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實用新型涉及耐熱不銹鋼板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
背景技術:
耐熱不銹鋼板,是指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能夠保持自身的形態不變的一種板體類型,一般用于結構、架體、橋梁、建筑等領域中,具有制作簡單、易于使用、壽命較長等特點;現有的耐熱不銹鋼板在使用時存在一定的弊端,板體的性能單一,缺少相應的輔助設施,導致工作人員在移動板體時極為不便,此外,板體在放置過程中自身的穩定性無法得到保證,給耐熱不銹鋼板的使用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包括用于日常使用的板體,所述板體的上表面位于邊角位置處開設有上扣槽,且板體的前端面中線靠近邊緣位置處開設有側扣槽,所述板體的上表面中線一側邊緣位置處設置有第一固定塊,且板體的上表面中線另一側邊緣位置處設置有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二固定塊上開設有卡槽,且第二固定塊上位于卡槽的內壁面上固定安裝有下磁片,所述卡槽的內壁面設置有活動塊,且活動塊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上磁片,所述第二固定塊的底端中間位置處固定安裝有螺栓,且螺栓的內部靠近底端位置處開設有內螺孔,所述板體的內部位于螺栓的外圍開設有通位螺孔,且通位螺孔的內部橫向位置處設置有連接螺絲。
優選的,所述第一固定塊與第二固定塊沿著板體的上表面中線位置處對稱設置,且第一固定塊與第二固定塊的整體結構相同。
優選的,所述第二固定塊通過螺栓經通位螺孔與板體之間螺紋連接,且螺栓的外圍套接有橡膠圈。
優選的,所述上扣槽與側扣槽的數量均為四組,且每組所述上扣槽與側扣槽分別沿著板體的一個邊角位置處上下平行分布。
優選的,所述第二固定塊與活動塊之間的連接方式為轉動連接,且第二固定塊與活動塊之間通過下磁片與上磁片彼此磁吸固定。
優選的,所述連接螺絲在通位螺孔的內部來回移動,且連接螺絲的一端位于內螺孔的內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通過上扣槽與側扣槽,能夠方便工作人員移動板體,同時還能避免工作人員在放置板體時夾到手指,提高板體的移動安全度和穩定度,通過下磁片與上磁片,能夠方便工作人員進行相鄰兩組板體之間的連接卡定,從而提高板體在放置過程中的穩定性,整個不銹鋼板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對于傳統方式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中第二固定塊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中板體與第二固定塊之間的連接方式結構示意圖。
圖中:1、板體;2、上扣槽;3、側扣槽;4、第一固定塊;5、第二固定塊;6、卡槽;7、下磁片;8、活動塊;9、上磁片;10、螺栓;11、通位螺孔;12、內螺孔;13、連接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3所示,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包括用于日常使用的板體1,板體1的上表面位于邊角位置處開設有上扣槽2,且板體1的前端面中線靠近邊緣位置處開設有側扣槽3,使用者通過板體1表面的上扣槽2和側扣槽3進行板體1的持拿和移動,使得板體1在移動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滑脫情況,以此提高板體1在移動過程中的穩定性,同時還能避免工作人員在放置板體1時夾到手指,板體1的上表面中線一側邊緣位置處設置有第一固定塊4,且板體1的上表面中線另一側邊緣位置處設置有第二固定塊5,第二固定塊5上開設有卡槽6,且第二固定塊5上位于卡槽6的內壁面上固定安裝有下磁片7,卡槽6的內壁面設置有活動塊8,且活動塊8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上磁片9,第二固定塊5的底端中間位置處固定安裝有螺栓10,且螺栓10的內部靠近底端位置處開設有內螺孔12,板體1的內部位于螺栓10的外圍開設有通位螺孔11,且通位螺孔11的內部橫向位置處設置有連接螺絲13,當板體1放置到具體位置以后,使用者將活動塊8從第一固定塊4和第二固定塊5上的卡槽6內部取出,并移動至與第一固定塊4和第二固定塊5的側面彼此貼合位置處,使得上磁片9和下磁片7分別進行相鄰兩組板體1之間的磁吸固定,提高板體1在放置過程中的穩定性,第一固定塊4與第二固定塊5均通過螺栓10插接在通位螺孔11的內部,進行二者之間的連接,而位于內螺孔12內部的連接螺絲13主要用于進行兩組板體1之間的輔助固定。
第一固定塊4與第二固定塊5沿著板體1的上表面中線位置處對稱設置,且第一固定塊4與第二固定塊5的整體結構相同,二者用于固定板體1;
第二固定塊5通過螺栓10經通位螺孔11與板體1之間螺紋連接,且螺栓10的外圍套接有橡膠圈,橡膠圈起到保護板體1表面的作用;
上扣槽2與側扣槽3的數量均為四組,且每組所述上扣槽2與側扣槽3分別沿著板體1的一個邊角位置處上下平行分布,如此可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板體1的日常移動;
第二固定塊5與活動塊8之間的連接方式為轉動連接,且第二固定塊5與活動塊8之間通過下磁片7與上磁片9彼此磁吸固定,以此方便相鄰兩組板體1之間的連接固定與分離;
連接螺絲13在通位螺孔11的內部來回移動,且連接螺絲13的一端位于內螺孔12的內部,連接螺絲13起到輔助固定的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在使用時,使用者通過板體1表面的上扣槽2和側扣槽3進行板體1的持拿和移動,使得板體1在移動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滑脫情況,同時還能避免工作人員在放置板體1時夾到手指,從而提高板體1在移動過程中的穩定性,當板體1放置到具體位置以后,使用者將活動塊8從第一固定塊4和第二固定塊5上的卡槽6內部取出,并移動至與第一固定塊4和第二固定塊5的側面彼此貼合位置處,使得上磁片9和下磁片7分別進行相鄰兩組板體1之間的磁吸固定,提高板體1在放置過程中的穩定性,第一固定塊4與第二固定塊5均通過螺栓10插接在通位螺孔11的內部進行二者之間的連接,而位于內螺孔12內部的連接螺絲13主要用于進行兩組板體1之間的輔助固定,較為實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術特征:
1.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包括用于日常使用的板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體(1)的上表面位于邊角位置處開設有上扣槽(2),且板體(1)的前端面中線靠近邊緣位置處開設有側扣槽(3),所述板體(1)的上表面中線一側邊緣位置處設置有第一固定塊(4),且板體(1)的上表面中線另一側邊緣位置處設置有第二固定塊(5),所述第二固定塊(5)上開設有卡槽(6),且第二固定塊(5)上位于卡槽(6)的內壁面上固定安裝有下磁片(7),所述卡槽(6)的內壁面設置有活動塊(8),且活動塊(8)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上磁片(9),所述第二固定塊(5)的底端中間位置處固定安裝有螺栓(10),且螺栓(10)的內部靠近底端位置處開設有內螺孔(12),所述板體(1)的內部位于螺栓(10)的外圍開設有通位螺孔(11),且通位螺孔(11)的內部橫向位置處設置有連接螺絲(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塊(4)與第二固定塊(5)沿著板體(1)的上表面中線位置處對稱設置,且第一固定塊(4)與第二固定塊(5)的整體結構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塊(5)通過螺栓(10)經通位螺孔(11)與板體(1)之間螺紋連接,且螺栓(10)的外圍套接有橡膠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扣槽(2)與側扣槽(3)的數量均為四組,且每組所述上扣槽(2)與側扣槽(3)分別沿著板體(1)的一個邊角位置處上下平行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塊(5)與活動塊(8)之間的連接方式為轉動連接,且第二固定塊(5)與活動塊(8)之間通過下磁片(7)與上磁片(9)彼此磁吸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螺絲(13)在通位螺孔(11)的內部來回移動,且連接螺絲(13)的一端位于內螺孔(12)的內部。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包括用于日常使用的板體,所述板體的上表面位于邊角位置處開設有上扣槽,且板體的前端面中線靠近邊緣位置處開設有側扣槽,所述板體的上表面中線一側邊緣位置處設置有第一固定塊,且板體的上表面中線另一側邊緣位置處設置有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二固定塊上開設有卡槽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方便固定的耐熱不銹鋼板,通過上扣槽與側扣槽,能夠方便工作人員移動板體,同時還能避免工作人員在放置板體時夾到手指,提高板體移動安全度和穩定度,通過下磁片與上磁片,能夠方便工作人員進行相鄰兩組板體之間的連接卡定,從而提高板體在放置過程中的穩定性,適用不同工作狀況,帶來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術研發人員:華定森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江蘇朗宇化工機械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9.04.04
技術公布日:2020.01.17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