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及使用方法及步驟

本發明屬于反應釜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復合肥的生產過程中,有時原材料需要在特定環境下進行反應,從而得到復合肥肥料,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反應釜,現有的反應釜只有一個攪拌主軸,反應釜內的原材料無法全部被攪拌主軸攪拌到,很容易攪拌不均勻導致反應不充分,因而市場上亟需一種新型結構且能解決上述問題的化學反應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及使用方法,通過攪拌機構、振動電機和超聲波發生組件的設計,解決了現有的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攪拌效果差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為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包括釜體,所述釜體內部由外向內分別開設有相互隔絕的加熱腔和反應腔,所述釜體周側面分別固定連通有換熱液進管和換熱液出管;所述換熱液進管和換熱液出管一端均與加熱腔連通;所述釜體周側面固定連接有一組呈圓周陣列分布的阻尼緩沖件;所述釜體底面固定連接有兩對稱設置的振動電機和兩對稱設置的超聲波發生器組件;所述釜體頂面通過連接件連接有封頭;所述封頭周側面固定連通有進料管;所述封頭表面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封頭軸線位置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布氣軸管;所述驅動電機輸出軸的一端通過主動錐齒輪與布氣軸管傳動連接;所述布氣軸管底部固定連通有限位套管;所述反應腔內部固定安裝有攪拌機構;所述限位套管內壁與攪拌機構轉動配合;所述釜體內壁還固定連接有與攪拌機構相配合的從動錐齒環;所述釜體頂面還固定連接有氣泵;所述氣泵出氣口的一端通過管道與布氣軸管轉動連通;
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旋轉框架;所述旋轉框架內表面之間分別轉動連接有主動輥和從動輥;所述主動輥內部固定開設有空腔;所述主動輥周側面還開設有一組與空腔連通的透氣孔;所述限位套管內壁通過連接件與主動輥轉動配合;所述主動輥周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一從動錐齒輪;所述第一從動錐齒輪周側面與從動錐齒環相嚙合;所述主動輥和從動輥周側面連接有兩對稱設置的環形驅動帶;兩所述環形驅動帶表面均等距安裝有一組拌料模塊;所述旋轉框架兩側面均固定連接有定齒環;兩組所述拌料模塊周側面均與對應位置的定齒環配合;
所述旋轉框架內表面之間固定安裝有一組呈線性陣列分布且通過布氣管而相互連通的高壓噴氣管;所述布氣管一表面與旋轉框架固定連接;所述布氣管一表面與空腔固定連通。
優選的,兩組所述拌料模塊均包括連接架;所述連接架一表面與對應位置的環形驅動帶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架一表面轉動連接有從動軸桿;所述從動軸桿周側面固定連接有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周側面與對應位置的定齒環嚙合。
優選的,所述連接架一表面還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周側面固定連接有一組呈圓周陣列分布的攪拌葉片;所述轉軸周側面通過皮帶與從動軸桿傳動連接;所述連接架橫截面為u型結構。
優選的,兩組所述拌料模塊以主動輥軸線所在平面為軸呈對稱分布;一組所述高壓噴氣管周側面均開設有兩組對稱設置的噴氣孔組;所述噴氣孔組軸線與水平線平行。
優選的,所述定齒環的形狀與環形驅動帶的形狀適配;所述釜體底面固定連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進料管、換熱液進管和換熱液出管周側面均固定安裝有閥門。
優選的,所述封頭頂面分別固定安裝有排氣閥、壓力計和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排氣閥、壓力計和第一溫度傳感器一端均延伸至反應腔內部;所述釜體周側面固定安裝有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一端延伸至加熱腔內部。
優選的,一組所述高壓噴氣管均位于環形驅動帶內側;所述布氣軸管軸線與限位套管軸線的夾角為90°;所述限位套管和布氣軸管均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管狀結構;所述限位套管與主動輥滑動連接處固定設置有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限位套管中線所在平面與透氣孔中線所在平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振動電機和超聲波發生器組件在釜體周側面呈兩兩間隔設置;所述布氣軸管周側面固定安裝有與驅動電機相配合的第二從動錐齒輪。
優選的,一組所述阻尼緩沖件與釜體連接處均設置有角座;所述阻尼緩沖件包括阻尼伸縮管;所述阻尼伸縮管周側面套設有減震彈簧。
優選的,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s001、預布設,使用前,將換熱液進管和換熱液出管與外部供熱設備連接,外部供熱設備通過與換熱液進管和換熱液出管的連通,進而向加熱腔中循環送入供熱液,且通過與第二溫度傳感器的配合,使加熱腔中維持設定溫度,所要反應的物料由進料管處注入,物料注入后,應保證其液位高度不高于釜體高度,物料注入后,通過閥門封閉進料管;
ss002、反應作業,反應時,振動電機、超聲波發生器組件、驅動電機和氣泵同步周期性工作,兩個振動電機工作后,繼而向釜體提供振動源,通過振動源的產生,繼而使釜體內的液體發生距離激蕩,通過激蕩效果的產生,能夠有效提高反應液的混合與反應速度,超聲波發生器組件工作后,進而在于增強反應液體的振蕩與激蕩效果,驅動電機工作后,繼而驅動布氣軸管進行圓周運動,布氣軸管圓周運動后,繼而驅動攪拌機構進行整體的圓周運動,在攪拌機構圓周運動的過程中,由于第一從動錐齒輪與從動錐齒環的嚙合連接設計,主動輥發生圓周運動,主動輥圓周運動后,繼而驅動兩個環形驅動帶同步環形運動,環形驅動帶運動后,繼而循環改變兩組拌料模塊的位置,在拌料模塊位置改變的過程中,繼而達到橫向平面內的多點運動攪拌效果,且在拌料模塊位置改變的過程中,由于驅動齒輪與定齒環的嚙合連接設計,轉軸能夠發生自轉,轉軸自轉后,繼而驅動多個攪拌葉片進行攪拌作業,通過攪拌葉片的圓周運動,從而實現縱向平面內的多點運動攪拌效果,氣泵工作后,則通過空腔和布氣管向多個高壓噴氣管中供氣,通過供氣一方面為反應液提供充足的氧氣反應環境,另一方面能夠對反應液起到氣流攪拌效果,反應過程中,排氣閥通過與壓力計的配合,使該裝置內部保持設定安全壓力,反應完畢后,打開排料管,即可將反應完畢后的液體快速排出。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通過攪拌機構的設計,變傳統釜體的單向多點攪拌為多向多點攪拌,工作時,在環形驅動帶的作用下,攪拌機構一方面能夠進行整體的圓周運動,另一方面在上述圓周運動的過程中,還能驅動連接架和拌料模塊進行攪拌作業,從而實現縱向和橫向平面內的全方位多點動態攪拌效果,通過上述攪拌效果的實現,一方面能夠有效提高該反應釜的反應速率,另一方面在反應時能夠使反應液被充分攪拌,并降低攪拌時存在的攪拌死角現象,繼而有效提高該裝置的攪拌效果。
2、本發明通過振動電機和超聲波發生器組件的設計,能夠在反應過程中使水體產生距離激蕩與振蕩,通過激蕩效果的產生,從而有助于強化該裝置的攪拌強度并細化該裝置的攪拌粒度,并能有效避免攪拌過程中存在的固體沉淀現象。
當然,實施本發明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第一從動錐齒輪、換熱液進管和從動錐齒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攪拌機構和布氣軸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拌料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旋轉框架、主動輥和從動輥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釜體;2、加熱腔;3、反應腔;4、換熱液進管;5、換熱液出管;6、阻尼緩沖件;7、振動電機;8、超聲波發生器組件;9、封頭;10、進料管;11、驅動電機;12、布氣軸管;13、限位套管;14、攪拌機構;15、從動錐齒環;16、氣泵;17、旋轉框架;18、主動輥;19、從動輥;20、空腔;21、第一從動錐齒輪;22、環形驅動帶;23、拌料模塊;24、定齒環;25、布氣管;26、高壓噴氣管;27、連接架;28、從動軸桿;29、驅動齒輪;30、轉軸;31、攪拌葉片;32、噴氣孔組;33、排料管;34、排氣閥;35、壓力計;36、第一溫度傳感器;37、第二溫度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8,本發明為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包括釜體1,所述釜體1內部由外向內分別開設有相互隔絕的加熱腔2和反應腔3,所述釜體1周側面分別固定連通有換熱液進管4和換熱液出管5;所述換熱液進管4和換熱液出管5一端均與加熱腔2連通;換熱液進管4和換熱液出管5工作時與外部換熱設備連通,繼而為釜體提供設定的反應環境,加熱腔2既可以充入加熱液也可充入冷卻液,加熱腔2也可變作冷卻腔,加熱腔2與反應腔3呈同軸設置;
所述釜體1周側面固定連接有一組呈圓周陣列分布的阻尼緩沖件6;所述釜體1底面固定連接有兩對稱設置的振動電機7和兩對稱設置的超聲波發生器組件8;超聲波發生器組件8包括超聲波發生體和超聲波發生器,振動電機7和超聲波發生器組件8設置的作用在于使水體產生激蕩,同時能夠有效避免反應物料在釜體1底部的沉淀現象,工作時,兩個振動電機7以設定振動頻率工作;
所述釜體1頂面通過連接件連接有封頭9;通過封頭9與釜體1的上述連接狀態設置,從而便于對該裝置內部的結構元件進行快速檢修;
所述封頭9周側面固定連通有進料管10;所述封頭9表面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11;所述封頭9軸線位置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布氣軸管12;所述驅動電機11輸出軸的一端通過主動錐齒輪與布氣軸管12傳動連接;所述布氣軸管12底部固定連通有限位套管13;所述反應腔3內部固定安裝有攪拌機構14;所述限位套管13內壁與攪拌機構14轉動配合;所述釜體1內壁還固定連接有與攪拌機構14相配合的從動錐齒環15;所述釜體1頂面還固定連接有氣泵16;所述氣泵16出氣口的一端通過管道與布氣軸管12轉動連通;氣泵16進氣口的一端連通有空氣過濾器,同時通過氣泵16的位置設置,能夠有效避免液體回流,氣泵16與限位套管13連通處固定設置有單向閥;
所述攪拌機構14包括旋轉框架17;所述旋轉框架17內表面之間分別轉動連接有主動輥18和從動輥19;所述主動輥18內部固定開設有空腔20;空腔20設置的作用在于分氣,所述主動輥18周側面還開設有一組與空腔20連通的透氣孔;所述限位套管13內壁通過連接件與主動輥18轉動配合;
所述主動輥18周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一從動錐齒輪21;所述第一從動錐齒輪21周側面與從動錐齒環15相嚙合;所述主動輥18和從動輥19周側面連接有兩對稱設置的環形驅動帶22;環形驅動帶22可選用硅膠或其它耐腐蝕橡膠材質;
兩所述環形驅動帶22表面均等距安裝有一組拌料模塊23;所述旋轉框架17兩側面均固定連接有定齒環24;兩組所述拌料模塊23周側面均與對應位置的定齒環24配合;
所述旋轉框架17內表面之間固定安裝有一組呈線性陣列分布且通過布氣管25而相互連通的高壓噴氣管26;所述布氣管25一表面與旋轉框架17固定連接;所述布氣管25一表面與空腔20固定連通。
進一步地如圖5、圖6和圖7所示,兩組所述拌料模塊23均包括連接架27;所述連接架27一表面與對應位置的環形驅動帶22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架27一表面轉動連接有從動軸桿28;所述從動軸桿28周側面固定連接有驅動齒輪29;所述驅動齒輪29周側面與對應位置的定齒環24嚙合;所述連接架27一表面還轉動連接有轉軸30;所述轉軸30周側面固定連接有一組呈圓周陣列分布的攪拌葉片31;所述轉軸30周側面通過皮帶與從動軸桿28傳動連接;所述連接架27橫截面為u型結構。
進一步地如圖5和圖6所示,兩組所述拌料模塊23以主動輥18軸線所在平面為軸呈對稱分布;一組所述高壓噴氣管26周側面均開設有兩組對稱設置的噴氣孔組32;所述噴氣孔組32軸線與水平線平行。
進一步地如圖5和圖4所示,所述定齒環24的形狀與環形驅動帶22的形狀適配;所述釜體1底面固定連通有排料管33;所述排料管33、進料管10、換熱液進管4和換熱液出管5周側面均固定安裝有閥門。
進一步地如圖1、圖2和圖4所示,所述封頭9頂面分別固定安裝有排氣閥34、壓力計35和第一溫度傳感器36;所述排氣閥34、壓力計35和第一溫度傳感器36一端均延伸至反應腔3內部;所述釜體1周側面固定安裝有第二溫度傳感器37;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37一端延伸至加熱腔2內部,使用時,該裝置搭配有普通型號的plc控制器,第一溫度傳感器36和第二溫度傳感器37用于監測對應腔室內的溫度數據,第一溫度傳感器36和第二溫度傳感器37將監測到的實時信號反饋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據上述溫度傳感器的數據反饋,控制外部換熱設備的工作狀態及換熱液的循環速度。
進一步地如圖6和圖8所示,一組所述高壓噴氣管26均位于環形驅動帶22內側;所述布氣軸管12軸線與限位套管13軸線的夾角為90°;所述限位套管13和布氣軸管12均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管狀結構;所述限位套管13與主動輥18滑動連接處固定設置有密封圈,通過密封圈的設置,從而保證上述轉動連接處的密封性。
進一步地如圖6和圖8所示,所述限位套管13中線所在平面與透氣孔中線所在平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振動電機7和超聲波發生器組件8在釜體1周側面呈兩兩間隔設置;所述布氣軸管12周側面固定安裝有與驅動電機11相配合的第二從動錐齒輪。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一組所述阻尼緩沖件6與釜體1連接處均設置有角座;所述阻尼緩沖件6包括阻尼伸縮管;所述阻尼伸縮管周側面套設有減震彈簧。
進一步地,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s001、預布設,使用前,將換熱液進管4和換熱液出管5與外部供熱設備連接,外部供熱設備通過與換熱液進管4和換熱液出管5的連通,進而向加熱腔2中循環送入供熱液,且通過與第二溫度傳感器37的配合,使加熱腔2中維持設定溫度,所要反應的物料由進料管10處注入,物料注入后,應保證其液位高度不高于釜體1高度,物料注入后,通過閥門封閉進料管10;
ss002、反應作業,反應時,振動電機7、超聲波發生器組件8、驅動電機11和氣泵16同步周期性工作,兩個振動電機7工作后,繼而向釜體1提供振動源,通過振動源的產生,繼而使釜體1內的液體發生距離激蕩,通過激蕩效果的產生,能夠有效提高反應液的混合與反應速度,超聲波發生器組件8工作后,進而在于增強反應液體的振蕩與激蕩效果,驅動電機11工作后,繼而驅動布氣軸管12進行圓周運動,布氣軸管12圓周運動后,繼而驅動攪拌機構14進行整體的圓周運動,在攪拌機構14圓周運動的過程中,由于第一從動錐齒輪21與從動錐齒環15的嚙合連接設計,主動輥18發生圓周運動,主動輥18圓周運動后,繼而驅動兩個環形驅動帶22同步環形運動,環形驅動帶22運動后,繼而循環改變兩組拌料模塊23的位置,在拌料模塊23位置改變的過程中,繼而達到橫向平面內的多點運動攪拌效果,且在拌料模塊23位置改變的過程中,由于驅動齒輪29與定齒環24的嚙合連接設計,轉軸30能夠發生自轉,轉軸30自轉后,繼而驅動多個攪拌葉片31進行攪拌作業,通過攪拌葉片31的圓周運動,從而實現縱向平面內的多點運動攪拌效果,氣泵16工作后,則通過空腔20和布氣管25向多個高壓噴氣管26中供氣,通過供氣一方面為反應液提供充足的氧氣反應環境,另一方面能夠對反應液起到氣流攪拌效果,反應過程中,排氣閥34通過與壓力計35的配合,使該裝置內部保持設定安全壓力,反應完畢后,打開排料管33,即可將反應完畢后的液體快速排出。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公開的本發明優選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闡述本發明。優選實施例并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也不限制該發明僅為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發明。本發明僅受權利要求書及其全部范圍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術特征:
1.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包括釜體(1),所述釜體(1)內部由外向內分別開設有相互隔絕的加熱腔(2)和反應腔(3),所述釜體(1)周側面分別固定連通有換熱液進管(4)和換熱液出管(5);所述換熱液進管(4)和換熱液出管(5)一端均與加熱腔(2)連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釜體(1)周側面固定連接有一組呈圓周陣列分布的阻尼緩沖件(6);所述釜體(1)底面固定連接有兩對稱設置的振動電機(7)和兩對稱設置的超聲波發生器組件(8);所述釜體(1)頂面通過連接件連接有封頭(9);所述封頭(9)周側面固定連通有進料管(10);所述封頭(9)表面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11);所述封頭(9)軸線位置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布氣軸管(12);所述驅動電機(11)輸出軸的一端通過主動錐齒輪與布氣軸管(12)傳動連接;所述布氣軸管(12)底部固定連通有限位套管(13);所述反應腔(3)內部固定安裝有攪拌機構(14);所述限位套管(13)內壁與攪拌機構(14)轉動配合;所述釜體(1)內壁還固定連接有與攪拌機構(14)相配合的從動錐齒環(15);所述釜體(1)頂面還固定連接有氣泵(16);所述氣泵(16)出氣口的一端通過管道與布氣軸管(12)轉動連通;
所述攪拌機構(14)包括旋轉框架(17);所述旋轉框架(17)內表面之間分別轉動連接有主動輥(18)和從動輥(19);所述主動輥(18)內部固定開設有空腔(20);所述主動輥(18)周側面還開設有一組與空腔(20)連通的透氣孔;所述限位套管(13)內壁通過連接件與主動輥(18)轉動配合;所述主動輥(18)周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一從動錐齒輪(21);所述第一從動錐齒輪(21)周側面與從動錐齒環(15)相嚙合;所述主動輥(18)和從動輥(19)周側面連接有兩對稱設置的環形驅動帶(22);兩所述環形驅動帶(22)表面均等距安裝有一組拌料模塊(23);所述旋轉框架(17)兩側面均固定連接有定齒環(24);兩組所述拌料模塊(23)周側面均與對應位置的定齒環(24)配合;
所述旋轉框架(17)內表面之間固定安裝有一組呈線性陣列分布且通過布氣管(25)而相互連通的高壓噴氣管(26);所述布氣管(25)一表面與旋轉框架(17)固定連接;所述布氣管(25)一表面與空腔(20)固定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兩組所述拌料模塊(23)均包括連接架(27);所述連接架(27)一表面與對應位置的環形驅動帶(22)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架(27)一表面轉動連接有從動軸桿(28);所述從動軸桿(28)周側面固定連接有驅動齒輪(29);所述驅動齒輪(29)周側面與對應位置的定齒環(24)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架(27)一表面還轉動連接有轉軸(30);所述轉軸(30)周側面固定連接有一組呈圓周陣列分布的攪拌葉片(31);所述轉軸(30)周側面通過皮帶與從動軸桿(28)傳動連接;所述連接架(27)橫截面為u型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兩組所述拌料模塊(23)以主動輥(18)軸線所在平面為軸呈對稱分布;一組所述高壓噴氣管(26)周側面均開設有兩組對稱設置的噴氣孔組(32);所述噴氣孔組(32)軸線與水平線平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齒環(24)的形狀與環形驅動帶(22)的形狀適配;所述釜體(1)底面固定連通有排料管(33);所述排料管(33)、進料管(10)、換熱液進管(4)和換熱液出管(5)周側面均固定安裝有閥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頭(9)頂面分別固定安裝有排氣閥(34)、壓力計(35)和第一溫度傳感器(36);所述排氣閥(34)、壓力計(35)和第一溫度傳感器(36)一端均延伸至反應腔(3)內部;所述釜體(1)周側面固定安裝有第二溫度傳感器(37);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37)一端延伸至加熱腔(2)內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一組所述高壓噴氣管(26)均位于環形驅動帶(22)內側;所述布氣軸管(12)軸線與限位套管(13)軸線的夾角為90°;所述限位套管(13)和布氣軸管(12)均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管狀結構;所述限位套管(13)與主動輥(18)滑動連接處固定設置有密封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管(13)中線所在平面與透氣孔中線所在平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振動電機(7)和超聲波發生器組件(8)在釜體(1)周側面呈兩兩間隔設置;所述布氣軸管(12)周側面固定安裝有與驅動電機(11)相配合的第二從動錐齒輪。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一組所述阻尼緩沖件(6)與釜體(1)連接處均設置有角座;所述阻尼緩沖件(6)包括阻尼伸縮管;所述阻尼伸縮管周側面套設有減震彈簧。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意一所述的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s001、預布設,使用前,將換熱液進管(4)和換熱液出管(5)與外部供熱設備連接,外部供熱設備通過與換熱液進管(4)和換熱液出管(5)的連通,進而向加熱腔(2)中循環送入供熱液,且通過與第二溫度傳感器(37)的配合,使加熱腔(2)中維持設定溫度,所要反應的物料由進料管(10)處注入,物料注入后,應保證其液位高度不高于釜體(1)高度,物料注入后,通過閥門封閉進料管(10);
ss002、反應作業,反應時,振動電機(7)、超聲波發生器組件(8)、驅動電機(11)和氣泵(16)同步周期性工作,兩個振動電機(7)工作后,繼而向釜體(1)提供振動源,通過振動源的產生,繼而使釜體(1)內的液體發生距離激蕩,通過激蕩效果的產生,能夠有效提高反應液的混合與反應速度,超聲波發生器組件(8)工作后,進而在于增強反應液體的振蕩與激蕩效果,驅動電機(11)工作后,繼而驅動布氣軸管(12)進行圓周運動,布氣軸管(12)圓周運動后,繼而驅動攪拌機構(14)進行整體的圓周運動,在攪拌機構(14)圓周運動的過程中,由于第一從動錐齒輪(21)與從動錐齒環(15)的嚙合連接設計,主動輥(18)發生圓周運動,主動輥(18)圓周運動后,繼而驅動兩個環形驅動帶(22)同步環形運動,環形驅動帶(22)運動后,繼而循環改變兩組拌料模塊(23)的位置,在拌料模塊(23)位置改變的過程中,繼而達到橫向平面內的多點運動攪拌效果,且在拌料模塊(23)位置改變的過程中,由于驅動齒輪(29)與定齒環(24)的嚙合連接設計,轉軸(30)能夠發生自轉,轉軸(30)自轉后,繼而驅動多個攪拌葉片(31)進行攪拌作業,通過攪拌葉片(31)的圓周運動,從而實現縱向平面內的多點運動攪拌效果,氣泵(16)工作后,則通過空腔(20)和布氣管(25)向多個高壓噴氣管(26)中供氣,通過供氣一方面為反應液提供充足的氧氣反應環境,另一方面能夠對反應液起到氣流攪拌效果,反應過程中,排氣閥(34)通過與壓力計(35)的配合,使該裝置內部保持設定安全壓力,反應完畢后,打開排料管(33),即可將反應完畢后的液體快速排出。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化肥生產用不銹鋼反應釜及使用方法,涉及反應釜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釜體,釜體內部由外向內分別開設有相互隔絕的加熱腔和反應腔,釜體周側面分別固定連通有換熱液進管和換熱液出管;換熱液進管和換熱液出管一端均與加熱腔連通;釜體周側面固定連接有一組呈圓周陣列分布的阻尼緩沖件。本發明通過攪拌機構的設計,變傳統釜體的單向多點攪拌為多向多點攪拌,工作時,在環形驅動帶的作用下,攪拌機構一方面能夠進行整體的圓周運動,另一方面在上述圓周運動的過程中,還能驅動連接架和拌料模塊進行攪拌作業,從而實現縱向和橫向平面內的全方位多點動態攪拌效果。
技術研發人員:丁樹狂;王道成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安徽省美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20.11.11
技術公布日:2021.04.06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