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博主:adminadmin 2022-12-01 15:00:01 條評論
摘要:一種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件,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背景技術】[0002]不銹鋼波紋管作為一種柔性耐壓管件安裝于液體或氣體輸送系統...

  一種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的制作方法

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件,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

  【背景技術】

  [0002]不銹鋼波紋管作為一種柔性耐壓管件安裝于液體或氣體輸送系統中,用以補償管道或機器、設備連接端的相互位移,吸收振動能量,能夠起到減振、消音等作用,具有柔性好、質量輕、耐腐蝕、抗疲勞、耐高低溫等多項特點。

  [0003]小口徑金屬軟管一般采用快速連接頭連接,連接頭內通常裝有密封環,連接頭將兩個金屬管口連通時密封環被兩管口擠壓變形,進而將兩管口之間的縫隙封堵住,防止氣體或液體從該縫隙溢出。

  [0004]但是,在長時間使用后或不小心碰到連接頭時,可能會使連接頭松動,密封環受到的擠壓力降低,從而使氣密性變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連接件能保證連接處具備更好的氣密性,并且連接處穩定性也更好。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7]—種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包括內筒和外筒,在外筒內壁設有與外部接口配套的螺紋,在外筒外壁設有螺母,內筒為一段橡膠管,橡膠管的一端與不銹鋼波紋管固定連接,橡膠管外壁靠近波紋管的一端設有帶錐度的壓緊環,壓緊環具有大口和小口,且壓緊環小口端靠近波紋管,外筒的內腔由圓柱腔和圓臺腔構成,圓柱腔的直徑大于圓臺腔的最大直徑,圓臺腔端靠近不銹鋼波紋管,圓臺腔的錐度與壓緊環的錐度相同,且圓臺腔的內壁所與壓緊環的外壁貼合,螺紋設于圓柱腔內壁。

  [0008]進一步地,圓臺腔的最小直徑與壓緊環的小口直徑相等。

  [0009]進一步地,橡膠管遠離不銹鋼波紋管的一端設有限位環,限位環的外徑大于圓臺腔的最小直徑。

  [0010]進一步地,壓緊環外壁沿其周向嵌有至少兩片表面光滑的彈性片,彈性片的兩端分別指向壓緊環的兩端口。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不同于傳統連接頭通過兩管口擠壓密封環獲得氣密性,本實用新型通過外筒內壁和外部連接管外壁擠壓橡膠管獲得氣密性,這種方法更加可靠,且外筒擰得越緊,氣密性越高。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內筒的外部示意圖;

  [0013]圖2為外筒的外部示意圖;

  [0014]圖3為外筒的剖視圖;

  [0015]圖4位連接頭的剖視圖。

  [0016]標記說明:1、內筒;2、壓緊環;3、限位環;4、彈性片;5、外筒;6、螺母;7、圓柱腔;

  8、圓臺腔;9、螺紋。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參照圖1和圖2,一種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包括內筒I和外筒5,內筒I為一段橡膠管,橡膠管的一端與不銹鋼波紋管固定連接,橡膠管與不銹鋼波紋管的具體連接方式為:橡膠管的一端伸入不銹鋼波紋管中,橡膠管外壁與不銹鋼波紋管內壁通過強力膠粘合,在橡膠管的內部還有擠壓環,擠壓環和不銹鋼波紋管將橡膠管緊緊擠壓。在橡膠管外壁靠近波紋管的一端設有帶錐度的壓緊環2,且壓緊環2小口端靠近波紋管。

  [0018]參照圖3和圖4,外筒5的內腔由圓柱腔7和圓臺腔8構成,且圓臺腔8的小口端靠近波紋管,圓臺腔8與壓緊環2接觸,且圓臺腔8的錐度與壓緊環2的錐度相等,圓臺腔8的小口內徑與壓緊環2的小口外徑相等。在圓柱腔7內壁設有與外部接口配套的螺紋9,在外筒5外壁設有螺母6。連接頭與外部管口連接后,轉動螺母6可使外筒5與內筒I發生相對運動,圓臺腔8與壓緊環2接觸后,繼續按原方向轉動螺母6可使壓緊環2被壓得更緊。

  [0019]參照圖1,為了使連接固定時圓臺腔8運動時不與壓緊環2脫離,在橡膠管遠離波紋管的一端設有限位環3,限位環3的外徑大于圓臺腔8的小口內徑。此外,為了使橡膠管的強度更高,同時為了利于圓臺腔8在壓緊環2表面滑動,在壓緊環2外壁嵌有至少兩片表面光滑的彈性片4片,彈性片4沿壓緊環2的錐面均勻分布,且彈性片4的兩端分別指向壓緊環2的兩端口。

  [002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包括內筒和外筒,在外筒內壁設有與外部接口配套的螺紋,在外筒外壁設有螺母,其特征是:所述內筒為一段橡膠管,所述橡膠管的一端與不銹鋼波紋管固定連接,所述橡膠管外壁靠近波紋管的一端設有帶錐度的壓緊環,所述壓緊環具有大口和小口,且壓緊環的小口端靠近波紋管,所述外筒的內腔由圓柱腔和圓臺腔構成,所述圓柱腔的直徑大于圓臺腔的最大直徑,所述圓臺腔端靠近不銹鋼波紋管,所述圓臺腔的錐度與壓緊環的錐度相同,且圓臺腔的內壁所與壓緊環的外壁貼合,所述螺紋設于圓柱腔內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其特征是:所述圓臺腔的最小直徑與壓緊環的小口直徑相等。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其特征是:所述橡膠管遠離不銹鋼波紋管的一端設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的外徑大于圓臺腔的最小直徑。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其特征是:所述壓緊環外壁沿其周向嵌有至少兩片表面光滑的彈性片,所述彈性片的兩端分別指向壓緊環的兩端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不銹鋼波紋管的連接件,解決了傳統墊環式連接頭氣密性不可靠的問題,其技術方案要點是:該連接件包括內筒和外筒,在外筒內壁設有與外部接口配套的螺紋,內筒為一段橡膠管,橡膠管的一端與不銹鋼波紋管固定連接,橡膠管外壁靠近波紋管的一端設有帶錐度的壓緊環,壓緊環具有大口和小口,壓緊環的小口端靠近波紋管,外筒的內腔由圓柱腔和圓臺腔構成,圓柱腔的直徑大于圓臺腔的最大直徑,圓臺腔端靠近不銹鋼波紋管,圓臺腔的錐度與壓緊環的錐度相同,圓臺腔的內壁所與壓緊環的外壁貼合,螺紋設于圓柱腔內壁。連接頭與外部管口連接后,靠擰動螺母可使外筒與內筒發生相對運動,從而擠壓橡膠管,且擠壓的松緊可通過旋轉螺母來調節。

  【IPC分類】F16L51/02

  【公開號】CN204879237

  【申請號】CN201520652067

  【發明人】朱國賢, 魏強, 翁志強, 沈敬慈, 吳渭樂, 余超

  【申請人】杭州恒通金屬軟管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7日

  一種低應力承力結構的約束型膨脹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膨脹節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應力承力結構的約束型膨脹

  -K-

  T O

  【背景技術】

  [0002]金屬波紋管膨脹節具有位移補償、減振降噪和密封的特點,是現代受熱管網和設備進行熱補償的關鍵部件之一。圖1、圖2所示的復式拉桿型膨脹節通常應用于補償管道橫向位移,膨脹節產生的壓力推力通過膨脹節端管和與之焊接的八角板傳遞到拉桿上,從而實現約束膨脹節壓力推力的效果;因此,由端管-八角板組成的組件強度和剛度對管道系統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如果端管-八角板組件的強度不足,發生屈服甚至斷裂,將導致整個管道系統發生破壞;如果端管-八角板組件的剛度不足,發生過大變形,將導致膨脹節兩端的支架或設備過載。

  [0003]在工程應用中,尤其是在直徑大以及高壓、高溫的拉桿型膨脹節設計中,端管-八角板組件通常采用八角板及加強筋板結構,以提高組件的強度和剛度;由于八角板直接與端管焊接,八角板根部是最大彎曲應力和剪切應力疊加作用的部位,也是膨脹節受力結構件中溫度應力最高的部位,產生應力集中,導致八角板根部焊縫屈服和開裂,造成端管局部撕裂泄漏,導致災難性后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低應力承力結構的約束型膨脹節。

  [0005]本實用新型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低應力承力結構的約束型膨脹節,所述的約束型膨脹節包括有進口端管、出口端管、波紋管和拉桿組件;所述波紋管的兩端分別與進口端管、出口端管連接;所述的進口端管、出口端管上均套置有環板;所述的環板由多塊沿進口端管、出口端管圓周均布的弧形板組成;所述的弧形板焊接在所述的進口端管、出口端管上,且相鄰兩塊弧形板之間具有用以釋放端管周向膨脹和熱應力的間隙;進口端管、出口端管上所述的環板均為對稱設置兩個;兩個所述環板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的約束型膨脹節還設置有浮動環;所述的浮動環為兩個,兩個所述的浮動環分別套置在所述的進口端管、出口端管上,并位于進口端管、出口端管上兩個所述環板之間的間隙內,所述的浮動環為空心結構;所述浮動環的上部伸出進口端管、出口端管上兩個所述環板之間間隙;所述環板上焊接有用以對浮動環進行定位的擋塊;進口端管上所述浮動環與出口端管上所述浮動環之間由多根拉桿組件連接為一體,構成膨脹節壓力推力的浮動式約束結構,所述的浮動式約束結構與多塊弧形板構成的環板的低應力承力結構。

  [0007]所述浮動環的外圓面上具有多個向外伸出的梯形凸臺,且多個所述的梯形凸臺沿圓周均布,所述的梯形凸臺上具有用以拉桿組件穿過的通孔。

  [0008]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低應力承力結構的約束型膨脹節,與端管焊接的環板采用分瓣結構,約束拉桿的結構采用浮動結構,通過環板的分瓣結構和浮動環結構,降低了膨脹節的熱應力,增強了整體強度和剛度,避免了結構件過度變形甚至開裂,從而提高了膨脹節及管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0009]圖1、圖2為現有技術中約束型膨脹節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3、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進口端管,2、加強筋板,3、八角板組件,4、拉桿組件,5、波紋管,6、導流筒,7、中間管,8、裝運組件,9、環板,10、浮動環,11、擋塊,12、出口端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說明:

  [0013]如圖3、圖4所示,一種低應力承力結構的約束型膨脹節,所述的約束型膨脹節包括有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波紋管5和拉桿組件4 ;該實施例中拉桿組件4的結構采用現有技術中已有的結構,在此不做過多說明;所述波紋管5的兩端分別與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連接;所述的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上均套置有環板9 ;所述的環板9由多塊沿進口端管、出口端管圓周均布的弧形板組成;所述的弧形板焊接在所述的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2上,且相鄰兩塊弧形板之間具有間隙,用以釋放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的周向膨脹和熱應力;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上所述的環板9均為對稱設置兩個;兩個所述環板9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的約束型膨脹節還設置有浮動環10 ;所述的浮動環10為兩個,兩個所述的浮動環10分別套置在所述的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上,并位于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上兩個所述環板之間的間隙內,所述的浮動環10為空心結構;所述浮動環10的上部伸出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上兩個所述環板之間間隙;所述環板9上焊接有用以對浮動環進行定位的擋塊11 ;所述浮動環10的外圓面上具有四個向外伸出的梯形凸臺,且四個所述的梯形凸臺沿圓周均布,所述的梯形凸臺上具有用以拉桿組件穿過的通孔;進口端管上所述浮動環與出口端管上所述浮動環之間由四根拉桿組件8連接為一體,構成膨脹節壓力推力的浮動式約束結構,所述的浮動式約束結構與多塊弧形板構成的環板的低應力承力結構,使膨脹節對與之相連的支架或設備無壓力推力作用。

  【主權項】

  1.一種低應力承力結構的約束型膨脹節,所述的約束型膨脹節包括有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波紋管(5)和拉桿組件(4);所述波紋管(5)的兩端分別與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上均套置有環板(9);所述的環板(9)由多塊沿進口端管、出口端管圓周均布的弧形板組成;所述的弧形板焊接在所述的進口端管(I )、出口端管(2)上,且相鄰兩塊弧形板之間具有用以釋放端管周向膨脹和熱應力的間隙;進口端管(I )、出口端管(12 )上所述的環板(9 )均為對稱設置兩個;兩個所述環板(9)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的約束型膨脹節還設置有浮動環(10);所述的浮動環(10)為兩個,兩個所述的浮動環(10)分別套置在所述的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上,并位于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上兩個所述環板之間的間隙內,所述的浮動環(10)為空心環狀結構;所述浮動環(10)的上部伸出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上兩個所述環板之間間隙;所述環板(9)上焊接有用以對浮動環進行定位的擋塊(11);進口端管上所述浮動環與出口端管上所述浮動環之間由四根拉桿組件(8)連接為一體,構成膨脹節壓力推力的浮動式約束結構,所述的浮動式約束結構與多塊弧形板構成的環板的低應力承力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應力承力結構的約束型膨脹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動環(10)的外圓面上具有多個向外伸出的梯形凸臺,且多個所述的梯形凸臺沿圓周均布,所述的梯形凸臺上具有用以拉桿組件穿過的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膨脹節技術領域,提出一種低應力承力結構的約束型膨脹節。提出的一種低應力承力結構的約束型膨脹節包括有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波紋管(5)和拉桿組件(4);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上均套置有由多塊弧形板組成的兩個環板(9);設置有分別套置在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上的浮動環(10);浮動環(10)為空心環狀結構;浮動環(10)的下部位于出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2)上兩個環板之間的間隙內;進口端管、出口端管上浮動環由多根拉桿組件(8)連接為一體。本實用新型,降低了膨脹節的熱應力,增強了整體強度和剛度,避免了結構件過度變形甚至開裂,提高了膨脹節及管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IPC分類】F16L51/03

  【公開號】CN204879238

  【申請號】CN201520388669

  【發明人】楊玉強, 王偉兵, 閆保和, 李世乾, 鄭大遠, 陳友恒, 張玉佳, 付強, 黃佳辰

  【申請人】洛陽雙瑞特種裝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9日

  一種分叉管路用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管道補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叉管路用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

  -K-

  T O

  【背景技術】

  [0002]波紋管膨脹節是一種在管系設計中被廣泛采用的位移補償裝置,可用于吸收管道附加位移,設備沉降位移及管道在熱載荷下的熱位移,軸向型、拉桿型及鉸鏈型應用于直線介質流向場合,而彎管壓力平衡型則應用于介質流向的改變處。

  [0003]管系柔性設計的主體思路為通過設置管道支架,如主固定管架、中間固定管架等,對管系分段,再在簡單管道走向中采用膨脹節等柔性件使得管道的應力狀態滿足規范應力;針對分叉管路的柔性設計,常規做法也是在分叉元件三通或四通處設置固定管架約束,從而將管系劃分成多條分支管線,分別進行應力補償設計;上述設計在一些高壓、高溫動力管道及大直徑城鎮供熱管網管路分叉應用場合,由于管路壓力引起的推力較大,設置固定管架往往不太方便或導致管架笨重,同時由于分叉元件自身的膨脹等因素使得分叉元件的熱應力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分叉管路用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

  [0005]本實用新型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分叉管路用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所述的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包括有進口端管、出口端管和用以約束管路中壓力所產生盲板力的拉桿組件;所述進口端管與出口端管之間由分叉管件連接;所述的進口端管上連接有作為管路柔性補償元件的波紋管I ;與進口端管對稱設置的出口端管上連接有作為管路柔性補償元件的波紋管II,且所述的波紋管II與波紋管I對稱設置在分叉管件分叉端的兩側,用以對分叉管件分叉端的軸向位移與橫向位移進行補償;所述的波紋管1、波紋管II至少為一組。

  [0007]所述的波紋管1、波紋管II均為一組。

  [0008]所述的波紋管1、波紋管II均為兩組。

  [0009]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分叉管路用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分叉管路分叉端產生的軸向位移和橫向位移均可由本實用新型的膨脹節來實現雙向位移補償,分叉端軸向位移對于波紋管而言表現為橫向位移,一端波紋管拉伸,一端波紋管壓縮;膨脹節的拉桿結構件可以約束管線中壓力所產生的盲板力,分叉端兩側的波紋管可以實現位移上的平衡和盲板力的平衡;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膨脹節,在分叉端所產生的大位移補償管路設計中,分叉元件處可以不設固定管架,鑒于分叉端兩側所對稱設置的波紋管柔性元件,分叉元件可實現自由膨脹,從而使其在熱態工作條件下的熱應力處于較低水平;在位移反力上,本實用新型膨脹節與傳統膨脹節表現出差異,分叉端產生的軸向位移反力是兩側波紋管橫行剛度的兩倍,同時分叉端產生的橫向位移反力是兩側波紋管軸向剛度的兩倍。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進口端管,2、波紋管I,3、導流筒,4、保護罩,5、中間管,6、裝運桿,7、分叉管件,8、裝運凸耳,9、裝運螺母,10、拉桿,11、球、錐面墊圈,12、拉桿螺母,13、波紋管II,

  14、出口端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還可用于其它形式的分叉管路中。

  [0017]如圖1所示,一種分叉管路用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所述的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為包括有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4和用以約束管路中壓力所產生盲板力的拉桿組件;所述進口端管I與出口端管14之間由分叉管件7連接;所述的進口端管I上連接有作為管路柔性補償元件的波紋管I 2 ;與進口端管I對稱設置的出口端管14上連接有作為管路柔性補償元件的波紋管II 13,且所述的波紋管II 13與波紋管I 2對稱設置在分叉管件分叉端的兩側;結合膨脹節拉桿10等結構件,膨脹節可實現管道壓力所產生盲板力的平衡和位移補償,由于分叉元件的兩端均為柔性元件波紋管,因此分叉元件可以實現自由膨脹,降低膨脹節在熱態工作條件下的熱應力;所述的波紋管I 2、波紋管II 13均為兩組,這種結構可以補償較大的分叉端軸向位移;波紋管I 2與波紋管II 13通過設置拉桿組件,所述的拉桿組件包括有拉桿10、球、錐面墊圈11和拉桿螺母12,來實現約束管路中壓力所產生的盲板力。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該實施例的主體結構同實施例1,該實施例中,所述的波紋管I 2、波紋管II 13均為一組,此種結構可用于分叉端的軸向、橫向熱位移較小的場合。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該實施例的主體結構同實施例1,該實施例中,所述的分叉管件7為四通結構,此種結構可以有效補償四通端的軸向與橫向位移。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該實施例的主體結構同實施例1,該實施例中,所述的波紋管I 2、波紋管II 13均為一組,所述的分叉管件7為拉拔三通結構,拉拔三通采用圓弧過渡的方式使得在熱態下,三通應力分布均勻。

  [0021 ]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該實施例的主體結構同實施例1,該實施例中,所述分叉管件7為斜三通結構,可以應用在非垂直分叉管路設計中。

  【主權項】

  1.一種分叉管路用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所述的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包括有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4)和用以約束管路中壓力所產生盲板力的拉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口端管(I)與出口端管(14)之間由分叉管件(7)連接;所述的進口端管(I)上連接有作為管路柔性補償元件的波紋管I (2);與進口端管(I)對稱設置的出口端管(14)上連接有作為管路柔性補償元件的波紋管II (13),且所述的波紋管II (13)與波紋管I (2)對稱設置在分叉管件分叉端的兩側;所述的波紋管I (2)、波紋管II (13)至少為一組。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叉管路用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紋管I (2)、波紋管II (14)均為一組。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叉管路用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紋管I (2)、波紋管II (14)均為兩組。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叉管路用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叉管件((7))為三通結構或四通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管道補償領域,提出一種分叉管路用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提出的一種分叉管路用位移補償波紋管膨脹節包括有進口端管(1)出口端管(14)和拉桿組件;進口端管(1)與出口端管(14)之間由分叉管件(7)連接;進口端管(1)上連接有作為管路柔性補償元件的波紋管Ⅰ(2);出口端管(14)上連接有作為管路柔性補償元件的波紋管Ⅱ(13),且波紋管Ⅱ(13)與波紋管Ⅰ(2)對稱設置在分叉管件分叉端的兩側;波紋管Ⅰ(2)、波紋管Ⅱ(13)至少為一組。本實用新型補償了分叉管路分叉端產生的軸向位移和橫向位移,并約束了管線中壓力所產生的盲板力,實現了位移上的平衡和盲板力的平衡。

  【IPC分類】F16L41/02, F16L51/03

  【公開號】CN204879239

  【申請號】CN201520527587

  【發明人】李 杰, 陳友恒, 李世乾, 張玉佳, 付強

  【申請人】洛陽雙瑞特種裝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1日

  全外壓旁通壓力平衡型補償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外壓旁通壓力平衡型補償器,具體說是一種結構比普通壓力平衡補償器更為緊湊的壓力平衡型膨脹節。它應用于不宜設置固定支架的高空直管線或大直徑管線中且安裝距離較短的管道連接。

  【背景技術】

  [0002]在不宜設置固定支架的高空直管線或大直徑直管線中,多選用直管壓力平衡型補償器補償軸向位移,以平衡壓力所產生的推力。正常直管壓力平衡的補償器需要兩種不同類型的波紋管,而且一種波紋管的平均直徑約為另一種波紋管平均直徑的1.4倍。因此該類直管壓力平衡體積大,成本高。往往出現能補償軸向位移但膨脹節長度過長,體積過大,成本過尚等情況。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全外壓旁通壓力平衡型補償器。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導流筒依次插入左、右工作波紋管腔內,每個工作波紋管的左右兩端均有接管,四個接管焊接在導流筒上;

  [0005]它還包括拉桿機構,拉桿機構的左、右拉桿座分別固定在左、右工作波紋管的右端接管上;

  [0006]右工作波紋管的外圈依次是支撐管和平衡波紋管,即這三個管形成三層套管結構;左圓環封堵在支撐管的左端口上,左圓環的內圓套在導流筒上,右工作波紋管的左端接管焊在左圓環上;右圓環封堵在平衡波紋管的右端接管端口上,右圓環的內圓套在支撐管的右端上,右圓環與接管和支撐管的連接處均為焊接固定;右工作波紋管的左端接管連接在拉桿機構的左拉桿座上,拉桿機構中的調位板的下端焊接在右工作波紋管的右端接管上,起到平衡工作波軸向位移的調位作用。

  [0007]上述平衡波紋管的作用是補償工作波紋管的位移。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由于平衡波紋管與右工作波紋管采用套管結構,所以在保證直管壓力平衡補償器的補償性能的前提下,縮短了直管壓力平衡型補償器的安裝長度,為比普通直管壓力平衡補償器長度縮短約1/3的長度。縮小體積,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它包括導流筒4依次插入左工作波紋管5和右工作波紋管14的腔內,左工作波紋管的兩端有左接管2和右接管7 ;右工作波紋管的兩端有左接管13和右接管20 ;四個接管焊接在導流筒上;

  [0011]它還包括拉桿機構8,拉桿機構的左拉桿座9固定在左工作波紋管的右端接管7上,右拉桿座18固定在右工作波紋管的右端接管20上;

  [0012]右工作波紋管的外圈依次是支撐管21和平衡波紋管11,即這三個管形成三層套管結構;左圓環12封堵在支撐管的左端口上,左圓環的內圓套在導流筒上,右工作波紋管的左端接管13焊在左圓環上;右圓環17封堵在平衡波紋管的右端接管15端口上,右圓環的內圓套在支撐管的右端上,右圓環與接管和支撐管的連接處均為焊接固定;右工作波紋管的左端接管10連接在拉桿機構的左拉桿座上,拉桿機構中的調位板16的下端焊接在右工作波紋管的右端接管上,起到平衡工作波軸向位移的調位作用。

  [0013]上述平衡波紋管的作用是補償工作波紋管的位移。

  [0014]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法蘭I和19與所補償管道外層管道上的連接法蘭連接。

  [0015]圖中3是焊環,用于將波紋管焊接在法蘭上,6是波紋管的加強環。

  【主權項】

  1.一種全外壓旁通壓力平衡型補償器,它包括導流筒依次插入左、右工作波紋管腔內,每個工作波紋管的左右兩端均有接管,四個接管焊接在導流筒上; 它還包括拉桿機構,拉桿機構的左、右拉桿座分別固定在左、右工作波紋管的右端接管上;右工作波紋管的外圈依次是支撐管和平衡波紋管,即這三個管形成三層套管結構;左圓環封堵在支撐管的左端口上,左圓環的內圓套在導流筒上,右工作波紋管的左端接管焊在左圓環上;右圓環封堵在平衡波紋管的右端接管端口上,右圓環的內圓套在支撐管的右端上,右圓環與接管和支撐管的連接處均為焊接固定;右工作波紋管的左端接管連接在拉桿機構的左拉桿座上,拉桿機構中的調位板的下端焊接在右工作波紋管的右端接管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外壓旁通壓力平衡型補償器,其要點是:導流筒依次插入左、右工作波紋管腔內,每個工作波紋管的左右兩端均有接管,焊接在導流筒上;拉桿機構的左、右拉桿座分別固定在左、右工作波紋管的右端接管上;右工作波紋管的外圈依次是支撐管和平衡波紋管;左圓環封堵在支撐管的左端口上,左圓環的內圓套在導流筒上;右圓環封堵在平衡波紋管的右端接管端口上,右圓環的內圓套在支撐管的右端上;右工作波紋管的左端接管連接在拉桿機構的拉桿座上,調位板的下端焊接在右工作波紋管的右端接管上。其積極效果是:縮短了直管壓力平衡型補償器的安裝長度,縮小體積,降低成本。

  【IPC分類】F16L51/03

  【公開號】CN204879240

  【申請號】CN201520576013

  【發明人】陳龍, 吳建伏, 姜兆棟, 孫丹, 佟林林, 江炎龍

  【申請人】沈陽晨光弗泰波紋管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8月4日

  組合式大拉桿波紋補償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它應用于栗、閥的進出口,需要減震和補償熱位移的各種機械設備配管上,有效地減震、降噪,并吸收管道熱位移。

  【背景技術】

  [0002]在栗、閥的進出口處的管線多呈拐彎走向,在各種機械設備此處的配管中,需要減震、降噪和補償管道熱位移,以保護設備、管道,增長設備壽命、保證管道。為實現此目的,多使用老式橡膠軟管連接。然此種軟連接存在不環保、易老化、耐壓不穩定、易脫層撕裂、爆破等不良因素。當遇到設備要求壓力大,溫度高,補償量大的情況下,老式橡膠軟連接或部分減震補償器則無法在保證壽命的前提下實現該類補償;能實現該類補償的補償器則又體積巨大,要求布置空間過大,增加了設備的附加成本。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合式大拉桿波紋補償器,以取代橡膠軟連接。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其特征是:所說的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有兩個,按L形布置,呈水平布置的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的接管、彎管和呈垂直布置的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的接管依次連接。

  [000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吸收來自設備各管線的軸向位移和橫向位移、軸向震動及橫向震動,節省管道布置空間,吸收位移效果好;且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它包括兩個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每個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是,左側法蘭3、左側接管4、內襯筒5、左側波紋管8、鎧裝環7、外護套6、中間管9、中間支撐板11、右側波紋管12、右側接管13和右側法蘭14依次連接,由大拉桿I和緊固件2連接左側法蘭3及右側法蘭14,在大拉桿I中間部位支撐板11的兩側焊接定位環10,以限定位移。

  [0009]兩個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按L形布置,其中一個是呈水平布置的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20,另一個是呈垂直的布置的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40,呈水平布置的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的右側接管13、彎管30和呈垂直布置的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的上接管15依次連接。

  【主權項】

  1.一種組合式大拉桿波紋補償器,它包括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其特征是:所說的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有兩個,按L形布置,呈水平布置的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的接管、彎管和呈垂直布置的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的接管依次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合式大拉桿波紋補償器,本實用新型的要點是:它包括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其特征是:所說的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有兩個,按L形布置,呈水平布置的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的接管、彎管和呈垂直布置的大拉桿橫向型波紋補償器的接管依次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吸收來自設備各管線的軸向位移和橫向位移、軸向震動及橫向震動,節省管道布置空間,吸收位移效果好;且使用壽命長。

  【IPC分類】F16L51/03

  【公開號】CN204879241

  【申請號】CN201520577031

  【發明人】張興利, 劉杰, 李玉, 陳龍, 吳文東, 周桐

  【申請人】沈陽晨光弗泰波紋管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8月4日

  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鑄造技術領域,尤其是指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用于壓鑄、重力鑄造、砂型鑄造等條件的鋁合金液的輸送。

  【背景技術】

  [0002]伴隨著科學的飛速發展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對鑄造和成形鋁合金提出了更高要求。現今的鋁液大多使用機械手配湯勺輸送,因高溫鋁合金液浸蝕鐵基材料,使用這種方式使鋁液中有增鐵風險,而且湯勺需頻繁更換,不適應于大容量的輸送,存在輸送效率低等缺點。另一種鋁液的輸送方法是用開放的流槽,這種方法輸送鋁液會增加鋁液的氧化與接觸污染源的機會。也有使用封閉管道進行輸送鋁液,但這種方法鋁液在輸送過程熱量損失大,在管道縱向及徑向會產生溫度差,導致鋁液溫度降低及內外溫度不均而使后續板材的生產中易產生裂紋缺陷和性能差異,影響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用于補充鋁液輸送過程中的熱損失并使鋁液維持在一定的溫度。

  [0004]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術方案為:一種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由內到外依次包括防腐層、保溫層和外防護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0005]內防護層,其設置在防腐層和保溫層之間;

  [0006]加熱電纜,所述加熱電纜貼合纏繞在內防護層外側;

  [0007]電源控制系統,所述電源控制系統與加熱電纜電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保溫層為硅酸鋁纖維。

  [0009]優選的,所述保溫層厚度為20mmo

  [0010]優選的,所述內防護層為不銹鋼管。

  [0011]優選的,所述不銹鋼管由兩個半圓連接并將縫隙焊接。

  [0012]優選的,還包括陶瓷連接球,其設置在所述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的端口并與防腐層連接。

  [0013]優選的,所述防腐層為陶瓷管。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1、由于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繞有加熱電纜,所以鋁液流動速度快,減少鋁液在輸送過程中的散熱量,降低鋁液縱向及徑向產生的溫度差,提高后續產品質量。

  [0016]2、由于在防腐層外側設置了內防護層,加熱電纜貼合纏繞在內防護層外側,所以一方面內防護層可以保護防腐層,另一方面防腐層和加熱電纜不直接連接,留有空隙,更換時,只需要更換防腐層,操作、維修方便,節約了成本。

  [0017]3、由于在加熱電纜外周設置了保溫層,保溫層的材料硅酸鋁纖維具有更好的保溫效果,所以可以進一步加強保溫,減少鋁液熱量損失。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招合金液電熱傳輸管不意圖;

  [0019]圖2為招合金液電熱傳輸管的局部放大圖;

  [0020]圖3為圖1沿A-A的截面視圖。

  [0021]附圖標記說明:1陶瓷連接球;2加熱電纜;3熱電偶;4電源控制系統;5外防護層;6內防護層;7防腐層;8保溫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應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23]為了方便說明并且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以下說明所使用的方位詞均以附圖所展示的方位為準。

  [0024]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上端為出口,下端為入口,包括陶瓷連接球1、加熱電纜2、熱電偶3、電源控制系統4、外防護層5、內防護層6、防腐層7及保溫層8。防腐層7為陶瓷管,其入口端配螺紋與陶瓷連接球I配合安裝,陶瓷連接球I用于與栗體配合連接并能快速拆卸。內防護層6為不銹鋼管,其由兩個半圓連接并將縫隙用氬焊焊接。由于內防護層6是不銹鋼管,具有很好的剛性及良好的導熱性,可用于保護內防腐層、承載加熱電纜2及將加熱電纜2的熱量高效傳遞給鋁液。加熱電纜2沿徑向貼合纏繞在內防護層6外壁上,且在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入口處以一定的梯度減少間隔排布,在出口處緊密排布。由于鋁液在傳輸過程中散熱速度逐漸加大,加熱電纜2的這種排布方式與鋁液散熱方式相一致,可以使鋁液受熱均勻、流動性好、降低鋁液縱向及徑向產生的溫度差。加熱電纜2兩端與電源控制系統4的輸出端電連接。電源控制系統4的輸入端與熱電偶3連接。熱電偶3分別安裝于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的進、出口兩端且熱電偶3測量端設置在加熱電纜2內。

  [0025]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由內到外依次由防腐層7、內防護層6、加熱電纜2、保溫層8和外防護層5組成。防腐層7與內防護層6之間留有少量間隙,使得操作、維修方便,節約了成本,另一方面叉不影響加熱電纜2向內防腐層傳熱的效果。保溫層8厚度為20mm且包扎在加熱電纜的圓周上。外防護層5安裝在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的最外部,用于保護內部管道。如圖1所示,管道入口段向下彎曲并伸入鋁液鍋和栗體相聯接。管道上端向斜上方翹起,端口用密封蓋密封,出口設置在斜面下方并靠近密封蓋的位置,這樣一來,鋁液始終維持在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出口下部,當壓鑄機需要鋁液時,能在I秒以內的時間將鋁液栗出,進入到被澆腔室。

  [0026]本申請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7]加熱電纜2與電源控制系統4接通,在電源控制系統4上設定好要求的溫度值,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兩端的熱電偶3的測量端即可實時測量并采集溫度,反饋至電源控制系統4。電源控制系統4根據熱電偶3反饋的溫度信息調節輸出電壓向加熱電纜2供電,加熱電纜2在電流的作用下發熱,使管道維持一個不低于鋁液流動性較好的溫度。此時啟動鋁液栗讓鋁液沿高溫管流入待澆注位置。溫度的持續防止鋁液在管內凝固。

  [0028]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主權項】

  1.一種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由內到外依次包括防腐層、保溫層和外防護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內防護層,其設置在防腐層和保溫層之間; 加熱電纜,所述加熱電纜貼合纏繞在內防護層外側; 電源控制系統,所述電源控制系統與加熱電纜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層為硅酸鋁纖維。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層厚度為20_。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防護層為不銹鋼管。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管由兩個半圓連接并將縫隙焊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陶瓷連接球,其設置在所述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的端口并與防腐層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層為陶瓷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屬于金屬鑄造技術領域。由內到外依次包括防腐層、保溫層和外防護層;還包括設置在防腐層和保溫層之間的內防護層、均勻貼合纏繞在內防護層外側的加熱電纜、與加熱電纜電連接電源控制系統;所述保溫層為硅酸鋁纖維,所述保溫層厚度為20mm;所述內防護層為不銹鋼管,所述不銹鋼管以兩個半圓方式包住防腐層并將縫隙焊接;還包括陶瓷連接球,其設置在所述鋁合金液電熱傳輸管的端口并與防腐層連接;所述防腐層為陶瓷管。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減少鋁液在輸送過程熱量損失,提高產品質量。

  【IPC分類】F16L59/02, F16L9/14, F16L53/00, F16L58/14

  【公開號】CN204879242

  【申請號】CN201520528469

  【發明人】邱憲猛, 催波

  【申請人】深圳市鼎正鑫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0日

  聚氨酯切片輸送管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領域的機械,具體涉及一種聚氨酯切片輸送管道。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市場上的滌綸POY有色絲,通過運輸管道將聚氨酯切片運輸到干燥箱內,在通過干燥箱預熱后輸送到螺桿擠壓機,在通過螺桿擠壓機作業后形成的各種滌綸POY有色絲。現有已知的生產線在整體結構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運輸管道,只是為簡單的運輸作用,并無其他用途,本申請人就此提出改良,以滿足現有市場上的POY有色絲生產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聚氨酯切片輸送管道,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在實現聚氨酯切片運輸的同時,可以同時實現加熱作業,提高整體的聚氨酯切片生產作業效率。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聚氨酯切片輸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內部形成通腔的管體,在所述管體的外部設有第一套管,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外部設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與所述管體之間設有加熱空腔,所述加熱空腔與外部的加熱栗連接,在所述加熱空腔內設有多個溫度檢測器,所述管體的壁體上設有與所述加熱空腔連接的通孔,在所述管體的內壁形成隔網;所述第二套管與所述第一套管之間設有保溫層和隔熱層,在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上設有等間隔設置的LED燈,所述LED燈與所述溫度檢測器相對應設置。

  [0006]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設置,還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所述控制面板帶有無線發射器、通信模塊、數據存儲器,還包括獨立設置的報警器,其包括殼體,在所述殼體內部設有蓄電池、控制片、揚聲器、LED燈珠、無線接收器和通信接收器;在所述殼體的底部帶有磁性層。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08]本實用新型包括內部形成通腔的管體,在所述管體的外部設有第一套管,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外部設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與所述管體之間設有加熱空腔,所述加熱空腔與外部的加熱栗連接,在所述加熱空腔內設有多個溫度檢測器,所述管體的壁體上設有與所述加熱空腔連接的通孔,在所述管體的內壁形成隔網;所述第二套管與所述第一套管之間設有保溫層和隔熱層,在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上設有等間隔設置的LED燈,所述LED燈與所述溫度檢測器相對應設置。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良運輸管道,在管體的外部設有第一套管,并在在第一套管與管體之間形成加熱空腔,這樣加熱空腔內的熱量就會通過管體壁上的通孔進入到運輸管道內部,對運輸過程中的聚氨酯切片進行加熱處理,這樣不僅實現運輸聚氨酯切片,而且同時加熱,也就減少了后續干燥箱內的干燥時間,甚至可以免去干燥箱,直接與螺桿擠壓機進行連接,提高了生產效率。

  [0009]本實用新型通過內部設置的溫度檢測器,實現對管體內部溫度進行控制與檢測,并借助外部與之相連的LED燈可以顯示溫度是否在合適范圍之內,若是低于或者高處了就通過LED燈進行報警提醒。

  [0010]另外,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獨立設置的報警器,其包括殼體,在所述殼體內部設有蓄電池、控制片、揚聲器、LED燈珠、無線接收器和通信接收器;在所述殼體的底部帶有磁性層,這個報警器可以隨意放置,同時也可以通過磁性層進行擱置在需要的地方,對于周圍的工作人員可以起到聲音和燈光的不同警示方式,非常直觀并通知及時到位。

  [0011]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在實現聚氨酯切片運輸的同時,可以同時實現加熱作業,提高整體的聚氨酯切片生產作業效率。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獨立警報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6]如附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聚氨酯切片輸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內部形成通腔I的管體2,在所述管體2的外部設有第一套管3,在所述第一套管3的外部設有第二套管4,所述第一套管3與所述管體2之間設有加熱空腔5,所述加熱空腔5與外部的加熱栗連接,在所述加熱空腔5內設有多個溫度檢測器6,所述管體2的壁體上設有與所述加熱空腔5連接的通孔7,在所述管體2的內壁形成隔網8 ;所述第二套管4與所述第一套管3之間設有保溫層9和隔熱層10,這個保溫層9和隔熱層10的設置,不僅可以防止第一套管3內部熱量的散失,而且可以起到防止第二套管4外壁過熱而影響、或者燙傷工作人員。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第二套管4的外壁上設有等間隔設置的LED燈11,所述LED燈11與所述溫度檢測器6相對應設置。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良運輸管道,在管體2的外部設有第一套管3,并在在第一套管3與管體2之間形成加熱空腔5,這樣加熱空腔5內的熱量就會通過管體2壁上的通孔7進入到運輸管道內部,對運輸過程中的聚氨酯切片進行加熱處理,這樣不僅實現運輸聚氨酯切片,而且同時加熱,也就減少了后續干燥箱內的干燥時間,甚至可以免去干燥箱,直接與螺桿擠壓機進行連接,提高了生產效率。

  [0017]本實用新型通過內部設置的溫度檢測器6,實現對管體2內部溫度進行控制與檢測,并借助外部與之相連的LED燈11可以顯示溫度是否在合適范圍之內,若是低于或者高處了就通過LED燈11進行報警提醒。

  [0018]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控制面板12,所述所述控制面板12帶有無線發射器13、通信模塊14、數據存儲器15,還包括所述獨立設置的報警器20,其包括殼體20,在所述殼體20內部設有蓄電池21、控制片22、揚聲器23、LED燈珠24、無線接收器25和通信接收器26 ;在所述殼體20的底部帶有磁性層27,這個報警器20可以隨意放置,同時也可以通過磁性層27進行擱置在需要的地方,對于周圍的工作人員可以起到聲音和燈光的不同警示方式,非常直觀并通知及時到位。本實用新型通過通過控制面板12中的無線發射器12與報警器20內的無線接收器25相對應,通信模塊14與通信接收器26相對應,實現雙重信號傳遞模式,提高了報警提醒到位。

  [0019]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主權項】

  1.聚氨酯切片輸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內部形成通腔的管體,在所述管體的外部設有第一套管,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外部設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與所述管體之間設有加熱空腔,所述加熱空腔與外部的加熱栗連接,在所述加熱空腔內設有多個溫度檢測器,所述管體的壁體上設有與所述加熱空腔連接的通孔,在所述管體的內壁形成隔網;所述第二套管與所述第一套管之間設有保溫層和隔熱層,在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上設有等間隔設置的LED燈,所述LED燈與所述溫度檢測器相對應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切片輸送管道,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帶有無線發射器、通信模塊、數據存儲器,還包括獨立設置的報警器,其包括殼體,在所述殼體內部設有蓄電池、控制片、揚聲器、LED燈珠、無線接收器和通信接收器;在所述殼體的底部帶有磁性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聚氨酯切片輸送管道,包括內部形成通腔的管體,在所述管體的外部設有第一套管,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外部設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與所述管體之間設有加熱空腔,所述加熱空腔與外部的加熱泵連接,在所述加熱空腔內設有多個溫度檢測器,所述管體的壁體上設有與所述加熱空腔連接的通孔,在所述管體的內壁形成隔網;所述第二套管與所述第一套管之間設有保溫層和隔熱層,在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上設有等間隔設置的LED燈,所述LED燈與所述溫度檢測器相對應設置;本實用新型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在實現聚氨酯切片運輸的同時,可以同時實現加熱作業,提高整體的聚氨酯切片生產作業效率。

  【IPC分類】F16L53/00, F16L55/00, F16L59/02

  【公開號】CN204879243

  【申請號】CN201520551782

  【發明人】樓德榮

  【申請人】樓德榮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8日

  城市輸送天然氣用銅塑復合管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然氣輸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城市輸送天然氣用銅塑復合管道。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城市輸送天然氣時,由于城市內氣溫較高,且人口密集,輸送天然氣時需要十分注意,避免天然氣由于溫度過熱進而爆炸。目前的天然氣輸送管道通常使用隔熱材料制成管道壁,以防止管道內部溫度被外界溫度影響,但是上述方式只能維持管道內部的問題,在發生升溫情況時無法對管道內進行降溫,天然氣輸送時安全性不高。因此,解決城市輸送天然氣管道無法對管道內進行降溫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城市輸送天然氣用銅塑復合管道,通過在管道內設置通水層,在通水層中通入冷卻水,對管道內部進行降溫,防止管道內的溫度達到危險值,并且通過設置溫度傳感器對管道內的溫度進行檢測,提升管道使用的安全性能,解決了城市輸送天然氣管道無法對管道內進行降溫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城市輸送天然氣用銅塑復合管道,包括管道外壁,所述管道外壁內部設置有輸氣管,所述管道外壁內側設置有通水層,所述通水層緊貼管道外壁設置,所述輸氣管與通水層之間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通水層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連接在冷卻水儲存池上,所述出水口連接在熱水回收池上,所述冷卻水儲存池和熱水回收池之間安裝有單向冷卻管道,通過單向冷卻管道將熱水回收池中的熱水冷卻并導入冷卻水儲存池,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上設置有閥門,通過溫度傳感器對閥門進行控制。

  [0005]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溫度傳感器、進水口、出水口、冷卻水儲存池和熱水回收池每隔500米設置一組。

  [0006]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管道外壁上方設置有報警裝置,所述報警裝置與溫度傳感器電連接。

  [0007]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管道外壁為銅與隔熱材料復合制造而成。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在管道內設置通水層,在通水層中通入冷卻水,對管道內部進行降溫,防止管道內的溫度達到危險值,并且通過設置溫度傳感器對管道內的溫度進行檢測,提升管道使用的安全性能,并且設置報警裝置,防止由于進水口或出水口發生故障導致溫度無法下降造成的危險。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其中:1_管道外壁,2-輸氣管,3-通水層,4-溫度傳感器,5-進水口,6-出水口,

  7-冷卻水儲存池,8-熱水回收池,9-單向冷卻管道,10-閥門,11-報警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

  [0012]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城市輸送天然氣用銅塑復合管道,包括管道外壁1,所述管道外壁I內部設置有輸氣管2,所述管道外壁I內側設置有通水層3,所述通水層3緊貼管道外壁I設置,所述輸氣管2與通水層3之間設置有溫度傳感器4,所述通水層3上設置有進水口 5和出水口 6,所述進水口 5連接在冷卻水儲存池7上,所述出水口 6連接在熱水回收池8上,所述冷卻水儲存池7和熱水回收池8之間安裝有單向冷卻管道9,通過單向冷卻管道9將熱水回收池8中的熱水冷卻并導入冷卻水儲存池7,所述進水口 5和出水口 6上設置有閥門10,通過溫度傳感器4對閥門10進行控制。所述溫度傳感器4、進水口 5、出水口 6、冷卻水儲存池7和熱水回收池8每隔500米設置一組。所述管道外壁I上方設置有報警裝置11,所述報警裝置與溫度傳感器4電連接。所述管道外壁I為銅與隔熱材料復合制造而成。通過在管道內設置通水層3,在通水層3中通入冷卻水,對管道內部進行降溫,防止管道內的溫度達到危險值,并且通過設置溫度傳感器4對管道內的溫度進行檢測,提升管道使用的安全性能,并且設置報警裝置11,防止由于進水口 5或出水口 6發生故障導致溫度無法下降造成的危險。

  【主權項】

  1.一種城市輸送天然氣用銅塑復合管道,包括管道外壁(1),所述管道外壁(I)內部設置有輸氣管(2 ),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外壁(I)內側設置有通水層(3 ),所述通水層(3 )緊貼管道外壁(I)設置,所述輸氣管(2)與通水層(3)之間設置有溫度傳感器(4),所述通水層(3 )上設置有進水口( 5 )和出水口( 6 ),所述進水口( 5 )連接在冷卻水儲存池(7 )上,所述出水口(6)連接在熱水回收池(8)上,所述冷卻水儲存池(7)和熱水回收池(8)之間安裝有單向冷卻管道(9 ),通過單向冷卻管道(9 )將熱水回收池(8 )中的熱水冷卻并導入冷卻水儲存池(7 ),所述進水口( 5 )和出水口( 6 )上設置有閥門(10 ),通過溫度傳感器(4 )對閥門(10 )進行控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輸送天然氣用銅塑復合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傳感器(4)、進水口(5)、出水口(6)、冷卻水儲存池(7)和熱水回收池(8)每隔500米設置一組。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輸送天然氣用銅塑復合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外壁(I)上方設置有報警裝置(11),所述報警裝置與溫度傳感器(4 )電連接。4.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城市輸送天然氣用銅塑復合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外壁(I)為銅與隔熱材料復合制造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城市輸送天然氣用銅塑復合管道,包括管道外壁,管道外壁內部設置有輸氣管,管道外壁內側設置有通水層,通水層緊貼管道外壁設置,輸氣管與通水層之間設置有溫度傳感器,通水層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連接在冷卻水儲存池上,出水口連接在熱水回收池上,冷卻水儲存池和熱水回收池之間安裝有單向冷卻管道,進水口和出水口上設置有閥門。通過在管道內設置通水層,在通水層中通入冷卻水,對管道內部進行降溫,防止管道內的溫度達到危險值,并且通過設置溫度傳感器對管道內的溫度進行檢測,提升管道使用的安全性能,并且設置報警裝置,防止由于進水口或出水口發生故障導致溫度無法下降造成的危險。

  【IPC分類】F16L55/00, F16L53/00

  【公開號】CN204879244

  【申請號】CN201520565989

  【發明人】李承進, 王萬榮, 孫秀娟, 白雙成, 陶良慶, 倪鳴, 李仿皇

  【申請人】中鐵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7月31日

  一種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SCR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

  【背景技術】

  [0002]當前大氣污染嚴重,其中汽車尤其是使用柴油機做動力的汽車是一個重要污染源。柴油機最主要的污染物是NOx,為減少NOx的排放,汽車行業使用的主要技術路線就是選擇性催化還原(SCR),即在含有NOx的尾氣中噴入氨、尿素或者其他含氮化合物,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使氮氧化物還原成氮氣、二氧化碳和水。

  [0003]由于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尿素水溶液會結晶,因此尿素管需要具有加熱功能,用于對結晶的尿素解凍。目前的尿素管的兩端裝配接頭,尿素管外纏繞有電阻絲,通過電阻絲對尿素管進行加熱。但是,由于接頭處沒有電阻絲,導致接頭處的溫度上升慢,接頭處的尿素解凍速度慢。另外,為了能夠使尿素管與接頭可靠連接,接頭上的尿素管接口端采用竹節倒齒結構配合,這導致尿素管與尿素管接口端的連接處形成一個臺階,在低溫時存在尿素結晶和滲漏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的技術方案,能夠提升尿素解凍速度,避免尿素結晶和滲漏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包括接頭本體,所述接頭本體上設有尿素管接口端,所述接頭本體外部設有螺旋凹槽,根據SCR系統要求的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要求確定所需電阻絲的尺寸及密度并纏繞在螺旋凹槽中。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螺旋凹槽與接頭本體一體注塑成型。

  [000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尿素管接口端內設有平滑的安裝孔,安裝時將尿素管插入安裝孔中并通過激光焊焊接固定。

  [000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尿素管接口端的軸線與接頭本體的軸線垂直。

  [0009]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接頭本體的內孔中設有O型圈,當接頭與SAE公端接頭連接時,O型圈起到密封防泄漏作用。

  [0010]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接頭本體的外部套設有卡子,當接頭與SAE公端接頭連接時,卡子起到固定、防脫的作用。

  [0011]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的有益效果為:(1)通過在接頭本體外部設置螺旋凹槽,可以將電阻絲纏繞在凹槽內,對接頭處進行加熱,有效提高了尿素的解凍速度;(2)將尿素管接口端由竹節倒齒形安裝孔改為平滑的安裝孔,將尿素管插入安裝孔中并通過激光焊焊接固定,避免尿素管與尿素管接口端的連接處出現臺階,解決了因此而造成的尿素結晶和滲漏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現有尿素管接口端與尿素管連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與尿素管和SAE公端接頭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現有技術的尿素管接口端,2、現有技術的尿素管,3、臺階,4、接頭本體,5、尿素管接口端,6、螺旋凹槽,7、安裝孔,8、0型圈,9、卡子,10、尿素管,11、激光焊接區域,12、SAE公端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0017]如圖2、圖3所示,一種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包括接頭本體4,所述接頭本體4的內孔中設有O型圈8,接頭本體4的外部套設有卡子9,接頭本體4上設有尿素管接口端5,所述尿素管接口端5的軸線與接頭本體4的軸線垂直;所述接頭本體4外部設有與其一體注塑成型的螺旋凹槽6,根據SCR系統要求的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要求確定所需電阻絲的尺寸及密度并纏繞在螺旋凹槽6中;所述尿素管接口端5內設有平滑的安裝孔7,安裝時將尿素管8插入安裝孔7中并通過激光焊焊接固定。

  [0018]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包括接頭本體(4),所述接頭本體(4)上設有尿素管接口端(5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本體(4 )外部設有螺旋凹槽(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凹槽(6)與接頭本體(4) 一體注塑成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管接口端(5)內設有平滑的安裝孔(7)。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管接口端(5)的軸線與接頭本體(4)的軸線垂直。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本體(4)的內孔中設有O型圈(8)。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本體(4)的外部套設有卡子(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SCR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SCR系統尿素管電加熱接頭,包括接頭本體,所述接頭本體上設有與尿素管連接的尿素管接口端,所述尿素管接口端的軸線與接頭本體的軸線垂直;所述接頭本體外部設有與其一體注塑成型的螺旋凹槽,根據SCR系統要求的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要求確定所需電阻絲的尺寸及密度并纏繞在螺旋凹槽中;所述尿素管接口端內設有平滑的安裝孔,安裝時將尿素管插入安裝孔中并通過激光焊焊接固定。本實用新型能夠提升尿素解凍速度,避免尿素結晶和滲漏的問題。

  【IPC分類】F16L53/00, F01N3/28

  【公開號】CN204879245

  【申請號】CN201520617467

  【發明人】張勝凱, 孫振強, 李寧

  【申請人】福士汽車零部件(濟南)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7日

  一種輸油管連接部包裹用抱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油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輸油管連接部包裹用抱板。

  【背景技術】

  [0002]食用油目前多采用現代化生產工藝制作而成,食用油在加工時,不同的生產步驟在不同的罐體內進行,而食用油在各個罐體之間流動時,需要不同的輸油管。使用較長的輸油管時,為了方便加工,常采用分段加工方法,每段輸油管之間采用法蘭連接或焊接等連接方式,這些連接處常常形成凸出結構。在生產過程中,這些凸出結構容易積累灰塵,受潮氣或其他因素影響,容易出現腐蝕,有的凸出結構位于人行道附近,影響人們的安全。為了保護這些凸出的結構,同時保護操作人員的安全,需要將這些部分進行包裹覆蓋,傳統采用焊接或鉚接金屬鐵皮的方式進行包裹不易拆卸,且包裹成本過高,造成資源浪費。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輸油管連接部包裹用抱板。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種輸油管連接部包裹用抱板,該裝置包括左蓋和與左蓋配合使用的右蓋,所述左蓋和右蓋均為半圓的弧形,左蓋和右蓋的后端通過鉸接的方式相互連接,左蓋、右蓋的上、下兩端均固連有對應于與左蓋、右蓋同軸的半圓卡環,左蓋和右蓋內側壁上均安裝有橡膠制成的襯套,所述襯套與對應的左蓋或右蓋之間均隔有壓簧,左蓋的前端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有左拉板,所述左拉板上設有通孔,所述右蓋的前端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有與左拉板配合的右拉板,所述有拉板上設有螺紋孔,所述左拉板上的通孔內穿有旋壓桿,所述旋壓桿的左端穿過左拉板安裝有限位塊,所述旋壓桿的右端通過螺紋配合的方式穿過右拉板通過可拆卸的方式安裝有旋轉盤。

  [0006]所述左蓋和右蓋與對應的襯套之間均設有四根壓簧,且所述的四根壓簧分別對應位于對應的襯套的四個角處。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可相互配合的左蓋和右蓋將位于左蓋和右蓋內的鐵皮壓緊包裹在需要包裹的輸油管的凸出部分上,節省了人力將鋒利的鐵皮卷起包裹,保護了人們的安全,提高了包裹效率。所述襯套位于左蓋和右蓋的內側面上,在壓簧的作用下,襯套對鐵皮壓緊程度高,且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可防止左蓋和右蓋相對于鐵皮上下竄動,從而實現對鐵皮上下兩端更準確的壓縮。

  [0008]所述半圓卡環可將鐵皮位于輸油管的凸出部上下兩端的部分壓緊貼合在輸油管上,從而將鐵皮包裹在輸油管的凸出部上。本實用新型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使用時無需外加任何輔助材料,包裹后的鐵皮拆卸方便,不會出現傳統采用焊接的方式導致鐵皮焊點處容易被腐蝕的情況,包裹后的鐵皮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右前側立體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2]圖3是圖2沿A-A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和創作特征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闡述。

  [0014]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輸油管連接部包裹用抱板,該裝置包括左蓋Ia和與左蓋Ia配合使用的右蓋lb,所述左蓋Ia和右蓋Ib均為半圓的弧形,以適應輸油管或輸油管上凸出部的外形,左蓋Ia和右蓋Ib的后端通過鉸接的方式相互連接,左蓋la、右蓋Ib的上、下兩端均固連有對應于與左蓋la、右蓋Ib同軸的半圓卡環2,使用時,所述半圓卡環2卡在鐵皮的上端或下端,最終將鐵皮壓緊包裹在輸油管的凸出部兩端,從而將鐵皮的中部固定包裹在輸油管的凸出部上。所述左蓋Ia和右蓋Ib內側壁上均安裝有橡膠制成的襯套3,所述襯套3與對應的左蓋Ia或右蓋Ib之間均隔有四根壓簧4,所述的四根壓簧4分別位于對應的襯套3的四個角處,以便對襯套3具有穩定的支撐,所述左蓋Ia的前端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有左拉板5a,所述左拉板5a上設有通孔,所述右蓋Ib的前端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有與左拉板5a配合的右拉板5b,所述有拉板上設有螺紋孔,所述左拉板5a上的通孔內穿有旋壓桿6,所述旋壓桿6的左端穿過左拉板5a安裝有防止旋壓桿6從左拉板5a內脫出的限位塊7,所述旋壓桿6的右端通過螺紋配合的方式穿過右拉板5b通過可拆卸的方式安裝有旋轉盤8。

  [0015]使用時,將鐵皮放在左蓋Ia和右蓋Ib之間,左蓋Ia和右蓋Ib套在輸油管需要包裹鐵皮的部位,將對應的半圓卡環2卡在鐵皮的兩端,橡膠制成的襯套3與鐵皮之間的摩擦力大,且橡膠制成的襯套3彈性形變能力較強,對應的襯套3在壓簧4的作用下將鐵皮壓緊在輸油管需要包裹鐵皮的部位上,然后將旋壓桿6穿過左拉板5a和右拉板5b,將旋轉盤8安裝在旋壓桿6的右端,轉動旋壓桿6,將右拉板5b旋至左拉板5a處,從而將左蓋Ia與右蓋Ib閉合,將鐵皮收縮包裹在輸油管的凸出部位上。

  [0016]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輸油管連接部包裹用抱板,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左蓋和與左蓋配合使用的右蓋,所述左蓋和右蓋均為半圓的弧形,左蓋和右蓋的后端通過鉸接的方式相互連接,左蓋、右蓋的上、下兩端均固連有對應于與左蓋、右蓋同軸的半圓卡環,左蓋和右蓋內側壁上均安裝有橡膠制成的襯套,所述襯套與對應的左蓋或右蓋之間均隔有壓簧,左蓋的前端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有左拉板,所述左拉板上設有通孔,所述右蓋的前端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有與左拉板配合的右拉板,所述有拉板上設有螺紋孔,所述左拉板上的通孔內穿有旋壓桿,所述旋壓桿的左端穿過左拉板安裝有限位塊,所述旋壓桿的右端通過螺紋配合的方式穿過右拉板通過可拆卸的方式安裝有旋轉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輸油管連接部包裹用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蓋和右蓋與對應的襯套之間均設有四根壓簧,且所述的四根壓簧分別對應位于對應的襯套的四個角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油管連接部包裹用抱板,該裝置包括左蓋和與左蓋配合使用的右蓋,左蓋、右蓋的上、下兩端均固連有半圓卡環,左蓋和右蓋內側壁上均安裝有襯套,左蓋的前端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有左拉板,所述左拉板上設有通孔,所述右蓋的前端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有與左拉板配合的右拉板,所述有拉板上設有螺紋孔,所述左拉板上的通孔內穿有旋壓桿,所述旋壓桿的左端穿過左拉板安裝有限位塊,所述旋壓桿的右端通過螺紋配合的方式穿過右拉板通過可拆卸的方式安裝有旋轉盤。本實用新型采用可相互配合的左蓋和右蓋將位于左蓋和右蓋內的鐵皮壓緊包裹在需要包裹的輸油管的凸出部分上,節省了人力將鋒利的鐵皮卷起包裹,提高了包裹效率。

  【IPC分類】F16L55/00, F16L58/00

  【公開號】CN204879246

  【申請號】CN201520498330

  【發明人】王光明

  【申請人】安徽省光明糧油工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7月9日

  焦爐地下室管道設備安裝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焦爐地下室管道設備安裝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焦爐地下室管道交換裝置的安裝施工中,以往的施工模式為“焦爐煤氣主管開孔一一連接支管一一調節旋塞一一孔板盒一一交換旋塞一一三通短管”依次安裝。對于6.25m搗固式焦爐中焦爐煤氣主管一般放置于管溝的情況不做于考慮,但對焦爐煤氣主管放置于地面上時,不能按慣常的安裝順序進行安裝。焦爐煤氣主管放置于地面上,當安裝到孔板盒時,設備標高便會超出正常人身高,造成安裝不便;且安裝上述設備時,需要固定彼此間的縱向中心軸線,標高超出人的平視視線時易造成視覺誤差,引起返工,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工期延誤,增加安裝成本。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省時省力的焦爐地下室管道設備安裝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焦爐地下室管道設備安裝裝置,包括人力叉車、支架和U型的托架,所述人力叉車為液壓升降式叉車,人力叉車的液壓系統的驅動端與人力叉車的叉臂相連,帶動叉臂升降;所述支架設置在叉臂上,支架的頂部與托架的一端水平固定連接,托架的另一端懸空;托架的懸臂端為開口端,開口端托起焦爐管道設備配件。

  [0005]按上述方案,所述支架的底部焊接有U型的卡塊,卡塊卡設在叉臂上,通過螺栓固定。

  [0006]按上述方案,所述裝置還包括加強桿,加強桿的一端與托架連接,加強桿的另一端與支架連接。

  [0007]按上述方案,所述支架由角鋼焊接而成。

  [0008]按上述方案,所述托架由角鋼焊接而成。

  [0009]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在地下室等較為狹小的空間內,當安裝配件的標高超過正常人身高時,進行焦爐煤氣管道的安裝;不需要重新訂制升降裝置,利用液壓式人力叉車可調整管道設備配件如旋塞與上部法蘭之間的連接空隙,安裝精度高,操作方便快捷;裝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圖1的主視圖。

  [0012]圖3為本實施例與焦爐管道設備組件的連接示意圖。

  [0013]圖4為本實施例支撐焦爐管道設備的安裝示意圖。

  [0014]圖中:1、支架;2、托架;3、卡塊;4、人力叉車;41、叉臂;5、交換旋塞;6、孔板盒;7、調節旋塞;8、橫排管;9、三通短管;10、焦爐煤氣主管;11、支管;12、配重塊;13、加強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地說明。

  [0016]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焦爐地下室管道設備安裝裝置,包括人力叉車4、支架I和U型的托架2,人力叉車4為液壓升降式叉車,人力叉車4的液壓系統的驅動端與人力叉車4的叉臂41相連,帶動叉臂41升降;支架I由角鋼焊接而成,支架I的底部焊接有卡塊3 ;卡塊3呈U型,卡設在叉臂41上,通過螺栓固定(使支架I與叉臂41連接成一個整體,支架I隨叉臂41 一起升降);支架I的頂部與托架2的一端水平固定連接,托架2的另一端懸空;托架2由角鋼焊接而成,托架2的懸臂端為開口端(開口端形成插槽,開口端的開口大小跟根據管道設備組件的大小調整),開口端托起焦爐管道設備組件。

  [0017]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加強桿13,加強桿13的一端與托架2連接,加強桿13的另一端與支架I連接。

  [0018]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操作過程為:首先,在人力叉車4上放置配重塊12 (本實例中采用旋塞作為配重塊12),使支架I位于配重塊12和托架2之間;然后,將人力叉車4的叉臂41升高約20mm?30mm,操作人員扶住人力叉車4的手柄,將已在地面上拼裝好的焦爐地下室管道設備組件(調節旋塞7、孔板盒6、交換旋塞5組合件)用托架2托起;移動人力叉車4,將管道設備組件移動到三通短管9的法蘭處;接著,降低叉臂41的高度,將交換旋塞5對準三通短管9法蘭,擰緊螺栓螺母;最后,將所有管道設備組件的軸線調整至同一直線后,焊接與焦爐煤氣主管10相連的支管11和調節旋塞7,完成組裝。

  [0019]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焦爐地下室管道設備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力叉車、支架和U型的托架,所述人力叉車為液壓升降式叉車,人力叉車的液壓系統的驅動端與人力叉車的叉臂相連,帶動叉臂升降;所述支架設置在叉臂上,支架的頂部與托架的一端水平固定連接,托架的另一端懸空;托架的懸臂端為開口端,開口端托起焦爐管道設備組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焦爐地下室管道設備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部焊接有U型的卡塊,卡塊卡設在叉臂上,通過螺栓固定。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焦爐地下室管道設備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強桿,加強桿的一端與托架連接,加強桿的另一端與支架連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焦爐地下室管道設備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角鋼焊接而成。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焦爐地下室管道設備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由角鋼焊接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焦爐地下室管道設備安裝裝置,包括人力叉車、支架和U型的托架,人力叉車為液壓升降式叉車,人力叉車的液壓系統的驅動端與人力叉車的叉臂相連,帶動叉臂升降;支架設置在叉臂上,支架的頂部與托架的一端水平固定連接,托架的另一端懸空;托架的懸臂端為開口端,開口端托起焦爐管道設備組件;支架的底部焊接有U型的卡塊,卡塊卡設在叉臂上,通過螺栓固定;本裝置還包括加強桿,加強桿的一端與托架連接,加強桿的另一端與支架連接。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在地下室等較為狹小的空間內,當安裝配件的標高超過正常人身高時,進行焦爐煤氣管道的安裝;安裝精度高,操作方便快捷;裝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工作效率高。

  【IPC分類】F16L55/00, B66F9/075, B66F9/22

  【公開號】CN204879247

  【申請號】CN201520568547

  【發明人】陳浩, 項廣文

  【申請人】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7月31日

  一種戶外安裝用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管道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管體,特別是一種用于戶外的安裝管。

  【背景技術】

  [0002]安裝在戶外的管道,由于暴漏在戶外環境下,戶外的光熱、雨水等環境對管體影響很大。例如,晴天時,戶外的管體一側受到光照,另一側收不到光照,特別是在陽光強烈的時節,極易造成管體的受熱不均,從而使管體兩側受到的熱膨脹效應差別較大,造成管體彎曲變形等,危害管道的工作。再如,下雨天,淋在戶外管體上的雨水沿著管體向下流,管體對雨水有匯聚作用,使管體上的雨水最終從管體的最下側滴落到地面,造成滴落的雨水較集中,對地面的沖擊較大,時間久了,使地面或地面上的設施損壞,從另一方面來說,戶外管體對雨水的這種匯聚作用,對收集雨水有利,特別是對干旱的地區,如對這些雨水加以收集,集中利用,可化弊為利。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戶外安裝用管,本管裝置具有減小管體兩側受光照強度差異,同時能收集管路上流下的雨水的特點。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戶外安裝用管,包括固定在戶外的管體,所述的管體上設置有數根支架,支架一端固定在管體上,另一端沿管體方向支撐固定一圓弧形薄板,圓弧形薄板內壁設置有光反射層,反射層朝向管體背光側,以便陽光照射在圓弧形薄板內壁設置設置的光反射層后再反射到管體上,使管體受光照均勻。所述的管體底部沿管體方向固定有水槽,以便水槽接受從管體上流下的雨水。

  [0005]在上述的戶外安裝用管中,所述圓弧形薄板的一側邊緣與水槽的一側邊緣連接。

  [0006]在上述的戶外安裝用管中,所述的水槽為圓弧形。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戶外安裝用管具有以下優點:

  [0008]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通過在在管體上固定圓弧形薄板,陽光照射在圓弧形薄板內壁設置設置的光反射層后再反射到管體上,減小管體兩側受光照強度差異,防止管體彎曲變形。在管體底部沿管體方向固定有水槽,接受從管體上流下的雨水,避免從管體上流下的雨水造成地面或地面上設施受到雨水集中沖擊的破壞。同時水槽有利于雨水收集,集中利用,可化弊為利。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橫截面示意圖。

  [0011 ] 圖中,1、管體;2、支架;3、圓弧形薄板;4、水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13]如圖1、圖2所示,一種戶外安裝用管,包括固定在戶外的管體1,所述的管體I上設置有數根支架2,支架2 —端固定在管體上,另一端沿管體方向支撐固定一圓弧形薄板3,圓弧形薄板內壁設置有光反射層,如涂在薄板壁上的反光涂料,反射層朝向管體背光側,以便陽光照射在圓弧形薄板內壁設置設置的光反射層后再反射到管體上,使管體受光照均勻。所述的管體底部沿管體方向固定有水槽4,以便水槽接受從管體上流下的雨水,所述的水槽為圓弧形。所述圓弧形薄板的一側邊緣與水槽的一側邊緣連接,支架分別支撐連接在圓弧形薄板和水槽的另兩個邊緣。

  [001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通過在在管體上固定圓弧形薄板,陽光照射在圓弧形薄板內壁設置設置的光反射層后再反射到管體上,減小管體兩側受光照強度差異,防止管體彎曲變形。在管體底部沿管體方向固定有水槽,接受從管體上流下的雨水,避免從管體上流下的雨水造成地面或地面上設施受到雨水集中沖擊的破壞。同時水槽有利于雨水收集,集中利用,可化弊為利。

  [001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0016]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 1、管體;2、支架;3、圓弧形薄板;4、水槽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主權項】

  1.一種戶外安裝用管,包括固定在戶外的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體上設置有數根支架,支架一端固定在管體上,另一端沿管體方向支撐固定一圓弧形薄板,圓弧形薄板內壁設置有光反射層,反射層朝向管體背光側,所述的管體底部沿管體方向固定有水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戶外安裝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弧形薄板的一側邊緣與水槽的一側邊緣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戶外安裝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槽為圓弧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戶外安裝用管,屬于管道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管體的受光照不均,從管體流下的雨水較集中,對地面及地面的設施的問題。本戶外安裝用管,包括固定在戶外的管體,所述的管體上設置有數根支架,支架一端固定在管體上,另一端沿管體方向支撐固定一圓弧形薄板,圓弧形薄板內壁設置有光反射層,反射層朝向管體背光側,所述的管體底部沿管體方向固定有水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而且具有減小管體兩側受光照強度差異,同時能收集管路上流下的雨水的優點。

  【IPC分類】F16L57/02, F16L55/07, F16L55/00

  【公開號】CN204879248

  【申請號】CN201520577338

  【發明人】鄭祥清, 孔余華, 鄭慧倩

  【申請人】浙江滬新不銹鋼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8月4日

  一種新型高效吹管消音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吹管消音器,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高效吹管消音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電力工業的飛速發展,電站鍋爐機組的不斷增大,300-1000MW機組將成為今后主機組。在火力機組完成安裝或恢復性檢修,投入運行前,為了確保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必須進行蒸汽吹管來清除過熱器與再熱器系統管道內部的銹皮,焊渣以及其它工業垃圾。為徹底清除管系內的雜物,吹管次數多達幾十次甚至上百次,并持續幾天或者更長的時間。吹管時,強大的蒸汽湍流噪聲是高速氣流從管口中噴出,沖擊和剪切周圍靜止的空氣,引起噴口附近劇烈的氣體擾動而產生的聲級很高的空氣動力性噪聲,產生的噪聲值高達130dB (A)及以上,機組容量越大產生的空氣動力性噪聲越大,其噴射噪聲是連續的中高寬頻帶噪聲,嚴重地影響周圍十幾平方公里范圍內居民的生活、工作、學習,特別是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為了消除機組吹管造成的嚴重噪聲危害,必須在吹管管道末端加裝吹管消聲器。對于吹管消聲器可以看成是管道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內部作聲學處理后,可以減弱噪聲的產生和傳播,是解決上述機組吹管造成嚴重噪聲危害的有效降噪設備。

  [0003]吹管管道復雜,使其管道系統中蒸汽參數的確定是一個復雜問題,加之管道內蒸汽流速很高,且高速氣流夾雜大量銹皮,焊渣以及其它工業垃圾,要達到一定的降噪效果,對消聲器的設計和制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0004]因此,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對消聲器進一步的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5]基于管道內蒸汽流速很高,且高速氣流夾雜大量銹皮,焊渣以及其它工業垃圾等問題,無法實現更好的降噪,所以提出一種新型高效吹管消音器。

  [0006]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新型高效吹管消音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中心設有一級控流管,一級控流管的左邊進口處設有消聲接管,右端出口處下方設有排污口,一級控流管的外部設有二級控流管;所述外殼的上部排汽出口設有柵格,柵格上設有出口柵格消聲片,下部的外殼內部設有內消聲片,所述外殼上部呈箱體結構,下部為半圓形機構,外殼上設有加強筋槽,外殼的底部兩端設有底座,外殼底部中間設有疏水口。

  [0008]進一步的,所述一級控流管和二級控流管上設有小孔。

  [0009]進一步的,所述一級控流管的小孔數量大于二級控流管的小孔數量。

  [0010]進一步的,所述外殼采用不銹鋼材料。

  [0011]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采用箱式結構,內設消聲片,消聲量大,降噪可達25dB_35dB。

  [0013]2.能承受各種工業垃圾的猛烈撞擊,并順利排出,在惡劣的工作條件下也能正常工作,且不影響吹管道的蒸汽流量。

  [0014]3.可適用于多種吹管方式,例如:穩壓吹管、降壓吹管、加氧吹管。

  [0015]4.安裝方便(一般需特定地基水平安裝),分室內和室外吹管。

  [0016]5.消聲器殼體的支底座及和殼體的加強筋槽連接部件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結構設計合理,并能承受排汽反力、熱脹推力、力矩以及夾帶雜物的高速氣流引起的振動力等各種附加力。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21]如圖1、2和3所述,一種新型高效吹管消音器,包括外殼6,所述外殼6的中心設有一級控流管,一級控流管的左邊進口處設有消聲接管1,右端出口處下方設有排污口 5,一級控流管的外部設有二級控流管2 ;所述外殼6的上部排汽出口設有柵格,柵格上設有出口柵格消聲片8,下部的外殼內部設有內消聲片3,所述外殼6上部呈箱體結構,下部為半圓形機構,外殼6上設有加強筋槽9,外殼6的底部兩端設有底座7,外殼6底部中間設有疏水口4 ;所述一級控流管和二級控流管2上設有小孔;所述一級控流管的小孔數量大于二級控流管2的小孔數量;所述外殼采用不銹鋼材料。

  [002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高效吹管消音器,包括外殼(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6)的中心設有一級控流管,一級控流管的左邊進口處設有消聲接管(1),右端出口處下方設有排污口(5),一級控流管的外部設有二級控流管(2);所述外殼(6)的上部排汽出口設有柵格,柵格上設有出口柵格消聲片(8 ),下部的外殼內部設有內消聲片(3 ),所述外殼(6 )上部呈箱體結構,下部為半圓形機構,外殼(6)上設有加強筋槽(9),外殼(6)的底部兩端設有底座(7),外殼(6 )底部中間設有疏水口( 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效吹管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控流管和二級控流管(2 )上設有小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效吹管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控流管的小孔數量大于二級控流管(2)的小孔數量。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效吹管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采用不銹鋼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新型高效吹管消音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中心設有一級控流管,一級控流管的左邊進口處設有消聲接管,右端出口處下方設有排污口,一級控流管的外部設有二級控流管;所述外殼的上部排汽出口設有柵格,柵格上設有出口柵格消聲片,下部的外殼內部設有內消聲片,所述外殼上部呈箱體結構,下部為半圓形機構,外殼上設有加強筋槽,外殼的底部兩端設有底座,外殼底部中間設有疏水口;本實用新型采用箱式結構,內設消聲片,消聲量大,降噪可達25dB-30dB,消聲器殼體的支底座及和殼體的加強筋槽連接部件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結構設計合理,并能承受排汽反力、熱脹推力、力矩以及夾帶雜物的高速氣流引起的振動力等各種附加力。

  【IPC分類】F16L55/033

  【公開號】CN204879249

  【申請號】CN201520536437

  【發明人】謝其志

  【申請人】連云港久盛電力輔機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9月30日

  一種雙通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件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雙通管。

  【背景技術】

  [0002]雙通管是用于兩管件之間的的連通作用,然而在使用的時候,將這邊管件里的液體或者氣體傳到另一個管件內,需要承受劇烈沖擊力,特別在雙通管的兩端連接處,因為強度不夠從而導致破裂造成密封性能不夠,也容易出現高壓沖擊,導致管身折斷或者出現裂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強度高、緩沖性能強且不易折斷的雙通管。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通管,包括管體和置于管體兩端的連接頭,所述管體彎折成V字狀,所述管體兩側上設有圓弧凹槽,所述管體包括緩沖部、承壓部和急流部,所述緩沖部呈圓弧狀置于承壓部和急流部之間,所述緩沖部、承壓部和急流部之間一體連接,所述承壓部、緩沖部和急流部依次連成V字狀。

  [000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管體彎折成V字狀,并且管體包括緩沖部、承壓部和急流部,緩沖部呈圓弧狀置于承壓部和急流部之間,緩沖部、承壓部和急流部之間一體連接,通過一體連接保證整體的強度,并且通過承壓部、緩沖部和急流部依次連成V字狀,當液體沖擊的時候,能夠最先沖擊承壓部,利用承壓部的斜向起到逆向阻礙作用,在利用緩沖部的圓弧狀,來保證了的那個液體沖擊的時候,能夠通過圓弧進行弧形緩沖,使得在緩沖部得到一個轉向角度的緩沖,然后通過沿急流部進行急流,保證了沖擊的一瞬間能夠得到緩沖,很好的保護了產品的強度,管體兩側上設有圓弧凹槽,通過兩側圓弧凹槽的設計,利用圓弧凹槽進行圓弧加強,保證管體整體的強度。

  [000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頭與管體連接端的另一端設有連通連接頭的加強頭,所述加強頭包括第一階梯頭和第二階梯頭,所述第一階梯頭外壁上設有若干個沿圓周方向等間隔分布的圓弧槽,所述第一階梯頭的端頭設有與連接頭連通的加強塊,所述加強塊為圓臺狀,所述第二階梯頭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沿圓周方向等間隔分布的加強條,所述加強條一端與第二階梯頭一體連接。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連接頭與管體連接端的另一端設有連通連接頭的加強頭,通過加強頭的設置保證連接頭在固定連接的時候的強度,且加強頭包括第一階梯頭和第二階梯頭,所述第一階梯頭外壁上設有若干個沿圓周方向等間隔分布的圓弧槽,通過等間隔的圓弧槽分布,通過圓弧槽的圓弧韌性,為第一階梯頭增加均橫的強度,再加上第一階梯頭的端頭設有與連接頭連通的加強塊,所述加強塊為圓臺狀,通過圓臺的側壁為斜面,通過這樣的設置保證了第一階梯頭在受到沖擊力的時候,能夠利用加強塊進行斜向瀉力,保證自身強度,第二階梯頭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沿圓周方向等間隔分布的加強條,加強條一端與第二階梯頭一體連接,通過加強條對第二階梯頭進行強度均衡加強,并且配合第二階梯頭,通過加強條和第二階梯頭之間一體連接,通過加強條和第二階梯頭的連帶作用,增加受力面積,從而使得整體得到加強。

  [000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圓弧凹槽的兩端與連接頭相連。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圓弧凹槽的兩端與連接頭相連,利用圓弧凹槽與連接頭的連接,利用圓弧凹槽的圓弧韌性,來保證連接頭和管體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保證體整體強度得到提升。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附圖標記:101、管體;102、圓弧凹槽;201、連接頭;301、急流部;302、緩沖部;303、承壓部;401、第一階梯頭;4011、圓弧槽;402、第二階梯頭;4021、加強條;403、加強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參照圖1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13]—種雙通管,包括管體101和置于管體101兩端的連接頭201,所述管體101彎折成V字狀,所述管體101兩側上設有圓弧凹槽102,所述管體101包括緩沖部302、承壓部303和急流部301,所述緩沖部302呈圓弧狀置于承壓部303和急流部301之間,所述緩沖部302、承壓部303和急流部301之間一體連接,所述承壓部303、緩沖部302和急流部301依次連成V字狀。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管體101彎折成V字狀,并且管體101包括緩沖部302、承壓部303和急流部301,緩沖部302呈圓弧狀置于承壓部303和急流部301之間,緩沖部302、承壓部303和急流部301之間一體連接,通過一體連接保證整體的強度,并且通過承壓部303、緩沖部302和急流部301依次連成V字狀,當液體沖擊的時候,能夠最先沖擊承壓部303,利用承壓部303的斜向起到逆向阻礙作用,在利用緩沖部302的圓弧狀,來保證了的那個液體沖擊的時候,能夠通過圓弧進行弧形緩沖,使得在緩沖部302得到一個轉向角度的緩沖,然后通過沿急流部301進行急流,保證了沖擊的一瞬間能夠得到緩沖,很好的保護了產品的強度,管體1I兩側上設有圓弧凹槽1 2,通過兩側圓弧凹槽1 2的設計,利用圓弧凹槽102進行圓弧加強,保證管體101整體的強度。

  [00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頭201與管體101連接端的另一端設有連通連接頭201的加強頭,所述加強頭包括第一階梯頭401和第二階梯頭402,所述第一階梯頭401外壁上設有若干個沿圓周方向等間隔分布的圓弧槽4011,所述第一階梯頭401的端頭設有與連接頭201連通的加強塊403,所述加強塊403為圓臺狀,所述第二階梯頭402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沿圓周方向等間隔分布的加強條4021,所述加強條4021 —端與第二階梯頭402 —體連接。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連接頭201與管體101連接端的另一端設有連通連接頭201的加強頭,通過加強頭的設置保證連接頭201在固定連接的時候的強度,且加強頭包括第一階梯頭401和第二階梯頭402,所述第一階梯頭401外壁上設有若干個沿圓周方向等間隔分布的圓弧槽4011,通過等間隔的圓弧槽4011分布,通過圓弧槽4011的圓弧韌性,為第一階梯頭401增加均橫的強度,再加上第一階梯頭401的端頭設有與連接頭201連通的加強塊403,所述加強塊403為圓臺狀,通過圓臺的側壁為斜面,通過這樣的設置保證了第一階梯頭401在受到沖擊力的時候,能夠利用加強塊403進行斜向瀉力,保證自身強度,第二階梯頭402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沿圓周方向等間隔分布的加強條4021,加強條4021—端與第二階梯頭402 —體連接,通過加強條4021對第二階梯頭402進行強度均衡加強,并且配合第二階梯頭402,通過加強條4021和第二階梯頭402之間一體連接,通過加強條4021和第二階梯頭402的連帶作用,增加受力面積,從而使得整體得到加強。

  [001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圓弧凹槽102的兩端與連接頭201相連。

  [00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圓弧凹槽102的兩端與連接頭201相連,利用圓弧凹槽102與連接頭201的連接,利用圓弧凹槽102的圓弧韌性,來保證連接頭201和管體101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保證體整體強度得到提升。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通常的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雙通管,包括管體和置于管體兩端的連接頭,其特征是:所述管體彎折成V字狀,所述管體兩側上設有圓弧凹槽,所述管體包括緩沖部、承壓部和急流部,所述緩沖部呈圓弧狀置于承壓部和急流部之間,所述緩沖部、承壓部和急流部之間一體連接,所述承壓部、緩沖部和急流部依次連成V字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通管,其特征是:所述連接頭與管體連接端的另一端設有連通連接頭的加強頭,所述加強頭包括第一階梯頭和第二階梯頭,所述第一階梯頭外壁上設有若干個沿圓周方向等間隔分布的圓弧槽,所述第一階梯頭的端頭設有與連接頭連通的加強塊,所述加強塊為圓臺狀,所述第二階梯頭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沿圓周方向等間隔分布的加強條,所述加強條一端與第二階梯頭一體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通管,其特征是:所述圓弧凹槽的兩端與連接頭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通管,其技術方案要點是所述管體彎折成V字狀,所述管體兩側上設有圓弧凹槽,所述管體包括緩沖部、承壓部和急流部,所述緩沖部呈圓弧狀置于承壓部和急流部之間,所述緩沖部、承壓部和急流部之間一體連接,所述承壓部、緩沖部和急流部依次連成V字狀,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強度高、緩沖性能強且不易折斷的雙通管。

  【IPC分類】F16L55/045

  【公開號】CN204879250

  【申請號】CN201520430478

  【發明人】齊玉統, 戴明紅, 尹元軍, 丁海明, 范俊

  【申請人】浙江萬家友管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9日

  一種儲存料筒上的節流閥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送結構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儲存料筒上的節流閥門。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購買物品需求量的不斷增多,各種液態貨粉狀產品已經采用工業化的生產,產品在生產后需要進行輸送進一步加工或進行儲存,所以我們需要能夠用于輸送節流作用的裝置,而且傳統的輸送方式閥體拆卸繁瑣,維修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具有節流作用、且閥體拆卸維修方便的儲存料筒上的節流閥門。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05]—種儲存料筒上的節流閥門,包括輸入管、上底板、下底板、輸出管、螺桿、閥體、聯動件、手輪,所述的上底板上一體式設有輸入管,下底板上一體式設置有輸出管,上底板與下底板之間間隙配合密封式設置有閥體,且閥體側面一體式設有若干定位環,上底板與下底板之間通過若干螺桿緊固,且其中四螺桿穿過定位環設置,閥體側面連接有聯動件,聯動件上安裝有手輪,封流盤在閥體內,且封流盤中線位置設有傳動桿,一端轉動式緊貼閥體內壁,另一端與聯動件內的手輪齒輪嚙合。

  [0006]作為優選,所述的輸入管、輸出管與閥體表面均涂有防銹涂層。

  [0007]作為優選,所述的閥體與上底板、下底板相接處墊有密封圈。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條件在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具有節流作用,且閥體拆卸維修方便。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一種儲存料筒上的節流閥門,包括輸入管1、上底板2、下底板3、輸出管4、螺桿5、閥體6、聯動件7、手輪8,所述的上底板2上一體式設有輸入管1,下底板3上一體式設置有輸出管4,上底板2與下底板3之間間隙配合密封式設置有閥體6,且閥體6側面一體式設有若干定位環,上底板2與下底板3之間通過若干螺桿5緊固,且其中四螺桿5穿過定位環設置,閥體6側面連接有聯動件7,聯動件7上安裝有手輪8,封流盤在閥體6內,且封流盤中線位置設有傳動桿,一端轉動式緊貼閥體6內壁,另一端與聯動件7內的手輪8齒輪嚙合。所述的輸入管1、輸出管4與閥體6表面均涂有防銹涂層。所述的閥體6與上底板2、下底板3相接處墊有密封圈。本實用新型的輸入管1、輸出管4與閥體6表面均涂有防銹涂層,不易損壞銹蝕,產品通過輸入管I輸入,通過手動轉動手輪8即可帶動閥體6內封流盤轉動,使得閥體6執行流通與封閉動作,使得產品流出或停止,手動轉動手輪8操作方便可控性好,且閥體6在上底板2與下底板3之間,通過螺桿5連接上底板2與下底板3將閥體6緊固,拆裝方便,連接緊密。

  【主權項】

  1.一種儲存料筒上的節流閥門,包括輸入管(I)、上底板(2)、下底板(3)、輸出管(4)、螺桿(5)、閥體(6)、聯動件(7)、手輪(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底板(2)上一體式設有輸入管(1),下底板(3)上一體式設置有輸出管(4),上底板(2)與下底板(3)之間間隙配合密封式設置有閥體(6),且閥體(6)側面一體式設有若干定位環,上底板(2)與下底板(3)之間通過若干螺桿(5 )緊固,且其中四螺桿(5 )穿過定位環設置,閥體(6 )側面連接有聯動件(7 ),聯動件(7 )上安裝有手輪(8 ),封流盤在閥體(6 )內,且封流盤中線位置設有傳動桿,一端轉動式緊貼閥體(6)內壁,另一端與聯動件(7)內的手輪(8)齒輪嚙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存料筒上的節流閥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入管(I)、輸出管(4 )與閥體(6 )表面均涂有防銹涂層。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存料筒上的節流閥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體(6)與上底板(2)、下底板(3)相接處墊有密封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儲存料筒上的節流閥門,包括輸入管、上底板、下底板、輸出管、螺桿、閥體、聯動件、手輪,所述的上底板上一體式設有輸入管,下底板上一體式設置有輸出管,上底板與下底板之間間隙配合密封式設置有閥體,且閥體側面一體式設有若干定位環,上底板與下底板之間通過若干螺桿緊固,且其中四螺桿穿過定位環設置,閥體側面連接有聯動件,聯動件上安裝有手輪,封流盤在閥體內,且封流盤中線位置設有傳動桿,一端轉動式緊貼閥體內壁,另一端與聯動件內的手輪齒輪嚙合。所述的閥體與上底板、下底板相接處墊有密封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條件在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具有節流作用,且閥體拆卸維修方便。

  【IPC分類】F16L55/07

  【公開號】CN204879251

  【申請號】CN201520446445

  【發明人】賴筱顏

  【申請人】浙江肽鮮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6日

  一種管道清管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清管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管道清管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清管器接收、發送裝置是清管掃線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安裝在管線兩端用于發射及接受清管器。它主要是由快開盲板、大小筒體、異徑接頭、支座等部分構成。現有的油氣集輸場站用清管器接收、發送裝置已比較成熟,但其不適于野外的管道施工。

  [0003]申請號為:201220321447.5,名稱為一種鍛焊式抗硫化氫腐蝕的收球筒與發球筒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應用于石油天然氣集輸管道施工的收、發球筒,其在殼體上設有若干工藝接口,接管法蘭與殼體上的工藝接口相連,再通過緊固件將接管法蘭與外部儀表、管線相連接;排放口設在殼體的靠近快開盲板端處,并且開設在殼體的下方。其結構主要適用于油氣場站的現場條件,而作為野外施工設備使用時,存在以下問題:在設備下端沒有水泥墩或者鋼結構支撐,有時需要直接放在泥土地或者砂地中,為野外施工帶來不便,效率降低,而且采用下置式的排放口的結構,不能有效的排污。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油氣田地面建設野外施工需要的管道清管裝置,區別于油氣集輸場站用清管器接收、發送裝置的工況,以解決現有的管道清管裝置存在的上述問題。

  [0005]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管道清管裝置,包括筒體,筒體的一端為管道連接口,另一端設有快開盲板,筒體上設有介質進出口,所述筒體的側壁開設有排污口 ;筒體的下方設有鞍座,鞍座包括底座和底座上的吊軸,吊軸沿筒體的徑向設置。

  [0006]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上還設有弧形墊板,弧形墊板與筒體外壁相貼合。

  [0007]進一步地,所述筒體分為大徑段、小徑段、以及連接在大徑段和小徑段之間的偏心錐筒;所述排污口位于大徑段的側壁上。

  [0008]進一步地,所述弧形墊板與筒體相焊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弧形墊板上開設有排氣孔。

  [0010]進一步地,所述吊軸水平設置,且吊軸的兩端設有擋板。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介質進出口包括進氣口、排氣口、注水口和針型閥,針型閥上設有壓力表。

  [0012]進一步地,所述排污口連接有排污管。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據施工現場工況,采用側置式排水管結構,以及便于索套鋼絲繩的非標準鞍座結構,有利于設備內介質的排泄,可以在設備直立放置的情況下,良好排污,也有利于野外施工吊裝作業,降低了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吊裝方便,滿足了油氣田地面建設野外施工需要。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清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圖1所示管道清管裝置的A向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清管裝置中鞍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圖3所示鞍座沿A-A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19]圖1至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管道清管裝置,包括筒體2,筒體2的一端為管道連接口,另一端設有快開盲板I,筒體2上設有介質進出口,筒體2的側壁開設有排污口 3 ;筒體2的下方設有鞍座4,鞍座4包括底座43和底座上的吊軸42,吊軸42沿筒體2的徑向設置。

  [0020]排污口 3位于筒體2外圓壁的一側上,即位于整個裝置的側面,排污口 3處連接有排污管,實現良好的排污。介質進出口包括進氣口 5、排氣口 6、注水口 7和針型閥8,進氣口

  5、排氣口 6和注水口 7自快開盲板I向管道連接口方向依次布設,針型閥8上設有壓力表9。

  [0021]底座43上還設有弧形墊板41,弧形墊板41與筒體2外壁相貼合。弧形墊板41與筒體2相焊接,弧形墊板41上開設有排氣孔,其為平衡孔,以防止在焊接等連接過程中,在弧形墊板41與筒體2之間形成一個密閉的腔體。

  [0022]吊軸42水平設置,方便吊裝,吊軸42可采用鋼管,其兩端設有擋板44,擋板44呈圓形。本清管裝置在吊軸42的兩端套索鋼絲繩吊裝,擋板44可防止鋼絲繩脫出,筒體2的管道連接口與待清管工作的管道對接,筒體2的尺寸可根據不同規格的管道而定。鞍座4具體可為兩個,實現對筒體良好的支撐,同時滿足吊裝的需要,也可根據具體筒體的規格情況,設置相應合適的數量。

  [0023]筒體2分為大徑段21、小徑段23、以及連接在大徑段21和小徑段23之間的偏心錐筒22 ;排污口 3位于大徑段21的側壁上。兩個鞍座4的弧形墊板41分別與筒體2的大徑段21、小徑段23相貼合。本裝置主要采用鋼板、鋼管及鍛件進行焊接組裝。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管道清管裝置,包括筒體,筒體的一端為管道連接口,另一端設有快開盲板,筒體上設有介質進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的側壁開設有排污口 ;筒體的下方設有鞍座,鞍座包括底座和底座上的吊軸,吊軸沿筒體的徑向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還設有弧形墊板,弧形墊板與筒體外壁相貼合。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清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分為大徑段、小徑段、以及連接在大徑段和小徑段之間的偏心錐筒;所述排污口位于大徑段的側壁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清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墊板與筒體相焊接。5.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管道清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墊板上開設有排氣孔。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軸水平設置,且吊軸的兩端設有擋板。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進出口包括進氣口、排氣口、注水口和針型閥,針型閥上設有壓力表。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連接有排污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管道清管裝置,屬于管道清管技術領域,包括筒體,筒體的一端為管道連接口,另一端設有快開盲板,筒體上設有介質進出口,所述筒體的側壁開設有排污口;筒體的下方設有鞍座,鞍座包括底座和底座上的吊軸,吊軸沿筒體的徑向設置。本裝置有利于設備內介質的排泄,可以在設備直立放置的情況下,良好排污,也有利于野外施工吊裝作業,降低了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滿足了油氣田地面建設野外施工需要。

  【IPC分類】F16L55/24, F16L55/07

  【公開號】CN204879252

  【申請號】CN201520671073

  【發明人】楊昌平

  【申請人】四川科宏石油天然氣工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日

  一種密封管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密封管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密封管在長時間使用后會因生銹、腐蝕導致管內出現鐵肩,污染管內液體,且會出現泄漏現象,一方面污染了環境,另一方面浪費了液體資源。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密封管件,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具有高密封,高過濾的特點。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密封管件,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的進水口上開設有倒角和螺紋,所述管體內安裝有隔熱層,所述隔熱層上安裝有堵頭和濾網,所述堵頭上安裝有橡膠阻水層;所述堵頭與隔熱層之間開設有渣槽;所述管體內還安裝有尼龍層和磁;所述磁鐵的中心與渣槽的中心處于同一直線。

  [0006]更進一步地:所述堵頭與隔熱層一體制造而成。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具有高密封,高過濾的特點。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1

  [0010]如圖1所示的一種密封管件,包括管體1,所述管體I的進水口上開設有倒角2和螺紋8,倒角用于方便安裝,螺紋用于連接,所述管體I內安裝有隔熱層3,用于保護管體,所述隔熱層3上安裝有堵頭4和濾網5,由于在兩根管子連接的時候會存在間隙,故用堵頭及橡膠阻水層進行密封,所述堵頭4上安裝有橡膠阻水層6 ;所述堵頭4與隔熱層3之間開設有渣槽7 ;所述管體I內還安裝有尼龍層8和磁鐵9 ;所述磁鐵9的中心與渣槽7的中心處于同一直線;磁鐵用于講管內金屬鐵肩吸附到渣槽內。

  [0011]更進一步地:所述堵頭4與隔熱層3 —體制造而成。

  [0012]本實施例的一種密封管件,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具有高密封,高過濾的特點。

  【主權項】

  1.一種密封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體(I ),所述管體(I)的進水口上開設有倒角(2)和螺紋(8),所述管體(I)內安裝有隔熱層(3),所述隔熱層(3)上安裝有堵頭(4)和濾網(5),所述堵頭(4)上安裝有橡膠阻水層(6);所述堵頭(4)與隔熱層(3)之間開設有渣槽(7);所述管體(I)內還安裝有尼龍層(8)和磁鐵(9);所述磁鐵(9)的中心與渣槽(7)的中心處于同一直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密封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頭(4)與隔熱層(3)—體制造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密封管件,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的進水口上開設有倒角和螺紋,所述管體內安裝有隔熱層,所述隔熱層上安裝有堵頭和濾網,所述堵頭上安裝有橡膠阻水層;所述堵頭與隔熱層之間開設有渣槽;所述管體內還安裝有尼龍層和磁;所述磁鐵的中心與渣槽的中心處于同一直線;本實用新型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具有高密封,高過濾的特點。

  【IPC分類】F16L55/10, C02F1/48

  【公開號】CN204879253

  【申請號】CN201520440843

  【發明人】殷軍林

  【申請人】浙江申豐管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5日

  防回流空氣阻斷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排水處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防回流空氣阻斷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制藥機械行業中,排水的連接方式有很多種,有防止倒流、虹吸、逆透的裝置多種多樣,常見的有:

  [0003]1.S彎阻隔器,這種裝置普遍應用在各行各業的排水管路系統中,它便于排水,不需要壓力,排水效果好,但是在S彎管里存在積水,增加了污染和回流的風險。

  [0004]2.單向閥,單向閥又稱止回閥,顧名思義止回能力比較強,但是實際應用,止回閥時靠彈簧的壓力止回的,所以在沒有壓力的罐底部排水顯然是不適用的。

  [0005]3.空氣隔斷,空氣隔斷多用于潔凈車間內,防止地漏中的污水返回到設備中,但是對于非潔凈車間而言有可能導致不潔凈的氣體進入罐內。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回流空氣阻斷器。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8]防回流空氣阻斷器,包括殼體、進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一端設有斜度,斜度一側設有密封組件和活動蓋板,所述密封組件設有至少一個流水口,所述活動蓋板與密封組件相配合。

  [0009]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作出如下改進:

  [0010]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殼體內部設有隔擋板,所述隔擋板與頂部封板相連,所述隔擋板為304或316L不銹鋼材料。

  [0011]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可以將回流時水流速度進一步得到控制,采用304或316L不銹鋼材料,能在各種環境使用。

  [0012]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出水口內部設有密封組件和活動蓋板,所述活動蓋板與密封組件相配合。

  [0013]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在出水口設有類似于出水口的密封組件和活動蓋板,大大了產品的可靠性,降低回流機率。

  [0014]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進水口位于出水口上方。

  [0015]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當出水口出現回流時,由于進水口位于出水口上方,可以有效避免進水口產生回流現象。

  [0016]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密封組件為耐腐蝕的聚四氟乙烯材料。

  [0017]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大大提高了產品是使用的可靠性,增加使用壽命。

  [0018]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殼體為304或316L不銹鋼材料。

  [0019]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能在各種環境使用。

  [0020]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殼體底部設有排污閥。

  [0021]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可以將殼體底部殘留的污水進行及時的排出。

  [0022]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隔擋板底部與殼體底部之間設有多層的過濾板,所述過濾板為網狀孔結構。

  [0023]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在進行水交換時,可以起到過濾的效果。

  [0024]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頂部封板設有可視化的視鏡。

  [0025]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可以實現實時的觀察水流情況,便于檢修和維護。

  [0026]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將進水口一端設有斜度,斜度一側設有密封組件和活動蓋板,活動蓋板受到重力作用與密封組件緊密配合。通過斜度把容器內的水排出去,特別當容器高溫滅菌后需要冷卻時,有效的與出口進行密封,防止外界的被污染的水和不潔凈氣體倒流到容器中。

  【附圖說明】

  [002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2是本實用新型頂部封板中視鏡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的名稱:

  [0031]1-進水口 ;2_頂部封板;3_殼體;4_出水口 ;5_排污閥;6_密封組件;7_活動蓋板;8_出水口密封;9_隔擋板;10_過濾板;11_視鏡。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33]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防回流空氣阻斷器,包括殼體3、進水口 I和出水口 4,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 I 一端設有斜度,斜度一側設有密封組件6和活動蓋板7,所述密封組件6設有至少一個流水口,所述活動蓋板7與密封組件6相配合。

  [0034]活動蓋板通過自身的重力與密封組件配合,將密封組件的流水口的堵住,活動蓋板與進水口或者殼體通過鉸接連接,由于進水口具有斜度,水流可以很輕松的將活動蓋板打開,從而水流進入罐體,當產生回流時,由于活動蓋板重力作用和斜度的原因,水流只會將進水口進行封堵,實現有效可靠的防回流。

  [0035]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所述殼體內部設有隔擋板9,所述隔擋板9與頂部封板2相連,所述隔擋板9為304或316L不銹鋼材料。

  [0036]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可以將回流時水流速度進一步得到控制,采用304或316L不銹鋼材料,能在各種環境使用。

  [0037]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所述出水口 4內部設有出水口密封8,密封組件和活動蓋板,所述活動蓋板與密封組件相配合。

  [0038]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在出水口設有類似于出水口的密封組件和活動蓋板,大大了產品的可靠性,降低回流機率。

  [0039]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所述進水口位于出水口上方。

  [0040]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當出水口出現回流時,由于進水口位于出水口上方,可以有效避免進水口產生回流現象。

  [0041]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所述密封組件為耐腐蝕的聚四氟乙烯材料。

  [0042]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大大提高了產品是使用的可靠性,增加使用壽命。

  [0043]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所述殼體為304或316L不銹鋼材料。

  [0044]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能在各種環境使用。

  [0045]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所述殼體底部設有排污閥。

  [0046]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可以將殼體底部殘留的污水進行及時的排出。

  [0047]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所述隔擋板底部與殼體底部之間設有多層的過濾板,所述過濾板為網狀孔結構。

  [0048]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在進行水交換時,可以起到過濾的效果。

  [0049]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所述頂部封板設有可視化的視鏡11。

  [0050]采用上述優選的技術方案,可以實現實時的觀察水流情況,便于檢修和維護。

  [0051]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將進水口一端設有斜度,斜度一側設有密封組件和活動蓋板,活動蓋板受到重力作用與密封組件緊密配合。通過斜度把容器內的水排出去,特別當容器高溫滅菌后需要冷卻時,有效的與出口進行密封,防止外界的被污染的水和不潔凈氣體倒流到容器中。

  [0052]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防回流空氣阻斷器,包括殼體、進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一端設有斜度,斜度一側設有密封組件和活動蓋板,所述密封組件設有至少一個流水口,所述活動蓋板與密封組件相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流空氣阻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內部設有隔擋板,所述隔擋板與頂部封板相連,所述隔擋板為304或316L不銹鋼材料。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流空氣阻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內部設有密封組件和活動蓋板,所述活動蓋板與密封組件相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流空氣阻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位于出水口上方。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回流空氣阻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組件為耐腐蝕的聚四氟乙烯材料。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流空氣阻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為304或316L不銹鋼材料。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流空氣阻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底部設有排污閥。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回流空氣阻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擋板底部與殼體底部之間設有多層的過濾板,所述過濾板為網狀孔結構。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回流空氣阻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封板設有可視化的視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回流空氣阻斷器,本實用新型涉及排水處理領域,包括殼體、進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一端設有斜度,斜度一側設有密封組件和活動蓋板,所述密封組件設有至少一個流水口,所述活動蓋板與密封組件相配合。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將進水口一端設有斜度,斜度一側設有密封組件和活動蓋板,活動蓋板受到重力作用與密封組件緊密配合。通過斜度把容器內的水排出去,特別當容器高溫滅菌后需要冷卻時,有效的與出口進行密封,防止外界的被污染的水和不潔凈氣體倒流到容器中。

  【IPC分類】F16L55/10

  【公開號】CN204879254

  【申請號】CN201520493148

  【發明人】宋金裕

  【申請人】南通海發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7月9日

  一種用于球墨鑄鐵管中彎管的水壓工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球墨鑄鐵管的水壓測試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球墨鑄鐵管中彎管的水壓工裝。

  【背景技術】

  [0002]當前,在球墨鑄管行業,管件均需要經過水壓試驗來驗證管件的合格性。一般而言,對于球墨鑄鐵管中的彎管在進行水壓試驗時,通常在彎管一端的承口處安裝盲板,而在另一端承口處通以高壓的水流。通過受力分析可知,彎管的拐彎處作為主要受力部位,在高壓水流的沖擊下,彎管的拐彎處極易發生形變,導致彎管兩端的承口發生變形(成為橢圓形),這樣工人在完成水壓試驗后,又要對彎管的兩個承口采用反復較圓和著色等手段來實現對彎管進行修復,從而大大增大了工作量,并且又對彎管本身的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當前球墨鑄鐵管中的彎管在進行水壓試驗時,彎管兩端的承口發生變形,從而使得工人必須采用反復較圓和著色等手段對彎管進行修復,而在修復的同時又對彎管本身的質量造成影響的問題,為此提供一種用于球墨鑄鐵管中彎管的水壓工裝。

  [0004]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案是:一種用于球墨鑄鐵管中彎管的水壓工裝,其特征是:具有立式布置的鋼結構基座,在基座上設有開口朝上布置且橫截面呈扇形的豁口,豁口由左側平整斜面和右側弧形斜面構成,在平整斜面上放置有膠圈,在弧形斜面上放置有膠墊。

  [0005]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豁口的前、后兩端分別焊裝有若干根加強筋。

  [0006]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基座呈立方體結構。

  [0007]本實用新型在對球墨鑄鐵管的彎管進行水壓測試時,操作簡單方便,不必在彎管一端的承口處安裝盲板,確保了彎管在進行水壓試驗過程中受力的均勻性,從而避免了彎管因高壓而導致承口的變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消除了彎管的質量隱患,適用于各類彎管進行不同壓力等級的水壓測試試驗。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進行水壓測試時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1 一基座,2—豁口,3—平整斜面,4 一弧形斜面,5—膠圈,6—膠墊,7—彎管,8一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具有立式布置的鋼結構基座1,基座I呈立方體結構,在基座I上設有開口朝上布置且橫截面呈扇形的豁口 2,豁口 2由左側平整斜面3和右側弧形斜面4構成(弧形斜面4向下拱),在平整斜3面上放置有膠圈5,在弧形斜面4上放置有膠墊6。當對球墨鑄鐵管的彎管7在進行水壓測試時,直接將彎管7放置在豁口 2中,其中彎管7呈立式布置,彎管7上端的承口水平朝上布置,彎管7下端的承口與膠圈5對齊,彎管7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得彎管7下端的承口與膠圈5實現密封,彎管7拐彎處的外管壁背靠在豁口 2右側弧形斜面4上的膠墊6上;然后使用水壓機對彎管7上端的承口進行垂直施壓。由彎管7上述的布置結構可知,彎管7進行水壓試驗時,在整體上受力均勻,并且不會出現彎管7由于拐彎處發生形變而導致彎管7兩端的承口發生變形的現象。

  [0012]本實施例中所述豁口 2的前、后兩端分別焊裝有若干根加強筋8,加強筋8確保了基座I在整體結構上的穩固性。

  [0013]本實施例中膠墊6作為緩沖墊,用以增大彎管7拐彎處的外管壁的受力面積,防止彎管7的拐彎處在水壓機施加的垂直壓力作用下與弧形斜面4發生相互作用而產生形變。

  【主權項】

  1.一種用于球墨鑄鐵管中彎管的水壓工裝,其特征是:具有立式布置的鋼結構基座,在基座上設有開口朝上布置且橫截面呈扇形的豁口,豁口由左側平整斜面和右側弧形斜面構成,在平整斜面上放置有膠圈,在弧形斜面上放置有膠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球墨鑄鐵管中彎管的水壓工裝,其特征是:所述豁口的前、后兩端分別焊裝有若干根加強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球墨鑄鐵管中彎管的水壓工裝,其特征是:所述基座呈立方體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球墨鑄鐵管中彎管的水壓工裝,具有立式布置的鋼結構基座,在基座上設有開口朝上布置且橫截面呈扇形的豁口,豁口由左側平整斜面和右側弧形斜面構成,在平整斜面上放置有膠圈,在弧形斜面上放置有膠墊;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方便,確保了彎管在進行水壓試驗過程中受力的均勻性,從而避免了彎管因高壓而導致承口的變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消除了彎管的質量隱患,適用于各類彎管進行不同壓力等級的水壓測試試驗。

  【IPC分類】G01N3/12, F16L55/10, F16L3/02

  【公開號】CN204879255

  【申請號】CN201520580906

  【發明人】趙德剛, 蔡小洲, 陳冬山

  【申請人】黃石新興管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8月5日

  防松高壓油塞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松高壓油塞,其主要應用于高壓大流量液壓系統之中。

  【背景技術】

  [0002]在高壓大流量液壓系統中,由于系統壓力高、流量大、液壓沖擊力大,導致在油路塊上的油塞(工藝孔堵頭)容易松動,從而產生漏油,這在液壓系統中是大忌;現有的防松結構大多結構復雜,容易損壞,需要進一步加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具有多重防松結構,從而確保油塞在使用過程中不發生松動的一種防松高壓油塞。

  [0004]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油塞(I)旋接在油路塊(2)上,所述油塞(I)外套設有抵觸在油路塊(2)上的擋環(3),擋環(3)固定設置在油路塊(2)上;所述擋環(3)包括有壓緊在油塞(I)上表面上的壓板(31);所述壓板(31)下表面凸出設置有凸環(32),所述凸環(32)形成對油塞(I)側面的阻擋。

  [0005]所述擋環(3 )側面開設有若干橫向貫通的通孔(33 ),所述通孔(33 )處穿設有螺桿

  (4)并抵緊在油塞(I)的側面。

  [0006]所述油塞(I)側面設有和所述螺桿(4)對應設置的螺孔(11)。

  [0007]所述凸環(32 )和油塞(I)之間設置彈性墊(5 )。

  [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本實用新型通過擋環、壓板的設置,壓板從上部對油塞形成緊密的壓制,而壓板又通過擋環緊密的固定在油路塊上,因此其防松效果得到有力保證,且本實用新型設置凸環,凸環的設置形成了對油塞的阻擋,使得工作過程中油塞不會產生側向移動;

  [0009]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在擋環側面開設有通孔,并通過螺桿抵緊在油塞的側面,這樣一能防止油塞的轉動,二能防止油塞的軸向移動,三能阻止油塞的側向移動,因此進一步提高了防松效果;

  [0010]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在油塞側面設置和螺桿對應的螺孔,這樣避免了螺桿和油塞之間的滑動,進一步提高了防松效果;

  [0011]4)本實用新型在凸環和油塞之間設置彈性墊,由于彈性墊的存在,能使其和油塞及凸環的接觸更為緊密,進一步提高了防松效果。

  [001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對各部件的合理設置,取得了多重的防松效果,具備很好的使用效果。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I為油塞、2為油路塊、3為擋環、4為螺桿、5為彈性墊;

  [0015]11為螺孔、31為壓板、32為凸環、33為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6]本實用新型的油塞I旋接在油路塊2上,所述油塞I外套設有抵觸在油路塊2上的擋環3,擋環3旋緊在油路塊2上;所述擋環3包括有壓緊在油塞I上表面上的壓板31 ;所述壓板31下表面凸出設置有凸環32,所述凸環32形成對油塞I側面的阻擋。

  [0017]所述擋環3側面開設有若干橫向貫通的通孔33,所述通孔33處穿設有螺桿4并抵緊在油塞I的側面。

  [0018]所述油塞I側面設有和所述螺桿4對應設置的螺孔11。

  [0019]所述凸環32和油塞I之間設置彈性墊5。

  [0020]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首先旋緊擋環3,將擋環3固定在油路塊2上,并將壓板31緊密抵觸在油塞I上,然后將螺桿4穿過通孔33,并通過螺孔11將螺桿抵緊在油塞I的側面上,從而實現對油塞I的緊固。

  【主權項】

  1.防松高壓油塞,其特征在于,油塞(I)旋接在油路塊(2)上,所述油塞(I)外套設有抵觸在油路塊(2)上的擋環(3),擋環(3)固定設置在油路塊(2)上;所述擋環(3)包括有壓緊在油塞(I)上表面上的壓板(31);所述壓板(31)下表面凸出設置有凸環(32),所述凸環(32 )形成對油塞(I)側面的阻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高壓油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環(3)側面開設有若干橫向貫通的通孔(33),所述通孔(33)處穿設有螺桿(4)并抵緊在油塞(I)的側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高壓油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塞(I)側面設有和所述螺桿(4)對應設置的螺孔(1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高壓油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環(32)和油塞(I)之間設置彈性墊(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松高壓油塞。油塞(1)旋接在油路塊(2)上,所述油塞(1)外套設有抵觸在油路塊(2)上的擋環(3),擋環(3)固定設置在油路塊(2)上;所述擋環(3)包括有壓緊在油塞(1)上表面上的壓板(31);所述壓板(31)下表面凸出設置有凸環(32),所述凸環(32)形成對油塞(1)側面的阻擋。本實用新型通過擋環、壓板的設置,壓板從上部對油塞形成緊密的壓制,而壓板又通過擋環緊密的固定在油路塊上,因此其防松效果得到有力保證,且本實用新型設置凸環,凸環的設置形成了對油塞的阻擋,使得工作過程中油塞不會產生側向移動。

  【IPC分類】F16L55/11

  【公開號】CN204879256

  【申請號】CN201520413632

  【發明人】孫鑫, 端武治, 劉俊

  【申請人】揚州鍛壓機床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6日

  一種高效過濾密封管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過濾密封管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密封管在長時間使用后會因生銹、腐蝕導致管內出現鐵肩,污染管內液體,產生各種細菌,金屬渣體無法避免,且會出現泄漏現象,一方面污染了環境,另一方面浪費了液體資源。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過濾密封管件,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具有消毒功能、高密封、高過濾的特點。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高效過濾密封管件,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的進水口上開設有倒角和螺紋,所述管體內安裝有隔熱層,所述隔熱層上安裝有堵頭和濾網,所述堵頭上安裝有橡膠阻水層;所述堵頭與隔熱層之間開設有渣槽;所述管體內還安裝有尼龍層和磁;所述磁鐵的中心與渣槽的中心處于同一直線;所述隔熱層內開設有空腔;所述濾網上安裝有吸附球;所述隔熱層上還安裝有加熱棒;所述隔熱層還開設有波浪紋。

  [0006]更進一步地:所述堵頭與隔熱層一體制造而成。

  [0007]更進一步地:所述磁鐵與管體嵌入式連接。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具有消毒功能、高密封、高過濾的特點。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實施例1

  [0011]如圖1所示的一種高效過濾密封管件,包括管體1,所述管體I的進水口上開設有倒角2和螺紋8,倒角用于方便安裝,螺紋用于連接,所述管體I內安裝有隔熱層3,用于保護管體,所述隔熱層3上安裝有堵頭4和濾網5,由于在兩根管子連接的時候會存在間隙,故用堵頭及橡膠阻水層進行密封,所述堵頭4上安裝有橡膠阻水層6 ;所述堵頭4與隔熱層3之間開設有渣槽7 ;所述管體I內還安裝有尼龍層8和磁鐵9 ;所述磁鐵9的中心與渣槽7的中心處于同一直線;磁鐵用于講管內金屬鐵肩吸附到渣槽內;所述隔熱層3內開設有空腔10,使得在冷水進入后,使隔熱層有收縮空間,起到保護管體的效果;所述濾網5上安裝有吸附球11,用于吸附非金屬的小顆粒;所述隔熱層10上還安裝有加熱棒12,起到高溫消毒的作用;所述隔熱層10還開設有波浪紋13,用于減緩流速,起到過濾徹底與消毒徹底的效果。

  [0012]更進一步地:所述堵頭4與隔熱層3 —體制造而成。

  [0013]更進一步地:所述磁鐵9與管體I嵌入式連接。

  [0014]本實施例的一種高效過濾密封管件,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具有消毒功能、高密封、高過濾的特點。

  【主權項】

  1.一種高效過濾密封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體(1),所述管體(I)的進水口上開設有倒角(2)和螺紋(8),所述管體(I)內安裝有隔熱層(3),所述隔熱層(3)上安裝有堵頭(4)和濾網(5),所述堵頭(4)上安裝有橡膠阻水層(6);所述堵頭(4)與隔熱層(3)之間開設有渣槽(7);所述管體(I)內還安裝有尼龍層(8)和磁鐵(9);所述磁鐵(9)的中心與渣槽(7)的中心處于同一直線;所述隔熱層(3)內開設有空腔(10);所述濾網(5)上安裝有吸附球(11);所述隔熱層(10)上還安裝有加熱棒(12);所述隔熱層(10)還開設有波浪紋(1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過濾密封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頭(4)與隔熱層(3)—體制造而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過濾密封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鐵(9)與管體(I)嵌入式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過濾密封管件,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的進水口上開設有倒角和螺紋,所述管體內安裝有隔熱層,所述隔熱層上安裝有堵頭和濾網,所述堵頭上安裝有橡膠阻水層;所述堵頭與隔熱層之間開設有渣槽;所述管體內還安裝有尼龍層和磁;所述磁鐵的中心與渣槽的中心處于同一直線;所述隔熱層內開設有空腔;所述濾網上安裝有吸附球;所述隔熱層上還安裝有加熱棒;所述隔熱層還開設有波浪紋;本實用新型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具有消毒功能、高密封、高過濾的特點。

  【IPC分類】F16L55/11, F16L59/02, B01D35/04

  【公開號】CN204879257

  【申請號】CN201520440349

  【發明人】殷軍林

  【申請人】浙江申豐管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5日

  快拆移動式模具水孔的堵塞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膠模具的零配件,具體說是一種快拆移動式模具水孔的堵塞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塑膠模具和塑料模具領域中,不論是整套模具或局部模具零配件中,都要設置水路或者油路的冷卻或加溫系統,而通常都會將這些系統的水路設計成全部互通或局部互通或者局部分流等設計,或者水路孔為較深的盲孔,而在加工這些水孔的時候可以選擇從一頭鉆或者兩頭同時鉆以保證同心,而后再將其中一頭再堵成盲孔。

  [0003]而堵孔時通常采取的方式是用補銅焊、氬弧焊、激光焊的方式堵成盲孔;或者用未熱處理的材料或紅銅料敲配堵住。

  [0004]按照以上堵孔的方式加工,一是耗時耗力耗成本;二是盲孔或深孔易鉆偏破孔造成不良;三是補孔時容易造成不良需要重補,影響交貨期;四是補焊容易造成產品變形導致不良;五用熱處理材料堵孔會導致熱處理后產品有硬度等變化不好再修改,補焊固定住后使用時要調整設計時不容易修改。

  【實用新型內容】

  [0005]實用新型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簡單可靠,安裝方便的快拆移動式模具水孔的堵塞裝置。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快拆移動式模具水孔的堵塞裝置,包括依次排列的定模底板、前密封圈、前推板墊圈、后密封圈、后推板墊圈、精密止動墊圈;還包括頂緊螺栓,所述頂緊螺栓可從精密止動墊圈插入至定模底板中緊固。

  [0007]作為優選,所述定模底板為圓柱臺階體,所述的前密封圈安裝在臺階體上,且定模底板I的內部設置有與頂緊螺栓相匹配的內螺紋孔。

  [0008]作為優選,所述的精密止動墊圈為錐形墊圈,其小端面抵在后推板墊圈上,大端面抵在緊固螺栓的螺帽上。在頂緊螺栓的擠壓過程中,主要靠精密止動墊圈擠壓后推板墊圈,因此將精密止動墊圈設置成錐形結構。

  [0009]作為優選,所述精密止動墊圈外還套有一彈簧片。所述的彈簧片既可以作為防水堵塞的作用也可以用來限制精密止動墊圈的變形量

  [0010]作為優選,所述定模底板與前密封圈以及前推板墊圈與后密封圈相接觸面上還設有擠壓鋸齒。通過設置擠壓鋸齒可以有效的擠壓密封圈,使其產生形變,完成堵塞功能。[0011 ] 作為優選,所述緊固螺栓為十字螺栓。

  [0012]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通過對緊固螺栓的旋緊,配合精密止動墊圈的錐形設計對彈簧圈和兩個密封圈進行擠壓,使彈簧圈和密封圈凸出卡死在水孔的孔壁上從而實現堵塞水孔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兩個密封圈和一個彈簧圈,大大提升了防水滲漏功能,而且本裝置的各個組成部分通過鎖緊螺栓的松動可拆分,可以輕松的移動位置,因此可以更改水孔的深度以及水路分流情況,不用破壞和改變水孔內部結構,使用方便,安裝可靠,失效率低。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定模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前密封圈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前推板墊圈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后密封圈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后推板墊圈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精密止動塾圈的結構不意圖;

  [0019]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緊固螺栓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彈簧片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舉例說明。

  [0023]如圖1至圖9所示,一種快拆移動式模具水孔的堵塞裝置,包括依次排列的定模底板1、前密封圈2、前推板墊圈3、后密封圈4、后推板墊圈5、精密止動墊圈6 ;還包括頂緊螺栓7,所述頂緊螺栓7可從精密止動墊圈6插入至定模底板I中緊固。

  [0024]其中,定模底板I為圓柱臺階體,所述的前密封圈2安裝在臺階體上,且定模底板I的內部設置有與頂緊螺栓7相匹配的內螺紋孔8。

  [0025]其中,精密止動墊圈7為錐形墊圈,其小端面抵在后推板墊圈5上,大端面抵在緊固螺栓7的螺帽上。在頂緊螺栓7的擠壓過程中,主要靠精密止動墊圈7擠壓后推板墊圈5,因此將精密止動墊圈7設置成錐形結構。

  [0026]其中,精密止動墊圈7外還套有一彈簧片9。所述的彈簧片9既可以作為防水堵塞的作用也可以用來限制精密止動墊圈7的變形量

  [0027]其中,定模底板I與前密封圈2以及前推板墊圈3與后密封圈4相接觸面上還設有擠壓鋸齒10。通過設置擠壓鋸齒10可以有效的擠壓密封圈,使其產生形變,完成堵塞功會K。

  [0028]其中,緊固螺栓7為十字螺栓。

  [0029]本實用新型的堵塞裝置在設計時根據所要堵住的水孔的外徑而設計,通常比水孔的外徑小0.05-0.10mm,這樣首先能將本裝置放入至水孔中,在堵塞水孔時將本裝置裝配完成,緊固螺栓旋緊到一定的程度,然后將定模底板放入至水孔中,并且可以使用定位量具定位將本裝置送至準確的深度在鎖緊螺栓。

  [0030]本實用新型在鎖緊時主要是緊固螺栓的鎖緊和緊密止動墊圈的錐形設計,通過鎖緊螺栓首先擠壓緊密止動墊圈,緊密止動墊圈的外部擴展,將彈簧片擠壓在水孔內壁上,并且隨著緊固螺栓的旋緊,緊密止動墊圈擠壓后密封圈,后密封圈擠壓后推板墊圈,這樣一直往前擠壓,使前、后密封圈產生形變,貼緊在水孔的內壁上,從而完成堵塞功能。

  [0031]通過對鎖緊螺栓的放松,又可以將本裝置從水孔內拿出,可以輕松的改變位置,使用非常的方便。

  [003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快拆移動式模具水孔的堵塞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定模底板(I)、前密封圈(2)、前推板墊圈(3)、后密封圈(4)、后推板墊圈(5)、精密止動墊圈(6);還包括頂緊螺栓(7 ),所述頂緊螺栓(7 )可從精密止動墊圈(6 )插入至定模底板(I)中緊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快拆移動式模具水孔的堵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底板(I)為圓柱臺階體,所述的前密封圈(2)安裝在臺階體上,且定模底板(I)的內部設置有與頂緊螺栓(7 )相匹配的內螺紋孔(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快拆移動式模具水孔的堵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密止動墊圈(7)為錐形墊圈,其小端面抵在后推板墊圈(5)上,大端面抵在緊固螺栓(7)的螺帽上。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一種快拆移動式模具水孔的堵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止動墊圈(7)外還套有一彈簧片(9)。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快拆移動式模具水孔的堵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底板(I)與前密封圈(2)以及前推板墊圈(3)與后密封圈(4)相接觸面上還設有擠壓鋸齒(1)0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快拆移動式模具水孔的堵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螺栓(7)為十字螺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快拆移動式模具水孔的堵塞裝置,包括依次排列的定模底板、前密封圈、前推板墊圈、后密封圈、后推板墊圈、精密止動墊圈;還包括頂緊螺栓,所述頂緊螺栓可從精密止動墊圈插入至定模底板中緊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通過對緊固螺栓的旋緊,配合精密止動墊圈的錐形設計對彈簧圈和兩個密封圈進行擠壓,使彈簧圈和密封圈凸出卡死在水孔的孔壁上從而實現堵塞水孔的目的,使用方便,安裝可靠,失效率低。

  【IPC分類】F16L55/11

  【公開號】CN204879258

  【申請號】CN201520634384

  【發明人】黃國峰

  【申請人】銘振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1日

  管接頭快速堵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封堵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管接頭快速堵頭。

  【背景技術】

  [0002]進氣歧管是汽油機進氣系統的主體部件,進氣系統決定著發動機的進氣效率和各充氣均勻性,對發動機性能有非常大的影響疑義;進氣歧管時固定在發動機的氣缸蓋上,是形狀復雜的中空制品,承受氣缸蓋燃燒室燃料燃燒傳遞的熱和振動;目前國內外轎車汽油機90%都采用熟料進氣歧管,熟料進氣歧管的重量只是鋁制進氣歧管的40%,減輕了發動機整機重量;而在工業生產中,需要對生產的塑料進氣歧管進行一些列的檢測,其中進氣歧管的氣密性檢測是重要檢測項,即在一定的壓力下,檢測水道及氣道是否有泄漏,而進氣歧管上一般設置有管接頭,在檢測時需要對管接頭進行封堵,而現有技術中的封堵件安裝過程復雜而且安裝工藝較高,大大增加了封堵時間并且封堵效果不好,尤其在管接頭端面不平整時,容易造成封堵面泄漏,氣密性檢測不準確,增大勞動強度,影響操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0003]因此,為解決以上問題,需要一種管接頭快速堵頭,能夠提高堵頭安裝和拆卸效率,并且加強對進氣歧管上管接頭的封堵效果,保證封堵處不易泄漏,提高氣密性檢測的精度,并且結構簡單,裝拆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管接頭快速堵頭,能夠提高堵頭安裝和拆卸效率,并且加強對進氣歧管上管接頭的封堵效果,保證封堵處不易泄漏,提高氣密性檢測的精度,并且結構簡單,裝拆方便。

  [0005]本實用新型的管接頭快速堵頭,包括中間設置有過孔的墊板、穿過所述過孔與墊板滑動配合的拔桿、與拔桿的前端面固定連接的壓塊和一端與拔桿的后端鉸接的搖臂,所述壓塊與墊板之間外套于拔桿設置有橡膠圈,所述搖臂通過杠桿原理驅動所述拔桿軸向運動并使壓塊軸向壓緊橡膠圈使其膨脹。

  [0006]進一步,所述橡膠圈與墊板之間設置有外套于拔桿的襯套,所述襯套的一端與墊板固定連接。

  [0007]進一步,所述拔桿與搖臂通過螺栓鉸接,所述搖臂的鉸接端端面為半圓弧面,所述鉸接端上的鉸接點到所述半圓弧面頂點的距離小于半圓弧面的曲率半徑。

  [0008]進一步,所述鉸接點不處于搖臂的對稱軸線上。

  [0009]進一步,所述鉸接端端面沿軸向向內凹陷形成用于嵌入拔桿的通槽,所述螺栓橫向穿過所述搖臂和拔桿并將搖臂和拔桿鉸接。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管接頭快速堵頭,通過利用搖臂對拔桿施加一個軸向向外的拉力,所述壓板向后移動并且擠壓橡膠圈,使得位于壓塊與墊板之間的橡膠圈被擠壓而膨脹,實現對管接頭的封堵;而搖臂上設置有支點,通過杠桿原理可以輕松實現對拔桿施加較大的拉力,保證橡膠圈形變較大,密封效果好,提高氣密性檢測的精度,并且結構簡單,裝拆方便。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圖1的B-B剖視圖;

  [0014]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B-B剖視圖,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的管接頭快速堵頭,包括中間設置有過孔的墊板1、穿過所述過孔與墊板I滑動配合的拔桿2、與拔桿2的前端面固定連接的壓塊3和一端與拔桿2的后端鉸接的搖臂4,所述壓塊3與墊板I之間外套于拔桿2設置有橡膠圈5,所述搖臂4通過杠桿原理驅動所述拔桿2軸向運動并使壓塊3軸向壓緊橡膠圈5使其膨脹;所述橡膠圈5為O型密封圈,所述墊板I為長方形且一端為弧形,過孔設置于弧形端,安裝時方便用手固定墊板I且弧形端占地小,適于狹窄空間;使用時,將壓塊3和橡膠圈5插入管接頭,而墊板I正壓于管接頭的端口面,向內表示從拔桿2指向壓塊3的方向;通過利用搖臂4對拔桿2施加一個軸向向外的拉力,所述壓板向后移動并且擠壓橡膠圈5,使得位于壓塊3與墊板I之間的橡膠圈5被擠壓而膨脹,實現對管接頭的封堵;而搖臂4上設置有支點,通過杠桿原理可以輕松實現對拔桿2施加較大的拉力,保證橡膠圈5形變較大,密封效果好,提高氣密性檢測的精度,并且結構簡單,裝拆方便。

  [0016]本實施例中,所述橡膠圈5與墊板I之間設置有外套于拔桿2的襯套6,所述襯套6的一端與墊板I固定連接;襯套6與墊板I的可以采用焊接固定,通過襯套6可增加橡膠圈5插入管接頭深度,封堵固定也更加穩定,避免堵頭松動。

  [0017]本實施例中,所述拔桿2與搖臂4通過螺栓7鉸接,所述搖臂4的鉸接端端面為半圓弧面,所述鉸接端上的鉸接點到所述半圓弧面頂點的距離小于半圓弧面的曲率半徑;鉸接點為設置于搖臂4上用于螺栓7穿過的鉸接孔的位置,在未打動拔桿2前,所述搖臂4垂直于墊板1,當轉動搖臂4使搖臂4平行于墊板1,橡膠圈5被擠壓膨脹,通過上述杠桿結構即可實現省力擠壓橡膠圈5,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成本低廉。

  [0018]本實施例中,所述鉸接點不處于搖臂4的對稱軸線上,通過將鉸接點設置于搖臂4的對稱軸線外,使得當將搖臂4朝不同方向旋轉并使搖臂4平行墊板I時,由于在搖臂4上阻力臂不同,使得橡膠圈5被軸向擠壓的距離不同,可針對不同管徑的管接頭或不同封堵壓力需求而選擇搖臂4旋轉方向,增加所述堵頭的適用性。

  [0019]本實施例中,所述鉸接端端面沿軸向向內凹陷形成用于嵌入拔桿2的通槽8,所述螺栓7橫向穿過所述搖臂4和拔桿2并將搖臂4和拔桿2鉸接;通過將所述拔桿2嵌入搖臂4鉸接端,便于鉸接用的螺栓7安裝和固定,同時使得所述螺栓7受力平衡穩定,保證拔桿2在所述過孔中所受摩擦力小。

  [0020]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管接頭快速堵頭,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間設置有過孔的墊板、穿過所述過孔與墊板滑動配合的拔桿、與拔桿的前端面固定連接的壓塊和一端與拔桿的后端鉸接的搖臂,所述壓塊與墊板之間外套于拔桿設置有橡膠圈,所述搖臂通過杠桿原理驅動所述拔桿軸向運動并使壓塊軸向壓緊橡膠圈使其膨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頭快速堵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圈與墊板之間設置有外套于拔桿的襯套,所述襯套的一端與墊板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頭快速堵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桿與搖臂通過螺栓鉸接,所述搖臂的鉸接端端面為半圓弧面,所述鉸接端上的鉸接點到所述半圓弧面頂點的距離小于半圓弧面的曲率半徑。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管接頭快速堵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點不處于搖臂的對稱軸線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管接頭快速堵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端端面沿軸向向內凹陷形成用于嵌入拔桿的通槽,所述螺栓橫向穿過所述搖臂和拔桿并將搖臂和拔桿鉸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管接頭快速堵頭,包括中間設置有過孔的墊板、穿過所述過孔與墊板滑動配合的拔桿、與拔桿的前端面固定連接的壓塊和一端與拔桿的后端鉸接的搖臂,所述壓塊與墊板之間外套于拔桿設置有橡膠圈,所述搖臂通過杠桿原理驅動所述拔桿軸向運動并使壓塊軸向壓緊橡膠圈使其膨脹;通過利用搖臂對拔桿施加一個軸向向外的拉力,所述壓板向后移動并且擠壓橡膠圈,使得位于壓塊與墊板之間的橡膠圈被擠壓而膨脹,實現對管接頭的封堵;而搖臂上設置有支點,通過杠桿原理可以輕松實現對拔桿施加較大的拉力,保證橡膠圈形變較大,密封效果好,提高氣密性檢測的精度,并且結構簡單,裝拆方便。

  【IPC分類】F16L55/11

  【公開號】CN204879259

  【申請號】CN201520639549

  【發明人】黃薛嬪

  【申請人】重慶科杰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4日

  一種多功能管帽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管件連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管帽。

  [0003]【背景技術】:

  [0004]管帽是焊接在管端或裝在管端外螺紋上以蓋堵管子的管件,用來封閉管路,作用與管堵相同。現有的管帽結構過于簡單,在管件需要連接其他管件時,往往只能將原有的管帽換成管接頭,這樣不但浪費材料,在操作上也十分麻煩。而且現有的管帽沒有其他功能,在很多場合中都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

  [0005]

  【發明內容】

  :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具有水質凈化功能、固定牢固、能夠與其他管件相連,而且能夠實現手動控制流體通斷的管帽。

  [0007]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8]—種多功能管帽,包括依次相連的連接端、延伸段和管帽本體,所述連接端上開設有第一連接口,所述管帽本體的底面上開設有第二連接口 ;所述管帽本體內開設有球形的腔室,所述管帽本體的頂部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與腔室相連通,所述第二連接口與腔室也相連通;所述凹槽內安裝有過濾支架,所述過濾支架穿過腔室與第二連接口相連;所述凹槽內螺合安裝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和過濾支架之間安裝有密封圈;所述連接端、延伸段和管帽本體內開設有第一流體通道和第二流體通道,所述第一流體通道與第一連接口相連,所述第二流體通道與第一流體通道以及腔室相連通;所述延伸段上安裝有截止閥。

  [0009]所述連接端、延伸段和管帽本體為一體制造而成,且所述連接端、延伸段和管帽本體上安裝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開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座上安裝有管件支架,所述管件支架與第一連接口相連;所述第二連接口開設在固定座的底面上。

  [0010]所述腔室內壁噴涂有納米銀抗菌層。

  [0011]所述延納米銀抗菌層上均勻開設有半圓形的凸起。

  [0012]所述過濾支架上開設有過濾入口,所述過濾入口與第二連接口相連。

  [0013]所述管帽本體與密封蓋之間的管帽本體上粘接有緩沖圈。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功能管帽,通過納米銀抗菌層和過濾支架可以凈化水質;在當做管接頭使用時,通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可以與管件連接;在當做管帽接頭使用時,可以手動操控截止閥封閉流體通道,放置流體泄漏;固定座使管帽可以與墻體連接,固定座上安裝有管件支架,管件支架用于支撐固定管件。

  [0015]【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1

  [0019]如圖1所示的一種多功能管帽,包括依次相連的連接端1、延伸段2和管帽本體3,所述連接端I上開設有第一連接口 11,所述管帽本體3的底面上開設有第二連接口 12。所述管帽本體3內開設有球形的腔室4,所述腔室4內壁噴涂有納米銀抗菌層41,所述延納米銀抗菌層41上均勻開設有半圓形的凸起42。凸起42可以增加流體與納米銀抗菌層41的接觸面積,提高水質凈化的能力。

  [0020]所述管帽本體3的頂部開設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與腔室4相連通,所述第二連接口 12與腔室4也相連通;所述凹槽31內安裝有過濾支架5,所述過濾支架5穿過腔室4與第二連接口 12相連。所述過濾支架5上開設有過濾入口 51,所述過濾入口 51與第二連接口 12相連。過濾支架5可以從凹槽31出安裝和取出,便于過濾支架5的清理。

  [0021]所述凹槽31內螺合安裝有密封蓋7,所述密封蓋7和過濾支架5之間安裝有密封圈71。所述管帽本體3與密封蓋7之間的管帽本體3上粘接有緩沖圈8。密封圈71可以放置流體泄漏,也可以避免密封蓋7與過濾支架5的直接接觸。所述連接端1、延伸段2和管帽本體3內開設有第一流體通道21和第二流體通道22,所述第一流體通道21與第一連接口 11相連,所述第二流體通道22與第一流體通道21以及腔室4相連通;所述延伸段2上安裝有截止閥6。

  [0022]所述連接端1、延伸段2和管帽本體3為一體制造而成,且所述連接端1、延伸段2和管帽本體3上安裝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上開設有固定孔91,所述固定座9上安裝有管件支架92,所述管件支架92與第一連接口 11相連。所述第二連接口 12開設在固定座9的底面上。固定座9可以通過固定孔91與墻體相連,對管帽進行加固。

  [0023]本實施例的一種多功能管帽,通過納米銀抗菌層和過濾支架可以凈化水質;在當做管接頭使用時,通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可以與管件連接;在當做管帽接頭使用時,可以手動操控截止閥封閉流體通道,放置流體泄漏;固定座使管帽可以與墻體連接,固定座上安裝有管件支架,管件支架用于支撐固定管件。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管帽,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連的連接端(I)、延伸段(2)和管帽本體(3 ),所述連接端(I)上開設有第一連接口( 11),所述管帽本體(3 )的底面上開設有第二連接口(12);所述管帽本體(3)內開設有球形的腔室(4),所述管帽本體(3)的頂部開設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與腔室(4)相連通,所述第二連接口(12)與腔室(4)也相連通;所述凹槽(31)內安裝有過濾支架(5 ),所述過濾支架(5 )穿過腔室(4)與第二連接口( 12 )相連;所述凹槽(31)內螺合安裝有密封蓋(7),所述密封蓋(7)和過濾支架(5)之間安裝有密封圈(71);所述連接端(1)、延伸段(2)和管帽本體(3)內開設有第一流體通道(21)和第二流體通道(22 ),所述第一流體通道(21)與第一連接口( 11)相連,所述第二流體通道(22 )與第一流體通道(21)以及腔室(4 )相連通;所述延伸段(2 )上安裝有截止閥(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管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端(1)、延伸段(2)和管帽本體(3)為一體制造而成,且所述連接端(1)、延伸段(2)和管帽本體(3)上安裝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上開設有固定孔(91),所述固定座(9)上安裝有管件支架(92),所述管件支架(92)與第一連接口(11)相連;所述第二連接口(12)開設在固定座(9)的底面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管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4)內壁噴涂有納米銀抗囷層(41)。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管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延納米銀抗菌層(41)上均勻開設有半圓形的凸起(42)。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管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支架(5)上開設有過濾入口(51),所述過濾入口(51)與第二連接口(12)相連。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管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帽本體(3)與密封蓋(7)之間的管帽本體(3)上粘接有緩沖圈(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管帽,包括依次相連的連接端、延伸段和管帽本體,所述連接端上開設有第一連接口,所述管帽本體的底面上開設有第二連接口;所述管帽本體內開設有球形的腔室,所述管帽本體的頂部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與腔室相連通,所述第二連接口與腔室也相連通;所述凹槽內安裝有過濾支架,所述過濾支架穿過腔室與第二連接口相連;所述凹槽內螺合安裝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和過濾支架之間安裝有密封圈;所述延伸段上安裝有截止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功能管帽,通過納米銀抗菌層和過濾支架可以凈化水質;截止閥可以實現流體的通斷;固定座使管帽可以與墻體連接,固定座上安裝有管件支架,管件支架用于支撐固定管件。

  【IPC分類】F16L55/115, F16L29/00

  【公開號】CN204879260

  【申請號】CN201520421416

  【發明人】黃潮鋼

  【申請人】浙江家家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8日

  壓力預警封帽及空調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輔助裝配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力預警封帽及空調器。

  【背景技術】

  [0002]壓力預警封帽一種帶內螺紋的注塑件,其主要用于蒸發器或冷凝器等部件的管接頭處,其主要起密封以及氣壓指示作用。目前的壓力預警封帽主要通過彈性伸縮圈和帽座在介質壓力下壓緊連接以達到其密封效果,然而在該密封處通常會因為存在異物以及裝配不良等原因而使密封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壓力預警封帽密封失效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的壓力預警封帽及使用該壓力預警封帽的空調器。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壓力預警封帽,所述壓力預警封帽包括

  [0006]帽座;所述帽座內部設置有貫通所述帽座的空腔;以及

  [0007]彈性伸縮圈,所述彈性伸縮圈設置在所述空腔中,且所述彈性伸縮圈的邊緣鑲嵌注塑在所述帽座中。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空腔包括第一段腔體和第二段腔體,所述彈性伸縮圈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段腔體中的伸出部和位于所述伸出部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邊緣鑲嵌注塑在所述帽座中。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伸出部與所述帽座的內壁間隙配合。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與所述伸出部連接的中心部和位于所述中心部外周側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鑲嵌注塑在所述帽座中,所述中心部位于所述空腔中。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中心部上遠離所述伸出部的第一表面上還設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表面與所述中心部的第一表面平滑過渡。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出部上設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中心位于所述空腔的中心線上。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凹陷部為半球形。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中心部的與所述伸出部連接的第二表面上環繞所述伸出部設置有環形凹槽。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力預警封帽還包括壓力顯示針,所述壓力顯示針設置在所述彈性伸縮圈上且所述壓力顯示針能夠伸出所述空腔。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力顯示針位于所述空腔的中心線上。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帽座包括相互連接的上帽座和下帽座,所述彈性伸縮圈的邊緣鑲嵌注塑成型于所述上帽座或下帽座上,且所述彈性伸縮圈位于所述上帽座和所述下帽座之間。

  [001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帽座和所述下帽座過盈配合。

  [001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帽座包括上主體部和凸出于所述上主體部的上凸出部,所述上主體部與所述下帽座連接,且所述上凸出部的中心線與所述上主體部的中心線重合。

  [002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主體部整體呈圓臺形,所述上凸出部位于所述圓臺形上主體部的表面積較小的上表面上;

  [0021]所述上凸出部整體呈圓柱狀,所述上凸出部的外緣與所述圓臺形上主體部的所述上表面的外緣重合。

  [002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帽座包括柱狀的下主體部和位于所述下主體部下方的環形底盤,所述下主體部與所述上帽座連接,且所述下主體部的外徑小于所述環形底盤的外徑。

  [002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主體部的外壁上還設置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主體部的外壁上,所述加強筋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環形底盤上。

  [002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力預警封帽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彈性伸縮圈下方的壓緊圈,所述壓緊圈的上表面與所述彈性伸縮圈接觸,所述壓緊圈的邊緣壓緊在所述帽座的內壁上。

  [002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緊圈上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線與所述空腔的中心線重合。

  [002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力預警封帽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壓緊圈下方的環形密封墊,所述環形密封墊的上表面與所述壓緊圈壓緊,且所述環形密封墊的外壁壓緊在所述帽座的內壁上。

  [0027]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其包括上述的壓力預警封帽。

  [002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壓力預警封帽將彈性伸縮圈的邊緣鑲嵌注塑在帽座中,使彈性伸縮圈與帽座之間形成永久性連接,這樣能夠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壓力預警封帽的密封處不會發生密封失效的問題,提升了壓力預警封帽的密封效果。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壓力預警封帽的一個實施例的整體示意圖

  [0030]圖2為圖1所示的壓力預警封帽的俯視示意圖;

  [0031]圖3為圖1所示的壓力預警封帽的剖視示意圖;

  [0032]圖4為圖1所示的壓力預警封帽的帽座的剖視示意圖;

  [0033]圖5為圖1所示的壓力預警封帽的彈性伸縮圈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壓力預警封帽及空調器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5]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36]參見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壓力預警封帽,其包括帽座100、彈性伸縮圈200、壓緊圈300和環形密封墊400。如圖1所示,帽座100是中空的形狀,帽座100的內部設置有貫通整個帽座100的空腔,彈性伸縮圈200、壓緊圈300和環形密封墊400均安裝在空腔中。其中壓緊圈300設置在彈性伸縮圈200的下方,環形密封墊400設置在壓緊圈300的下方,在空腔的側壁上的壓緊圈的下方的位置上設置有內螺紋,本實用新型的壓力預警封帽可以通過該內螺紋固定在蒸發器、冷凝器等設備的管接頭上。

  [0037]其中,參見圖3,本實施例中的彈性伸縮圈200的邊緣是鑲嵌注塑在帽座100中的,也就是說本實施例中的彈性伸縮圈是采用鑲嵌注塑工藝鑲嵌在帽座100中的,由此彈性伸縮圈200與帽座100之間為永久性密封,不會出現密封失效的問題,這樣極大的提高了壓力預警封帽的密封效果。由于彈性伸縮圈與帽座之間為永久性密封,因此彈性伸縮圈與壓緊圈無需過盈配合,彈性伸縮圈不需要壓緊圈壓緊,這樣減少了彈性伸縮圈與壓緊圈的配合尺寸要求,降低了其加工要求。

  [0038]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參見圖4,本實用新型中的帽座100中的空腔包括第一段腔體101和第二段腔體102,從圖4所示的方位來看,第二段腔體102在第一段腔體101的下方,且第二段腔體102的直徑明顯大于第一段腔體101的直徑。參見圖3和圖5,相應的,本實施例中的彈性伸縮圈200包括位于第一段腔體101中的伸出部210和位于伸出部210下方的底座220,底座220的邊緣鑲嵌注塑在帽座100中。本實施例中的彈性伸縮圈能夠根據彈性伸縮圈下方的部分第二空腔中的氣體壓力不同而進行不同程度的伸縮變化,彈性伸縮圈200的伸出部210隨著彈性伸縮圈的伸縮可以伸出空腔或位于空腔中。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壓力預警封帽不需要設置壓力顯示針。本實施中給的伸出部一方面能夠保證彈性伸縮圈的密封性,另一方面伸出部可以起到以往的壓力顯示針的作用,根據伸出部的位置可以判斷內部壓力與外界壓力的大小關系;再者設置在第一段腔體中的伸出部還能夠保證彈性伸縮圈的伸縮方向,從而保證其使用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中的彈性伸縮圈為一體成型結構,伸出部與底座連為一體,從根本上杜絕了以往的壓力顯示針脫落的隱患,同時減少了壓力顯示針的裝配工序。

  [0039]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壓力預警封帽可以包括壓力顯示針,此時彈性伸縮圈可以不包括伸出部,此時壓力顯示針設置在彈性伸縮圈上且壓力顯示針能夠隨著彈性伸縮圈上下移動從而位于空腔或伸出空腔,操作人員可以根據壓力顯示針的位置判斷內部壓力與外界壓力的大小。一般的,當壓力顯示針伸出壓力預警封帽時說明內部壓力大于外界壓力。最好壓力顯示針位于空腔的第一段腔體的中心線上。

  [0040]進一步的,參見圖3,伸出部210與帽座100的內壁(即第一段腔體101的壁)之間間隙配合。這樣能夠方便伸出部的上下移動。

  [0041]更優的,參見圖5,本實施例中的底座220包括與伸出部210連接的中心部221和位于中心部外周側的延伸部222,延伸部222鑲嵌注塑在帽座100中,中心部221位于空腔中。本實施例中的中心部221、伸出部210的中心線與第一段腔體的中心線重合。這樣設置能夠保證底座220的平穩伸縮,從而保證壓力顯示結果的穩定性。

  [0042]更進一步的,參見圖5,所述中心部221上遠離所述伸出部210的第一表面上還設置有凸出部223,所述凸出部223的表面與所述中心部221的第一表面平滑過渡。設置凸出部能夠使得彈性伸縮圈更好的反應腔體內的壓力變化,使得整個壓力預警封帽更加靈敏。

  [0043]更優的,參見圖5,所述凸出部223上設置有凹陷部224,所述凹陷部224的中心位于所述空腔的中心線上。設置凹陷部224能夠避免內部壓力過大對彈性伸縮圈的沖擊力過大,設置凹陷部后可以增加整個底座的受力面積。其中,凹陷部224可以為各種形狀,最好為半球形。

  [00

  44]較佳的,作為另一種可實施方式,所述中心部221的與所述伸出部210連接的第二表面上環繞所述伸出部210設置有環形凹槽225。設置環形凹槽能夠使得伸出部的伸縮更加靈活。

  [0045]此處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彈性伸縮圈是一體成型的。

  [0046]本實用新型中的帽座可以一體成型,也可以分體設置。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參見圖4,本實施例中的帽座100包括相互連接的上帽座110和下帽座120,彈性伸縮圈200的邊緣可以注塑成型在上帽座110上,也可以注塑成型在下帽座120上。將帽座100分體設置能夠方便彈性伸縮圈的成型。上帽座110和下帽座120之間為過盈配合能夠更好的保護彈性伸縮圈,同時能夠達到更好的氣壓檢測作用。

  [0047]較優的,參見圖4,上帽座110包括上主體部111和凸出于上主體部的上凸出部112,其中上凸出部112位于上主體部111的上方,上主體部111與下帽座120連接,上凸出部112的中心線與上主體部111的中心線重合。進一步的,本實施例中的上主體部111整體呈圓臺形,該圓臺形的外表面為曲面。上凸出部112位于上主體部111的表面積較小的上表面上,上凸出部112整體呈圓柱狀,且上凸出部112的外緣與圓臺形上主體部111的上表面的外緣重合。本實施例中的上主體部111的上表面是指如圖4所示的位于上方的面積較小的表面。將上座設計為這種形狀能夠方便上帽座和下帽座的裝配,同時保證上帽座和下帽座之間連接緊密。

  [0048]較佳的,作為另一種可實施方式,參見圖4,本實施例中的下帽座120包括柱狀的下主體部121和位于下主體部121下方的環形底盤122,其中下主體部121與上帽座110連接,且下主體部121的外徑小于環形底盤122的外徑。環形底盤122的外徑較大能夠保證整個壓力預警封帽安裝時平穩。

  [0049]更優的,參見圖1,所述下主體部121的外壁上還設置有加強筋123,所述加強筋12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主體部121的外壁上,所述加強筋12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環形底盤122上。設置加強筋123能夠增強下帽座的強度,使得一方面整個壓力預警封帽的體積較小,占地空間小。

  [0050]同樣的,本實施例中的上帽座是一體成型的,下帽座也是一體成型的。

  [0051]較佳的,參見圖3,本實施例中的壓力預警封帽的壓緊圈300位于彈性伸縮圈200的下方,壓緊圈300的上表面與彈性伸縮圈200接觸,壓緊圈300的邊緣壓緊在帽座100最好是下帽座120的內壁上。

  [0052]更優的,參見圖3,壓緊圈300上設有通孔310,通孔310的中心線與空腔的中心線重合。

  [0053]較佳的,環形密封墊400設置在所述壓緊圈300的下方,所述環形密封墊400的上表面與所述壓緊圈壓緊,且所述環形密封墊400壓緊在所述帽座100的內壁上。

  [0054]制造時,本實施例中的壓力預警封帽的上帽座120、下帽座130以及壓緊圈300的材質可以為聚甲醛,而彈性伸縮圈200和環形密封墊400的材質為復合橡膠(優選氯丁橡膠和氯醇橡膠的混合物)。

  [0055]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其包括上述任意實施例的壓力預警封帽,該壓力預警封帽可以安裝在蒸發器或冷凝器的管接頭處。

  [0056]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為準。

  【主權項】

  1.一種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預警封帽包括 帽座(100);所述帽座(100)內部設置有貫通所述帽座(100)的空腔;以及 彈性伸縮圈(200),所述彈性伸縮圈(200)設置在所述空腔中,且所述彈性伸縮圈(200)的邊緣鑲嵌注塑在所述帽座(100)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包括第一段腔體(101)和第二段腔體(102),所述彈性伸縮圈(20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段腔體(101)中的伸出部(210)和位于所述伸出部(210)下方的底座(220),所述底座(220)的邊緣鑲嵌注塑在所述帽座(100)中。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210)與所述帽座(100)的內壁間隙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20)包括與所述伸出部(210)連接的中心部(221)和位于所述中心部(221)外周側的延伸部(222),所述延伸部(222)鑲嵌注塑在所述帽座(100)中,所述中心部(221)位于所述空腔中。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221)上遠離所述伸出部(210)的第一表面上還設置有凸出部(223),所述凸出部(223)的表面與所述中心部(221)的第一表面平滑過渡。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223)上設置有凹陷部(224) ο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224)的中心位于所述空腔的中心線上,所述凹陷部(224)為半球形。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221)的與所述伸出部(210)連接的第二表面上環繞所述伸出部(210)設置有環形凹槽(225)。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預警封帽還包括壓力顯示針,所述壓力顯示針設置在所述彈性伸縮圈(200)上且所述壓力顯示針能夠伸出所述空腔。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顯示針位于所述空腔的中心線上。11.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項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座(100)包括相互連接的上帽座(I1)和下帽座(120),所述彈性伸縮圈(200)的邊緣鑲嵌注塑成型于所述上帽座(110)或下帽座(120)上,且所述彈性伸縮圈(200)位于所述上帽座(110)和所述下帽座(120)之間。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帽座(110)和所述下帽座(120)過盈配合。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帽座(110)包括上主體部(111)和凸出于所述上主體部(111)的上凸出部(112),所述上主體部(111)與所述下帽座(120)連接,且所述上凸出部(112)的中心線與所述上主體部(111)的中心線重合。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體部(111)整體呈圓臺形,所述上凸出部(112)位于所述圓臺形上主體部(111)的表面積較小的上表面上; 所述上凸出部(112)整體呈圓柱狀,所述上凸出部(112)的外緣與所述圓臺形上主體部(111)的所述上表面的外緣重合。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帽座(120)包括柱狀的下主體部(121)和位于所述下主體部(121)下方的環形底盤(122),所述下主體部(121)與所述上帽座(110)連接,且所述下主體部(121)的外徑小于所述環形底盤(122)的外徑。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主體部(121)的外壁上還設置有加強筋(123),所述加強筋(12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主體部(121)的外壁上,所述加強筋(12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環形底盤(122)上。17.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預警封帽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彈性伸縮圈(200)下方的壓緊圈(300),所述壓緊圈(300)的上表面與所述彈性伸縮圈(200)接觸,所述壓緊圈(300)的邊緣壓緊在所述帽座(100)的內壁上。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圈(300)上設置有通孔(310),所述通孔(310)的中心線與所述空腔的中心線重合。19.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預警封帽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壓緊圈(300)下方的環形密封墊(400),所述環形密封墊(400)的上表面與所述壓緊圈(300)壓緊,且所述環形密封墊(400)的外壁壓緊在所述帽座(100)的內壁上。20.一種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19任意一項所述的壓力預警封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力預警封帽及空調器,所述壓力預警封帽包括帽座;所述帽座內部設置有貫通所述帽座的空腔;以及彈性伸縮圈,所述彈性伸縮圈設置在所述空腔中,且所述彈性伸縮圈的邊緣鑲嵌注塑在所述帽座中。本實用新型的壓力預警封帽將彈性伸縮圈的邊緣鑲嵌注塑在帽座中,使彈性伸縮圈與帽座之間形成永久性連接,這樣能夠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壓力預警封帽的密封處不會發生密封失效的問題,提升了壓力預警封帽的密封效果。

  【IPC分類】F16L55/115, G01L19/10

  【公開號】CN204879261

  【申請號】CN201520540541

  【發明人】古湘龍, 翟浩春, 王存磊, 趙曉博

  【申請人】格力電器(蕪湖)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