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化玻璃鍋蓋的制作工藝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1-29 06:20:01 條評論
摘要:專利名稱:鋼化玻璃鍋蓋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玻璃鍋蓋,特別是一種鑲有不銹鋼護圈的鋼化玻璃鍋蓋。背景技術:目前,市場上廣泛使用的鋼化玻璃鍋蓋如圖2所示,由玻璃蓋體2、提手1及不銹鋼護圈3組...

  專利名稱:鋼化玻璃鍋蓋的制作方法

一種鋼化玻璃鍋蓋的制作工藝流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玻璃鍋蓋,特別是一種鑲有不銹鋼護圈的鋼化玻璃鍋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廣泛使用的鋼化玻璃鍋蓋如圖2所示,由玻璃蓋體2、提手1及不銹鋼護圈3組成,不銹鋼護圈3具有外筋8、水平凸筋5和內筋6,玻璃蓋體2的外緣設置在由外筋8和水平凸筋5組成的直角上,外筋8上口連接有上扣邊4,上扣邊4壓在玻璃蓋體2的外側,內筋6下口連接有向內圈起的下鉤邊9,采用上述結構的鍋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處一是由于不銹鋼護圈由0.1-0.3毫米的不銹鋼帶制成,內筋只有薄薄的一層,剛性差,容易碰撞、受壓后產生變形,導致與鍋口不匹配,無法使用;二是玻璃蓋體放置在水平凸筋上,在玻璃蓋體內側與水平凸筋之間留有凹槽,該處容易積垢,難以清潔;三是玻璃蓋體設置在外筋與水平凸筋組成的直角上,玻璃用量大;四是鍋蓋整體高度高,包裝體積大。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鋼化玻璃鍋蓋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剛性好、重量輕、體積小、成本省的鋼化玻璃鍋蓋。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玻璃蓋體、固定在玻璃蓋體上的提手以及設置在玻璃蓋體外緣的不銹鋼護圈,所述的不銹鋼護圈具有與鍋口對應的內筋和向外凸出的水平凸筋,玻璃蓋體的外緣頂在內筋上,內筋下口連接有上翹的下扣邊,下扣邊頂在玻璃蓋體的內側,水平凸筋的外緣連接有向內彎曲的上扣邊,上扣邊壓在玻璃蓋體的外側。

  采用上述結構后,主要有下列優點,一是內筋與下扣邊組成U形結構,水平凸筋與上扣邊組成環狀結構,使不銹鋼護圈機械強度得到加強,剛性有顯著提高,碰撞、受壓后不易產生變形;二是從結構上消除了原有結構玻璃蓋體內側與水平凸筋之間容易產生積垢的凹槽,清潔方便;三是玻璃蓋體外緣設置在內筋上,玻璃蓋體直徑比原有結構縮小10毫米以上,鍋蓋重量輕、成本省;四是鍋蓋整體高度比原有結構低5毫米左右,包裝體積小,便于包裝、運輸。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鋼化玻璃鍋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鋼化玻璃鍋蓋的具體實施方案,它包括玻璃蓋體2、固定在玻璃蓋體2上的提手1以及設置在玻璃蓋體2外緣的不銹鋼護圈3,所述的不銹鋼護圈3具有與鍋口對應的內筋6和向外凸出的水平凸筋5,內筋6與水平凸筋5形成的夾角為90度,也可以大于90度,玻璃蓋體2的外緣頂在內筋6上,內筋6下口連接有向上翹的下扣邊7,下扣邊7與內筋6組成U形結構,下扣邊7頂在玻璃蓋體2的內側,水平凸筋5的外緣連接有向內彎曲的上扣邊4,上扣邊4與水平凸筋5組成環狀結構,上扣邊4壓在玻璃蓋體2的外側。

  權利要求1.一種鋼化玻璃鍋蓋,包括玻璃蓋體(2)、固定在玻璃蓋體(2)上的提手(1)以及設置在玻璃蓋體(2)外緣的不銹鋼護圈(3),其特征是所述的不銹鋼護圈(3)具有與鍋口對應的內筋(6)和向外凸出的水平凸筋(5),玻璃蓋體(2)的外緣頂在內筋(6)上,內筋(6)下口連接有上翹的下扣邊(7),下扣邊(7)與內筋(6)組成U形結構,下扣邊(7)頂在玻璃蓋體(2)的內側,水平凸筋(5)的外緣連接有向內彎曲的上扣邊(4),上扣邊(4)壓在玻璃蓋體(2)的外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化玻璃鍋蓋,包括玻璃蓋體(2)、固定在玻璃蓋體(2)上的提手(1)以及設置在玻璃蓋體(2)外緣的不銹鋼護圈(3),所述的不銹鋼護圈(3)具有與鍋口對應的內筋(6)和向外凸出的水平凸筋(5),玻璃蓋體(2)的外緣頂在內筋(6)上,內筋(6)下口連接有上翹的下扣邊(7),下扣邊(7)與內筋(6)組成U形結構,下扣邊(7)頂在玻璃蓋體(2)的內側,水平凸筋(5)的外緣連接有向內彎曲的上扣邊(4),上扣邊(4)壓在玻璃蓋體(2)的外側。采用上述結構后,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剛性好、重量輕、體積小、成本省等優點。

  文檔編號A47J36/02GK2805623SQ20052010275

  公開日2006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4日

  發明者傅益軍 申請人:傅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