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絲編織機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博主:adminadmin 2022-12-15 21:48:01 條評論
摘要:1.本發明涉及鋼絲編織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鋼絲編織機。背景技術:2.隨著石油化工、裝備制造、汽車工業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對鋼絲編織橡膠軟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鋼絲編織機作為高壓橡膠軟管生產的關鍵設備,其性能對橡膠軟管的生產有直接...

  鋼絲編織機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1.本發明涉及鋼絲編織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鋼絲編織機。

  背景技術:

  2.隨著石油化工、裝備制造、汽車工業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對鋼絲編織橡膠軟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鋼絲編織機作為高壓橡膠軟管生產的關鍵設備,其性能對橡膠軟管的生產有直接的影響。

  3.現有的鋼絲編織機在使用時需要將鋼絲合股在錠子上,在對將纏繞鋼絲的錠子安裝在鋼絲編織機上,再次過程中,由于單獨合股鋼絲,這樣合股過后的錠子在進行安裝固定時,錠子上鋼絲會產生懸垂差,這樣在編織鋼絲時,鋼絲在膠管上編織的過程中易出現編織空隙差異,使得編織后的鋼絲網管出現不光滑的情況,而且錠子在轉動過程,由于懸垂差的存在,鋼絲張力不易控制,這樣會影響加工的效果,而且拆裝式錠子會增加操作的步驟,使得加工過程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4.(一)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絲編織機,解決了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

  5.(二)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鋼絲編織機,包括設備機架,所述設備機架上設置有變軌槽,所述設備機架的中部設置有編織張緊機構,所述變軌槽內設置有多個編織機構,多個所述編織機構以三個為一組,每組所述編織機構等距離設置,所述設備機架上套設有環形固定座,所述環形固定座內壁與所述設備機架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環形固定座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環形電磁驅動軌道,所述環形電磁驅動軌道上或帶能夠連接有弧形滑動座,所述弧形滑動座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弧形安裝塊,所述弧形安裝塊設置有導線機構,所述設備機架內腔為中空設置,所述設備機架內壁的一側呈環形設置有多個安裝柱,所述安裝柱通過軸環轉動連接在所述設備機架內壁一側,所述安裝柱上套設有轉動齒輪,多個所述轉動齒輪嚙合,所述安裝柱上套設有環形傳動座,所述變軌槽內貫穿設置有貫穿桿,所述貫穿桿的內端固定連接有嵌合塊,所述嵌合塊上開設有環形槽,所述環形槽內壁與所述環形傳動座的外壁搭接,所述貫穿桿的外端與編織機構的一側固定連接。

  6.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編織張緊機構包括彈性桿,所述彈性桿上固定連接有多個連接桿,多個所述連接桿上固定連接有收緊環。通過對編織張緊機構的使用,較現有的鋼絲編織機相比,在進行編織鋼絲的過程,鋼絲會在收緊環的表面接觸,使得鋼絲呈現放射狀編織的狀態,進而在彈性桿的作用下,能夠根據不同鋼絲之間的張力差,能夠使得收緊環向右側對鋼絲形成緊張的狀態,進而使得編織鋼絲之間的縫隙保持緊密的狀態,還能夠增加對鋼絲進行張力緩解和調節的作用。

  7.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導線機構包括u形座,所述u形座固定連接在所述弧形安裝塊的外壁,所述u形座內壁轉動連接有轉動柱,所述轉動柱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阻尼套,所述阻尼套套設在所述轉動柱轉軸上,所述阻尼套的兩側分別與所述u形座內壁一側和轉動柱的一側接觸,所述轉動柱上套設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背面設置有送線軸,所述安裝板上開設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內壁的山西該兩側通過第一轉桿和第二轉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轉桿的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轉桿上套設有鋼絲往復限位機構,所述安裝板上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導線接觸總成,所述導線接觸總成包括輸出桿,所述輸出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主動齒輪,所述第一轉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主動齒輪處并固定連接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與所述主動齒輪嚙合,所述安裝板的一側還固定連接有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的自由端固定連接有聯動板,所述聯動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連接軸,所述主動齒輪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驅動套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滑桿,所述(37上開設有環形滑槽,所述環形滑槽上套設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滑套筒,所述滑套筒內壁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導向塊,所述滑桿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的兩側均開設有安裝口,所述安裝口內鉸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內側固定連接有弧形接觸板,所述連接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卡座,所述弧形接觸板的一側通過擠壓彈簧與所述環形滑槽的內壁固定連接。通過對導線機構的使用,當錠子上的鋼絲使用完過后,轉動安裝板,安裝板在u形座內轉動,并使得安裝板與編織機構呈現平行的狀態,此時,導線接觸總成位于編織機構的軸向所在直線上,此時啟動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的自由端帶動聯動板向編織機構處靠近,從而聯動板上連接軸與帶動滑套移動,當滑套移動的過程,滑套通過滑套筒帶動導向塊移動,此過程中導向塊與弧形接觸板接觸,弧形接觸板在導向塊的作用下,連接板轉動,此時連接板上的卡座與編織機構接觸,并在電動推桿擠壓下,卡座能夠與編織機構形成固定的轉動,在驅動電機啟動時,驅動電機能夠帶動編織機構轉動,此時鋼絲能夠被纏繞在錠子上,與此同時,在編織機構繞線過程中,輸出桿上的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第二轉桿能夠轉動,在轉動時,鋼絲往復限位機構會在第二轉桿上來回移動,這樣能夠使得鋼絲纏繞過程中,鋼絲往復限位機構保持鋼絲順向并排將鋼絲纏繞在錠子上,這樣能夠控制鋼絲的纏繞的張力,能夠減少合股過程的懸垂差,這樣設置,能夠減少錠子更換過程的步驟,能夠減少操作人員的操作,更加方,而且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8.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編織機構包括圓形安裝板,所述圓形安裝板一側軸心處轉動設置有轉動座,所述轉動座的軸心處固定連接有繞線柱,所述繞線柱的外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圓形安裝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內壁搭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安裝套,所述安裝套內壁固定連接有兩個卡板,所述圓形安裝板邊緣靠近所述轉動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張力束縛機構,所述圓形安裝板的一側且位于所述張力束縛機構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導向機構。

  9.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鋼絲往復限位機構包括滾珠套,所述滾珠套上套設有驅動套,所述驅動套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弧形板,所述驅動套與所述弧形板之間固定連接有橢圓環,所述橢圓環內套設有橢圓柱,所述橢圓柱內開設有通槽,所述通槽內壁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轉動槽,相鄰兩個所述轉動槽內活動連接有轉動塊,所述弧形板內壁搭接在所述第二轉桿的表面。通過對鋼絲往復限位機構的改進,由于滾珠套在第二轉桿上移動,此時驅動套與弧形板能夠與編織機構平行方向移動在鋼絲合股的過程中,鋼絲從兩個轉動

  塊之間穿過,這樣鋼絲能夠在驅動套和弧形板的帶動下,使得合股的鋼絲線更加的緊密纏繞,可以有效的消除懸垂差,而且使得鋼絲張力能夠始終保持平衡。

  10.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張力束縛機構包括兩個第一滑柱,兩個所述第一滑柱固定連接在所述圓形安裝板的一側,兩個所述第一滑柱的兩端分別套接有第二滑板和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滑柱上,所述第二滑板在兩個所述第一滑柱上滑動,所述第一滑板與第二滑板之間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橫向導線輪組和第二橫向導線輪組,所述第二滑板與所述第一滑板靠近所述繞線柱的一側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二縱向導線輪組與第一縱向導線輪組,所述第一滑柱上套設有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滑板與所述第一滑板固定連接。在鋼絲編織的過程中,根據鋼絲在繞線柱上的位置,將鋼絲從第二縱向導線輪組拉動至第一縱向導線輪組處,使得鋼絲在第一縱向導線輪組與第二縱向導線輪組上繞八字,在完成繞八字后再將鋼絲的一端從第二橫向導線輪組上和第一橫向導線輪組上繞八字,將鋼絲的一端拉動至纏繞處,這樣在編織鋼絲時,在編織機構在變軌槽內移動的過程中,編織機構與編織處距離存在由遠至近或者由近及遠的變化,這樣鋼絲在纏繞時在壓縮彈簧的作用下,第一滑板與第二滑板之間根據鋼絲繩張力能夠自行調節,這樣在編織的,能夠嚴格的控制編織縫的間隙,這樣能夠保證鋼絲繩在編制過程不會出現扭曲的情況,進而能夠保證編織的質量。

  11.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導向機構包括兩個第二滑柱,兩個所述第二滑柱上套設有滑動板,所述滑動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橡膠柱,兩個所述第二滑柱的外端通過聯鐵固定連接,兩個所述第二滑柱上均設置有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兩個所述第一弧形板與兩個第二弧形板之間設置有連接導線板,所述連接導線板上設置有通孔。在錠子繞線的過程,將鋼絲的一端從通孔內穿過,這樣設置的目的在于,能夠有效的控制鋼絲干擾過程的移動的范圍,還能限制鋼絲移動的路徑,有效的起到對鋼絲纏繞過程中,使得鋼絲纏繞懸垂差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的作用,還能夠減少鋼絲與設備之間產生摩擦的情況發生。

  12.(三)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絲編織機。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通過對編織張緊機構的使用,較現有的鋼絲編織機相比,在進行編織鋼絲的過程,鋼絲會在收緊環的表面接觸,使得鋼絲呈現放射狀編織的狀態,進而在彈性桿的作用下,能夠根據不同鋼絲之間的張力差,能夠使得收緊環向右側對鋼絲形成緊張的狀態,進而使得編織鋼絲之間的縫隙保持緊密的狀態,還能夠增加對鋼絲進行張力緩解和調節的作用。

  13.(2)、通過對導線機構的使用,當錠子上的鋼絲使用完過后,轉動安裝板,安裝板在u形座內轉動,并使得安裝板與編織機構呈現平行的狀態,此時,導線接觸總成位于編織機構的軸向所在直線上,此時啟動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的自由端帶動聯動板向編織機構處靠近,從而聯動板上連接軸與帶動滑套移動,當滑套移動的過程,滑套通過滑套筒帶動導向塊移動,此過程中導向塊與弧形接觸板接觸,弧形接觸板在導向塊的作用下,連接板轉動,此時連接板上的卡座與編織機構接觸,并在電動推桿擠壓下,卡座能夠與編織機構形成固定的轉動,在驅動電機啟動時,驅動電機能夠帶動編織機構轉動,此時鋼絲能夠被纏繞在錠子上,與此同時,在編織機構繞線過程中,輸出桿上的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第二轉桿能夠轉動,在轉動時,鋼絲往復限位機構會在第二轉桿上來回移動,這樣能夠使得鋼絲纏

  繞過程中,鋼絲往復限位機構保持鋼絲順向并排將鋼絲纏繞在錠子上,這樣能夠控制鋼絲的纏繞的張力,能夠減少合股過程的懸垂差,這樣設置,能夠減少錠子更換過程的步驟,能夠減少操作人員的操作,更加方,而且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14.(3)、通過對鋼絲往復限位機構的改進,由于滾珠套在第二轉桿上移動,此時驅動套與弧形板能夠與編織機構平行方向移動在鋼絲合股的過程中,鋼絲從兩個轉動塊之間穿過,這樣鋼絲能夠在驅動套和弧形板的帶動下,使得合股的鋼絲線更加的緊密纏繞,可以有效的消除懸垂差,而且使得鋼絲張力能夠始終保持平衡。

  15.(4)、在鋼絲編織的過程中,根據鋼絲在繞線柱上的位置,將鋼絲從第二縱向導線輪組拉動至第一縱向導線輪組處,使得鋼絲在第一縱向導線輪組與第二縱向導線輪組上繞八字,在完成繞八字后再將鋼絲的一端從第二橫向導線輪組上和第一橫向導線輪組上繞八字,將鋼絲的一端拉動至纏繞處,這樣在編織鋼絲時,在編織機構在變軌槽內移動的過程中,編織機構與編織處距離存在由遠至近或者由近及遠的變化,這樣鋼絲在纏繞時在壓縮彈簧的作用下,第一滑板與第二滑板之間根據鋼絲繩張力能夠自行調節,這樣在編織的,能夠嚴格的控制編織縫的間隙,這樣能夠保證鋼絲繩在編制過程不會出現扭曲的情況,進而能夠保證編織的質量。

  16.(5)、在錠子繞線的過程,將鋼絲的一端從通孔內穿過,這樣設置的目的在于,能夠有效的控制鋼絲干擾過程的移動的范圍,還能限制鋼絲移動的路徑,有效的起到對鋼絲纏繞過程中,使得鋼絲纏繞懸垂差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的作用,還能夠減少鋼絲與設備之間產生摩擦的情況發生。

  附圖說明

  17.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第一轉桿和第二轉桿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圖2中b處結構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圖2中a處結構放大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導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變軌槽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第二滑板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第二滑柱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環形傳動座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嵌合塊的結構示意圖。

  18.圖中:設備機架1、變軌槽2、彈性桿3、連接桿4、收緊環5、環形固定座6、環形電磁驅動軌道7、弧形滑動座8、弧形安裝塊9、導線機構10、編織機構11、u形座12、阻尼套13、轉動柱14、安裝板15、送線軸16、方形槽17、第一轉桿18、第二轉桿19、滾珠套20、固定板21、電機座22、驅動電機23、電動推桿24、導線接觸總成25、驅動套26、弧形板27、輸出桿28、從動齒輪29、主動齒輪30、橢圓環31、橢圓柱32、通槽33、轉動槽34、轉動塊35、連接桿36、滑桿37、環形滑槽38、滑套39、聯動板40、連接軸41、滑套筒42、導向塊43、限位塊44、弧形接觸板45、卡座46、安裝口47、連接板48、編織張緊機構49、安裝柱50、轉動齒輪51、環形傳動座52、嵌合塊53、環形槽54、圓形安裝板55、轉動座56、繞線柱57、固定板58、安裝套59、卡板60、第一滑柱

  61、第一滑板62、第一橫向導線輪組63、第一縱向導線輪組64、第二橫向導線輪組65、第二縱向導線輪組66、壓縮彈簧67、密封板68、第二滑板69、第二滑柱70、滑動板71、橡膠柱72、第一弧形板73、第二弧形板74、連接導線板75、76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19.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20.如圖1-10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鋼絲編織機,包括設備機架1,設備機架1上設置有變軌槽2,設備機架1的中部設置有編織張緊機構49,變軌槽2內設置有多個編織機構11,多個編織機構11以三個為一組,每組編織機構11等距離設置,設備機架1上套設有環形固定座6,環形固定座6內壁與設備機架1的外壁固定連接,環形固定座6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環形電磁驅動軌道7,環形電磁驅動軌道7上或帶能夠連接有弧形滑動座8,弧形滑動座8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弧形安裝塊9,弧形安裝塊9設置有導線機構10,設備機架1內腔為中空設置,設備機架1內壁的一側呈環形設置有多個安裝柱50,安裝柱50通過軸環轉動連接在設備機架1內壁一側,安裝柱50上套設有轉動齒輪51,多個轉動齒輪51嚙合,安裝柱50上套設有環形傳動座52,變軌槽2內貫穿設置有貫穿桿,貫穿桿的內端固定連接有嵌合塊53,嵌合塊53上開設有環形槽54,環形槽54內壁與環形傳動座52的外壁搭接,貫穿桿的外端與編織機構11的一側固定連接。

  21.編織張緊機構49包括彈性桿3,彈性桿3上固定連接有多個連接桿4,多個連接桿4上固定連接有收緊環5。

  22.通過對編織張緊機構49的使用,較現有的鋼絲編織機相比,在進行編織鋼絲的過程,鋼絲會在收緊環5的表面接觸,使得鋼絲呈現放射狀編織的狀態,進而在彈性桿3的作用下,能夠根據不同鋼絲之間的張力差,能夠使得收緊環5向右側對鋼絲形成緊張的狀態,進而使得編織鋼絲之間的縫隙保持緊密的狀態,還能夠增加對鋼絲進行張力緩解和調節的作用。

  23.導線機構10包括u形座12,u形座12固定連接在弧形安裝塊9的外壁,u形座12內壁轉動連接有轉動柱14,轉動柱14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阻尼套13,阻尼套13套設在轉動柱14轉軸上,阻尼套13的兩側分別與u形座12內壁一側和轉動柱14的一側接觸,轉動柱14上套設有安裝板15,安裝板15的背面設置有送線軸16,安裝板15上開設有方形槽17,方形槽17內壁的山西該兩側通過第一轉桿18和第二轉桿19轉動連接,第一轉桿18的一端向上延伸,第一轉桿18上套設有鋼絲往復限位機構,安裝板15上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23,驅動電機2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導線接觸總成25,導線接觸總成25包括輸出桿28,輸出桿28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主動齒輪30,第一轉桿18的一端延伸至主動齒輪30處并固定連接有從動齒輪29,從動齒輪29與主動齒輪30嚙合,安裝板15的一側還固定連接有電動推桿24,電動推桿24的自由端固定連接有聯動板40,聯動板40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連接軸41,主動齒輪30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桿36,驅動套26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滑桿37,37上開設有環形滑槽38,環形滑槽38上套設有滑套39,滑套39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滑套筒42,滑套筒42內壁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導

  向塊43,滑桿37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44限位塊44的兩側均開設有安裝口47,安裝口47內鉸接有連接板48,連接板48的內側固定連接有弧形接觸板45,連接板48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卡座46,弧形接觸板45的一側通過擠壓彈簧與環形滑槽38的內壁固定連接。

  24.通過對導線機構10的使用,當錠子上的鋼絲使用完過后,轉動安裝板15,安裝板15在u形座12內轉動,并使得安裝板15與編織機構11呈現平行的狀態,此時,導線接觸總成25位于編織機構11的軸向所在直線上,此時啟動電動推桿24,電動推桿24的自由端帶動聯動板40向編織機構11處靠近,從而聯動板40上連接軸41與帶動滑套39移動,當滑套39移動的過程,滑套39通過滑套筒42帶動導向塊43移動,此過程中導向塊43與弧形接觸板45接觸,弧形接觸板45在導向塊43的作用下,連接板48轉動,此時連接板48上的卡座46與編織機構11接觸,并在電動推桿24擠壓下,卡座46能夠與編織機構11形成固定的轉動,在驅動電機23啟動時,驅動電機23能夠帶動編織機構11轉動,此時鋼絲能夠被纏繞在錠子上,與此同時,在編織機構11繞線過程中,輸出桿28上的主動齒輪30與從動齒輪29嚙合,第二轉桿19能夠轉動,在轉動時,鋼絲往復限位機構會在第二轉桿19上來回移動,這樣能夠使得鋼絲纏繞過程中,鋼絲往復限位機構保持鋼絲順向并排將鋼絲纏繞在錠子上,這樣能夠控制鋼絲的纏繞的張力,能夠減少合股過程的懸垂差,這樣設置,能夠減少錠子更換過程的步驟,能夠減少操作人員的操作,更加方,而且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25.編織機構11包括圓形安裝板55,圓形安裝板55一側軸心處轉動設置有轉動座56,轉動座56的軸心處固定連接有繞線柱57,繞線柱57的外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58,圓形安裝板55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密封板68,密封板68內壁搭接在固定板58上,固定板58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安裝套59,安裝套59內壁固定連接有兩個卡板60,圓形安裝板55邊緣靠近轉動座56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張力束縛機構,圓形安裝板55的一側且位于張力束縛機構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導向機構。

  26.鋼絲往復限位機構包括滾珠套20,滾珠套20上套設有驅動套26,驅動套26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弧形板27,驅動套26與弧形板27之間固定連接有橢圓環31,橢圓環31內套設有橢圓柱32,橢圓柱32內開設有通槽33,通槽33內壁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轉動槽34,相鄰兩個轉動槽34內活動連接有轉動塊35,弧形板27內壁搭接在第二轉桿19的表面。

  27.通過對鋼絲往復限位機構的改進,由于滾珠套20在第二轉桿19上移動,此時驅動套26與弧形板27能夠與編織機構11平行方向移動在鋼絲合股的過程中,鋼絲從兩個轉動塊35之間穿過,這樣鋼絲能夠在驅動套26和弧形板27的帶動下,使得合股的鋼絲線更加的緊密纏繞,可以有效的消除懸垂差,而且使得鋼絲張力能夠始終保持平衡。

  28.張力束縛機構包括兩個第一滑柱61,兩個第一滑柱61固定連接在圓形安裝板55的一側,兩個第一滑柱61的兩端分別套接有第二滑板69和第一滑板62,第一滑板62固定連接在第一滑柱61上,第二滑板69在兩個第一滑柱61上滑動,第一滑板62與第二滑板69之間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橫向導線輪組63和第二橫向導線輪組65,第二滑板69與第一滑板62靠近繞線柱57的一側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二縱向導線輪組66與第一縱向導線輪組64,第一滑柱61上套設有壓縮彈簧67,壓縮彈簧67的兩端分別與第二滑板69與第一滑板62固定連接。

  29.在鋼絲編織的過程中,根據鋼絲在繞線柱57上的位置,將鋼絲從第二縱向導線輪組66拉動至第一縱向導線輪組64處,使得鋼絲在第一縱向導線輪組64與第二縱向導線輪組66上繞八字,在完成繞八字后再將鋼絲的一端從第二橫向導線輪組65上和第一橫向導線輪

  組63上繞八字,將鋼絲的一端拉動至纏繞處,這樣在編織鋼絲時,在編織機構11在變軌槽2內移動的過程中,編織機構11與編織處距離存在由遠至近或者由近及遠的變化,這樣鋼絲在纏繞時在壓縮彈簧67的作用下,第一滑板62與第二滑板69之間根據鋼絲繩張力能夠自行調節,這樣在編織的,能夠嚴格的控制編織縫的間隙,這樣能夠保證鋼絲繩在編制過程不會出現扭曲的情況,進而能夠保證編織的質量。

  30.導向機構包括兩個第二滑柱70,兩個第二滑柱70上套設有滑動板71,滑動板7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橡膠柱72,兩個第二滑柱70的外端通過聯鐵固定連接,兩個第二滑柱70上均設置有第一弧形板73和第二弧形板74,兩個第一弧形板73與兩個第二弧形板74之間設置有連接導線板75,連接導線板75上設置有通孔76。

  31.在錠子繞線的過程,將鋼絲的一端從通孔76內穿過,這樣設置的目的在于,能夠有效的控制鋼絲干擾過程的移動的范圍,還能限制鋼絲移動的路徑,有效的起到對鋼絲纏繞過程中,使得鋼絲纏繞懸垂差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的作用,還能夠減少鋼絲與設備之間產生摩擦的情況發生。

  32.在使用時,通過對編織張緊機構49的使用,較現有的鋼絲編織機相比,在進行編織鋼絲的過程,鋼絲會在收緊環5的表面接觸,使得鋼絲呈現放射狀編織的狀態,進而在彈性桿3的作用下,能夠根據不同鋼絲之間的張力差,能夠使得收緊環5向右側對鋼絲形成緊張的狀態,進而使得編織鋼絲之間的縫隙保持緊密的狀態,還能夠增加對鋼絲進行張力緩解和調節的作用,通過對導線機構10的使用,當錠子上的鋼絲使用完過后,轉動安裝板15,安裝板15在u形座12內轉動,并使得安裝板15與編織機構11呈現平行的狀態,此時,導線接觸總成25位于編織機構11的軸向所在直線上,此時啟動電動推桿24,電動推桿24的自由端帶動聯動板40向編織機構11處靠近,從而聯動板40上連接軸41與帶動滑套39移動,當滑套39移動的過程,滑套39通過滑套筒42帶動導向塊43移動,此過程中導向塊43與弧形接觸板45接觸,弧形接觸板45在導向塊43的作用下,連接板48轉動,此時連接板48上的卡座46與編織機構11接觸,并在電動推桿24擠壓下,卡座46能夠與編織機構11形成固定的轉動,在驅動電機23啟動時,驅動電機23能夠帶動編織機構11轉動,此時鋼絲能夠被纏繞在錠子上,與此同時,在編織機構11繞線過程中,輸出桿28上的主動齒輪30與從動齒輪29嚙合,第二轉桿19能夠轉動,在轉動時,鋼絲往復限位機構會在第二轉桿19上來回移動,這樣能夠使得鋼絲纏繞過程中,鋼絲往復限位機構保持鋼絲順向并排將鋼絲纏繞在錠子上,這樣能夠控制鋼絲的纏繞的張力,能夠減少合股過程的懸垂差,這樣設置,能夠減少錠子更換過程的步驟,能夠減少操作人員的操作,更加方,而且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在鋼絲編織的過程中,根據鋼絲在繞線柱57上的位置,將鋼絲從第二縱向導線輪組66拉動至第一縱向導線輪組64處,使得鋼絲在第一縱向導線輪組64與第二縱向導線輪組66上繞八字,在完成繞八字后再將鋼絲的一端從第二橫向導線輪組65上和第一橫向導線輪組63上繞八字,將鋼絲的一端拉動至纏繞處,這樣在編織鋼絲時,在編織機構11在變軌槽2內移動的過程中,編織機構11與編織處距離存在由遠至近或者由近及遠的變化,這樣鋼絲在纏繞時在壓縮彈簧67的作用下,第一滑板62與第二滑板69之間根據鋼絲繩張力能夠自行調節,這樣在編織的,能夠嚴格的控制編織縫的間隙,這樣能夠保證鋼絲繩在編制過程不會出現扭曲的情況,進而能夠保證編織的質量,通過對鋼絲往復限位機構的改進,由于滾珠套20在第二轉桿19上移動,此時驅動套26與弧形板27能夠與編織機構11平行方向移動在鋼絲合股的過程中,鋼絲從兩個轉動塊35之

  間穿過,這樣鋼絲能夠在驅動套26和弧形板27的帶動下,使得合股的鋼絲線更加的緊密纏繞,可以有效的消除懸垂差,而且使得鋼絲張力能夠始終保持平衡,在錠子繞線的過程,將鋼絲的一端從通孔76內穿過,這樣設置的目的在于,能夠有效的控制鋼絲干擾過程的移動的范圍,還能限制鋼絲移動的路徑,有效的起到對鋼絲纏繞過程中,使得鋼絲纏繞懸垂差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的作用,還能夠減少鋼絲與設備之間產生摩擦的情況發生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引用結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3.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術特征:

  1.一種鋼絲編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設備機架(1),所述設備機架(1)上設置有變軌槽(2),所述設備機架(1)的中部設置有編織張緊機構(49),所述變軌槽(2)內設置有多個編織機構(11),多個所述編織機構(11)以三個為一組,每組所述編織機構(11)等距離設置,所述設備機架(1)上套設有環形固定座(6),所述環形固定座(6)內壁與所述設備機架(1)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環形固定座(6)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環形電磁驅動軌道(7),所述環形電磁驅動軌道(7)上或帶能夠連接有弧形滑動座(8),所述弧形滑動座(8)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弧形安裝塊(9),所述弧形安裝塊(9)設置有導線機構(10),所述設備機架(1)內腔為中空設置,所述設備機架(1)內壁的一側呈環形設置有多個安裝柱(50),所述安裝柱(50)通過軸環轉動連接在所述設備機架(1)內壁一側,所述安裝柱(50)上套設有轉動齒輪(51),多個所述轉動齒輪(51)嚙合,所述安裝柱(50)上套設有環形傳動座(52),所述變軌槽(2)內貫穿設置有貫穿桿,所述貫穿桿的內端固定連接有嵌合塊(53),所述嵌合塊(53)上開設有環形槽(54),所述環形槽(54)內壁與所述環形傳動座(52)的外壁搭接,所述貫穿桿的外端與編織機構(11)的一側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絲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編織張緊機構(49)包括彈性桿(3),所述彈性桿(3)上固定連接有多個連接桿(4),多個所述連接桿(4)上固定連接有收緊環(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鋼絲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機構(10)包括u形座(12),所述u形座(12)固定連接在所述弧形安裝塊(9)的外壁,所述u形座(12)內壁轉動連接有轉動柱(14),所述轉動柱(14)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阻尼套(13),所述阻尼套(13)套設在所述轉動柱(14)轉軸上,所述阻尼套(13)的兩側分別與所述u形座(12)內壁一側和轉動柱(14)的一側接觸,所述轉動柱(14)上套設有安裝板(15),所述安裝板(15)的背面設置有送線軸(16),所述安裝板(15)上開設有方形槽(17),所述方形槽(17)內壁的山西該兩側通過第一轉桿(18)和第二轉桿(19)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轉桿(18)的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轉桿(18)上套設有鋼絲往復限位機構,所述安裝板(15)上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23),所述驅動電機(2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導線接觸總成(25),所述導線接觸總成(25)包括輸出桿(28),所述輸出桿(28)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主動齒輪(30),所述第一轉桿(18)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主動齒輪(30)處并固定連接有從動齒輪(29),所述從動齒輪(29)與所述主動齒輪(30)嚙合,所述安裝板(15)的一側還固定連接有電動推桿(24),所述電動推桿(24)的自由端固定連接有聯動板(40),所述聯動板(40)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連接軸(41),所述主動齒輪(30)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桿(36),所述驅動套(26)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滑桿(37),所述(37上開設有環形滑槽(38),所述環形滑槽(38)上套設有滑套(39),所述滑套(39)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滑套筒(42),所述滑套筒(42)內壁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導向塊(43),所述滑桿(37)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44)所述限位塊(44)的兩側均開設有安裝口(47),所述安裝口(47)內鉸接有連接板(48),所述連接板(48)的內側固定連接有弧形接觸板(45),所述連接板(48)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卡座(46),所述弧形接觸板(45)的一側通過擠壓彈簧與所述環形滑槽(38)的內壁固定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鋼絲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編織機構(11)包括圓形安裝板(55),所述圓形安裝板(55)一側軸心處轉動設置有轉動座(56),所述轉動座(56)的軸心處固定連接有繞線柱(57),所述繞線柱(57)的外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58),所述圓形安

  裝板(55)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密封板(68),所述密封板(68)內壁搭接在所述固定板(58)上,所述固定板(58)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安裝套(59),所述安裝套(59)內壁固定連接有兩個卡板(60),所述圓形安裝板(55)邊緣靠近所述轉動座(56)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張力束縛機構,所述圓形安裝板(55)的一側且位于所述張力束縛機構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導向機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鋼絲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絲往復限位機構包括滾珠套(20),所述滾珠套(20)上套設有驅動套(26),所述驅動套(26)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弧形板(27),所述驅動套(26)與所述弧形板(27)之間固定連接有橢圓環(31),所述橢圓環(31)內套設有橢圓柱(32),所述橢圓柱(32)內開設有通槽(33),所述通槽(33)內壁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轉動槽(34),相鄰兩個所述轉動槽(34)內活動連接有轉動塊(35),所述弧形板(27)內壁搭接在所述第二轉桿(19)的表面。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鋼絲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張力束縛機構包括兩個第一滑柱(61),兩個所述第一滑柱(61)固定連接在所述圓形安裝板(55)的一側,兩個所述第一滑柱(61)的兩端分別套接有第二滑板(69)和第一滑板(62),所述第一滑板(62)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滑柱(61)上,所述第二滑板(69)在兩個所述第一滑柱(61)上滑動,所述第一滑板(62)與第二滑板(69)之間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橫向導線輪組(63)和第二橫向導線輪組(65),所述第二滑板(69)與所述第一滑板(62)靠近所述繞線柱(57)的一側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二縱向導線輪組(66)與第一縱向導線輪組(64),所述第一滑柱(61)上套設有壓縮彈簧(67),所述壓縮彈簧(67)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滑板(69)與所述第一滑板(62)固定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鋼絲編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機構包括兩個第二滑柱(70),兩個所述第二滑柱(70)上套設有滑動板(71),所述滑動板(7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橡膠柱(72),兩個所述第二滑柱(70)的外端通過聯鐵固定連接,兩個所述第二滑柱(70)上均設置有第一弧形板(73)和第二弧形板(74),兩個所述第一弧形板(73)與兩個第二弧形板(74)之間設置有連接導線板(75),所述連接導線板(75)上設置有通孔(76)。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鋼絲編織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鋼絲編織機,包括設備機架,所述設備機架上設置有變軌槽,所述設備機架的中部設置有編織張緊機構,所述變軌槽內設置有多個編織機構,多個所述編織機構以三個為一組,每組所述編織機構等距離設置,所述設備機架上套設有環形固定座,所述環形固定座內壁與所述設備機架的外壁固定連接。通過對鋼絲往復限位機構的改進,由于滾珠套在第二轉桿上移動,此時驅動套與弧形板能夠與編織機構平行方向移動在鋼絲合股的過程中,鋼絲從兩個轉動塊之間穿過,這樣鋼絲能夠在驅動套和弧形板的帶動下,使得合股的鋼絲線更加的緊密纏繞,可以有效的消除懸垂差,而且使得鋼絲張力能夠始終保持平衡。而且使得鋼絲張力能夠始終保持平衡。而且使得鋼絲張力能夠始終保持平衡。

  技術研發人員:何娜薇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何娜薇

  技術研發日:2021.12.31

  技術公布日:2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