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帶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專利名稱:一種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鋼鐵軋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帶。
背景技術:
在紡織機制造行業(yè)都知道,噴氣鋼筘是噴氣紡織機的核心部件,而噴氣鋼筘用不銹鋼帶又是制作噴氣鋼筘的關鍵。傳統(tǒng)的噴氣鋼筘都是采用65Mn等牌號的鋼帶依次用四輥冷軋機組進行初軋、中間退火、成品冷軋和淬回火處理等步驟而制成。雖然采用這種方法可以生產出噴氣鋼筘用鋼帶。但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由于傳統(tǒng)的生產方法僅有初軋、中間退火、成品冷軋和淬回火處理幾個步驟,使得制成的鋼帶硬度難以控制、硬度范圍較大,只能控制在洛氏硬度HRC42 48,相當于維氏硬度HV413 480,因此,在制作噴氣鋼筘過程中,易變形、易脆斷,利用率低、生產成本較聞;二是由于傳統(tǒng)生產方法中,使用的鋼帶坯料是65Mn等牌號的鋼帶,而65Mn等牌號的鋼帶其金相組織為索氏體或屈氏體,強度較低,不能用來軋制小于O. 3mm以下厚度的鋼筘鋼帶,適用范圍受到限制;三是由于傳統(tǒng)生產方法中,使用的鋼帶坯料是65Mn等牌號的鋼帶,而65Mn等牌號的鋼帶在高溫高速氣流沖刷下極易銹蝕。因此,用傳統(tǒng)方法生產的鋼筘鋼帶再加工成噴氣鋼筘,不僅質量難以保證,而且使用壽命不長;四是由于傳統(tǒng)生產方法中,初軋采用的是四輥軋機,厚度公差只能控制在±0. 02 ±0. 03mm,使得厚度精度較低,而且同條差難以保證;五是由于傳統(tǒng)生產方法中,采用的是淬回火處理工藝,無拉伸矯直工藝,軋制出的鋼筘鋼帶平直度較低,只能控制在等于或小于5mm ;六是由于傳統(tǒng)的生產方法僅有初軋、中間退火、成品冷軋和淬回火處理幾個步驟,軋制出的鋼筘鋼帶表面粗糙度Ra只能控制在O. 4 O. 8 μ m,表面質量較差。公開號為CN101033499A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噴氣鋼筘用不銹鋼帶的生產方法,雖然其采用的不是65Mn鋼,但其仍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已有的不銹鋼牌號lCrl7Ni7,雖然對軋制工藝進行了部分改進,導致其生產的不銹鋼帶比現(xiàn)有技術有所改善,但由于lCrl7Ni7并不是針對鋼筘專門設計的不銹鋼。因此,仍不能完全滿足紡機行業(yè)的使用需求。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帶,該方法針對紡機鋼筘的使用工況和特點專門設計了不銹鋼的成分。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帶,所述不銹鋼帶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下列組分組成C O. 06-0. 08%, Cr 15-17%, Mn I. 5-1. 7%, Si I. 2-1. 4%, Mo O. 5-0. 8%, V O. 1-0. 3%,Ti O. 2-0. 6 %, Co I. 2-1. 5% ;Zr O. 05-0. 08% ;A1 O. 010-0. 060 %, N O. 05-0. 20 %,P彡O. 03%, S彡O. 005%, O ( O. 0050% ;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優(yōu)選,所述不銹鋼帶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下列組分組成C O. 065-0. 075 %,Cr 15. 5-16. 5 %, Mn I. 55-1. 65 %, Si I. 25-1. 35 %, Mo O. 6-0. 7%, V0. 15-0. 25%,Ti O. 3-0. 5 %, Co I. 3-1. 4% ;Zr O. 06-0. 07% ;A1 O. 030-0. 040 %, N O. 10-0. 15 %,P ^ O. 03%, S ^ O. 005%, 0^ 0. 0050% ;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最優(yōu)選,所述不銹鋼帶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下列組分組成C O. 070%, Cr 16. 0%,ΜηI. 60%, Si I. 30%, Mo O. 65%, V O. 20%, Ti O. 4%, Co I. 35% ;Zr O. 065% ;A1 0. 035%, N0. 13%, P彡0. 03%, S ^ 0. 005%, 0^ 0. 0050% ;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通過添加適量的Mo、V和Ti來穩(wěn)定碳化物,使其不析出,從而提高奧氏體不銹鋼的表面拋光性能。通過添加適量的Co元素來提高不銹鋼的耐高溫性能。 通過添加微量的Al并控制氧含量來減少夾雜物。通過添加適量的Zr控制了硫化物形態(tài)。氮和碳是強奧氏體形成元素,增加碳氮含量不僅可以降低奧氏體不銹鋼中的鐵素體含量,增加奧氏體不銹鋼的穩(wěn)定性,還可以固溶奧氏體相中來提高強度和硬度。但過量的碳和氮元素的增加又會使碳氮化物析出,從而影響材料的拋光性。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特別針對鋼筘的使用工況對不銹鋼的成分進行了設計,通過添加Mo、V、Ti合金元素,解決了抑制碳化物析出、鐵素體析出和減少夾雜物的作用,添加Co提高了薄帶的耐高溫性能,通過添加適量的Zr控制了硫化物形態(tài),從而提高薄帶的綜合性能。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一種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帶,所述不銹鋼帶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下列組分組成C O. 06-0. 08%, Cr 15-17%, Mn I. 5-1. 7%, Si I. 2-1. 4%, Mo O. 5-0. 8%, V O. 1-0. 3%,Ti O. 2-0. 6 %, Co I. 2-1. 5% ;Zr O. 05-0. 08% ;A1 O. 010-0. 060 %, N O. 05-0. 20 %,P ^ O. 03%, S ^ O. 005%, 0^ 0. 0050% ;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實施例二一種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帶,所述不銹鋼帶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下列組分組成C O. 06-0. 08%, Cr 15-17%, Mn I. 5-1. 7%, Si I. 2-1. 4%, Mo O. 5-0. 8%, V O. 1-0. 3%,Ti O. 2-0. 6 %, Co I. 2-1. 5% ;Zr O. 05-0. 08% ;A1 O. 010-0. 060 %, N O. 05-0. 20 %,P彡O. 03%, S彡O. 005%, O ( O. 0050% ;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實施例三—種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帶,所述不銹鋼帶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下列組分組成C O. 065-0. 075 %, Cr 15. 5-16. 5 %, Mn I. 55-1. 65 %, Si I. 25-1. 35 %, MoO. 6-0. 7%,
VO. 15-0. 25%, Ti O. 3-0. 5 %, Co I. 3-1. 4% ;Zr O. 06-0. 07% ;A10. 030-0. 040 %, NO. 10-0. 15%, P ( O. 03%, S ^ O. 005%, O ( O. 0050% ;余量為 Fe 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實施例四一種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帶,所述不銹鋼帶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下列組分組成C O. 065-0. 075 %, Cr 15. 5-16. 5 %, Mn I. 55-1. 65 %, Si I. 25-1. 35 %, MoO. 6-0. 7%,
VO. 15-0. 25%, Ti 0.3-0.5 %, Co 1.3-1. 4% ;Zr 0. 06-0. 07% ;A10. 030-0. 040 %, N
0.10-0. 15%, P ( 0. 03%, S ^ 0. 005%, 0 ( 0. 0050% ;余量為 Fe 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實施例五一種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帶,所述不銹鋼帶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下列組分組成C O. 06-0. 08%, Cr 15-17%, Mn I. 5-1. 7%, Si I. 2-1. 4%, Mo O. 5-0. 8%, V O. 1-0. 3%,Ti O. 2-0. 6 %, Co I. 2-1. 5% ;Zr O. 05-0. 08% ;A1 O. 010-0. 060 %, N O. 05-0. 20 %,P ^ O. 03%, S ^ O. 005%, 0^ 0. 0050% ;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申請人:聲明,本發(fā)明通過上述實施例來說明本發(fā)明的詳細工藝設備和工藝流程, 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詳細工藝設備和工藝流程,即不意味著本發(fā)明必須依賴上述詳細工藝設備和工藝流程才能實施。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了,對本發(fā)明的任何改進,對本發(fā)明產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換及輔助成分的添加、具體方式的選擇等,均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和公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帯,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帶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下列組分組成C O. 06-0. 08%, Cr 15-17%,Mn I. 5-1. 7%, Si I. 2-1. 4%, Mo O. 5-0. 8%,VO. 1-0. 3%, Ti O. 2-0. 6 %, Co I. 2-1. 5% ;Zr O. 05-0. 08% ;A1 O. 010-0. 060 %, N0.05-0. 20%, P く O. 03%, S 彡 O. 005%, O く O. 0050% ;余量為 Fe 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帯,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帶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下列組分組成C O. 065-0. 075%, Cr 15. 5-16. 5%, Mn I. 55-1. 65%, Si.1.25-1. 35%, Mo O. 6-0. 7%, V O. 15-0. 25%, Ti O. 3-0. 5%, Co I. 3-1. 4% ;Zr O. 06-0. 07% ;Al O. 030-0. 040%, N O. 10-0. 15%, P 彡 O. 03%, S 彡 O. 005%, O 彡 O. 0050% ;余量為 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帯,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帶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下列組分組成C O. 070%, Cr 16. 0%, Mn I. 60%, Si I. 30%, Mo O. 65%, VO.20%,Ti O. 4%,Co I. 35% ;Zr O. 065% ;A1 O. 035%,N O. 13%,P ^ O. 03%, S ^ O. 005%,O< O. 0050% ;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紡機鋼筘用不銹鋼帶,所述不銹鋼帶以重量百分比計由下列組分組成C 0.06-0.08%,Cr 15-17%,Mn 1.5-1.7%,Si 1.2-1.4%,Mo 0.5-0.8%,V 0.1-0.3%,Ti 0.2-0.6%,Co 1.2-1.5%;Zr 0.05-0.08%;Al0.010-0.060%,N 0.05-0.20%,P≤0.03%,S≤0.005%,O≤0.0050%;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文檔編號C22C38/38GK102851603SQ20121035981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4日
發(fā)明者宋志方 申請人:無錫市方正金屬捆帶有限公司

admin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