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彎包邊角鋼胎具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實用新型涉及胎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冷彎包邊角鋼胎具。
背景技術:
胎具也稱為胎模,是指制造土模、砂型或某些產品時所依據的模型,按產品規格、形狀制造的模具,胎具是為制做模具或進一步定型零部件而制作的模型,古時候稱做“范”,目前市面上的胎具多種多樣,但功能性較為單一,只能滿足人們基本的需求,一般的胎具由上模與下模組成,使其相互配合來完成零件的加工,但每一個胎具都由上模與下模組成,制造起來費時費力,且成本較高,不同的零件加工所使用的胎具都是有所不同的,如胎具中的下模能夠便于更換,其適用范圍必定會得到提高,胎具一般使用沖壓的方式進行加工,容易出現偏移等現象,其精準性難以得到保障,因此針對上述胎具需作出一定的改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冷彎包邊角鋼胎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冷彎包邊角鋼胎具,包括底座、復合彈簧、承載板、凹槽和中空夾層,所述底座的頂部設有凹槽,凹槽的上方安裝有承載柱,所述承載柱底部的兩外側壁上皆設有卡槽,所述承載柱的頂端固定有下模,下模內部的一側設有中空夾層,所述底座頂端的拐角位置處皆固定有支塊,所述底座的上方設有承載板,承載板底部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部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滑塊,且滑塊的底端延伸至滑槽的外部,所述承載板底端的拐角位置處皆固定有鉸接支座。
優選的,所述滑塊的底端焊接有上模,且上模與下模相互配合。
優選的,所述鉸接支座的底端安裝有復合彈簧,且復合彈簧的底端與支塊的頂端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凹槽頂部的兩內側壁上皆設有卡塊,且卡塊與卡槽相互配合。
優選的,所述中空夾層的內部設有等間距的隔熱塊。
優選的,所述中空夾層一側的下模內部填充有高鋁纖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冷彎包邊角鋼胎具不僅提高了胎具的適用范圍,提高了胎具使用的精準性,還降低了胎具生產時的制造成本;
1、通過在承載板底部中心位置處設滑槽,滑槽內部中心位置處設滑塊,滑塊底端焊接上模,實現了胎具的滑動功能,從而降低了胎具生產時的制造成本;
2、通過在底座頂部設凹槽,凹槽上方安裝承載柱,承載柱底部兩外側壁上設卡槽,凹槽頂部兩內側壁上設卡塊,實現了胎具便于更換的功能,從而提高了胎具的適用范圍;
3、通過在底座頂端拐角位置處固定支塊,承載板底端拐角位置處固定鉸接支座,鉸接支座底端安裝復合彈簧,實現了胎具的限位功能,從而提高了胎具使用的精準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下模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復合彈簧;3、承載板;4、滑槽;5、滑塊;6、鉸接支座;7、下模;8、上模;9、承載柱;10、支塊;11、凹槽;12、卡塊;13、卡槽;14、隔熱塊;15、中空夾層;16、高鋁纖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冷彎包邊角鋼胎具,包括底座1、復合彈簧2、承載板3、凹槽11和中空夾層15,底座1的頂部設有等間距的凹槽11,凹槽11的上方安裝有承載柱9,底座1的頂部設有三個凹槽11,凹槽11頂部的兩內側壁上皆設有卡塊12,且卡塊12與卡槽13相互配合,便于下模7的更換,且相鄰凹槽11之間的夾角為一百八十度,便于胎具的使用,承載柱9底部的兩外側壁上皆設有卡槽13,承載柱9的頂端固定有下模7,下模7內部的一側設有中空夾層15,中空夾層15一側的下模7內部填充有高鋁纖維16,實現了下模7的保溫功能,中空夾層15的內部設有等間距的隔熱塊14,實現了下模7的保溫功能,底座1頂端的拐角位置處皆固定有支塊10,底座1的上方設有承載板3,承載板3底部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滑槽4,滑槽4內部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滑塊5,滑塊5的底端焊接有上模8,且上模8與下模7相互配合,便于下模7的配合使用,且滑塊5的底端延伸至滑槽4的外部,承載板3底端的拐角位置處皆固定有鉸接支座6,鉸接支座6的底端安裝有復合彈簧2,且復合彈簧2的底端與支塊10的頂端固定連接,實現了胎具的限位功能。
工作原理:當胎具使用時,首先通過滑動承載板3底部中心位置處的滑槽4,使其在滑槽4的內部進行滑動,從而帶動滑塊5底端的上模8滑動至承載柱9頂端的下模7上方,降低了胎具的制造成本,在通過拉動下模7,使凹槽11頂部兩內側壁上的卡塊12脫離出承載柱9底部兩外側壁上的卡槽13,完成下模7的更換,從而提高了胎具的適用范圍,最后通過在承載板3底端拐角位置處的鉸接支座6與底座1頂端拐角位置處的支塊10,將鉸接支座6底端的復合彈簧2固定于底座1與底座1上方的承載板3之間,使胎具具備了限位功能,避免出現偏移現象,從而完成胎具的使用。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技術特征:
1.一種冷彎包邊角鋼胎具,包括底座(1)、復合彈簧(2)、承載板(3)、凹槽(11)和中空夾層(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頂部設有等間距的凹槽(11),凹槽(11)的上方安裝有承載柱(9),所述承載柱(9)底部的兩外側壁上皆設有卡槽(13),所述承載柱(9)的頂端固定有下模(7),下模(7)內部的一側設有中空夾層(15),所述底座(1)頂端的拐角位置處皆固定有支塊(10),所述底座(1)的上方設有承載板(3),承載板(3)底部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滑槽(4),所述滑槽(4)內部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滑塊(5),且滑塊(5)的底端延伸至滑槽(4)的外部,所述承載板(3)底端的拐角位置處皆固定有鉸接支座(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彎包邊角鋼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5)的底端焊接有上模(8),且上模(8)與下模(7)相互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彎包邊角鋼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支座(6)的底端安裝有復合彈簧(2),且復合彈簧(2)的底端與支塊(10)的頂端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彎包邊角鋼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頂部的兩內側壁上皆設有卡塊(12),且卡塊(12)與卡槽(13)相互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彎包邊角鋼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夾層(15)的內部設有等間距的隔熱塊(1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彎包邊角鋼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夾層(15)一側的下模(7)內部填充有高鋁纖維(16)。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冷彎包邊角鋼胎具,包括底座、復合彈簧、承載板、凹槽和中空夾層,所述底座的頂部設有等間距的凹槽,凹槽的上方安裝有承載柱,所述承載柱底部的兩外側壁上皆設有卡槽,所述承載柱的頂端固定有下模,下模內部的一側設有中空夾層,所述中空夾層一側的下模內部填充有高鋁纖維,所述底座頂端的拐角位置處皆固定有支塊,所述底座的上方設有承載板,承載板底部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部的中心位置處設有滑塊,所述承載板底端的拐角位置處皆固定有鉸接支座。本實用新型不僅提高了胎具的適用范圍,提高了胎具使用的精準性,還降低了胎具生產時的制造成本。
技術研發人員:張鵬;張全升;曹占興;郭紅林;王濤;李鵬芳;吳麗雅;李永勝;羅新虎;張龍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山西省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8.09.18
技術公布日:2019.12.13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