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結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
背景技術:
鋼結構支架就是由鋼材組成的支架,是一種被動支護,抗拉強度、抗壓強度較高,同時具有良好的韌性性能,支撐力較高,支護強度大,可多次使用的支架,鋼結構是主要的建筑設備之一。
現有的鋼結構支架中,抗震能力弱,緩沖能力差,結構不穩定,對人員的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威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包括下鋼板,所述下鋼板的下方固定連接有多個銷套,多個所述銷套的下方銷連接有多個銷柱,多個所述銷柱的下方固定連接有地板,所述地板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多個定位柱,多個所述定位柱的上方套接有多個定位套,多個所述定位套上斷面與下鋼板的下端面進行固定連接,多個所述定位柱與定位套的外圍套接有彈簧,所述地板與下鋼板之間設置有多個下圓柱,多個所述下圓柱固定在地板的上端面,多個所述下圓柱的上方對應設置有多個上圓臺,多個所述上圓臺固定連接在下鋼板的下端面,所述下鋼板的上端面兩側固定連接有主支撐柱,兩側所述主支撐柱的中心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上方固定連接有輔助支撐桿,所述輔助支撐桿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中部固定設置有滑索槽,所述滑索槽的上部固定連接有上三角桿,所述滑索槽的下方固定設置有下三角桿,所述主支撐柱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加強桿,所述輔助支撐桿的兩側與第二加強桿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加強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主支撐柱通過緊釘螺釘與下鋼板進行固定連接,所述主支撐柱的截面形狀為工字型,材料使用普通碳素結構鋼。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彈簧的上下兩端分別焊接與下鋼板的下端面與地板的上端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銷柱與地板的連接處設置有加強筋,固定連接方式采用焊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下圓柱與地板的連接處設置有加強筋,固定連接方式采用焊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上三角桿與下三角桿的截面形狀為l形,固定連接方式為雙頭螺柱連接,分布對應的固定連接在滑索槽的上下兩側,一側螺母直接焊接再滑索槽對應的連接孔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銷柱的上端為圓盤,銷套的內部設置有與銷柱上端的圓盤對應的圓柱空間。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定位柱、定位套、彈簧、銷套、銷柱,使得結構自身的抗震能力大大增強,通過結構自身的重力,銷套和銷柱的拉扯使得結構在搖晃中和平時使用中,結構的穩定性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
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加強桿與第二加強桿,以及和主支撐柱、輔助支撐柱構成三角形的穩定結構,使得結構的自身的穩定性大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的主支撐柱的截面圖;
圖3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圖例說明:
1、下鋼板;2、上圓臺;3、下圓柱;4、地板;5、彈簧;6、定位柱;7、定位套;8、滑索槽;9、工作箱;10、主支撐柱;11、第二加強桿;12、第一加強桿;13、輔助支撐桿;14、銷套;15、銷柱;16、上三角桿;17、下三角桿;18、連接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參照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包括下鋼板1,下鋼板1為在地面上的第一塊鋼板,下鋼板1的下方固定連接有多個銷套14,多個銷套14的下方銷連接有多個銷柱15,銷套14和銷柱15配合,防止支架整體會搖晃,多個銷柱15的下方固定連接有地板4,地板4固定在地下,地板4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多個定位柱6,多個定位柱6的上方套接有多個定位套7,定位柱6和定位套7配合,防止支架在搖晃下落過程中產生錯位,對其他緩沖零部件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多個定位套7上斷面與下鋼板1的下端面進行固定連接,多個定位柱6與定位套7的外圍套接有彈簧5,彈簧5為主要緩沖抗震零件,地板4與下鋼板1之間設置有多個下圓柱3,多個下圓柱3固定在地板4的上端面,多個下圓柱3的上方對應設置有多個上圓臺2,多個上圓臺2固定連接在下鋼板1的下端面,通過上圓臺2和下圓柱3來填補各個零件位置之間的空隙,減少彎曲應力,下鋼板1的上端面兩側固定連接有主支撐柱10,兩側主支撐柱10的中心連接有連接桿18,連接桿18的上方固定連接有輔助支撐桿13,輔助支撐桿13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工作箱9,工作箱9的中部固定設置有滑索槽8,滑索槽8的上部固定連接有上三角桿16,滑索槽8的下方固定設置有下三角桿17,主支撐柱10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加強桿11,輔助支撐桿13的兩側與第二加強桿11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加強桿12。支撐桿與加強桿之間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結構。
主支撐柱10通過緊釘螺釘與下鋼板1進行固定連接,主支撐柱10的截面形狀為工字型,材料使用普通碳素結構鋼,工字型可以比普通的直桿承受更大的載荷,普通碳素結構鋼,機械性能良好,性價比高。銷柱15與地板4的連接處設置有加強筋,固定連接方式采用焊接,保證銷柱15的強度,不會在震動搖晃的過程中被拉斷。下圓柱3與地板4的連接處設置有加強筋,固定連接方式采用焊接,保證下圓柱3的強度,避免產生彎曲導致整個支架的錯位。上三角桿16與下三角桿17的截面形狀為l形,l形可以承受的載荷比普通的方形桿圓形桿要好得多,固定連接方式為雙頭螺柱連接,分布對應的固定連接在滑索槽8的上下兩側,一側螺母直接焊接再滑索槽8對應的連接孔上,一側直接焊接就可以直接將螺柱擰進去,而不需要使用工具同時固定兩端。銷柱15的上端為圓盤,銷套14的內部設置有與銷柱15上端的圓盤對應的圓柱空間。
工作原理:當結構受到搖晃震動時,搖晃震動會首先被下鋼板1和地板4之間設置的緩沖裝置捕獲,搖晃的角度,被銷柱15和銷套14限制,位置被定位柱6和定位套7限制住,撞擊深度被下圓柱3和上圓臺2控制,彈簧5用來吸收沖擊載荷,人員可以將安全繩等安裝在滑索槽8中,固定穩定自身,震動的力不會直接作用到人體,對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1.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包括下鋼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鋼板(1)的下方固定連接有多個銷套(14),多個所述銷套(14)的下方銷連接有多個銷柱(15),多個所述銷柱(15)的下方固定連接有地板(4),所述地板(4)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多個定位柱(6),多個所述定位柱(6)的上方套接有多個定位套(7),多個所述定位套(7)上斷面與下鋼板(1)的下端面進行固定連接,多個所述定位柱(6)與定位套(7)的外圍套接有彈簧(5),所述地板(4)與下鋼板(1)之間設置有多個下圓柱(3),多個所述下圓柱(3)固定在地板(4)的上端面,多個所述下圓柱(3)的上方對應設置有多個上圓臺(2),多個所述上圓臺(2)固定連接在下鋼板(1)的下端面,所述下鋼板(1)的上端面兩側固定連接有主支撐柱(10),兩側所述主支撐柱(10)的中心連接有連接桿(18),所述連接桿(18)的上方固定連接有輔助支撐桿(13),所述輔助支撐桿(13)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工作箱(9),所述工作箱(9)的中部固定設置有滑索槽(8),所述滑索槽(8)的上部固定連接有上三角桿(16),所述滑索槽(8)的下方固定設置有下三角桿(17),所述主支撐柱(10)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加強桿(11),所述輔助支撐桿(13)的兩側與第二加強桿(11)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加強桿(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撐柱(10)通過緊釘螺釘與下鋼板(1)進行固定連接,所述主支撐柱(10)的截面形狀為工字型,材料使用普通碳素結構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5)的上下兩端分別焊接與下鋼板(1)的下端面與地板(4)的上端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銷柱(15)與地板(4)的連接處設置有加強筋,固定連接方式采用焊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圓柱(3)與地板(4)的連接處設置有加強筋,固定連接方式采用焊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三角桿(16)與下三角桿(17)的截面形狀為l形,固定連接方式為雙頭螺柱連接,分布對應的固定連接在滑索槽(8)的上下兩側,一側螺母直接焊接再滑索槽(8)對應的連接孔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銷柱(15)的上端為圓盤,銷套(14)的內部設置有與銷柱(15)上端的圓盤對應的圓柱空間。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鋼結構工程支架,包括下鋼板,所述下鋼板的下方固定連接有多個銷套,多個所述銷套的下方銷連接有多個銷柱,多個所述銷柱的下方固定連接有地板,所述地板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多個定位柱,多個所述定位柱的上方套接有多個定位套,多個所述定位套上斷面與下鋼板的下端面進行固定連接,多個所述定位柱與定位套的外圍套接有彈簧,所述地板與下鋼板之間設置有多個下圓柱,多個所述下圓柱固定在地板的上端面。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定位柱、定位套、彈簧、銷套、銷柱,使得結構自身的抗震能力大大增強,通過結構自身的重力,銷套和銷柱的拉扯使得結構在搖晃中和平時使用中,結構的穩定性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
技術研發人員:袁春妹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江蘇瑞久電力器材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9.08.05
技術公布日:2020.07.03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