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線路的新型鋼釘線卡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釘線卡相關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固定線路的新型鋼釘線卡。
背景技術:
鋼釘線卡在工程和生活領域的應用都極為廣泛,它作為固定電線等線纜的配套附件,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現有技術中的圓型鋼釘線卡原理為:將電線置于線卡的卡槽內,用鐵錘將鋼釘釘上墻壁即可將電線固定。然而,一般的線卡本體都是直接采用塑料制成,其與電線的配合屬于剛性觸碰,當施工人員對鋼釘施力過大時,容易造成線卡過分的壓住電線,導致電線內部的導體變形,影響電力輸送,更甚者,容易將線卡敲碎,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雖然現實中也有很多鋼釘線卡對于線卡本身易碎易變形的特性而進行針對性的生產,但是也無形中提高了生產成本,增加了操作繁瑣性,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固定線路的新型鋼釘線卡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固定線路的新型鋼釘線卡,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固定線路的新型鋼釘線卡,包括鋼釘線卡,該鋼釘線卡包括有固定部、拱橋卡線部以及鋼釘,且固定部設置于拱橋卡線部的外端,該鋼釘貫穿固定部設置,所述固定部以及拱橋卡線部兩者的下端面上均設置有粘合部,且固定部的內部還設置有第一貫穿槽,而拱橋卡線部的內部還設置有第二貫穿槽、第三貫穿槽、支撐塊以及內置滑槽,且支撐塊固定于第三貫穿槽的內部,所述拱橋卡線部的內壁上還設置有活動塊,該活動塊的上端外表面固定有固定滑塊,下端面設置有彈簧以及彈性板,且固定滑塊與內置滑槽滑動連接,而彈性板通過彈簧與活動塊彈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粘合部朝向于拱橋卡線部的內側呈傾斜狀,外側呈凸塊狀。
優選的,所述第一貫穿槽貼合于拱橋卡線部上,該第二貫穿槽呈橢圓狀設置于呈開口向下“U”字狀的第三貫穿槽上端,且第三貫穿槽設置于內置滑槽的上端。
優選的,所述活動塊呈二分之一圓環狀,該固定滑塊基于活動塊排列有五個,且活動塊與拱橋卡線部的內壁相貼合。
優選的,所述活動塊的寬度等于拱橋卡線部的寬度,且彈性板的寬度大于拱橋卡線部的寬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粘合部朝向于拱橋卡線部的內側設置呈傾斜狀,外側呈凸塊狀,使此新型結構在使用時,鋼釘線卡的首次固定切合實際;通過將第一貫穿槽貼合于拱橋卡線部上,該第二貫穿槽呈橢圓狀設置于呈開口向下“U”字狀的第三貫穿槽上端,且第三貫穿槽設置于內置滑槽的上端,使此實用新型結構在工作時,拱橋卡線部整體的緩沖承載性更強;通過將活動塊呈二分之一圓環狀,該固定滑塊基于活動塊排列有五個,且活動塊與拱橋卡線部的內壁相貼合,而活動塊的寬度等于拱橋卡線部的寬度,彈性板的寬度大于拱橋卡線部的寬度,使此實用新型結構在工作時,活動塊輔助拱橋卡線部進行穩固,而彈性板進行二次限位,且活動塊可以多次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中:1固定部、10第一貫穿槽、2拱橋卡線部、20第二貫穿槽、21第三貫穿槽、22支撐塊、23內置滑槽、3鋼釘、4粘合部、5活動塊、50彈性板、51彈簧、52固定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固定線路的新型鋼釘線卡,包括鋼釘線卡,該鋼釘線卡包括有固定部1、拱橋卡線部2以及鋼釘3,且固定部1設置于拱橋卡線部2的外端,該鋼釘3貫穿固定部1設置,該固定部1以及拱橋卡線部2兩者的下端面上均設置有粘合部4,該粘合部4朝向于拱橋卡線部2的內側呈傾斜狀,外側呈凸塊狀,使此新型結構在使用時,鋼釘線卡的首次固定切合實際。
固定部1的內部還設置有第一貫穿槽10,而拱橋卡線部2的內部還設置有第二貫穿槽20、第三貫穿槽21、支撐塊22以及內置滑槽23,且支撐塊22固定于第三貫穿槽21的內部,第一貫穿槽10貼合于拱橋卡線部2上,該第二貫穿槽20呈橢圓狀設置于呈開口向下“U”字狀的第三貫穿槽21上端,且第三貫穿槽21設置于內置滑槽23的上端,使此實用新型結構在工作時,拱橋卡線部2整體的緩沖承載性更強。
拱橋卡線部2的內壁上還設置有活動塊5,該活動塊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有固定滑塊52,下端面設置有彈簧51以及彈性板50,且固定滑塊52與內置滑槽23滑動連接,而彈性板50通過彈簧51與活動塊5彈性連接,活動塊5呈二分之一圓環狀,該固定滑塊52基于活動塊5排列有五個,且活動塊5與拱橋卡線部2的內壁相貼合,而活動塊5的寬度等于拱橋卡線部2的寬度,且彈性板50的寬度大于拱橋卡線部2的寬度,使此實用新型結構在工作時,活動塊5輔助拱橋卡線部2進行穩固,而彈性板50進行二次限位,且活動塊5可以多次使用。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中,當需要進行線路的固定時,先將鋼釘線卡的拱橋卡線部2的開口對準線路,接著將粘合部4貼合于線路的兩端,然后將鋼釘3穿過固定部1,在鋼釘3沒有與線路周圍的平面接觸時,先將活動塊5上端外表面上的固定滑塊52與拱橋卡線部2內壁上的內置滑槽23連接,然后用手指同時按壓彈性板50貼合于線路上,彈簧51得到拉伸,最后進行鋼釘3的固定,之后取出活動塊5即可,工作完成。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內”、“上”、“下”、“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電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術特征:
1.一種固定線路的新型鋼釘線卡,包括鋼釘線卡,該鋼釘線卡包括有固定部(1)、拱橋卡線部(2)以及鋼釘(3),且固定部(1)設置于拱橋卡線部(2)的外端,該鋼釘(3)貫穿固定部(1)設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以及拱橋卡線部(2)兩者的下端面上均設置有粘合部(4),且固定部(1)的內部還設置有第一貫穿槽(10),而拱橋卡線部(2)的內部還設置有第二貫穿槽(20)、第三貫穿槽(21)、支撐塊(22)以及內置滑槽(23),且支撐塊(22)固定于第三貫穿槽(21)的內部,所述拱橋卡線部(2)的內壁上還設置有活動塊(5),該活動塊(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有固定滑塊(52),下端面設置有彈簧(51)以及彈性板(50),且固定滑塊(52)與內置滑槽(23)滑動連接,而彈性板(50)通過彈簧(51)與活動塊(5)彈性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固定線路的新型鋼釘線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部(4)朝向于拱橋卡線部(2)的內側呈傾斜狀,外側呈凸塊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固定線路的新型鋼釘線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貫穿槽(10)貼合于拱橋卡線部(2)上,該第二貫穿槽(20)呈橢圓狀設置于呈開口向下“U”字狀的第三貫穿槽(21)上端,且第三貫穿槽(21)設置于內置滑槽(23)的上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固定線路的新型鋼釘線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塊(5)呈二分之一圓環狀,該固定滑塊(52)基于活動塊(5)排列有五個,且活動塊(5)與拱橋卡線部(2)的內壁相貼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固定線路的新型鋼釘線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塊(5)的寬度等于拱橋卡線部(2)的寬度,且彈性板(50)的寬度大于拱橋卡線部(2)的寬度。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固定線路的新型鋼釘線卡,包括鋼釘線卡,其通過將粘合部朝向于拱橋卡線部的內側設置呈傾斜狀,外側呈凸塊狀,使此新型結構中鋼釘線卡固定切合實際;通過將第一貫穿槽貼合于拱橋卡線部上,該第二貫穿槽設置于第三貫穿槽上端,且第三貫穿槽設置于內置滑槽的上端,使此實用新型結構在工作時,拱橋卡線部整體的緩沖承載性更強;通過將活動塊呈二分之一圓環狀,該固定滑塊基于活動塊排列有五個,且活動塊與拱橋卡線部的內壁相貼合,而活動塊的寬度等于拱橋卡線部的寬度,彈性板的寬度大于拱橋卡線部的寬度,使此實用新型結構在工作時,活動塊輔助拱橋卡線部進行穩固,而彈性板進行二次限位,且活動塊可以多次使用。
技術研發人員:肖俊田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天津市廣鴻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8.08.20
技術公布日:2019.04.23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