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鋼纏繞管生產線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發明涉及水管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塑鋼纏繞管生產線。
背景技術:
聚乙烯塑鋼纏繞管(srwpe)是由鋼塑復合的異型帶材經螺旋纏繞焊接(搭接面上擠出焊接)制成,其內壁光滑平整。該種管材具有耐腐蝕、質量輕、安裝簡便、通流量大、壽命長(50年)等優點,可替代高能耗材質(水泥、鑄鐵、陶瓷等)制作的管材,屬環保型綠色產品。
授權公告號為cn202428673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大口徑塑鋼平壁纏繞排水管生產線,包括板帶制成生產線和排水管制成生產線兩部分;所述板帶制成生產線依次由板帶擠出機、板帶成型平臺、履帶牽引機和板帶收卷機構成,所述板帶擠出機上設有板帶成型模具;所述排水管制成生產線依次主要由涂膠機、粘膠機、纏繞成型機、切割機和管托架構成,所述排水管制成生產線還包括為纏繞成型機提供板帶的板帶放卷機及為纏繞成型機提供鋼帶的鋼帶成型機,所述板帶收卷機與板帶放卷機連接。在塑鋼纏繞管生產線中會使用到切割機對纏繞管進行切割。
又例如申請公布號為cn105328349a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塑鋼纏繞管切割裝置,包括支撐架,原型導軌,激光刀,傳動軸,輸送帶,所述圓形導軌設置在支撐架內,所述激光刀設置在圓形導軌上,所述傳動軸設置在圓形導軌下,所述輸送帶設置在圓形導軌內,所述激光刀為四個且均勻設置在圓形導軌上。
但其不足之處在于,當切割裝置被用于切割直徑較小的管道時,則會導致激光刀與管道之間的位置較遠,降低了激光刀在對管道切割時的強度,從而降低了切割裝置對管道切割時的切割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調節激光刀與管道之間間距且能提高u對管道切割強度的塑鋼纏繞管生產線。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塑鋼纏繞管生產線,包括依次設置的涂膠機、粘膠機、纏繞成型機和切割裝置,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有兩個首尾相接的傳送裝置,兩個所述傳送裝置之間設置有用于對管道切割的切割件,所述切割件包括垂直于底板且位于底板兩側的立柱,兩側立柱遠離底板的端部轉動連接有整體呈圓形設置、用于供管道通過的框體,所述底板上設置有用于驅動框體于立柱上轉動的第一驅動件,所述框體內且位于框體的周向位置均勻設置有多個激光刀,所述框體內且位于每個激光刀所在的位置均設置有滑動桿,所述滑動桿的一端穿設且滑動連接于框體上,另一端朝向框體圓心所在的位置設置,所述激光刀連接至滑動桿靠近框體圓心的端部,所述框體上設置有用于驅動滑動桿于框體上移動的第二驅動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調節激光刀與管道之間的間距時,通過第二驅動件帶動滑動桿于框體上移動,使得滑動桿帶動激光頭調節其與管道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得在相同的強度下,提高了激光頭對管道的切割效果,使得激光頭可適用于不同直徑大小的管道,提高了切割裝置的使用效果。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立柱遠離底板的端部朝向立柱內開設有凹槽,兩側所述凹槽內均轉動連接有轉動輥,所述轉動輥整體呈“h”形設置,所述框體卡接于兩側凹槽內且轉動連接于“h”形的兩側轉動輥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動輥的設置可使得框體于立柱上轉動,從而使得框體帶動激光頭得管道的周向位置進行切割;凹槽的設置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框體于立柱上掉落;將轉動輥設置為“h”形,可防止框體于轉動輥上掉落,提高了框體于立柱上的轉動效果。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驅動件包括固定設置在框體的一側且與框體同軸設置的環形齒條,所述環形齒條的直徑與齒環的直徑大小相同,一側所述立柱上穿設且轉動連接有與環形齒條嚙合的齒輪,所述立柱上固定設置有用于驅動齒輪轉動的第一電機。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驅動框體于立柱上轉動時,通過第一電機帶動齒輪與環形齒條嚙合,使得環形齒條帶動框體轉動,采用齒輪和環形齒條嚙合的方式,對框體的驅動穩定性較好,承載力大,傳動精度高,并且可防止出現打滑現象。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驅動件包括設置在滑動桿靠近框體圓心的端部且垂直于滑動桿的驅動板,所述框體上且位于每個滑動桿所在的位置均穿設且螺紋連接有螺桿,所述螺桿與滑動桿平行設置,所述螺桿靠近框體圓心的端部轉動連接于驅動板上,所述螺桿遠離框體圓心的端部設置有用于轉動螺桿的轉動把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驅動滑動桿于框體上滑動時,通過轉動把手帶動每個螺桿轉動,使得螺桿于框體上移動,從而使得螺桿帶動驅動板移動,此時驅動板可帶動滑動桿于框體上移動,從而使得滑動桿帶動激光頭移動,調節激光頭與管道之間的間距,采用螺桿驅動的方式,使得滑動桿帶動帶動激光頭移動至任意位置固定,防止在激光頭對管道切割時帶動激光頭移動,并且將螺桿轉動至驅動板上,可防止在調節間距時帶動激光頭轉動,從而防止各個激光頭之間的位置出現偏差,間接提高了激光頭對管道的切割效果。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動桿上沿滑動桿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刻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操作人員通過觀察刻度方便調節各個滑動桿的位置,使得各個滑動桿帶動激光頭與管道之間的間距相同。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傳送裝置均包括橫截面呈“u”形設置的槽體,所述槽體內且位于槽體的兩端橫跨且轉動連接有轉動軸,兩側所述轉動軸上繞設有傳送帶,所述槽體的外壁上固定設置有用于驅動轉動軸轉動的第二電機,所述槽體的兩側邊緣垂直于槽體朝向遠離槽體的方向延伸設置有翻邊,所述翻邊上設置有用于將管道抵緊至傳送帶上的固定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件的設置方便在激光頭對管道進行切割時,將管道固定至傳送帶上,防止管道在切割時移動,并且可防止操作人員如不小心碰到架體時帶動管道移動,間接提高了激光頭對管道的切割效果。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兩側所述翻邊上朝向傳送帶上方均延伸設置有板體,所述固定件包括傾斜設置在兩側板體上的第一氣缸,兩側所述第一氣缸相對設置,所述第一氣缸的驅動端貫穿板體且朝向傳送帶的帶面設置,所述第一氣缸的驅動端上設置有整體呈“u”形設置的連接架,“u”形的所述連接架相對的面上轉動連接有用于與管道的外壁抵接的抵接輪,所述抵接輪的輪面呈與管道的外壁貼合的圓弧狀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將管道固定至傳送帶上時,通過第一氣缸帶動兩側抵接輪朝向管道移動,使得抵接輪的輪面與管道貼合,從而使得抵接輪將管道抵緊至傳送帶上,將氣缸傾斜設置,可使得管道在傳送帶上移動的同時,帶動抵接輪于連接架上轉動,從而使得兩側抵接輪將管道抵接至傳送帶的中央,對管道起到導向作用,從而使得各個激光頭與管道之間的間距相同,將抵接輪的輪面設置為圓弧狀,使得抵接輪在一定程度上可適用于不同規格的管道,并且提高了抵接輪對管道的抵接效果。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槽體四角所在的位置均固定設置有用于驅動槽體升降的第二氣缸。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第二氣缸調節槽體的高度,使得槽體帶動不同規格的管道位于框體的中央位置,從而使得框體可進一步適用于不同規格大小的管道。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為:
1.通過轉動把手帶動螺桿轉動,使得螺桿帶動驅動板移動,驅動板可帶動滑動桿于框體上移動,根據刻度的大小調節滑動桿端部激光頭與管道之間的間距,使得激光頭可對不同規格大小的管道進行切割,提高了激光頭對管道的切割效果;
2.通過第一氣缸帶動兩側抵接輪同時朝向管道移動,管道于傳送帶上移動時可帶動抵接輪于連接架上移動,使得抵接輪將管道導向至傳送帶的中央,使得管道與各個激光頭之間的位置相等,并且抵接輪可將管道壓緊至傳送帶上,防止在對管道切割時帶動管道于傳送帶上移動,提高了對管道切割時的切割效果;
3.通過第二氣缸帶動槽體升降,使得槽體帶動管道升降,進一步使得不同規格的管道與各個激光頭之間的間距相同,進一步提高了切割裝置的使用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切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傳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切割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涂膠機;2、粘膠機;3、纏繞成型機;4、切割裝置;41、底板;42、立柱;421、框體;422、激光刀;423、滑動桿;424、凹槽;425、轉動輥;426、環形齒條;427、齒輪;428、第一電機;43、驅動板;431、螺桿;432、轉動把手;433、刻度;44、槽體;441、轉動軸;442、傳送帶;443、第二電機;444、翻邊;45、板體;451、第一氣缸;452、連接架;453、抵接輪;46、第二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照圖1,為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塑鋼纏繞管生產線,包括依次設置的涂膠機1、粘膠機2、纏繞成型機3和切割裝置4,切割裝置4包括底板41,底板41上設置有兩個首尾相接的傳送裝置;涂膠機1、粘膠機2、纏繞成型機3均為現有技術,在本實施例中,對其詳細結構不再贅述。
結合圖2和圖3,傳送裝置均包括橫截面呈“u”形設置的槽體44,槽體44內且位于槽體44的兩端橫跨且轉動連接有轉動軸441,兩側轉動軸441上繞設有傳送帶442,槽體44的外壁上固定設置有用于驅動轉動軸441轉動的第二電機443,槽體44的兩側邊緣垂直于槽體44朝向遠離槽體44的方向延伸設置有翻邊444。
結合圖2和圖4,兩個傳送裝置之間設置有用于對管道切割的切割件,切割件包括垂直于底板41且位于底板41兩側的立柱42,兩側立柱42遠離底板41的端部轉動連接有整體呈圓形設置、用于供管道通過的框體421。
結合圖2和圖4,為了驅動框體421于立柱42上轉動,在立柱42遠離底板41的端部朝向立柱42內開設有凹槽424,兩側凹槽424內均轉動連接有轉動輥425,轉動輥425整體呈“h”形設置,框體421卡接于兩側凹槽424內且轉動連接于“h”形的兩側轉動輥425上。
如圖4所示,為了驅動框體421于兩側轉動輥425上轉動,在框體421的一側且與框體421同軸設置有環形齒條426,環形齒條426的直徑與齒環的直徑大小相同,一側立柱42上穿設且轉動連接有與環形齒條426嚙合的齒輪427,立柱42上固定設置有用于驅動齒輪427轉動的第一電機428。
當需要驅動框體421于立柱42上的轉動輥425上轉動時,通過第一電機428帶動齒輪427與環形齒條426嚙合,使得齒輪427帶動環形齒條426轉動,環形齒條426可帶動框體421于立柱42上轉動,從而使得切割件對傳送帶442上的管道進行切割。
如圖4所示,為了在框體421轉動時對管道進行切割,在框體421內且位于框體421的周向位置均勻設置有多個激光刀422,框體421內且位于每個激光刀422所在的位置均設置有滑動桿423,滑動桿423的一端穿設且滑動連接于框體421上,另一端朝向框體421圓心所在的位置設置,激光刀422連接至滑動桿423靠近框體421圓心的端部。
如圖4所示,為了驅動滑動桿423帶動激光頭調節其與管道之間的間距,使得激光頭可對不同規格大小的管道進行切割,在滑動桿423靠近框體421圓心的端部且垂直于滑動桿423設置有驅動板43,框體421上且位于每個滑動桿423所在的位置均穿設且螺紋連接有螺桿431,螺桿431與滑動桿423平行設置,螺桿431靠近框體421圓心的端部轉動連接于驅動板43上,螺桿431遠離框體421圓心的端部設置有用于轉動螺桿431的轉動把手432。
當需要調節各個激光頭與管道之間的間距時,通過轉動把手432帶動螺桿431于驅動板43上轉動,此時螺桿431于框體421上移動帶動驅動板43移動,驅動板43可帶動滑動桿423于框體421上滑動,從而使得滑動桿423帶動激光頭調節其與管道之間的間距,使得激光頭可對不同規格的管道進行切割,提高了切割裝置4的使用效果。
如圖4所示,為了將各個激光頭調節至與管道相同的間距,從而進一步提高激光頭對管道的切割效果,在滑動桿423上沿滑動桿423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刻度433。
為了帶動槽體44升降,使得槽體44帶動不同規格的管道位于框體421的中心位置,從而進一步使得各個激光頭與管道之間的間距相同,在底板41上且位于槽體44四角所在的位置均固定設置有用于驅動槽體44升降的第二氣缸46。
結合圖2和圖3,為了將管道導向至傳送帶442的中央位置,使得管道在通過框體421時進一步位于框體421的中心位置,在兩側翻邊444上朝向傳送帶442上方均延伸設置有板體45,兩側板體45上均傾斜設置有第一氣缸451,兩側第一氣缸451相對設置,第一氣缸451的驅動端貫穿板體45且朝向傳送帶442的帶面設置,第一氣缸451的驅動端上設置有整體呈“u”形設置的連接架452,“u”形的連接架452相對的面上轉動連接有用于與管道的外壁抵接的抵接輪453,抵接輪453的輪面呈與管道的外壁貼合的圓弧狀設置。
當需要將管道導向至傳送帶442的中央位置時,通過第一氣缸451帶動抵接輪453朝向管道移動,使得管道在傳送帶442上移動的同時帶動抵接輪453于連接架452內轉動,從而使得抵接輪453將管道抵接至傳送帶442的中央,使得各個激光頭與管道之間的間距相同,當對管道切割時,通過第一氣缸451帶動抵接輪453將管道抵緊至傳送帶442上,防止在切割時帶動管道于傳送帶442上移動,間接提高了激光頭對管道的切割效果。
本實施例的實施原理為:當需要調節各個激光頭靠近管道并與管道之間的間距相同時,首先根據管道的直徑大小驅動第二氣缸46,使得第二氣缸46帶動槽體44升降,使得傳送帶442帶動管道與框體421的中心相對設置,此時驅動第一電機428帶動傳送帶442傳送,傳送帶442在對管道傳送的同時,驅動第一氣缸451帶動抵接輪453朝向管道移動,使得管道帶動抵接輪453于連接架452上移動,使得兩側抵接輪453將管道抵接至傳送帶442的中央,此時管道移動至兩個傳送帶442上并穿過框體421,通過轉動把手432帶動螺桿431轉動,使得螺桿431于驅動板43上移動并帶動驅動板43移動,驅動板43帶動滑動桿423于框體421上移動,使得滑動桿423帶動激光頭向管道移動,根據刻度433將每個激光頭調節至與管道相同的間距,此時通過第二電機443帶動齒輪427與環形齒條426嚙合,使得環形齒條426帶動框體421于立柱42上的轉動輥425上轉動,框體421帶動激光頭沿周向位置對管道切割,通過調節管道的位置以及激光頭的位置,使得激光頭可適用于不同規格的管道,并且提高了對管道的切割效果。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實施例均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發明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塑鋼纏繞管生產線,屬于水管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包括切割裝置,切割裝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設置有兩個首尾相接的傳送裝置,兩個傳送裝置之間設置有用于對管道切割的切割件,切割件包括立柱,兩側立柱遠離底板的端部轉動連接有框體,底板上設置有第一驅動件,框體內設置有多個激光刀,框體內且位于每個激光刀所在的位置均設置有滑動桿,滑動桿的一端穿設且滑動連接于框體上,另一端朝向框體圓心所在的位置設置,激光刀連接至滑動桿靠近框體圓心的端部,框體上設置有第二驅動件,通過第二驅動件帶動滑動桿于框體上移動,帶動激光頭調節其與管道之間的距離,使得激光頭可適用于不同直徑大小的管道,提高了切割裝置的使用效果。
技術研發人員:馮平;趙澤旭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四川蘭晨管業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9.04.25
技術公布日:2019.08.06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