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字鋼微型樁成樁方法及步驟

博主:adminadmin 2022-11-07 05:48:01 條評論
摘要:本發明涉及巖土工程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微型樁成樁方法,它適用于排土場或尾礦壩等邊坡的加固治理。背景技術:微型樁是指小口徑的鉆孔灌注樁,直徑一般小于300mm,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意大利。微型樁一般采用多排群樁的形式布置,樁與樁之間的間...

  一種工字鋼微型樁成樁方法及步驟

  本發明涉及巖土工程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微型樁成樁方法,它適用于排土場或尾礦壩等邊坡的加固治理。

  背景技術:

  微型樁是指小口徑的鉆孔灌注樁,直徑一般小于300mm,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意大利。微型樁一般采用多排群樁的形式布置,樁與樁之間的間隔較窄,且樁頂用聯系梁相互連接起來,使得載荷由樁-土復合結構共同承受,微型樁及其周圍的巖土體共同形成一個復合型整體,有如“網狀結構樹根樁”一樣起到抗滑擋墻的作用,現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邊坡加固和基坑支護等工程中。

  傳統微型樁的骨架結構一般采用鋼筋籠或鋼管結構。專利號cn103882858a所述的微型樁骨架結構為鋼筋籠結構,但是鋼筋籠需要人工制作,費時費力;剛度和整體性不夠好,起放吊裝容易變形。專利號cn104452755a所述的微型樁骨架為蜂窩式鋼管結構,但是蜂窩式鋼管結構需要周邊開孔,工序復雜;而且相同截面積條件下,鋼管的截面模量不如工字鋼的截面模量,鋼管結構的抗彎承載力不夠強。因此,有必要發明一種工字鋼微型樁的成樁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是在于提供了一種工字鋼微型樁成樁方法,具有施工方便、費用低廉、整體性好、穿透能力強及抗彎承載能力高等優點,是一種能夠適應復雜地質和狹窄場地的“小徑高強”灌注樁。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工字鋼微型樁成樁方法,微型樁是指小口徑的鉆孔灌注樁,直徑一般小于300mm,采用工字鋼作為微型樁的骨架結構,其步驟是:

  步驟a:清場:對微型樁施工區域內的浮土及浮石進行清除。

  步驟b:放點:施工人員根據設計圖紙的微型樁橫縱間距2-3m×2-3m,進行現場施工區域的鉆孔位置標記,方便后續鉆孔施工。

  步驟c:鉆孔:通過潛孔鉆機鉆孔,一般孔徑200-300mm(或小于300mm),鉆進至設計孔深后清孔,微型樁設計長度11-13m,嵌固段4-6m(嵌固端須嵌入基巖中,約為樁長的1/3~2/5);鉆孔技術采用偏心鉆跟管技術(專利申請號為:201310022355.6)鉆進塊石層或礫石層,采用常規的潛孔沖擊鉆鉆進基巖層(專利號:201310647880.7)。

  步驟d:在鉆孔內下放第一塑料套管、第二塑料套管、第三塑料套管,拔起鋼套管。將第一塑料套管、第二塑料套管、第三塑料套管采用透明膠帶纏繞粘結,再將第一塑料套管、第二塑料套管、第三塑料套管從孔口位置下放至基巖層標高,保證不塌孔縮徑。

  步驟e:吊放第一工字鋼、第二工字鋼至孔內,孔徑200-300mm(或小于300mm)。第一工字鋼、第二工字鋼采用小于孔徑、滿足推力的碳素鋼或低合金鋼,將第一工字鋼、第二工字鋼采用對焊形式焊接連接,再將第一工字鋼、第二工字鋼的腹板方向調整為滑坡推力方向,保證第一工字鋼、第二工字鋼發揮最大抗彎承載力,最大抗彎承載力為56-81kn·m。

  步驟f:注漿成樁:微型樁采用兩根注漿管進行兩次高壓注漿,注漿壓力宜為3-10mpa,直至孔口返漿,形成微型樁。水泥漿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宜為0.5-0.6,標號不低于m30,能夠特別適應塊石或礫石等復雜地質作業,獲得一種工字鋼微型樁成樁。

  通過上述六個步驟,采用微型樁小直徑鉆孔成樁方法,解決了復雜地質和狹窄場地的鉆孔技術難題;采用工字鋼作為微型樁的骨架結構,實現了微型樁更高的抗彎承載能力要求,解決了塊石及礫石堆填的排土場或尾礦壩的滑坡治理技術難題。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

  (1)本發明的工字鋼微型樁采用工字鋼作為微型樁的骨架結構,在相同截面積條件下,工字鋼截面模量比鋼管截面模量大,具有更高的抗彎承載力。

  (2)本發明的工字鋼微型樁骨架結構無需額外加工,工序簡單,施工方便;整體性和剛度好,起放吊裝不易變形。

  (3)本發明的工字鋼微型樁成樁方法,鉆孔技術采用偏心鉆跟管技術和同心鉆鉆進技術,穿透能力強,能夠適應復雜地質和狹窄場地作業。

  (4)本發明的工字鋼微型樁成樁方法,微型樁孔徑小,能夠適用狹窄場地施工;工字鋼選型小,費用低廉,可以廣泛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工字鋼微型樁成樁方法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工字鋼微型樁簡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其中:1-浮石、2-標記、3-鉆機、4-鋼套管、5a-第一塑料套管、5b-第二塑料套管、5c-第三塑料套管、6a-第一工字鋼、6b-第二工字鋼、7-水泥漿、8-注漿管。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根據圖1-圖3所示,一種工字鋼微型樁成樁方法,微型樁是指小口徑的鉆孔灌注樁,直徑一般小于300mm,采用工字鋼作為微型樁的骨架結構。首先對施工區域進行清場,接著對微型樁位置進行放點,然后通過潛孔鉆機進行鉆孔,鉆進至設計孔深后清孔;接著下放塑料套管,拔起鋼套管;接下來吊放工字鋼至孔內;最后注漿成樁。其步驟是:

  如圖1(a)所示:清場:對微型樁施工區域內的浮土及浮石1進行清除。

  如圖1(b)所示:放點:施工人員根據設計圖紙的微型樁橫縱間距2.5m×2.5m,進行現場施工區域的鉆孔位置標記2,便于后續鉆孔施工。

  如圖1(c)所示:鉆孔:通過潛孔鉆機3鉆孔,設計孔徑為250mm,鉆進至設計孔深后清孔,微型樁設計長度12m,嵌固段5m(嵌固端須嵌入基巖中,約為樁長的1/3~2/5)。鉆孔技術采用偏心鉆跟管技術(專利號cn103114807a)鉆進塊石層或礫石層,采用常規的潛孔沖擊鉆鉆進基巖層(專利號cn104695858a)。

  如圖1(d)所示:在鉆孔內下放第一塑料套管5a、第二塑料套管5b、第三塑料套管5c,拔起鋼套管4。將第一塑料套管5a、第二塑料套管5b、第三塑料套管5c采用透明膠帶纏繞粘結,再將第一塑料套管5a、第二塑料套管5b、第三塑料套管5c從孔口位置下放至基巖層標高,保證不塌孔縮徑。

  如圖1(e)所示:吊放第一工字鋼6a、第二工字鋼6b至孔內,孔徑200或230或250或280或300mm(或小于300mm)。第一工字鋼6a、第二工字鋼6b采用小于孔徑、滿足推力的碳素鋼或低合金鋼,將第一工字鋼6a、第二工字鋼6b采用對焊形式焊接連接,再將第一工字鋼6a、第二工字鋼6b的腹板方向調整為滑坡推力方向,保證第一工字鋼6a、第二工字鋼6b發揮最大抗彎承載力,最大抗彎承載力為56或81kn·m。

  如圖1(f)所示:注漿成樁:微型樁采用兩根注漿管(8)進行兩次高壓注漿,注漿壓力宜為3或5或7或8或9或10mpa,直至孔口返漿,形成微型樁。水泥漿7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宜為0.5-0.6,標號不低于m30,能夠特別適應塊石或礫石等復雜地質作業,獲得一種工字鋼微型樁成樁。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微型樁的設計孔徑為250mm,若采用適宜孔徑的鋼管和工字鋼兩種微型樁骨架,則對比結果如下:若采用219×6型號的鋼管骨架(鋼管規格參數:219mm外徑,6mm壁厚,截面面積40.15cm2),截面模量為208.1cm3;若采用20b型號的工字鋼骨架(工字鋼規格參數:200mm高度,102mm寬度,截面面積39.5cm2),沿x軸的截面模量為250cm3,兩種微型樁骨架的截面面積都近似等于40cm2,但是工字鋼截面模量比鋼管截面模量大20%左右,因此本發明的工字鋼作為微型樁的骨架結構具有更高的抗彎承載力。

  本發明的工字鋼微型樁成樁方法,具有施工方便、費用低廉、整體性好、穿透能力強及抗彎承載能力高等優點,是一種能夠適應復雜地質和狹窄場地的“小徑高強”灌注樁。能夠適應復雜地質和狹窄場地

  以上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做了詳細的描述,但是并不形成對本發明的限制,一切落在本發明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內的修改和變化,都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工字鋼微型樁成樁方法,步驟是:a:清場:對微型樁施工區域內的浮土及浮石進行清除;b:放點:對現場施工區域的鉆孔位置標記;c:鉆孔:通過潛孔鉆機鉆孔,鉆進至設計孔深后清孔,采用偏心鉆跟管技術和常規的潛孔沖擊鉆鉆進;d:在鉆孔內下放塑料套管,拔起鋼套管,塑料套管采用透明膠帶纏繞粘結,塑料套管從孔口位置下放至基巖層標高;e:吊放工字鋼至孔內,工字鋼采用小于孔徑、滿足推力的型號,工字鋼采用對焊形式焊接連接;f:注漿成樁:微型樁采用兩根注漿管進行兩次高壓注漿,直至孔口返漿,形成微型樁。施工方便、費用低廉、整體性好、穿透能力強及抗彎承載能力高,能夠適應復雜地質和狹窄場地作業。

  技術研發人員:孫朝燚;陳從新;張海娜;陳龍龍;宋許根;楊括宇;陳山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技術研發日:2017.09.18

  技術公布日:201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