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熱鋼材淬火爐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材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耐熱鋼材淬火爐。
背景技術: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現在有一種單介質淬火爐,在完成鋼材的單介質淬火后需要進行回火,而其中間過程繁瑣,同時還需要單獨的回火設備,占地面積大,操作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克服上述情況不足,旨在提供一種能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
一種耐熱鋼材淬火爐,包括隔板、風冷倉、機械抓手、滑軌、電磁感應回火箱、工作臺和淬火槽,所述風冷倉固定安裝在工作臺的左側,電磁感應回火箱固定安裝在工作臺的右側,控制器固定安裝在工作臺的正面且位于電磁感應回火箱的正下方,工作臺的中間設有淬火槽,淬火槽的四周邊緣設有防護槽,滑軌的一端固定安裝在風冷倉的側面頂部,滑軌的另一端固定安裝在電磁感應回火箱內部頂端,滑軌上滑動安裝若干組電動滑塊,電動滑塊的底部固定安裝直線氣缸,機械抓手與直線氣缸的活塞桿之間轉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電磁感應回火箱的左側設有向里開的單向門,電磁感應回火箱的右側內通過支架固定安裝若干組勵磁線圈。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風冷倉內豎直安裝隔板,電機固定安裝在風冷倉內且位于隔板的右側,電機的轉軸通過連接件與扇葉連接,冷凝器固定安裝在隔板的右側,扇葉的安裝倉前端固定安裝防塵罩。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與風冷倉的左側壁形成空腔,壓縮機固定安裝在風冷倉內且位于隔板的左側,冷凝器固定安裝在風冷倉的左側壁上,隔板的上下兩端設有通孔,且壓縮機、冷凝器和蒸發器用導管依次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自動化程度高,工作臺的兩端分別設有電磁感應回火箱與風冷倉,使鋼材的單介質淬火、回火與風冷淬火工藝合為一體,極大的節省設備占地,同時實現鋼材一體化淬火工序,減少了中間的周轉環節,提高經濟效益。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耐熱鋼材淬火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隔板1、風冷倉2、電機3、防塵罩4、電動滑塊5、機械抓手6、直線氣缸7、滑軌8、電磁感應回火箱9、勵磁線圈10、控制器11、工作臺12、淬火槽13、扇葉14、壓縮機15、冷凝器16、導管17和蒸發器1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耐熱鋼材淬火爐,包括隔板1、風冷倉2、電機3、防塵罩4、電動滑塊5、機械抓手6、直線氣缸7、滑軌8、電磁感應回火箱9、勵磁線圈10、控制器11、工作臺12、淬火槽13、扇葉14、壓縮機15、冷凝器16、導管17和蒸發器18,所述風冷倉2固定安裝在工作臺12的左側,電磁感應回火箱9固定安裝在工作臺12的右側,控制器11固定安裝在工作臺12的正面且位于電磁感應回火箱9的正下方,工作臺12的中間設有淬火槽13,淬火槽13的四周邊緣設有防護槽,滑軌8的一端固定安裝在風冷倉2的側面頂部,滑軌8的另一端固定安裝在電磁感應回火箱9內部頂端,滑軌8上滑動安裝若干組電動滑塊5,電動滑塊5的底部固定安裝直線氣缸7,機械抓手6與直線氣缸7的活塞桿之間轉動連接;所述電磁感應回火箱9的左側設有向里開的單向門,電磁感應回火箱9的右側內通過支架固定安裝若干組勵磁線圈10;所述風冷倉2內豎直安裝隔板1,電機3固定安裝在風冷倉2內且位于隔板1的右側,電機3的轉軸通過連接件與扇葉14連接,冷凝器16固定安裝在隔板1的右側,扇葉14的安裝倉前端固定安裝防塵罩4;所述隔板1與風冷倉2的左側壁形成空腔,壓縮機15固定安裝在風冷倉2內且位于隔板1的左側,冷凝器16固定安裝在風冷倉2的左側壁上,隔板1的上下兩端設有通孔,且壓縮機15、冷凝器16和蒸發器18用導管17依次連接;使用時,淬火槽13內裝有淬火介質,機械抓手6將鋼材吊取并放入淬火介質中進行快速冷卻,冷卻后的鋼材被機械抓手6吊起,并通過電動滑塊5轉移到電磁感應回火箱9中,電磁感應回火箱9中的勵磁線圈10根據工藝需求通入不同頻率的交變電流,從而產生交變磁場,交變磁場在鋼材中形成渦流并使鋼材加熱,加熱的同時進行一段時間的保溫,完成回火工藝,回火時間與交談電流的頻率通過控制器控制,回火后的鋼材通過電動滑塊5移至風冷倉2前端,扇葉14吹出強流冷風對回火后的鋼材進行風冷淬火,提高鋼材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時,淬火槽13內裝有淬火介質,機械抓手6將鋼材吊取并放入淬火介質中進行快速冷卻,冷卻后的鋼材被機械抓手6吊起,并通過電動滑塊5轉移到電磁感應回火箱9中,電磁感應回火箱9中的勵磁線圈10根據工藝需求通入不同頻率的交變電流,從而產生交變磁場,交變磁場在鋼材中形成渦流并使鋼材加熱,加熱的同時進行一段時間的保溫,完成回火工藝,回火時間與交談電流的頻率通過控制器控制,回火后的鋼材通過電動滑塊5移至風冷倉2前端,扇葉14吹出強流冷風對回火后的鋼材進行風冷淬火,提高鋼材質量。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技術特征:
1.一種耐熱鋼材淬火爐,包括隔板(1)、風冷倉(2)、機械抓手(6)、滑軌(8)、電磁感應回火箱(9)、工作臺(12)和淬火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冷倉(2)固定安裝在工作臺(12)的左側,電磁感應回火箱(9)固定安裝在工作臺(12)的右側,控制器(11)固定安裝在工作臺(12)的正面且位于電磁感應回火箱(9)的正下方,工作臺(12)的中間設有淬火槽(13),淬火槽(13)的四周邊緣設有防護槽,滑軌(8)的一端固定安裝在風冷倉(2)的側面頂部,滑軌(8)的另一端固定安裝在電磁感應回火箱(9)內部頂端,滑軌(8)上滑動安裝若干組電動滑塊(5),電動滑塊(5)的底部固定安裝直線氣缸(7),機械抓手(6)與直線氣缸(7)的活塞桿之間轉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熱鋼材淬火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感應回火箱(9)的左側設有向里開的單向門,電磁感應回火箱(9)的右側內通過支架固定安裝若干組勵磁線圈(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熱鋼材淬火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冷倉(2)內豎直安裝隔板(1),電機(3)固定安裝在風冷倉(2)內且位于隔板(1)的右側,電機(3)的轉軸通過連接件與扇葉(14)連接,冷凝器(16)固定安裝在隔板(1)的右側,扇葉(14)的安裝倉前端固定安裝防塵罩(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耐熱鋼材淬火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與風冷倉(2)的左側壁形成空腔,壓縮機(15)固定安裝在風冷倉(2)內且位于隔板(1)的左側,冷凝器(16)固定安裝在風冷倉(2)的左側壁上,隔板(1)的上下兩端設有通孔,且壓縮機(15)、冷凝器(16)和蒸發器(18)用導管(17)依次連接。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耐熱鋼材淬火爐,包括隔板、風冷倉、機械抓手、滑軌、電磁感應回火箱、工作臺和淬火槽,所述風冷倉固定安裝在工作臺的左側,電磁感應回火箱固定安裝在工作臺的右側,控制器固定安裝在工作臺的正面且位于電磁感應回火箱的正下方,工作臺的中間設有淬火槽,淬火槽的四周邊緣設有防護槽,滑軌的一端固定安裝在風冷倉的側面頂部,滑軌的另一端固定安裝在電磁感應回火箱內部頂端,滑軌上滑動安裝若干組電動滑塊,電動滑塊的底部固定安裝直線氣缸,所述耐熱鋼材淬火爐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同時集單介質淬火、回火與風冷淬火工藝為一體,減小了設備占地面積,提高經濟效益。
技術研發人員:劉永江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浙江梅園實業有限公司
文檔號碼:201721143115
技術研發日:2017.09.07
技術公布日:2018.05.18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