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底岔枕鋼模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博主:adminadmin 2022-12-28 13:52:01 條評論
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模,具體為一種換底岔枕鋼模。背景技術:目前,目前鋼筋混凝土軌枕多采用固定結構的模具進行生產,特別是岔枕,岔枕是用在鐵路道岔上的專用軌枕。岔枕的結構一般會與普通的軌枕不同。道岔處要引導機車車輛從一股道轉入另一股道導至...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模,具體為一種換底岔枕鋼模。

換底岔枕鋼模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背景技術:

  目前,目前鋼筋混凝土軌枕多采用固定結構的模具進行生產,特別是岔枕,岔枕是用在鐵路道岔上的專用軌枕。岔枕的結構一般會與普通的軌枕不同。道岔處要引導機車車輛從一股道轉入另一股道導至此處的軌枕受力狀況與產生的應力會跟普通線路上的軌枕情況不同。因此,岔枕的結構與一般軌枕的結構也不同,型號特別多,各型號之間岔枕的主要區別在于岔枕的長度及頂部預埋套管的位置不同,若需生產較多型號的岔枕需要采購很多型號的鋼模,鋼模的體積較大、成本較高,造成公司投入很大,對于不常用的軌枕型號,鋼模閑置,需騰出專門空間用于存放鋼模,庫存壓力大。因此我們對此做出改進,提出一種換底岔枕鋼模。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鋼模型號較多,占用體積大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換底岔枕鋼模。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換底岔枕鋼模,包括模具體,所述模具體的內部開設有空腔,所述模具體的底部開設有梯形卡槽,所述梯形卡槽的內部穿插設有底板,所述底板頂端的中部設有第二凸塊,所述第二凸塊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嵌塊固定連接,兩個所述第二嵌塊分別與底板頂端開設的第二凹槽卡合連接,兩個所述第二嵌塊的中部均開設有第二通孔,兩個所述第二通孔的內部均穿插設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凸塊的兩側對稱設有第一凸塊,兩個所述第一凸塊的頂端均固定設有兩根立柱,兩個所述第一凸塊的兩端均固定連接第一嵌塊,四個所述第一嵌塊分別與底板頂端開設的第一凹槽卡合連接,四個所述第一嵌塊的中部均開設有第一通孔,四個所述第一通孔的內部均穿插設有第一螺母,兩個所述第一凸塊的一側均開設有兩個頂桿孔,四個所述頂桿孔內均穿插設有頂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底板和模具體均為模具鋼材料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四根所述頂桿的底端均設有防滑紋理。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空腔為梯臺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模具體與底板的連接處設有密封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換底岔枕鋼模,通過設置梯形卡槽以及卡合在梯形卡槽內的底板,使得鋼模在使用時可以通過對底板的抽拉實現對底板的更換,可以通過更換不同的底板,以適用不同型號的岔枕,通過底板上設置的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以及在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兩端固定連接的第一嵌塊和第二嵌塊,以及用以固定第一嵌塊和第二嵌塊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使得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可以取下,還可以在更換后不同的底板上安裝。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換底岔枕鋼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換底岔枕鋼模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換底岔枕鋼模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模具體;2、空腔;3、梯形卡槽;4、底板;5、第一凸塊;6、立柱;7、第一嵌塊;8、第一螺母;9、第二凸塊;10、頂桿;11、第二嵌塊;12、第二螺母;13、頂桿孔;14、頂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換底岔枕鋼模,包括模具體1,模具體1的內部開設有空腔2,模具體1的底部開設有梯形卡槽3,梯形卡槽3的內部穿插設有底板4,底板4頂端的中部設有第二凸塊9,第二凸塊9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嵌塊11固定連接,兩個第二嵌塊11分別與底板4頂端開設的第二凹槽卡合連接,兩個第二嵌塊11的中部均開設有第二通孔,兩個第二通孔的內部均穿插設有第二螺母12,第二凸塊9的兩側對稱設有第一凸塊5,兩個第一凸塊5的頂端均固定設有兩根立柱6,兩個第一凸塊5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嵌塊7,四個第一嵌塊7分別與底板4頂端開設的第一凹槽卡合連接,四個第一嵌塊7的中部均開設有第一通孔,四個第一通孔的內部均穿插設有第一螺母8,兩個第一凸塊5的一側均開設有兩個頂桿孔13,四個頂桿孔13內均穿插設有頂桿10。

  底板4和模具體1均為模具鋼材料制成,增加底板4和模具體1的韌性。

  頂桿10的底端均設有防滑紋理,使頂桿機構對頂桿10的夾持更加穩定。

  空腔2為梯臺形,有利于倒模。

  模具體1與底板4的連接處設有密封墊,增加模具體與底板之間的密封效果。

  具體的,該種岔枕鋼模在使用時,首先將底板4通過模具體底部開設的梯形卡槽3卡合設在梯形卡槽3內,在通過第一螺母8和第二螺母12對第一嵌塊7和和第二嵌塊11進行固定,從而對第一凸塊5和第二凸9塊進行固定,再將頂桿10穿插在頂桿孔13內,將頂桿10與頂桿機構固定以后,將攪拌好的混凝土澆筑在空腔2內,澆筑完成后等待混凝土凝固以后,通過頂桿機構推出頂桿10將岔枕推出,需要更換岔枕型號時,可以先將頂桿10從頂桿機構拆下,取下頂桿10,在將第一凸塊5和第二凸塊9取下,將底板4通過梯形卡槽3抽出,更換不同類型的底板4,將需要的第一凸塊5和第二凸塊9安裝在底板上,頂桿10穿過頂桿孔13固定在頂桿機構上,進行岔枕的澆筑。

  該種換底岔枕鋼模,通過設置梯形卡槽以及卡合在梯形卡槽內的底板,使得鋼模在使用時可以通過對底板的抽拉實現對底板的更換,可以通過更換不同的底板,以適用不同型號的岔枕,通過底板上設置的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以及在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兩端固定連接的第一嵌塊和第二嵌塊,以及用以固定第一嵌塊和第二嵌塊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使得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可以取下,還可以在更換后不同的底板上安裝。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1.一種換底岔枕鋼模,包括模具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體(1)的內部開設有空腔(2),所述模具體(1)的底部開設有梯形卡槽(3),所述梯形卡槽(3)的內部穿插設有底板(4),所述底板(4)頂端的中部設有第二凸塊(9),所述第二凸塊(9)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嵌塊(11)固定連接,兩個所述第二嵌塊(11)分別與底板(4)頂端開設的第二凹槽卡合連接,兩個所述第二嵌塊(11)的中部均開設有第二通孔,兩個所述第二通孔的內部均穿插設有第二螺母(12),所述第二凸塊(9)的兩側對稱設有第一凸塊(5),兩個所述第一凸塊(5)的頂端均固定設有兩根立柱(6),兩個所述第一凸塊(5)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嵌塊(7),四個所述第一嵌塊(7)分別與底板(4)頂端開設的第一凹槽卡合連接,四個所述第一嵌塊(7)的中部均開設有第一通孔,四個所述第一通孔的內部均穿插設有第一螺母(8),兩個所述第一凸塊(5)的一側均開設有兩個頂桿孔(13),四個所述頂桿孔(13)內均穿插設有頂桿(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底岔枕鋼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和模具體(1)均為模具鋼材料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底岔枕鋼模,其特征在于,四根所述頂桿(10)的底端均設有防滑紋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底岔枕鋼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為梯臺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底岔枕鋼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體(1)與底板(4)的連接處設有密封墊。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換底岔枕鋼模,包括模具體,模具體的內部開設有空腔,模具體的底部開設有梯形卡槽,梯形卡槽的內部穿插設有底板,底板頂端的中部設有第二凸塊,第二凸塊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嵌塊固定連接,該種換底岔枕鋼模,通過設置梯形卡槽以及卡合在卡槽內的底板,使得鋼模在使用時可以通過對底板的抽拉實現對底板的更換,可以通過更換不同的底板,以適用不同型號的岔枕,通過底板上設置的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以及在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兩端固定連接的第一嵌塊和第二嵌塊,以及用以固定第一嵌塊和第二嵌塊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使得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可以取下,還可以在更換后不同的底板上安裝。

  技術研發人員:徐沖霄;王貞軍;許玉賢;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曲阜巨力鐵路軌道工程有限公司;

  文檔號碼:201721148800

  技術研發日:2017.09.08

  技術公布日: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