水管材符合GB/T5836—2006要求的同時,也符合GB8624—2012中最高級別B1要求。
[0018]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的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要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PVC排水管材,其特征在于:該管材由抗紫外線層(1)、芯層(2)和消音層(3)三層結構復合而成,其中抗紫外線層(1)為管材的外層,芯層(2)為管材的中間層,消音層(3)為管材的內層,所述芯層(2)為赤泥塑料層,所述抗紫外線層(1)、芯層(2)、消音層(3)的厚度比為1:8: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VC排水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層(3)為多孔泡棉組成的隔音層,消音層(3)外設有一層保護膜(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PVC排水管材,該管材由抗紫外線層、芯層和消音層三層結構復合而成,其中抗紫外線層為管材的外層,芯層為管材的中間層,消音層為管材的內層,所述芯層為由PVC樹脂和赤泥材料共混得到的赤泥塑料層;所述消音層為多孔泡棉組成的隔音層,消音層外設有一層保護膜;本實用新型的PVC排水管材設置有抗紫外層,抗老化性能強,正常使用壽命可達50年以上,噪音小,使用安全,消音層外設有一層保護膜,有利于提高管材內壁的光潔度,減少流水的阻力,赤泥在本產品中代替碳酸鈣,同等成本下做出的成品燃燒煙密度比同類產品大幅度降低,更符合國家發展對消防的要求。
【IPC分類】F16L57/00, F16L9/14, F16L9/21
【公開號】CN205118473
【申請號】CN201520877389
【發明人】劉國峰
【申請人】劉國峰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6日
防老化復合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合管,尤其是一種防老化復合管。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節水灌溉技術已經在我國逐步推廣應用,在平原或土質較松軟的地區,一般將輸水管道埋設在地下。在山區的節水灌溉應用中,不可能將輸水管道埋設在山石內(這樣做的施工難度和成本太高),只能露天設置輸水管道,在風吹日曬和高低溫的作用下,輸水管道的老化速度加快,大大降低了使用壽命,增加了投資和生產成本,限制了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應用;另外,由于在山區露天應用,容易受到地面干草著火(不是森林大火)的影響,進一步加速老化。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防止、并阻隔陽光與紫外線對管體的照射,有效延緩管體的老化,還可以增加管體的強度,提高其使用壽命的防老化復合管。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老化復合管,包括管體部分,在所述管體部分的外側表面由內至外依次覆蓋有玻璃纖維層(2)與防曬層(1),在所述管體部分的內側表面由內至外覆蓋有無機抗菌母粒層(6)與潤滑層(7)。
[0005]上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中,所述防曬層(1)的厚度為0.5mm?0.8mm。
[0006]上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中,所述玻璃纖維層(2)的顏色為黑色。
[0007]上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中,所述潤滑層(7)為硅膠質潤滑層。
[0008]上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中,所述無機抗菌母粒層(6)由PAg-40載銀抗菌劑制成。
[0009]上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中,所述管體部分由耐熱內襯層(5)、其外側的纖維增強層(3)、以及設置在二者之間的底涂層(4)構成。
[0010]上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中,所述纖維增強層(3)由纏繞在所述耐熱內襯層(5)夕卜壁面上的連續纖維浸漬熱固性樹脂固化而成。
[0011]上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中,所述纖維增強層(3)由浸漬熱固性樹脂的纖維纏繞構成。
[0012]上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中,所述底涂層(4)為P-10底涂促進劑構成。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4]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管體的外壁面上設置的防曬層與玻璃纖維層,能夠防止、并阻隔陽光與紫外線對管體的照射,有效延緩管體的老化,還可以增加管體的強度,提高其使用壽命;
[0015]通過在管體的內壁面上設置的無機抗菌母粒層與硅膠質潤滑層,使管體具有抗菌效果,并且可起到潤滑管體內壁面、以防止結垢的作用。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17]主要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18]1-防曬層;2-玻璃纖維布層;3-纖維增強層;4-底涂層;5-耐熱內襯層;6_無機抗菌母粒層;7-潤滑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管體部分,其中,在管體部分的外側表面由內至外依次覆蓋有玻璃纖維層2與防曬層1,在管體部分的內側表面由內至外覆蓋有無機抗菌母粒層6與潤滑層7。
[0020]管體部分由耐熱內襯層5、其外側的纖維增強層3、以及設置在二者之間的底涂層4構成。耐熱內襯層5為耐熱聚乙烯內襯管,其采用擠出工藝生產而成。纖維增強層3為纏繞在耐熱內襯層5外壁面上的連續纖維浸漬熱固性樹脂固化而成。底涂層4為P-10底涂促進劑構成。
[0021]另外,為了進一步增強纖維增強層3與底涂層4之間的連接性能,在二者之間還設有粘膠層(圖中未示出)。該粘膠層為S506瞬間固化膠。
[0022]在纖維增強層3的外壁面上依次覆蓋有玻璃纖維層2與防曬層1。其中,防曬層1能防止陽光直射管體,有效延緩管體的老化,防曬層為市面上可以采購到的任意一種防曬涂料,其涂附厚度為0.5mm?0.8mm。玻璃纖維層2的顏色為黑色。黑色的玻璃纖維布不僅增加了管體的強度,并且能夠阻隔任何光線特別是紫外線的射入,明顯降低管體的老化速度,提高使用壽命。
[0023]在耐熱內襯層6的內壁面上依次覆蓋有無機抗菌母粒層6與潤滑層7。其中,無機抗菌母粒層6由PAg-40載銀抗菌劑制成。無機母粒抗菌層在管體的內壁面形成活性氧,活性氧與細菌體內脫氫酶發生氧化作用而破壞其SH基,使得細菌不能發生代謝而死亡,從而使管體具有抗菌效果。
[0024]潤滑層7為硅膠質潤滑層,硅膠質潤滑層可起到潤滑管體內壁面、以防止結垢的作用。
[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發明而言僅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發明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內可對其進行許多改變,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防老化復合管,包括管體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體部分的外側表面由內至外依次覆蓋有玻璃纖維層(2)與防曬層(1),在所述管體部分的內側表面由內至外覆蓋有無機抗菌母粒層(6)與潤滑層(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曬層(1)的厚度為0.5mm?0.8mmo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纖維層(2)的顏色為黑色。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層(7)為硅膠質潤滑層。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抗菌母粒層(6)由PAg-40載銀抗菌劑制成。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部分由耐熱內襯層(5)、其外側的纖維增強層(3)、以及設置在二者之間的底涂層(4)構成。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熱內襯層(5)為耐熱聚乙烯內襯管。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增強層(3)由纏繞在所述耐熱內襯層(5)外壁面上的連續纖維浸漬熱固性樹脂固化而成。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老化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層(4)為P-10底涂促進劑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老化復合管,包括管體部分,在所述管體部分的外側表面由內至外依次覆蓋有玻璃纖維層與防曬層,在所述管體部分的內側表面由內至外覆蓋有無機抗菌母粒層與潤滑層。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管體的外壁面上設置的防曬層與玻璃纖維層,能夠防止、并阻隔陽光與紫外線對管體的照射,有效延緩管體的老化,還可以增加管體的強度,提高其使用壽命;另外,通過在管體的內壁面上設置的無機抗菌母粒層與硅膠質潤滑層,使管體具有抗菌效果,并且可起到潤滑管體內壁面、以防止結垢的作用。
【IPC分類】F16L57/00, F16L9/14
【公開號】CN205118474
【申請號】CN201520878713
【發明人】李新忠
【申請人】李新忠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5日
防紫外線復合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合管,尤其是一種防紫外線復合管。
【背景技術】
[0002]以前的冷、熱水或蒸汽介質的傳輸管道一般都采用鍍鋅鋼管,成本比較高,隨著塑料高分子技術的發展,塑料的強度和其他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之其具有成本低、耐腐蝕的優點,逐漸被廣泛應用于冷熱水用管道、管材。但是應用于室外的塑料管受到紫外線的照射會對其使用壽命產生比較大的影響,且塑料管內壁容易滋生細菌衍生物,使水資源二次污染,給人們健康帶來危害。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通過防紫外線膜層可將照射在復合管表面的紫外線吸收,以達到防紫外線效果的防紫外線復合管。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紫外線復合管,包括由管狀的PE層(4)、依次覆蓋在其內部的防腐層(5)與抗菌層a(6)所構成的管體部分,在所述PE層(4)的外壁面上設有依次薄壁鋁合金層(3)、防紫外線膜層(2)與防曬層(1),所述防紫外線膜層(2)由防紫外線層(21)、聚丙烯中間層(22)與抗菌層b(23)相復合構成。
[0005]上述的防紫外線復合管,其中,所述防紫外線層(21)的厚度為1.5?3μπι;
[0006]所述聚丙烯中間層(22)的厚度為15?50μπι;
[0007]所述抗菌層b(23)的厚度為3?5μπι。
[0008]上述的防紫外線復合管,其中,所述防曬層(1)的顏色為黑色。
[0009]上述的防紫外線復合管,其中,在所述防曬層(1)的內部還設有紫外線吸收劑。
[0010]上述的防紫外線復合管,其中,所述抗菌層a(6)與所述抗菌層b(23)均為添加有納米銀的抗菌層。
[0011 ]上述的防紫外線復合管,其中,所述防腐層(5)的厚度為200μηι?400μηι;
[0012]所述抗菌層a(6)的厚度為150μηι?200μηι。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4]本實用新型通過防紫外線膜層可使照射在復合管上的紫外線被薄膜中的防紫外線層吸收掉,以達到防紫外線的功能;
[0015]通過在防曬層中增加紫外線吸收劑后,當紫外線照射在防曬層表面時,防曬層內部的紫外線吸收劑會根據其性能吸收掉一部分的紫外線,從而減小紫外線的照射強度,以使防紫外線膜層能夠將剩余的紫外線完全吸收;
[0016]另外,通過抗菌層a與抗菌層b使復合管的外壁面與內壁面均具有抗菌效果。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18]圖2為圖1中防紫外線膜層的結構圖。
[0019]主要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20]1-防曬層;2-防紫外線膜層;21-防紫外線層;22-聚丙烯中間層;23-抗菌層b; 3-薄壁招合金層;4-PE層;5-防腐層;6-抗菌層a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由管狀的PE層4、依次覆蓋在其內部的防腐層5與抗菌層a6所構成的管體部分。其中,防腐層5的厚度為200μηι?400μηι,抗菌層a6為添加有納米銀的抗菌層,其厚度為150μπι?200μπι。
[0022]通過抗菌層a可使復合管的內壁面具有抗菌效果。
[0023]在PE層4的外壁面上設有依次薄壁鋁合金層3、防紫外線膜層2與防曬層1,防紫外線膜層2由防紫外線層21、聚丙烯中間層22與抗菌層b23相復合構成。
[0024]在防紫外線膜層2中,防紫外線層21的厚度為1.5?3μπι,聚丙烯中間層22的厚度為15?50μηι,抗菌層b23的厚度為3?5μηι。通過防紫外線膜層可使照射在復合管上的紫外線被薄膜中的防紫外線層吸收掉,以達到防紫外線的功能。另外,抗菌層b23均為添加有納米銀的抗菌層,通過抗菌層b還可以起到抗菌效果。
[0025]防曬層1的顏色為黑色,在其內部還設有紫外線吸收劑(圖中未示出)。當紫外線照射在防曬層表面時,防曬層內部的紫外線吸收劑會根據其性能吸收掉一部分的紫外線,從而減小紫外線的照射強度,以使防紫外線膜層能夠將剩余的紫外線完全吸收。
[0026]另外,通過薄壁鋁合金層可增加復合管的強度。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發明而言僅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發明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內可對其進行許多改變,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防紫外線復合管,包括由管狀的PE層(4)、依次覆蓋在其內部的防腐層(5)與抗菌層a(6)所構成的管體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E層(4)的外壁面上設有依次薄壁鋁合金層(3)、防紫外線膜層(2)與防曬層(1),所述防紫外線膜層(2)由防紫外線層(21)、聚丙烯中間層(22)與抗菌層b( 23)相復合構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線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紫外線層(21)的厚度為1.5 ?3μπι; 所述聚丙烯中間層(22)的厚度為15?50μπι; 所述抗菌層b(23)的厚度為3?5μηι。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紫外線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曬層(1)的顏色為黑色。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紫外線復合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曬層(1)的內部還設有紫外線吸收劑。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紫外線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層a(6)與所述抗菌層b (23)均為添加有納米銀的抗菌層。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紫外線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層(5)的厚度為200μπι?400μπι; 所述抗菌層a(6)的厚度為150μπι?200μπ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紫外線復合管,包括由管狀的PE層、依次覆蓋在其內部的防腐層與抗菌層a所構成的管體部分,在所述PE層的外壁面上設有依次薄壁鋁合金層、防紫外線膜層與防曬層,所述防紫外線膜層由防紫外線層、聚丙烯中間層與抗菌層b相復合構成。本實用新型通過防紫外線膜層可使照射在復合管上的紫外線被薄膜中的防紫外線層吸收掉,以達到防紫外線的功能;另外,通過抗菌層a與抗菌層b使復合管的外壁面與內壁面均具有抗菌效果。
【IPC分類】F16L57/00, F16L9/14
【公開號】CN205118475
【申請號】CN201520882267
【發明人】李新忠
【申請人】李新忠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5日
一種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0001 ]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管道,特別是一種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
[0003]【背景技術】:
[0004]NFi3PP-R管件是具有環保特征的耐熱PP-R,采用納米插層、納米增韌、同晶結構等技術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材料生產,廣泛應用在暗埋于地坪下、墻面內的采暖管道。在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暗埋在地坪下的工程中,由于地坪表面經常需要承受較大的重力,例如地磚、家具等,容易導致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變形破損,從而引起導熱介質的泄露。
[0005]
【發明內容】
: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所述的這種一種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要解決現有技術中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件暗埋在地坪下時容易變形破損的技術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的這種一種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包括一個第一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其中,所述的第一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的內側同軸設置有一個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第一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與所述的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之間填充有金屬粉末。
[0008]進一步的,所述的金屬粉末的顆粒直徑為納米級。
[0009]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中設置有一個支架,所述的支架沿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的軸向延伸。
[0010]進一步的,在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的徑向截面中,所述的支架呈十字型。
[0011]或者,在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的徑向截面中,所述的支架的斷面形狀中至少包括有一個正六邊形。
[0012]優選的,所述的支架由納米抗菌PP-R塑料構成。
[0013]具體的,所述的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的內側還設置有一層納米抗菌層。
[001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實用新型在管件中設置了金屬粉末,增加了管件的導熱能力,便于管件向周邊釋放熱能。同時,在管件內設置了支架,增加了管件抵抗機械擠壓的能力。
[0015]本實用新型和已有技術相比較,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實用新型在管壁中設置了金屬粉末夾層,增加了管件的導熱能力,便于管件向周邊釋放熱能。同時,在管件內設置了支架,增加了管件抵抗機械擠壓的能力,在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暗埋在地坪下的工程中,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不會變形破損。
[0016]【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的結構示意圖。
[0018]【具體實施方式】:
[0019]實施例1:
[002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包括一個第一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1,其中,所述的第一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1的內側同軸設置有一個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2,第一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1與所述的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2之間填充有金屬粉末3。
[0021]進一步的,所述的金屬粉末3的顆粒直徑為納米級。
[0022]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2中設置有一個支架4,所述的支架4沿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2的軸向延伸。
[0023]進一步的,在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2的徑向截面中,所述的支架4呈十字型。
[0024]或者,在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2的徑向截面中,所述的支架4的斷面形狀中至少包括有一個正六邊形。
[0025]優選的,所述的支架由納米抗菌PP-R塑料構成。
[0026]具體的,所述的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2的內側還設置有一層納米抗菌層。
[0027]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本實用新型在管件中設置了金屬粉末3,增加了管件的導熱能力,便于管件向周邊釋放熱能。同時,在管件內設置了支架4,增加了管件抵抗機械擠壓的能力。
【主權項】
1.一種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包括一個第一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的內側同軸設置有一個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第一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與所述的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之間填充有金屬粉末。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粉末的顆粒直徑為納米級。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中設置有一個支架,所述的支架沿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的軸向延伸。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的徑向截面中,所述的支架呈十字型。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的徑向截面中,所述的支架的斷面形狀中至少包括有一個正六邊形。
【專利摘要】一種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包括一個第一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第一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的內側同軸設置有一個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第一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與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之間填充有金屬粉末。金屬粉末的顆粒直徑為納米級。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中設置有一個支架,支架沿第二無規共聚聚丙烯管件的軸向延伸。本實用新型在管壁中設置了金屬粉末夾層,增加了管件的導熱能力,便于管件向周邊釋放熱能。同時,在管件內設置了支架,增加了管件抵抗機械擠壓的能力,在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暗埋在地坪下的工程中,復合β晶無規共聚聚丙烯納米抗菌復合管材不會變形破損。
【IPC分類】F16L55/00, F16L9/147
【公開號】CN205118476
【申請號】CN201520775685
【發明人】戴靜龍
【申請人】德標管業(上海)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9日
鋼塑復合式直通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管連接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鋼塑復合式直通管。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管接頭是管道工程中的主要連接構件,目前管接頭有金屬材質和塑料材質的管接頭兩種,其中塑料管接頭通過在管接頭內形成凸起的塑料定位環實現兩個不銹鋼復合水管的定位,然后再進行熱熔焊接,熱熔焊接時,塑料定位環易變形產生粗糙的管壁,在管壁上易產生沉淀,滋生細菌,影響輸水,而在管接頭和不銹鋼復合水管兩端設置螺紋構件,其生產成本高。
[0003]而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要研究的內容。
【發明內容】
[0004]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塑復合式直通管。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塑復合式直通管,包括塑料直管和不銹鋼直管;所述不銹鋼直管內襯于所述塑料直管內部;所述塑料直管的兩端出口處設有承水口 ;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周壁上相距設有至少兩個的防滑凸筋;所述不銹鋼直管與所述塑料直管熱熔連接固定。
[0006]上述技術方案中,相關內容解釋如下:
[0007]1、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滑凸筋與所述不銹鋼直管一體成型。
[0008]2、上述方案中,所述承水口的內徑尺寸大于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徑尺寸。
[0009]3、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滑凸筋與所述不銹鋼直管的管壁為弧面過渡連接。
[0010]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
[001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通過不銹鋼直管的外壁上設置防滑凸筋,使得塑料直管與不銹鋼直管在熱熔固定連接時,連接強度增大。同時管材在連接時不會出現熱熔塑料擠入管材內,不易產生沉淀,不易滋生細菌,輸水通暢,生產成本低。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0014]請參閱圖1。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0015]如圖1所示,一種鋼塑復合式直通管,包括塑料直管1和不銹鋼直管2 ;所述不銹鋼直管2內襯于所述塑料直管1內部;所述塑料直管1的兩端出口處設有承水口 3 ;所述不銹鋼直管2的外周壁上相距設有至少兩個的防滑凸筋4 ;所述不銹鋼直管2與所述塑料直管1熱熔連接固定。
[0016]所述防滑凸筋4與所述不銹鋼直管2 —體成型。
[0017]所述承水口 3的內徑尺寸大于所述不銹鋼直管2的外徑尺寸。
[0018]所述防滑凸筋4與所述不銹鋼直管2的管壁為弧面過渡連接(圖中未示出)。
[0019]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通過不銹鋼直管的外壁上設置防滑凸筋,使得塑料直管與不銹鋼直管在熱熔固定連接時,連接強度增大。同時管材在連接時不會出現熱熔塑料擠入管材內,不易產生沉淀,不易滋生細菌,輸水通暢,生產成本低。
[0020]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主權項】
1.一種鋼塑復合式直通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直管和不銹鋼直管;所述不銹鋼直管內襯于所述塑料直管內部;所述塑料直管的兩端出口處設有承水口 ;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周壁上相距設有至少兩個的防滑凸筋;所述不銹鋼直管與所述塑料直管熱熔連接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式直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筋與所述不銹鋼直管一體成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式直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水口的內徑尺寸大于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徑尺寸。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式直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筋與所述不銹鋼直管的管壁為弧面過渡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鋼塑復合式直通管,包括塑料直管和不銹鋼直管;所述不銹鋼直管內襯于所述塑料直管內部;所述塑料直管的兩端出口處設有承水口;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周壁上相距設有至少兩個的防滑凸筋;所述不銹鋼直管與所述塑料直管熱熔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通過不銹鋼直管的外壁上設置防滑凸筋,使得塑料直管與不銹鋼直管在熱熔固定連接時,連接強度增大。同時管材在連接時不會出現熱熔塑料擠入管材內,不易產生沉淀,不易滋生細菌,輸水通暢,生產成本低。
【IPC分類】F16L9/147
【公開號】CN205118477
【申請號】CN201520828372
【發明人】吳鵬飛
【申請人】吳鵬飛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3日
高壓橡膠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膠管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輸送高壓氣體或液體的橡膠管。
【背景技術】
[0002]在汽車或機械設備的液壓系統中,其油缸和執行件之間通常是用橡膠管連接的,現有的橡膠管多采用單一材料的橡膠制成,由于用在此處的橡膠管要承受高壓油液的流動,易造成膠管的損壞而導致漏油、竄油,因此不但使油品浪費,嚴重者甚至會造成危及人們生命財產的事故,因此生產出一種使用方便、壽命長、抗高壓且價格便宜的橡膠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0003]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橡膠管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輸送高壓氣體和液體的時候,常采用橡膠管,對橡膠管的抗高壓性能有較高的要求,普通橡膠管的抗高壓性能差,不能滿足生產需要。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壓橡膠管,其提高橡膠管的抗高壓性能,滿足生產需要。
[0005]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高壓橡膠管,包括內管層和外管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管層和所述外管層之間設有多層編織層,相鄰兩層編織層之間設有中橡膠層;所述外管層包括有軸向設置的多根加強筋。
[0007]作為以上技術方案的一個替代,所述編織層為鍍銅鋼絲制成,所述外管層為橡膠材料制成,所述內管層為聚四氟乙烯塑料管。
[0008]在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內管層與所述外管層的厚度相同。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通過本實用新型高壓橡膠管中的編織層和加強筋,使高壓橡膠管具有較高的拉伸強度和伸長率,提高了抗高壓性能。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0013]本實用新型的高壓橡膠管,包括內管層和外管層,所述外管層的橡膠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順丁橡膠:60-70份;乙丙橡膠:25-30份;氯醚橡膠:3_5份;硬脂酸:4_5份;炭黑:18-22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鹽:4-5.5份;聚乙烯蠟:3-4份;石蠟:7_8份;硫化樹脂:7_8份。
[0014]如圖1所示的一種高壓橡膠管,包括內管層1和外管層4,在所述內管層1和所述外管層4之間設有多層編織層2,相鄰兩層編織層2之間設有中橡膠層3 ;所述外管層包括有軸向設置的兩根加強筋5。
[001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內管層1與外管層4的厚度相同。
[0016]如圖1所示,編織層2為鍍銅鋼絲制成,外管層4為橡膠材料制成,內管層1為聚四氟乙烯塑料管。
【主權項】
1.一種高壓橡膠管,包括內管層和外管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管層和所述外管層之間設有多層編織層,相鄰兩層編織層之間設有中橡膠層;所述外管層包括有軸向設置的多根加強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橡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編織層為鍍銅鋼絲制成,所述外管層為橡膠材料制成,所述內管層為聚四氟乙烯塑料管。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壓橡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層與所述外管層的厚度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壓橡膠管,包括內管層和外管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管層和所述外管層之間設有多層編織層,相鄰兩層編織層之間設有中橡膠層;所述外管層包括有軸向設置的多根加強筋。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高了橡膠管的抗高壓性能。
【IPC分類】C08K5/09, C08L9/00, C08L71/02, C08L23/16, C08K5/39, C08K3/04, F16L11/04
【公開號】CN205118478
【申請號】CN201520455184
【發明人】祝錦聰
【申請人】開平市億洋塑膠制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6日
一種新型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材,特別是涉及一種廣泛用于工程施工當中的一種新型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
【背景技術】
[0002]聚乙烯管材又稱為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是一種結晶度高、非極性的熱塑性樹脂。普通聚乙烯管材加入增強纏繞材料之后性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增強材料效果較好的為加入鋼絲,現有的以鋼絲作為增強材料的聚乙烯增強纏繞管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管材本身保溫隔熱性能較差,不能適應溫度環境較差的工況下工作。管材隔層結構之間不夠穩固,各種材料的性能難以有效發揮,長期使用嚴重影響管材整體的機械強度和沖擊耐性。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保溫隔熱性能好、持久機械強度高、耐沖擊性能好、成本低、組織結構穩定的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
[0004]以下是具體技術方案:一種新型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包括內層管、外層管、增強層和纖維層,所述的內層管與外層管之間設置有增強層,所述的增強層與內層管和外層管之間均設置有纖維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強層包括內外兩層,在內外兩層之間設置有保溫層,其中任意相鄰兩層結構之間均采用粘結樹脂固定,纖維層與增強層之間設置有阻氧層。
[0005]進一步的,保溫層采用具有低導熱系數,并具有保溫和隔熱性能的樹脂材料。
[0006]進一步的,內層管與外層管的材料均為聚氯乙烯。
[0007]進一步的,增強層由鋼絲纏繞而成,且兩層鋼絲間呈交叉方向纏繞,形成鋼絲網。
[0008]進一步的,纖維層的材料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滌綸纖維、芳綸纖維或錦綸纖維中的一種。
[0009]進一步的,阻氧層以EV0H為原材料且均勻包裹在增強層外側。
[0010]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在兩層增強層中間設置有保溫層和阻氧層,采用性能良好的材料,強化了管材的保溫隔熱性能和隔絕氧氣的效果,使管材本身可以在更大溫度范圍內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不易老化。各層結構之間采用粘結樹脂固定,成功的解決了鋼與聚乙烯之間無連接因子的問題,具有更優良的復合效果。因為有了高強度鋼絲增強體和聚乙烯管的緊密結合,因此這種復合管克服了鋼材料和聚乙烯材料管各自的缺點,而又保持了鋼絲網和聚乙烯管各自的優點,在管材各組織結構穩定的同時,使管材具有更強的機械強度和沖擊耐性。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2]其中:1、外層管2、纖維層3、阻氧層4、增強層5、保溫層6、內層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4]一種新型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包括內層管6、外層管1、增強層4和纖維層,所述的內層管6與外層管1之間設置有增強層4,所述的增強層5與內層管6和外層管1之間均設置有纖維層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強層4包括內外兩層,在內外兩層之間設置有保溫層5,其中任意相鄰兩層結構之間均采用粘結樹脂固定,纖維層2與增強層4之間設置有阻氧層3。
[0015]進一步的,保溫層采用具有低導熱系數,并具有保溫和隔熱性能的樹脂材料。
[0016]進一步的,內層管與外層管的材料均為聚氯乙烯。
[0017]進一步的,增強層由鋼絲纏繞而成,且兩層鋼絲間呈交叉方向纏繞,形成鋼絲網。
[0018]進一步的,纖維層的材料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滌綸纖維、芳綸纖維或錦綸纖維中的一種。
[0019]進一步的,阻氧層以EV0H為原材料且均勻包裹在增強層外側。
[0020]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包括內層管、外層管、增強層和纖維層,所述的內層管與外層管之間設置有增強層,所述的增強層與內層管和外層管之間均設置有纖維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強層包括內外兩層,在內外兩層之間設置有保溫層,其中任意相鄰兩層結構之間均采用粘結樹脂固定,纖維層與增強層之間設置有阻氧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層采用具有低導熱系數,并具有保溫和隔熱性能的樹脂材料。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管與外層管的材料均為聚氯乙烯。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強層由鋼絲纏繞而成,且兩層鋼絲間呈交叉方向纏繞,形成鋼絲網。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層的材料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滌綸纖維、芳綸纖維或錦綸纖維中的一種。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氧層以EVOH為原材料且均勻包裹在增強層外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材,特別是涉及一種廣泛用于工程施工當中的一種新型雙面聚乙烯增強纏繞管;包括內層管、外層管、增強層和纖維層,所述的內層管與外層管之間設置有增強層,所述的增強層與內層管和外層管之間均設置有纖維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強層包括內外兩層,在內外兩層之間設置有保溫層,其中任意相鄰兩層結構之間均采用粘結樹脂固定,纖維層與增強層之間設置有阻氧層克服了鋼材料和聚乙烯材料管各自的缺點,而又保持了鋼絲網和聚乙烯管各自的優點,在管材各組織結構穩定的同時,使管材具有更強的機械強度、沖擊耐性和抗老化性。
【IPC分類】F16L59/16, F16L11/08, F16L58/10, F16L11/12
【公開號】CN205118479
【申請號】CN201520806587
【發明人】齊文, 馮龍, 劉海, 劉秋香, 翟曉慶, 趙清華, 陶貴金, 邊玉彬, 岳登旭
【申請人】山東文遠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9日
一種高韌性水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管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韌性水管。
【背景技術】
[0002]高韌性水管是一種具有高強度、可彎曲等特點,而且被廣泛應用于給水管制造領域,在房屋裝修時,高韌性水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如果普通水管在裝修期間無意將其砸至IJ,會導致水管破裂,會對房主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有在一些裝修的管道線路中,難免會遇到需將水管彎曲安裝的情況,如果不是高韌性的水管,不會實現彎曲的現象,這樣會產生材料的浪費和線路安裝的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韌性水管,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韌性水管,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的外表面緊密粘貼有抗壓復合層,且抗壓復合層包括由內至外依次設置的橡膠層、金屬網層和植物纖維層,所述金屬網層通過網孔處均勻填充有橡膠將金屬網層固定安裝在橡膠層內,所述橡膠層的外表面緊密包裹著植物纖維層,所述抗壓復合層的外表面設有保護層。
[0005]優選的,所述植物纖維層為葉纖維或韌皮纖維。
[0006]優選的,所述保護層的材質為聚乙烯或石棉水泥。
[0007]優選的,所述金屬網層為鐵網或不銹鋼網。
[0008]優選的,所述保護層外壁設有波紋結構。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高韌性水管通過設有復合抗壓層,可以有效的當水管遇到外界施加一定的力量時而不會管道破裂,通過設有保護層,可以更好地防止管體長時間使用導致腐蝕和破裂,通過保護層外壁設有波紋結構,可以使水管可彎曲。
【附圖說明】
[00?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圖。
[0012]圖中:1管體、2抗壓復合層、21橡膠層、22金屬網層、23植物纖維層、3保護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4]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高韌性水管,包括管體I,所述管體I的外表面緊密粘貼有抗壓復合層2,且抗壓復合層2包括由內至外依次設置的橡膠層21、金屬網層22和植物纖維層23,通過設有復合抗壓層2,可以有效的當水管遇到外界施加一定的力量時而不會管道破裂,所述植物纖維層23為葉纖維或韌皮纖維,所述金屬網層22通過網孔處均勻填充有橡膠將金屬網層22固定安裝在橡膠層21內,所述金屬網層22為鐵網或不銹鋼網,所述橡膠層21的外表面緊密包裹著植物纖維層23,所述抗壓復合層2的外表面設有保護層3,所述保護層3的材質為聚乙烯或石棉水泥,所述保護層3外壁設有波紋結構,可以使水管可彎曲,通過設有保護層3,可以更好地防止管體長時間使用導致腐蝕和破裂。
[0015]該實用新型中設有抗壓復合層2,可以有效的減少管體I受到的壓力,抗壓復合層2內的橡膠層21可以起到緩沖作用,而橡膠層21的內部設有金屬網層22,可以有效的對管體I進行支撐,防止管體I彎曲角度過大而破裂,還有抗壓復合層2的外表面設有的植物纖維層23可以增大管體的張力。
[0016]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高韌性水管,包括管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I)的外表面緊密粘貼有抗壓復合層(2),且抗壓復合層(2)包括由內至外依次設置的橡膠層(21)、金屬網層(22)和植物纖維層(23),所述金屬網層(22)通過網孔處均勻填充有橡膠將金屬網層(22)固定安裝在橡膠層(21)內,所述橡膠層(21)的外表面緊密包裹著植物纖維層(23),所述抗壓復合層(2)的外表面設有保護層(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韌性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纖維層(23)為葉纖維或韌皮纖維。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韌性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層(3)的材質為聚乙烯或石棉水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韌性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網層(22)為鐵網或不銹鋼網。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韌性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層(3)外壁設有波紋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韌性水管,包括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的外表面緊密粘貼有抗壓復合層,且抗壓復合層包括由內至外依次設置的橡膠層、金屬網層和植物纖維層,所述金屬網層通過網孔處均勻填充有橡膠將金屬網層固定安裝在橡膠層內,所述橡膠層的外表面緊密包裹著植物纖維層,所述抗壓復合層的外表面設有保護層。該高韌性水管通過設有復合抗壓層,可以有效的當水管遇到外界施加一定的力量時而不會管道破裂,通過設有保護層,可以更好地防止管體長時間使用導致腐蝕和破裂,通過保護層外壁設有波紋結構,可以使水管可彎曲。
【IPC分類】F16L11/08
【公開號】CN205118480
【申請號】CN201520914580
【發明人】于增焱
【申請人】于增焱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7日
一種消防水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〇〇〇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消防器材,尤其涉及一種消防水帶。
【背景技術】
[0002]消防水帶是用來運送高壓水或泡沫等阻燃液體的重要器材。使用時,要求出水效率很高,以達到快速滅火的目的。雖然水流受外部高壓水栗的影響很大,但在流入消防水帶內部時,其消防水帶的直徑和內表面阻力同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水流的出水效率。因此很多廠家在設計時,考慮更多的是如何使得消防水帶工作時出水效率更高,而很少考慮在火災現場的惡劣環境下使用,對其損傷怎么樣,使用壽命如何,特別是在與地面接觸,不斷移動磨損的過程中,消防水帶外表層的損耗非常嚴重,對下一次的火災救援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使用壽命很高的消防水帶。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消防水帶,由帶體和帶體兩端的接頭組成,帶體由聚氨酯聚合材料一體制作而成,帶體外周間隔設置有第一加強圈,在第一加強圈中心處上設有第二加強圈,第二加強圈橫截面小于第一加強圈橫截面。
[0005]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第二加強圈厚度與第一加強圈厚度一致。
[0006]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第一加強圈是由亞麻編織物制成的。
[0007]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第二加強圈是由亞麻編織物制成的。
[0008]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消防水帶的帶體外周間隔設置兩層加強圈,避免了帶體與火災現場的地面因直接移動接觸而磨損的情況,大幅提升了消防水帶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帶體1、接頭2、第一加強圈31、第二加強圈32。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2]實施例:
[0013]如圖1所示,一種消防水帶,由帶體1和帶體1兩端的接頭2組成,帶體1由聚氨酯聚合材料一體制作而成,帶體1外周間隔設置有第一加強圈31,在第一加強圈31中心處上設有第二加強圈32,第二加強圈32橫截面小于第一加強圈31橫截面。
[0014]第二加強圈32厚度與第一加強圈31厚度一致。
[0015]第一加強圈31是由亞麻編織物制成的。
[0016]第二加強圈32是由亞麻編織物制成的。
[0017]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消防水帶的帶體外周間隔設置兩層加強圈,同厚度不同橫截面,且均由亞麻編織物制作而成,避免了帶體在火災現場因不斷與地面直接移動接觸而被磨損的情況,大幅提升了消防水帶的使用壽命。
【主權項】
1.一種消防水帶,由帶體(1)和所述的帶體(1)兩端的接頭(2)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帶體(1)由聚氨酯聚合材料一體制作而成,所述的帶體(1)外周間隔設置有第一加強圈(31),在所述的第一加強圈(31)中心處上設有第二加強圈(32),所述的第二加強圈(32)橫截面小于第一加強圈(31)橫截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消防水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加強圈(32)厚度與第一加強圈(31)厚度一致。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消防水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強圈(31)是由亞麻編織物制成的。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消防水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加強圈(32)是由亞麻編織物制成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消防水帶,由帶體和帶體兩端的接頭組成,帶體由聚氨酯聚合材料一體制作而成,帶體外周間隔設置有第一加強圈,在第一加強圈中心處上設有第二加強圈,第二加強圈橫截面小于第一加強圈橫截面。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消防水帶的帶體外周間隔設置兩層加強圈,避免了帶體與火災現場的地面因直接移動接觸而磨損的情況,大幅提升了消防水帶的使用壽命。
【IPC分類】F16L11/10
【公開號】CN205118481
【申請號】CN201520843732
【發明人】周建康
【申請人】浙江龍鼎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8日
一種耐磨水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消防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耐磨水帶。
【背景技術】
[0002]水帶常用于農業灌溉、城市綠化澆灌、養殖業或建筑業、礦山輸水等領域,由于耐壓水帶用后可以重新卷起,體積小、重量輕、使用方便,因而深受使用者歡迎。
[0003]現有水帶在生產工藝上一般采用三步法,即先制造內膠層,然后在內管表面編織纖維層,最后在帶坯外表面覆蓋一層PVC膠層。這種現有的生產工藝復雜,制造成本大,耐壓低,不耐磨,使水帶的使用壽命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磨水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耐磨水帶,包括PVC外膠層、第二直線纖維層、蜂窩結構纖維層、第一直線纖維層和PVC內膠層,所述第一直線纖維層位于水帶的PVC內膠層的外側,所述蜂窩結構纖維層位于第一直線纖維層的外側,所述第二直線纖維層位于蜂窩結構纖維層的外側,所述PVC外膠層位于第二直線纖維層的外側。
[0006]優選的,所述PVC內膠層、第一直線纖維層、蜂窩結構纖維層、第二直線纖維層和PVC外膠層采用模具一次成型設計。
[0007]優選的,所述PVC內膠層和PVC外膠層通過第一直線纖維層、蜂窩結構纖維層和第二直線纖維層之間的空隙結合在一起。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耐磨水帶,結構設計合理且實用,第一直線纖維層、蜂窩結構纖維層和第二直線纖維層相結合與水帶的內外膠層相互融合,結合為一體,密不可分,生產工藝簡化,能耗大大減少,成本降低,這種水帶更耐壓高、更輕便、更耐磨,更適合遠距離輸水。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截面立體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
[0011]圖中:1、PVC外膠層,2、第二直線纖維層,3、蜂窩結構纖維層,4、第一直線纖維層,5、PVC內膠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3]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耐磨水帶,包括PVC外膠層1、第二直線纖維層2、蜂窩結構纖維層3、第一直線纖維層4和PVC內膠層5,第一直線纖維層4位于水帶的PVC內膠層5的外側,蜂窩結構纖維層3位于第一直線纖維層4的外側,第二直線纖維層2位于蜂窩結構纖維層3的外側,PVC外膠層I位于第二直線纖維層2的外側,PVC內膠層5、第一直線纖維層4、蜂窩結構纖維層3、第二直線纖維層2和PVC外膠層I同時在模具中一次成型,PVC內膠層5和PVC外膠層I通過第一直線纖維層4、蜂窩結構纖維層3和第二直線纖維層2之間的空隙結合在一起。
[0014]工作原理:通過蜂窩結構纖維3增加水帶的耐壓、輕便、耐磨,適合遠距離輸水等優點。
[0015]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耐磨水帶,包括PVC外膠層(1)、第二直線纖維層(2)、蜂窩結構纖維層(3)、第一直線纖維層(4)和PVC內膠層(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線纖維層(4)位于水帶的PVC內膠層(5)的外側,所述蜂窩結構纖維層(3)位于第一直線纖維層(4)的外側,所述第二直線纖維層(2)位于蜂窩結構纖維層(3)的外側,所述PVC外膠層(I)位于第二直線纖維層(2)的外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水帶,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內膠層(5)、第一直線纖維層(4)、蜂窩結構纖維層(3)、第二直線纖維層(2)和PVC外膠層(I)采用模具一次成型設i+o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水帶,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內膠層(5)和PVC外膠層(I)通過第一直線纖維層(4)、蜂窩結構纖維層(3)和第二直線纖維層(2)之間的空隙結合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耐磨水帶,包括PVC外膠層、第二直線纖維層、蜂窩結構纖維層、第一直線纖維層和PVC內膠層,所述第一直線纖維層位于水帶的PVC內膠層的外側,所述蜂窩結構纖維層位于第一直線纖維層的外側,所述第二直線纖維層位于蜂窩結構纖維層的外側,所述PVC外膠層位于第二直線纖維層的外側。該耐磨水帶,結構設計合理且實用,第一直線纖維層、蜂窩結構纖維層和第二直線纖維層相結合與水帶的內外膠層相互融合,結合為一體,密不可分,生產工藝簡化,能耗大大減少,成本降低,這種水帶更耐壓高、更輕便、更耐磨,更適合遠距離輸水。
【IPC分類】F16L11/10
【公開號】CN205118482
【申請號】CN201520913464
【發明人】蘭遠
【申請人】重慶大恒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7日
一種新型金屬軟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軟管,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金屬軟管。
【背景技術】
[0002]在水電的施工中需要用到很多管件,在施工過程中會遇到使用軟管的地方,軟管可以應用在面盆的下部,可以方便將冷水和熱水輸送到龍頭上,可以方便人們的使用,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目前很多軟管在使用的時候會遇到安裝不夠方便,在安裝的時候容易滑手,影響了軟管的安裝效率。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裝方便,結構簡單的一種新型金屬軟管。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金屬軟管,包括軟管和保護管,所述的軟管外設有保護管,保護管與軟管之間設有保溫層,保溫層為聚氨酯層,軟管兩側設有接頭,接頭上設有旋緊部件,旋緊部件上設有防滑墊片。
[0005]所述的防滑墊片上設有菱形紋路,菱形紋路的深度為l_2mm。
[0006]所述的保護管由鋼絲編織而成,旋緊部件為六角狀結構。
[0007]所述的接頭內側設有防溢部件,防溢部件為圓環狀結構,防溢部件與軟管相互連接,防溢部件上設有中心孔。
[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軟管上設有保護管,可以保護軟管受到損壞,保證了軟管的使用效果,接頭上設有防滑墊片,可以防止軟管安裝的時候出現滑落,使得軟管的安裝更加的便捷,保證了安裝的效率。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1為軟管,2為保護管,3為保溫層,4為接頭,5為旋緊部件,6為防滑墊片,7為防溢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2]—種新型金屬軟管,包括軟管1和保護管2,軟管1外設有保護管2,保護管2與軟管1之間設有保溫層3,保溫層3為聚氨酯層,軟管1兩側設有接頭4,接頭4上設有旋緊部件5,旋緊部件5上設有防滑墊片6,防滑墊片6上設有菱形紋路,菱形紋路的深度為l_2mm,保護管2由鋼絲編織而成,旋緊部件5為六角狀結構,接頭4內側設有防溢部件7,防溢部件7為圓環狀結構,防溢部件7與軟管1相互連接,防溢部件7上設有中心孔。
【主權項】
1.一種新型金屬軟管,包括軟管和保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軟管外設有保護管,保護管與軟管之間設有保溫層,保溫層為聚氨酯層,軟管兩側設有接頭,接頭上設有旋緊部件,旋緊部件上設有防滑墊片。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金屬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墊片上設有菱形紋路,菱形紋路的深度為l_2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金屬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護管由鋼絲編織而成,旋緊部件為六角狀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金屬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頭內側設有防溢部件,防溢部件為圓環狀結構,防溢部件與軟管相互連接,防溢部件上設有中心孔。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金屬軟管,包括軟管和保護管,軟管外設有保護管,保護管與軟管之間設有保溫層,保溫層為聚氨酯層,軟管兩側設有接頭,接頭上設有旋緊部件,旋緊部件上設有防滑墊片。軟管上設有保護管,可以保護軟管受到損壞,保證了軟管的使用效果,接頭上設有防滑墊片,可以防止軟管安裝的時候出現滑落,使得軟管的安裝更加的便捷,保證了安裝的效率。
【IPC分類】F16L33/26, F16L11/14
【公開號】CN205118483
【申請號】CN201520852028
【發明人】梁祥華, 孟云霞
【申請人】揚州市華燁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30日
雙扣管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軟管的雙扣管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可燒性軟管管體外部套設的不銹鋼雙扣管,作用是保護軟管內管,避免腐蝕老化,由于雙扣管具有較好的彎曲性,其可配合內管進行彎曲和轉動,使用靈活。目前公知的雙扣管結構如圖1、1A、1B所示,雙扣管是由一條不銹鋼片體1’螺旋纏繞相扣而成,不銹鋼片體1’上成型有,外扣片11’的前端向下彎折形成外卡扣13’,內扣片12’的末端向上彎折形成內卡扣14’,目前雙扣管內卡扣14’的寬度&1和外卡扣13’的寬度b:相加均小于前述內扣片12’和外扣片11’的寬度(^和七,管體閉合時,如圖1C所示,內卡扣14’和外卡扣13’沒有形成交叉面,如果雙手抓住管體的兩端反向旋轉,內、外卡扣13’、14’就會脫出(即管體脫扣),因此,現有技術雙扣管內、外卡扣的連接穩定性不足,本案由此而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克服傳統雙扣管結構上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扣管結構,提升雙扣管連接的穩定性,保證軟管質量。
[0004]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扣管結構,包括有管體,該管體為不銹鋼空心管,該管體是由不銹鋼片體螺旋相扣而成,該不銹鋼片體沖壓成型有外扣片和內扣片,外扣片的前端向下彎折形成外卡扣,內扣片的末端向上彎折形成內卡扣,其中,該內卡扣的寬度小于內扣片的寬度,外卡扣的寬度小于外扣片的寬度,且內卡扣和外卡扣的寬度相加大于外扣片的寬度,也大于內扣片的寬度。
[0005]采用上述結構,管體閉合時,內卡扣和外卡扣部分形成交叉面,這時如果抓住管體的兩端反向旋轉,內、外卡扣交叉面會互相頂緊,不會脫扣,雙扣管連接的穩定性更高,從而有效保證軟管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現有技術雙扣管的結構剖視圖;
[0007]圖1A為現有技術雙扣管的不銹鋼環扣的截面圖;
[0008]圖1B為現有技術雙扣管兩不銹鋼環扣扣合狀態圖;
[0009]圖1C為現有技術雙扣管管體閉合時的剖視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軟管雙扣管結構剖視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雙扣管的不銹鋼環扣的截面圖;
[0012]圖4為本實用新型雙扣管兩不銹鋼環扣扣合狀態示意圖;
[0013]圖5為本實用新型雙扣管管體閉合時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說明。
[0015]本實用新型的雙扣管結構,如圖2至圖5所示,包括有管體10,該管體10為不銹鋼空心管,具有可撓性彎曲變形的特性,該管體10是由一不銹鋼片體1螺旋纏繞相扣而成,該不銹鋼片體1沖壓成型有外扣片11和內扣片12,外扣片11的前端向下彎折形成外卡扣13,內扣片12的末端向上彎折形成內卡扣14,本實用新型特別的是該內卡扣14的寬度a2小于內扣片12的寬度c2(即a2〈c2),外卡扣13的寬度b2小于外扣片11的寬度d2(即b2〈d2),且內卡扣14和外卡扣13的寬度相加大于外扣片11的寬度(即a2+ b2 > d2),也大于內扣片12的寬度(即a2+ b2 > c2)(參見圖3、4),這樣管體10閉合時,如圖5所示,內卡扣14和外卡扣13部分形成交叉面,這時如果抓住管體的兩端反向旋轉,內、外卡扣13、14的交叉面會互相頂緊,不會脫扣,因此,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雙扣管內、外卡扣連接的穩定性更高,從而有效保證軟管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001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故但凡依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所做的變化或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雙扣管結構,包括有管體,該管體為不銹鋼空心管,該管體是由不銹鋼片體螺旋相扣而成,該不銹鋼片體沖壓成型有外扣片和內扣片,外扣片的前端向下彎折形成外卡扣,內扣片的末端向上彎折形成內卡扣,其特征以于:該內卡扣的寬度小于內扣片的寬度,外卡扣的寬度小于外扣片的寬度,且內卡扣和外卡扣的寬度相加大于外扣片的寬度,也大于內扣片的寬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雙扣管結構,包括有管體,該管體為不銹鋼空心管,該管體是由不銹鋼片體螺旋相扣而成,該不銹鋼片體沖壓成型有外扣片和內扣片,外扣片的前端向下彎折形成外卡扣,內扣片的末端向上彎折形成內卡扣,其中,該內卡扣的寬度小于內扣片的寬度,外卡扣的寬度小于外扣片的寬度,且內卡扣和外卡扣的寬度相加大于外扣片的寬度,也大于內扣片的寬度。
【IPC分類】F16L11/18
【公開號】CN205118484
【申請號】CN201520842177
【發明人】鄭金渝, 顏江林
【申請人】廈門立霖衛浴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8日
鋼塑復合式外絲直接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管連接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鋼塑復合式外絲直接頭。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管接頭是管道工程中的主要連接構件,目前管接頭有金屬材質和塑料材質的管接頭兩種,其中塑料管接頭通過在管接頭內形成凸起的塑料定位環實現兩個不銹鋼復合水管的定位,然后再進行熱熔焊接,熱熔焊接時,塑料定位環易變形產生粗糙的管壁,在管壁上易產生沉淀,滋生細菌,影響輸水,而在管接頭和不銹鋼復合水管兩端設置螺紋構件,其生產成本高。
[0003]而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要研究的內容。
【發明內容】
[0004]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塑復合式外絲直接頭。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塑復合式外絲直接頭,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直管和不銹鋼直管;所述塑料直管的一端出口處設有承水口 ;所述不銹鋼直管內襯于所述塑料直管的另一端內;所述不銹鋼直管的一端為光面直管,其另一端為外絲連接段;所述外絲連接段凸伸出所述塑料直管的另一端的端面;所述不銹鋼直管中段的外圓周面上還設有環形溝槽;所述不銹鋼直管與所述塑料直管熱熔連接固定。
[0006]上述技術方案中,相關內容解釋如下:
[0007]1、上述方案中,所述環形溝槽與所述不銹鋼直管一體成型。
[0008]2、上述方案中,所述環形溝槽為至少兩個,在所述不銹鋼直管中段的外圓周面上沿周向均布。
[0009]3、上述方案中,所述承水口的內徑尺寸大于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徑尺寸。
[0010]4、上述方案中,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周壁與所述承水口的內壁之間形成容置腔。該容置腔防止在熱熔固接是產生空穴以及熱熔塑料擠出形成坎肩。
[0011]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
[001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通過不銹鋼直管中段的外圓周面上設置環形溝槽,使得塑料直管與不銹鋼直管在熱熔固定連接時,連接強度增大,加工容易,生產成本低。同時管材在連接時不會出現熱熔塑料擠入管材內,不易產生沉淀,不易滋生細菌,輸水通暢,生產成本低。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0015]請參閱圖1。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0016]如圖1所示,一種鋼塑復合式外絲直接頭,包括塑料直管I和不銹鋼直管;所述塑料直管的一端出口處設有承水口 3 ;所述不銹鋼直管內襯于所述塑料直管I的另一端內;所述不銹鋼直管的一端為光面直管21,其另一端為外絲連接段22 ;所述外絲連接段22凸伸出所述塑料直管I的另一端的端面;所述不銹鋼直管中段的外圓周面上還設有環形溝槽23 ;所述不銹鋼直管與所述塑料直管I熱熔連接固定。
[0017]所述環形溝槽23與所述不銹鋼直管一體成型。
[0018]所述環形溝槽23為至少兩個(圖中未示出),在所述不銹鋼直管中段的外圓周面上沿周向均布。
[0019]所述承水口 3的內徑尺寸大于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徑尺寸。
[0020]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周壁與所述承水口 3的內壁之間形成容置腔4。該容置腔4防止在熱熔固接是產生空穴以及熱熔塑料擠出形成坎肩。
[002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通過不銹鋼直管中段的外圓周面上設置環形溝槽,使得塑料直管與不銹鋼直管在熱熔固定連接時,連接強度增大,加工容易,生產成本低。同時管材在連接時不會出現熱熔塑料擠入管材內,不易產生沉淀,不易滋生細菌,輸水通暢,生產成本低。
[0022]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主權項】
1.一種鋼塑復合式外絲直接頭,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直管和不銹鋼直管;所述塑料直管的一端出口處設有承水口 ;所述不銹鋼直管內襯于所述塑料直管的另一端內;所述不銹鋼直管的一端為光面直管,其另一端為外絲連接段;所述外絲連接段凸伸出所述塑料直管的另一端的端面;所述不銹鋼直管中段的外圓周面上還設有環形溝槽;所述不銹鋼直管與所述塑料直管熱熔連接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式外絲直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溝槽與所述不銹鋼直管一體成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式外絲直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溝槽為至少兩個,在所述不銹鋼直管中段的外圓周面上沿周向均布。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式外絲直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水口的內徑尺寸大于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徑尺寸。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式外絲直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周壁與所述承水口的內壁之間形成容置腔。
【專利摘要】一種鋼塑復合式外絲直接頭,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直管和不銹鋼直管;所述塑料直管的一端出口處設有承水口;所述不銹鋼直管內襯于所述塑料直管的另一端內;所述不銹鋼直管的一端為光面直管,其另一端為外絲連接段;所述外絲連接段凸伸出所述塑料直管的另一端的端面;所述不銹鋼直管中段的外圓周面上還設有環形溝槽;所述不銹鋼直管與所述塑料直管熱熔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易產生沉淀,不易滋生細菌,輸水通暢,生產成本低。
【IPC分類】F16L13/02
【公開號】CN205118485
【申請號】CN201520827375
【發明人】吳鵬飛
【申請人】吳鵬飛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3日
鋼塑復合式內絲直接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管連接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鋼塑復合式內絲直接頭。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管接頭是管道工程中的主要連接構件,目前管接頭有金屬材質和塑料材質的管接頭兩種,其中塑料管接頭通過在管接頭內形成凸起的塑料定位環實現兩個不銹鋼復合水管的定位,然后再進行熱熔焊接,熱熔焊接時,塑料定位環易變形產生粗糙的管壁,在管壁上易產生沉淀,滋生細菌,影響輸水,而在管接頭和不銹鋼復合水管兩端設置螺紋構件,其生產成本高。
[0003]而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要研究的內容。
【發明內容】
[0004]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塑復合式內絲直接頭。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塑復合式內絲直接頭,包括塑料直管和不銹鋼直管;所述塑料直管的一端出口處設有承水口 ;所述不銹鋼直管內襯于所述塑料直管的另一端內;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周壁上設有防滑部;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內周壁上,一端為光面直管,另一端為內絲連接段;所述不銹鋼置管內絲連接段一端的端面與所述塑料直管的端面平齊;所述不銹鋼直管與所述塑料直管熱熔連接固定。
[0006]上述技術方案中,相關內容解釋如下:
[0007]1、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滑部與所述不銹鋼直管一體成型,防滑部有助于提高塑料直管和不銹鋼直管熱熔時的連接強度。
[0008]2、上述方案中,所述承水口的內徑尺寸大于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徑尺寸。
[0009]3、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滑部包括所述不銹鋼直管外圓周面上的環形溝槽和環形凸起。
[0010]4、上述方案中,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周壁與所述承水口的內壁之間形成容置腔,該容置腔防止在熱熔固接是產生空穴以及熱熔塑料擠出形成坎肩。
[0011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
[001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通過不銹鋼直管的外壁上設置防滑部,內壁設置內絲連接段,使得塑料直管與不銹鋼直管在熱熔固定連接時,連接強度增大,加工容易,生產成本低。同時管材在連接時不會出現熱熔塑料擠入管材內,不易產生沉淀,不易滋生細菌,輸水通暢,生產成本低。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0015]請參閱圖1。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0016]如圖1所示,一種鋼塑復合式內絲直接頭,包括塑料直管1和不銹鋼直管2;所述塑料直管1的一端出口處設有承水口 3;所述不銹鋼直管2內襯于所述塑料直管1的另一端內;所述不銹鋼直管2的外周壁上設有防滑部4;所述不銹鋼直管2的內周壁上,一端為光面直管,另一端為內絲連接段(圖中未示出);所述不銹鋼置管2內絲連接段一端的端面與所述塑料直管1的端面平齊;所述不銹鋼直管2與所述塑料直管1熱熔連接固定。
[0017]所述防滑部4與所述不銹鋼直管2—體成型,防滑部4有助于提高塑料直管1和不銹鋼直管2熱熔時的連接強度。
[0018]所述承水口3的內徑尺寸大于所述不銹鋼直管2的外徑尺寸。
[0019]所述防滑部4包括所述不銹鋼直管2外圓周面上的環形溝槽41和環形凸起42。
[0020]所述不銹鋼直管2的外周壁與所述承水口3的內壁之間形成容置腔5,該容置腔5防止在熱熔固接是產生空穴以及熱熔塑料擠出形成坎肩。
[002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通過不銹鋼直管的外壁上設置防滑部,內壁設置內絲連接段,使得塑料直管與不銹鋼直管在熱熔固定連接時,連接強度增大,加工容易,生產成本低。同時管材在連接時不會出現熱熔塑料擠入管材內,不易產生沉淀,不易滋生細菌,輸水通暢,生產成本低。
[0022]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主權項】
1.一種鋼塑復合式內絲直接頭,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直管和不銹鋼直管;所述塑料直管的一端出口處設有承水口;所述不銹鋼直管內襯于所述塑料直管的另一端內;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周壁上設有防滑部;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內周壁上,一端為光面直管,另一端為內絲連接段;所述不銹鋼直管內絲連接段一端的端面與所述塑料直管的端面平齊;所述不銹鋼直管與所述塑料直管熱熔連接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式內絲直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與所述不銹鋼直管一體成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式內絲直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水口的內徑尺寸大于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徑尺寸。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式內絲直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包括所述不銹鋼直管外圓周面上的環形溝槽和環形凸起。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塑復合式內絲直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周壁與所述承水口的內壁之間形成容置腔。
【專利摘要】一種鋼塑復合式內絲直接頭,包括塑料直管和不銹鋼直管;所述塑料直管的一端出口處設有承水口;所述不銹鋼直管內襯于所述塑料直管的另一端內;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外周壁上設有防滑部;所述不銹鋼直管的內周壁上,一端為光面直管,另一端為內絲連接段;所述不銹鋼直管內絲連接段一端的端面與所述塑料直管的端面平齊;所述不銹鋼直管與所述塑料直管熱熔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易產生沉淀,不易滋生細菌,輸水通暢,生產成本低。
【IPC分類】F16L13/02
【公開號】CN205118486
【申請號】CN201520828373
【發明人】吳鵬飛
【申請人】吳鵬飛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3日
凹凸件對接型熱縮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縮套管,具體涉及的是凹凸件對接型熱縮套管。
【背景技術】
[0002]熱縮套管是一種特制的聚烯烴材質熱收縮套管,也有叫做EVA材質的,具有絕緣、耐溫等性能。它具有柔軟有彈性,廣泛應用于各種線束、焊點、電感的絕緣保護,金屬管、棒的防銹、防蝕。如用于石油管道、天然氣管道和排水管道等管道連接處的密封,防止流體從管道連接處泄露,造成對周圍環境的污染。用在電線接頭上,通過加熱可以使之緊縮,起到絕緣,防護等功能。熱縮套管是一種熱收縮材料,遇熱即收縮,按材質分可分為pvc熱縮套管、pet熱縮套管、輻照交聯聚乙烯熱縮套管、10KV高壓母排保護熱縮套管、35KV高壓母排保護熱縮套管、含膠雙壁熱縮套管和仿木紋熱縮套管。
[0003]熱縮套管是由熱縮材料搭接而成,熱縮材料通常存在三層結構,兩層熱縮材料層和一層熱合層。由于熱縮材料在2-4mm厚時受熱容易收縮,能夠緊緊貼在管道上,因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只需將熱縮套管套接在管道連接處后加熱使得熱縮套管收縮緊緊的貼在管道上即可。但,由于熱縮套管受熱容易收縮的特性,加熱時由于熱縮套管外側和內側的收縮不一致,使得操作時,容易出現誤差,進而導致連接處密封不嚴的情況,管道很容易在此處腐蝕,管道內的流體也容易從此處泄露,造成周圍環境的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加熱時現有熱縮套管外側和內側的收縮不一致,進而導致連接處密封不嚴的情況,提供一種操作簡便、效果顯著的凹凸件對接型熱縮套管。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凹凸件對接型熱縮套管,包括由熱縮基材對接形成圓管狀的管狀本體,管狀本體對接位置處的一側設置有凹件,另一側對應位置處則設置有與凹件形狀相匹配的凸件;所述管狀本體的外側壁上沿著軸線方向交錯設置有開口槽體,所述開口槽體的深度為管狀本體厚度的1/3?1/2,開口槽體的寬度小于管狀本體周長的1/20,開口槽體的長度為8?20cm。
[0007]通過開口槽體的設置,避免管狀本體的熱縮基材加熱時導致的內側和外側收縮不一致,進而影響安裝精度,造成連接處密封不嚴的情況。通過上述設置,有效達到保證使用性能的同時,方便安裝,提高安裝精度。
[0008]作為最優的設置,所述管狀本體的任一處位置上一周設置的開口槽體數量小于六個。將管狀本體上一周設置的開口槽體數量限定在六個以下,有效避免開口槽體對管狀本體的性能強度造成影響,有效保證管狀本體的使用壽命。
[0009]進一步,所述凹件為梯形,該凹件內側的長度大于外側。
[0010]更進一步,所述管狀本體兩側的對接位置處均設置有一層熱合層。通過熱合層的設置,有效達到更好地密封效果。
[0011]再進一步地,所述凹件和凸件均與管狀本體一體成型。
[0012]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0013]1、本實用新型通過開口槽體的設置,避免管狀本體的熱縮基材加熱時導致的內側和外側收縮不一致,進而影響安裝精度,造成連接處密封不嚴的情況。通過上述設置,有效達到保證使用性能的同時,方便安裝,提高安裝精度;
[0014]2、本實用新型將管狀本體上一周設置的開口槽體數量限定在六個以下,有效避免開口槽體對管狀本體的性能強度造成影響,有效保證管狀本體的使用壽命;
[0015]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效果顯著,非常適合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其中,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為:
[0018]! 一管狀本體,2 一凹件,3 一凸件,4 一開口槽體,5—熱合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0]實施例1
[0021]凹凸件對接型熱縮套管,如圖1所示,包括由熱縮基材對接形成圓管狀的管狀本體1,管狀本體1對接位置處的一側設置有凹件2,另一側對應位置處則設置有與凹件2形狀相匹配的凸件3;所述管狀本體1的外側壁上沿著軸線方向交錯設置有開口槽體4,所述開口槽體4的深度為管狀本體1厚度的1/3?1/2,開口槽體4的寬度小于管狀本體1周長的1/20,開口槽體4的長度為8?20cm。
[0022]所述熱縮基材為熱縮材料,即高分子形狀記憶材料。
[0023]實施例2
[0024]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管狀本體1的任一處位置上一周設置的開口槽體4數量小于六個。
[0025]實施例3
[0026]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本實施例中所述凹件2為梯形,該凹件2內側的長度大于外側。
[0027]實施例4
[0028]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管狀本體1兩側的對接位置處均設置有一層熱合層5,所述熱合層由熱熔膠材質構成。所述凹件2和凸件3均與管狀本體1 一體成型。
[0029]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原理,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非創造性勞動而作出的變化,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凹凸件對接型熱縮套管,包括由熱縮基材對接形成圓管狀的管狀本體(1),其特征在于:管狀本體(1)對接位置處的一側設置有凹件(2),另一側對應位置處則設置有與凹件(2)形狀相匹配的凸件(3);所述管狀本體(1)的外側壁上沿著軸線方向交錯設置有開口槽體(4),所述開口槽體(4)的深度為管狀本體(1)厚度的1/3?1/2,開口槽體(4)的寬度小于管狀本體(1)周長的1/20,開口槽體(4 )的長度為8?20 cm。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件對接型熱縮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狀本體(1)的任一處位置上一周設置的開口槽體(4)數量小于六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件對接型熱縮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件(2)為梯形,該凹件(2)內側的長度大于外側。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件對接型熱縮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狀本體(1)兩側的對接位置處均設置有一層熱合層(5)。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件對接型熱縮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件(2)和凸件(3)均與管狀本體(1) 一體成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是凹凸件對接型熱縮套管。本實用新型包括由熱縮基材對接形成圓管狀的管狀本體,管狀本體對接位置處的一側設置有凹件,另一側對應位置處則設置有與凹件形狀相匹配的凸件;所述管狀本體的外側壁上沿著軸線方向交錯設置有開口槽體,所述開口槽體的深度為管狀本體厚度的1/3~1/2,開口槽體的寬度小于管狀本體周長的1/20,開口槽體的長度為8~20cm。本實用新型通過開口槽體的設置,避免管狀本體的熱縮基材加熱時導致的內側和外側收縮不一致,進而導致連接處密封不嚴的情況,從而影響安裝精度,造成連接處密封不嚴的情況;有效達到保證使用性能的同時具有方便安裝、提高安裝精度等優點。
【IPC分類】F16L13/16
【公開號】CN205118487
【申請號】CN201520885143
【發明人】穆宏榮
【申請人】成都長江熱縮材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9日
一種簡易水管連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材連接件,尤其涉及一種簡易水管連接件。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生活中,人們往往會根據實際需要對水管進行組合連接,而由于生活中水管材質多種多樣,如硬質水管、軟管等,很難有一適合的連接件適用于各種水管的連接,而且若是人們生活中需要將水管混合連接,則需要不同的連接件,且連接效果不一,會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易水管連接件,結構簡單,連接方便,成本較低,適用于多種材質管道連接,使用壽命長,水管連接密封緊湊。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簡易水管連接件,包括有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與連接件本體B螺紋連接,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的另一端均連接有凹形件,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的一端外表面均設有阻環。
[0005]優選地,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的一端環面內設有連接槽,使得凹形件能夠固定連接在其內,保證水管內水流能夠平滑通過連接件,減小水流阻力,保證水管內水流流速。
[0006]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采用氟塑料為材料制成,對水的摩擦阻力較小,有效降低因連接件造成的水流流速較低的流速損失,進一步優選,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也可采用合金材料制成,上述只是本實用新型具體的一種實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方式。
[0007]優選地,所述的凹形件為設有弧形圓邊的環形件,所述的凹形件的直徑與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的直徑相同,由于家庭用水管的直徑都相對較小,設有多個連接件連接,必然會對水的流速產生影響,設有凹形件,能夠有效減小水流阻力。
[0008]優選地,所述的阻環為錐形阻環,通過將水管套設在連接件本體上,通過阻環作用,保證水管緊密地連接在連接件本體上。
[0009]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阻環為彈性體,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阻環為橡膠材料制成,具有較好的彈性,能夠保證水管與連接件連接時,連接緊致,不漏水,不漏氣。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 ]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連接方便,便于安裝,使用方便;
[0012](2)本實用新型生產成本低,且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通過水管與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端具有阻環的端口連接,能夠有效地保證連接管與水管之間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水,且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之間螺旋活動連接,連接簡易方便,適用于多種口徑水管。
【附圖說明】
[001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0016]參考附圖,一種簡易水管連接件,包括有連接件本體A1、連接件本體B2,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1與連接件本體B2螺紋連接,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1、連接件本體B2的另一端均連接有凹形件3,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1、連接件本體B2的一端外表面均設有阻環4。
[0017]優選地,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1、連接件本體B2的一端環面內設有連接槽,使得凹形件3能夠固定連接在其內,保證水管內水流能夠平滑通過連接件,減小水流阻力,保證水管內水流流速。
[0018]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1、連接件本體B2采用氟塑料為材料制成,對水的摩擦阻力較小,有效降低因連接件造成的水流流速較低的流速損失,進一步優選,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1、連接件本體B2也可采用合金材料制成,上述只是本實用新型具體的一種實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方式。
[0019]優選地,所述的凹形件3為設有弧形圓邊的環形件,所述的凹形件3的直徑與連接件本體A1、連接件本體B2的直徑相同,由于家庭用水管的直徑都相對較小,設有多個連接件連接,必然會對水的流速產生影響,設有凹形件,能夠有效減小水流阻力。
[0020]優選地,所述的阻環4為錐形阻環,通過將水管套設在連接件本體上,通過阻環4作用,保證水管緊密地連接在連接件本體上。
[0021]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阻環4為彈性體,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阻環4為橡膠材料制成,具有較好的彈性,能夠保證水管與連接件連接時,連接緊致,不漏水,不漏氣。
[0022]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只需將水管套設在連接件本體A1、連接件本體B2—端上,連接件本體A1另一端設有帶有螺紋的連接環,連接件本體B2的另一端設有內壁帶有螺紋的環形槽,連接件本體A1與連接件本體B2螺紋連接,水管通過阻環4作用緊固在連接件上,連接件本體A1、連接件本體B2上的凹形件3,能夠有效緩解水流受多連接件減速的影響。
[0023]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
【主權項】
1.一種簡易水管連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與連接件本體B螺紋連接,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的另一端均連接有凹形件,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的一端外表面均設有阻環。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水管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的一端環面內設有連接槽。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簡易水管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采用氟塑料為材料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水管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形件為設有弧形圓邊的環形件,所述的凹形件的直徑與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的直徑相同。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水管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環為錐形阻環。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水管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環為彈性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簡易水管連接件,包括有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與連接件本體B螺紋連接,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的另一端均連接有凹形件,所述的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的一端外表面均設有阻環;通過水管與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一端具有阻環的端口連接,能夠有效地保證連接管與水管之間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水,且連接件本體A、連接件本體B之間螺旋活動連接,連接簡易方便,適用于多種口徑水管。
【IPC分類】F16L21/00, F16L15/04
【公開號】CN205118488
【申請號】CN201520643548
【發明人】劉鋒, 郭陰生
【申請人】文登藍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5日
天然氣防揮發密封接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接頭,特別涉及一種天然氣防揮發密封接頭。
【背景技術】
[0002]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優質能源,天然氣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得到了普遍應用。在21世紀初的幾十年中,隨著西氣東輸等工程相繼投產,天然氣在我國能源結構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不斷提高。運輸是天然氣供應鏈中的重要環節,運輸車裝卸天然氣時接頭連接處極易泄漏揮發天然氣,造成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天然氣防揮發密封接頭,有效防止天然氣揮發,提高了連接的緊密性。
[0004]其技術方案是:包括母接頭本體、公接頭本體、外凸環、推壓圈、搭板、搭板座、橡膠密封圈和伸縮彈簧,母接頭本體上設有外凸環,公接頭本體上設有內凹槽,母接頭本體與公接頭本體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的母接頭本體的外部通過螺紋連接推壓圈,推壓圈與內凹槽之間形成密封腔,所述的密封腔內部設有搭板座,搭板座上設有搭板,推壓圈與內凹槽之間設有伸縮彈簧,所述的外凸環與公接頭本體的連接處設有橡膠密封圈。
[0005]上述的外凸環上設有銷孔,母接頭本體上設有與銷孔相互配合的固定槽,母接頭固定螺絲穿過外凸環上的銷孔與母接頭本體上的固定槽相互配合,通過母接頭固定螺絲連接確保了接頭的安全性。
[0006]上述的母接頭固定螺絲的外部設有橡皮環。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防止天然氣揮發,提高了連接的緊密性,提高了緊密連接效果,防止出現天然氣泄漏,提高了運輸的穩定性,減少了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0008]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上圖中:母接頭本體1、公接頭本體2、外凸環3、推壓圈4、搭板5、搭板座6、橡膠密封圈7、橡皮環8、彈簧片9、母接頭固定螺絲10。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1]本實用新型包括母接頭本體1、公接頭本體2、外凸環3、推壓圈4、搭板5、搭板座
6、橡膠密封圈7和伸縮彈簧9,母接頭本體I上設有外凸環3,公接頭本體2上設有內凹槽,母接頭本體I與公接頭本體2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的母接頭本體I的外部通過螺紋連接推壓圈4,推壓圈4與內凹槽之間形成密封腔,所述的密封腔內部設有搭板座6,搭板座6上設有搭板5,推壓圈4與內凹槽之間設有伸縮彈簧9,所述的外凸環3與公接頭本體2的連接處設有橡膠密封圈7。
[0012]其中,外凸環3上設有銷孔,母接頭本體I上設有與銷孔相互配合的固定槽,母接頭固定螺絲10穿過外凸環3上的銷孔與母接頭本體I上的固定槽相互配合,通過母接頭固定螺絲10連接確保了接頭的安全性。
[0013]其中,母接頭固定螺絲10的外部設有橡皮環8。
[0014]本實用新型通過改進該密封接頭有效防止天然氣揮發,提高了連接的緊密性,提高了緊密連接效果,防止出現天然氣泄漏,提高了運輸的穩定性,減少了安全隱患。接頭連接后為了防止接頭彈出傷人,在外凸環3上設有銷孔,母接頭本體I上設有與銷孔相互配合的固定槽,母接頭固定螺絲10穿過外凸環3上的銷孔與母接頭本體I上的固定槽相互配合,通過母接頭固定螺絲10連接確保了接頭的安全性。
[001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可能利用上述闡述的技術方案對本實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將其修改為等同的技術方案。因此,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進行的任何簡單修改或等同置換,盡屬于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天然氣防揮發密封接頭,其特征是:包括母接頭本體(I)、公接頭本體(2)、外凸環(3)、推壓圈(4)、搭板(5)、搭板座(6)、橡膠密封圈(7)和伸縮彈簧(9),母接頭本體(I)上設有外凸環(3 ),公接頭本體(2 )上設有內凹槽,母接頭本體(I)與公接頭本體(2 )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的母接頭本體(I)的外部通過螺紋連接推壓圈(4),推壓圈(4)與內凹槽之間形成密封腔,所述的密封腔內部設有搭板座(6),搭板座(6)上設有搭板(5),推壓圈(4)與內凹槽之間設有伸縮彈簧(9),所述的外凸環(3)與公接頭本體(2)的連接處設有橡膠密封圈(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氣防揮發密封接頭,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凸環(3)上設有銷孔,母接頭本體(I)上設有與銷孔相互配合的固定槽,母接頭固定螺絲(10)穿過外凸環(3)上的銷孔與母接頭本體(I)上的固定槽相互配合,通過母接頭固定螺絲(10)連接確保了接頭的安全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氣防揮發密封接頭,其特征是:所述的母接頭固定螺絲(10)的外部設有橡皮環(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天然氣防揮發密封接頭,其技術方案是:母接頭本體上設有外凸環,公接頭本體上設有內凹槽,母接頭本體與公接頭本體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的母接頭本體的外部通過螺紋連接推壓圈,推壓圈與內凹槽之間形成密封腔,所述的密封腔內部設有搭板座,搭板座上設有搭板,推壓圈與內凹槽之間設有伸縮彈簧,所述的外凸環與公接頭本體的連接處設有橡膠密封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天然氣揮發,提高了連接的緊密性,提高了緊密連接效果,防止出現天然氣泄漏,提高了運輸的穩定性,減少了安全隱患。
【IPC分類】F16L15/04, F16L15/08
【公開號】CN205118489
【申請號】CN201520766316
【發明人】王浩文, 王軍偉, 項在田
【申請人】山東浩泰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30日
一種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接件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快換接頭按對接分離方式可分為快插式和螺紋式兩種。車輛管路對接與分離部分加裝快換接頭可大幅提高管路裝拆效率,且可保持管路中的介質不被流失,既環保又節約。
[0003]車輛上的管路在對接和分離中存在著管路帶壓或有殘壓的情況,此時,對接和分離需要較大的操作力,適合選用螺紋式結構快換接頭。為了使在車輛沖擊振動環境中避免螺紋退絲而導致快換接頭自動分離,需要在對接和分離時使用扳手等工具鎖緊和拆卸,而這樣便失去了快速對接分離的效果。因此,國內軍用特種車輛選用快換接頭,在遇到有帶壓操作可能的管路設計時,往往選擇了放棄選用快換接頭。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以解決現有快換接頭難以實現既能快速對接分離、又能防止螺紋松動的問題。
[0005]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包括陽接頭組件、陰接頭組件、設置于陽接頭組件的螺母1、設置于陰接頭組件的螺母Π,且陽接頭組件具有與螺母Π相配合的外螺紋,螺母I和螺母Π的相對面為接合面,螺母I的接合面設置有彈性限位結構,螺母Π的接合面開設有與彈性限位結構相對應配合的卡槽。
[0006]進一步地,所述彈性限位結構包括彈性元件和位于彈性元件一端的限位件,螺母I的接合面開設有安裝孔,彈性元件和限位件位于安裝孔內,且限位件突出于螺母I的接合面。
[0007]進一步地,所述彈性限位結構為沿螺母I周向均勻間隔排布的多個。
[0008]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元件為彈簧或彈片。
[0009]進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的端面為弧形面。
[0010]進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為限位珠或頂子。
[0011]進一步地,所述螺母I螺紋連接至陽接頭組件的外螺紋。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過陽接頭組件和陰接頭組件螺紋旋接,螺母I接合面上的彈性限位結構對應卡入螺母Π接合面上的卡槽內,實現陽接頭和陰接頭組件的對接,由于彈性限位結構的存在,退絲時必須先克服彈性限位結構的力矩,所以在振動沖擊工況下能夠防止螺紋退絲,達到了螺紋振動防松的作用,而且分離時也只需回退螺母Π,使彈性限位結構脫離出卡槽即可,不需要借助工具,直接徒手實現了對接和分離,操作便捷;
[0014]2、本快換接頭裝置在對接和分離過程均允許管路內有余壓;
[0015]3、陽接頭組件和陰接頭組件對接后,螺母I和螺母Π的各楞邊對齊,整體美觀。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的分解剖視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在接合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在分離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20]圖1、圖2、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包括陽接頭組件1、陰接頭組件7、設置于陽接頭組件1的螺母14、設置于陰接頭組件7的螺母Π6,且陽接頭組件1具有與螺母Π6相配合的外螺紋,螺母14和螺母Π6的相對面為接合面,螺母14的接合面設置有彈性限位結構,螺母Π6的接合面開設有與彈性限位結構相對應配合的卡槽2。
[0021]彈性限位結構可設置為沿螺母14周向均勻間隔排布的多個,以達到相適宜的卡緊防松目的,也便于手動旋轉操作,彈性限位結構包括彈性元件和位于彈性元件一端的限位件,螺母14的接合面開設有安裝孔,彈性元件和限位件位于安裝孔內,且限位件突出于螺母14的接合面。彈性元件可為彈簧3或彈片,還可以是其他彈性件,采用彈簧3時,通過其預緊力的設置以利于實現該裝置的徒手操作,同時達到所需的防松效果。
[0022]限位件的端面為弧形面,以便于該裝置分離時的旋轉退絲,限位件可為限位珠或頂子、或柱件等。
[0023]螺母14螺紋連接至陽接頭組件1的外螺紋,也可以焊接至陽接頭組件本體上、或與其本體做成一體式結構等。
[0024]對接時,將螺母Π6與陽接頭組件1的外螺紋配合旋入,使螺母Π 6與螺母14接合面貼合,此時若作為限位珠的鋼珠5受壓進入螺母14的彈簧腔,即安裝孔內,快換接頭的陰、陽接頭組件內部結構也實現了對接密封;之后將螺母Π6回旋0°?30°,使鋼珠5在彈簧力作用下卡入螺母Π 6的接合面卡槽2,由于彈簧力的存在,螺母Π 6退絲時必須要先克服彈簧力產生的力矩,從而起到螺紋防松作用。
[0025]分離時,手握螺母Π6向退絲方向旋轉,克服由彈簧力產生的力矩,使鋼珠5脫離螺母Π 6的接合面卡槽2,繼續旋轉螺母Π 6,使陰、陽接頭組件完全分離即可。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陽接頭組件、陰接頭組件、設置于陽接頭組件的螺母1、設置于陰接頭組件的螺母Π,且陽接頭組件具有與螺母Π相配合的外螺紋,螺母I和螺母Π的相對面為接合面,螺母I的接合面設置有彈性限位結構,螺母Π的接合面開設有與彈性限位結構相對應配合的卡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限位結構包括彈性元件和位于彈性元件一端的限位件,螺母I的接合面開設有安裝孔,彈性元件和限位件位于安裝孔內,且限位件突出于螺母I的接合面。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限位結構為沿螺母I周向均勻間隔排布的多個。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為彈簧或彈片。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端面為弧形面。6.根據權利要求2或5所述的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為限位珠或頂子。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I螺紋連接至陽接頭組件的外螺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螺紋式快換接頭裝置,屬于管接件技術領域,包括陽接頭組件、陰接頭組件、設置于陽接頭組件的螺母Ⅰ、設置于陰接頭組件的螺母Ⅱ,且陽接頭組件具有與螺母Ⅱ相配合的外螺紋,螺母Ⅰ和螺母Ⅱ的相對面為接合面,螺母Ⅰ的接合面設置有彈性限位結構,螺母Ⅱ的接合面開設有與彈性限位結構相對應配合的卡槽。在振動沖擊工況下能夠防止螺紋退絲,達到了螺紋振動防松的作用,而且不需要借助工具,直接徒手即可實現對接和分離,操作便捷。
【IPC分類】F16L15/08
【公開號】CN205118490
【申請號】CN201520956519
【發明人】梅占國, 付長久
【申請人】宜賓三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6日
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接頭,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
【背景技術】
[0002]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可實現空調管道的快速連接,使用方便、快捷、省力,市場上現有一種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包括銅接頭、連接管、銅螺母,所述連接管插入銅螺母中,且位于銅螺母中的連接管設置有向外凸出的喇叭形外沿,使用時銅接頭與銅螺母將喇叭形外沿擠壓緊貼,完成管道的連接,但是長期使用后,喇叭形外沿長期受壓后喇叭形外沿完全塑性變形,空調器的震動,使喇叭口局部會有松動,使得銅接頭與連接管、銅螺母之間產生微小間隙,容易泄漏,嚴重影響空調管道的正常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效果好,不易發生泄漏的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包括接頭、連接管、緊固螺母,所述連接管與接頭依次設置在緊固螺母內,位于緊固螺母內的連接管設置有向外凸出的喇叭形外沿,所述緊固螺母與接頭上分別設置有與喇叭形外沿貼合的斜面,所述喇叭形外沿包括向外凸出的擴口部,所述喇叭形外沿還包括與擴口部連接且向內翻折的翻邊部,所述翻邊部與擴口部緊貼。
[0005]優選的,所述翻邊部長度小于擴口部長度。
[0006]優選的,所述擴口部與翻邊部傾斜角度一致。
[0007]優選的,所述擴口部與翻邊部一體設置。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喇叭形的外沿設置成擴口部與翻邊部,使得喇叭形的外沿有較大的形變能力,當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使用時,將連接管插入緊固螺母內,然后再將接頭旋入緊固螺母內,使得喇叭形外沿分別被接頭與緊固螺母擠壓緊貼,使得喇叭形外沿發生形變,將接頭與緊固螺母間的間隙完全充滿,防止連接處產生泄漏,當接頭與銅螺母之間發生微小位移產生將間隙時,由于喇叭形外沿具有較強的形變力,使得產生的間隙直接被充滿,防止連接處產生泄漏。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爆炸視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圖。
[0012]附圖標記:1、接頭,2、連接管,3、緊固螺母,4、喇叭形外沿,5、翻邊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14]如圖1所示,一種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2,包括接頭1、連接管2、緊固螺母3,所述連接管2與接頭I依次設置在緊固螺母3內,位于緊固螺母3內的連接管2設置有向外凸出的喇叭形外沿4,所述緊固螺母3與接頭I上分別設置有與喇叭形外沿4貼合的斜面,所述喇叭形外沿4包括向外凸出的擴口部,所述喇叭形外沿4還包括與擴口部連接且向內翻折的翻邊部5,所述翻邊部5與擴口部緊貼,將喇叭形的外沿設置成擴口部與翻邊部5,使得喇叭形的外沿有較大的形變能力,當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2使用時,將連接管2插入緊固螺母3內,然后再將接頭I旋入緊固螺母3內,使得喇叭形外沿4分別被接頭I與緊固螺母3擠壓緊貼,使得喇叭形外沿4發生形變,將接頭I與緊固螺母3間的間隙完全充滿,防止連接處產生泄漏,當接頭I與銅螺母之間發生微小位移產生將間隙時,由于喇叭形外沿4具有較強的形變力,使得產生的間隙直接被充滿,防止連接處產生泄漏。
[0015]所述翻邊部5長度小于擴口部長度,防止當翻邊部5較長時使連接管2在該處的口徑較小,不利于空調的冷卻。
[0016]所述擴口部與翻邊部5傾斜角度一致,傾斜角一致使得二者被擠壓后反作用力大,連接處的縫隙完全被擠壓充滿,避免了泄漏。
[0017]所述擴口部與翻邊部5—體設置,一體設置制造方便,可以一體制造,不必經過焊接就可使用,節省生產成本。
[0018]擴口部與翻邊部5的連接處可設置成圓弧面,安裝時,圓弧面可以避免操作者被劃傷。
[001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包括接頭、連接管、緊固螺母,所述連接管與接頭依次設置在緊固螺母內,位于緊固螺母內的連接管設置有向外凸出的喇叭形外沿,所述緊固螺母與接頭上分別設置有與喇叭形外沿貼合的斜面,所述喇叭形外沿包括向外凸出的擴口部,其特征是:所述喇叭形外沿還包括與擴口部連接且向內翻折的翻邊部,所述翻邊部與擴口部緊貼。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其特征是:所述翻邊部長度小于擴口部長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其特征是:所述擴口部與翻邊部傾斜角度一致。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其特征是:所述擴口部與翻邊部一體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層喇叭口空調連接管,包括接頭、連接管、緊固螺母,所述連接管與接頭依次設置在緊固螺母內,位于緊固螺母內的連接管設置有向外凸出的喇叭形外沿,所述緊固螺母與接頭上分別設置有與喇叭形外沿貼合的斜面,所述喇叭形外沿包括向外凸出的擴口部,所述喇叭形外沿還包括與擴口部連接且向內翻折的翻邊部,所述翻邊部與擴口部緊貼。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連接效果好,不會發生泄漏。
【IPC分類】F16L19/025
【公開號】CN205118491
【申請號】CN201520888933
【發明人】周紀昌
【申請人】浙江益華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0日
空氣壓縮機及其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壓縮機及其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壓縮機油路、氣路裝置一般采用金屬軟管或高壓橡膠管的方式,主要采取焊接法蘭或絲牙接頭進行對接,焊接容易產生管內焊渣及凸點致使壓縮機降壓從而耗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空氣壓縮機中的連接器采用焊接容易產生管內焊渣及凸點致使空氣壓縮機降壓從而耗功的缺陷,提供一種空氣壓縮機及其連接器。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5]—種連接器,包括一接頭體、一內套以及一螺母,其特點在于,所述接頭體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連接端部和第二連接端部,所述第一連接端部的端口處的內壁面設有倒錐形槽和用于支撐流體管頭端的L形槽,所述L形槽與所述倒錐形槽相連通;
[0006]所述內套包括依次設置的套帽和套體,所述套體嵌入所述倒錐形槽內并用于使所述流體管的外壁面與所述第一連接端部的內壁面密封連接,所述螺母的一端部的內壁面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端部的外壁面,且所述螺母的一端部設有一平頭錐形內壁面,所述平頭錐形內壁面上抵靠有所述套帽,且所述平頭錐形內壁面用于在所述螺母旋入所述第一連接端部時擠壓所述套帽以壓緊所述流體管。
[0007]在本方案中,通過接頭體、內套和具有平頭錐形內壁面的螺母可以有效密封壓緊插入接頭體中的流體管,避免了因采用焊接帶來的耗功、焊渣等缺陷,提高了安全保障以及不影響流體的純凈度。
[0008]較佳地,所述內套為與所述第一連接端部的內壁面相匹配的圓環形內套,所述套帽的外徑大于所述套體的外徑,所述套帽的內徑小于所述套體的內徑。
[0009]在本方案中,套帽的外徑大于套體的外徑,套帽的內徑小于套體的內徑,套體嵌入倒錐形槽,當螺母旋入時,套帽更容易被螺母的平頭錐形內壁面擠壓,由于較大的接觸面積,能使流體管的外壁面與接頭體的內壁面獲得較好密封效果。
[0010]較佳地,所述限位塊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端部與所述第二連接端部之間,所述限位塊的外壁面的形狀為六邊形。
[0011]通過該限位塊,可以限制流體管插入的長度,也可以有效地通過工具固定所述限位塊,使接頭體與螺母分離時更容易。
[0012]較佳地,所述內套為橡膠內套,所述接頭體和所述螺母的材質為不銹鋼或生鐵。
[0013]—種空氣壓縮機,其包括流體管,其特點在于,所述空氣壓縮機還包括以上所述的連接器。
[0014]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可以有效鎖緊密封與該連接器連接的相匹配的流體管,可以消除焊接帶來的耗功、焊渣等缺陷,提高了空氣壓縮機的流體流通的安全性,有利于防火、防爆以及節能減排。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的分解外部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的分解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連接器與流體管連接安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19]如圖1、圖2及圖3所示,一種連接器,包括一接頭體1、一內套2及一螺母3。該接頭體1包括第一連接端部11、第二連接端部12及限位塊13,第一連接端部11的端口開孔與第二連接端部12的端口開孔相連通,第一連接端部11與第二連接端部12的外壁面均設有牙型螺紋結構,螺母3的一端部的內壁面可螺紋連接于第一連接端部11的外壁面。
[0020]接頭體1的第一連接端部11的端口處的內壁面設有倒錐形槽111以及用于支撐流體管4頭端的L形槽112,該倒錐形槽111與該L形槽112相連通。該L形槽112可以有效抵靠流體管4頭端的管壁。
[0021]內套2包括依次設置的套帽21和套體22,套體22嵌入該倒錐形槽111內并用于使流體管4的外壁面與第一連接端部11的內壁面密封連接,螺母3的一端部設有一平頭錐形內壁面31,當螺母3通過與第一連接端部11的外壁面相匹配的螺紋結構旋入第一連接端部11時,平頭錐形內壁面31抵靠擠壓套帽21以壓緊流體管4。通過接頭體1、內套2和具有平頭錐形內壁面31的螺母3可以有效密封壓緊插入接頭體1中的流體管4,避免了因采用焊接帶來的耗功、焊渣等缺陷,提高了安全保障以及不影響流體的純凈度。
[0022]此外,內套2為與第一連接端部11的內壁面相匹配的圓環形內套,該套帽21的外徑大于套體22的外徑,套帽21的內徑小于套體22的內徑,當套體22嵌入倒錐形槽111,且螺母3旋入第一連接端部11時,套帽21更容易被螺母3的平頭錐形內壁面31擠壓,由于套帽21與平頭錐形內壁面31較大的接觸面積,能使流體管4的外壁面與接頭體1的內壁面獲得較好的密封效果。在螺母3旋入接頭體1并擰緊后,可以再將螺母3選出,檢查內套2的套帽21受到擠壓后是否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凸起,若是,則表明套帽21已將倒錐形槽111完全密封,保證了連接器與流體管4連接密封后的密封質量。
[0023]該內套2為橡膠內套,接頭體1與螺母3的材質為不銹鋼或生鐵。
[0024]接頭體1的限位塊13設置于第一連接端部11與第二連接端部12之間,第一連接端部11用于連接流體管4,第二連接端部12可用于螺紋連接空氣壓縮機中的冷卻器或油氣桶,使流體管4與冷卻器或油氣桶之間可以以較好的密封性能傳輸流體,可以較好的提高空氣壓縮機的安全性,有利于防火、防爆以及節能減排。
[0025]所述限位塊13的外壁面的形狀為六邊形,可以限制流體管4插入的長度,也可以有效地通過工具固定所述限位塊13,使接頭體1與螺母3分離時更容易。
[0026]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空氣壓縮機,該空氣壓縮機包括上述的連接器。
[0027]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連接器,包括一接頭體、一內套以及一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體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連接端部和第二連接端部,所述第一連接端部的端口處的內壁面設有倒錐形槽和用于支撐流體管頭端的L形槽,所述L形槽與所述倒錐形槽相連通; 所述內套包括依次設置的套帽和套體,所述套體嵌入所述倒錐形槽內并用于使所述流體管的外壁面與所述第一連接端部的內壁面密封連接,所述螺母的一端部的內壁面螺紋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端部的外壁面,且所述螺母的一端部設有一平頭錐形內壁面,所述平頭錐形內壁面上抵靠有所述套帽,且所述平頭錐形內壁面用于在所述螺母旋入所述第一連接端部時擠壓所述套帽以壓緊所述流體管。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套為與所述第一連接端部的內壁面相匹配的圓環形內套,所述套帽的外徑大于所述套體的外徑,所述套帽的內徑小于所述套體的內徑。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體還包括限位塊,所述限位塊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端部與所述第二連接端部之間,所述限位塊的外壁面的形狀為六邊形。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套為橡膠內套,所述接頭體和所述螺母的材質為不銹鋼或生鐵。5.一種空氣壓縮機,其包括流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壓縮機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連接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空氣壓縮機及其連接器,該連接器包括一接頭體、一內套以及一螺母,接頭體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連接端部和第二連接端部,第一連接端部的端口處的內壁面設有倒錐形槽和用于支撐流體管頭端的L形槽,L形槽與倒錐形槽相連通;內套包括依次設置的套帽和套體,套體嵌入倒錐形槽內并用于使流體管的外壁面與第一連接端部的內壁面密封連接,螺母的一端部的內壁面螺紋連接于第一連接端部的外壁面,且螺母的一端部設有一平頭錐形內壁面,平頭錐形內壁面上抵靠有套帽,且平頭錐形內壁面用于在螺母旋入第一連接端部時擠壓套帽以壓緊流體管。該連接器通過與流體管和空氣壓縮機的其他裝置連接可以消除焊接帶來的耗功等弊端,提高了安全保障。
【IPC分類】F16L19/06
【公開號】CN205118492
【申請號】CN201520827072
【發明人】譚鵬, 盛昌國
【申請人】德耐爾壓縮機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3日
環保放油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保放油口,可用于機器設備的放油操作。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一般的機器設備的放油口是與機器設備焊接起來的,不能拆卸不能更換,一旦放油口損壞,維修將十分麻煩,不利于節約成本和材料,從而無法實現環保。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4]—種環保放油口,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呈中空圓筒狀,前后相通,且內壁設置有內螺紋;另外,所述放油口還包括有放油口安裝板,所述放油口安裝板中心部位設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本體的外徑相一致,所述本體通過所述通孔固定套在所述放油口安裝板上;所述放油口安裝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螺絲孔,用于本體的固定。
[0005]需要說明的是,利用所述螺絲孔,可以通過螺絲將所述放油口固定到其他機器設備上,不必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當放油口損壞時,可以拆卸下來更換,大大節省了維修成本。所述本體的后端用于通過內螺紋采用適合規格的寶塔接頭連通機器設備放油管,而前端則用于通過內螺紋連接堵頭,使得不放油時放油口實現封閉。
[0006]作為優選,所述本體的正面設置有凹槽,用于嵌接0型圈。通過凹槽,可以嵌接0型圈,從而提升放油口與堵頭的密封程度。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環保放油口可以以一種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到機器設備上,大大降低了維修成本,有利于節約成本和材料,實現環保,且通過優化放油口的設計使得其密封性能更好。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圖1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0]圖3為圖2的A-A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以本技術方案為前提,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本實施例。
[0012]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環保放油口,包括本體1,所述本體1呈中空圓筒狀,前后相通,且內壁設置有內螺紋11;另外,所述放油口還包括有放油口安裝板2,所述放油口安裝板2中心部位設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本體1的外徑相一致,所述本體1通過所述通孔固定套在所述放油口安裝板2上;所述放油口安裝板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螺絲孔21,用于本體的固定。
[0013]需要說明的是,利用所述螺絲孔,可以通過螺絲將所述放油口固定到其他機器設備上,不必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當放油口損壞時,可以拆卸下來更換,大大節省了維修成本。所述本體的后端用于通過內螺紋采用適合規格的寶塔接頭連通機器設備放油管,而前端則用于通過內螺紋連接堵頭,使得不放油時放油口實現封閉。
[0014]作為優選,所述本體1的正面設置有凹槽12,用于嵌接0型圈。通過凹槽,可以嵌接0型圈,從而提升放油口與堵頭的密封程度。
[0015]使用時,將環保放油口通過螺絲孔用螺絲固定在機器設備上,所述本體的后端用于通過內螺紋采用適合規格的寶塔接頭連通機器設備放油管。當不需要進行放油時,本體前端凹槽嵌接0型圈,并通過內螺紋連接堵頭。
[0016]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以上的技術方案和構思,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該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環保放油口,包括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呈中空圓筒狀,前后相通,且內壁設置有內螺紋;另外,所述放油口還包括有放油口安裝板,所述放油口安裝板中心部位設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本體的外徑相一致,所述本體通過所述通孔固定套在所述放油口安裝板上;所述放油口安裝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螺絲孔,用于本體的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保放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正面設置有凹槽,用于嵌接0型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保放油口,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呈中空圓筒狀,前后相通,且內壁設置有內螺紋;另外,所述放油口還包括有放油口安裝板,所述放油口安裝板中心部位設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本體的外徑相一致,所述本體通過所述通孔固定套在所述放油口安裝板上;所述放油口安裝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螺絲孔,用于本體的固定。本實用新型的環保放油口可以以一種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到機器設備上,大大降低了維修成本,且通過優化放油口的設計使得其密封性能更好。
【IPC分類】F16L21/00, F16L23/032
【公開號】CN205118493
【申請號】CN201520988619
【發明人】毛中華, 方曉水, 余穩, 徐紅衛
【申請人】浙江尤尼威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日
一種氣路連接公頭和氣路連接母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氣路連接公頭和一種氣路連接母頭。
【背景技術】
[0002]呼氣末氣體測量設備上通常使用氣路連接頭將氣路連接頭的兩端的氣路形成密封連接,使被測量的氣體通過。
[0003]現有技術中的氣路連接頭一般為通用的魯爾接頭,魯爾接頭包括公頭和母頭,公頭的外錐面與母頭的內錐面之間過盈連接形成密封連接。實用新型人在使用該氣路連接頭時發現其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公頭的外錐面和母頭的內錐面為過盈連接,為保證密封效果,公頭和母頭的連接處無法完好對接,即公頭與母頭之間會存在有間隙形成氣室死腔,當氣路的氣體經過該氣室死腔時,氣體濃度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那么表現為呼吸節律的氣體濃度波形則會與真實情況產生較明顯的差異,從而影響醫生根據氣體濃度波形進行臨床診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容積較小的氣室死腔甚至不存在氣室死腔的氣路連接公頭。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氣路連接公頭,用于與氣路連接母頭連接,包括主體、凸起和第一氣道,所述主體具有外錐面;所述凸起設置于所述主體外徑較小的端面上,所述凸起的外徑小于所述主體外徑較小的端面的外徑;所述第一氣道的開口位于所述凸起上,且沿著所述主體的中心軸方向延伸。
[0006]其中,所述凸起為錐形凸起;或者,所述凸起為柱形凸起。
[0007]其中,所述氣路連接公頭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主體外錐面上的第一鎖緊組件;在所述氣路連接公頭連接到所述氣路連接母頭后,所述第一鎖緊組件將所述主體鎖緊到所述氣路連接母頭上。
[0008]其中,所述第一鎖緊組件為設置于所述主體外錐面上的帶內螺紋的環形套,所述環形套的開口朝所述主體外徑較小的一端。
[0009]其中,所述第一鎖緊組件為設置于所述主體外錐面上的環形套,所述環形套的內周面上設有膠層。
[0010]其中,所述主體外徑較小的端面的外徑為1.5?3mm。
[001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氣路連接母頭,用于與氣路連接公頭連接,所述氣路連接母頭開設有階梯型通道,所述階梯型通道包括沿所述氣路連接母頭共軸延伸的錐形孔和連通于錐形孔一端的第二氣道,所述錐形孔的開口設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二氣道的開口設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的第二端面上,所述錐形孔在所述第一端面的直徑大于所述錐形孔另一端的直徑。
[0012]其中,所述錐形孔和所述第二氣道之間還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包括與所述錐形孔相接的第一連接端、以及與第二氣道相接的第二連接端,所述連接孔與所述錐形孔和所述第二氣道共軸設置,所述錐形孔與所述連接孔相連接一端的直徑大于所述連接孔的第一連接端的直徑,所述連接孔的第二連接端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氣道的直徑。
[0013]其中,所述連接孔在其延伸方向上,從第一連接端到第二連接端具有逐漸縮小的徑向尺寸;或者所述連接孔在其延伸方向上,徑向尺寸不變。
[0014]其中,所述錐形孔與所述第二氣道連接一端的直徑小于所述所述第二氣道的直徑;所述第二氣道中還設有軟質濾芯,所述軟質濾芯的一端位于所述錐形孔和所述第二氣道的鄰接處。
[0015]其中,所述氣路連接母頭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外周面上的第二鎖緊組件;在所述氣路連接公頭連接到所述氣路連接母頭后,所述第二鎖緊組件將所述氣路連接母頭鎖緊到所述氣路連接公頭上。
[0016]其中,所述氣路連接母頭具有外周面,所述第二鎖緊組件為設于所述外周面上的螺紋。
[0017]其中,所述錐形孔連通于所述第二氣道的一端的直徑為2?3.9_。
[001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路連接公頭通過在外錐面較小的端面上設置凸起,且凸起的直徑比外錐面較小的端面的直徑小,使得當公頭的主體過盈連接母頭時,凸起嵌設于母頭中,其中,就算凸起與母頭嵌設連接后仍存在間隙而形成氣室死腔的話,但是由于凸起的直徑較小,使得形成的該氣室死腔的容積較小,減小了氣路中的氣體經過該氣室死腔時濃度的明顯變化,提高了醫生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從而提供了一種氣室死腔的容積較小甚至不存在氣室死腔的氣路連接公頭。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氣路連接頭的分解剖視示意圖;
[0021]圖2是圖1所示的氣路連接頭的組裝剖視示意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具有環形套的氣路連接頭的組裝剖視示意圖;
[0023]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氣路連接頭的組裝剖視示意圖;
[0024]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氣路連接頭的分解剖視示意圖;
[0025]圖6是圖5所示的氣路連接頭的組裝剖視示意圖;
[0026]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具有環形套的氣路連接頭的組裝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第一實施例
[0029]請參考圖1和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氣路連接頭100,包括氣路連接公頭1和氣路連接母頭2。氣路連接公頭1用于與氣路連接母頭2連接,氣路連接公頭1包括主體11、凸起12和第一氣道13,所述主體11具有外錐面111 ;所述凸起12設置于所述主體11外徑較小的端面上,所述凸起12的外徑小于所述主體11外徑較小的端面的外徑;所述第一氣道13的開口位于所述凸起12上,且沿著所述主體11的中心軸方向延伸。
[0030]氣路連接母頭2用于與氣路連接公頭1連接,氣路連接母頭2開設有階梯型通道22,所述階梯型通道22包括沿所述氣路連接母頭2共軸延伸的錐形孔221和連通于錐形孔221 —端的第二氣道222,所述錐形孔221的開口設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2的第一端面21上,所述第二氣道222的開口設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2的第二端面(未圖示)上,所述錐形孔221在所述第一端面21的直徑大于所述錐形孔221另一端的直徑。
[0031]氣路連接頭100通過在氣路連接公頭1的主體11的外錐面111較小直徑的端面上設置凸起12且凸起12的直徑比外錐面111較小的端面的直徑小,同時在氣路連接母頭2設置階梯型通道22,使得當氣路連接公頭1連接氣路連接母頭2后,氣路連接公頭1的主體11過盈連接氣路連接母頭2的錐孔221中,凸起12亦嵌設于階梯型通道22中,其中,就算凸起12嵌設于階梯型通道22后仍存在間隙而在氣路連接頭100中形成氣室死腔12a的話,但是由于凸起12的直徑較小,使得形成的該氣室死腔12a的容積較小,減小了氣路中的氣體經過該氣室死腔12a時濃度的明顯變化,提高了醫生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從而提供了一種氣室死腔12a的容積較小甚至不存在氣室死腔12a的氣路連接頭100。
[0032]在本實施例中,主體11實質為氣路連接公頭1用于與母頭2連接的錐形端部。主體11具有外錐面111、相背設置的小端面112和大端面113。其中,大端面113為主體11中外徑較大的端面,小端面112為主體11中外徑較小的端面。外錐面111的外徑沿著主體11的中心軸自大端面113向小端面112靠近的方向逐漸減少,外錐面111的錐度為6%。大端面113上同軸設置有延伸部113a。延伸部113a的外徑與大端面113的外徑相同。當然,在其它實施例
中,外錐面111的錐度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相應設置,比如說,該錐度為3%、8%或者11%等等。延伸部113a的外徑還可以大于大端面113的外徑,即延伸部113a與大端面113的連接處為臺階面。
[0033]在本實施例中,凸起12設置于小端面112上。凸起12的直徑小于小端面112的直徑,以便于凸起12與后續的連接孔23密封連接時,能夠形成容積較小的氣室死腔12a,減少對氣體濃度的變化的影響,提高醫生的臨床診斷的準確性。
[003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氣道13的開口設置于凸起12上,且沿著主體11的中心軸方向延伸。該第一氣道13用于容納氣路采樣管(未圖示),采集病人呼出的氣體,比如二氧化碳。該氣路連接公頭1通過在外錐面111較小的端面上設置凸起12,且凸起12的直徑比外錐面111較小的端面的直徑小,使得當氣路連接公頭的主體過盈連接氣路連接母頭時,凸起嵌設于氣路連接母頭中,其中,就算凸起與氣路連接母頭嵌設連接后仍存在間隙而形成氣室死腔的話,但是由于凸起的直徑較小,使得形成的該氣室死腔的容積較小,減小了氣路中的氣體經過該氣室死腔時濃度的明顯變化,提高了醫生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從而提供了一種氣室死腔的容積較小甚至不存在氣室死腔的氣路連接公頭。
[0035]在本實施例中,母頭2具有第一端面21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21與氣路連接公頭1連接配合。錐形孔221具有沿著母頭2的中心軸方向的進氣口 221a和出氣口(未圖示)。錐形孔221的進氣口 221a即錐形孔221的開口設置于第一端面21上。錐形孔221連通于第二氣道的一端為出氣孔221b。為了與主體11的錐面過盈連接,錐形孔221的內徑沿著錐形孔221的中心軸方向自錐形孔221的進氣口 221a至錐形孔221的出孔逐漸變小,即錐形孔221中具有較大內徑的為錐形孔221的進氣口 221a,具有較小內徑的為錐形孔221的出氣口。錐形孔221的錐度與外錐面111相對應,為6%。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錐形孔221的錐度可以小于外錐面111的錐度,只要能夠實現主體11過盈連接于錐形孔221中以實現氣路連接公頭1與母頭2之間的密封連接即可。
[0036]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氣道222同軸設置于錐形孔221的出氣口。第二氣道222的內徑小于錐形孔221的出氣孔的內徑。即第二氣道222與錐形孔221的鄰接處形成臺階面,錐形孔221與第二氣道222連通形成母頭2的階梯型通道22。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根據實質情況,第二氣道222的內徑還可以大于錐形孔221的出孔的內徑。
[0037]在本實施例中,階梯型通道22用于與主體11連接。進一步的,所述錐形孔221和所述第二氣道222之間還設有連接孔23,所述連接孔23包括與所述錐形孔221相接的第一連接端23a、以及與第二氣道222相接的第二連接端23b,所述連接孔23與所述錐形孔221和所述第二氣道222共軸設置,所述錐形孔221與所述連接孔23相連接一端的直徑大于所述連接孔23的第一連接端23a的直徑,所述連接孔23的第二連接端23b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氣道222的直徑。具體的,該連接孔23與凸起12對應,即連接孔23的內徑等于或者略小于凸起12的外徑,實現連接孔23的內周面與凸起12的外周面的緊密貼合,以使第二氣道222密封連通第一氣道13,防止氣體泄漏。當氣路連接公頭1連接氣路連接母頭2時,凸起12穿過錐形孔221,主體11的外錐面111滑動連接于錐形孔221中直至外錐面111由于二者過盈連接而無法再在錐形孔221中繼續前進,凸起12正好嵌設于連接孔23中,第一氣道13與第二氣道222連通。其中,由于外錐面111與錐形孔221的過盈連接可能會導致凸起12與連接孔23沿著錐形孔221的中心軸方向存在間隙形成氣室死腔12a,但由于凸起12的直徑較小,因此形成的氣室死腔12a的容積就相應變小,因此有效的減小了氣路中的氣體經過該氣室死腔12a時濃度的明顯變化,提高了醫生臨床診斷的準確性。
[0038]為了更進一步的改進,連接孔23的內徑大于第二氣道222的內徑。通過使得連接孔23的內徑大于第二氣道222的內徑,即連接孔23與第二氣道222的鄰接處存在臺階面,便于凸起12嵌設于連接孔23中時,第一氣道13與第二氣道222較易能夠同軸,減少氣路連接公頭1連接母頭2的裝配難度。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設置,連接孔23的內徑還可以等于第二氣道222的內徑。
[0039]為了更進一步的改進,凸起12為柱形凸起,連接孔23在其延伸方向上,徑向尺寸不變。具體的,連接孔23的內周面為圓柱面。通過將凸起12設置為柱形凸起,便于凸起12的加工。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凸起12還可以為錐形凸起,所述連接孔23在其延伸方向上,從第一連接端23a到第二連接端23b具有逐漸縮小的徑向尺寸。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請參照圖4,連接孔53的第一連接端的直徑與出氣口的直徑相同,即連接孔53為沿著遠離錐形孔521的出氣口方向繼續延伸且直徑逐漸縮小的結構。
[0040]為了更進一步的改進,請參照圖3,氣路連接公頭1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主體11外錐面111上的第一鎖緊組件15 ;在所述氣路連接公頭1連接到所述氣路連接母頭2后,所述第一鎖緊組件15將所述主體11鎖緊到所述氣路連接母頭2上。通過在氣路連接公頭1上設置第一鎖緊組件15,使得氣路連接公頭1與氣路連接母頭2連接強度更佳。
[0041]在本實施例中,請參照圖1至3,為了進一步增強氣路連接公頭1與氣路連接母頭2之間的連接強度。所述第一鎖緊組件15為設置于所述主體11外錐面上111的帶內螺紋151c的環形套151,所述環形套151的開口朝所述主體11外徑較小的一端。具體的,環形套151包括相背設置的第一環端15a和第二環端15b,第一環端15a套設于延伸部113a,且靠近大端面113。第二環端15b即環形套151的開口朝著遠離第一環端15a的方向延伸,使外錐面111和凸起12容納于環形套15的階梯型通道22中,且環形套15的內徑大于大端面113的外徑。即環形套15與外錐面111之間設置有間隙,便于氣路連接母頭2的外周面緊貼于環形套15的內周面上。當氣路連接公頭1連接氣路連接母頭2時能夠通過鎖緊結構15進一步鎖緊。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鎖緊組件15還可以為設置于環形套15的內周面上的膠層,第一鎖緊組件15粘接于母頭2上的周面上。
[0042]為了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氣路連接母頭2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2外周面26上的第二鎖緊組件25 ;在所述氣路連接公頭1連接到所述氣路連接母頭2后,所述第二鎖緊組件25將所述氣路連接母頭2鎖緊到所述氣路連接公頭1上。
[0043]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與氣路連接公頭2相配合,所述氣路連接母頭2具有外周面26,所述第二鎖緊組件為設于所述外周面26上的螺紋26a。通過第一鎖緊組件15和第二鎖緊組件25的配合,使得氣路連接公頭1和氣路連接母頭2之間的連接強度更佳。當將氣路連接公頭1連接于氣路連接母頭2時,使氣路連接公頭1相對于氣路連接母頭2轉動,使得環形套15的內螺紋15a能夠螺紋連接于外周面26的螺紋26a上,外錐面111過盈連接于錐形孔221中,凸起12嵌設于連接孔23中,第一氣道13與第二氣道222連通。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外周面26的螺紋26a還可以用設置于氣路連接母頭2外周面26上的兩個鎖緊凸起替代。
[0044]為了進一步的改進,主體11外徑較小的端面的外徑為1.5?3mm ;所述錐形孔221連通于所述第二氣道222的一端的直徑為2?3.9mm。
[0045]通過限制小端面112的外徑范圍和錐形孔221的進氣口 221a的內徑范圍,避免了其它的氣路接頭、液路接頭不能夠與該氣路連接頭100的母頭2或者氣路連接公頭1連接,進一步降低了誤連接的風險。
[0046]在本實施
例中,現有技術中的氣路連接頭100 —般為標準的魯爾接頭,魯爾接頭中的氣路連接公頭1的錐面的較小的直徑為3.925?3.990mm,母頭2的錐形孔221的較大內徑為4.27?4.315mm,是一種通用的接頭,容易與注射器或輸液管等帶有的魯爾接頭混接,造成氣路與液路的誤連接,導致對病人的危害。而本實施例中的小端面112的外徑為1.5?3mm,進氣口 221a的內徑為2?3.9mm ;與魯爾街頭的尺寸有明顯的差別,從而降低了誤連接的風險。
[0047]當氣路連接頭100開始連接時,首先使氣路連接公頭1相對于母頭2轉動,使得環形套15的內螺紋15a能夠螺紋連接于兩個螺紋25a上,外錐面111過盈連接于錐形孔221中,凸起12嵌設于連接孔23中,第一氣道13與第二氣道222連通。
[004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路連接頭100通過在氣路連接公頭1的主體11的外錐面111較小直徑的端面上設置凸起12且凸起12的直徑比外錐面111較小的端面的直徑小,同時在氣路連接母頭2設置階梯型通道22,使得當氣路連接公頭1連接氣路連接母頭2后,氣路連接公頭1的主體11過盈連接氣路連接母頭2的錐孔221中,凸起12亦嵌設于階梯型通道22中,其中,就算凸起12嵌設于階梯型通道22后仍存在間隙而在氣路連接頭100中形成氣室死腔12a的話,但是由于凸起12的直徑較小,使得形成的該氣室死腔12a的容積較小,減小了氣路中的氣體經過該氣室死腔12a時濃度的明顯變化,提高了醫生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從而提供了一種氣室死腔12a的容積較小甚至不存在氣室死腔12a的氣路連接頭100。
[0049]第二實施例
[0050]請參照圖圖5至圖6,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氣路連接頭200,包括氣路連接公頭3和氣路連接母頭4。氣路連接公頭3用于與氣路連接母頭4連接,氣路連接公頭3包括主體31、凸起32和第一氣道33,所述主體31具有外錐面311 ;所述凸起32設置于所述主體31外徑較小的端面上,所述凸起32的外徑小于所述主體31外徑較小的端面的外徑;所述第一氣道33的開口位于所述凸起32上,且沿著所述主體31的中心軸方向延伸。
[0051]氣路連接母頭4用于與氣路連接公頭3連接,氣路連接母頭4開設有階梯型通道42,所述階梯型通道42包括沿所述氣路連接母頭4共軸延伸的錐形孔421和連通于錐形孔421 一端的第二氣道422,所述錐形孔421的開口設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4的第一端面41上,所述第二氣道422的開口設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4的第二端面(未圖示)上,所述錐形孔421在所述第一端面41的直徑大于所述錐形孔421另一端的直徑。
[0052]氣路連接頭200通過在氣路連接公頭3的主體31的外錐面311較小直徑的端面上設置凸起32且凸起32的直徑比外錐面311較小的端面的直徑小,同時在氣路連接母頭4設置階梯型通道42,使得當氣路連接公頭3連接氣路連接母頭4后,氣路連接公頭3的主體31過盈連接氣路連接母頭4的錐孔421中,凸起32亦嵌設于階梯型通道42中,其中,就算凸起32嵌設于階梯型通道42后仍存在間隙而在氣路連接頭200中形成氣室死腔32a的話,但是由于凸起32的直徑較小,使得形成的該氣室死腔32a的容積較小,減小了氣路中的氣體經過該氣室死腔32a時濃度的明顯變化,提高了醫生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從而提供了一種氣室死腔32a的容積較小甚至不存在氣室死腔32a的氣路連接頭200
[0053]在本實施例中,主體31實質為氣路連接公頭3用于與母頭4連接的錐形端部。主體31具有外錐面311、相背設置的小端面312和大端面313。其中,外錐面311的外徑沿著主體31的中心軸自大端面313向小端面312靠近的方向逐漸減少,外錐面311的錐度為6%o即大端面313為主體31中外徑較大的端面,小端面312為主體31中外徑較小的端面。大端面313上同軸設置有延伸部313a,延伸部313a的外徑大于大端面313的外徑,即延伸部313a與大端面313的連接處為臺階面。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外錐面311的錐度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相應設置,比如說,該錐度為3%、8%或者11%等等。延伸部313a的外徑還可以等于大端面313的外徑。
[0054]在本實施例中,凸起32設置于小端面312上。凸起32的直徑小于小端面312的直徑,以便于凸起32與后續的連接結構43密封連接時,能夠形成容積較小的氣室死腔,減少對氣體濃度的變化的影響,提高醫生的臨床診斷的準確性。
[0055]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氣道33的進氣口 421設置于凸起32上,且沿著主體31的中心軸方向延伸。該第一氣道33用于容納氣路采樣管,采集病人呼出的氣體,比如二氧化碳。
[0056]在本實施例中,母頭4具有第一端面41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41與氣路連接公頭3連接配合。錐形孔421具有沿著母頭4的中心軸方向的進氣口 421和出氣口(未圖示)。錐形孔421的進氣口 421a即錐形孔421的開口設置于第一端面41上。錐形孔421連通于第二氣道的一端為出氣孔421b。錐形孔421的進氣口 421設置于第一端面41上。為了與主體31的錐面過盈連接,錐形孔421的內徑沿著錐形孔421的中心軸方向自錐形孔421的進氣口 421至錐形孔421的出氣口逐漸變小,即錐形孔421中具有較大內徑的為錐形孔421的進氣口 421,具有較小內徑的為錐形孔421的出氣口。錐形孔421的錐度與外錐面311相對應,為6%。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錐形孔421的錐度可以小于外錐面311的錐度,只要能夠實現主體31過盈連接于錐形孔421中以實現氣路連接公頭3與母頭4之間的密封連接即可。
[0057]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氣道422同軸設置于錐形孔421的出氣口。第二氣道422的內徑大于錐形孔421的出氣口的內徑。即第二氣道422與錐形孔421的鄰接處形成臺階面,錐形孔421與第二氣道422連通形成母頭4的階梯型通道42。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二氣道422的內徑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而作相應的變形,比如像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二氣道422的內徑小于錐形孔421的出氣口的內徑。
[0058]在本實施例中,階梯型通道43用于與主體31連接。進一步的,所述錐形孔421與所述第二氣道422連接一端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氣道422的直徑;所述第二氣道422中還設有軟質濾芯43,所述軟質濾芯43的一端位于所述錐形孔421和所述第二氣道422的鄰接處。具體的,軟質濾芯43的一端抵住第二氣道422與錐形孔421的連接處的臺階面上。連接結構43的直徑大于第二氣道422的直徑。即軟質濾芯的外徑大于第二氣道422的內徑,使得軟質濾芯43能夠更佳的內嵌于第二氣道422中。當氣路連接公頭3連接母頭4時,凸起32穿過錐形孔421,主體31的外錐面311滑動連接于錐形孔421中直至外錐面311由于二者過盈連接而無法再在錐形孔421中繼續前進,凸起32正好緊貼于軟質濾芯43上,第一氣道33與第二氣道422連通。其中,凸起32正好緊貼于軟質濾芯43上,使得氣路連接公頭3與氣路連接母頭4連接后不存在氣室死腔32a,避免了氣路中的氣體經過該氣室死腔32a時濃度的明顯變化,提高了醫生臨床診斷的準確性。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設置,連接孔23的內徑還可以等于第二氣道422的內徑。
[0059]為了更進一步的改進,凸起32為柱形凸起。通過將凸起32設置為柱形凸起,便于凸起32的加工。在其它實施例中,凸起32還可以為錐形凸起。
[0060]在本實施例中,請參照圖4至6,為了進一步增強氣路連接公頭3與氣路連接母頭4之間的連接強度。所述第一鎖緊組件35為設置于所述主體31外錐面上311的帶內螺紋351c的環形套351,所述環形套351的開口朝所述主體31外徑較小的一端。具體的,環形套351包括相背設置的第一環端35a和第
二環端35b,第一環端35a套設于延伸部313a,且靠近大端面313。第二環端35b即環形套351的開口朝著遠離第一環端35a的方向延伸,且環形套35的內徑大于大端面313的外徑。即環形套35與外錐面311之間設置有間隙,便于氣路連接母頭4的外周面緊貼于環形套35的內周面上。當氣路連接公頭3連接母頭4時能夠通過鎖緊結構35進一步鎖緊。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鎖緊組件35還可以為設置于環形套35的內周面上的膠層,第一鎖緊組件35粘接于母頭4上的周面上。
[0061]為了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氣路連接母頭4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4外周面46上的第二鎖緊組件45 ;在所述氣路連接公頭4連接到所述氣路連接母頭4后,所述第二鎖緊組件45將所述氣路連接母頭4鎖緊到所述氣路連接公頭3上。
[0062]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與氣路連接公頭2相配合,所述氣路連接母頭4具有外周面46,所述第二鎖緊組件4為設于所述外周面46上的螺紋46a。通過第一鎖緊組件35和第二鎖緊組件45的配合,使得氣路連接公頭3和氣路連接母頭4之間的連接強度更佳。當將氣路連接公頭3連接于氣路連接母頭4時,使氣路連接公頭3相對于氣路連接母頭4轉動,使得環形套35的內螺紋35a能夠螺紋連接于外周面46的螺紋上,外錐面311過盈連接于錐形孔421中,凸起32緊貼于軟質濾芯43中,第一氣道13與第二氣道222連通。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外周面46的螺紋46a還可以用設置于氣路連接母頭4外周面46上的兩個鎖緊凸起替代。
[0063]為了進一步的改進,主體31外徑較小的端面的外徑為1.5?3mm ;所述錐形孔421連通于所述第二氣道422的一端的直徑為2?3.9_。
[0064]通過限制小端面312的外徑范圍和錐形孔421的進氣口 421的內徑范圍,避免了其它的氣路接頭、液路接頭能夠與該氣路連接頭200的母頭4或者氣路連接公頭3連接,進一步降低了誤連接的風險。
[0065]在本實施例中,現有技術中的氣路連接頭200 —般為標準的魯爾接頭,魯爾接頭中的氣路連接公頭3的錐面的較小的直徑為3.925?3.990mm,母頭4的錐形孔421的較大內徑為4.27?4.315mm,是一種通用的接頭,容易與注射器或輸液管等帶有的魯爾接頭混接,造成氣路與液路的誤連接,導致對病人的危害。而本實施例中的小端面312的外徑為
1.5?3mm,進氣口 421的內徑為2?3.9mm ;與魯爾街頭的尺寸有明顯的差別,從而降低了誤連接的風險。
[0066]當氣路連接頭200開始連接時,首先使氣路連接公頭3相對于母頭4轉動,使得環形套34的內螺紋35a能夠螺紋連接于兩個鎖緊凸起15b上,外錐面311過盈連接于錐形孔421中,凸起32緊貼于軟質濾芯43上,第一氣道33與第二氣道422連通。
[006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路連接頭200通過在氣路連接公頭3的主體31的小端面312上設置凸起32,且凸起32的直徑比小端面312的直徑小,同時在母頭4的階梯型通道42中設置連接結構43,使得當氣路連接公頭3的主體31過盈連接母頭4的錐形孔421中時,凸起32與連接結構43的密封連接,其中,就算凸起32與連接結構43密封連接后仍存在間隙而在氣路連接頭200中形成氣室死腔的話,但是由于凸起32的直徑較小,使得形成的該氣室死腔的容積較小,減小了氣路中的氣體經過該氣室死腔時濃度的明顯變化,提高了醫生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從而提供了一種氣室死腔的容積較小甚至不存在氣室死腔的氣路連接頭200。
[0068]以上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氣路連接公頭,用于與氣路連接母頭連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凸起和第一氣道,所述主體具有外錐面;所述凸起設置于所述主體外徑較小的端面上,所述凸起的外徑小于所述主體外徑較小的端面的外徑;所述第一氣道的開口位于所述凸起上,且沿著所述主體的中心軸方向延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路連接公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為錐形凸起;或者,所述凸起為柱形凸起。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路連接公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氣路連接公頭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主體外錐面上的第一鎖緊組件;在所述氣路連接公頭連接到所述氣路連接母頭后,所述第一鎖緊組件將所述主體鎖緊到所述氣路連接母頭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路連接公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緊組件為設置于所述主體外錐面上的帶內螺紋的環形套,所述環形套的開口朝所述主體外徑較小的一端。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路連接公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緊組件為設置于所述主體外錐面上的環形套,所述環形套的內周面上設有膠層。6.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氣路連接公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外徑較小的端面的外徑為1.5?3mm。7.一種氣路連接母頭,用于與氣路連接公頭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開設有階梯型通道,所述階梯型通道包括沿所述氣路連接母頭共軸延伸的錐形孔和連通于錐形孔一端的第二氣道,所述錐形孔的開口設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二氣道的開口設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的第二端面上,所述錐形孔在所述第一端面的直徑大于所述錐形孔另一端的直徑。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路連接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錐形孔和所述第二氣道之間還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包括與所述錐形孔相接的第一連接端、以及與第二氣道相接的第二連接端,所述連接孔與所述錐形孔和所述第二氣道共軸設置,所述錐形孔與所述連接孔相連接一端的直徑大于所述連接孔的第一連接端的直徑,所述連接孔的第二連接端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氣道的直徑。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氣路連接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在其延伸方向上,從第一連接端到第二連接端具有逐漸縮小的徑向尺寸;或者所述連接孔在其延伸方向上,徑向尺寸不變。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路連接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錐形孔與所述第二氣道連接一端的直徑小于所述所述第二氣道的直徑;所述第二氣道中還設有軟質濾芯,所述軟質濾芯的一端位于所述錐形孔和所述第二氣道的鄰接處。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路連接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外周面上的第二鎖緊組件;在所述氣路連接公頭連接到所述氣路連接母頭后,所述第二鎖緊組件將所述氣路連接母頭鎖緊到所述氣路連接公頭上。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氣路連接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氣路連接母頭具有外周面,所述第二鎖緊組件為設于所述外周面上的螺紋。13.根據權利要求7?12任意一項所述的氣路連接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錐形孔連通于所述第二氣道的一端的直徑為2?3.9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路連接公頭,包括主體、凸起和第一氣道,主體具有外錐面;凸起設置于主體外徑較小的端面上,凸起的外徑小于主體外徑較小的端面的外徑;第一氣道的開口位于凸起上,且沿著主體的中心軸方向延伸。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路連接頭通過在外錐面較小的端面上設置凸起,且凸起的直徑比外錐面較小的端面的直徑小,使得當公頭的主體過盈連接母頭時,凸起嵌設于母頭中,減小了氣路中的氣體經過該氣室死腔時濃度的明顯變化,提高了醫生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從而提供了一種氣室死腔的容積較小甚至不存在氣室死腔的氣路連接公頭。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氣路連接母頭。
【IPC分類】A61B5/08, F16L21/02
【公開號】CN205118494
【申請號】CN201520802899
【發明人】趙華琳, 劉中華, 周衛東, 官方勇, 皮定
【申請人】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6日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