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鋼片整形機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1.本申請涉及鈑金加工成型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薄鋼片整形機。
背景技術:
2.目前在鈑金加工過程中,需要對薄鋼片進行整形,以保證薄鋼片的平整性,而對薄鋼片進行整形時,一般需要用到整形機,而整形機的上料方式一般是通過上料架,即將繞卷的薄鋼片套在上料架上,然后將薄鋼片的一端輸入到整形機中。
3.如圖1,整形機一般是通過兩沿豎直方向呈相對設置的壓輥輸送薄鋼片,并通過壓輥轉動以整平薄鋼片。
4.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發明人發現,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為了方便操作人員操作整形機,以及方便繞轉的薄鋼片套在上料架上,整形機和上料架之間需要有一定的距離,而薄鋼片從上料架輸入到整形機上時,由于薄鋼片的自重,薄鋼片容易妥落在地面上,同時由于車間環境影響,薄鋼片上容易粘附灰塵或其它雜物,從而薄鋼片在進入到整形機中進行整形時,容易將灰塵或雜物壓入到薄鋼片中,影響薄鋼片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5.為了較大程度上清理掉粘附在薄鋼片上的灰塵或雜物,本申請提供一種薄鋼片整形機。
6.本申請提供的一種薄鋼片整形機,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7.一種薄鋼片整形機,包括機體,所述機體上轉動連接有兩壓輥,兩所述壓輥轉動以輸送薄鋼片,所述機體于所述壓輥外側安裝有兩呈相對設置的擦板,兩所述擦板分別用于抵接薄鋼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薄鋼片在傳輸過程中,通過分別抵接在薄鋼片上下兩表面的擦板,較大程度上可以將粘附在薄鋼片上的灰塵或雜物清理掉,從而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薄鋼片在輸出壓輥時,薄鋼片是哪個的雜物或灰塵壓合到薄鋼片上,影響薄鋼片的質量。
9.優選的,所述機體上沿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有兩滑塊,兩所述擦板分別安裝在兩所述滑塊上,所述滑塊滑動帶動所述擦板滑動,所述機體上設有用于驅動兩所述擦板相互靠近或遠離的驅動組件。
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組件可以驅動兩所述擦板相互靠近或遠離,從而可以調節兩擦板之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厚度的薄鋼片,同時擦板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磨損,通過驅動組件驅動兩擦板相互靠近,可以控制兩擦板始終能抵接在薄鋼片上。
11.優選的,所述驅動組件包括手柄一和雙向絲桿,所述雙向絲桿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雙向絲桿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機體上,所述雙向絲桿另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手柄一,兩所述滑塊分別螺紋連接在所述雙向絲桿的兩段反向螺紋線上。
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兩擦板相互靠近或遠離時,轉動手柄一,帶動雙向絲
桿轉動,而兩滑塊分別螺紋連接在雙向絲桿的兩段反向螺紋線上,且滑塊滑動連接在機體上,從而雙向絲桿轉動,可以帶動兩滑塊相互靠近或遠離,該驅動組件通過雙向絲桿和手柄一的設置實現著力點的轉移,一定程度上方便操作人員操作,同時雙向絲桿有一定的限位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將兩擦板限制在某一位置。
13.優選的,所述擦板沿水平方向插接在所述滑塊上,所述滑塊上開設有供所述擦板插入的插槽,所述滑塊上設有用于限制所述擦板脫離所述插槽的限位組件。
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擦板長時間使用,容易產生磨損變形,從而需要更換擦板,當需要更換擦板時,取消限位組件對擦板的限制,然后更換擦板即可。
15.優選的,所述限位組件包括彈簧和卡塊,所述卡塊沿垂直于所述擦板插接方向開設有供所述卡塊完全卡入的讓位槽,所述卡塊插接在所述讓位槽中,所述彈簧沿所述卡塊插接方向設置在所述讓位槽中,所述彈簧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讓位槽側壁和所述卡塊,所述擦板插入所述插槽的一端開設有供所述卡塊卡入的凹槽,所述彈簧未形變時,所述卡塊部分卡在所述讓位槽中;所述滑塊上設有用于拉動所述卡塊完全進入所述讓位槽的拉桿。
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拆卸擦板時,通過拉桿拉動卡塊,控制卡塊完全進入到讓位槽中,然后取出擦板即可;安裝時,拉動拉桿,控制卡塊完全進入到讓位槽中,此時彈簧產生形變,然后將擦板插入到插槽中,直至擦板上凹槽移動至卡塊位置處,松開拉桿,彈簧恢復形變,將卡塊推出,從而卡塊卡接在凹槽中,從而完成對擦板的限位;該限位組件操作簡單,且限位穩定,滿足對擦板的限位要求。
17.優選的,所述卡塊靠近所述讓位槽槽口的一面為弧形凸面。
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卡塊的弧面設置將卡塊受到來自擦板的作用力分解為將卡塊完全推進讓位槽的力,從而無需拉動卡塊,減少操作步驟,一定程度上方便操作人員操作。
19.優選的,所述機體于位于下側的擦板下方掛接有收集盒。
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方便收集擦板刮落下來的雜物,同時收集盒可以從機體上拆卸,從而方便集中處理收集盒中的雜物。
21.優選的,所述收集盒上固定連接有把手。
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方便取下收集盒。
23.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24.1.本申請通過設置在薄鋼片上下兩側的擦板,從而薄鋼片在運輸過程中,擦板可以較大程度的將粘附在薄鋼片上的雜物擦除,從而可以防止雜物被壓合在薄鋼片上;
25.2.本申請通過雙向絲桿和手柄一的設置,轉動手柄一,即可帶動雙向絲桿轉動,從而可以驅動兩擦板相互靠近或遠離,從而可以調節兩擦板之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厚度的薄鋼片,同時可以補償擦板的磨損厚度。
附圖說明
26.圖1是本申請中一種薄鋼片整形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27.圖2是圖1中滑塊和擦板的配合結構示意圖(其中一滑塊部分剖面示意);
28.圖3是圖1中a區域的放大示意圖。
29.附圖標記說明:1、機體;2、壓輥;3、電機;4、滑塊;5、滑軌;6、通槽;7、驅動組件;8、雙向絲桿;9、手柄一;10、擦板;11、橡膠層;12、插槽;13、限位組件;14、卡塊;15、讓位槽;16、凹槽;17、彈簧;18、拉桿;19、手柄二;20、收集盒;21、掛環;22、掛鉤;23、把手;24、薄鋼片。
具體實施方式
30.以下結合附圖1
?
3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31.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一種薄鋼片整形機。參照圖1,該整形機包括機體1,機體1上轉動連接有兩壓輥2,兩壓輥2轉動軸線沿水平方向設置,且兩壓輥2轉動軸線垂直于薄鋼片24長度方向,兩壓輥2沿豎直方向成對設置,兩壓輥2轉動以輸送薄鋼片24,機體1上固定連接有兩電機3,兩電機3輸出軸分別同軸固定連接兩壓輥2的一端。
32.機體1于壓輥2一端外側固定連接有滑軌5,滑軌5沿豎直方向設置,滑軌5上沿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有兩滑塊4,滑塊4橫截面呈方形,滑軌5上開設有供所述滑塊4滑動的通槽6,滑塊4插接在通槽6中,機體1上設有用于驅動兩滑塊4相互靠近或遠離的驅動組件7,驅動組件7包括雙向絲桿8和手柄一9,雙向絲桿8沿豎直方向設置,雙向絲桿8下端轉動連接在通槽6底面上,雙向絲桿8上端穿出通槽6轉動連接在滑軌5上,雙向絲桿8遠離支撐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手柄一9,雙向絲桿8同時穿出兩滑塊4,且兩滑塊4分別和雙向絲桿8的兩段反向螺紋線螺紋配合,兩滑塊4到雙向絲桿8兩段反向螺紋線的交界處的距離相等。
33.兩滑塊4側壁上均沿水平方向插接有擦板10,兩擦板10相對的一面均貼合固定連接有橡膠層11,滑塊4側壁上開設有供擦板10插入的插槽12,擦板10沿壓輥2長度方向設置,兩擦板10分別用于抵接薄鋼片2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滑塊4上設有用于限制擦板10脫離插槽12的限位組件13。
34.限位組件13包括卡塊14,卡塊14沿垂直于擦板10插接方向開設有供卡塊14完全卡入的讓位槽15,卡塊14插接在讓位槽15中,擦板10插入插槽12的一端開設有供卡塊14卡入的凹槽16,限位組件13還包括彈簧17,彈簧17沿卡塊14插接方向設置在讓位槽15中,彈簧17兩端分別固定連接讓位槽15側壁和卡塊14,彈簧17未形變時,卡塊14部分卡在讓位槽15中,且卡塊14遠離插槽12槽口的一面位于讓位槽15外側的部分為弧形凸面。
35.滑塊4上設有用于拉動卡塊14完全進入讓位槽15的拉桿18,拉桿18一端穿入讓位槽15固定連接卡塊14,拉桿18另一端位于滑塊4外部且固定連接有手柄二19,彈簧17套設在拉桿18上。
36.機體1于位于下側的擦板10下方掛接有收集盒20,收集盒20靠近機體1的一面兩端均固定連接有掛環21,機體1側壁上固定連接有供掛環21掛接的掛鉤22,收集盒20上端固定連接有把手23。
37.本申請實施例一種薄鋼片整形機的實施原理為:使用時,轉動手柄一9,帶動雙向絲桿8轉動,從而帶動滑塊4滑動,滑塊4滑動帶動擦板10移動,從而可以調節兩擦板10的間距,控制兩擦板10分別抵接在薄鋼片24的上下表面;當需要拆卸擦板10時,拉動拉桿18,帶動卡塊14移動,控制卡塊14完全進入到讓位槽15中,然后取下擦板10即可。
38.以上均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申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之內。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