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作模具鋼SKD11平面磨床端面磨削工裝夾具的制作工藝流程

本實用新型涉及平面磨床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冷作模具鋼SKD11平面磨床端面磨削工裝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的直頂桿、斜導柱等模具零部件生產工藝中基本都涉及切斷,由長桿鋼材切斷成短桿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切斷的效率,一般都是幾根鋼材為一捆一起進行切斷,但此方案雖然是提高了切斷的效率,但在切斷后的短桿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因為切的支數多,會導致部分短桿的切斷面不平整,有的會有毛刺殘留,有的直接會切成斜面,需要作業人員對所有短桿進行端面檢查確認,用角磨機對不好的進行端面修整。整個補救的過程也存在相應的缺陷:
1、在操作人員對所有短桿進行端面確認檢查過程中,多少肯定會有遺漏,遺漏的短桿到下工序鐓頭時就會造成頭部畸形,降低了產品的合格率。
2、在操作人員對問題短桿進行修復時,首先挨根進行修復太浪費時間,其次畢竟人工修復,也會導致短桿端面修復不平整。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的短桿端面修復工藝過程繁瑣,修復時間長,修復效果差、最終產品不良率升高的問題,提供一種端面修復高效率、產品高質量的冷作模具鋼SKD11平面磨床端面磨削工裝夾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冷作模具鋼SKD11平面磨床端面磨削工裝夾具,包括底板、側板、中立板、推板、氣缸和固定座;側板為長方形結構,四個側板的寬度邊兩兩焊接在一起構成一個菱形結構,并以長度邊為基準,焊接在底板的中心位置;中立板以菱形短的對角線為基準,焊接在底板上,構成菱形內的左右兩個區域;兩個固定座分別固定在菱形外側的底板上且位于中立板相鄰的兩側,兩個固定座上均水平固定有氣缸,氣缸的桿端穿過側板與推板連接,兩個推板分別位于菱形內的兩個區域中。
進一步的,底板焊接在平面磨床工作臺面上。
本實用新型對于不同長度、規格的產品,都可以用這一套工裝夾具來進行端面修整,因為一次性可以同時修整多支短桿,及時對整批短桿進行修整效率也很高,也避免了因為人工漏檢而導致的后續不良品。至于端面的修整效果,無論是端面的平整度、光潔度,平面磨床都比人工修整的效果要強太多,也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底板,2-側板,3-中立板,4-推板,5-氣缸,6-固定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冷作模具鋼SKD11平面磨床端面磨削工裝夾具,包括底板1、側板2、中立板3、推板4、氣缸5和固定座6;側板2為長方形結構,四個側板2的寬度邊兩兩焊接在一起構成一個菱形結構,并以長度邊為基準,焊接在底板1的中心位置,底板1焊接在平面磨床工作臺面上,保證了底板1不會有任何滑動;中立板3以菱形短的對角線為基準,焊接在底板1上,構成菱形內的左右兩個區域;兩個固定座6分別固定在菱形外側的底板1上且位于中立板3相鄰的兩側,兩個固定座6上均水平固定有氣缸5,氣缸5的桿端穿過側板2與推板4連接,兩個推板4分別位于菱形內的兩個區域中。
推板4可以因為氣缸5的伸縮而運動,加工時將短桿料豎直放在菱形框里,直到放滿相互靠上,兩個氣缸5往前頂,兩個推板4就將短桿料壓緊后,上端面即可進行平面磨作業。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1.冷作模具鋼SKD11平面磨床端面磨削工裝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側板(2)、中立板(3)、推板(4)、氣缸(5)和固定座(6);側板(2)為長方形結構,四個側板(2)的寬度邊兩兩焊接在一起構成一個菱形結構,并以長度邊為基準,焊接在底板(1)的中心位置;中立板(3)以菱形短的對角線為基準,焊接在底板(1)上,構成菱形內的左右兩個區域;兩個固定座(6)分別固定在菱形外側的底板(1)上且位于中立板(3)相鄰的兩側,兩個固定座(6)上均水平固定有氣缸(5),氣缸(5)的桿端穿過側板(2)與推板(4)連接,兩個推板(4)分別位于菱形內的兩個區域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作模具鋼SKD11平面磨床端面磨削工裝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焊接在平面磨床工作臺面上。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冷作模具鋼SKD11平面磨床端面磨削工裝夾具,四個側板的寬度邊兩兩焊接在一起構成一個菱形結構,并以長度邊為基準,焊接在底板的中心位置;中立板以菱形短的對角線為基準,焊接在底板上,構成菱形內的左右兩個區域;兩個固定座分別固定在菱形外側的底板上且位于中立板相鄰的兩側,兩個固定座上均水平固定有氣缸,氣缸的桿端穿過側板與推板連接,兩個推板分別位于菱形內的兩個區域中。本實用新型對于不同長度、規格的產品,都可以用這一套工裝夾具來進行端面修整,因為一次性可以同時修整多支短桿,及時對整批短桿進行修整效率也很高,也避免了因為人工漏檢而導致的后續不良品。
技術研發人員:寧甲明;賈東霞;王克;于光源;左文斌;孫漢新;金波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大連東非特鋼制品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8.12.25
技術公布日:2019.10.11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