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塑管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鋼塑管主要生產工藝之一是注塑法,即將鋼管管件作為外模,將塑料加熱后通過注塑機注射,然后通過擠壓裝置進行擠壓,使塑料被壓緊涂覆在鋼管管件管壁上,而擠壓工藝的好壞直接決定成品塑鋼管的質量,目前現有的擠壓設備主要存在覆蓋不均勻的問題,以及塑料容易從鋼管管件兩端擠出,不僅浪費塑料,而且清理較為麻煩,同時,普通的塑鋼管注塑時要經過二次注塑、擠壓,分別加工鋼管內側和外側,加工效率較低。
為此,研發一種塑料涂覆均勻,能夠提高涂覆效率,防止塑料擠出的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旨在提高涂覆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
包括成形管、成形管支撐架、底座、擠壓桿、擠壓桿支撐座、驅動電機,所述成形管設置于成形管支撐架上,所述底座分別設置于成形管兩端的下方,所述成形管的一端下方的底座上設置擠壓桿支撐座,另一端下方的底座上設置驅動電機,所述擠壓桿設置于擠壓桿支撐座,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端部設置有塑鋼管連接法蘭,所述成形管相對擠壓桿的一端的底部設有定位螺栓,所述擠壓桿包括內桿、套筒形外桿,固定座,所述的內桿、套筒形外桿均設置于固定座上,且內桿位于套筒形外桿內的軸線上。
優選的,所述成形管包括成形管體、加熱層,所述加熱層設置于管體外側面。
優選的,所述加熱層為電加熱式加熱層。
優選的,所述擠壓桿為液壓驅動式擠壓桿。
優選的,所述底座、成形管支撐架的底部均設置在滑軌上,使底座、成形管支撐架均能夠在滑軌上移動,所述底座、成形管支撐架的底部均設置有抱死裝置。
優選的,所述擠壓桿支撐座所在的底座上設置有滑軌,所述擠壓桿支撐座能夠在滑軌上滑動,所述擠壓桿支撐座底部設置有抱死裝置。
優選的,所述內桿的擠壓頭為錐形擠壓頭。
優選的,所述套筒形外桿的擠壓頭為斜口擠壓頭,且套筒外側面與斜口面之間的夾角角度為20~30°。
優選的,所述成形管兩端均設置有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同背景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成形管、擠壓桿相互配合,并使鋼管件在注塑過程中不斷轉動,有效保障塑料能夠均勻涂覆在鋼管件的內、外側上,具有涂覆平滑、均勻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的擠壓桿的結構能夠使鋼管件內、外側一次涂覆成形,有效提高了注塑效率;成形管兩端的密封圈具有防止塑料被擠出的優點,避免物料浪費以及清理麻煩。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成形管以及塑鋼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擠壓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套筒形外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成形管;1a-成形管體;1b-加熱層;2-成形管支撐架;3-底座;4-擠壓桿;4a-內桿;4b-套筒形外桿;5-擠壓桿支撐座;6-驅動電機;7-塑鋼管連接法蘭;8-定位螺栓;9-鋼管層;10-外塑襯層;11-內塑襯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包括成形管1、成形管支撐架2、底座3、擠壓桿4、擠壓桿支撐座5、驅動電機6,成形管1設置于成形管支撐架2上,底座3分別設置于成形管1兩端的下方,成形管1的一端下方的底座3上設置擠壓桿支撐座5,另一端下方的底座3上設置驅動電機6,擠壓桿4設置于擠壓桿支撐座5,驅動電機6的輸出軸端部設置有塑鋼管連接法蘭7,成形管1相對擠壓桿4的一端的底部設有定位螺栓8,擠壓桿4包括內桿4a、套筒形外桿4b,固定座,所述的內桿4a、套筒形外桿4b均設置于固定座上,且內桿4a位于套筒形外桿4b內的軸線上。
成形管1包括成形管體1a、加熱層1b,加熱層1b設置于管體1a外側面。
加熱層1b為電加熱式加熱層。
擠壓桿4為液壓驅動式擠壓桿。
底座3、成形管支撐架2的底部均設置在滑軌上,使底座3、成形管支撐架2均能夠在滑軌上移動,底座3、成形管支撐架2的底部均設置有抱死裝置。
擠壓桿支撐座5所在的底座3上設置有滑軌,擠壓桿支撐座5能夠在滑軌上滑動,擠壓桿支撐座5底部設置有抱死裝置。
內桿4a的擠壓頭為錐形擠壓頭。
套筒形外桿4b的擠壓頭為斜口擠壓頭,且套筒外側面與斜口面之間的夾角角度為20~30°。
成形管1兩端均設置有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首先將鋼管件裝入成形管1內,使鋼管件與塑鋼管連接法蘭7連接,然后調整定位螺栓8,使鋼管件對準擠壓桿4;然后從擠壓桿4相對的成形管1管口,對鋼管件內、外側進行注塑,期間加熱層1b開始加熱;注入預計量完畢后,擠壓桿4推入成形管1內,鋼管件套入內桿4a與套筒形外桿4b之間的間隙;然后將定位螺栓8還原至開始狀態;然后擠壓桿4不斷推入,同時驅動電機6帶動鋼管件轉動,使塑料在轉動的過程中被均勻壓緊在鋼管件的內、外側,完成注塑后,將塑鋼管牽引取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1.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成形管、成形管支撐架、底座、擠壓桿、擠壓桿支撐座、驅動電機,所述成形管設置于成形管支撐架上,所述底座分別設置于成形管兩端的下方,所述成形管的一端下方的底座上設置擠壓桿支撐座,另一端下方的底座上設置驅動電機,所述擠壓桿設置于擠壓桿支撐座,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端部設置有塑鋼管連接法蘭,所述成形管相對擠壓桿的一端的底部設有定位螺栓,所述擠壓桿包括內桿、套筒形外桿,固定座,所述的內桿、套筒形外桿均設置于固定座上,且內桿位于套筒形外桿內的軸線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形管包括成形管體、加熱層,所述加熱層設置于管體外側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熱層為電加熱式加熱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擠壓桿為液壓驅動式擠壓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成形管支撐架的底部均設置在滑軌上,使底座、成形管支撐架均能夠在滑軌上移動,所述底座、成形管支撐架的底部均設置有抱死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擠壓桿支撐座所在的底座上設置有滑軌,所述擠壓桿支撐座能夠在滑軌上滑動,所述擠壓桿支撐座底部設置有抱死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桿的擠壓頭為錐形擠壓頭。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形外桿的擠壓頭為斜口擠壓頭,且套筒外側面與斜口面之間的夾角角度為20~3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形管兩端均設置有密封圈。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擠出的鋼塑管注塑模具,包括成形管、成形管支撐架、底座、擠壓桿、擠壓桿支撐座、驅動電機,所述成形管設置于成形管支撐架上,所述底座分別設置于成形管兩端的下方,所述成形管的一端下方的底座上設置擠壓桿支撐座,另一端下方的底座上設置驅動電機,所述擠壓桿設置于擠壓桿支撐座,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端部設置有塑鋼管連接法蘭,所述成形管相對擠壓桿的一端的底部設有定位螺栓。本實用新型的成形管、擠壓桿相互配合,并使鋼管件在注塑過程中不斷轉動,有效保障塑料能夠均勻涂覆在鋼管件的內、外側上,具有涂覆平滑、均勻的優點;擠壓桿的結構能夠使鋼管件內、外側一次涂覆成形,有效提高了注塑效率。
技術研發人員:周舟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云南宏祥瑞塑膠管業有限公司
文檔號碼:201720146322
技術研發日:2017.02.18
技術公布日:2017.11.10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