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化玻璃餐具表面烤花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及步驟

1.本發明屬于玻璃烤花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鋼化玻璃餐具表面烤花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2.玻璃產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事物,比如擋風玻璃、玻璃工藝品以及鋼化玻璃餐具等,而為了更符合大眾的審美,需要對一些鋼化玻璃餐具表面進行烤花處理,用于玻璃制品生產的烤花裝置是一種用于玻璃制品生產過程中,對其表面進行商標花紋等的印制,以便于更好的生產玻璃制品的輔助裝置,其在玻璃產品制造的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3.目前在對鋼化玻璃餐具表面烤花時則需使用到烤箱進行印制紋路,現有的烤花裝置在進行烘烤的過程后冷卻效率十分低下,單一通過風冷的方式難以實現對產品的高效加工,且在烘烤過程中將需烤花的餐具直接放置在烤箱內,無法實現對餐具的夾取限位,烤花過程中容易因震動使餐具傾倒而損壞造成損失,同時在烤花過程中餐具無法改變自身的位置,使餐具外壁的紋樣易受熱不均,影響烤花效果,不利于對餐具的烤花工作,因此需一種高效、防護型的鋼化玻璃餐具表面烤花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4.(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5.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化玻璃餐具表面烤花裝置及其使用方法,解決了無法實現對餐具的夾取限位,烤花過程中容易因震動使餐具傾倒而損壞造成損失,同時在烤花過程中餐具無法改變自身的位置,使餐具外壁的紋樣易受熱不均,影響烤花效果,不利于對餐具的烤花工作的問題。
6.(二)技術方案
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鋼化玻璃餐具表面烤花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頂部設置有烘烤機構,所述烘烤機構的三個導熱端分別卡接在箱體內壁的頂部和箱體內壁的左右兩側面,所述箱體內設置有托板,所述托板內壁的正面和背面均通過軸承卡接有同一個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四個螺紋帽,所述螺紋帽的上表面與夾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四個夾板的后方均設置有擋板,四個擋板的下表面均與托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托板的下表面設置有緩沖機構。
8.所述緩沖機構設置在支撐板的上方,所述支撐板的底部通過軸承卡接在隔板的上表面,所述隔板設置在箱體內,所述支撐板的底端卡接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相嚙合,所述從動齒輪的背面與轉軸正面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轉軸套接在箱體背面卡接的軸承內,所述轉軸背面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的正面與箱體的背面固定連接,所述隔板的下方設置有放置板。
9.所述放置板設置在箱體內,所述放置板內開設有導流孔,所述導流孔通過抽取管
與箱體左側面的下方相連通,所述箱體右側面的下方與冷卻循環泵的進水口相連通,所述冷卻循環泵的左側面與箱體右側面的下方固定連接,所述冷卻循環泵的出水口與導流孔相連通。
10.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隔板與支撐板的上表面設置有四個散熱風扇,四個散熱風扇均卡接在箱體的背面,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設置有導熱片。
11.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箱體背面的下方卡接有三個半導體制冷片,所述螺紋桿的兩端均設置有插接口。
12.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緩沖機構包括滑套,所述滑套內滑動連接有兩個滑桿,兩個滑桿相互靠近的一端通過彈性件固定連接,所述滑桿的左端通過銷軸與兩個連接桿的一端活動連接,對應兩個連接桿相互遠離的一端分別與托板與支撐板的相對面活動連接。
13.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托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四個滑塊,所述滑塊滑動連接在滑槽內,若干個滑槽均開設在托板的上表面。
14.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托板的下表面通過四個伸縮桿與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四個滑輪,四個滑輪均滑動連接在隔板上表面開設在滑軌內。
15.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夾板和擋板的相對面均開設有若干個弧形槽,且弧形槽內設置有防滑紋。
16.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導流孔呈“s”形設置在放置板內,所述箱體內壁的上方設置有反射層,所述反射層的材質為鋁箔。
17.一種鋼化玻璃餐具表面烤花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使用步驟:
18.s1、當需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烤花加工時,工作人員可將鋼化玻璃餐具依次放置在夾板與擋板之間,完成放置后,可通過工具插入插接口并且旋轉螺紋桿,使螺紋桿在旋轉的過程中可帶動螺紋帽向后移動,使四個螺紋帽分別帶動四個夾板向后移動,使夾板和擋板可有效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夾持固定。
19.s2、當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限位后可同時控制烘烤機構和驅動機構進行工作,烘烤機構工作將產生的熱量傳輸箱體內并且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烘烤,同時驅動機構可通過轉軸帶動從動齒輪旋轉,使從動齒輪旋轉的過程中可通過主動齒輪帶動支撐板旋轉,支撐板會通過緩沖結構帶動托板上的鋼化玻璃餐具進行旋轉。
20.s3、在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烘烤過程中,托板旋轉時或箱體受外力碰撞時,其托板會出現一定的震動,使托板向下擠壓兩個連接桿,使相對的兩個連接桿擠壓兩個滑桿,兩個滑桿相向移動的同時彈性件對兩個滑桿進行支撐,使托板可小幅上下晃動,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一定的緩沖保護;
21.s4、在完成對鋼化玻璃餐具的烤花后,工作人員可反轉螺紋桿,使夾板與擋板相互遠離,即可解除對鋼化玻璃餐具的固定,將烤花完成后的鋼化玻璃餐具放置在放置板上,控制散熱風扇、半導體制冷片和冷卻循環泵工作。
22.s5、在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冷卻時,冷卻循環泵抽取箱體內底部的水將其輸送進導流孔中,通過熱傳遞效應,使導流孔內水可吸收一部分鋼化玻璃餐具上傳遞的熱量,水可再次進入至箱體內,冷卻循環泵與半導體制冷片工作可有效對水進行一定的降溫處理,同
時散熱風扇工作可進一步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散熱。
23.(三)有益效果
2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5.1、本發明通過設置托板、螺紋桿、擋板、夾板、驅動機構、支撐板和烘烤機構,在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烤花時,可將鋼化玻璃餐具放置在托板上,旋轉螺紋桿,使螺紋桿在旋轉的過程中可帶動螺紋帽向后移動,使四個螺紋帽分別帶動四個夾板向后移動,使夾板和擋板可有效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夾持固定,有效防止餐具因震動使餐具傾倒而損壞造成損失,同時在烤花過程中,驅動機構驅動轉軸旋轉,通過轉軸帶動從動齒輪和主動齒輪旋轉,主動齒輪帶動支撐板旋轉,支撐板會通過緩沖結構帶動托板上的鋼化玻璃餐具進行旋轉,使烘烤機構可多方位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烘烤,使餐具外壁的紋樣受熱均勻,提高烤花效果且利于對餐具的烤花工作;
26.2、本發明通過設置放置板、導流孔、抽取管、冷卻循環泵、半導體制冷片和散熱風扇,當需對烤花完成后的餐具進行冷卻降溫時,將烤花完成后的鋼化玻璃餐具放置在放置板上,控制散熱風扇、半導體制冷片和冷卻循環泵工作,冷卻循環泵抽取箱體內底部的水將其輸送進導流孔中,通過熱傳遞效應,使導流孔內水可吸收一部分鋼化玻璃餐具上傳遞的熱量,當水進入至箱體時,冷卻循環泵與半導體制冷片工作可有效對水進行一定的降溫處理,同時散熱風扇工作可進一步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散熱,增強對餐具的散熱效果,從而提高對餐具的加工效率;
27.3、本發明通過設置滑套、滑桿、連接桿、反射層、彈性件、伸縮桿、滑輪、隔板和放置板,在對餐具進行烤花過程中,托板旋轉時或箱體受外力碰撞時,其托板會出現一定的震動,使托板擠壓連接桿,相對的兩個連接桿擠壓兩個滑桿,兩個滑桿相向移動的同時彈性件對兩個滑桿進行支撐,使托板可小幅上下晃動,有效對托板上的餐具進行緩沖保護,防止餐具受強烈震動出現損壞現象,通過伸縮桿與托板之間的相互配合,使伸縮桿可有效對托板進行支撐限位,防止托板搖擺影響餐具放置的穩定性,因設置有滑輪,支撐板在旋轉的過程中可通過多個滑輪對支撐板進行支撐,提高托板帶動餐具旋轉的穩定性,因箱體內設置有反射層,且反射層材質為鋁箔,減少箱體外壁與外界的熱量交換,從而降低了一定的能源消耗。
附圖說明
28.圖1為本發明正視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29.圖2為本發明托板俯視的結構示意圖;
30.圖3為本發明緩沖機構正視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31.圖4為本發明主動齒輪俯視的結構示意圖;
32.圖5為本發明放置板俯視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33.圖中:1箱體、2烘烤機構、3托板、4螺紋桿、5螺紋帽、6夾板、7擋板、8滑塊、9滑槽、10緩沖機構、101連接桿、102滑桿、103滑套、104彈性件、11支撐板、12主動齒輪、13從動齒輪、14轉軸、15驅動機構、16滑輪、17隔板、18反射層、19放置板、20散熱風扇、21導流孔、22抽取管、23冷卻循環泵、24半導體制冷片、25伸縮桿。
具體實施方式
34.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35.如圖1
?
5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鋼化玻璃餐具表面烤花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體1,箱體1的頂部設置有烘烤機構2,烘烤機構2的三個導熱端分別卡接在箱體1內壁的頂部和箱體1內壁的左右兩側面,箱體1內設置有托板3,托板3內壁的正面和背面均通過軸承卡接有同一個螺紋桿4,螺紋桿4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四個螺紋帽5,螺紋帽5的上表面與夾板6的下表面固定連接,四個夾板6的后方均設置有擋板7,四個擋板7的下表面均與托板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托板3的下表面設置有緩沖機構10。
36.緩沖機構10設置在支撐板11的上方,支撐板11的底部通過軸承卡接在隔板17的上表面,隔板17設置在箱體1內,支撐板11的底端卡接有主動齒輪12,主動齒輪12與從動齒輪13相嚙合,從動齒輪13的背面與轉軸14正面的一端固定連接,轉軸14套接在箱體1背面卡接的軸承內,轉軸14背面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驅動機構15,通過設置驅動機構15,支撐板11會通過緩沖結構帶動托板3上的鋼化玻璃餐具進行旋轉,使烘烤機構2可多方位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烘烤,使餐具外壁的紋樣受熱均勻,提高烤花效果,驅動機構15的正面與箱體1的背面固定連接,隔板17的下方設置有放置板19。
37.放置板19設置在箱體1內,放置板19內開設有導流孔21,導流孔21通過抽取管22與箱體1左側面的下方相連通,箱體1右側面的下方與冷卻循環泵23的進水口相連通,冷卻循環泵23的左側面與箱體1右側面的下方固定連接,冷卻循環泵23的出水口與導流孔21相連通,通過設置導流孔21,冷卻循環泵23抽取箱體1內底部的水將其輸送進導流孔21中,通過熱傳遞效應,使導流孔21內水可吸收一部分鋼化玻璃餐具上傳遞的熱量。
38.具體的,如圖1和3所示,隔板17與支撐板11的上表面設置有四個散熱風扇20,四個散熱風扇20均卡接在箱體1的背面,通過設置散熱風扇20,散熱風扇20工作可進一步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散熱,增強對餐具的散熱效果,放置板19的上表面設置有導熱片,箱體1背面的下方卡接有三個半導體制冷片24,通過冷卻循環泵23與半導體制冷片24之間的相互配合,當水進入至箱體1時,冷卻循環泵23與半導體制冷片24工作可有效對水進行一定的降溫處理,防止水溫過快升高影響對餐具的降溫效果,螺紋桿4的兩端均設置有插接口,緩沖機構10包括滑套103,滑套103內滑動連接有兩個滑桿102,兩個滑桿102相互靠近的一端通過彈性件104固定連接,滑桿102的左端通過銷軸與兩個連接桿101的一端活動連接,對應兩個連接桿101相互遠離的一端分別與托板3與支撐板11的相對面活動連接,通過滑桿102、滑套103與彈性件104之間的相互配合,托板3擠壓連接桿101,相對的兩個連接桿101擠壓兩個滑桿102,兩個滑桿102相向移動的同時彈性件104對兩個滑桿102進行支撐,使托板3可小幅上下晃動,有效對托板3上的餐具進行緩沖保護,防止餐具受強烈震動出現損壞現象。
39.具體的,如圖1、2和5所示,托板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四個滑塊8,滑塊8滑動連接在滑槽9內,若干個滑槽9均開設在托板3的上表面,托板3的下表面通過四個伸縮桿25與支撐板1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通過伸縮桿25與托板3之間的相互配合,使伸縮桿25可有效對托板3進行支撐限位,防止托板3搖擺影響餐具放置的穩定性,支撐板1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四個滑輪16,四個滑輪16均滑動連接在隔板17上表面開設在滑軌內,因設置有滑輪16,支撐板11在旋轉的過程中可通過多個滑輪16對支撐板11進行支撐,提高托板3帶動餐具旋轉的穩定性,夾板6和擋板7的相對面均開設有若干個弧形槽,且弧形槽內設置有防滑紋,導流孔
21呈“s”形設置在放置板19內,箱體1內壁的上方設置有反射層18,反射層18的材質為鋁箔,因箱體1內設置有反射層18,且反射層18材質為鋁箔,減少箱體1外壁與外界的熱量交換,從而降低了一定的能源消耗。
40.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
41.s1、當需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烤花加工時,工作人員可將鋼化玻璃餐具依次放置在夾板6與擋板7之間,完成放置后,可通過工具插入插接口并且旋轉螺紋桿4,使螺紋桿4在旋轉的過程中可帶動螺紋帽5向后移動,使四個螺紋帽5分別帶動四個夾板6向后移動,使夾板6和擋板7可有效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夾持固定;
42.s2、當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限位后可同時控制烘烤機構2和驅動機構15進行工作,烘烤機構2工作將產生的熱量傳輸箱體1內并且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烘烤,同時驅動機構15可通過轉軸14帶動從動齒輪13旋轉,使從動齒輪13旋轉的過程中可通過主動齒輪12帶動支撐板11旋轉,支撐板11會通過緩沖結構帶動托板3上的鋼化玻璃餐具進行旋轉;
43.s3、在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烘烤過程中,托板3旋轉時或箱體1受外力碰撞時,其托板3會出現一定的震動,使托板3向下擠壓兩個連接桿101,使相對的兩個連接桿101擠壓兩個滑桿102,兩個滑桿102相向移動的同時彈性件104對兩個滑桿102進行支撐,使托板3可小幅上下晃動,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一定的緩沖保護;
44.s4、在完成對鋼化玻璃餐具的烤花后,工作人員可反轉螺紋桿4,使夾板6與擋板7相互遠離,即可解除對鋼化玻璃餐具的固定,將烤花完成后的鋼化玻璃餐具放置在放置板19上,控制散熱風扇20、半導體制冷片24和冷卻循環泵23工作;
45.s5、在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冷卻時,冷卻循環泵23抽取箱體1內底部的水將其輸送進導流孔21中,通過熱傳遞效應,使導流孔21內水可吸收一部分鋼化玻璃餐具上傳遞的熱量,水可再次進入至箱體1內,冷卻循環泵23與半導體制冷片24工作可有效對水進行一定的降溫處理,同時散熱風扇20工作可進一步對鋼化玻璃餐具進行散熱。
46.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47.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admin
發表評論