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線及生產工藝的制作工藝流程
技術特征:

1.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線及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續進行的如下工序:原材料采購→檢驗→酸洗→修磨→切頭→冷軋→檢驗→去油→熱處理→酸洗→修磨→矯直→檢驗→切頭→鈍化→標記→包裝→成品入庫→交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酸洗的操作要求如下:
s2.1、配酸液
酸洗池分布:由前至后,分別為1號普酸池、2號普酸池、3號白化池;
s2.1.1、酸液配比的比例及酸洗池溫度普酸池:氫氟酸:硝酸=2:3、水溶液為70%、氫氟酸和硝酸的總酸比為30%、酸洗池溫度范圍:25℃-50℃、白化池:氫氟酸:硝酸=1:2、水溶液為50%、氫氟酸和硝酸的總酸比為50%、酸洗池溫度范圍:20℃-40℃;
s2.1.2、普酸池每3天配酸液一次,白化池10-15天配酸液一次;
s2.1.3、當酸液濃度ph值大于3時,或鋼管、管件表面的氧化皮、臟物酸洗不凈時,這時需配置新液;
s2.1.4、對酸池每月進行徹底清理酸泥;
s2.2、酸洗
s2.2.1、鋼管、管件下缸前,應先將溶液攪拌均勻,然后頭低尾高傾斜放入缸內浸泡,根據酸液濃度不同,鋼管、管件浸泡時間會有所不同,起吊時必須頭高尾低吊出,用清水及時沖洗表面的殘浮油污等,并檢查表面質量,表面應無黑斑點;
s2.2.2、鋼管、管件浸泡時間
酸洗和去油:新酸液浸泡6~8小時,舊酸液8-12小時吊起;
白化:新酸液浸泡3~4小時,舊酸液4-6小時吊起;
s2.2.3、酸洗和白化后的鋼管、管件,必須做到五無,即無過酸、無欠酸、無油、無石灰、無殘酸,去油時做到“滴水不成珠”;
s2.2.4、沖洗必須逐支進行,直到內壁無氧化皮、無臟物、無殘酸為止,高壓水的壓力要大于6個大氣壓;
s2.3、涂灰
s2.3.1、配灰漿
選用優質生石灰經40~50目篩子篩選,用水沉淀,待干至八成,和3#工業脂拌勻成膠體態,然后加水稀釋至漿狀;
s2.3.2、涂灰
s2.3.3、拉芯徑的管子應先涂內壁,經過烘干后,再涂外壁;拉外徑的管子應涂外壁,再經烘干。
s2.3.4、涂料時,內外表面涂層應薄而均勻,不允許淌涂或搭塊;
s2.4、烘干
s2.4.1、風干時要分清爐號,杜絕亂堆風干,應根據爐號不同分層放置,頭高尾低,以利于水分淌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管頭處理包括拉管打頭和拉管接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拉管打頭操作包括如下步驟要求:
s3.1、準備:打頭時,頭子大小符合工藝要求,頭子長度為120~150mm,打頭后的頭子肩部要求圓滑無棱角;
s3.2、選擇:對于穿孔荒管應在尾端打頭,而在制品則選擇質量差的一端打頭;
s3.3、標準:拉芯徑的鋼管,在肩部過渡區出必須打眼,孔眼大小以能透氣為準,越小越好;
s3.4、要求:加熱時,要嚴格控制溫度、勤加料、勤翻料、快加熱、快打、快速冷卻;
s3.5、溫度控制:打頭加熱溫度為1050~1100℃,冷卻方式為空冷;
s3.6、加熱要求:頭子插入加熱孔內加熱,插入深度約為200mm,加熱溫度以肉眼觀看發紅為宜。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拉管接頭操作包括如下步驟要求:
s4.1、選擇接頭:選用適合相應規格的舊管頭或新管頭,焊到荒管或在制品管子一端;
s4.2、標準:被焊接的一端應切平齊,邊緣光滑帶園弧,焊成后,焊縫要低于管子的外徑,以防在拉拔時接觸拉模,并要求有足夠的強度,以免拉斷;
s4.3、每當拉程結束后,切下頭,焊接頭子可以反復使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冷軋的操作過程如下:
s6.1、生產前根據設備操作規程堆設備進行加油、熱機,并根據設備點檢要求堆設備進行點檢;
s6.2、根據生產流轉單上的數據核對來料的鋼種、爐號、規格、支數,并在生產流轉單上進行記錄;
s6.3、上軋機前,鋼管內孔要先注油,注油時,鋼管一端高一端低,從高注入,從低端流出,并翻轉鋼管,使鋼管內孔四周都上油;
s6.4、軋制第一支鋼管時,前卡中用一支相同規格的鋼管做引導,鋼管軋出孔型就必須測量尺寸公差并檢查表面質量,尺寸公差不符時,需調整軋輥的間距和頂頭位置,使其符合公差要求;
s6.5、軋機啟動時,應由慢道快,慢慢加速,嚴禁高速直接啟動;
s6.6、軋制時,需掌握軋制速度和管坯的進給量,一般主電機控制在500轉/分鐘左右,機架往復約70-80次/分,6-10mm/次,嚴禁超速,嚴禁擅自加大進給量;
s6.7、軋制時,隨時注意軋出鋼管的表面質量,不允許有竹節形、軋毛、軋折和耳子存在,發現上述問題立即停車,查明原因并解決,如發現孔型有缺陷,必須由經驗豐富且技術水平較高的人員進行修磨,使其符合質量要求;
s6.8、修磨孔型、調整軋輥、拆裝孔型以及進行設備維修時,必須切斷主電源,才能進入機器,嚴禁帶電進行上述工作;
s6.9、軋制結束,檢查表面質量、清點支數,填寫好生產流轉單和過程控制記錄,并做好現場文明生產工作。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管件熱處理采用固熱熔處理,固熱熔處理操作方法如下:
s7.1、固溶處理的鋼管內外表面必須干凈,無殘酸、殘油、殘余石灰和臟物,否則應重新去油清理后方能進行固溶;
s7.2、逐個檢查煤氣燒嘴有無堵塞,管道閥門開啟是否靈活,風機、水泵工作是否正常,流量表、壓力表、溫度表等控制儀表顯示是否正常,逐一加以確認;
s7.3、用手扳動爐底輸送管道后,空負荷試車3分鐘,檢查爐底輸送輥道的無級調速是否正常;
s7.4、先開1~2只燒嘴頂熱爐體,同時啟動爐底輥道,當爐子溫度達到800℃以上時,送入鋼管加熱,根據鋼管的加熱速度,增開燒嘴,控制鋼管運行速度,保證鋼管的固溶溫度和時間。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矯直的操作方法如下:
s8.1、開車前應檢查矯直機是否正常,并添加適量潤滑油,在設備良好的情況下,開空車一分鐘,以觀察運轉情況;
s8.2、來料管子的彎曲度不能過大,否則應用人工初矯,待到合乎設備能力要求的情況下再加料矯直;
s8.3、矯直時,應調整好矯直輥的傾斜角、矯直輥的輥距和第二對輥子的位置,同時還應正確地安裝和調整入口導板,以確保矯直質量;
s8.4、矯直時,不允許產生螺旋形凹痕、矯方、矯毛,更不允許將成品管的尺寸矯成不合格;
s8.5、矯直后的管子彎曲度,對于芯徑管應≯15mm/m,對冷軋管可適當放寬;
s8.6、保持矯直輥清潔,發現輥面起毛、損壞、粘鐵等情況,應及時用砂紙或砂輪磨光,若缺陷嚴重而影響矯直質量時,則應及時換輥;
s8.7、大口徑鋼管在“三點式”簡直矯直機上進行。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切管的操作方法如下:
s9.1、檢查切割設備,保持良好運轉狀態;
s9.2、按標準要求進行切頭、切尾或切成劃定的定尺長度;
s9.3、切割在制品頭子時,頭部可以留下80-120mm的舊管頭,而切割大口徑的管子頭部時,一定要切凈、切齊、切平,便于焊接管頭;
s9.4、成品切頭、切尾時,管頭應切凈,尾部壁厚不均部分也要全部切除,但應注意節約金屬;
s9.5、切后的管子兩端應用銼刀或砂輪去除毛刺,管內用壓縮空氣吹凈金剛砂;
s9.6、在制品切割后,送往打頭的鋼管,打頭端應放在一端且應放齊;送往酸洗的管子,必須一端放齊;
s9.7、切下的管頭、管尾及廢品,分鋼種放在廢料堆里,防止混鋼種。
10.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線,用于如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產品輸送方向依次設置的如下設備:
酸洗設備:其采用酸洗池,用于對荒管進行酸洗;
烘干設備:其采用烘干爐,用于對荒管進行烘干;
在線打頭設備:其采用打頭機,用于對荒管進行打頭;
在線接頭設備:其采用焊接機,用于對荒管進行接頭;
冷軋設備:其采用冷軋機,用于對荒管進行冷軋處理;
熱處理設備:其采用固溶機,用于對荒管進行熱處理;
修磨設備:其采用修磨機,用于對荒管進行修磨處理;
矯直設備:其采用矯直機,用于對荒管進行矯直處理;
切割設備:其采用切割機,用于對制品管件進行切割處理;
拋光設備:其采用拋光機,用于對制品管件進行拋光處理;
標記設備:其采用打標機,用于對制品管件進行標記分類;
打包設備:其采用包裝機,用于對制品管件進行包裝處理;
輸送設備:其采用輸送帶,用于輸送制品管件。
技術總結
本發明屬于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技術領域,尤其為不銹鋼無縫管冷軋生產線及生產工藝,包括依次連續進行的如下工序:原材料采購→檢驗→酸洗→修磨→切頭→冷軋→檢驗→去油→熱處理→酸洗→修磨→矯直→檢驗→切頭→鈍化→標記→包裝→成品入庫→交付;采用本發明提供的冷軋生產工藝生產加工不銹鋼無縫管,本工藝工序簡單合理,操作方便,節省人力物力,且管頭部件切割后能夠重復利用,降低生產成本,且合理的工序能夠提高不銹鋼無縫管制品的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節省不必要的損失,增強不銹鋼無縫管生產加工的成品質量。
技術研發人員:謝秀林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浙江新航不銹鋼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20.04.29
技術公布日:2020.08.04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